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例6篇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1

长春市妇产医院早教中心,吉林长春 130042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分析针对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心理、智能发育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该院采取常规保健服务的幼儿,与开展早期教育的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常规保健幼儿206例,早期教育幼儿214例,将两组幼儿的智力及心理发育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早教幼儿与常规教育幼儿在头围、身长、体重等生理发育方面,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婴幼儿在心理、智能方面的发育却有明显差异,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测试中,早教幼儿明显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Q发育商的比较中,早教幼儿平均值也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比试验表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对婴幼儿的脑发育有重要影响,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智能、心理和神经的发育,提高其在语言、社交能力、认知、以及适应力等方面的能力,应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智能发育特征,进行相应阶段的专项教育,定期开展早教研究活动,以期婴幼儿人格、智能、心理等方面能得到正确的发展,有助于我国早教工作向更专业、深入化发展。

http://

关键词 早期教育;常规教育;婴幼儿;智能;心理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84-02

[作者简介] 闫丽芹(1977.9 -),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婴幼儿智力早期开发工作。

2011年8月国务院新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国民教育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1]。研究发现3岁以下婴幼儿正经历心理、神经及其他个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对婴幼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婴幼儿人格、智能以及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除了先天因素外,通过外界有效、良好的教育、影响对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2]。早期教育关乎儿童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社会的未来,因此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对未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教育发展趋势下,该院开设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研究多年,且效果显著,现将该院2009年8月—2013年5月期间,214例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14例接受早教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8例,女96例,平均年龄(1.8±1.6)岁,同时随机选取常规保健婴幼儿20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婴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 选取标准

两组婴幼儿均健康正常,无早产、窒息问题,以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和感染疾病。

1.3 早教方法

对照组幼儿,在出生后每6个月进行头围、体重、身长等常规内容的检测,以及营养搭配、喂养方法、疾病预防与指导等常规保健服务,家长可自行对婴幼儿进行教育指导。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除以上常规保健内容外,我院参照鲍秀兰0~3岁教育大纲[3],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制定早教方案,为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早教方案涉及智力发育、潜能开发、心理发育、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以及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等多项内容。为更好的完成该次试验早教训练计划,需向家长说明各项测试的结果以及早期教育的意义,使家长能够充分配合早教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段发育特征,进行相应的早期教育训练。不足1岁的婴幼儿需每天进行视、听、触摸等新生儿时期的感知和动作训练,比如鲜艳色彩的刺激,以及播放适合新生儿时期的多种风格音乐等;满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进行听、说、做、口型模仿等多项训练,从而培养幼儿的情感沟通、语言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接受早期教育婴幼儿,还需根据实际月龄进行相应跟踪检查,不足1岁婴幼儿,需每个月进行检查,1~2岁婴幼儿每2个月检查1次,2~3岁婴幼儿每3个月检查1次。并参照婴幼儿智力量表分别对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进行测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贴切幼儿实际情况的早教方案,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1.4 评定标准

检测结果划分标准:≥130分为优秀,分数在110~129之间为聪明,90~109之间为中等,80~89之间为中下,70~79之间为偏低,分数<70为低下。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婴幼儿常规保健检测比较

两组婴幼儿在常规保健检测中,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婴幼儿头围、身长、体重、发育等常规检测内容,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婴幼儿心理、智能方面的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婴幼儿在智能、心理等多项检测结果中,具有明显差异,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MDI、PDI测试中,早教幼儿明显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Q发育商的比较中,早教幼儿平均值也高于常规保健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该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婴幼儿在常规检查中均符合正常标准,但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语言、社交、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比常规保健幼儿体现出明显优势。

3.1 婴幼儿早期教育优势

该次试验对比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脑部发育、心理成长以及沟通、适应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有益影响,实验研究资料显示,接受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心理、语言沟通、社会行为、精细动作、环境适应能力,以及MDI、PDI测试中,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教育幼儿,通过有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心理、智能的发展,开发幼儿观察思考、沟通交流、精细动作等多项潜能,同时有助于婴幼儿健康人格、气质的培养与形成,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正确方向与基础。

3.2 婴幼儿早教重要性

婴幼儿0~3岁期间是大脑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幼儿的可塑性和开发性都很高,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开展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各项潜能的挖掘与开发。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发育程度与行为能力普遍存在偏差,偏离率为10%~20%[4],这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指导方式,以及相应外界环境刺激有密切关系,而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则是弥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这一教育缺憾,其性质是开发幼儿智力和社交潜能,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

对于0~3岁的幼儿,通过日常抚摸、按摩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早教日常训练可以刺激幼儿的皮肤,调节内服功能以及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智能发育,特别是0~1岁的幼儿,此时是幼儿提升获取能力的重要时期,给予良好的环境刺激和感知、智力等训练对幼儿脑结构与功能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5],因此,通过必要的早教训练,可以在黄金期内提升幼儿听力、爬行、定向能力和视觉追踪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获得更优质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全脑功能的状态如何,取决于智力多元性和脑功能的定位性[6],而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培养与形成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黄金期的心理、智力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婴幼儿实际月龄进行相应的语言、认知、运动以及交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幼儿良好气质的培养和脑功能的开发,因此,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开展早教训练对儿童应变能力、自信心、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健康发育以及未来成长有重要影响,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智力等发育特征,进行早期教育,并与常规保健、疾病防治相结合,并最大限度开发婴幼儿各项潜能,使婴幼儿有规律、健康发展。早期教育研究活动,有利于早教工作进一步深入化和专业化,为婴幼儿潜能开发、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国民人口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具有一定实践和发展意义。

http://

参考文献

[1]穆雪,程晓梅,霍晶,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7):620.

[2]林广起,谷梅,王宏丽.婴幼儿早期教育对智能发育影响效果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2):164.

[3]张丽珊,段娅莉,徐兵.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长期影响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1(3):113-115.

[4]魏佳琦,刘冬梅,白静波.浅谈早期教育对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68.

[5]闫桂芳,李长卿,张彩霞.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3):336.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健康教育;婴幼儿;保健门诊;效果

6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4-02

婴幼儿是小儿神经系统与心理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婴幼儿的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在能力较强。在这一阶段适当的刺激能够有效促进小儿心理神经的发育,对小儿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层儿童保健门诊服务不断发展,对婴幼儿保健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婴幼儿保健中早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婴幼儿保健工作对儿童发育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参加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婴幼儿50例,孕周为37-41周,胎儿出生时体质量为2500-3400g,在围产期均未出现合并症的高危因素。将首次体检时自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并能够根据指导进行保健训练的婴幼儿25例,作为观察组,将其余进行常规体检的婴幼儿2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婴幼儿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8.8±1.5)天;观察组婴幼儿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入选时平均年龄为(37.3±1.2)天。两组婴幼儿的一般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婴幼儿根据传统的标准体检模式进行体格检查。对照组婴幼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6个月前每个月1次,6个月至12个月每两个月检查1次,1岁至2岁每3个月检查1次。早期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包括:①早期教育,进行系统化训练方案的制定。由专业小儿保健医生进行项目教学与动作示范,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对发育相对落后或延迟的方面进行针对性强化指导。②健康教育:为婴幼儿家长开设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婴幼儿、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与影响、早期教育、心理保健与疾病预防的内容。

1.3评价方法两组婴幼儿均在1岁时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质量。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χ±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儿童1年后体格发育情况检测效果比较。研究组婴儿1年后体质量、身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儿童保健是按照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展的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保健工作。人员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尤其是在健康咨询、预防接种和生长发育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WHO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儿童保健(childcare)是指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提供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努力消除各种因素对儿童的危害,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保健的目标是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包括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能接受适宜的健康指导,能获得合理有效的卫生资源,有爱及安全感。儿童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之中,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是和周围环境及生活条件,如合理喂养、正确护理、疾病防治和教育的影响等密切相关的。婴幼儿及学龄前的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中心,以家庭为必要的保健阵地,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将儿童保健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家长,通过家长的爱心和双手,在家庭中保护孩子的健康。断提高家长的卫生知识水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方式和不良卫生习惯的影响。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家长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卫生知识和保健服务的兴趣,教会孩子们掌握各项自我保健技能,如:合理选择食物、适当进行体格锻炼及防范意外伤害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掌握预防知识,重视婴幼儿的生活卫生,结合社区定期体检和矫治,完全有可能降低患病率。我国的儿童保健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儿童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儿童的生存质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仍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例如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城市儿童中“现代文明病”(肥胖、孤独症、网络成瘾等)逐渐增多的同时,西北贫困地区仍有肺炎死亡率较高、营养不良等问题尚未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各地区经济、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儿童保健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策略,儿童保健也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查晓梅,曾德秀.儿童保健的开展关键――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9,22:236-237.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3

一、目的意义

高危婴幼儿(以下简称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是儿童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降低残疾儿的发生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儿童保健管理体系,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使高危婴幼儿能得到更加及时、系统的干预与治疗,以进一步提高全区儿童健康素质。

二、管理范围

区妇幼保健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要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在体检过程中按照高危婴幼儿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婴幼儿及时列入高危儿专案管理,建立高危儿管理档案,并把相关体检内容记录到《儿童保健手册》上。

三、管理职责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加强高危婴幼儿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家长对高危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告知家长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程序。按要求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中及时筛查出高危婴幼儿,并根据情况及时指导、治疗及转诊。

(二)区妇幼保健所

1、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高危儿,并做好高危儿登记工作。

2、开展高危儿的筛查工作,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指导。

3、对于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4、定期召开例会,通报高危儿转诊情况,同时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高危儿系统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儿的诊治水平。

四、管理措施

(一)专案管理

对筛查出的高危婴幼儿列入专案管理。区妇幼保健所统一刻制高危儿管理专用印章,发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危婴幼儿的《儿童健康手册》上盖章标记,并根据情况进行干预指导及转诊。

(二)分级管理

根据高危儿分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1、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Ⅰ类高危婴幼儿进行专案管理。区妇幼保健所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高危儿,同时对Ⅱ类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Ⅲ类高危儿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诊治。

2、经专案管理病情明显好转或治愈的高危儿,应及时结案转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系统保健管理。

3、对于社区门诊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干预与治疗。

(三)转诊管理

区妇幼保健所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对于其不能治疗的高危儿,应及时填写高危儿转诊登记本和“高危儿转诊通知单”,一联“通知单”交给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儿童凭“通知单”前往区妇幼保健所或上级医疗机构儿保门诊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应保留并做好登记。

(四)随访管理

1、门诊随访:区妇幼保健所对转送来的高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认真做好登记,根据高危婴幼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高危婴幼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经过治疗明显好转达到社区收治水平的高危儿,及时转回社区,并做好衔接和指导,对于门诊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高危儿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2、电话随访:对于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的儿童,区妇幼保健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于转诊两周内进行电话随访,并做好登记。

(五)信息管理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4

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第四年,为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水平,强化对基层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特制订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基层指导计划:

一、管理方面

保健部全面负责全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培训、考核和妇幼卫生信息等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实行包保到镇、责任到人的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方案,每月召开一次保健科室负责人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加以落实,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管理工作。

二、培训方面

(一)组织全市妇幼专题培训6期。

1、加强妇幼保健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举办妇幼保健专业知识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保工作人员和综合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国家2017版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妇幼保健适宜技术推广、妇幼保健基础知识、眼保健、两癌筛查、母婴保健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2、进一步做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工作。

定期组织市围产保健技术指导组专家进行讲课和指导,培训对象为全市妇产科和儿科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产科高危妊娠处理、新生儿重症救治等知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和儿科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规范产科和儿科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3、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管理质量。

培训对象为各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季报表、妇幼保健常规报表讲解,强调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工作要求,山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网络操作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减少错报、漏报情况的发生,提高全市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质量。           

(二)继续坚持以会代训制度,扩大培训效果。

每季度召开一次妇幼例会,利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例会之际,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培训。制定培训课程表,有保健部工作人员承担培训组织任务,责任到人,认真备课,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对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

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其他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的要求,重点做好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儿童保健及新生儿访视等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并将考试考核结果反馈至各单位。

(四)积极参加上级培训。

组织人员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妇幼保健知识培训班,及时将培训内容及会议精神带回并逐级传达,不断提高我市妇幼保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技术指导方面

保健部负责统一制定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制度及检查指导工作内容,每月组织本组人员深入相关镇街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将指导材料上交保健部备案。同时保健部和项目办将随机抽取各技术指导组资料进行复核。

四、督导检查方面

(一)母婴保健法及妇幼保健项目等

1、《母婴保健法》贯彻落实情况,依法取得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和业务技术人员合格证书,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5

认真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为认真开展儿童保健工作,落实对新生儿及满月后婴幼儿随访服务,加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婴幼儿健康生存质量。妇幼科制定出具体婴幼儿保健系统管理内容:新生儿出院一周进行访视,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进行婴幼儿健康管理,共随访8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智力发育评估,进行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主要了解儿童是否有贫血。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行为测听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主动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提高儿童系统健康管理率,维护儿童健康,保障儿童生命质量,做好人民生命健康守门人。

婴幼儿保健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学龄前;住院患儿;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