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例6篇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1

[论文摘要] 信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展开与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档案信息需求的类型,以及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在企业创新环境下应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服务。  

 

信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展开与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是资源重新组合的活动,不仅需要物质与能量资源,而且需要对信息资源的重新配置整合,达到创造新事物的目的。只有积累到一定数量、质量的信息,才能保证创新选择的正确和创新的顺利进行。 

 

1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档案信息需求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很高的信息需求,只有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需求,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才能更好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才能确定提供的服务是否有效、适用。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档案信息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信息类型包括: 

1.1 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在企业竞争中起着引领技术竞争、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企业从事技术竞争,其着眼点在于进入和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取市场信息则是开拓市场的强有力手段。 

1.2 政策信息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依托于国家的国情国力和国际创新趋势等大环境,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控和约束。了解政策信息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 

1.3 技术信息 

为避免因信息闭塞造成重复开发、结构趋同和防止因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困难而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必须有技术信息的扶持。只有掌握了雄厚的科技信息,才能使本来前景难断的创新项目转变为成功在握的可控工程。 

1.4 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钥匙。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也将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1.5 人才信息 

经济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人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企业的人才信息档案应能够反映各种人才的基本情况,如简历、专长、教育背景等。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档案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是保存与延续企业文化的载体,展示和传播企业文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建立起多层次、多种类、跨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使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创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准确、超前和多样性的资料信息,从而提升管理层面,提高企业整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的信息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因此,信息化进程中要注重档案信息整合,优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布局,把档案信息化看作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各部门的档案信息纳入相同结构的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如 “手册报关核销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等,采取统一的软件对档案及档案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化管理,以整体优势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企业高层与部门管理环节紧密联系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让企业中高层电脑用户能够在轻松的人机对话中完成计算机任务的管理与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2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信息服务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档案信息而采取的服务措施。企业,作为专门的信息用户,满足其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的关键是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提供适当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供其选择、使用,这就需要档案信息提供者提供系统化的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该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和手段,综合集成,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增强服务手段,扩大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支撑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档案信息数据库开发服务 

在为企业提供文献档案信息服务时,档案信息服务部门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企业,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器。企业内部局域网配备交换机和操作平台,建立有系统、完整的专题档案数据库,以便向用户提供特色服务。例如可以建立文件级开放目录中心,首先由企业确定出需要包含档案信息数据源的范围,然后根据用户需求,从国内外专利数据库中套录企业需要的所有专利信息,制成专利数据文件和图片,最后根据开放档案的有关办法对文件数据库进行审查,编制开放档案目录,把专利文件转换成档案数据库(包括摘要和全文信息)提供给用户。 

应用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企业文书、业务部门可以随时将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归档存储到服务器上。档案部门也可以将原有的档案原件扫描后存储到服务器上。当用户通过身份确定,就可以在企业局域网的任何终端检索、浏览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及其全文,不必到档案部门也能查找到档案信息了。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为企业生产建设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2.2 定题信息服务 

定题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根据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对某领域的信息需求,确定服务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服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在广泛调查企业创新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适用面广的主题作为服务课题,然后主动与用户联系,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信息用户服务档案,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或者根据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有效地向用户推送实用信息,帮助用户有效地解决科研、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难题。当用户将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向系统数据库提交以后,由专职的信息服务人员确定检索词,搜寻相关网站,经过初步的分析、筛选、归纳、总结,最终形成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以一定的语言格式进行有序化整理,编辑成一个或多个方案,并通过e-mail发送到用户邮箱中,或者上传到服务人员个人主页、定题信息服务主页等,方便用户直接上网浏览、下载、打印课题最新文献。 

2.3 档案信息咨询分析与情报研究服务 

情报研究和咨询服务是科技信息服务最主要的服务模式之一,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应重点发展的一项服务内容。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不断跟踪、编译世界各国重大科技计划、政策、管理、创新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建设专题数据库,进行基础性情报资料的积累与分析,为开展信息咨询与情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进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与开发,包括项目跟踪研究、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研究、评估研究、发展对策研究等,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活动,起到企业经营者的参谋、“耳目”、“尖兵”的作用。 

随着企业创新机制的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档案信息服务部门要相应加强对科技档案和知识产权档案的保护,积极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企业形成持续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企业的持续市场竞争优势。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在技术创新中相当重要,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必要手段。企业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应调整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围绕市场经济所关注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调查,提高分析水平,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2.4 提供培训服务 

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档案信息服务部门可以定期举行各种活动,通过开办网上课堂,或是利用电子阅览室定期授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技术、信息理论、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档案信息素质,使其了解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检索方法,掌握档案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影响,利用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利用文本和多媒体报告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更有效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和实施知名品牌战略服务。 

企业档案信息部门要加强学习,摸清家底,开拓进取,超前介入企业管理流程,全方位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自身融入信息系统,使档案工作与企业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工作流程相衔接,以加强对企业各种类型文件材料运行的监控。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贯标活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自动化系统,积极主动地从各个渠道获取并综合处理各类信息,编制出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专题性的报告供企业决策者分析和判断,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黎平. 构建集团企业档案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j]. 中国档案,2005,(11).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2

云计算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产物,是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效用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共享的网络交互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向网络用户提供硬件服务HaaS(hard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基础构架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数据资源服务DaaS(dataasaservice),可配置的平台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及存储等各种服务,用户可按需向云计算平台提交自己的数据访问需求。从根本上讲,云计算就是信息数据储存在云端,服务和应用也储存在云端,利用数据中心的强大计算能力,实现用户的按需服务,用户只需关心云所提供的服务,不需要关心和管理云数据中心的软硬件系统[2]429。云计算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以分布式共享的形式存在,能够动态扩展和配置,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云计算具有以下特征:(1)超大规模。拥有大规模数量的服务器,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云计算可看作是一个虚拟资源池,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只要一台笔记本或手机就可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服务。(3)高可靠性、通用性和高可扩展性。使用数据的多副本容错等技术措施保障服务的可靠性。分布式数据中心将云端的信息储存备份到地理位置相隔离的数据库主机中,用户自己也难以得知数据信息准确的备份地点,使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失去目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3]236。“云”计算是通用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同一个“云”可同时支撑各种不同的应用,保证用户随时随地访问所需要的服务,因而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当用户和应用规模变化时,云计算的规模可根据需求动态伸缩,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4)自治性、按需服务,成本降低。云计算是一个自治系统[2]430,其管理对用户是透明的,系统的软硬件、存储能够自动配置,实现对用户的按需服务。用户可以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按需使用云资源。企业或学校无须负担数据中心的管理,也无须费心基础设施的购置运维,因而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3]236

二、云计算技术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校园网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在校内各部门的普遍使用,学校档案云平台构建的硬件配套设施、网络和软件应用环境日趋成熟。在校园环境中,教学信息数据中过于敏感或需保密的数据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减少校园私有云数据中心存储的信息涉及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加,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电子智能化、网络化程度大大提高,许多的教学管理活动和信息管理都在网络中进行,由此产生的教学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程度也相应地增加,电子文档、多媒体、视频、影像资料大量产生,记载教学过程的海量教学信息对存储空间和存储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技术为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搜索的问题应运而生,能够使数据更为结构化、智能化,因而有助于实现教学档案远程服务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进化。

三、云计算技术在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

云计算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储存和网络服务。应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教学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挖掘和服务利用,有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云交换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提高各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利用云计算超大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数字档案的海量存储。随着教学档案信息化程度的增加,档案数据逐渐向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多媒体方面拓展,数据信息存储量以爆炸式增长。通过云存储平台,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可以高效、快速地存取各种软件、教学文件、表格、资料、优质课程视频、名师讲课录像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智能化地优化分配档案信息,统筹整合,避免档案资源的重复冗余,便于教学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档案信息的数据处理和检索利用,从而实现海量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处理。

2.利用云计算实现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将不同校区、不同部门分散的、异构的教学档案资源数据集成整合起来,连通网上各部门产生的教学信息资源,消除档案信息孤岛。通过云虚拟化技术,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各档案部门之间教学信息资源的智能共享共建。利用云计算平台,围绕不同主题将档案信息中相关联的所有文档、图像、视频等信息资源整合分类,形成反映不同主题内容的专题档案。例如教学管理文档类,教学研究专项档案,教学信息如教师工作量数据库等。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采用适当的访问协议和权限实现不同用户的按需服务,便于档案信息的提取利用,为领导决策、教学质量监控、教学信息查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等提供有效的凭证和支撑材料,提高教学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降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减低管理成本。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整合校内所有软硬件资源、虚拟服务器、闲置电脑等基础设施,虚拟为统一的资源池,通过高效的管理和调度实现资源的灵活配置和高效使用,提高了校内服务器的利用效率。云计算将数据、计算、应用等存储在云端,在云端完成数据的处理,这种借助客户端的服务模式对客户端硬件配置的要求大为降低,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只要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就能满足用户需求,降低了陈旧计算机等设备淘汰的速度。另外,云计算中对于资源的管理都集中在云端,通过云端的服务软件,维护人员可以统一在云端部署、配置和更新办公软件环境,统一完成病毒防御、抵抗黑客攻击等日常维护工作,降低了维护成本[4]80。

4.为教学档案信息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一方面,云计算技术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满足用户对教学档案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网络服务的通用可扩展性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环境,帮助档案管理部门通过云平台的统计分析管理功能,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同时,云计算平台能够整合各种服务技术和服务模式,提升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从而满足档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云计算技术提供统一的教学档案信息平台,将用户所需的教学资源都储存于云端。档案利用者不需在固定的空间和时间获取资源,只需一个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的个人终端,如电脑、手机、iPad等,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查询教学数据信息,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不再受具体办公地点和固定的档案资源的限制,实现教学档案资源远程的信息和知识服务。5.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云计算服务模式下,云计算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信息管理简单化,云平台由专业管理人员维护系统软硬件,“云”另一端的档案管理人员无须花大力气维护基础设施软硬件,也无须担心因黑客或病毒攻击造成档案数据丢失。这样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专心做好档案管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更新知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学习,从档案管理员转变为“档案信息导航员”,成为“知识创新与创造者”[1]74,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云计算技术在教学档案管理运用中面临的问题

云计算改变了服务方式,但传统的安全模式并没有被颠覆。在云计算时代,原先由档案工作者保证的档案服务安全性,转变为云服务提供商来保证。云安全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在云环境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认证困难;保护基础架构的安全技术要求较高;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在用户访问的时候,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不被他人随意阅读,也不被任何人随意篡改。这些问题都对云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挑战。目前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技术和工具还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也在探索过程中。档案具有封闭性、原始性、保密性等特点,面对云计算技术浪潮的冲击,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是否保留原有模式,融合新的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1.用户的数据储存在云端,涉及数据的隐私性和保密性。教学档案中包含有许多隐私信息,如学生学籍档案,教师信息,教师个人质量评价结果等不便公开的教学档案信息。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挑选、鉴定工作,确定哪些数据信息资源适合以“云”服务的方式进行收集、归档,检索利用,哪些数据必须在本地档案馆保存,保留在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中。将适合档案资源共享的数据放置于校园网私有云中,设定合适的访问权限,提供教学档案资源的查找、利用等服务。如网上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优质课程资源库,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发展,为师生提供智能安全的个性化服务。

2.云计算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技术风险。(1)因黑客入侵、自然灾害、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云服务中断,数据恢复期间的数据安全和完整性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可能造成数据信息损失;(2)由于云计算中,用户数据存储在云中,没有固定的存储区,因而在非法入侵或灾难发生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数据失真,包括黑客入侵引起的数据篡改和不可抗力引起的数据丢失,这对具有凭证和证据作用的档案真实性提出挑战;(3)因未加载数据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技术等引起敏感信息泄露,对档案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5]。因而,档案工作者应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研究进展,理性运用云计算技术,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极大地发挥云计算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3

一、服务创新是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的新趋势

城建档案信息化是以信息数据化为特征,将城建档案的收集、检索、管理、利用工作进行数据的存储、提取、加工的过程。从总体上,目前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城建档案工作者应该从档案信息服务上加以创新。

1、档案服务理念的创新只有理念上的突破,才有可能实现城建档案的持续发展。创新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人们灵魂深处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探索真理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稍纵即逝机会的敏锐性,一种提升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城建档案工作者首先要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敢于设想,善于思考,用超前的意识研究城建档案潜在的价值,并加以深层次开发,转化为对利用者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源,变被动服务为积极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我们经历了传统性、经济化、信息化三种主要服务模式。一种是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应运而生的传统模式。其特点是重保密与保管、轻开放与服务,坐等有需求利用者上门。服务手段原始落后,它被新的服务模式取而代之已成必然。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注重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用户第一的经济化服务模式顺应潮流而发展起来。它的特点是服务体制综合化、服务范围扩大化、服务产品商品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另一种是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光盘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它的特点是服务手段技术化,服务产品数据化和服务系统网络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代表了当前城建档案服务的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技术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是一种结合文字、声像、图像、动画和视频影像的交织组合。而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媒体集成输入到一个系统中去,形成相互联系和配合的有机整体,可在人机交互控制下对其进行处理和利用的综合技术。它突破了以往的信息处理单一的限制,与其它任何一种媒体相比,具体如下特点:

(1)高保真。多媒体的图像和声音是以数字形式存储的,在进行传递和拷贝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失真。

(2)图文声像一体化。将多媒体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达事物,做到可视听信息的一体化。多媒体出现之前,对于每一种单一的媒体(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等),都需要以不同的技术去处理,而多媒体技术则把所有这些信息数字化了,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更自然、形象、直观地去表达事物。

(3)交互式可操作性。为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操作环境,作为用户界面必须有高效的交互性,即人们可以多渠道地通过计算机交流和沟通并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多媒体系统能进行人机交互,在播放多媒体节目时,能进行人工干预,通过人机交换信息来完成。

(4)海量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中所采用的数据压缩技术与大容量存储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文本数据和声像信息的海量存储。

(5)强大的网络功能。超媒体连接技术使得数据资源共享成为现实,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向全社会提供各种档案信息和咨询服务信息等。

2、多媒体技术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1)馆藏中将逐渐增加电子档案和多媒体产品,使馆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传统城建档案馆的馆藏以纸质档案为主。多媒体技术犹如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图文声一体化,为馆藏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2)档案馆藏的信息量将显著提高。多媒体技术中所采用的数据压缩技术与大容量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文本数据和声像信息的海量存储,人们从档案馆通过方便的人机对话获取更多的信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使城建档案馆向多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中心转变,使丰富的馆藏档案为信息服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城建档案利用者不仅可以阅读纸质档案,还可借助相应的仪器和设备阅读光盘和胶片,获得图文声像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多媒体检索可以向利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咨询服务。

(4)档案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的网络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料的资源共享。这样,城建档案馆可以进行远距离的信息和交流服务,需求者就可以充分利用馆藏的各种文字、图纸和声像资料。

(5)多媒体技术为城建档案馆珍贵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对需要妥善保存的历史城建档案、底图、手稿、照片、录像带等档案资料,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存储和利用,这样既妥善地保护了档案原件,同时又能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形象逼真地再现在人们面前。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4

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概况

科技档案编研是对科技档案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加工、整合,是知识化服务的一种形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科技档案工作者撰写的《“X X X”压力控制系统科技文件材料的管理》一文,总结概括了型号任务。中对科技文件材料的管理环节与过程,为科技文件管理模索出了一套新办法,提高了归档质量,并提供了该任务中科技文件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化信息服务的萌芽。1998年,我们编著的《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馆指南》一书,对馆藏科技档案文件材料进行了系统完整的介绍与统计,并按专题、分类、获奖等级等提供了相关目录信息与知识内容的介绍,为科研用户提供了较为翔实全面的档案信息服务。9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利用《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图纸管理系统》《型号任务技术文件、科技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文件、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使我所型号任务中产生的科技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随时或定期向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专题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多年来,中心科技档案工作者努力为型号任务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保障。针对中心的重点科研项目,及时为科研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充分发挥了科技档案的作用,每年为型号任务研制、试验、生产、评审等各项工作提供科技档案、文件、图纸、声像档案资料、软件产品配置管理等利用服务2000余册次/人次。为项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用户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化档案信息服务。

这些实例表明,中心开展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起步较早,并且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开展相关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项工作计划性和系统性还不够,尚未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与层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创新,以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进程,为科研用户提供知识化的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已势在必行。

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思路框架与主要措施

(一)思路框架

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主要功能是在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的构建和用户信息的获取,构建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并实施智能知识推荐服务。它是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的外部接口,在系统管理和数据库处理的基础上完成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演示、知识推荐和参考咨询的模型和算法处理功能,并通过系统管理完成数字档案信息和知识的输出,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系统服务知识化的总体目标。其流程主要包括4个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

1 资源分类。按照科技档案分类标准构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类树,为信息服务知识化提供有序化的数字信息基础。

2 用户建模。科技档案部门在科研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描述和用户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建立科研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为有效开展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提供模型和算法支持。

3 反馈处理。根据科研用户提供的各类反馈信息,如科研用户需求调查反馈信息、用户操作日志、用户对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其他各类信息等,进行符合系统需要的科研用户信息编辑、加工和处理,为用户模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信息反馈支持。

4 知识推荐。通过科研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的优化和持续改进,针对网络用户的信息咨询请求,推送科研用户所需要的知识并给用户的决策提供支持帮助。

(二)主要措施

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在信息加工、知识组织、传播学习、共享交流等环节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促使科技信息到知识的跃迁。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加强信息服务知识化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信息服务知识化是基于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信息服务知识化包含了知识时代的许多先进服务理念,其中不少是科技档案工作可以借鉴的。知识化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整合单位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提高单位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单位知识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转化,知识转化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内部化。科技档案是单位在科研试验、生产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是固化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因此,基于知识化的理念,科技档案部门仅仅局限于管理已经文本化的科技档案资料是很不够的,而应该根据自己在科研管理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在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信息服务知识化理论与技术的学习,积极运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现代信息技术,比如,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推拉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从而在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上加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化。

2 扩大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科技档案部门应当转变观念,将知识获取作为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收集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材料进行知识化加工;另―方面,要注意在中心内部及外部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多渠道收集和加工,如进行技术追踪收集、合作交流收集、科研调查收集、信息网络收集等。进一步丰富科技档案馆藏之后,科技档案部门参与单位的知识管理才有更多的资本,才能为科研用户提供更多、更及时、更有效的知识化的科技档案信息服务,从而为单位的科研活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做好数字化科技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建立科技档案共享信息和共享知识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做好航天医学工程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手段,通过局域网络,积极开展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收集及借阅利用服务,主动引导各类人员贡献知识。

4 促进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化。对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材料和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整合和精加工,形成批量的知识单元,同时结合中心的愿景战略、项目规划、技术课题、实施方案等,了解新技术动态,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知识化研究,并形成各种特有的科技档案知识产品,从而为各项科研活动提供知识化的信息服务。

5 建立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知识平台。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成为知识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知识的中介和交流平台的搭建者,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引导知识的产出方,例如科研课题的负责人、科研项目的主要完成人等,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诀窍,而不只是被动地接收科研人员的归档材料。在知识的需求、使用方面,积极改进工作手段,建立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知识平台,注重特色信息资源和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和交流,帮助科研用户有效地获取知识,使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例如:科技档案的查询、检索等服务,都可以通过局域网络功能实现,提供科研用户所需的知识单元。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信息服务领域,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网上知识冲浪员”“网上知识导航员”将成为新型的科技档案馆服务人员。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9-7088-0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InformationizationofDigital Archives

YAO Hui-tang

(Yuncheng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Yuncheng 04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umber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s analyzed, building on 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urban location and social impact of other factors. The number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are support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ntent base, which is the natur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tselfdetermined; It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inevitable result to construction the digital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digital; network

伴随中国“城市数字化工程”的启动,作为城建信息中心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承担了大量建设信息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如利用网络提供城建档案服务。但与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城市发展的需求相比,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也是城建档案工作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必然结果。

城建档案馆信息化是指城建档案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城建档案接收、指导、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城建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的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的电子化。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城建档案馆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在传统城建档案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是数字城建档案馆需综合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多种技术;三是数字城建档案馆信息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不仅包括馆藏城建档案信息,还包括未归档的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类电子文件和资料,甚至是实物信息;四是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服务,它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利用、咨询、交流和服务中心。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数字档案馆是政务信息汇集与的平台。它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存在于分布式网络中的总体,它既包括许多(可能是异质的)数字资源库,也包含与其相关的创建、查找及利用这些数字信息的整个技术系统。另一方面,数字档案馆是超大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在多媒体状态下重组和再创造的创新工程。

数字档案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个特征是档案管理自动化。第二个特征是馆藏资源数字化。第三个特征是档案信息组织标准化。第四个特征是空间的虚拟化。第五个特征是传输的网络化。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显。从宏观上可以定位在服务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发展,为城市的良性运作提供智力保障。

数字城建档案馆是传统城建档案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既包括许多数字资源库,也包含与其相关的创建、查找及利用这些数字信息的整个技术系统,它能够处理和连接各种形式(常常是多媒体的声、像、文等)的数字化对象,使用户无论在何地、何时都能存取它的信息。

1 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档案馆,它不仅仅局限于库房建设。根据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需要,数字档案馆工程需要建设大容量的分布式资源数据库、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访问服务管理系统。需要配置大型高速交换机、路由器、光端设备、并行处理的高性能服务器、便于扩充的规模型集群系统、智能城域网系统、操作系统、高可靠性的信息安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等。

在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考虑安全和保密问题,数字档案馆组网必须对馆内网、政府专网和公众网三网实现物理分离,数字档案馆馆内网与其它两个网通过脱机存储设备来交换数据。基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档案数字化加工等设备以及其它支撑设备等。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由于数字档案馆是内外结合的国际网结构。只靠档案部门单独建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合理也行不通。实际上只有大环境上具备了高速数字通信设施和网络环境的基本条件,才有可能建设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具体任务包括如下方面:第一是现有数据库的充实与完善。以档案信息库的建立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扩展为档案信息中心数据库。将这些资源库按照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加工,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联网。第二是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把纸质档案、胶片、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第三是对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等全过程的管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和科技生产过程的记录将产生电子工作环境,解决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2 数字城建档案馆的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

根据目前主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实际业务需求,数字城建档案馆系统总体架构由多层结构组成,最底层为操作系统,其上依次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管理的应用平台。档案管理平台由应用支撑平台、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业务平台组成。应用支撑平台包含所有底层核心技术,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城建档案数据的交换能力与互操作能力、城建数字资源业务平台包括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各种业务管理应用,如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综合管线管理、远程归档、业务监控、档案利用、综合分析、可视化管理、信息等。在信息表现层,用户可以通过产品提供的界面进入,也可以采用门户技术实现多系统的信息统一呈现,提高档案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可扩展性。

在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城市建设档案馆的实际情况,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贯彻整体设计,急用先建、急用先行、讲求实效的方针,分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数据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最终构建完善的数字城建档案馆。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房、网络、主机、存储以及数字化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为城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保证。具体为:

1) 数字城建档案馆需要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外网服务器、海量存储与备份设备以及其他附加设备组成的服务器群;

2) 高可靠性的数据安全系统,如UPS电源(不间断电源),防止意外断电引起数据丢失等情况;防火墙等信息安全设备。

3) 高速交换机、路由器、光端设备、高性能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等;

4) 扫描仪等档案数字化加工专业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

5) 网络环境建设:分为两个层次:馆内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的公众网,并实行两网物理隔离,形成相互独立的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城市建设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要求建设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文件中心和具有基础地位的城建档案核心数据库的总体思路,需要积极建设以下数据库: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项目级著录信息数据库、工程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案卷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文件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档案文件、CAD文件数据库、照片档案信息数据库维护、声像档案。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所应用的网络技术、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元数据技术、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有些部门已在利用这些技术建设专业信息系统,并初获成功,从而为“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海量数据技术:包括存储、管理、检索和压缩“数字城建档案馆”工程所包含的大量信息;第二、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数字城建档案馆”需要统一的协调。这不仅需要数据共享协议,而且需要互操作协议;第三、元数据技术:解决由于信息量日益巨增而产生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分发与共享要求迫切的问题;第四、多元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技术:多元数据融合实现信息可视化、人性化、自然化新特征,挖掘多元数据的潜在价值;第五、3S(GIS、GPS、RS)技术:利用3S技术(即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使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更有效、迅速地利用和传播;第六、超链接技术:基于图形、图像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超链接技术;第七、信息处理技术:面向公众的信息采集共享和服务技术、大型软件可靠性技术、信息反馈处理技术、信息压缩技术、编码与数字处理技术等。

3 结论

通过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实现信息服务模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登录城市建设信息网站进行信息查询,各类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可以查询到整个城市的建设状况、建设进度、房屋信息、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社会公众畅通的档案利用渠道,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提供及时、直观的城市建设信息及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安小米.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理论框架[J].档案学通讯,2004(2):88-92.

[2] 毕建新,吴佩华.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北京档案,2002(8):28-29.

[3] 陈金冠.综合档案馆区域性数据库建设实践探析[J].中国档案,2003(9):21-22.

[4] 段荣婷.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档案,2002(6):24.26

[5] 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方案范文6

1背景与现状 信息服务平台能集成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个服务系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系统地为用户定位、获取和交换信息。从国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进展来看,不但起步早且更重视实践探索。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服务机构就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向用户提供系统、丰富、准确的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在州一级建立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化信息库,并与州内所有具有网络基础的机构连通;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与各州联网的部级“美国专题信息库”。 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始,以社会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为基础,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迅速发展。这不仅实现了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化,也使政府网站等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快速建立并发展起来,信息服务从此由基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时期跨入基于网络管理的发展时期,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自主自助式的服务逐步制度化与常态化。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多数是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进行构建和运行的,如CSDL[1]和CALIS[2]服务平台等,可提供文献数据库、学科门户、学位论文、新闻聚合、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业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深入开展工作的需求,信息服务的内容更加广泛,尤其是一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图书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实行了网络管理,工作本身产生的各种信息量也迅速增加,用户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护环境和利用手段,迅捷、全面、多渠道的获取、挖掘急需的信息,渴望获得高质量、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有的信息服务平台(网络管理系统)随之显现出很多局限,如: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各业务系统建设各自为战,后续的子系统往往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技术异构造成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困难,使得各单位的管理系统和数据资源类型各异、来源不一,最终导致管理数据重复录入,无法统一使用,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它的产生不仅使信息和数据无法共享,更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也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消除信息孤岛的最大难题是信息的组织管理与整合,即如何在现有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公共统一的应用交换平台,这就要借助于网络管理来支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长期保证信息服务的高效实施。网络管理与信息服务的这种内在相关性要求将网络管理的理念、方法融入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并有机结合起来,这项研究对网络管理怎样与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融合问题所见甚少,本文立足于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方法,给出一种基于网络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协同构架,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利用。 2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对网络管理的影响 2.1网络管理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网络管理是指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来处理信息和办公室事务,实现信息的自动发送、传递、接收、储存等,以加快信息的流通,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网络管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与用户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特点:首先,网络管理改变了信息的形成、传递方式及形式。不再受时间及工作环境的限制,从单位的特定办公地点到网络连接的所在地,网络连接的各科室将信息输入微机,既可提供日常查阅管理,又能改变信息材料的形式:一是在材料来源上,网络管理中使用的材料,可以是信息材料形成者自己在网上的信息和知识,也可以是工作人员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后下载的资料,还可以是职能部门二次加工开发的信息(知识含量高)。二是在材料形式上,既有以单纯文字形式表现的文本性信息,又有以多媒体形式表现的集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软件。三是在信息的实效性上,网络管理中所使用的管理软件,要求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有稳定的一面,又要能充分反映实效性的一面,以保证用户所取信息的实用性。其次,网络管理是一种注重双向接收、利用、交流的管理方式,用户能在利用过程中发现信息是否符合要求,主动向工作人员或信息形成部门要求及时弥补应有的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反之,工作人员和形成信息的部门也能通过网络对用户的利用过程及他们到底需求什么,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利用需求进行了解,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所需信息。用户不仅仅与工作人员发生交流,还能通过网络与工作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从而获得对找到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帮助。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用户就相同目的的利用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得启发,这种交流是经常的。最后,网络管理具有较强的协作性。可跨越部门与部门、部门各科室、单位与外部用户之间的分界线,为彼此因空间、组织结构、业务分工间隔了的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持。由此可见,网络管理体现了管理的目的和接收、利用模式的统一。也为档案信息工作者提供了发掘信息、加快信息的传递、扩大信息的利用范围的手段。作为一个单位内部机构的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从物质基础看,配有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并装有业务管理应用软件,工作人员熟悉单位档案信息资源需求,对本单位产生的档案信息有一定了解,设计出的系统在速度、效果各方面会更方便、高效,使得平台建成后贴近本单位的使用需求,更能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只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注重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就能推进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进程。 2.2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对网络管理的影响 2.2.1大管理观念的树立 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强调以信息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按组织机构设置的职能进行分工,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保管、整理和服务相互分离,不同及相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管理系统的模式,而成为“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建立有利于管理工作者与用户彼此合作的工作方式。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管理人员将从后台走向前台,这一显著特点成为决定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运作的主体,既体现了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又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创造了空间[3],在与网络管理协同的档案信息服务实施中,管理人员通过组织的支持有效促进自我充电,这样的良性循环使人力资本或信息积累成为改变信息产出的显著变量,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推动档案部门实现开发信息过程的优势互补和各种信息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所以,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能使档案部门拓宽思路,走信息管理集成之路[3],使管理组织功能聚变放大。#p#分页标题#e# 2.2.2需求组织帮助 在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这一环境下,网络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研究实体信息,而且还要研究与之相关的网络信息,同时还要关注网络信息的受众及用户需求内容。这就迫切需要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要勇于接触、理解、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他们在信息的接收管理、提供服务、开发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管理人员不仅是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更是信息资源和用户之间的关联者,是高质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操作者。即使如此,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广泛性,作为个人不可能完全掌握服务中所需的所有知识,所以管理人员在实施具体服务中,他们不但需要利用现有知识来完成各种任务,还需要组织的知识支持和协作支持。 2.2.3知识支持 随着个性化用户的出现,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希望得到更多符合自己服务特点的个性化知识支持。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管理人员的需要,来协助他们顺利完成所面临的任务,这时就需要对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对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如果面对不同要求的用户,要完成同样的任务,他们可能需要不同的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供给必须因人而异、因任务而异。而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能够“理解”管理人员在实施特定任务时的知识需求,并据此提供其所需要的知识,来支持其顺利完成所面临的任务。 2.2.4协作支持 由于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综合性,决定了网络管理工作人员处理不同业务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的差异性。不同性质的业务服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服务环节执行的不同阶段,对知识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认识的有限性和知识要求的全面性决定了不同工作环节的知识合作意向,所以,管理人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获得知识支持外,还应该能够与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或这一专业的用户就需求进行交流;并与有相关经验的管理人员或专家进行协作。即协作支持是指管理人员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情况下,能够找到相关的专家并通过与之讨论和协作而将问题解决。跟知识支持相比,协作支持通常对于帮助任务实施者解决问题更为直接。 3基于网络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协同构架 我校建立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系统,是基于单位网的集群式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它对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以数据为基础,以提供服务为目标,以分析采集技术和审核技术为保障。做到信息资源的采集、迁移、存储、搜索引擎、二次加工、、维护、审核为一体。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数字化加工技术、网络办公等为技术支持,采集更新和共享;利用信息分析技术,打破现有数据的使用限制,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文本信息数字化,方便共享;利用网络办公技术,审核控制资源的使用权限,保证资源安全。 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5],实现了对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最优化。其体系结构及协同构架如图所示:平台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经过采集后,数据库管理模块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提取、增、删、改的各种操作;元数据管理、资源实体管理等模块都需要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来查询、存储和更新它们需要永久存储和用于统计的数据;而资源实体管理模块依赖于控制器中的用户及其权限,其中的每种数据都与用户直接关联,并根据此用户的权限控制用户可进行的操作;元数据管理模块依赖于资源实体管理,控制器模块用于协调外部用户界面与内部除数据库管理以外的其他模块的交互行为。简言之,平台采集到的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资源实体和元数据两种形态,对元数据实行统一描述,对资源实体采用迁移及数字化处理,对采集的各种档案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数据,存储到同一的信息库中。再据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采用不同的权限进行审批控制。在统一的搜索引擎下,用于开展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集成信息门户等服务方式。当然,用户还可以通过统一的搜索引擎搜索站内资源,甚至提供整个Web的相关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基于网络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是完成各种任务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工作方式。 档案信息服务是多种环节支持的工作相结合,使多个网络管理人员在不同的业务角度上进行合作实现目标,其难点在于如何在各服务环节之间传递意图,这就要坚持网络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流程协同的思想,在使用保留原网络管理业务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流程实施的协同机制,将档案信息管理无缝隙地融合到服务平台中,使档案信息利用成为信息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为此,给出的平台构架能确保管理人员在实施服务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及相关支持,以此来提升管理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此构架是档案信息部门侧重专业信息和经验,对档案信息加以保存和利用,以网络管理现有的工作环节与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无缝隙融合为基础结构,是实施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和技术基础之一。因此,基于网络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以先进、高效的服务系统的理念,将内外历史及现行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下,使得采集、存储、利用、再利用更加方便可行,既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化,又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管理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如下优越性: 其一,在网络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协同下,实施服务任务的每个环节之间相互传递意图,使多个工作人员都能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及相关支持,在不同的业务角度上进行合作实现目标,将一个体系的档案信息快速与完整地转换并传输给需求不同的用户[4]。 其二,无论需求发生在何种服务任务实施环境中,都能取得搜索引擎技术进行的获取和解释,使用户方便的从信息库中获取单位内部业务及专业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工作经验、网络上的与各种任务相关的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集成体,使用户得到惊喜!#p#分页标题#e# 其三,信息库(信息库是服务环节运行的资源中心,也是档案信息利用平台,它存储了各个服务环节中所有管理人员及用户的各项具体工作数据)还使管理人员及用户方便的从中获取与各种任务相关的知识语言描述等各种知识的信息。是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利、更加有效。 其四,平台允许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浏览和形象化,确定资源应该集中在何处才能确保信息传递能够顺利进行,有助于将传统(网络管理)中的业务环节转变为灵活、高效。即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显性信息,而重点则是对隐性信息的挖掘,主要活动包括信息提取、信息组织、信息分析(把孤立的信息和经验转换成能使用的信息)、信息利用、保存信息这样的信息共享环境[5]。 其五,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信息资源的总目录及各信息之间关系的综合体的信息地图,能看到信息存储的位置和方式,还可以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知识,以使服务活动的管理者及用户了解信息资源的分布,使用户获得利用信息上的平等性,既重视了有明确利用需求的利用者,又重视了那些有潜在利用需求、可能会随意浏览的接触者;既重视公务信息的用户,又重视了私人信息的用户,发挥了后信息的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扩大了用户群。 4结束语 将网络管理融合到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是档案信息服务最有前景的实践方法,基于网络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协同构架,是网络管理导向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实践活动[4],它以灵活方便的协同模式为基础业务和档案信息渗透在整个动态信息环境中的多元化服务得以扩展,实现网络管理与档案信息利用二者协同,是一种全新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更为档案信息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