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例6篇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1

论文摘要:借鉴事务处理方法中事务流的思想,分析了供电企业薪酬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一视图一控制(MVC)模式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讨论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供电企业薪酬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子模块。该系统模块依据供电企业内部方便、快捷的局域网,根据不同的权限实现网上员工工资、奖金的初始化、编辑、与财务数据的交互等复杂的功能,同时对基础信息的录入、修改等基本功能进行维护。在深入了解供电企业薪酬管理业务的基础上,本文对薪酬管理系统提出了完整的框架。

1系统功能需求

供电企业薪酬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的是供电企业中工资系统管理、奖金系统管理、工资系统与财务部门的交互。薪酬管理的基木业务流程见图!。

系统以整个工资、奖金的发放流程为主线进行研究设计,从奖金和工资的初始化开始到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完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遵循着事务流的规范,保证整个事务具有良好的可补偿性、可重复性和良构性。

2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在供电企业薪酬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应用

了经典的模型一视图一控制(model-view-controller,MVC)架构模式进行嵌套。具体设计方案:系统总体分为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分别对应视图、控制器和模型的作用;对MVC模式进行扩展,将应用服务层分解为业务外观层、业务规则层和实体对象层,分别对应视图、控制器和模型的控制。

由图1可知,薪酬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工资系统和奖金系统两部分。其中工资系统的操作流程为:

a)建立工资账套,可新建,也可使用已有账套;

b)建立接口信息,以方便人力资源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交互;

c)根据账套信息,生成应发工资初始化信息;

d)对应发工资进行手动编辑,根据规则生成最终应发工资;

e)校对本月应发工资与上月应发工资,找出其中不同;

f)应发工资结转,保存到历史数据库;

g)通过接口信息,人力资源部将应发工资导出到财务部门;

h)财务系统进行工资的实际发放;

i)通过接口信息,财务部门将实发工资导出到人力资源部门;

J)校验实发工资与应发工资,找出其中不同。

奖金发放的流程与工资发放流程基本相同,只不过奖项中有.单项奖、一次性奖和综合奖等奖项,其中综合奖包括个人综合奖和单位综合奖。

薪酬管理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上述的工作流程进行处理。本文采用事务处理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际需求的研究,将流程中的每一个处理点称为流的结点。从该系统的需求看,业务逻辑已经基本确定,且具有固定的、严格的制度规定,因此可以把工资系统的操作流程看成一个静态的工作流,其中的每一个步骤可以看成是该工作流上的一个结点。

3系统实现

系统设计以成熟的三层结构实现,即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

表示层主要实现系统的用户接口功能,可以选择多种实现的方式,这里采用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包括薪酬机构、账套信息、、工资信息、奖金信息、报表统计和系统维护的用户界面。本系统中表示层和应用服务层之间使用的是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 DCOM)通信协议,与Socket通信协议相比,DCOM通信协议具有连接后速度快的特点。

应用服务层是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的核心部分,为了规范这一层系统的设计,在构件化的设计思想下对该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层设计,形成数据实体层、实体控制层(包括业务规则、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层,使应用服务器内部逻辑更加清晰和独立。其中数据实体层具有建立各种业务对象的实际功能,各种业务主要包括账套、工资、奖金等基本业务。实体控制层中的业务规则负责完成规则的检验,只有符合规则的请求才能得到服务,同时还负责捕捉服务中的出错问题;实体控制层中的业务逻辑负责计算和操作系统的所有逻辑规则,如结构查询语言(SQL)的语句和各种算法的逻辑规则等,目前主要包括账套创建、工资初始化、工资累加、工资结转、各种奖金初始化、数据基本操作(增、删、改)以及大量的统计计算逻辑,如果以后的业务逻辑发生变化的话,只需要对该业务逻辑层进行调整即可,而不需要改变其它层的内容。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用户程序与后台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数据层包括了系统数据模型、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下运行的存储过程。本系统中相当部分的业务逻辑包含在数据层的存储过程中。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2

关键词:呼叫中心;J2EE;排班管理;Erlang C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1-235-03

排班管理是一个优化决策系统,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服代表绩效为目的,即根据客服中心制定的服务指标、排班规则、人力资源等条件,利用决策优化理论合理安排客服代表的排班、休假,以使客服中心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目前流行的排班管理方式主要是基于手工排班方式,这种排班方式受约束多,困难多,如:1) 计算繁琐、耗时;2) 获取数据困难;3) 难以实时观察到话务量的变化趋势;4) 难以安排处理多技能的座席;5) 难以满足员工的愿望;6) 难以分析员工的选择等。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预计员工座席数量与实际需求数量的偏差,如果预计的员工数量少于需求,就会降低呼叫中心的服务水平,反之,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降低运营效率。可见,这种排班管理已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了,然而,采用自动排班的算法如基于优先级自动排班算法PCSA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基于 Erlang C函数的数学模型、回溯算法等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文通过制定Erlang C参数和利用历史话务数据来进行坐席数预测、话务预测,进而生成坐席和话务的预测曲线,最终实现安排不同时间段和技能组的工作班以及在突发事件中调整工作班等功能。

1 Erlang C算法介绍

1.1 Erlang C算法的基本思想

Erlang C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静态的等式来预测排队时长、员工工作量和最佳的员工排班水平,并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满足服务水平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以及中继线数量。当给出设定的员工人数以及确定的来电数量时,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来电延误接听的数量。基于Erlang C可以计算出多个不同服务水平状态下所需要的不同的员工人数,排班管理人员只需要挑选一个最接近于或者等同于所设定的服务水平指标的一组数值,就可以确定在一定量的来话次数情况下,要满足设定的服务水平指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并可以了解任何一个时段在排定不同的人员服务水平时的队列情况及员工负荷情况。

1.2 关于Erlang C函数及其应用说明

Erlang C 公式基于泊松分布模型、计算话务量、服务水准与所需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Erlang C 公式假定:在一个呼入型呼叫中心内,当顾客来话时,如果话务员不能立即接听电话,该电话将进入等待队列。

Erlang C 公式还假定:所有的话务员在当班期间可以一直接听电话,不会休息,也不会处理与电话无关的业务。这一假定与实际情况不同。

Erlang C 公式再假定:当顾客电话进入等待队列,顾客将一直等待,从不挂断,直到该电话被接听。这一假定也与实际情况不同。

总之,基于 Erlang C 函数的数学模型,在计算呼入型呼叫中心的人力资源需求时,并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的全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数学计算结果做进一步的人力资源调整。

本系统在计算时采用的Erlang C公式如下:

1) 函数计算需要的三个输入参数:

呼入电话数量(个/小时),即对于特定的时段,呼入电话的平均数量。

平均处理时长(秒),即从话务员振铃,到完成呼叫并准备接听下一通电话,话务员处理一通电话的平均时长。

服务目标(秒),即可以容忍顾客(平均)等待的时间。这是一个服务目标,通常根据呼叫中心的经营要求设定。

2) 基于服务目标,函数计算给出一个重要的输出参数:

最少人员需求,即所需要的当班话务员的最少人数。

3) 基于特定的话务员数量,函数计算给出一组输出参数:

话务员,即当班且能够全力接听电话的话务员人数。

延迟率,即有多少顾客进入等待队列。

平均应答速度,即无论顾客是否需要等待,其在等待队列中的平均时间。

占有率,即话务员用于接听电话的时间占其全部工作时长的比例。特别注意:我们假定话务员不休息,也不会处理其它非话务事务。

服务水准:顾客电话在服务目标时限内被接听的比例。特别注意:我们假定所有电话均不会被放弃。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排班是指在对服务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模型对未来业务量进行预测,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合理安排服务人员值勤班表,以满足实现服务目标的过程。

排班管理包括对排班提供业务量预测、人力需求预测、排班生成、班务调整、结果监控等方面的管理。

1) 业务量预测包括预测数据源、预测模型、模型参数、统计粒度、拟合度、预测周期、预测结果的展示、业务类型统计以及客户类型与技能预测结果的关系。

2) 人力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业务量预测的结果及期望的服务水平(满意度)、员工的工时利用率参数对各时段需要的人力进行预测,为自动排班作参考。

3) 班表生成是指基于人力预测的结果,根据系统中实际人力资源及排班条件,为预定时段内自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过程。

4) 班务调整是指在自动排班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如请假、换班、加班等班务调整申请,对排班结果进行人工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5) 班务监控是指对某一时段现场业务量产生的实际人员需求和当前班表设定的人员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比较的管理过程,班务监控的结果可以作为班表实时调整的依据。

2.2 基于J2EE实现方式

下面通过分析设计排班管理功能的实现过程来说明该系统基于J2EE的实现方式。该系统是在J2EE平台上设计开发的,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充分满足排班管理在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可移植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排班管理采用基于Java平台的J2EE技术体系,采用JSP、Servlet、EJB、XML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并通过应用服务器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以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能被安全可靠访问。

2.2.1 数据访问层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访问层在整个系统中的逻辑位置如图2所示。

数据访问层位于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之间,封装了所有的数据访问操作,也是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交互的唯一接口。数据访问层的实现策略对排班管理的性能与伸缩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业务逻辑层不以高效的方式与数据层(Oracle)交互,则系统将是低性能的且不可伸缩的,由此,数据访问层采用了以下的实现策略:

1) Oracle对标准SQL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扩展,使用这些扩展对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提高系统的性能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数据访问层不引入支持数据库平立的第三方持久性框架(比如:Hibernate),以避免第三方框架带来的对SQL的限制、性能代价和配置复杂性。

2) 数据访问层对JDBC进行轻量级的封装,隐藏JDBC使用的复杂性,为业务逻辑层提供简单一致的接口。

3) 数据访问层使用J2EE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池与数据库进行连接,系统使用连接池管理类统一管理数据库连接。连接池管理类在系统第一次获取数据库连接时,使用JNDI查找数据源,然后缓存查找到的数据源,便于以后获取连接时不需再进行数据源的查找,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获取连接的性能。

4) 数据访问层提供给业务逻辑层的接口不需要业务逻辑层获取与关闭连接。数据库连接的获取与关闭封装在数据访问层,由数据访问层确保可靠的关闭连接,避免数据库连接泄漏。

5) 数据访问层不进行事务(Transaction)管理,事务是业务逻辑的一部分,由业务逻辑层的EJB容器管理事务。这降低了数据访问层的代码复杂性,增加了事务管理的灵活性。

6) 数据访问层支持通过绑定变量的方式与Oracle交互。使用绑定变量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① 可以减少SQL语句的硬分析,节省CPU时间;

② 可以优化SQL共享区的使用;

③ 可以减少拴锁(Latch)的数量。

④ 事务处理型应用通过绑定变量的方式与Oracle交互是构建一个可伸缩与高性能系统的关键,如果系统不使用绑定变量的方式则肯定是不可伸缩的。

2.2.2 业务逻辑层的设计与实现

业务逻辑层定义统一的业务API(业务接口)且实现业务接口。业务逻辑层的功能示意图如下:

从图3可以看出,业务逻辑层的实现必需满足以下要求:

1) 能满足各种客户端(J2EE客户端与非J2EE客户端)调用的要求,业务逻辑层是呼叫中心排班管理的统一业务API,任何业务操作都通过调用统一的业务API完成,从而确保业务口径的一致性以及业务逻辑变更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业务逻辑层能支持客户端的本地(Local)调用与远程(Remote)调用。

3) 业务逻辑层能支持客户端的同步(Synchronization)调用与异步(Asynchronization)调用。

4) 业务逻辑层能支持可配置的声明性事务管理,事务逻辑是业务逻辑的一部分。

5) 业务逻辑层能支持集群的部署,以提高性能、可靠性与可伸缩性。

6) 根据业务逻辑层的实现要求,排班管理的业务逻辑层采用了以下技术:

① 无状态会话EJB (Stateless session bean);

② WebService,把EJB实现封装成WebService服务,这样,同一个业务逻辑的EJB实现既可支持EJB的调用,也可支持基于WebService的调用。

2.2.3 表示层的设计与实现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成用户界面、显示用户界面、响应用户的操作、采集用户的输入、调用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接口(业务代表)完成业务操作等。表示层的逻辑位置示意图如图4。

2.3 数据对象设计

排班管理应用涉及的数据对象包括班表、排班规则、服务人员、班务调整申请、预测模型和历史数据等,如图5所示。

排班管理应用涉及的数据对象的实体关系如下:

1) 班表制定依赖于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

2) 一个班表必须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也应该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班表。

3) 排班规则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班表,班表不一定限定排班规则,因此一个班表对应零个或多个排班规则。

4) 服务人员可以提交班务调整申请,一个服务人员对应零到多个班务调整申请。

5) 班务调整申请必须由服务人员提交,因此,班务调整申请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服务人员。

6) 班务调整申请的批准结果会影响到班表的调整,因此,班表依赖于班务调整申请。

3 结束语

该系统采用了三层结构的设计方案,给出了此次开发的呼叫中心排班管理的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排班算法的模型以及基于J2EE的实现方式。由于此设计方案是在J2EE 平台上开发的,所以该系统可以很好地与其他系统集成。

参考文献:

[1] 王黎明.国内呼叫中心的发展情况分析(下)[J].数字通信世界,2007(4):27-30.

[2] 李爱振.CTI技术与呼叫中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80-90.

[3] 李青,张军,张学军.解决排班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18(9):21-35.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3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概念在应用上的广泛性,国防经济学和研究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者们很少对其做出专门的解释。然而,要以这一概念作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则必须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资源配置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对资源配置的界定是: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起点在于资源的多用途性。由于每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选择合理的用途是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除了强调资源的用途属性之外,这一定义还强调了资源在“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在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后者往往会被忽略,而仅仅认为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而这种片面的理解在国防经济学和国防资源配置研究领域并不少见,由此必然带来对国防资源配置和国防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片面理解。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资源配置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因此,这一概念必然是一个包含着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等范畴的逻辑过程。

(一)资源的用途

用途既是资源的自然属性,也是资源的社会属性。资源本身的禀赋决定了其可能具有的用途的质和量,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和人的需要则决定了资源用途的实现程度,表现为资源的社会属性。从唯物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资源具有用途,才造成有限资源对无限需求的稀缺性,进而带来资源的配置问题。

(二)资源配置的主体

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资源配置逻辑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主体不同,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的目标以及配置资源的可能手段和方式都会存在差别。从资源配置定义可以看出,资源配置的主体既可以是实体的人和国家,也可以是虚拟的社会或群体。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资源配置范围的不同,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具有层次性。

(三)资源配置的目标

从本体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并不必然具有目标性。但从现实意义上讲,资源配置往往与“最大化”这一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主体效用的最大化是主体资源配置所追求的目标。资源配置目标的差别主要是由主体效用的差别引起的。

(四)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是资源配置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是经济学研究中提到的最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而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分别是这两种一般方式在现代经济中的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五)资源配置的结果

资源配置的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的终点。与结果相关的是效率范畴。资源配置的结果可以表现为高效率、低效率或无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志在于任何资源无论其投入于那种用途,边际产量相等[20]。以上是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过程。资源的用途、资源配置主体、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结果,是资源配置逻辑过程中的5个基本范畴,且分别包含着多种构成。五个基本范畴之构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由于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交互作用,特定的资源配置逻辑之间也可能存在包含关系或相互交叉关系。这一点决定了不同的特定资源配置逻辑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逻辑体系。

二、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到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及二者融合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防经济学是传统的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的本质以及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等认知问题,而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防资源的配置等应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因此,国防经济学主要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国防与经济的关系、国防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国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21]。从这一界定的描述方式来看,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存在逻辑上的联系。然而,从本文建立的资源配置的一般逻辑来看,国防经济学的上述研究内容事实上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首先,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战争的经济本源”被定义为国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是战争的本源,也是战争的条件,还是战争灭亡的前提[22-23]。从这一论述来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某一个阶段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环节,必然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争夺配置”的概念[24]。基于这种理解,战争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人类社会再生产超越了国家实体的范畴,是两国、多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再生产。对战争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围绕战争配置资源的效率展开的,就是研究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本质、效率及其与其经济支撑之间的关系。战争与资源配置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提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这一纯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裁军经济理论等应用问题也正是由于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在人类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过程中表现的无效性带来的。其次,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与资源配置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扣除。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或者说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国防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起点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国防是社会再生产资源的多种用途之一,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需要。研究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实质上就是为社会再生产资源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规模和结构的确定,尤其是国防资源规模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但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属于国防资源配置的范畴,而是属于社会再生产,或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范畴。再次,国防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内容。毋庸赘言,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资源配置问题,是国民经济配置于国防用途的资源如何进行再配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国防资源的配置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层次体系。从国防生产的角度讲,包括国防工业布局、资源在国防工业行业内部的分配以及国防工业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从国防消费的角度讲,包括国防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不同的用途所获得的国防资源的二次、三次配置等,直到国防资源的最终消耗之前的配置环节。此外,在国防生产与国防消费之间还存在一个资源在供需系统之间的配置问题。上面的分析充分说明,国防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要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某一特定资源配置逻辑的一部分。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国防资源配置理论是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等都是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将各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基于对“国防经济学是研究与国防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说法的补充和完善,更加科学地界定国防经济学的内涵。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粗浅的定义:国防经济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以及国防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这一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区别在于,强调不仅与国防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战争和国防的资源配置属性也是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而将国防经济学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都统一到了资源配置这一主线上来。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相联系的资源配置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如图1所示。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就存在于这一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三、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资源配置逻辑推演

通过上述对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构成与资源配置范畴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的主体理论都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因此,完全可以按照资源配置的逻辑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上文建立的资源配置一般逻辑和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基础上,下面对各个层次和各个特定资源配置逻辑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点进行演绎,并对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演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各层次资源配置与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的对应分析

从大的范围上讲,图1中的国防经济学理论相关的资源配置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和国防资源配置层次。其中,“全球经济再生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在于说明战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国家间配置资源的一种争夺式的配置方式。基于资源配置的层次性,下面对国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点和各层次的资源配置进行对应分析,如图2所示。在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组成的系统。国与国之间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很多,国际贸易、政治或道义援助等本质上都是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手段。战争就是这些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一方面,战争毕竟需要消耗资源,需要资源的保障,因此它又是对参战国再生产中经济资源的扣除。尽管如此,战争在人类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必然性仍无法消除。由于这一矛盾性,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国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由这一问题还衍生出了裁军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战争还带来了军事联盟问题,联盟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是联盟政府间的计划配置,也可以是联盟成员经济主体间的市场配置。这些具体的资源配置逻辑构成了军事联盟经济理论的内容。此外,军品国际贸易问题、军备竞赛问题也属于这一层次资源配置问题。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层次,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安全是其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计划配置和社会经济主体的市场配置两种。国家在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就是国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国家是否将资源配置到国防用途以及配置多少资源到国防用途上。由此问题还衍生出了现实中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国防支出理论等。在国防资源配置层次,主要分化为国防生产系统和国防消费系统两个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国防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是国防工业部门系统及其管理主体,出于国家安全和自身经济利益的目标,运用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手段配置资源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国防工业的结构理论、国防工业规制理论、国防生产企业管理理论等。上述理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是因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又进一步细化为更低的层次,直至国防最终产品的形成。国防消费系统的资源配置则是军事部门为了实现军事经济效益的目标,采用计划方式进行的资源配置。对这一资源配置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军费理论、军事人力理论、国防采办理论等不同层次的理论。这一层次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资源配置体系。在国防生产系统与国防消费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如国防市场理论、国防产品价格理论、国防科技理论等理论。在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配置与国防资源配置之间也存在一些理论问题,包括国防经济的运行理论、国防产品的性质理论、国防工业的规模理论、国防工业的性质理论等。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防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点都存在于资源配置的层次体系当中。当然,上述探讨只是粗浅地分析了资源配置范畴层次体系中主要的国防经济理论问题,其中各个理论点的梳理及其与资源配置所在层次之间的关系在学术意义上尚不一定具有严格的准确性,但这种映射关系的基本思想足以证明,以资源配置范畴为逻辑主线,建立国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可行的,国防经济学相对分散的研究专题内在地统一到资源配置这一一般逻辑上来。

(二)不同层次资源配置中国防经济学理论内容的逻辑联系

从资源配置层次体系的总体逻辑上讲,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是低层次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全球经济再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导致了战争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生;战争或战争的可能导致了国民经济再生产资源向国防用途配置的需要;国防经济再生产资源的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国防资源,为国防资源在国防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配置提供前提;在国防资源配置部分,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各自内部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体系,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的结果是低层次资源配置的前提,低层次资源配置是高层次资源配置的延伸。按照这样的层次,国防资源配置活动一直延伸到国防资源最终消耗的终端环节,国防经济学的理论点都分布在各个层次的资源配置过程当中。逻辑层次越高,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理论性,并最终归宿到战争的经济本源这一纯粹的理论问题;逻辑层次越低,其理论内容越偏向于应用性,并最终延伸到如何实现某类国防资源最终消耗过程中的有效配置这一纯粹的应用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4

关键词:EPR 三代核电 设计逻辑图 网络计划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64-02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欧洲压水堆)核电项目的BOP(Balance Of Plant电厂辅助设施)子项和系统设计,上游受制于NI(Nuclear Island核岛)/CI(Conventional Island常规岛)的设计输入,下游牵制全厂廊道、道路管网的设计进度。如果能够编制体现上下游互提资料、接口及文件出版的逻辑关系网络计划,将缩短各专业配合的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设计进度编制的核心问题是理顺设计流程及各专业配合的逻辑关系。本文以EPR台山核电BOP初步设计为契机,研究系统、总图、布置、廊道、土建的设计逻辑关系,以时间轴展开形成初步设计综合逻辑图。将这种逻辑关系用P6软件形成网络,就能够形成网络计划。

1 设计逻辑

1.1 典型初步设计逻辑

在台山一期核电项目中,法国阿海珐公司将系统设计做到SDM(system design manual)2阶段、布置设计做到D2阶段,与CPR1000“翻版加改进”项目的设计深度有很大不同。在EPR的自主化设计中,初步设计的周期在2年以上,具备了将设计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时间条件。在此初衷下,以BOP的设计逻辑为突破口,把初步设计任务按照系统、布置、总图、廊道、土建五项理顺设计关系,对于编制网络计划非常关键。

1.1.1 系统设计逻辑

系统设计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编制系统设计手册的形式体现,对初步设计而言,涉及SDM1和SDM2两个阶段。

SDM0阶段:明确系统设计方案。

SDM1阶段: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基准、运行过程中对系统的检测;系统及设备的数据计算需求;流程图;系统电源、I&C处理过程;设备清单等设计文件。

SDM2阶段:对SDM1阶段的内容进行升版,补充使用设备商数据对系统的重新计算;故障情况下的措施、过程功能图;操作员界面过程显示、报警卡、运行方式等内容

SDM3阶段:对SDM2阶段的内容进行升版,补充现场实验后的设计验证,电缆敷设图(图1)。

1.1.2 布置设计逻辑

布置设计在初步设计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D0/D1/D2阶段),设计内容逐步深入,以布置图及综合布置图的形式体现,各阶段输入输出的关键内容如图3所示。

DO阶段:用于土建结构的初期设计,布置图应能进行地震分析,计算楼层响应谱及不均匀沉降,确定基础尺寸,该阶段布置图及制定设计原则,包括确定结构与设备位置的总尺寸,地面标高(在5 cm之内),及人员和设备的出入口;大于2 m2的主要通道及开孔、设备的位置、20 t以上设备的类型及其位置(含装卸和其搁置区域)、人货升降机的位置和容量、屋顶和墙面的特征信息。

D1阶段:布置图能使土建工程设计能详细计算和研究建构筑物,指明墙壁、地板及孔洞的确切位置和尺寸、给出D0阶段荷载的确切数值、地面标高;指明直径大于300mm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对结构混凝土有影响的沟槽、排水沟及管沟的位置、基座总尺寸;提供施工中或施工后有关重型设备(10t及以上)进场的信息;指明承包商须考虑的固定设备的预埋件类型、土建设计荷载及标识、5 t以上集中荷载及相应的作为均布荷载给出的锚件、管道、电缆、通风管的类型和位置(小于5 t的集中荷载将归于均布荷载中),所给荷载不得超过最终荷载容差的20%。

D2阶段:使D1文件充实完整并能使土建设计者进行模板图、钢筋图和预应力图、主要钢结构图的施工设计;指明所有孔洞和套筒的位置、尺寸及功能、主要结构混凝土与装修工程的连接;确定以上定义的小预埋件、排水斜板图的位置;确定D1图给出的荷载最终值(图2)。

1.1.3 总图设计逻辑

总图设计和厂房的布置循序渐进、交叉进行,每一阶段厂房边界的改变也应伴随一次总图的升版。与总图专业有接口关系的专业主要包括:系统、布置、技术经济、建筑结构、公辅(水、电、仪、暖通)、水文气象等,其重要接口关系见图3所示。

1.1.4 廊道设计逻辑

廊道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运行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是核电厂通常采用的管线敷设形式。廊道设计逻辑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时间点:系统通径材料连接方式提资和与工艺、电气、土建外框接口的提资。廊道设计是系统和布置设计的下游内容,必须在系统和布置设计开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开展工作,其主要设计输入输出关系见图4所示。

1.1.5 土建设计逻辑

BOP土建初设以结构计算和结构布置图为主线,通过3D建模和布置D图向结构的提资建立起逻辑关系,主要配合为工艺布置专业,如图5所示。

1.2 设计逻辑综合搭接

在2.1节的基础上,把典型逻辑图以时间顺序连接形成初步设计逻辑综合搭接图,如图6所示,我们由此建立起了核电厂BOP单项工程的系统、布置、土建、总图、廊道之间的设计联系。从数学意义上说,设计逻辑是时间的函数,对设计逻辑加载外部资源(包括人力、设备、设计基础资料),明确资源消耗,就能够形成设计网络计划。

2 结语

该文对EPR堆型BOP厂房设计逻辑的分析,建立起一种以正向设计为基础的逻辑网络,对编制BOP初步设计网络计划和开展进度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对核电设计院面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刘云峰.核电工程项目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原则浅探[J].项目管理技术,2011,9(8).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5

关键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生存逻辑资源需要权力权利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102-07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福利转型、政府机构改革及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工作机构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简称民办社工机构)获得了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国培育发展的民办社工机构已达3522家,其中广东超过78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①理论上,基于需方市场推动成立的民办社工机构对政府挑战能力较弱,同时又提供社会发展所需公共物品,还能吸纳社会就业,因此,在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上被赋予众望,成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新的提供体。与此同时,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推进好像让人们看到社会组织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福利提供中二者平等伙伴关系的形成指日可待。而诸多研究、报道及笔者亲身经历呈现的是:民办社工机构在总量不断上升的表面繁荣下现实却存在生存上的种种困境。虽然困难重重,但很多家民办社工机构却仍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他们保留了什么抑或舍弃了什么?生存逻辑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因此,本项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收集资料,②以资源交换理论为视角,围绕机构与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考察影响机构生存的结构性因素,揭示机构生存逻辑演变的作用机制及主导力量,试图从福利权入手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出发原点,引导机构向良性生存逻辑转变。

一、需要导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理想生存逻辑

1.需要导向:机构的生存基础与价值所在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助人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到,运用专业的助人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根本或者价值所在。正因为如此,社会工作与人的需要满足密切相关。在社会福利领域中关于需要的定义和需要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需要是动机的源泉,是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满足人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出发,需要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或者涉及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专业使命是专业构成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那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有关其使命的论述主要有三种,即慈善使命论述、科学使命论述、解放变革使命论述。陈涛:《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其中慈善使命的论述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怀着慈爱帮助那些下层不幸的人;科学使命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是促进人与社会的良好秩序和状态;而解放变革的论述则指明社会工作专业者要去解放人们受到的压制和剥夺,不断创造出一个让更多人感到公平和满意的社会。不论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如何,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

社会工作者是直接提供服务的主体,他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入这一行业,机构赋予社会工作者合法的身份,Beulah Compton, Burt Galaway and Barry Cournoyer, Social Work Processes, Thousand Oaks: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5,p.178.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表征之一是社工机构的专业化,因此,民办社工机构则是传输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载体,这种服务是践行人文道德价值和捍卫社会公义为使命的服务。肖小霞、张兴杰、张开云:《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的异化》,《理论月刊》2013年第7期。从机构本身来看,自身也有主体的价值需要,即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实现机构倡导的价值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构的价值目标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者是统一的。因此,理想状态中,社工机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可以说,需要导向是社工机构理想的生存逻辑。

2.资源导向:机构需要导向实现的工具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了特定目标而存在的,而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实现专业使命的关键是组织能否拥有足够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因此,资源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价值目标的工具和条件。组织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还包括技术资源。对于社工机构这种非营利组织而言,志愿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注定了它对外界资源的依赖比企业和政府更为严重。 Middleton M., “Nonprofit Boards of Directors: Beyond the Governance Function,” in w.w.powell,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p.167.

社工机构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它需要的资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政策法规。社会组织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依赖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因为政策法规通过法律途径规定了社会组织的地位以及活动范围,这是其合法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购买、财政拨款、补助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政策,社会政策成为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与此同时,社会政策所带来的身份限制和部门限制有时也约束了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肖小霞:《社会组织发展:相关社会政策评析、约束与调整――社会政策视角的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二类是资金。有了合法性身份及活动空间,通过开展服务活动赢得公众的认可,建立组织声誉则是重要的一步。第三类是人力资源,包括专业人才队伍和志愿者。前者是专业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根本,而后者则是机构获得公众认可和社会支持的具体表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满足服务对象需要是民办社工机构的生存基础和价值所在,但是价值目标的实现不是无条件的,获得足够的资源来开展专业服务是其价值目标实现的工具和保障。没有充足的资源,一切的价值目标和专业使命只是停留在文本上的口头倡导。因此,资源导向仅是机构需要导向中的一部分,只是实现服务对象需要的中间环节和重要工具,不是机构的最终需要和根本目标,需要导向才是机构理性型的生存逻辑,是机构所有行为的逻辑起点。

二、从“需要导向”到“资源导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现实生存逻辑的展示

社工机构在中国的发展较为复杂,其中民间力量是最活跃的,任何有发展空间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它的身影。在国家福利理念从补缺向普惠转变的同时,民间力量开始在政府干预减弱、市场发展和民众需求高涨的条件下迅速成长,然而深度访谈资料向我们显示的是:民办社工机构在总量不断上升的表面繁荣下掩盖的是其生存上的种种困境。作为行动主体的机构正是在应对生存困境的过程中悄然改变了生存逻辑,策略应对的过程也是其生存逻辑动态转变的过程。

1.生存性压迫:机构策略行为的动因

组织的行动能力与其资源动员能力存在密切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获得资源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它行动能力的大小。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4页。与官办社会工作机构相比,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着有机构而无服务、挨饿与青黄不接和社工的坚守与离开等生存性压迫。不论是否有政府的购买项目,大多数机构都处于所谓的“半死不活”的境地。根据获得政府购买项目的MS机构的负责人所述,情况并未比无服务的“空壳”机构好到哪里,“通常购买合同正式审批通过,先拨付部分首批项目经费,余下经费要经过项目评估合格后分期拨付。即使是项目评估完成后,还要经历多个层级部门最后才能到机构,这是一个耗时极长的拨款过程,很多时候资金都迟迟不能到位的”。由于资金不能保障,社工行业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访谈中多数一线社工认为较低的工资待遇、社会不认同和不理想的成长环境是导致很多社工默默离开的主要原因。各种困境是机构生存中的表象,而导致这些困难的根本在于机构的资源匮乏。很多民办机构负责人所说“出身不同的机构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也反映了在中国权威型政府的社会中,在政府掌握更多资源的情况下,“出身”实质上决定了社会对机构的信任度,成为组织场域中影响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资源之困,作为行动主体的民办机构在现实情境制约下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适应既有的生存环境。这其中包括正式手段(如通过正常程序申请中央地方的各种项目和公益创投等)和非正式手段(即在正式的规章制度之外借助非正式渠道获得资源)。如JR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所说,“现在政府购买大多是委托而非招标,表面上程序很规范,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对于这些圈子里的人都心知肚明,还要靠和上面关系,他们的推荐意见很重要的”。由此可见,正式的手段在解决机构资源之困方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就为一些非正式手段提供了可能。机构应对困境的策略包括:(1)建构私人关系网;(2)过分节约;(3)服务递送中投机化。

在政府购买尚未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条件下,政府对社会工作机构拨款或购买服务很多时候带有偶然性,能否获取政府的资金,更多依赖于机构的运作能力及机构负责人与政府官员的关系,这是一种兼有情感和工具双重成分的混合关系,需要通过不断往来加以维系。而机构建立和维持这种关系的技巧就是“随时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熬夜加班给领导们写材料”“帮着做领导拿下的项目”。在中国现行体制中,个人行政级别与资源获取之间关系十分紧密,行政级别越高的人,获取更多资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因此,机构在建立关系时,呈现的是与拥有资源支配权的部门领导间的互动。除了开源,机构还要节流。“民办的都很会节约”,这是访谈时最常听到的,也是很自然的,然而过度地节约也会影响服务质量,如机构工作人员的兼职化。Kramer 和 Grossman研究表明,为了在资金有限情况下保证生存,NGO采取了雇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胜任工作的低酬兼职人员的策略来降低成本。Kramer R.M. and Grossman M.,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s: Process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Dependencies,” Social Service Review, vol.61, no.1, 1987, pp.33~55.服务中的投机化是机构节流的又一策略。在竞标过程中,政府过去管理主义思维仍在发挥作用,较多考虑量化指标而较少考虑专业品质。王思斌:《政府购买服务与加强社会服务评估》,《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8期(上)。机构为了最后获得政府资金的资助也采取“以量取胜”的策略,服务中的数字游戏由此开展。如SYC社工服务社副总干事所言:“你和他讲专业性,政府又不懂所以也不认可,为了达到要求,机构可能会在服务上做一些变通,牺牲部分专业性满足政府的评估,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2.从“需要导向”到“资源导向”:机构现实生存逻辑的动态演变

在购买的招投标制度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私人关系在购买中的运用进一步破坏了整个购买环境,难以发挥招投标制度在购买服务中的筛选功能,使其成为摆设,这也促使机构花更多精力去经营关系争资跑项,而不是致力提升机构专业服务能力。机构在资源紧张情境下,采取节约人力成本的策略既合乎机构宗旨,又符合服务契约,可是违背机构宗旨或者服务契约的过度节约则会影响机构服务质量。从政府出发,政府之所以购买机构的专业服务,期望的是高效优质的服务,而达成这种契约的前提预设是机构自主灵活、服务高效、贴近居民等专业品质,这是作为一个服务传递者最能在竞争中胜出的地方,而过度节约的策略却使机构与这一目标相差甚远。

尽管很多机构在自己的章程和宗旨中都明确规定,把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保障服务对象权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可是机构与政府评估标准间存在较大出入,为了保证服务契约的履行,在政府“以量取胜”政绩需要的强烈约束下,应以服务对象利益为根本目标和高效率服务为宗旨的机构不得不做出妥协来迎合政府,尽量满足政府考核的需要而非服务对象的需要,机构开展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逐渐走向非专业化和表面化,最终导致实际运作中不断偏离最初的宗旨和目标,而目标是组织的重要要素之一。它不仅对组织方针和行动选择产生影响,又作为象征性资产吸引外部拥护者的参与和认同。[美]W・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由此可见,作为开放系统中行动主体的民办社工机构通过开源节流等策略行为保证生存,短期内缓解了机构的资源之困,但也使机构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性质变异和目标置换的倾向,机构在实际运作中呈现出形式上的名实相符和实质上的名实分离的特征。机构在纠结于应该把政府的购买资金当作行动的风向标还是把社工专业精神当作行动的风向标的困境中,最终作为机构生存发展逻辑起点的价值需要逐渐被仅作为工具的资源需要所取代。

三、资源与权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现实生存逻辑形塑的力量

以资源导向而非服务对象需要为导向的生存逻辑是目前中国大部分民办社工机构生存状态的现实凝练。什么力量形塑了这种生存逻辑?很明显是资源,而拨开外层其背后却是权力在发挥着作用。

1.资源型权力支配: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基本规则

权力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拥有了资源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权力。迈克尔・曼认为,权力有四个来源,与这四个来源相对应的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权力,包括意识形态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英]迈克尔・曼:《权力的来源》,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沿着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看到,谁拥有了权力的来源,谁也就拥有了权力。整个社会都是在这种权力支配下运行的,它是社会生活中关系产生、存在和延续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权力是对资源的控制权、支配权和使用权,这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卞谦:《资源与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及其合理配置》,《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如何最优地整合资源、配置资源和使用资源。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现必须依赖资源的合理支配控制及高效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权力和资源密切联系,可以说资源型权力是支配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因为权力与其他资源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资源的配置,包括经济资源。此外,权力是一种具有支配性地位的资源。正是由于权力资源带来的对其他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使权力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强制力。一个人或者组织在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权力的支配和包围之中。

作为一种组织类型,社工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组织、群体打交道,与权力产生联系,它拥有的资源决定了自身在社会交换中的地位以及对其他人或组织产生影响力大小。在吉登斯看来,权力是行动者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行动者所能动员的资源多少成正比,资源在增强行动者行动能力的同时,也对行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二者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山小琪:《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权力”概念解析》,《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2期(下)。很明显,民办社工机构的种种生存性困境表明它在行动中能力十分有限。

2.资源型权力:机构现实生存逻辑形塑的力量

按照布劳的观点,在社会交换中获得独立的条件有四个:战略性资源增强了独立性;存在可以获得的所必需之服务的替代性来源;运用强制力量迫使别人给予必要的利益或者服务;减少需要。[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商务出版社,2013年,第193~195页。对民办社工机构而言,它与政府的资源交换中,不能满足获得独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正是源于对资源的依赖,导致机构和政府的互动中权力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又进一步恶化其生存的环境,最终导致其资源导向的生存逻辑。

首先,资源来源的单一性是民办社工机构资源导向生存逻辑形成的条件。理论上,社工机构可以承接政府的项目或者岗位获得资源,还可以面向市场开发服务项目来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实际上,由于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成熟,面向市场开发项目来收取费用在当下无法实现。此外,依靠专业技术来获得市场、社会的认可,尽力证明自己是很有吸引力的伙伴也是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政府购买服务中,对于政府而言,将服务委托给社工机构递送只是改变了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消除了政府的管理责任。政府的责任由直接管理责任变成对合同的管理。这些合同管理要求政府具备一定的政策专长,掌握谈判、讨价还价、调节的技能、监督项目审计能力。Kettl D. F.,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p.162.对于基层政府和官员而言,政府购买是个新生事物,如何对合同进行管理对他们而言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虽然对专业知识评估不是很熟悉,又很难找到监控的适当的着力点,但为了能在合同管理中掌握主动权,作为购买方的政府采用了书面报告和服务内容指标量化较为通用的评估方法。为了完成量化指标,机构在服务递送过程中较少从服务对象出发考虑他们的需要。由于不对等的交换关系,使得作为购买方的政府与承接服务的社工机构无形中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当资源来源大部分依赖政府时,政府给的资源就是一种恩惠,接受政府资源的机构就有做出某种回报的义务,而机构在回报义务方面也是比较弱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以丧失部分独立性为代价。从这个角度看,资源来源的单一性是其资源导向生存逻辑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其次,公权力在基层不恰当的实践是民办社工机构资源导向生存逻辑形成的加速剂。在福利多元主义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进下,政府机构膨胀、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寻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把一部分公共服务交由非营利组织承担,以此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策工具。中国的政府部门和研究者极力推崇并开始尝试性使用。一系列文件政策2009年10月,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2012年11月民政部和财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3月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014年4月印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意见》,2014年12月, 财政部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第一次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内容和指导目录的范围。的出台旨在鼓励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民办社工机构参与服务供给,但是很多规定较为宽泛。在实际购买中,各地政府依据手中的公权力来确定购买的服务类型和购买的数量,同时他们手中也掌握着筛选确定购买对象的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与职位和特权都不等同,它是对资源的控制、支配和使用。卞谦:《资源与权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实质及其合理配置》,《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政府在购买服务过程中权力的合理使用就是要最优地配置资源并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纲领式的制度设计中缺少指导性的实施方案使政府购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规范化。

综合来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竞争对服务提供主体施加压力,促进各方能动性的提升。然而实践却表明,这一条件在中国很多地方都难以实现。一是双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视角,二是双方无法实现平等的地位。因为机构在资源分配、制度供给以及规则制定上参与权限很小,占据绝对优势的仍然是政府的权力。在Kerkvliet看来,资源分配就是一个政治过程,这个过程充斥着相关利益主体围绕特定资源而展开的竞争,而主体间的关系决定着资源的最终分配方式。Benedict J. Tria Kerkvliet, “Everyday Politics in Peasant Societie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vol.36,no.1,2009,pp.227~243.民办社工机构资源分配结构也是机构与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由于民办社工机构普遍缺乏主动开发市场和业务的能力,只有依托既有行政体制的资源网络在嵌入中维持生存,因此,在这种利益博弈中,民办社工机构明显处于劣势。本应遵循市场基本原则配置资源的地方政府,在实际资源配置过程中并未达到最优和效益最大化。政府的公权力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监督时,二者间本应的委托关系就进一步变成了附庸或依附型关系。

四、权利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理想生存逻辑形塑的起点

需要导向向资源导向转变的动态过程揭示了民办社工机构在需要与资源间挣扎的过程,而机构资源导向的畸形生存逻辑是权力介入后的演变结果。需要是多元的,而资源不可能是无限的,因此,机构永远是在需要导向和资源导向间平衡。针对机构畸形的生存逻辑,既有研究多从应对策略角度提出解决民办社工机构生存困境的诸多建议,从而引导机构理想生存逻辑的形成,这不乏有建设意义。而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民办社工机构生存逻辑的困境,必须以需要为导向,以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构建机构资源交换的理想结构,因为理想的生存逻辑依赖理想的资源交换结构,而理想资源交换结构建构的前提是改变福利价值理念,使之实现从“权力观”到“权利观”的转变,而前提是对社工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准确的性质定位。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体建议和对策才能根本上解决民办社工机构资源导向的畸形生存逻辑。

1.“权力”抑或“权利”:社会工作服务的性质定位

对于政府和服务接受者而言,社工机构提供的服务对他们来说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政府给与的馈赠或施舍,还是自身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对机构提供服务性质上的认定决定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机构资源来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也决定了资源分配的原则。

现有文献中关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性质存在多种观点。有研究者认为,作为一项福利,社会工作服务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四类,即资源论、商品论、礼物论和权利论。臧其胜:《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路径――以南京大学流动儿童抗逆小童星项目为例》,《中国社会工作》2013年第4期(下)。资源论把社会工作服务视为一种资源。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社会工作服务被认为是政府可以随时给予也可任意剥夺的馈赠。按照这个逻辑,政府手中就掌握着自由裁量权,社会服务机构更希望嵌入到政府的权力体系中去获得有限资源,就导致目前政府与机构资源依赖的状况。这种不平衡的资源依赖关系,最终导致社会服务机构的行动结果有可能偏离了原初宗旨,有沦为“国家控制工具”的危险。陈涛:《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商品论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商品。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社会工作服务在市场上可以通过购买途径获得。这一假设隐含的是个体作为理性行动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购买手段来获得服务,这是一种理想的构想,充分考虑了个体在市场上自由选择权,然而个体进入市场前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因此,就有可能出现穷人因缺乏初始资源而无法获得所需的社会服务。为了保证人们更加平等地进入市场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再分配就成为保障个体在市场上有效行动的能力,保障人们最基本需要的满足。Miller D., “Market, State and Community,” in Le Grand J. And Estrin S., Market Social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p.85.这为国家介入提供了机会和正当理由。因此,《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在购买中引入市场化、契约化的市场机制就成为一种最理想和期许的形式。礼物论认为社会工作服务的性质就应该由具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志愿者或者公益组织提供。人们乐于去帮助他人,这是社会团结的一种表现。然而,随着政府福利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个人捐赠的热情,产生“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而当下中国现实向我们展示的是:公益组织屡遭公众质疑,不存在强大的支撑福利发展的利他主义情感。权利论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权利。那么政府就有责任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各类人群都能获得并且不能随便地给予和剥夺,最大限度地保障不同群体及个人的权利。而如何实现这种社会权利是社会成员需要满足的关键。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5页。因为是一种权利,那么政府就无法单方面依据行政权来决定由谁来提供,而由来自市场的服务接受者选择来决定。另一方面,社工机构也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群体和确定服务领域,这样才有可能解决机构对政府的单方面依赖。

以上分析向我们昭示,当下,仅把社会工作服务看作是一种礼物,完全依赖慈善是不可靠的。而完全依靠市场,有可能会加大社会的分化。把社会工作服务当作一种资源,就导致了当下机构组织目标异化、服务递送投机化以及畸形的生存逻辑。而当社会工作服务被视为一种权利时,通过服务资格审查的个体有权利要求政府为其提供,而符合市场准入资格的社会工作机构也有权利要求政府来购买他提供的服务。因此,只有当社工机构提供的服务被视为一种权利时,个人、机构和政府才有可能在同一舞台上平等地对话。

2.福利权:民办社工机构理想生存逻辑形塑的起点

社工机构提供的服务对于服务对象而言是一种权利的时候,就表明个体为了自己的权利可以去争取,这种权利就是一种积极的福利权,这应该成为机构理想资源交换结构中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基本原则的出发点。在Golding看来,福利权是一种对于个人需求的追求,是接受福利或援助的一种权利。包括住房需要、医疗保健需要、接受基本教育的需要,这就意味着这种权利与个人财产多少无关。Golding M. P., “The Primacy of Welfare Rights,”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vol.1,no.2, 1984, pp.119~136.在各国法律文本中可以看到把接受福利看作是一项权利的支持证据。如《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赋予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涉及到人们衣、食、住、医疗必要社会服务;特别是对处于失业、疾病、残废、衰老且没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权享受国家的各种保障。在中国,与《世界人权宣言》相对应的福利权益法律依据来源于宪法的第45条,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然而,作为一种积极的权利,相应就施加了一定的积极义务,而这种义务更强调国家对个人应尽的义务。这种积极的义务不是出自自愿行为而是宪法所规定的一种强制义务。由此,也把福利权和一般的个人慈善行为区别开来。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范文6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逻辑

中图分类号:F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20)08-0023-09

作者简介:邓伯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1106)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仿佛将人们带到了超越国家、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的数字环境之中。毋庸置疑,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样态,凭借数字技术,资本形态从实体资本转化为数字资本,数字资本成为继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之后的第三种支配性资本样态。正如美国学者丹Wingdings2VB@希勒所言,当代资本主义悄然进入了所谓“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但实际上,数字技术并不是纯粹价值中立的,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隐蔽了劳动的剥削,推动了资本的增殖,制造了数字拜物教。数字技术在成为建构生产方式的本体的同时,也成为服务于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力量。也就是说,“变化的只是资本主义的‘’和‘保护带’,也即其具体的运转方式,以通过资本增殖来攫取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的内核并没有变”①。因此,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析框架下,打通数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互联网时代,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与积累正寻求新的途径扩张,我们的日常生活全部被纳入商品化的经济自由主义逻辑之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意,考量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背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瑞典\]福克斯、\[加\]莫斯可:《马克思归来》(上下册),传播驿站工作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7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下,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全面深入地检视数字资本主义所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数字资本通过资本逻辑的空间扩张构建起了资本帝国主义治理体系和统治体系,数字资本通过数据算法实现对消费世界的重新规划来完成对消费者的无意识操控,数字资本通过资本逻辑生成智能主义为轴心的技术意识形态并将全部社会生活纳入到数字坐标中,数字资本通过市场逻辑定义政府并将其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市场逻辑的担保人。

一、引言

资本作为以物化逻辑所架构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体系,不仅创造了普遍利用自然屬性和人的属性的社会建制,而且建构了服务于资本统治的意识形态逻辑体系。数字资本通过变物化逻辑为数字化逻辑完成数字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体系的建构,同时也以数字化逻辑完成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体系的重构。新帝国主义乃是资本帝国主义,资本逻辑已经完成其全球扩张的历史使命,资本逻辑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构建的理论基础,资本逻辑的全球空间扩张构建起了全球化的资本帝国主义治理体系和统治体系。数字帝国主义通过变物理空间扩张为数字空间扩张,以数字资本的逻辑力量完成对现实社会历史性重构,数据算法成为世界市场体系建构的资本权力,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条,数据算法以意识形态力量获得了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前所未有的操控。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的内生性产物,是服务于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资本逻辑推动消费从目的性消费走向工具性消费,推动消费从实物消费走向符号消费,推动消费从真实需要走向消费欲望。消费主义暴露资本逻辑的理论危机、实践危机、意识形态危机。新消费主义是由数字资本所建构的意识形态,数字资本通过变实体消费为电子消费,数据算法直接接管消费世界,消费世界都要按照以数据算法为核心的数字资本逻辑重新规划,数据算法成为一种强劲的意识形态力量巧妙地实现了对消费者的无意识控制。技术主义是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共谋的意识形态结果。资本逻辑因技术逻辑的介入而成为技术生产力,技术逻辑建构起了资本权力的统治力量,技术逻辑因资本逻辑的介入而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逻辑构成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二者共谋演绎现代资本主义变奏曲。新技术主义是由数字资本所打造的技术意识形态,数字资本通过变劳动创造为技术创造,数字技术架构了一种数字坐标,将全部社会生活纳入到数字坐标中去并具化为逻辑的自动化,同时还会生成以数字坐标为轴心的意识形态的智能主义。自由主义是资本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资本逻辑本性就决定了其国家治理原则和方案,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自由化”,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私有化”,资本的安全性决定了“市场化”。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就是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安排将公共资源私有化。新自由主义通过以数字形式对资本和劳动重新赋值,资本的技术优势加深资本和劳动的数字鸿沟,数字革命使资本作为强者愈强,使劳动作为弱者愈弱,加深垄断资本集团对普通劳动者全方位地渗透与宰制。

二、数字资本与新帝国主义逻辑

新帝国主义乃是指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即资本帝国主义。埃伦·M·伍德将新帝国主义命名为“资本的帝国”,大卫·哈维将“新帝国主义”明确定义为“资本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以殖民扩张为特征的帝国主义,也不同于列宁所界定的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逻辑已经拉开全球扩张的序幕,资本逻辑开始与民族国家主权合谋,公开利用政治军事手段建立殖民地,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并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中心—”依附型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在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逻辑已经完成全球空间扩展,资本逻辑超越民族国家主权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性原则,并且资本逻辑渗透到人类社会所有的空间中,“资本逻辑已经从地理学意义上的显性广度空间扩张转向了文明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隐性空间扩张,并最终打造出资本力量操控一切、人们普遍认同的全球控制社会。”陈培永:《新帝国主义与资本逻辑的深度空间扩张论》,《理论视野》2013年第7期。资本逻辑成为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真正主宰者。新帝国主义和传统帝国主义相比,关键在于“权力的主权逻辑”和“权力的资本逻辑”在秩序构建中的决定性地位,传统帝国主义“权力的主权逻辑”占据主导地位,“权力的资本逻辑”为“权力的主权逻辑”开辟地理空间。新帝国主义“权力的资本逻辑”占据主导地位,“权力的主权逻辑”为“权力的资本逻辑”开辟市场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新帝国主义之‘新’并不在于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统治’范式的出现,而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适应这种改变而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新样态。”贾学军:《基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新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与现代化》2018年第1期。新帝国主义以资本逻辑完成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全面掌控,构建全球的资本主义治理体系。新帝国主义通过资本逻辑突破非资本主义国家的“超经济强制”对资本扩张的障碍,推进资本帝国主义的全球经济扩张战略,建立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形成全球经济霸权。新帝国主义通过资本逻辑和力量分布来确立国家权利体系,建构了为资本逻辑所支配的世界政治秩序格局,表现出资本权力对全球政治秩序的控制。新帝国主义建构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生态帝国主义的“碳”话语和“碳”体制,这充分彰显了资本逻辑在在全球生态议题和生态架构上的“领导性”角色。新帝国主义将服务于资本逻辑的“普世价值”向全球输出,获得意识形态话语霸权,通过策动“颜色革命”,将资本主义自由化推广开来,以建构起资本逻辑的全球秩序。总而言之,资本逻辑作为一种制度建构超越民族国家主权形式上升为一种普遍性的全球秩序,即资本秩序;升华为一种新的规则,即资本的规则;创制了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即资本主权。资本的全球化就是资本逻辑的全球化,就是资本制度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全球化。资本逻辑的全球空间扩张最终会构建一个全球化的资本帝国主义治理体系和统治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成为获取数据资源的权力,成为支配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指挥棒,成为攫取利润的数字资本,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催生了数字资本霸权的数字帝国主义。因此,“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不是平台和互联网让我们成为诸众,去抵抗帝国的时代,而是数字帝国主义兴起的时代,数字帝国主义意味着一种数字霸权兴起,它通过各种平台和APP掌控了大量的普通用户的日常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变成了庞大的数据体系。我们每一次网络上的对话、购物、娱乐、消费,实际上都成为了数字资本主义的产物。”蓝江、王欢:《从帝国到数字帝国主义——重读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求是学刊》2019年第2期。数字帝国主义之所以是帝国主义,就在于“帝国芯”没有根本改变,虽然是通过数字资本的增殖逻辑来实现其资本霸权,但数字资本的增殖主要是通过与数字技术合谋、与知识逻辑合谋、与文化逻辑合谋来加以完成的。数字帝国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创制了新的“数字奴隶制”,ChristianFuchs,DigitalLaborandKarlMarx,NewYork:Routledge,2014,pp.155-181.以数字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严谨的数据计算,以数字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以数字技术的逻辑优先实现劳动者对资本逻辑的价值体认,将劳动力的投入降到最低,将劳动生产率提到最高,榨取劳动者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数字帝国主义决不是对帝国主义的技术化改良,而是对帝国主义剥削的技术化遮蔽。换句话讲,数字帝国主义是数字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合谋,数字只是掩盖资本逻辑剥削性和压迫性的遮羞布。在此意义上,数字帝国主义也就是一种技术剥削。数字帝国主义凭借数字技术优势,在数字资本集聚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重组和数据垄断获取“先行优势”,牢牢占据了信息技术和人才竞争的至高点。广大发展中国家电信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落后,知识创新体制落后,在全球信息技术和人才竞争中处于下风。数字帝国主义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导致了非均衡的国际数字秩序,发展中国家处于数字帝国主义的压榨和盘剥之中。换句话讲,数字帝国主义是知识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合谋,资本逻辑只有在知识逻辑中才能够充分实现,资本经济转化为知识经济。在此意义上,数字帝国主义也就是一种知识垄断。数字帝国主义凭借其所掌握数字技术优势,如互联网、智能软件、移动终端、数字平台等进行系统化的文化输出和价值观传播,渗透其意识形態,灌输其价值观,推行其生活方式。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网络形态也是权力关系剧烈重组的来源。连接网络的开关机制是权力的特权工具。如此一来,掌握开关机制者成为权力掌握者。”\[瑞典\]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71页。换言之,数字帝国主义利用其所控制的数字权力的“命门”,监控和猎取其他国家政府和公民的安全信息,挑动全球社会在数字安全领域的敏感神经,并且打着数字民主的旗帜,使用各种网络媒介和数字手段来推动现实变革,策动“颜色革命”,强化数字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就此,数字技术成为数字帝国主义推行其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的数字武器。质言之,数字帝国主义是文化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合谋,资本逻辑驱动着文化逻辑出场,文化逻辑成就资本逻辑的霸权。在此意义上,数字帝国主义也就是一种文化霸权。

三、数字资本与新消费主义逻辑

如果说经典资本主义将消费看作是资本运行的基本环节,那么垄断资本主义则是将消费看作是资本增值的手段。资本逻辑就是通过大量和快速消费实现资本自身的增殖,因此如何刺激消费就成为制约资本增殖的关键。至此,消费就完成从享受功能到生产功能的质变,升级为消费主义。这就意味着,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的内生性产物,是服务于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是资本逻辑所建构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资本逻辑推动消费从目的性消费走向工具性消费,推动消费从实物消费走向符号消费,推动消费从真实需要走向消费欲望。消费主义赋予资本逻辑以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法性,为资本逻辑建构了商品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与意义系统,为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提供了文化态度与文化策略。资本逻辑与消费主义的合谋演绎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资本逻辑推动消费从目的性消费走向工具性消费,“消费不仅是满足物欲的纯粹行为,还是出于种种企图而对‘象征物’进行操纵的行为、手段和策略。”袁三标:《资本逻辑背后的意识形态迷雾》,《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消费从生产的目的转变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消费不再是以生理需求为导向的自然消费,而是以潜在欲望为导向的建构消费,消费异化为消费主义。资本逻辑推动消费从实物消费走向符号消费,致使资本主义异化“从物品的层次进入到精神的层次,而精神层次的异化是最为深刻的异化。”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消费不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物的符号价值,物的逻辑转变为符号的逻辑,就此,人生的意义从道德领域的至善理想落实为消费领域对符号意义的消费诉求,人们关注的是消费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重视的是消费品给人带来的心理体验,赢得的是消费品给人带来的社会评价。资本逻辑推动消费从真实的需要走向虚假的需求,而虚假的需求是由符号系统所建构的,符号系统通过对人的消费欲望的操纵和控制来制造虚假的需求,来生产着消费者所需求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消费升级为建构关系和秩序的意识形态工具。“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这不是通过取消便利,而是相反让他们进入游戏规则。这样,消费才能只身取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就像原始社会的等级或宗教礼仪所做到的那样。”\[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消费主义暴露了资本逻辑的理论危机,消费主义是一种颠倒人、物关系的“倒置逻辑”,将人当作资本增殖的客体和手段,而把物当作社会的主体和目的,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相关关系,消费主义将资本逻辑带到自相矛盾的理论困境之中。消费主义透露了资本逻辑的实践危机,消费主义放大了资本逻辑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奢靡消费,炫耀消费等,生为消费,死为消费,为资本逻辑所裹挟的消费主义,使消费者陷于丧失社会批判性为物所役的危险境地。消费主义泄露了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危机,消费主义将生命的意义寄希望于符号的世界,符号逻辑对人的生活世界的殖民,使人无法正视生活的真实需求,只能在虚妄的符号意识形态内不断创造着虚假消费的欲望和冲动,导致人在符号意识形态的遮蔽之下生存,深陷于无边的价值虚无主义泥潭之中。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资本的运行建立在数据算法基础之上,每一件商品,每一个生产者,每一个经销商,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被数据算法连接起来。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数字编码的形式在数字资本所设计的界面上获得其存在意义。“这种新特征恰恰是一种客观性的力量,即由数据和云计算形成的庞大的关联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一般数据。而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正是在这个一般数据基础上架构出来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数字时代的所有要素,包括所有个体,所有的物,都无一例外地被这个一般数据所中介,只有在一般数据的坐标系上,所有对象才能找到其特定的存在意义。”蓝江:《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哲学研究》2018年第3期。从资本的逻辑到数字资本的数据算法,一般数据具有了本体性力量,为资本逻辑所建构的符号价值进一步抽象为可计算的数字资本的数值关系,形成了比消费主义更为抽象的意识形态形式:新消费主义。一般数据将推动资本主义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升级浪潮,曾经的消费主义将可能很快消失在新消费主义的地平线上。因此,对新消费主义的批判,必须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论,从消费背后的数值关系析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透视出新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数字资本以其算法优势构建起全新的体验消费,消费从拥有更多物质财富转向享受美好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的情感、激情、爱欲、冲动、活力等身体感觉向量,将生活的美学体验撒播到数字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消费的欲望、行为、动作、表情、姿势等成为数字技术的计算要素,从消费的数值关系中就能够洞察到消费欲望的膨胀、消费感觉的扩张、消费创意的展露、消费想象的升级、消费体验的创新、消费意向的走势。同时也要看到消费为数字技术所控制,数字空间的后台数据算法成为架构消费秩序的资本力量,数字空间成为消费数据控制的新场域。在数字化时代,“罗斯的‘社会控制论’或没有了‘规训社会’的话语秩序与体系空间,社会结构已被掏空成一个非物质经济社会,支撑社会结构的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潘天波:《微媒介与新消费主义:一种身体的想象》,《现代传播》2019年第7期。数字资本以理性计算推动消费的理性回归,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想象创意,数字技术破除身体消费的物理空间域限,身体想象成为虚拟空间消费叙事的主题,消费者获得仪式感、娱乐感、幸福感等美学体验。在数字空间的消费叙事中,身体、图像、视觉、直觉、想象等成为消费叙事的操作变量和操作助手,或将消费叙事文字化,或将消费叙事图像化,或将消费叙事声音化,或将消费叙事视频化,或将消费叙事动画化,从而将身体的需要,生活的美好,情感的愉悦等消费感受以数字叙事形式表达出来,进而暗示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或态度。同时也要看到数字平台后面的数据编码完成了消费叙事控制,数据编码成为架构消费叙事的资本力量,数据编码成为消费控制的新形式。数字资本推动数字技术和感觉器官的融合,虚拟的数字技术打破了消费的物理空间活动的局限性,消费从物理空间在场转向数字空间在场,以身体的直觉、感知、想象、情感等为中心,建构起以身体为核心的直觉商品化和商品直觉化相交汇的全新消费制式,创造出数字消费空间的新体验、新概念、新故事,在数字消费空间中展现身体美学隐喻,进而提高消费在想象、创意、审美上的文化含量。但是也要看到“美感控制”是数字空间消费控制的核心形态,它借助感官直觉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数字技术的美感控制已然进入到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之中,“美感控制”成为消费控制的新路径。

四、数字资本与新技术主义逻辑

现代社会是资本与技术的社会。资本作为以物化逻辑才开始获得历史存在的现实性,技术也只有物化逻辑才获得社会存在的现实性,物化逻辑构成资本与技术的共同性本质规定。资本逻辑就是资本增殖的逻辑。“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资本借助技术逻辑而获得体系化的扩张力量,资本权力以技术逻辑实现其价值增殖的目标。正如芬伯格所指出,“资本霸权不是依赖于一种社会控制的特定技巧(technique),而是在更根本上依赖于从技术上将资本霸权运行于其中的整个社会关系领域进行重新建构。”\[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技术逻辑就是谋划与计算的效率逻辑。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在于“座架”,“什么是现代技术?它也是一种解蔽。唯当我们让目光停留在这一基本特征上,现代技术的新特质才会显示给我们。”\[德\]马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载《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52页。技术借助资本所创制的普遍性的物化逻辑而成为真正的现实性的物质力量,技术权力因此也使资本逻辑实现其社会扩张职能。正像马克思所言,“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9頁。在某种意义上讲,资本逻辑与技术逻辑具有内在的共契性,二者殊途同归于增殖和求利的共谋之中,资本逻辑与技术逻辑的耦合汇演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奏曲。以资本逻辑对技术进行重构,技术成为属于资本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一种属于资本本身的生产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是属于资本的,技术在资本中存在,技术被资本所支配,资本“创造”技术。质言之,资本是技术的灵魂与胆魄,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技术的资本化要求技术被纳入资本的运作机制之中,技术要服从于资本的选择、调制与整合,技术成为资本权力扩张的有效工具,同时以资本的社会权力解决技术的逻辑权力的现实性问题,由此生成隶属于资本的技术主义意识形态,在技术资本化过程中若是缺乏对资本的意识形态批判,势必堕入资本拜物教囹圄之中。通过对资本的意识形态批判,发现了资本的物化逻辑背后的剥削密码,透视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的奥秘,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实现路径。以技术逻辑对资本进行再造,资本按照技术的逻辑规则进行运转,资本成为一种技术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成为资本权力的统治工具,资本权力经过技术的包装具有了工具合理性。资本的技术化要求资本被归入到技术的逻辑架构之中,将资本问题的解决予以技术化,并且通过建构技术指标体系来对资本问题解决进行效果评价,以技术合理性为资本做合法性论证,因此生成依托于技术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本技术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势必导致技术逻辑的肆意扩张。通过对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揭示技术合理性是如何为政治合理性辩护,解析技术是如何成为资本剥削的工具,剖析技术是如何成为维护资本统治的合法性力量。总而言之,无论是隶属于资本的技术主义,还是依托于技术的资本主义,都是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共谋的意识形态结果。

以互联网Internet、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Data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克服了技术的机械性,实现了技术的智能革命,将人从技术异化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开创人类社会的新技术主义时代。数字资本以数字技术对世界重构,新制造、新零售、新物流、新消费、新金融、新媒体等等,所有品类都要按照数字技术逻辑重新推演,这一切背后都是数字技术的力量,都是资本化的数字技术的力量。“在现今的信息时代,技术意志对功用和效益的追求演变为对‘数字’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敏感和格外的偏好,又把人抛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之中,人被还原为二进制数字称为比特的东西,‘数字化’更全面彻底地剥光了人作为人所拥有的一切。”倪瑞华:《论技术主义对人类道德责任的消解》,《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也就是说,数字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加速向社会经济各领域全面渗透,推动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一切皆可数字化定义,一切皆可数字化驱动,一切皆可数字化连接,一切皆可数字化呈现,一切皆可数字化融合,数字技术将实现从技术主义向新技术主义的最关键跳跃。新技术主义不只是一种技术意识形态,而是通过真正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建构起来的数字化存在方式,只有在数字技术的坐标轴上,以身体为核心的生产叙事和生活叙事才能找到其特定的存在意义。数字化成为社会运行的支配性规则,技术主义的物化逻辑的外衣被剥掉,数据算法“第一次以最为赤裸的方式成为架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利器,我们不仅仅是被还原为物,在这个物的外壳破裂之后,我们进一步被还原为一种数值关系。这样,在今天的拜物教中,我们看到的不纯粹是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我们可以透过这两种拜物教,看到与资本拜物教联系更为密切的是一种全新的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蓝江:《数字异化与一般数据:数字资本主义批判序曲》,《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因此,在新技术主义时代,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物化的异化,而是数字化的异化,这并不是对物化的扬弃,而是更深层次的异化。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决定论,决定了剩余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的运转不是取决于劳动,而是取决于数字,似乎是劳动价值论变成了数字价值论。“由此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更具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更仿佛与劳动无关。”白刚:《数字资本主义:“证伪”了<资本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事实上,数字劳动是非物质化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的新的劳动形式,是数字资本形成和积累的根源。在此意义上,新技术主义只是表明数字资本“比资本更加具有压迫性、更加飞扬跋扈、更加具有剥削性、充满矛盾和邪恶。”\[美\]杜娜叶夫斯卡娅:《哲学与革命》,傅小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数字资本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还原为二进制数字编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都是数字资本的最佳生态安排,数字资本通过赋能建构数字资产交易所打造人类社会的数字共同体的同时,却也必将衍生出充满非确定性的属于智能机器人社会的平行世界。因此,对新技术主义不仅要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来解决数字技术的价值分享问题,而且还要进行存在论批判来解决数字技术所开创的机器人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平行世界的镜像关系,前瞻性研究数据算法在机器人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多维镜像中的演化机理及其潜在风险。

五、数字资本与新自由主义逻辑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范畴,资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自由,资本在追求价值增殖过程中对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需求衍生出社会制度构建的原理和方案,并以此来担保资本逻辑的实现。换句话讲,自由主义的本质是资本逻辑,是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集中体现。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就是通过彻底的“私有化”、绝对的“市场化”、极端的“自由化”将公共资源转化为资本所有。因此,自由主义从“诞生开始就沦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与意识形态,深刻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市场化、私有化攫取自身利益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范逢春:《新自由主义国家治理方案的逻辑谬误》,《人民论坛》2018年第6期。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本性就决定了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国家治理原则和方案。“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自由化的要求,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对开放市场的追求,资本的安全性追求政府干预的最小化。”盖艳梅:《新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5期。资本的流动性要求建构开放的市场体系,尽可能地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有限政府理念,以开放的市场化制度建构,来突破资本空间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以实现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催生出强调流动性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导致全球资本空间配置的非正义性。事实上,“政府与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但两者互相替代的那个点,永远在以‘政府’变量为横轴、以‘市场’变量为竖轴的反比例函数中的曲线上运行,政府在最大程度上代替市场,市场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替代政府,但二者都不能完全取代对方。”曹文宏:《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基于政治和经济的二维解读》,《东南学术》2014年第6期。因此,既需要市场“无形的手”来激發活力,也需要政府“有形的手”构建秩序,这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资本的趋利性要求以私有制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市场资源配置,以保证劳动和资本都发挥最大效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化,人力资本具有了社会性,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化赋予了人力资本以资本逻辑,劳动力变身为功能性资本,成为能够获取剩余价值的资本形态,这样,人力资本就和物力资本的所有者一样能够获得剩余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本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的金融化推动资本从产业部门转向金融部门,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金融资本越来越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追逐资本自身的独立和增值,资本的金融化增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权力,如果说实体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权局限在宏观领域,那么金融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权已经深入到微观领域。在强制与非强制、实体与虚拟、宏观与微观的张力中资本对劳动的权力已经走向极致。在自由主义制度框架内,既要激发资本的活力,又要规避资本的贪婪,既要保护劳动的权利,又要保障生产秩序,建构协调的资本与劳动关系。资本的安全性要求在尊重个人权利的基本前提下规范国家权力。所谓个人权利乃是市场逻辑的自由交易,所谓国家权力乃是公共权力的强制实施,国家权力以个人权利的确立和保障为基础,个人权利以公共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为前提。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是分野的,因此,要限制国家权力,反对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不适当干预。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又是暗合的,因此,承认国家权力,主张依靠国家权力来保护个人权利。相反,“自由主义思想的权利与权力关系是在充满悖论色彩的自由主义的人的观念中完成的,这种悖论孕育了自由主义式权力体制对权利保障的可能的最大缺陷——自由竞争带来的权利的被剥夺和被侵犯。”黄其松:《走出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关系的困境——从自由主义的悖论到马克思的批判性建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因此,就要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置于特定社会关系中,来阐明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耦合关系。

新自由主義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再造,如果说古典自由主义基于政府与市场非此即彼思维定势,强调“看不见的手”的市场隐喻与“守夜人”的政府定位,那么新自由主义则是以市场定义政府,政府依照市场逻辑运行,政府接受市场监管,政府为市场服务。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技术渗透到资本逻辑之中,将会引导资本逻辑的因果走势,解释和预测资本逻辑的此消彼长,解构和整合资本逻辑的单元组成,由此,数字资本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市场逻辑和自觉性的技术逻辑相结合的权力范式,数字资本以这种复合型权力范式来重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能导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风险错配和冲突,由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就需要形成一种审慎理性的数字权力共识和数字治理观念。数字资本的流动性要求借助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建立起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新型数字治理体系。以数字资本原则再造政府,政府成为数字资本的化身,政府被数字资本赋予推行数字化新秩序的职能,不是数字资本接受政府的监管,而是政府接受数字资本的监管,政府为推行数字资本服务,数字资本变身为新的利维坦,数字资本凭借数字技术优势在全球建构起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资本主义就是以数字资本逻辑打造的新自由主义体系。数字资本的趋利性要求以私人性和公共性相结合原则打造开放的数字空间架构,数字资本的公共性原则要求建构网络空间结构的公共意义系统,来解决数字暴力数字恐慌数字灾害等数字风险问题,数字资本的私人性要求保障数字空间的数字自由,来解决数字安全数字隐私数字利益等数字权利问题。数字资本凭借数字技术优势创造出无数的数字平台,将数字要素资源转变为数字价值资源,建构起数字资本猎取剩余价值的有效场域,并且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将其意志强加于国家,逐步控制世界,最终形成数字资本为核心的数字帝国主义体系。数字资本的安全性要求通过核定数字资本和数字劳动的权利边界来实现数字权益的保护,数字资本重塑了劳动过程,数字资本以数据算法对数字劳动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运算规则真正成为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支配性力量。数字资本重塑了劳动产品,数字资本将数字产品整合进数字秩序框架之中,形成以数据产品为核心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数字资本创新了劳动方式,分化了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区分了实体劳动和虚拟劳动,模糊了雇佣劳动和免费劳动等,开拓了数字劳动价值论的新场域。数字资本重组了劳动关系,数字劳动是在数字资本的框架下进行的,数字劳动已经成为数字资本的要素,是数字资本实现价值增值的手段,是数字资本剥削逻辑在虚拟网络空间的延展。总而言之,数字就是数字,只有被用来作为价值增值手段时才成为数字资本。这就是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更加隐秘的剥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