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调查报告范例

财产调查报告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当前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企业为能够有效提升到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视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能进一步提升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可以有效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才能进一步提升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能够在当前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

一、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优势互补。在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会计与公司财务会计相结合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两者的弊端,充分发挥管理模式,税收的积极作用。会计和财务相关会计。虽然管理模式财务会计和财务专业会计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有不同点。但是,在进一步发展和制造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前者的明显优势。企业,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互补,并积极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循序渐进。在日常管理中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关的过程的进一步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两家制造企业的不同和显著特点,应科学合理地规范会计的发展顺序。在财务方面,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税收会计信息的内容。综上所述,它是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的,管理会计工作是在财务相关的税收会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财税会计的具体内容和工作中,应采用详尽的分析方法,对提高财税数据的准确性非常有效。除了财务和会计工作作为基础之外,继续开展日常管理和财务工作。

(三)给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等重视。在进一步发展管理专业会计和财务相关税收会计相结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管理模式,税收会计和财务专业会计,即把日常管理财务专业和财务相关财务会计的最佳位置远远高于最重要的位置,根据具体内容要求发展,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专业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质量。

二、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在业务上的联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涵义及特征。在管理方面,财务专业和企业财务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两大支柱系统。他们都是基于使用者反映的主要经济活动与会计制度下的经济活动相同而经济的背景日常的财务和会计管理是金融职业与现代西方管理技术。发行货币是另一种计量单位方面。在对公司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对重要决策、预案、分析和预测进行控制和评价,从而加强公司自身的内外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处。这个管理制度在内部也叫专业会计报告。在财务条款,金融专业是以公认会计准则调查报告为基础,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包括内部和外部(大股东,如银行、清算、未来的散户投资者和相关中央政府机构),也称为外部统计报告和会计。

(二)从涵义上看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特点与联系。在工作时间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业务连续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管理会计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对金融专业会计师提供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过程提供全面而全面的数据分析,并可以形成特定的数据报表。到相关财务会计提供的最终数据,以及投入成本计量,成本累积和成本分摊费用成本管理,运营和效率以及业务流程,实际价值链和参考基准分析等,根据公司的情况和更合理的综合分析,需要选择方案,并且公司的内部组织和内部结构可以被选中控制乐趣的功能网络和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控制更充分和全面的评估,以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在协助管理、统筹和控制制造企业长期经营的过程中,收集战略规划的短期目标、总体规划决策过程、决策绩效的最高评价,以达到促进制造企业长期经营的目的人力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经验的过程中,管理模式的税务会计只依赖于财务和财务专业上报的准确的最终数据,对不正确的详细分析做出了很大贡献。财务会计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模式会计只有提供及时、详细、准确、全面、无虚假陈述和遗漏的数据,才能获得持续有效的分析结果。与财务有关的税务会计应根据所有公司的角度,根据财务会计的内部结构,对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科学合理地分配职能,并根据项目优先级重新整合有限的内部流动资金;尝试增加产品的价值和更多的资金需求,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益,并分开公司编制整体财务预算。为了确保预算目标以及财务专业和管理模式的完成,财务会计还需要完成四个方面的监督,与财务有关的财务会计要进行并监督预算总收入,每日管理专业会计监督和控制费用和支出。在执行了总体预算和财务管理模式之后,人员的工作应以管理工作的财务核算为基础。

三、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从根本上讲,专业的会计制度、财务会计与管理模式、财务专业,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地位模式。输入实际工作中,与财务相关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仍然是两者之间的取舍,知识和二者之间有联系经济。其次社会逐渐需要相关的信息、各种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财务会计业务中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并进一步整合,它更需要推广财务会计和日常管理财务会计。

(一)内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趋于一致。在传统意义和价值形式以及管理会计和公司财务专业会计之间的直接选择中,本质差异本身反映了内部和外部实体之间的关系。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直接处理企业内部信息和数据的组织,而与财务有关的税收会计处理系统形成的外部信息和数据则具有主要特征。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存在一个原则问题。就管理而言,注册会计师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进一步扩展和发展与壮大。管理税会计是在金融专业会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还建立了企业整体整体优势的概念,并着重于企业的成功和持续运营的快乐过程。

(二)会计研究对象的极大发展。金融对象仅仅是金融专业监管的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机构组织的一系列商业活动或互联网业务的各种活动一直被表达并集体地反映为积极的。资本流量;真实反映的资本流量和一系列经营活动是会计成本会计;监督和指导的内容是财务会计的对象;还可以得出结论,财务会计和管理模式财务会计是基于它的价值信息的内容及其科学研究对象的比较是将税收会计系统中的综合数据计算和组织为无用的信息,然后使用该信息的内容控制公司的业务活动以使公司的利益与众不同。

(三)两者本质的同一性。公司财务会计和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意义是召开日常管理活动会议,这是它们整合的基本前提。财务相关的财务会计是大多数人在管理生产过程中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它的功能是反映,监督和指导。它还具有日常管理功能,预测管理税会计的未来,最终决定和总预算的统一编制是管理的必要技术手段,例如完整的记录,具体的分类,分析报告和企业。计算数据后公司的财务方面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是会计的基本目的。

(四)会计的终极目标一致。在现代财务会计中,应强调公司的财务专业应为所有财产实体(以及业主、清算人)提供更多的财务和会计信息,强调对企业法人所有权的管理,体现在税收管理上会计。功能是加强内部结构的管理,保障收入每个房产主体的权利,分配权原则和财产权利。那个在现代企业自身管理模式下建立二者统一的服务,一般要求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积极维护所有私人利益的合法利益、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

四、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方式

(一)基础数据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的基础途径。该公司的财务和金融专业人士通过确定和计量标准以及与天之相关的专业会计识别证书使用概念性的基本综合数据;专业会计分录的准备实质上是建模方法的计算,建模方法的计算结果反映在财务专业会计分类方法,总分类帐和会计数据报告中。财务和会计的日常管理是基础最终数据用于选择原始自然信息内容;通过差异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生成计算过程,并在计算后生成基于实际情况的调查报告。两者的起点是从业务管理工作活动中获得的基本和经济数据,因此,通过合并原始信息源,财务税收会计和管理财务会计的基本最终数据可以完全兼容。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可以为财务税收会计和日常管理财务的融合提供各种技术支持。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管理系统功能,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原始会计信息源,充分满足财务和财务专业及管理工作的需求,财务会计更加方便,各种信息的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和在线数据收集的核心技术可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输。一些原始的自然综合数据可以满足日常管理税收会计和公司财务专业会计的要求,以便及时处理信息内容。继续开展管理工作,将可以完全控制在线管理和远程攻击的企业财务和会计管理简化为相对开放的软件系统;更多的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内容的用户也希望有能力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财务相关统计报告和调查报告,以充分反映制造企业的业务状况,从而帮助经济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不断做出有效的决策。

五、结语

由上可知,当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需求在不断增加,建立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融合的会计体系能有效减少到重复劳动以及资源的浪费,从而有效提升到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使得信息使用者所掌握到的信息更加全面,为企业的发展赞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凤.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分析[J].财会学习,2020(33).

[2]魏智.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J].智库时代,2020(1).

[3]孔波.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探析[J].中国产经,2020(4).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2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线,是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涵养水源,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也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海南林业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术研究、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生物组培技术研究等均获得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海南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献资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结果和科技发展的轨迹。为了系统、准确地了解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采用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术研究、海南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和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技术研究七大类。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探讨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全面、系统的掌握海南林业的发展轨迹。

2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结果

2.1文献整体情况和年度分布规律

以《热带林业》和《热带林业科技》期刊杂志为主要参考点,查阅在1962年~2006年期间,发表的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结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海南林业科技”和“林业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行系统检索,经统计,共计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较长,因而,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把文献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详见文献数量阶段分布图1。

2.2文献类型

针对文献资料的论述方式,分为综述类文章、技术类文献、调查报告类文献、发展战略类四种类型。2.3学科分布特点根据林业学科的基本分类和文献资料研究主题,将收集的文献分类为: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林业建设、森林资源、园林绿化、林业信息技术、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及其它研究等12类。

3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分析

3.1分布情况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文献资料数量的变化:1970~1979年期间,科技文献数量最少;1980~1989年和2000~2006年两个阶段发表的文献量最多。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海南林业建设方向。20世纪60年代,开荒耕种,引种栽培,建设海南的热潮涌起;20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的动荡,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生产和林业研究也受到严重阻滞;自1980年开始,国家非常重视海南的林业建设,提出“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的林业建设方针,科技人员备受鼓舞,重新投入生产建设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开始得到重视,同时林业科学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多;随着林业建设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海南省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海南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禁止采伐热带天然林,海南林业进入转型摸索阶段,开展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重视实际工作,但是科技论文的编写仍没得到重视;从2000年开始,林业建设进入跨越发展阶段,对林业科学技术需求不断增强,鼓励科技创新。同时,由于对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总体上看,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

3.2文献类型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海南省林业文章以综述类居多,占总文献量的56.8%;技术总结性文献居第二,约占总文献量的37.4%;调查报告类文章占4.8%;发展战略类文献占1%。技术报告类和调查报告类文献一共才占总文献量的42.2%,与综述类文章相差较多,表明海南省林业技术类研究及成果偏少。

3.3文献分类结构分析

表2显示,我省林业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森林培育研究,占总文献量的22.47%。共涉及如柚木、黄桐、降香黄檀、黄胆、海南龙血树、洋椿树、棕榈藤、竹子等海南乡土树种的栽培技术、育苗技术、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松树、桉树、马占相思等树种的营林技术研究。这与我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建立乡土树种基地的林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占总文献量的10.65%。说明林木良种繁育研究得到重视,内容包括林木生物技术、林木常规育种、种源收集等,这与当前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相适应的。森林生态学文章占总文献量的10.24%,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破坏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后果、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研究等等,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类文章占文献总量的9.59%,数量颇多,说明海南较为重视林产工业及化工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森林经营管理类文章占总文献量的5.0%,内容以森林可持续发展、分类经营、森林资源为主。园林建设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占总文献量的1.82%,这与城市园林建设、城市森林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相关,促进了该学科的研究进程。林业经济管理类文献占0.53%,说明海南对此项研究偏少。林业政策类文章仅占总文献量的0.12%,数量最少。

4结论

通过海南林业科学技术进展分析,结果表明:(1)海南重视林木育种工作。但是科技含量较低。在林木生物技术方面,虽然该类文章相比较多,但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树种的研究尚未开始。(2)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得到较快发展。尤其在造林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3)海南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够,尤其对森林昆虫区系、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其经济意义方面的研究很少,资料也缺乏。(4)在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方面,海南先后得到ITT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使森林得到有效恢复和前所未有的发展。(5)在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方面,海南省森林资源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森林公安指挥中心、森林火灾监测系统、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信息局域网络、林业视频会议系统、科技信息网等林业高科技网络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新型服务体系,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还是比较领先的。(6)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5讨论

虽然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水平同国内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着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也制约着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1)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明显滞后,尤其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薄弱,明显落后于国内外许多城市。对种源的收集偏少,对已收集资源的保存、研究、开发和利用不够;(2)乡土树种遗传改良工作停滞不前。不少重要乡土珍贵树种的育种以及规模繁殖技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新品种数量少,研究手段落后,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满足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3)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4)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生产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普遍存在只抓生产不顾技术研究的现象。(5)林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对林业先进机械运用较少,基础条件落后,还停留在原始的工具,如森林清查角规、测树仪等仍是森林清查的主要工具;劳动力老化,没有活力。(6)由于林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艰难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征,收入和产出的不协调,造成了科技人员浮躁,无法安心科学研究。同时,高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少,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少,而且已有的成果也无法及时推广,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建设。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的不健全,基层林业部门科技力量薄弱,致使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率极低,也是阻碍当前海南省经济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8)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较低,研究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9)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海南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p#分页标题#e#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3

微信作为一款手机软件与个人信息紧密相关,新媒体的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这是个人电脑不能做到的。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于其他网络平台在传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1.1操作的便捷性

注册微信公众平台是无门槛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没有注册的QQ号进行登录注册。平台管理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推送简单信息,消息发送之后会在终端通过微信平台通知用户;大学生受众群体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阅读。

1.2信息的高到达率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用户对信息的强制阅读,而且信息的到达率几乎是100%。

1.3富媒体传播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这一特点迎合了“有图有真相”的社交圈倡导的理念,更加符合大学生对信息多样化的要求。

1.4一对一的沟通机制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是以广播的形式开始,但一旦用户回应,互动又转回一对一的形态,而这种一对一,并非像微博一样是公开的。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互动更像是双方互相递送“小纸条”,这样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仅更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而且用户回复的质量更高,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应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关注度高

根据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仅仅发展了1年8个月的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在这庞大的群体中大学生成为微信的重要用户,而目前,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根据艾媒咨询所做的关于“2013年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研究报告”,近九成的用户近半年内使用过微信,占比达到88.30%,其中经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占比达24.10%,偶尔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最多,占比达42.50%。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微信公众平台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这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2.2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机制,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当前高校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多数高校承担安全教育的仅仅是保卫部门的管理人员,由于高校对保卫干部缺乏安全教育的系统培养,导致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停留在传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上,教育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还采用开设安全讲座、学习安全知识手册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方式针对性强,内容贴近实际,但这种方式让大学生感到枯燥,形式化严重,缺乏互动性,得不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安全教育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主动接受安全教育的意识不强。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这促使高校安全管理者必须要寻求新的教育平台,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确保安全教育的效果。

2.3大学生青睐新型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安全教育的弊端使得大学生对新型安全教育的模式比较向往。一份针对高校700名大学生的关于安全教育形式的调查报告显示,46%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接受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安全教育;对于学校开设网络安全教育平台,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会或者可能会参与;对于借助何种网络开展安全教育更易接受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更愿意选择微信、微博的形式。这为高校安全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基础。

3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作用

3.1突出信息推送,做到“内容为王”

面对众多相似的公众平台,用户往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只有将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在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安全需求,要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根据高校案件特点,适时发送有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知识,增加心理健康、社交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的安全问题;在信息编辑上,要图文并茂,突出人文关怀,使学生在心理上更易接受;把握好信息推送的最佳时间,不要让推送的信息影响用户的学习,一般以17时至18时为宜。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的选择上也要做到因人制宜。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所侧重的信息要有所区别,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针对新生应以适应新环境教育为重,对安全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使他们学会面对和调节突如其来的各种压力;针对女生要以人身安全教育为重,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3.2借助平台,实现“以案讲案”

高校常发案件在作案时间、地点、手法上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消息可根据当天社会或校内所发生的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分为“警情播报”、“法制专栏”、“微警讲堂”等版块,以案讲案。将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空间、案件相关人、案件相关行为、案件相关物等要素进行重点分析,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类似案件,达到“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的效果。

3.3引导大学生参与平台建设

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往下灌输,而要讲实效,让更多的大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角。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成大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安全教育新阵地。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可以由大学生提供,将供稿人的信息在所推送的信息中展现;可以将大学生在平台内的精彩评论进行汇集,以信息的形式进行推送;也可以利用平台将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团日活动、宿舍活动等进行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动学生营造成一个重视安全、学习安全、宣传安全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4.1转变传统的安全教育观念

一是高校管理层要转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安全教育应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必修课,应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时间上、内容上和效果上得到保证。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者要转变对安全教育模式的认识,安全教育不能仅仅通过集中讲座、宣传展板、学习安全教育手册等平面媒体传统方式进行,新媒体应该在安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三是高校大学生群体要转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重于泰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安全教育。

4.2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开发信息反馈功能

当账号管理者将一条信息推送出去后,无法得知信息被多少人有效阅读,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上加以分享和评论。这导致后台运营者无法准确地根据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分析。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发评分功能,用户对推送的信息进行点赞支持或者反对;或者在每条信息推送之后,当用户阅读或传播该条信息时,系统直接向微信平台管理员反馈信息,然后管理员对推送的信息反馈情况加以汇总和分析,使管理员对内容产品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4.3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需要优秀的编辑人员

在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运营中,编辑人员是串联运行后台和大学生用户的纽带,他将各种安全教育的信息通过运行后台源源不断的输送给大学生用户群体。因此编辑作为一个把关人,不仅需要拥有新闻的敏锐性、知识的丰富性和视野的广阔性,还要拥有对受众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分配能力,所以作为微信运营后台的安全教育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媒体素养,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安全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校园意见领袖,才能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5结束语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

1.案例分析

1.1工程简介。城发青岛商业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规模巨大、业态最全、体验感最强的商业地标性建筑。此建筑总建筑面积226648.93m2、建筑高度24m,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用途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分包单位负责人参与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局面。

1.2本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难点分析。(1)在东西两区基坑中间进行基坑开挖作业,需在相邻基坑支护边进行再次支护桩施工,但由于特殊环境及场地问题,无法采用大型设备进行支护桩作业,故现场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如何提高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性,这是此位置施工的重难点[1]。如图1所示。(2)通常商场设置大型采光中庭,中庭为大跨度钢结构,本工程钢结构型钢梁单根重量大,跨度大,跨度最大为29.2m,重量为8.5t,吊装危险性极大。(3)单层面积大,洞口多,施工节奏快需要防护设施及时跟进,因工序交接快,可能造成防护缺失情况下施工现象。(4)交叉作业频繁,由于工期周期较短各工序会紧密穿插,各项工序交叉进行,管理协调困难(5)防水施工、安装施工、钢结构施工破坏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工程全周期存在大量动火作业,动火点分布广,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1.3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途径分析。首先,要具备施工安全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对于建立施工过程中的应急安全预防管理方案,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等,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其次,具有安全预警模块的优势,可将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开展综合评估,建立预警信号,达到对安全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后,具有事故处理、事故分析和安全措施最大化的优势,通过模块化,制定更为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构建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1.3.1安全施工模块本项目作为商业化建筑,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商业建筑建设标准,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专项项目安全管理细则,包括建筑各层的高度、施工工艺和流程、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等[2]。同时,还要依据建筑安全管理细则,加强对施工中安全风险的预判,加强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管控,并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与多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联系,建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设备等应急管理及应急保障系统。1.3.2安全预警管理模块在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采取了安全预警管理模块,高效建立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加强小组合作,科学合理地应对施工风险,积极挖掘风险源、促进安全风险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要积极对风险管理等级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分析,并结合施工风险的是否严重,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管理计划,对降低施工风险具有积极作用。1.3.3施工安全事故处理模块具体而言,当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以后,需要由施工人员就地迅速反应,并详细记录风险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置过程,统计人员是否存在伤亡等,第一时间开展安全事故的救援、及时疏导现场,开展急救处置工作。要加强施工安全事故局面的控制,及时地巡查,上报到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保障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置合理性。1.3.4安全事故分析模块(1)需要及时地分析安全事故处理的反馈,全面地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周期,直接有效地确定事故责任人及关联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事故发生后,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调查和反馈工作,加强对事故的客观处理分析,明确主要领导责任制、主要责任人及间接责任人等[3]。(2)作为主要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调查后,要明确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产生的最终损失和后果,确保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方法符合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等。(3)要完善《安全事故总结报告》,并在报告中,细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归纳,确保应急处置方案工作能够符合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1.3.5安全措施模块现有的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措施主要体现的是安全管理成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落实和维护。(1)需要详细分析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和落实事故处理方案,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2)要开展项目内部的施工安全集中培训,将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方案有效落地实施,完善其在安全事故作业过程中的使用功能[4]。此外,在《安全事故的总结报告》中,对所提及的安全处理措施进行事故发生后的经验总结,同时在房屋建筑建设项目上,所具备的共性较多,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借鉴性也很多,属于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的优化条件和基础性资料。

2.模块化管理的应用成效

2.1安全管理意识的加强。从众多实践和安全管理经验看,如何有效地降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对于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传统化的安全事故管理中,主要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但是从总体上看,风险的规避功能不足,导致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不高;在本项目施工中,采取模块化管理模式,能够对施工现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要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保障施工技术利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传统型房屋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的落实,需要依据现行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并未按照具体项目,体现出其安全管理的特殊性,灵活管理能力不足。而安全模块化管理,不仅能够依据建筑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安全工作的约束,同时对于明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具有积极作用[5]。

2.3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1)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人员是主要的目标。结合模块化管理的理论内容,管理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已经逐步的加强,逐渐转变为事前控制,并在施工之前,制定全面的管理规范,对施工风险管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不断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性和安全性[6]。(2)作为设计人员,在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模块化安全管理模式,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环境的勘察,如施工场地、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严格的筛查,结合设计要点,实现规划设计的统一管理。

3.结束语

建筑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施工模块化管理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安全管理复杂性向层次化方向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本文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理念,提出了模块化安全管理内容及具体的管控流程,期望为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06):235-236.

[2]乐佳.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措施[J].中华建设,2019(12):42-43.

[3]李彤曙.安全体系模块化管理的探索[J].中外建筑,2019(06):226-227.

[4]赵丽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周苗.建筑工程项目HSE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模型及模块功能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一、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向所有居民开放;二是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三是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严重缺乏安全危机管理意识,一旦遭遇安全危机,势必会给图书馆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安全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二、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是指对图书馆运转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具有紧迫性、危险性、权威性、人本性、系统性、聚焦性等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过程的一个全面且具体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它不等同于单一的危机处理或危机公关,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不仅要运用在危机事件出现时,更要在危机事件还没有爆发时起到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管理者要采取科学有效并具有实施性防护措施,坚决减少或杜绝危机事件的发生;②做好发生危机事件的准备和处理工作,建立危机预案和预警系统;③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培养危机意识,从而提高其控制及管理危机局面的能力;④全力处理危机事件,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在事后总结经验,从而改进诸多不良方面。

三、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安全危机

(一)安全危机。公共图书馆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地震、火灾等。不仅不利于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发展,还会造成不必要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将这些安全隐患彻底铲除,对会发生任何安全隐患的事件及人物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公共卫生危机。众所周知,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人流量及密集程度极高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肺炎疫情),扩散的范围就无法控制。特别是一些重点区域,例如自学室、报告厅、电子阅览室等,应予以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故对图书馆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安全防控的重要性。

(三)财政危机。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各类图书期刊价格也越来越高。读者的增多,管理服务人员劳动量的加大,水电、设施设备老化损坏加快,各项服务设施维护费也要大幅度地提高,造成了财政危机。公共图书馆要长足、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切实有力的解决财政危机。

(四)管理危机。由于部分管理者的理念与相关制度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新时展的要求,从而导致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工作落实不好。与此同时,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责任分工的不明确,使工作效率长期提升不上去,从而遏制了图书馆的发展。

四、公共图书馆应对安全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危机预防机制。1.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加强图书馆安全保卫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做好思想建设工作,并将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应加强保卫人员及馆内所有安全志愿者的专业、定期培训及综合考核,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防范机制。开展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人员及读者进行安全演练,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2.成立应急组织机构(1)成立公共图书馆安全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抢险队,全面负责馆内防震、消防、安全、供电、卫生、防雷、交通运输等各项工作。图书馆的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将安全防范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岗位层层包干负责,时时检查落实,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和安全防范责任意识的教育。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教育的落实。真正做到安全防范责任到人,隐患漏洞有人查补,安全工作警钟常鸣。图书馆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读者应为应急工作小组志愿者,积极配合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抢险队进行一切安全工作。如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图书馆内相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如:保卫处)应及时处置,并提出整改、治理办法和建议。(2)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持续推进安全保卫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防范目标责任书》。该责任书由图书馆第一负责人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作为图书馆安全工作任务要点和考核安全工作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签订《安全防范目标责任书》旨在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任务,规范层级管理,为公共图书馆安全工作建设科学有序良性发展打好基础。责任书所述安全工作应包括:综合治理、维稳、安全生产、保密、反邪教、反恐反暴、肺炎疫情防控、消防和网络安全工作。要构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体系,确保图书馆不发生重大、特大生产安全事故。(3)进一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实行相关工作人员(如:保卫处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重大紧急信息,随时发生随时报送。安全事故紧急情况信息报送必须要保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瞒报、不虚报、压案不报。发生安全紧急情况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报告,其顺序应当由下而上层层报告,具体应为:相关岗位值班人员——保卫处值班人员——(保卫值班人员可根据情况拨打119、110、120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保卫处负责人——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内容应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危害程度、发展进程和产生的后果;本单位采取的相关应急对策、措施及工作开展情况,及事件发生后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二)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以火灾为例)。(1)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通过消防广播、警铃、半导体话筒等多种手段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开展自救工作,打开一切安全通道,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引导人员从安全出口疏散,同时向上级单位汇报情况。及时监控火点。切断电源,隔离危险物品等,利用馆区内现有的消防灭火器材和微型消防站等,组织工作人员紧急扑救,稳住火势,避免继发性危害。(2)及时向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紧急求援。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安全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抢险队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同时派工作人员到图书馆的消防通道等待,引导消防人员到火灾事发地,并指示图书馆内灭火器材及消防栓的具体位置。在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主动提供发生事故的相关信息,配合消防队员及相关单位营救火灾被困人员,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并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积极提供有力证据。(3)事故现场应划出警戒范围,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进行暂时封锁。其目的就是要严禁无关的人员和车辆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次生和衍生伤害。对受伤人员先进行简单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待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并按照要求妥善安置伤病员,将其带至安全地带。(4)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及时转移国家重要财产,在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也要全力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如:重要文献和各类书刊,以防混乱中发生失窃事件。

(三)安全危机处理。安全危机事故调查结果应依据国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展开调查。安全危机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必须要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当事人和群众必须要接受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事故责任人必须要受到严肃处理;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要在第一时间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并限期报结。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当安全危机处理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处理中的漏洞与不足,并做好详细的文字记录(如条件允许可进行相关的视频记录),组织重点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地学习及培训,进一步提升整个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抢险队的实战经验。尽全力迅速地恢复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将安全危机事故对图书馆的不利影响降到零点。

五、结论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会计核算;授权委托管理方法

1引言

在现阶段,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改革,传统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易货”交易规则的离线推广正在变成虚拟的“互联网+”交易。买卖交易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财务会计的环境。其财务会计已从传统的商品形态转变为虚拟的电子商务形态。公司的财务会计不同于传统的实物在线交易。财务会计,也缺乏比较之处。

2“互联网+”下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首先,由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委托管理方法对象,在企业经营期间,企业会收到他人授权委托的管理方法对象。按照财务会计的规章制度进行,必须相互确认应投入的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以便能够对对象进行认证。提出反对意见,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管理性。其次,财务会计中的关键性项目包括应收账款信用卡账单和调整后的信用卡账单。在签发这两种信用卡票据之前,相关管理者必须进行准备工作,以建立彼此资产的信用额度。此外,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协助执行相关步骤,例如资产购买和信用卡账单的签署。再次,成本和利润。企业将根据其主要业务的最新项目获得经济利润,或与其他公司建立行业协会后获得的经济利润。成本收入也是结转成本公司的经济利润的有效方法。财务部的相关人员将根据设计和开发来制订设计计划。根据信用卡账单或合同号制定有效的成本和收益控制和管理计划。最后,缴纳的税款。公司将在运营期间支付一系列税费,财务部门的员工将使用合理的方法,例如开发设计表或合同编号来核实和记录所支付的费用,并进行合理的内部财务会计。

3“互联网+”条件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财务会计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些反映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核算的重点企业仍采用贷款币种进行计量核算,最能体现财务核算的目的。总的来说,财务会计是对已经生产出来的公司进行另一种计算,以确保计算内容不容易被错误输入。财务会计包括内容的各个方面,其中关键是保留账户和计算资金。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将损害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例如,财务会计的原则性问题,关键在于财务会计准则,这是需要考虑的标准。该规范标准还可分为三类,包括计量验证和确定、修改效果以及对财务会计质量的考虑。例如,在整个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公司对于结转的选择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某些结转方法有害。如果是残留物,则必须按照某些特殊的测量验证方法进行残留物。这种贸易方式对财务会计也有一定的反映。对于结转的目标,这也是正常的经济活动,是连续循环系统的主题活动。这样,在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还必须关注财务会计的目标,对结转目标必须有新的看法,但是所要求的特征不能改变。

4“互联网+”条件下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4.1会计信息易泄露

在“互联网+”环境中,公司的财务核算主要由应用系统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这种工作方法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会计效率,可以改善公司的结转方法,并且可以检查财务报表。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梳理,也遇到了相对的安全隐患。由于该公司在交易期间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因此在执行财务会计时,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平台的电子数据。如果网络平台不正确,将会造成财务会计数据和信息的丢失。这项工作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甚至给公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例如,当财务报表没有正确存储时,计算机就会出现问题。例如,断开连接和“互联网+”病毒的感染和嵌入将导致财务会计内容损失更加严重的问题。如果罪犯使用大数据技术入侵公司的内部财务会计系统,他们将窃取公司的财务报告和财务信息。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众所周知,网络黑客的个人盗窃通常是秘密的,难以发现。此外,网络黑客在会议后窃取信息内容并将其泄露给竞争的公司,这不仅危害公司的财务和会计审查与批准,还给公司的运营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4.2会计核算软件系统不完善

公司使用在线平台进行交易,并且在交易期间将使用多种交易方法,这将导致越来越复杂的财务会计内容。因此,公司对财务会计系统的规定相对严格。财务会计软件必须具有完整的功能,高效率和高安全系数,以便公司可以方便地依靠“互联网+”的环境来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在进行相关的财务会计批准工作之前,财务会计软件必须非常系统化和集成化。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财务会计软件都是盗版,并未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还有许多安全漏洞。原始财务会计软件的内部升级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我国公司的软件开发需求。这种情况造成了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不科学发展,对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和损害。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型,因此他们将盗版行为应用于会计软件级别。这种情况是我国企业会计智能管理系统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健全的会计软件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标准下满足企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促进企业在网络时代全方位并多层次的发展。

4.3操作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

由于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独特性,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运营期间具有共同的使用室内空间。另外,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中,不可能更改和转换某些唯一的数据信息。但是,在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之后,我国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具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实际的操作和管理权限可以对数据、信息和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更改。但是,这种情况也意味着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拥有过多的管理权限,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一旦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经营期间选择了不当做法,以提高自己的权益,该操作不仅严重损害财务会计工作,而且不能确保结转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公司的发展趋势造成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当今大多数公司是中小型企业。公司的高级住宅管理人员文凭不高。另外,电子商务的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相对较少。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如果财务会计员工在财务会计期间的实际操作不正确,则高级住宅管理人员将无法发现并发现其中的缺陷。另外,大多数公司缺乏对财务部门的合理控制,无法产生合理的控制和实际效果。这将非常容易导致财务会计错误的问题。

5“互联网+”条件下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5.1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首先,高层管理者应充分把握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提高管理者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的关注度,从根本上杜绝互联网信息安全隐患。根据宣传计划和总体计划,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提醒公司的所有员工注意完善有关黑客技术和网络病毒的网络信息安全理念,高层管理者必须对员工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体系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其次,要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观念。作为财务会计的主体,会计人员必须对网络信息安全有深刻的认识。业务经理必须及时为会计人员举办培训班,以提高会计水平。凭借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和预防的能力,财务和会计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最后,购买“互联网+”软件的原始版本。原始的“互联网+”软件具有强大的服务器防火墙功能,随时随地存储数据信息的功能,可以合理地防止内容丢失的问题。此外,“互联网+”软件的原始版本将得到及时升级,并且对新型特洛伊木马程序也具有强大的杀毒效果。

5.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

财务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在于我国财务会计技术的科研水平。因此,我国相关的科研人员应扩大财务会计技术的科研范围,中央政府也应提出与科研和开发有关的现行优惠政策。有效地提高软件公司发展中科研的高效率,充分发挥优化系统的有效性。科研型软件必须符合公司法规,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方法,强大的应用范围和稳定性,并与时俱进。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技术可确保软件的安全性能。只有会计软件的不断完善,才能加速企业会计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效提高企业会计的高效率。我国公司还应使用原始财务会计软件进行财务会计工作,尽力抵制盗版软件,并为我国原始财务会计软件展现良好的发展环境。

5.3强化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监督

首先,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分配管理权限,扩大财务会计人员中期工作的管理和控制范围。其次,企业应扩大现行控制范围,以防止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如果存在技术和实践错误,则应适当惩罚它们,例如口头警告、口头指控和扣除惩罚方法,例如工资、奖金等。此外,如果员工长时间未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任何错误,则应给予相对的鼓励,例如口头表扬、奖金和其他鼓励方式。最后,在员工上岗之前及时进行业务培训,建立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操作步骤,使员工的实际操作方法更加规范,防止会计财务核算步骤的错误和不正确之处。

6结论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7

2013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2008以来的下滑周期当中。由于人口红利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加工制造产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环境恶化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面临调整。2013年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大幅上升到13.44%,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利率飙升反映当前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困境。2013年6月24日,上证指数连跌一周跌破2000点,资金在股票市场的缺乏可见一斑。2013年6月,建设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7.39%,而同期银行活期利率仅为0.35%,1年定期的利率也仅为3%。而招商银行的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7%。资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回顾2013年6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反映了其对当前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的态度。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让资金流向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

一、当前中国金融业风险管理分析

(一)社会融资总规模结构变化显示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是调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中国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得以体现,同时货币扩张成了必然。观察货币结构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融资结构的巨大变化。2002年人民币贷款总额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91.86%,体现了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的特点。但从2010年开始,这一比重逐年下降到50%左右(见图1、图2)。这意味着以往主要通过银行配置资金供求的情况发生巨大变化,股票、债券、基金、理财、民间借贷正在成为资金循环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经历金融脱媒。从微观层面看,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股票、保险、基金、理财等投资品占比上升,造成银行的贷方脱媒。根据《中国金融家庭调查报告》,2004年居民资产中储蓄存款占比为71.8%,证券基金占比10.2%;而到了2011年,储蓄存款和证券基金占比分别变为57.75%和20.62%。除此以外,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非金融企业融资占比应提高到15%以上,非银行融资方式占比具有更高提升空间。

(二)金融脱媒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与挑战

1.对中国银行业利益产生冲击。以美国的金融脱媒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成为欧美经济主要融资方式,银行的作用日益萎缩,失去其主导地位,表现为利差收入减少,银行难以继续依靠传统业务保持收益。中国银行业现在非利息收入占比仅为19%左右,而欧美银行这一比例达到了35%以上。中国银行业现在的资产结构难以应对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必定会使银行业利益受损。

2.对银行资产结构产生影响。由于金融脱媒,储户投机性动机加强,存款趋向短期化,转向活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会使得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加重,给银行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3.对于社会融资方式而言,直接融资将占更大比重。相应地,居民的金融资产中将包括更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更少的银行存款。以美国为例,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中存款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5%下降到15%左右,股票基金和保险资产占比大幅上升。

4.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提出“单一货币规则”,前提是货币流动速度不变,因此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控物价和经济增长。而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使得货币统计口径面临调整压力,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以美国为例,1993年7月美联储由数量型货币性政策目标转为价格型政策目标,即以利率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应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同时调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

5.金融脱媒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脱媒丰富了资金供求来源,使得社会各个机构和个人参与市场利率的决定过程。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供给方从过去的银行机构为主转变为个人、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资金中介包括银行也包括信托、保险等。

6.金融脱媒对监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金融脱媒使得资金从银行表内转移到表外,从银行转移到非银行机构。银行面临的期限错配风险上升,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不良贷款面临监管空白。

二、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业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重点整顿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

在金融业调整过程中,银行业的调整是重点。而近年来贷款结构的变化反应了影子银行风险的加大。防范影子银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除加强监管外,还需强化金融机构内部自身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有:建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风险防火墙,将两者之间的风险防范渠道切断。例如,防范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流向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加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控制银行资金流向。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防控金融业从业者利用银行资金参与民间借贷,避免金融风险从民间借贷市场传递到银行当中。三是明确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机构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建立严格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二)肃清债市灰色地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财产调查报告范文8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充分利用实践设施,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建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如存贷款、银行理财、证券投资、结算业务等的实际操作。这为其将来从事银行、公司财务管理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现状

1.缺少适合的教材

市面上,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相关教材品种众多,然而大多数教材要么理论性过强、达不到实用性的要求,要么光注重操作性、理论内容过于简单,能满足培养本科人才要求又切实考虑实践性的教材较好。另外,由于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实的发展变化。

2.实践教学缺乏相应设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很多银行业务,如存贷款、结算业务、外汇交易、证券投资等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若学生能亲身实践操作,将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虽然近年来很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建设了模拟银行实验室,但真正使用起来用于教学的院校少之又少。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实训软件在仿真上做得不完善,有些只支持柜面业务,有些只注重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实训软件的不完善使这门课程未能达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目前,很多院校尤其是独立院校中教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师主要是刚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科研基础和实践积累。另外,一些老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真正从事过银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加上银行业务复杂繁多、变化日新月异,导致该门课程缺乏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教师。

4.考核形式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践

现行的学生课程成绩一般都由期末试卷分(70%)+平时成绩(30%)构成,期末考试由于形式所限,内容更偏重理论部分,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平时上课心不在焉,课后疏于思考,不注重实践内容的学习。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实践部门的用人需要。

二、推进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大胆整合课程的理论体系

学校要尽量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如二十一世纪、“十一五”规划等本科教材,以保证教材质量。另外,学校可适当选取各大银行编写的产品手册、培训资料、网站上的业务介绍等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样,学生既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了解实际业务。此外,学校应充分借鉴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践,大胆取舍,勇于创新,整合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弥补过去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如银行理财业务等,同时可适当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章节如证券投资等。

2.多种方式推进模拟实践教学

模拟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模拟教学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实训软件,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在适当的章节引入相应的实践内容。目前的银行实训软件大部分针对的是柜面业务,所以柜面业务的讲解,如存取款的操作、同城票据结算等都可以放在模拟实训室进行,一边讲解概念一边进行实操,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实操能力。其他一些业务,如零售业务中的银行理财、贷款业务中的贷前调查等,目前没有合适的实训平台,所以这些章节需要依靠教师引入实践内容。例如,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学校可要求学生选择2~3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期限、投向、收益等方面的比对,学习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同时可利用网上银行展示理财产品的购买。贷前业务的实践内容,学校可以给学生企业的背景资料,模拟保理、保兑仓等业务情景,要求他们撰写贷前尽职调查报告。

3.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目前,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师基本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讲师职称,专业基础都比较好。学校可多开展授课大赛、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在提升业务经验方面,学校一是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合作银行进行业务实践;三是聘请银行不同部门的职员做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让他们把工作经验带到实践教学环节。

4.考核方式改革

学校要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提升平时考核的比重。学校具体可按考核内容分成理论部分及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采取笔试考核,实践部分依据平时实践成绩进行考核。例如,实施模拟实践教学后,实验教学课时占其总课时30%~40%,甚至高达50%,相应的平时实践成绩要占到总成绩的50%,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5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使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韩颖.独立学院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

[2]潘家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