财产保全优势范例6篇

财产保全优势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1

[关键词]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波特竞争理论;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钻石理论

[中图分类号]F8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15-03

1引言

保险行业由来已久,但近些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特别是在中国,保险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中国已有寿险公司70家、财险公司63家、养老保险公司5家。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球保险业总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总的来看,我国财产保险产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的推动,属于寡头垄断型模式,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虽有发展,但是因其自身劣势明显,生存艰难。按照十报告提出的“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扶持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研究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战略就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我国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与大型财产保险公司在竞争模式上趋同,没有体现出自身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制约。

2.1市场占有份额小

图12013年我国财险公司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

如图1所示,2013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过5%的只有人保股份、平安财产和太保财产三家,大型财产保险公司占据大部分保险市场已显而易见,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在保险市场的竞争力相当之弱。

2.2保险产品单一,竞争力较弱

当前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但是险种却存在很大的趋同问题。大多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集中在传统业务例如汽车险、货运险。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既然投保能力有限,自然会选择品牌和影响力更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以期获得更好的保障。在这一方面,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2.3赢利能力有限,难以拓展

目前中小规模财产保险公司虽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但由于前期投入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普遍出现赢利水平低甚至亏损的状况。因此,中小保险公司必须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改善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增强赢利能力。

3五力模型与三大一般性战略引入分析

3.1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图2)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隶属于外部环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观分析,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说明的是该产业中的企业平均具有的赢利空间,是一个产业形势的衡量指标。

图2波特五力模型

资料来源:(美)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1)新进入者的威胁。波特理论认为加入一个产业的新对手引进新的业务能力,带有获取市场份额的欲望,同时也常常带来可观的资源。结果价格可能被压低或导致守成者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中国保险市场的进入主要指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在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几乎都是世界500 强企业,他们凭借综合经营的优势,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都远超我国国内保险公司水平。除此之外,目前国内银行业正加速向保险领域渗透,2009年国家已经确定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4家银行进行试点。目前,保险业的实力已经先天弱于银行,而银行进入保险业,借助其雄厚资本、发达网络和巨量客户,必然使保险业面临较大的挑战。

(2)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一些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保费规模前4家公司占据接近70%的市场份额,它们由于资金雄厚、市场规模大、经营历史长、保险业经验丰富,竞争力远远强于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如图3所示。

图3财产保险保费规模前4家公司近5年所占市场份额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3)替代产品压力。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从保险分散风险、消化损失并提供经济补偿的特殊职能上看,保险是无法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然而,由于现今国内人民保险意识薄弱,无法正确理解保险职能,加上平均经济水平不高,所以老百姓更愿意把钱投资于收益回报更为明显的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尤其随着存款利率的一再上调,使得保险回报率甚至无法与长期存款收益率相提并论。所以,这对于资金薄弱、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来说,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4)购买者议价能力。一般认为,在直接保险市场上,作为买方的投保人,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由于其缺乏保险知识与风险管理知识,对卖方提出的格式保单条款提不出具体的意见。然而实际上,当投保团体规模较大时,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由于业务水平和偿付能力不及大型公司,从而在该情形下处于劣势地位,客户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3.2三大一般性战略

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会有许多优点或缺点,任何的优点或缺点都会对相对成本优势和相对差异化产生作用。成本优势和差异化都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应对五种竞争力的结果。将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相应的活动相结合,就可导出可让企业获得较好竞争位置的三种一般性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目标集聚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该项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由于保险行业不存在供货商,其成本一般指营业费用和给付费用,前者与公司的经营水平密切相关,后者反映保险公司风险的承担程度与风险的管理水平。该两种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专业化水平,公司和员工专业化水平越高,总成本越小。

(2)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随着本土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境外保险机构的进入,保险行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在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之下,中小保险公司就要以求变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通过创新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然而由于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培养不及大型公司,所以创新能力并不强,基本还是沿着大型公司的轨迹发展。因此,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将发展重点放在区别于大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上势在必行。

(3)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是指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与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相比,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规模小、经验不足、经济实力不强、人才缺乏,从而决定了其必须走目标集聚路线(例如车险、农业险等专业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实现低成本和差异化兼得的目标。

4基于钻石理论分析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竞争策略基于“五力模型”和“三大一般性战略”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时间短,在公司规模、行业经验和专业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相抗衡,市场占有率更是无法逆转。然而中小型保险公司因为专业性强、经营方式灵活、分布面广的特点,在体制、机制,文化、理念和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下文将基于竞争理论中的“钻石模型”对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战略提出建议,以求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企业价值。

4.1生产要素――引进科技技术,实行可持续的人才战略波特理论认为现今交通系统与电信网络已发展完善,也有最优良的人力,因此基本的生产要素已经不能永葆竞争优势,而应当建立特殊的优势。这在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中也可以运用。一方面,它们可以通过高度的专业技术赢得更多的顾客资源,提高竞争力。如今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不断发展普及,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研发特殊且高端的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的客户源。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走精英管理路线。只有不断充实后备人才库建设,动态化管理,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才能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2需求状况――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我国消费者需求需求反作用于生产,每一个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例如日本家庭因为地狭人稠,所以家电朝小型、可携带的电视、音响、录像带方向发展,并且本国消费者对商品非常挑剔,使得日本拥有全球最精致、最高品质的家电产业。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应当打破目前险种单一、同构的局面,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了解当前市场上对于财产保险的需求,增加产品创新投入力度,并根据不同需求,创新出具有个性化的“量体裁衣”保单。

4.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与产业内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行业,是一个行业能够取得国内竞争优势的第三个条件。关联行业和辅助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投资的好处逐步扩溢到本行业中来,有助于该行业增强竞争力。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应努力寻找关联辅行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深度合作,共同提高双方品牌市场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合作,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合作共赢。

4.4战略规划、结构和竞争状况――获取管理优势,提升竞争力钻石模型中第四个促成竞争优势的条件是国内企业的战略规划、结构和竞争状况。其一,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独特的情况找准市场定位,分发展阶段制定规划,逐步做大做强。其二,优化管理结构,使公司管理结构向扁平化方向改变,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保险营销能力、服务与理赔管理能力等。其三,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并不意味着同类相残。由于目前大型财产保险公司垄断保险市场,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应当采用“竞合”的方式,加强业务方面合作,走出公司规模小、资金成本不足的不利局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陈虹,马永健.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保险研究,2013(3):3-15.

[2]陆雅红.中国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58-64.

[3]吴定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J].中国金融,2011(13):23-27.

[4]徐景峰.我国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策略探讨[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5):22-26.

[5]贾蕾.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产保险市场现状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9(9):40-42.

[6]徐征.中小保险公司提升竞争力的途径[J].商业经济,2011(6):121-122.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2

015年,你的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吗?在过山车般的股市行情中你是否有所斩获?在逐渐走低的理财收益中你是否跑赢了通胀?在行情屡盼屡弱的黄金市场你是否仍然处于“中国大妈”创造的波峰之下?

无论是富甲一方的商贾,还是领着有数工资的工薪层,都有投资理财需求,只不过往大了说叫“家族传承”,往小了说是“跑赢通胀”,本质都是“让钱生钱”。大家早已认同让一些更为专业的机构来做这件颇具技术性的事情,找投行、找券商、找银行,甚至找“宝宝”。虽然各种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层出不穷,然而大家的一个困惑似乎始终存在:如何管好我的财富?2016年,作为服务提供方,财富管理机构依然任重道远。

降息、有钱、缺服务

降息、有钱、缺服务,是当前国内财富管理市场面临的几大关键词。

随着社会居民财富的加速累积,我国的财富管理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2015年瑞士信贷的《全球财富报告》指出,我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已位居世界第三,年收入达到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全球共有10亿人,我国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金融资产比例高达49%。

“截至2015年底最新统计:我国储蓄存款规模50万亿,理财产品余额约20万亿,信托规模15万亿,资管规模20万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万亿,公募基金规模7万亿,私募基金规模3万亿。这其中70万亿的存款和理财都可以说是尚未开发、有待转化并大有可为的新增财富管理市场。”招商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边琳向《经济》记者介绍称。

“到目前,中国的国民财富总值已经突破160万亿。”百富网总裁陈志君向《经济》记者介绍称,与这种财富总值不匹配的是,国内财富管理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面向普通民众的财富管理服务还比较初级。“普通民众在金融服务、理财方面仍然缺少好的投资品种。保守的理财习惯、谨慎的监管环境和供应端,造就了一个仍然高潜力的理财市场。”

而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必然会带动金融体系走向新常态,财富管理行业的旧有格局也随之发生改变。那么,2016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将有何新变化?

“在2016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总量上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陈志君称,在当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财富管理市场前景广阔。

对此,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赵勇向《经济》记者表示,2016年,各类金融机构会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竞争主体更为多元化。“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除了传统的银行、基金公司等机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也纷纷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经营范围上互相交错渗透。”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由激进向稳健转换,收益预期将回归合理水平。在赵勇看来,随着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利率下行周期开启,投资理财类产品的预期收益也持续下降,众多互联网“宝”类产品收益已破3%,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也将向合理区间回归。在风险和收益回归常态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良好的信用、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将凸显其价值和优势。

在产品方面,基础产品供应将会增加,净值产品比重上升。赵勇分析称,伴随资产证券化的提速,非标资产标准化趋势渐强,基础产品供应会增加,资产荒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直接融资比率的提升,财富管理市场的产品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以净值型产品为代表的标准化产品占比提升,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

“财富管理市场的参与者更多,竞争更加激烈,可以预见2016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创新和产品形态也将更加丰富,”边琳表示,这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行业结构,完善专业化产业链分工,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构建和形成开放、包容、竞争、多元的财富管理体系。

财富管理格局分化

“2016年财富管理市场将按高净值人群、普通富裕阶层和大众投资者3类有所分化。”陈志君表示。

对于市场的分化,赵勇认为财富管理将向“财富金融”和“普惠金融”两个方向分化发展。“财富金融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以客户利益为主导,其核心是专业化和综合化财富管理能力,通过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丰富的专属投资产品以及定制化的投资顾问服务,赢取价格优势与客户追随,创造更高收益。普惠金融定位于服务大众客户,以渠道销售为主导,其核心是渠道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低成本的渠道、标准化的产品和便捷的客户体验争揽客户。”

不同类型的财富管理机构将根据自身特点,在“财富金融”和“普惠金融”两个方向布局发展。

而不管市场如何分化,在诺亚财富首席研究官金海年看来,无论面对普通人群、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以及家族和机构用户,互联网都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后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将是中国金融发展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的创新点,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相互融合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他向《经济》记者表示,利用互联网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创造金融风险管理与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与新体验,互联网将成为财富管理的新工具与新平台。

互联网与智能财富管理将是财富管理的新领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财富管理变得更为平民化,低端客户对非个性化、结构简单的财富管理产品变得更有兴趣,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将财富管理客户群向下延伸。”海通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孙婷向《经济》记者介绍称,一些高端客户也在向互联网理财渗透。

高端客户不再“死守”传统的金融机构。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新兴财富累积方式的兴起,高净值客户的年龄不断下移。“近80%的新富人群是50岁以下的年轻高净值人士,这群投资者更易接受线上财富管理服务。”孙婷表示。

随着网销金融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将快速提升,国内有望出现破万亿级的网上理财平台。财富管理的互联化将会如火如荼。尤其在网销金融方面,竞争会异常激烈。

同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也需要净化。随着e租宝、大大财富、信和财富事件的发生,小微金融线下扩张模式将陷入调试期,大众对于“土豪”烧钱模式的怀疑和不信任会加强。在陈志君看来,互联网金融可能进入寻根的一个大趋势,回到资产端的资源竞争,“具备安全优势,回报略低于信托的P2F平台,有望成为普通富裕人群的理财选择,在P2F平台的选择方面,用户应重视平台创始人的背景和资产管理能力”。

“大众的财富管理期望往往是低门槛、高安全、收益稳健的理财品类。从大趋势分析,随着资产荒的常态化,具备资产优势的网销金融会成为一个重要入口。”陈志君表示,由于网销金融并不在金融资产方面作创新,其提供的收益仍然难以超越传统金融,而且理财门槛往往也比较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宝宝”类理财平台,由于拥有较大的用户基数和延伸服务优势、封闭体验优势,在2016年仍然会是互联网金融第一选择。

谁能对接需求?

未来财富管理机构该如何与大众的投资理财需求相结合?什么样的机构更具竞争优势?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高净值客户财富的增长,中高端客户呈现资产配置多元化、财富目标多样化的特点,日趋复杂的产品和需求让投资者更加关注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将使财富管理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赵勇表示。

在新常态下,寻找优质投资标的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将成为财富管理和投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金海年分析称,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将呈现专项投资管理深化和大类资产配置综合化的两种趋势,“在PE/VC、二级市场、固定收益等市场的投资能力以及全面覆盖这些市场的资产配置能力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两类风格。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产配置也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必要选项。

“更多的财富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将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跨区域、多币种、跨市场的配置有效地分散风险,提升整体资产回报率,财富管理机构会扩大海外资产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加快海外业务布局。”赵勇分析称。

未来的财富管理机构同样必须面对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对金融产品的革命性影响,也必须面对客户互联网社区和社群化的需求与沟通特点,移动互联网将是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沟通的主要和基本手段,具备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创新与风控基因的机构才能生存。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如何来满足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在赵勇看来,满足大众的投资理财需求首先要求财富管理机构明确3个问题:“第一,客户是谁?要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财富管理机构应该盯住细分市场,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开展业务;第二,客户需求是什么?这些需求应该是可细分、可量化的具体投资需求;第三,为满足这些需求要配套什么产品和服务?”

而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仍需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信誉、客户、渠道,是不容小觑的传统优势。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相比,银行拥有良好的声誉、广大的客户基础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既有服务高净值客户的专业能力,又有面向大众客户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有望继续在财富管理行业保持领跑地位。

对银行来说,明确差异化定位同样重要。“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家商业银行唯有走出粗放式增长、外延式扩张的竞争老路,结合自己的核心优势,谋求差异化定位和专业化发展。”赵勇表示。

如何提升标准化和综合化的服务能力也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银行理财的业务管理模式主要是类似表外信贷模式,具有强烈的‘债性’,产品端与存款形态类似,投资端与贷款功能类似,最典型的就是‘资金池-资产池’模式,通过期限错配等手段实现资金与资产之间的匹配,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双重表外化,信息不透明、权责不明确,不符合资产管理的本质要求,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赵勇认为,银行应进一步发挥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通过市场化投资和配置,为客户提供更多流动性好、信息披露充分、估值清晰的标准化投资理财产品。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3

各位老师、同学、亲爱的伙伴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非常感谢人保财险***分公司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相信这次培训对我的人生是无价的财富。我会珍惜这次同学之间相处机会,珍惜这次名师辅导的机会。

有关专家统计: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接受教育。而事实证明,人只有在不断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发展生存下去,才能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加入到人保财险这个团体中我会加倍努力地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发扬“钉子”精神,抓紧一切时间弄懂、吃透所有“条款”,并将它们烂熟于心,做到“腿勤、嘴勤、心诚”。

营销大师里维特曾说:“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工厂能生产什么产品,而在于产品能提供多少附加值。在所有形式的商务活动中,服务已经成为产生差异性的至关重要的竞争手段,它提供了形成巨大竞争优势的潜力,服务代表了一个重大的潜在利用区域。因此,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们应更好地学习如何服务保户,只有把服务做好了,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社会上的行业有许多种,就保险公司也有许多家,我之所以选择我们人保财险,自然有我的理由。

首先,人保财险具有网络优势。机动车辆保险流动性大,地域广阔,中国人保特有的机构网络优势是其他主体及外资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利用机构网络优势,实行异地出险代查勘、代定损,方便客户,赢得市场,人保的网络优势得天独厚。其次,人保财险具有专业化队伍优势。人保财险几十年经营造就了大批专业化队伍。这支队伍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技能,是人保公司宝贵的财富。这支队伍是高学历高素质等引进人才所不能代替和比拟的更是其他竞争主体所不具备的。再次,人保财险具有客户资源优势。中国人保占有市场0.7以上的份额,有的省份在0.8以上。有着较深厚的客户资源。特别是车险客户资源,因为车险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险种,通过车险险种优势的服务一方面提高社会信誉,稳定客户,另一重要方面还能够通过车险出险服务带动其他险种的发展。最后,人保财险还具有品牌优势。近几年来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重,我们的服务也讲品牌,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中国人保,拥有遍及全国4000多个分支机构,6.8万名员工,经营近800种保险险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品牌无形资产对人保财险带来的商机是无限的。

既然人保财险有如此多的优势,新加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的伙伴们,请相信自己的选择吧。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虚心向老员工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展业水平,为人保财险贡献出全部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4

关键词农业比较优势WTO财政政策

随着农业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提高农业竞争力,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政策选择。

一、农业国际化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农业比较优势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世界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实现国际分工。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农业多边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技术合作日益增强,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

1.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在关贸协定(GATT)体制下,农业问题常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焦点,因关贸总协定管理规则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健全,执行规定不严格,导致各国或地区撇开有关规定,根据本国的需要建立有利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生产与贸易政策措施,使农业保护主义盛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第一次把农业问题纳入多边管理体制框架内,世界农业生产与贸易有了多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纪律。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继承和发扬了GATT的国际规则和纪律,奠定了农业国际化的法律和组织基础,为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国际规则保障。

2.农业生产国际化。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农业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组织生产已成共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国外办厂,充分利用大企业特有的生产、管理、营销网络、商品和技术开发能力,与国外的劳动力与市场等优势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3.农业市场国际化。市场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由于生产销售国际化的发展,任何农产品都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断取长补短,趋于融合。

二、中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及其战略选择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需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顺应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依靠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实现农业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据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首先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些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其次,调减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农产品生产,适度进口一些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宝贵性,加之财力的限制,中国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主要农产品的高度自给。对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的少数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调减其生产,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来调剂国内需求;同时,集中资源发展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将更有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再次,在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农产品(主要是粮棉油等)的支持与保护,使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农业保护是世界各国的一项旨在支持与发展本国或地区农业的普遍政策,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均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中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并不是减少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相反,任何国家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均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尤其是政府的财政大量投入。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调整国民经济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目前农业负保护状况;另一方面调整农业保护方向,集中财力重点扶持重点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

三、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的财政投入政策选择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主要围绕农产品数量增加为主要内容,投入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上,对改善农产品品质、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够,投入力度也不足。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改善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与投入结构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农业是高度依赖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产业,维系农业的稳定发展,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首要条件是农业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内部环境就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税收制度的完善等。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同时,农业科技水平、物质基础装备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慢,农产品品种和品质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不多。农业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与发达国家普遍形成的大农场经营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在中国现有财政对农业投入水平情况下,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用政府的大量财政投入使农业生产率、资源、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和资金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WTO农业协议虽然削减了国内农业支持和对农产品出口补贴,但由于许多国家基期的农业保护水平本来就很高,因此,削减后的农业支持和出口补贴水平仍十分可观。如美国在减让基期的国内支持总量(AMS)高达2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直接给予农民,按WTO农业协议规定削减20%,美国仍可使用191亿美元的“黄箱”支持措施;欧盟削减后的国内综合支持总量仍可高达796亿美元;日本削减后仍有283亿美元。只要在完成承诺减让后,这些国家仍可以大量使用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保持其竞争力。此外,发达国家均已完成了“黄箱”政策国内支持的减让承诺,但这些国家的“绿箱”政策国内支持大幅增加,存在着“黄箱”政策支持转向“绿箱”政策支持的倾向。美国“绿箱”政策支持总量由1986~1988年基期的241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61亿美元;欧盟由基期的11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242亿美元;日本由基期的22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29亿美元。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虽然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很小,但农业所获得的政府投入却非常多,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有力地稳定了农业,真正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成为出口创汇及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甚至干预他国政治经济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现在美国的农业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2%,而耕地面积达1.9亿多公顷,人均按近0.8公顷。

2.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从“绿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平均每年补贴为1514.2亿元,其中“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占25%;其他为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相对WTO规则及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而言,中国“绿箱”政策补贴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农业补贴的对象错位,有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给农业生产者(WTO规定应补贴给农业生产者),而是补贴给了中间环节;二是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除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未建立既符合WTO农业规则又能有效支持农业发展的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从“黄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对于粮棉产品,1996~1998年3年平均除对玉米补贴(AMS)是正值9.35亿元外(占玉米产值的0.7%),其他产品的AMS都是负值;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中国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差补贴(AMS)为281.08亿元,1996~1998年每年“黄箱”补贴实际规模为290.43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4%,按中国承诺“黄箱”补贴8.5%的规定,最高的“黄箱”补贴规模可达1741亿元,扣除已有的290.43亿元,还有1450.57亿元的补贴空间。

3.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农业的积累水平,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产品生产不仅不征任何税收,反而利用其雄厚的财力给予农业大量的投入,给予农业生产者以巨额的补贴。大量事实表明,中国现有的农村税费政策,制约着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改革。

(1)改革和完善地方税收与财政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基层财政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专门面向农业生产者征税作为财政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

(2)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直至取消。现行的农业特产税的功能与作用并非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仅仅在于地方财政的增收,弥补日益庞大的政府行政事业经费的不足。从发展比较优势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目的出发,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降低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将农业特产品视同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一样征收农业税,只是在计税依据上按略高于同等面积、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为标准,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浙江、江苏等省已停征农业特产税。

(3)规范收费管理。地方政府部门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等项目,取消涉及农民的各种摊派和达标升级活动;精简乡镇机构和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5

为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促进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市发展规划》,现就加强财源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财源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加快构建现代循环产业体系为重点,巩固工业主体财源、优化旅游主导财源、培育新兴潜在财源、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后劲充足、可持续发展的财源格局,为加快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城市奠定稳定可靠的财力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将财源建设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相结合,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和环境保护政策、科技含量高、提供税收能力强的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实现财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在中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内,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体制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扶持机制,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激励奖励机制,提高财源贡献能力,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三是坚持多措并举。通过专项资金筹措、国债转贷和争取上级补助、招商引资、经营城市、银行贷款、外国贷款、业主自筹等多种渠道,积极筹集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做大做强财源“蛋糕”。

(三)财源建设目标。到末,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其中:市本级4.3亿元、汉台区10.8亿元、南郑县6.5亿元、城固县2亿元、洋县2.5亿元、西乡县2.5亿元、勉县3.7亿元、宁强县1.7亿元、略阳县3.2亿元、镇巴县1.1亿元、留坝县0.3亿元、佛坪县0.2亿元、开发区1.5亿元。

二、工作重点

抢抓中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坚持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品牌化带动,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特色化,做大工业、做强旅游、做优农业,着力构建多路并举、多轮驱动、多点支撑的财源体系。

(一)重点支持发展循环型工业,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培育壮大特色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发展市场前景好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提高支柱工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精心培育一批经营机制好、扩张意识强、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与企业集团。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资本和资源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烟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利用乘数效应,引导民营资本、社会闲散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优势工业企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产业布局和财源载体向园区集聚,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是扶持重点园区建设。按照特色突出、错位发展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鼓励项目向园区集中,重点打造航空工业园和9个县域工业园区,努力把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二是狠抓园区招商引资。按照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的思路,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拓宽外来投资的领域、范围和规模,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抓好重大项目、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确保各县区每年新增3—5个重点财源。三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做好园区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规范开发区、工业园区财税政策体系,为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园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坚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生产业和生活业并重的原则,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一是文化旅游业。利用优势资源,突出“两个特色”(两汉三国、生态旅游),强化“三个重点”(四区、四湖、四园),抓好汉文化旅游示范景区,三国文化旅游示范景区,野生珍稀动植物循环经济型旅游示范区,黎坪、南湖、红寺湖旅游区,五龙洞、青木川、紫柏山、羌寨民俗旅游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精心策划举办特色鲜明和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节庆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二是专业市场群。坚持“以商促工、以工兴商”,把批发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突出、协作配套、产销一体的专业市场群。三是现代物流业。统筹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大宗货物物流园区,引进培育一批物流人才,扶持一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四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信、广告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档次。

(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三个六”、“四个优”、“七个特”为重点,加大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把我市建成西北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和全国知名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扶持大龙头、发展大产业”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加强优势农产品和良种基地建设,大力扶持产业链长、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名优特、无公害、反季节农产品,提升农特产品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体系,把农特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三是强化协调服务。加强规划、引导、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积极扶持服务领域宽、组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协会发展,促进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体制创新,探索和建立与自律性体制相适应、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五)有效激活潜在财源,建立多点支撑的财源群体。一是加快培育中小企业。认真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拉大中小企业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全民创业。二是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企规模,促其尽快成长为财政收入的新生力量。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多形式探索贷款模式,多措施打造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城市和重点镇功能,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四区”城镇体系,促使其成为各类优势、新兴财源的有效承载体。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努力实现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对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的国有企业,积极寻求有实力的破产收购方,依法实行企业改制和破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三、扶持政策

(一)建立财源建设资金。整合各项产业发展资金,统筹安排1.3亿元财源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其中:产业发展资金1.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工业发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前期等;奖励资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我市财源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且依法纳税、成长性好、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达标单位的奖励。财源建设资金以贴息投入为主、补助投入为辅,结合信用担保、投资入股等其他方式,有效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和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服务业、旅游业等。各县区要根据本级财力情况,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其中平川县区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山区县每年不少于500万元,支持和加快发展区域重点财源。

(二)发挥专项资金扶持作用。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业、工业、科技等专项补助资金与财源建设资金有效整合、打捆投入。围绕全市财源建设重点,采取贴息、分档分类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集中用于经济前景优、经营效益好、缴纳税收多的财源建设项目。财政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立项、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评审及申报,始终监控项目执行进程、搜集分析相关资料、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把好项目验收关,做好绩效评价和相关数据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效益。

(三)加强金融支持力度。采取财政贴息、担保及激励措施,实现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融合,有效解决财源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一是建立金融服务激励机制。鼓励辖内金融机构增加对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投放。二是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放宽小企业贷款条件,加大对小企业贷款力度,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争取外地金融支持。鼓励外地金融机构和股份制银行来我市设立机构,对在我市新设立或迁入的金融业法人总部或地区总部,按照注册资本规模或当年上缴地方税收情况,一次性给予100—300万元财源建设资金补助,可适当用于有功人员的奖励。

(四)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一是设立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市和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无不良担保记录且年平均担保额在注册资本金5倍以上的担保公司给予风险补偿或奖励。二是申报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争取信用担保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免征的税收可以转为资本金或风险准备金。三是壮大市级担保公司实力。逐步注入和扩充市级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支持其不断壮大担保能力。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包装、推介工作,争取更多重点项目纳入中、省投资计划,努力吸引国内上市公司、大企业集团、规模型民营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市投资。支持总部经济的发展,鼓励总部在外地有税源的企业,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我市,根据每年上缴县区级税收增量的50%,在3年内连续给予财源建设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和鼓励中、省驻汉企业在我市境内增资扩股、投资新上项目、拉长产业链,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研究确定优惠政策。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产业项目、重大项目,在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配套费等的收取上,可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按有关规定研究确定优惠政策。严格清理违规收费项目,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公示制度,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六)积极争取企业上市。指导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为企业上市奠定基础。我市企业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对新上市成功的企业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奖励。

(七)落实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对新开办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自投产经营之日起3年内,各类企业孵化及在孵企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构自投产经营之日起5年内,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对省级以上新产品,自列入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新产品项目名单的年度起,部级新产品享受3年、省级新产品享受2年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新产品新增增值税留县区部分的30%,由同级财政列支用于企业新产品研发。认真落实加速折旧等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投入,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

(八)支持企业创名牌名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充分调动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委、农业局、商务局、文旅局、经合局、中小企业促进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财源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具体负责财源建设的政策研究、规划制定和目标考核等日常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财源建设工作,定期研究财源建设的新情况和发展动态,及时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区域、本行业发展的长短期财源建设规划。

(二)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用足用好政策措施,坚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增强依法纳税意识。强化诚信理念,构建诚信平台,以诚信创造竞争新优势。

财产保全优势范文6

一、*年财税工作成绩显著,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八次党代会、州委四届九次全会和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外贸兴州、旅游活州、工业富州、农业强州”的发展思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全州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经济运行呈现增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改善、效益明显提高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据核算,全州实现生产总值70.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6%,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增幅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6%,增长9.5%,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3.3%,增长25.8%,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1%,增长8.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预计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完成工业总产值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5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87元,比上年增加182元,增长12.1%;实现财政总收入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年GDP呈两位数增长,充分说明我州国民经济已从强基础阶段步入较快发展的时期。

*年全州各级财税部门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积极组织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圆满完成了州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税目标任务。

(一)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91256万元,同比增长24.97%,增收1823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62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9.84%,同比增长32.12%,增收13036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8656万元,同比增长15.18%,增加3921万元;上划中央和省级所得税收入完成8979万元,同比增长16.53%,增加1274万元。

(二)财政增收措施逐步完善

一是税源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地两税认真落实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大力清理漏征漏管户,不断强化纳税户管理,着力推行税收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涉外税收征管;二是税收征管更加规范。各级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税法,着力抓好“金税”工程,切实规范纳税行为,有效提高征管效率;三是非税收入管理不断深化。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严格按照规定,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增强了政府统筹调控能力。

(三)确保重点支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弘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要。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11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5%,增支52909万元,我州支出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一是确保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和公务员工资改革政策兑现及机构正常运转;二是加大了农业投入,积极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林水支出232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8%,占支出的10.52%;三是确保社会稳定支出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禁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共安全支出199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4%,占支出的9%;四是积极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重点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边境学校、文化、科技、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科教文卫支出643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9%,占支出的29.1%。全州153444名学生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潞西市和瑞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8553人,占全州农村人口的32.46%;五是建设性支出315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75%,占支出的14.28%。

(四)收支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

1、税收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35,0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4%,增收7,158万元。各主要税种均有较大增长,增幅较大的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48%、37.76%、25.35%、11.14%、129.63%。

2、非税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为18,5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38%,增收5,878万元。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3%、15.6%、65.95%、39.51%、182.67%。非税收入完成数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4.6%,仍是我州财政收入增收的重要来源,为弥补各部门经费预算不足,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财税部门的领导,坚定了财税部门的信心,为财税部门做了坚强的后盾;二是全州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各主要经济指标均持续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电力、糖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等迅速增长,为全州财政增收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三是全州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财税工作,各级财税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加强收入征管,积极挖掘增收潜力,财政收入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4、影响收入的不利因素:一是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企业税收实行宏观调控,取消了金属硅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受电费调高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销售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硅厂产品滞销积压,运行出现困难,造成部分县市增值税减收;二是受缅甸国内政策和形势影响,进口货物减少致使税收下滑。

5、增支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工资改革政策得到落实。中央和省补助全州工资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1,429万元;二是中央和省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力度,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三奖两补”12,466万元;三是中央和省加大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四是中央和省加大对边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款补助59662万元;五是增人增加支出(含企业剥离办社会增人增支)。

6、存在的主要问题:去年我州财政收入虽然增幅高(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12%),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总量小(财政总收入为91,25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53,621万元),需要与供给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财政自给率低(自生财力占一般预算支出24.24%),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仍是靠上级补助(基本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70%以上),全州可支配财力仍然十分有限。

总之,刚刚过去的*年,全州财税系统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财税工作职责,为加快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全州财税系统的工作,州委、州政府是充分肯定和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州委、州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州财税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向在*年度全州财税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圆满完成2007年财税工作任务

2007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当前,我州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有利因素:一方面是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精神振奋,面貌一新,掀起了建设德宏、发展德宏经济的新高潮,*年全州经济实现了较快较好发展,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新税源培植成效逐步显现,为财政增长带来了希望。另一方是近几年来,我州得到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仅*年向上级争取专项转移支付59662万元,同比增加2272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德宏的经济发展。

不利因素: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财政增收空间有限;二是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较快,刚性支出增多,吃饭与建设矛盾突出,财政预算平衡压力大;三是财政周转金、政府性债务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借贷款资金到期难于收回,财政潜伏风险加大。

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财税形势,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也要看到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全州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州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关于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以构建和谐德宏为目标,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打牢基础、调整结构、培育支柱、突出特色、统筹发展、促进和谐,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进程。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今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0.22亿元,增长12%,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16亿元,增长15%。分部门任务:国税(指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在去年完成数的基础上增长18%;地税(不含金融保险营业税)税收收入在去年完成数的基础上增长16%;财政部门要按上级下达任务数逐级分解落实,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监督管理。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4.55亿元,增长11%。

完成上述收支任务,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税收征管,切实抓好增收节支工作。我们应当看到,完成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有一些有利因素:一是糖和酒精的产量增加,销售方面仍保持较高的价位,取消农特税后糖的成本下降,增值税抵扣减少。二是重点建设项目增大,如:电力、水利、交通、电信等项目快速发展。三是非税收入有较大潜力,我们将成立非税管理机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这是今年财政收入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形势不容过分乐观,全州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各级财税部门要通力协作,强化税收征管,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加快打造和谐税收环境。要认真清理和规范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杜绝税收征管中的随意减免和优惠现象,积极开展行业性专项检查和区域性税收专项整治,加大税收稽查力度,规范税收秩序,确保全州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增收节支工作,树立有效节支也是增收的思想,严格预算管理,管好用好有限的财力,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确保产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要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州本级筹措资金安排1560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

(三)要抓基地建设。紧紧抓住特色和规模两个关键环节,通过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主要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基地联动,龙头带动,投入拉动”的思路,对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进一步落实信贷和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扶持,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企业要率先采用先进标准,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五)要调整结构,突出特色。财源建设要突出特色,把发挥优势放在第一位,以优势突破,靠优势取胜。要着重抓好几项主要产业。巩固和提升“六大产业”,粮食生产面积要稳定在120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使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70%以上,发展优质杂交包谷,优质小麦和马铃薯,重点打造“遮放贡米”;蔗糖产业要切实加大良种改种力度并提升推广率,提高含糖分率,从而提高产糖率。要借助去年种植大幅度回升的好势头,今年种植再乘势而上,把全州甘蔗种植面积要稳定在80万亩,总产发展到500万吨左右,食糖量达60万吨;茶叶产业要在引进品种和加快老茶园改造上下功夫,落实新种茶地面积,重点扶持制茶企业和种茶大户,提高单产,各县市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龙头企业,下功夫整合现有的小茶所,提高产品加工升值;林业产业更加突出以麻竹、柠檬、橡胶、咖啡、澳洲坚果、滇皂荚等为主,全州建商品林基地后,着重以西南桦、柚木等为主,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新建速生丰产薪炭林和林竹纸浆加工企业;壮大畜牧业要充分发挥德宏的资源优势,把畜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创德宏水牛奶和德宏水牛肉两大品牌,充分发挥利用德宏水牛是全国著名的地方良种之一及云南被国家列为奶牛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的契机,把发展水奶牛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全州要逐步建成几个大的水牛养殖基地,加快德宏水牛产业化开发力度;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要考虑充分发挥各县市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和布局,在既定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依托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打造“德宏小粒咖啡”等品牌,加快让现有的咖啡、柠檬、麻竹、澳洲坚果等产品形成产业,产生规模效益。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广开渠道,整合资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植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州本级安排981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发展。

(六)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积极主动地向上级各部门多请示、多汇报、争取更好的政策倾钭,争取更多的项目实施和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州的投入,实行体外“造血”,补充自身“供血”不足。

(七)要加快财政改革步伐,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透明理财的要求,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推动财政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进一步深化全州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深化国库制度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切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继续完善各县市的“乡财县管”管理体制。

(八)要完善财税管理机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实行重点监督检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基础上,自觉接受人大、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财税部门的一项重大职责,各级各部门要理解、支持配合财税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和今后将要对州直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和有关基础数据重点进行检查核实,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财税工作不仅是经济工作的基础,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财税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做好财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财税工作不仅是财政、税务部门的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全州各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支持配合财税部门开展工作,努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把财源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解决我州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主要是立足工业强州,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资源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实施项目牵动,扩大经济总量,扶大扶强现有企业,建设一个增长强劲、结构合理、税基丰厚、收入稳固的财源。

1、树立“无工不富”的思想,举全州之力推动新型工业发展。工业发展滞后是我州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乏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突出落实“工业富州”的发展思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要立足于我州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几个大的工业项目,使之成为我州新的产业支柱和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过去,电力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州工业发展,特别是矿冶工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建设大型电站的水力资源优势。近年来,州委州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致力于电力工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遮帽电站、弄令电站、大盈江梯级电站、万马河电站、芒里电站等,都是投资上亿的大中型水电站项目,这些电站的建成,将为我州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我们要围绕电力建设,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业主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之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尽快使电力工业成为我州增加财税收入的新支柱。

3、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金、硅冶炼业。我州硅矿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受到电力短缺的制约,冶炼规模还很小,要逐步扩大潞西、盈江等县市的小型硅厂,使硅金冶炼业成为我州的经济支柱,从而壮大财源。

4、开发我州竹林资源,引进资金项目,争取建设一个大型纸浆厂。根据我州的地理环境优势,竹子在我州生长十分迅速,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由于国家关停内地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以及严格控制森林砍伐,致使国内造纸原料紧缺,而竹纸浆恰恰是制造优质纸张的理想原料。为此,我州将积极筹建一个大型纸浆厂项目,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将形成我州又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对我州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州是一个农业大州,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农业的发展要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眼点,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归宿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是最有效、最快捷的路子。要按照全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方针,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根据我州实际状况,要以宏天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州咖啡产业的发展;以宏瑞公司柠檬为龙头,发展柠檬产业;以潞西的祥祥乳业公司为龙头,带动我州畜牧业发展;以印楝加工厂为龙头,发展生物农药加工产业;另外在潞西、盈江、瑞丽县市坝区以蔬菜、瓜果、花卉、粮食、药用植物等的发展为主。在潞西、梁河等山区乡镇发展茶叶为主,也应寻找并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争取在5年内在我州形成几个大规模、有市场、有实力,能很好地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要树品牌,出精品,闯市场,求发展。我州有很多独特的、优质的农产品,近几年来,又陆续引进了一些适合我州种植,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种,如澳洲坚果、优质米、礼品西瓜、超甜脆玉米、热带水果等。但规模小,数量少,品牌意识差,市场开拓能力弱等,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要树立品牌意识,以优质精品吸引外地商家,并培育农产品营销企业,把我州的农产品推向国内国外市场,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盈江的澳洲坚果、潞西的“遮放贡米”品牌带动优质食品、粮食生产,培育优质精品,通过扶持农产品营销企业,鼓励农民闯市场等,尽快建立农产品营销渠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精品名牌和市场需求推动我州优势农产品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6、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培育旅游精品。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财政收入的动力。我州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风情,纯朴的风俗,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精品旅游少、景点档次低、开发不足。根据我州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要突出地方风味特色,民族风格,优美自然风光,开发一批人无我有的独特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如勐巴娜西珍奇园、莫里瀑布、孔雀湖生态浏览区、珠宝玉石、佛教文化、榕树王、原始森林游览等,同时挖掘民间工艺,如竹编、竹器、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开发旅游纪念品。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愿花钱,扩大德宏的对外影响,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州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

7、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建设要转变过去仅靠政府投入的观念,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盘活国有土地资源,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聚财、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大手笔、大气魄、开发式地搞好城市建设。以房地产开发吸引资金,推动道路建设,以经营权出售出让,带动城市服务设施的改善,以增加城市人口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把各县市城市营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服务周到,最适宜于人居住环境的生态旅游城市。

(二)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继续关心、支持财税工作

要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财税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理解财政部门的难处,要改变过去每办一件事、每开一次会,都要向政府要钱,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不良习惯。要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积极配合财税部门搞好各项财税工作。做好粮食直补、甘蔗补贴工作,农民补贴实施“一折通”办法,使农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各级政法部门、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大对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查处涉税案件,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及利益。为财税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财税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及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财税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