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例6篇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1

航天发射场测试发射地面设备是遂行各项试验任务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势必影响整个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建设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即设备管理知识与设备技术知识的融合问题,信息系统和技术设备的信息获取及融合问题,以及不同厂商的技术设备的信息融合问题,从而达成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完整的信息获取、更深入的智能决策[1],并实现全方位的设备健康管理目标。

1原型系统的层次设计

1.1原型系统的层次划分

根据OSA-CBM(OpenSystemArchitecturefor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的要求,融入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论文采用从下至上(Down-Top)分层方法来设计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2][3[4],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分别是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如图1所示。

1.2原型系统的层次描述

设备健康管理原型系统设计方案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健康状态评估服务器设备综合健康管理机等组成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具体如下:①首先利用各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对各个分系统的组成设备进行数据采集。②利用信号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③处理之后的数据再经过健康状态评估推理机进行诊断推理。④如果设备的健康状态恶化严重,将触发健康状态报警装置,产生设备维修管理需求。这主要是实现OSA-CBM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状态监测三层的功能,而且每个设备的这三个功能都相对独立。⑤然后从状态监测层输出的数据经过交换机输入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中,在这个业务层里,结合历史数据信息、知识数据信息等,对设备进行剩余寿命预测、维修决策等,实现设备的健康管理功能。⑥表示层是直观展现给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设备的各种信息,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健康状态信息、剩余寿命信息、维护信息等。该方案的优点是:一是采用这种方案开发出来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测试性好,这对于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非常必要;二是该方案不严格区分各个分系统的诊断和预测方法,各个诊断和预测方法都是以组件形式提供的,这样整个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规模将大大减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三是该方案可以实现设备状态信息数字化、设备健康管理现场清晰化、设备故障诊断智能和设备维修智能化等。

2原型系统的主线业务设计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中的五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可以设计成由状态监测、过程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主线业务贯穿而成。

2.1状态监测业务设计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状态监测层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作业平台等构成。状态监测业务主要是运用传感器对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或离线检测,提取有效的设备健康状态数据。在状态监测层,在线监测业务应该做到:①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件的主要参数,实时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从而建立预知性维护模式、减少突发生性故障发生,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②异常自动申报并触发任务,将任务推送到维护人员的交互界面,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模式;③通过对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测,大幅减轻点巡检的工作量。状态监测业务可以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状态分析,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对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整体掌控,为地面设备的维修、保养提供有力依据。状态分析应该做到:提供设备状态分析工具,通过时域图、频域图、过程数据帮助技术人员分析设备劣势倾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维护、维修,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2.2过程控制业务设计

过程控制业务主要是对两大类过程进行控制:一是管理过程;二是执行过程[1]。2.2.1管理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的主体是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目的是及时掌握地面设备健康状态、维护保养情况及相关反馈信息。在管理过程控制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可及时、直观地监控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图表直观地分析备劣化倾向及设备效能变化,为设备使用、维修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及时掌握现场作业人员的设备操作、检测、维护保养等情况及相关反馈信息。可在管理过程界面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如:油液信息、振动信息),及时掌握地面设备的最新状态,并可通过图形分析工具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以便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2.2.2执行过程控制执行过程控制的主体是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监(检)测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目的是直观、及时、高效地发现和解决地面设备出现的健康状态问题。在执行过程控制中,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应该工作任务一目了然(例行保养、试验任务)、作业标准化、操作信息与管理层对接、操作进程实时显示等,特点是:直观、标准作业化、工作进程目视化;对于监(检)测人员来说,应该点检任务清晰展示,通过在线监测设备重点部位大幅减少其工作内容,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可降低、工作周期可延长,特点是:直观、简单、精简人员配置;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应该工作任务实时更新,工单现场录入,提高工作效率,执行结果及时反馈,特点是:简洁、直观、智能。在执行过程控制界面,不同角色的操作者以刷卡触发的形式,进入各自的任务界面,根据系统提示的工作内容进行实际工作。在页面中操作者可查询调用到工作需要的指导性文件,也可查询工作进度和历史记录,当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利用所设置功能进行异常报送。各类作业平台,应方便各岗位工作开展,建立有序、标准、便捷、高效的现场作业模式,同时将现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与知识体系紧密融合,为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过程控制获取有效的基础数据。

2.3管理运行业务设计

管理实施业务的主体是高层管理者和系统设计人员,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有机、集成的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信息体系,将设备健康管理所涉及的计划、标准、安全、关键资源等航天发射场管控关注的对象统一管理[1][4];全面掌握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的基本现状和使用情况,规范并加强设备基础管理,促进设备健康管理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同时支撑和实现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为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管理运行业务主要包括:再造与优化设备健康管理流程,达到设备健康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高设备健康管理效率;建立设备健康管理基础及其过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避免因人员变动等造成的资料和数据的缺失;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升设备的综合效率;合理整合与配置航天发射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备件资源等,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维修工作的效能;借助信息系统及工具加强现场工作管控,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全面跟踪记录维护维修过程,为设备健康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维护维修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备件库存预警机制实现采购———库存———消耗联动,降低备件库存及其备件成本;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为航天发射场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设备健康管理业务体系内容进行分析,配置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门户,设计管理导航舱,展示工作流程,图形化工作指引等;提供数据建模工具、流程管理工具、功能开发工具、报表设计工具、系统集成工具等。

3分系统的方案设计

3.1分系统描述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在功能上彼此相对独立,因此,可在每个子系统内部署单独的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各分系统都与上层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有统一的接口。这样的设计可以隐藏各分系统的细节,使得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在“检查”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时,不必关心各子系统的内部机制。而各子系统内部的结构或健康管理算法发生变化时,只要保持接口不变,就不需要更改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软件程序。通过接口,这些分系统可以综合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方法将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变化隔离到了各子系统的内部,对于不同的设备子系统来说,其健康管理分系统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离。

3.2分系统基本架构设计

参考OSA-CBM思想,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各个分系统按模块化思想设计基本架构[5][6][7][8],充分考虑分系统与主系统、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预留通信接口。各个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基本架构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层、数据处理转化层、状态信息融合层和决策支持层,各层都能通过表示层显示相关内容,如图2所示。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从下至上传递的是数据流,各种原始数据被逐渐抽象和融合后形成了可代表系统健康状态的信息;控制信号从上至下传递,用来获取越来越具体化的健康信息,以及在出现故障时,依照健康管理相关算法产生的或管理人员输入的维护策略对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图2中,传感器1~传感器n位于子系统的各关键部位,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信息,以及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值、振动、加速度、油液等内在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定义好的接口送至数据处理转化层,该层将不同传感器的原始信号进行转换与处理,并通过数据处理转化层提供给状态信息融合层。每一个传感器对应一个对象,我们用类和属性的方式来表示,系统通过相应的接口进行访问。当传感器更换或布局变化时,只需修改相应的类对象即可。在状态信息融合层中,封装各种不同的故障诊断、信息融合、健康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等算法,算法的输入为通过处理与转化后的传感器数据,输出为经过推理计算后得到的当前设备部件的健康状态。状态信息融合层只向上层提供算法结果,至于具体的算法实现方法被隐藏在了对象内。当算法进行更改或调试时,只需要修改或重写相应的状态信息融合层中的类对象即可,不会影响到设备健康管理分系统的其它方面。决策支持层根据当前的健康状态和剩余寿命预测信息来产生维修方案,如果在自主维修可以解决问题的范围内,则发送控制信号进行自主维修,如隔离故障点、启动冗余设备等。若故障程度已经危及任务的完成和人员的安全时,必须立刻发送信息通知操作人员,同时采取启动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安全。表示层不同于其它层,它可以与各层直接通讯,这样的好处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获取各种原始的信息,并直接对各层发送指令。为保证当各层数据结构出现变更时,表示层代码不改变。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由各种不同的设备子系统组成,可以根据各设备子系统的健康状态来确定当前整个地面设备系统的健康状态。各个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层负责与设备健康管理总系统进行通讯,发送本分系统的健康状态,并接收总系统的维修指令。在数据交换时,系统采用XML对数据进行格式化,以确保数据的平台无关性。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时,还要构建CDatabase类和CKnowledge-base类来访问知识库和经验库,然后通过封装好的算法类进行整个地面设备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以及剩余寿命预测,并分析任务完成可能性和操作人员安全风险性,最后将评估、预测和分析结果发送到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系统的决策支持层,辅助高层管理者判断决策。

4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现状;发展方向;未来前景;分析;

引言

当今社会,可以说一个信息社会,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信息数据的发展更新速度,以信息技术和对区域空间应用为特征。作为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的载体,GIS近年来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防震减灾、病虫害防治、洪水暴雨预警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状良好,让人欣慰。

同时,不仅仅地理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与之相关的其他技术也得到相应发展,GIS与RS,GPS(简称“3S技术)的结合集成、面向空间区域对象技术的应用、GIS与专家管理决策分析系统(ES)相结合、GIS的网络化、GIS与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已成为GIS的发展方向。相信将来在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代科技革命以来,诞生的一种针对专门地区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的结合,通过对整个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再次对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因此又被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基于位置服务在地理信息系统,在科学研究中,单纯的经纬度坐标用处极小,信息价值不大,只有将其只与相关的地理信息相联系,随后将其翻译为一目了然的信息,才会被用户认识和理解,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必须将获取到位置信息与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后才能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所以地理信息系统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础。

在这个分析的过程,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相互促进的,计算机的工具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十分有帮助,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将数据进行具象化,,转化成人们熟悉的一目了然的信息使其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和运用。

同时在各大高校的教学中,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多种学科对地理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等等。它是一种可以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专业。

二、当前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在出现之后,就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在地理地质找矿、矿产资源预测风险评价、土地用途整治、自然资源管理、区域经济用途规划、国情研究、城市建设、各种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农作物估产和耕地动态变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城市建设中,常常会遇到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交通拥堵,如在每天的中午十二点到一点之间,是我国各地的放学、上班时间,在一些学校、公司聚集的地方,这个时间段往往车水马龙,被人流、车流围堵的水泄不通,这个时候地理信息系统就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在汽车安装的导航信息系统中,会通过语音提醒前方多少米处有交通拥堵情况,哪里的交通状况相对良好,以便人们及时绕行,避开交通高峰地区,既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又能减少车流量、人流量,进行分流,避免高峰期因此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的出行安全和效率。

再者,在灾害防治方面,也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灾害期间对受灾区域的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跟踪,并且预测受影响的区域,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胶原救援疏散方案并且派出合理的组织机构。灾后重建活动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协调工作,通过实时的灾区相关信息,将会对灾区的复原损害评估及修复等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在道路灾害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宏观的展现道路的相关情况,如技术等级、路面技术状态、路面等级、路面现状和路面灾害等,然后将这些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再在地图上展现出来,并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并对具体灾害的处理规模进行预测,进行精确的处理工程。

三、未来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已经收集的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真实的地理信息,并且可以由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预测,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也就在情理之中,由于其良好的性能,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所以地理信息系统将会在未来有着极好的反战。未来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化: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相连接,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2)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使得不同国家的系统有着相同的标准,从而在世界各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3)数据商业化: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人类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有着极大影响的系统,其商业化是必然的。

(4)系统专业化:不同的机构或个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专业化,使其满足绝大多数的需求。

(5)地理信息系统大众化:地理信息系统将来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然会广泛的被大钟是用。

(6)结构组件化:搭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分割成不同的组件,从而可以快速搭建新的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重要的地理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应用系统,一经诞生就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出发,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并相信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石羡.地理信息系统在金属矿产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1998,30(1):74-83.

[2]肖克炎.应用GIS技术研制矿产资源评价系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24(5):525-528.

[3]徐翠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相关技g发展趋势[J].中国地质,1998,6(4):1-4.

[4]唐宾.GIS支持下的金属矿产成矿预测简介[J].广西地质,2000,13(1): 69-71.

[5]李忠武,张红军.GIS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J].青海地质科技情报,1998,(1):1-2.

作者简介:

王瑞琪,女,汉,1996年5月2日,汉族,学生,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谢赢,男,1994年12月,壮族,学生,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3

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投入企业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工作来保证。可见,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信息中心的重要地位。会计部门虽然不像销售部门那样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但是会计同样能够间接地为企业带来管理收益。

1、会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完成,这两方面都需要会计工作的支持。一方面会计能够起到核算的作用,通过会计正确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能够提供某项工作或某个人的经济业绩的实现情况,如收入的完成情况、成本的发生情况是否达到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否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等,这些都是激励机制中奖惩的依据。管理部门制定标准时,也需以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依据;另一方面会计具有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有关人员的审批权限、费用开支情况、应收款项的发生和回收情况、采购制度的执行以及采购成本的变动等方面。

2、会计在企业产权管理中的作用。产权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合理流动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相当普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是原因之一。相当部分企业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差,会计人员不熟悉产权界定的方法,造成资产重组中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二、从信息化视角对会计系统的认识

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电算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概念正在各个领域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信息化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以便支持“网上企业”、“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会计信息系统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进行构架,在横向上,该系统与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从纵向上,实现财务核算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共享。因此,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会计由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电子数据处理和信息网络的高科技手段,使其成为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将实现管理型和网络化,但这些只能改变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手段、数据获取与信息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会计环境,并不能改变会计是经济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系统的本质。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一般只包括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子系统,它侧重于向企业外部提供有关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动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核算系统一般包括:财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成本核算、销售与利润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和管理等八个子系统,它是利用信息技术、会计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人机系统。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企业获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由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趋向统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目前,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弱,其突出表现为面对繁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缺乏快速、灵活、有效的反应,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薄弱,严重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的质量,从而错失大量的发展机会,甚至由于信息滞后而常常导致决策失误。因此,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其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信息中,其中至少有70%~80%是会计信息。如,采购货物、产品生产、销售、工资、存货控制及财务管理等业务活动,都发生会计事项,涉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各种业务数据的综合,会计记录几乎保存了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的轨迹,这些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工整理形成会计报表、财务指标。其中,会计报表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优劣。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状况及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而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银行及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也主要通过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来认识和评价企业。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L2系统;中间级;过程控制系统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性因素。钢铁企业的信息化今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宝钢信息化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八钢的生产信息化进程在短短的几年间也迎来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时期。在2008年集中上线了第二炼钢厂、热轧厂和彩涂镀锌的生产数据信息化采集的产销系统,使得八钢的信息化建设开启了新的一页。

150T炼钢是八钢新建的一条生产线,150T的L2系统采用的是完全不同于二炼钢的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它以更简单、更通用的方式实现150T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1 八钢150T转炉L2系统的分析

八钢150T转炉L2系统是150T生产线的过程控制系统,也就是生产方所说的二级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根据MES系统下达的生产命令进行各个工位的过程控制,设定各种生产设备的具体动作参数,进行各种模型计算和控制计算,同时收集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生产数据,并把这些生产数据组织成有序信息发送给MES系统。

1.1 二级系统的配置

服务器的系统配置:

安装Window Server 2008中文标准版(32位)操作系统,从光驱启动,与在普通机器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基本一样,构成整个系统软件基础。

服务器网卡配置:

服务器第1个网口(IP地址: 10.10.0.*;子网掩码: 255.255.255.0)连接到L1交换机(位于现场操作室);操作站L1的IP地址为:10.10.0.*。

服务器第2个网口(IP地址: 10.10.2.10;子网掩码: 255.255.255.0)连接到L2交换机(位于二级中心机房)。机房L2操作站IP地址为:10.10.2.*(子网掩码: 255.255.255.0);现场L2操作站IP地址为:10.10.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检化验系统的IP地址为:10.10.2.*。

服务器第3个网口(IP地址: 10.62.90.*;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0.62.90.240)连接到L3交换机(位于二级机房)。MES系统的IP地址为:10.62.201.*。

服务器OPC配置:

服务器安装RSLinx Classic v2.57,安装完毕后,需要对OPC服务器进行配置。OPC服务器的配置实际上就是在OPC服务器中建立标签(TOPIC),以便让OPC客户程序能够通过这些标签与PLC进行通讯,存取PLC中的数据。

服务器配置应用软件:

服务器应用软件的功能是数据通讯、采集和数据存储。其中:

HMPServer.exe为数据服务程序,负责生产工位的生产处理(包括通讯数据处理、生产实绩处理等),需一直运行,是常驻进程。

HMPSaveDB.exe为数据存储程序,负责生产工位的生产实绩和其它相关数据的数据库保存,需一直运行,是常驻进程。

OPCManager.exe为OPC管理工具,负责与PLC的数据通讯,通过数据库与数据服务程序交互,需一直运行。

OpcConfig.exe为OPC配置工具,负责配置PLC的通讯电文;配置完成后供OPC管理工具使用。OPC配置工具只做电文配置工作,配置完成后,不需要一直运行。

MsgManager.exe为Socket电文通讯程序,负责与检化验L2系统和MES系统的通讯,通过数据库与数据服务程序交互,需一直运行。

操作站的系统配置:

安装Window XP专业版,从光驱启动,与在普通机器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完全基本一样,构成操作终端的整个系统软件基础。

操作站网卡配置:

操作站网卡IP地址: 10.10.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1.2 二级系统的主要功能

150T炼钢L2系统采用BSEE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L2系统完成了150T炼钢区域的生产控制、实际收集和物流跟踪,及时准确的炼钢过程中每个工位的物料消耗和生产信息。为生产调度组织生产和工艺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150T转炉炼钢L2系统覆盖全厂每个工位,具体范围有:铁水倒灌站系统、铁水脱硫站系统、转炉系统、精炼系统和连铸系统。

铁水倒灌站L2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钢区MES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组织控制倒灌站处理生产。从转炉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和铁水需求信息。对铁水倒灌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从快分计算机系统接收铁水倒灌站的钢水成份、气体成份数据信息。收集铁水倒灌过程中的生产事件和数据信息,并把这些收集来的信息发送给MES和转炉L2系统。

铁水脱硫站L2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钢区MES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组织控制铁水脱硫站处理生产。从转炉L2系统接收转炉运转状况。对铁水脱硫的生产情况进行跟踪。从快分计算机系统接收铁水倒灌站的钢水成份、气体成份数据信息。收集铁水脱硫过程中的生产事件和数据信息,并把这些收集来的信息发送给MES和转炉L2系统。

转炉L2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钢区MES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组织控制转炉处理生产。从铁水预处理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作业实绩等信息。从精炼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作业实绩等信息。从连铸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定周期浇铸实时信息等信息。从快分计算机系统接收铁水预处理、精炼、连铸的钢水成份、气体成份数据信息。接收转炉L1系统的实时过程生产数据信息。对转炉的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收集转炉实绩及生产过程关键事件数据。设定生产控制数据给转炉L1系统。将转炉的运转状况及实绩数据发送给相关计算机系统(MES、铁水预处理、精炼L2、连铸L2)。

精炼L2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钢区MES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组织控制精炼处理生产。从转炉L2系统接收运转状况,作业实绩信息。从连铸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定周期浇铸实时信息等信息。从快分计算机系统接收铁水预处理、精炼、连铸的钢水成份、气体成份数据信息。接收精炼PLC实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对精炼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跟踪。收集精炼实绩和生产过程事件数据。将精炼炉的状况及实绩数据发送给产销系统和其他L2系统。

连铸L2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钢区MES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制造标准、钢种变更、炉次确定等信息,组织控制连铸处理生产。从转炉L2系统接收运转状况,作业实绩信息。从精炼L2计算机系统接收运转状况、作业实绩等信息。从快分计算机系统接收转炉、精炼、连铸的钢水成份、气体成份数据信息。接收L1系统实时过程中生产的数据信息,对连铸生产过程全面控制跟踪。设定方坯连铸机动态配水等生产参数数据。将连铸的运转状况及实绩数据发送给MES系统和精炼L2系统。

2 结束语

150T转炉炼钢的L2系统在炼钢厂的运用,对炼钢厂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八钢炼钢区域新生产线全面覆盖信息化。L2计算机系统的运用,充分展现先进生产方法的巨大优势,为炼钢厂将来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全公司生产线信息化覆盖打开了一个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5

1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1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冲破了传统的更新局限,无论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灾害,一旦森林资源出现变动,地理信息系统都能对图形与属性数据进行同步更新。同时,还能借助遥感技术将图像的属性信息充分的体现出来,使管理者能掌握森林中发生变化的地区信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2实现资源统计报表与图形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可通过GIS生成资源数据统计报表,并通过制图功能将相关图件打印出来,这有利于管理者根据相关数据作出决策,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实现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不仅可查询小班和林班的统计数据,还可查询相关图元,以获取相应的小班和林班数据。查询结果可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如:统计图、地形图等。将属性与图形数据相互联结,有利于随时掌握森林资源情况,并及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预防火灾等自然灾害

森林资源的管理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火灾。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可起到预防火灾的作用,还能对森林资源状态和森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火点及时发出警报,利用遥感技术定位火点的具体方位,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2构建档案管理库

数据库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动态管理森林资源的目标,应以小班为基本单位构建档案管理库,及时更新其中的数据,使数据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但这种管理手段也存在很多弊端,它在统计信息时只能借助相关数据来进行查询,而且在制作图件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绘制手法,这对统计信息与小班属性数据同步来说非常不利。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中能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相互融合,从而大幅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水平。

3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3.1森林的林种结构调整

在对公益林进行规划时,应利用缓冲分析法,明确防护林的比例和分布范围。从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入手,分析相关的空间属性,并通过立体三维图像的形式体现出来,使管理者能直观掌握森林的多种地貌状况,这对林种结构调整起着积极作用。

3.2森林的年龄结构调整

地理信息系统能借助GIS和相关技术明确森林的年龄结构。同时,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森林调整方案,并根据龄组法调整龄组结构,不断催熟林木,使管理更加科学,将林地的生产潜力发挥到最佳。

4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经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且非常烦琐,只有将其做好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为森林经营工作的生产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在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获取具体森林数据和图像资料必须借助森林数据库进行查询,同时对林业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些数据大多都是森林树种的各种基本数据及一些地形地貌的图像资料,如:自然天气状况图、林木种类分布图及地形地貌状况图等。目前,管理者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来采集数据,需要管理人员到实际地点进行勘测并记录好相关数据信息。这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还阻碍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当中能大幅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若想具体规划林区道路,可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使规划的道路网科学合理,再计算出对应的工程量,设计出具体规划图形,为道路施工人员提供规划方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分析宜林地数据,从而为造林作业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5地理信息系统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天然林在森林资源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它与诸多行业领域均有所关联。该工程操作较烦杂,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导致大多数管理人员受到牵制,从而造成管理成效不够显著。地理信息系统能让管理者充分掌握天然林的整体状况,若发生动态变化能及时处理。

6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林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地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当中。它革新了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更新和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大幅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成效,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唤良,张贵,杨志高,等.3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管理及GIS专业教育[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2]史俊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3]张新长,张青,马林兵,等.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崛起[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4]彭秀英,万剑华,范士杰,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5]薛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C]//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2002.

[6]王平,刘慧平,潘耀忠,等.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7]马大喜,刘昭华,陈龙泉,等.优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设计[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8]刘耀林,杜清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教学计划的优化设计的思考[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9]王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08):169-170.

[10]原会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林业科技,2013,(03):52-53.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现状范文6

【关键词】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

引言:冶金企业现有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生产需要,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作业效率,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运输各项作业过程中车辆的各种状态全方位的进行实时管理。

一、系统总体构成

本钢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面向本钢运输部铁路运输调度的完整环节过程,在作业计划编解与下达,信号联锁与平面调车,设备安全监督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构建一个协同作业的信息化调度平台。本钢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的设计遵循以下思想:一是遵循计划调度、信号控制、设备监督、信息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二是确保可靠性及安全性两个特殊要求,三是以企业内部网、现场总线网和无线通讯网互联构建企业铁路的全方位信息传输通道,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相互协同作业的六大应用子系统,分别是信号联锁系统、调度监督系统、调度集中系统、铁路运输生产信息系统和无线作业子系统等,通过这六个子系统和平台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本钢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高度信息化与自动化。

二、系统功能介绍

2.1 调度监督系统

原有信号联锁系统实现了简易的信号监督系统可实现监视各车站信号状态、股道占用情况,无法实时掌握各车站车流与物流的变化,在实施本项目后物流跟踪管理系统已可实现掌握全厂的车流与物流的动态信息,结合计算机联锁提供的站场状态信息,可在区(站)调及部调实现车流、物流及信号三合一的新型调度监督系统,这些信息也应同步在调度中心显示,方便运输部总体调度。同时也有必要对调度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调度中心,进一步提高调度水平。

在调度中心实现车流、物流及信号三合一的新型调度监督系统,方便运输部总体调度。这些信息运输部调度中心设置2*8共计16块DLP大屏用于调度中心的信息集中显示,显示运输部所有车站的信号状态信息以及车流、物流信息。

2.2 调度集中系统

调度集中系统是一套用于调度员在各区域中心控制盒监督信号设备、列车运行状况、机车作业状况和物资流动状况,实现一站多场的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它由控制中心子系统和各个车站子系统组成,并经由网络传输通道把各个系统连接成一个控制网络。在技术上,整个系统采用基于TCP/IP协议局域网的分布式系统结构。本次实施的调度集中将现有17个信号控制点集中为8个作业区。调度集中主要功能:站场数据采集、电子计划单、智能选路与进路自动开放。

2.3 铁路生产信息系统

本钢铁路运输生产信息系统是在机车作业计划无线传输系统、车号识别系统的基础上,以调车作业和列车作业为依据,结合各信号楼调度集中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作业情况对站场内机车、车辆的位置、状态、作业过程、作业起止点、作业时间、走行距离及所运送的物料等信息动态跟踪的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机车、车流、物流、信息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管理。

1、系统覆盖本钢厂区的8个集中作业区的作业管理,每个作业区可以完成本区铁路行车组织和货物运输组织,同时可以完成机车、车辆在本作业区的所有作业过程、作业时间的总动跟踪采集,实现作业区与部调中心、作业区与作业区、作业区与货运作用点、作业区与相关生产单位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

2、系统可以以图、表结合的方式实时反映现场机车、车辆的作业时间、进度、过程和线路存在情况。

3、在系统的各作业区(行、货调)客户端上能看到本区域计算机联锁站场线路示意图(具有分区显示和画面切换功能),图中能显示机车车号。

4、各作业区行车调度台可调用查看相邻站的计算机联锁站场线路示意图。

5、在区域中心内将货物车辆实时跟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接发车和调车等作业计划通过局域网传送到调度集中系统,由调度集中系统根据调度作业计划自动进行机车作业进路预排,排列的进路命令发送到计算机联锁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根据进路命令进行联锁运算开放进路,并将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实时地传送给区域中心的调度集中系统,实现具体的作业的调度计划钩钩清。并由调度集中机通过接口将清沟的计划回传给物流系统。

6、记录列车作业、调度作业的全过程和时间、位置等信息。对某些实时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从相关信号楼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集中系统和机车信息平台中自动采集。

7、对于在厂区89台机车,系统能及时将行调终端编制的调度作业计划单,通过数传基站设备准确的传输到对应的机车上,当对应的机车收到调度计划后,通过显示屏显示给主副司机浏览,同时通过常规电台将调度计划指令发送至手持机上供调车人员查看。

8、可以对本钢的车流(路车、公司车)、物流(进厂、普通、出厂)实现信息的自动跟踪采集和加工处理,将机车、路局车和公司车在厂内的位置、状态、作业时间及其他相关信息按不同要求实时地提供给所需用户端。

9、结合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路车进厂登记与出厂销账。

10、为本钢铁路运输计费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2.4机车无线作业系统

机车无线作业系统:本钢运输部现有各类机型机车89台,其中内燃机车65台,电力机车24台。根据运输部所辖车站的物流分布,设置6套无线数传基站,用于向全厂89台作业机车传输调车作业计划,同时在全厂89台机车上安装机车综合信息平台用于监测机车工作状态以及对机车实施安全控制。实现了对所有机车的调度计划的无线作业传输,地面信号上机车、机车运行状态检测、机车作业安全防护和机车信息的记录与回放等功能。

1、在厂区89台机车上,本系统能及时从“铁路行车调度信息化系统”读取要发送调车作业计划单(含调度命令),通过数传基站设备将调车作业计划单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对应的机车上,当对应的机车收到调度计划后,通过显示屏显示给主副司机浏览,同时通过常规电台将调度计划指令发送至手持机上供调车人员查看。

2、通过机车状态检测仪采集机车运行状态数据,并通过重演软件能够进行数据回放。

3、系统实时采集调度集中系统的站场状态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通过显示器进行相应显示。

4、系统通过信号上车信息、机车状态信息及应答器位置信息来实现对机车的防护控制,防护控制采取声光报警、切除牵引力、常用制动等措施。

三、效果评价

1、通过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传输通道(有线、无线网络),为保产运输提供完整、及时、准确的信息,改进铁路运输生产作业的传统工作模式,提高运输生产作业的效率;

2、系统为行车组织提供行车调度指挥工具,行调和车站值班员通过终端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车流和物流,使计划编制、车流组织更具有预见性,更好地组织装卸作业,组织空车输送,使整个铁路运输工作实现均衡运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为企业、货主提供货物运输确切的货运信息和物流信息,从而减少原燃料、成品的库存获得间接效益;

4、实现铁路运输生产信息集成、透明及共享,有利于生产活动的细化管理,减轻相关岗位的劳动强度,提高职工素质,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管理水平;

5、提高铁路运输信号系统的可靠性,保障铁路运输生产不因信号系统的故障导致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

6、实现区域集中调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7、实现机车作业信息化,同时提高机车作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