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实训报告范例

人力实训报告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1

鉴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其实训教学多半只能采取模拟方式,这就要求尽量提供仿真的环境。首先是要提供开展实训教学的硬环境,如专门实验室、测试场所等,这些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要提供仿真的人力资源管理人际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无论是招聘、绩效考核还是培训,都强调人际的互动,比之于其他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有着更高的人际环境要求,而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单靠实训教师是无法提供这样的人际环境的,这是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其三,在教学组织中遇到的其他困难,比如工作分析、薪酬调查等必须深入到企业中去,就很难执行到位,其最终成果也不可避免地有想当然的成分。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指导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的指导思路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岗位要求为依据,针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等进行实训演练。因此,在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上,应以职业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目标,以创设仿真的人际环境为宗旨,综合考虑各模块的内在联系,精心选择实训模块。模块一:组建实训小组;模块二:新建小组培训。由任课教师模拟培训师进行新员工培训;模块三:制定小组绩效管理方案;模块四:组织结构设计;模块五:工作流程分析实训;模块六:工作分析实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评价与薪酬设计;模块七:模拟招聘面试;模块八:职业生涯设计;模块九:小组绩效考核。实训课程将专业知识、课堂控制和成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设计

1.前期准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调查分析,系统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操作指导书并制定合理的实训考核方案等。

2.实训分组

指导教师按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以5~7人为宜,在磨合期内,教师可对每组成员进行微调。每组实力相对均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员的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又要考虑他们的职务、性别、性格、兴趣等因素。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角色分工

各小组选出负责人,拟定公司名称,设计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在每个模块的实训演练中,每人都要按各自扮演的角色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如小组的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其中组长要求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意识;汇报员要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再现企业的真实环境:要有仿真的办公环境,如办公桌椅布局、企业标志的张贴、企业文化宣传栏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员工,无论是在讨论、发言,还是书面报告时都要使用职业性的语言。

5.制度建设

教师事先设定好任务,小组成员依据实训指导书要求,了解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并进入实际操作。教师要给各组制定统一的奖惩制度,规定各组做好过程记录,指导各组做好最终考核。教师可选2~3名学生作为助理,由教师和助理对实训各个环节实施考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有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如此亦会大大减轻教师维护教学秩序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专业的指导上来。

6.软件支持

教学中尽量选购企业广泛使用的管理软件,充分、合理地利用模拟软件或沙盘技术来提高实训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的考评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学生在实训过程或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老师应及时评价并加以肯定,因此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评可采取过程性考评和总结性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1.过程性考评

通过反映实训中表现效果的过程表或反映实训成果的质量表来评定,表格制定内容包括组织水平、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创新、时间控制等,并赋予不同权重,过程性考评强调实训过程、强调实践技能的养成。

2.总结性考评

实训项目结束后,各小组要撰写实训报告并进行汇报,最后成绩以小组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当然,教师还将根据每组成员的分工和参与程度,如组织者、设计者、内容执笔者、上台讲解者、补充讲解者、资料收集者等,在各组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进行分数调整,以区别不同成员的的贡献度。

3.教师要做好点评工作

一方面,学生希望自己的付出和表现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不足之处能得到教师悉心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与思考。适当的点评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

五、结束语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实践课程

1研究背景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产业升级加快的重要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不断探索,由原来的重视理论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向重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转变。实践教学内容包含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有必要剖析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发展实际需求,深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竞赛课程改革,进行课堂实践课程设计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从全国来看,自1999年以来数量上持续增加。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高校由39所持续增加到200多所,近年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2004年,报教育部备案和批准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07所;若包含独立院校在内,2007-2009年设置人力资源本科专业高校数量分别为283所、301所、315所。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快速扩张和社会对实践能力需求的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面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对称、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模式不成熟和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等问题。另外,人力资源实践教学还面临需求强、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缺乏创新性的实践改革和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等问题。当然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赛促学,赛课结合”的人力资源竞赛课程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及能力需求

3.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系统性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的学科,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层次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体系,能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技能和工具,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

3.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专业核心课程内部的项目实训、独立设科的集中实训、人力资源管理竞赛课程等校内实训,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认知实习、素质拓展等校外实训。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里新增加的专业竞赛课程,以竞赛形式将课程教学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成为一种新趋势引领实践教学的进步。

3.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需求

3.3.1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基础和专业知识为载体,将人力资源管理的6大模块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与企业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又与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以专业知识带动技能提高,在熟练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技巧和技能的灵活运用,故人力资源实践教学要以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为基础,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才能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基本能力。

3.3.2积极培养思考和管理应用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艺术性的特征,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需要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同时又要应用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去,所以培养积极思考和管理应用能力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一个方向。

3.3.3团队合作精神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引入了“以赛促学、赛课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需要学生自发组成团队,利用团队成员的各自特长,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具备团队竞争意识,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方案

4.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区别于工科实验设计,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实验设备和材料,需要提供模拟化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及业务诉求,根据课程需要引进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实践对象不是作用对象的客体,而是操控实验过程的学生,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周密设计、实践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结果评估,不单纯地评估实践结果,还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评估的内容不只包括专业知识能力,还包括积极思考和管理应变能力,还有团队协调与沟通能力,以及最后的结果呈现能力。

4.2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竞赛实践课程内容

4.2.1实践课程的目的

利用传统的代课型授课方法,学生获取的是间接知识,虽然能大大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但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新型实验课程采用亲验性教学方法,满足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创新性思维,注重技巧和技能的提升为主要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具备思想和行为的人,所以课程的设计要以了解人的性格特点、启发人的思维能力、激发人的自主兴趣,提高人的知识运用为能力培养目标。

4.2.2实验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竞赛课程的开展需要1个面积约90m2、至少容纳40人的实验室,包含进行小组讨论的实验台、专业软件、装有计算机和多媒体等基本硬件,里边包含模拟演练的基本案例信息,可通过设置任务的模式进行训练。

4.2.3实验组织

将学生平均分成6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决策者,其他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履行各个职务应当履行的义务,准备实验所需的基本材料。

4.2.4实验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计主要围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有关赛课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根据专业特点,教师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将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实训课程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就竞赛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专题理论讲授,然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中实训竞争对抗演练,教师检验实践过程,评估实践结果。评估成绩包括基础知识掌握、团队合作、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汇报演示等以小组给出的成绩。

4.2.5实验评估

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从5个方面对实验对象进行考核评估。①实验准备。包括小组分工协调、职责分配、时间把控。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小组成员对规则的解读情况、老师答疑情况和测评结果系统评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评。③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操作。在模拟过程中,对实验过程中不当操作及失误次数进行评估。④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冲突与分歧的解决以及处理方式。⑤报告演示实操经验。要求小组用制作幻灯片和汇报模式对实验过程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归纳。

5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新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强,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很大,通过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不在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能在实验室中反复操作这些技术,体会其中的要求和方法,以满足企业和各类组织对毕业生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征,实践课程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课程特点,以人才培养需求与目标为依托,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做好效果评估,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内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惠,王艳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陈瑜,陈俊梁.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6).

[3]张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4]罗帆,李昂.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该科探索[J].高教论坛,2009(7).

[5]强国民.基于学科竞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6]葛永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29).

[7]贺冬怡,王成军.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培训管理课程设计模式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5).

[8]陈葵晞.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招聘实训课程探索[J].职教论坛,2009(29).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3

广东省高职教指委教改项目:《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论文,项目编号:YGL2013050。

【摘要】

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视角,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是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序、整体及生成,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要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开发出能够同时遵循职业成长和理论认知学习两个规律的教育逻辑路线。在课程设计上在考虑课程内容选择的同时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排序,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应用的参照系,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力资管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明确要求,也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凸显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辨识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规模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22万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虽然高职院校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若想让中国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为职业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就业和学历歧视之外。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改方面下苦功夫。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工作过程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熟练实践操作,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理

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盛行于德国,其出发点是为了摆脱“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及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达到“参与构建或工作世界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008年,国内专家学者姜大源教授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一书中将理论延伸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姜大源认为,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讲授模块的选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授课方式与所用教材,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打转。通常一门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描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及操作步骤的“操作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普通高教注重学科逻辑结构,主要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操作性知识,由经验上升到策略讲究知识的快速回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即培养“职业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结构分为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学科体系课程的编排体现的是一种“横向延伸”,易于使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劳动关系管理等。但平行课程的展开,导致了描述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分裂,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习了学科领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依然不能应用于实践。显然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行动体系课程的编排则表现为一种“纵向拓展”。基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情景,对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后形成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基于串连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同时强化了操作步骤,理实融合,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并未改变教授知识的总量,而是打破原有框架,将知识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排序,这便是其改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模式,将所要学习课程内容融入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现下许多高职一线教师提出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填写就业调查问卷时表示,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其实,管理类课程是研究一般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用于提升学生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才能自如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情景模式。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操作情况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开发主要聚焦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目前来看,专家与一线教学人员对其必要性都已达成共识。在其实施路径方面,还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北京社会保障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但其成功的条件对于其他职业院校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学体系设计方面,多数老师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从案例、软件运用及实践实习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多元化本身亦存在隐性冲突的问题。其一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时间分配问题;其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会有冲突,如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以及理论点讲解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性程度也会影响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混合使用的功能和效用;其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愿意扮演主体角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管理类课改与开发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重点工作之一,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成型,还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教学之路,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中,因此改革过程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否意味着淡化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序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二重属性。前者重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后者强调通识性与学术性,便于以后的研究能力发展。高职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作用,甚至一些学校提出去理论化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不同于中职或技能培训机构,若是过渡弱化其通识教育的功能,一味地倾向“职业”功能最终将背离高职教育本来的意义。问题二:如何解决管理类课程开发中针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高职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其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某一行业或职业范围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上岗必须的相关技能,以便能在入职后缩短适应期,快速上手。根据这一目标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保持动态开放的形式,紧跟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要求,及时了解企业职位变动及岗位素质要求,然后将其体现在课程设计之中,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紧跟时展,迅速适应工作。但是,这并不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旧式学徒,高职课程开发既要体现专业性,又不能过于细致,这是从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灵活适应社会职位变化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要求高职生成为“通才”,但需要培养学生有职业发展与规划的能力。问题三:如何避免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陷入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误区?高职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表明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或社会其他机构的基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明确了培养的是对行政事务、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学科有所了解的操作性人才,但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定位与本科区别不大。从教学大纲到实训手册,并没有体现技能和操作的特色,或者没有条件去体现其技能和操作的性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又要受到实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管理类课程上无法做出突破性创新。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难以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又无法经历模拟工作情景,导致“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多少带着“纸上谈兵”的意味,效果大打折扣。最终教师难以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训环节设计之中。问题四: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管理类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设计与构建?管理类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发,意味着接下来要主动创造实施条件。但与理工科的实训环境不同,管理类课程的实训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方案上,管理类课程通常设计为理实一体,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要保证理论教学,就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社会有针对性地参与实际管理或进行社会调研,课堂实训难免有隔靴捎痒之嫌。在实训机电建设方面,由于管理类课程实训室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导致部分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或是模拟管理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没有高仿真的工作情景设计,学生难以进入角色,也缺少对具体工作情景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凡此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高职课程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三、工作导向系统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反思

高职课程开发是高职教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管理类课程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创造财富的行动者”?如何摆脱教师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状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国内发展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相较而言,国外整个人力资源学科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来看,除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外,还包括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内容来结合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角色模拟与上机演练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定向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其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社会实践教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到企业中检验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工学结合”。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实习基地和参与社会实习多种渠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实训基地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硬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管理类课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应用型课程,配套实训设施建设及方案设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一般来说,管理类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建设多个功能类似,作用相同的实训室。若想使得实训室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学院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工作情景模块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块实训室,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另外,对于人力资源专业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即模块实训室及模拟人力资源工作室,用于满足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校企结合模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师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学生与岗位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优势就业。

(三)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案也是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方面做出较多改革和新的尝试,但回归到期末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例如笔试或是课程报告。笔试,作为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考试而学习”,考完之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课程报告能够结合平时实训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专业思路,但是,伴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简单化和大量化使得课程报告演变成学生偷懒躲巧的温床。在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名称,数以百计的格式课程报告便可随意复制黏贴。最终使得考核沦为形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并不是摒弃传统考核手段,而是去粗取精,组建课程考核研究小组,在确保考试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注重考核形式的全面性,照顾管理类课程的实操环节考核,将模块方案设计、模拟实训参与融入考核中来,注重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避免课程考核流于形式。

(四)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研究,笔者选取所在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人力方向66位同学,其中男生5人,女生61人。实验分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形式,全部学生即使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课程的全部内容均由具有同一教师授课。教材采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笔者将授课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按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教学。第一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将“人力资源规划、薪酬及劳动关系”三个模块以理论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第二教学时段将剩余三个模块:“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采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工作导向系统化”课程观,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学习热情。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及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实践能力”等7各方面进行调研,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发放66份问卷,回收6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模拟“工作情景”组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95.45%;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的达到90.91%,有84.85%的学生认为,工作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是值得管理类课程在开发和改革中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焓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J].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

[3]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9.

[4]马树超,范唯,郭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职业教育词典[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职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吴婉怡,罗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7]张成涛.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4.

[8]杨海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调整策略——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1.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4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并对确保课程质量的关键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吉首大学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DL2015011)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化实训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程的名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该课程的实训项目由《酒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融合组成,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训课程教学难度较高。该门课程质量如何保障呢?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

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施本课程教学后学生需掌握或巩固的知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知识,二是依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完成酒店的规划筹建、做好客源组织、产品销售、对客服务模拟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实训,掌握这些模块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的使用程序,培养学生的酒店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酒店规划、筹建以及设施设备配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员工编制核算、班制确定、排班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客源组织、产品销售策略以及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酒店前厅接待、客房服务中心管理、预定及预订中心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初步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营销等部门的初、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素养。

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教育者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之前,笔者多次到酒店行业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以及作为酒店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2.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在实训内容实施环节设计时坚持做中学、学中会原则。经过独立思考、亲手实践,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

3.突出团队的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从事管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管理者。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的管理工作,协作能力始终都是培养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对客服务、部门之间协作、与中间商合作等部分内容,目的是除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点的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三、《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课的基础条件与教学方法

(一)开课的基础条件。

开设此实训课的基础条件是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机、服务器、互联网、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实训报告、课程QQ群。

(二)教学方法选择。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基本教学法有:多媒体教学、角色模拟、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网络答疑等。

四、抓好《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关键点,确保教学质量

(一)建好线上课程交流平台、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好课程助教。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再加上学生完成实训的时间占到了总课时数的90%,教师的教学指导时间严重被压缩,因此只能借助网络利用课外时间提前完成一部分实训教学指导。课外的课程交流平台可以建课程QQ群或微信群,课程QQ群或微信群一方面用来提前实训内容与要求,另一方面是用来了解学生完成当堂实训的难点以及课后答疑,由于课外工作量增加和交流时间拉长,教师一人很难有质量的应对变化,解决的办法就是选好课程助教,由助教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10人1组的学习小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学习委员和班长分管各小组长。

(二)提前实训教学内容,提炼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精讲。

教师提前1个星期把实训内容与要求到线上课程交流平台中,由小组长督促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学习,负责搜集各小组完成实训的疑难点,并归到课程助教处,由课程助教进行整理后发给授课教师,为教师在课堂开展有重点的精讲提供依据,从而确保实训按时保质完成。

(三)抓好课堂的随堂答疑与纠错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训操作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课前没及时消化实训内容,在做实训项目的时候就会卡住,这时老师要进行及时的答疑辅导。另外还要注意检查个别同学不会就乱编、或直接抄袭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纠错,以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

(四)认真批改实训报告。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5

1“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的涵义和研究背景

互联网环境下大量涌现的在线课程以及疫情对于线上教学的需求,高校已经把“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模式,由于混合式教学能够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而将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常态化教学设计方式[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线下教学和纯粹线上教学的改革,能够克服传统线下教学“一言堂”的弊端,也能够避免纯粹线上教学缺少师生互动的缺陷。为此,需要探索混合式教学的最佳设计和实践,以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即一方面通过线上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提升学生高层次思维发展,另一方面提高混合式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最佳的教学设计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线上教学视频、制定线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讨论作业和课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质量评价和课后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性测评的全过程。本文是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教学成果的要求,以及本人长期课程教学实践和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对于《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的创新性设计。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实现《组织与工作分析》成果导向的有效方式

OBE教育理念也称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2]。成果导向的专业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设计课程教学,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与操作实践高度融合、集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组织与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多层次、多维度地阐述了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工作分析与组织、岗位设计的技术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对课程知识体系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掌握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织与工作分析实践。可见《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既强调理论性,又突出实践性,突出培养HR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学习成果应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创新技能,专业知识体现为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应用创新技能体现为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理论性内容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过程完成,实践性内容可通过线下教学方式实现,即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一,线上视频教学进行知识点的系统讲解,同时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要有所侧重。线上教学生成的统计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学生学习的状况。用以实现记忆知识、理解知识等教学成果目标。其二,通过线下课堂讲解可对线上教学内容中学生理解难点进行答疑,通过线下多样化互动培养学生获取课程实践性所对应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实现《组织与工作分析》的学习成果目标。

3《组织与工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课程教学定位存在偏差。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专业课程应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结合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教学,但当前我国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仍以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核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同样存在以理论教学定位为主的偏差。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把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而轻视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致使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教材普遍沿用多年的专业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性不足,同时教材中呈现的案例缺乏新环境下的企业最新实践案例、多为反复引用的陈旧案例。缺乏创新性的理论和案例严重影响学生获取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上分析可知,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制约着于市场化应用人才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教学中仍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以及实验实训等教学法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了其认知能力,但实践教学的缺乏也导致学生缺乏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两一方面,虽然部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比较陈旧或者其中有些教师选取的案例相对陈旧、缺乏针对性,或者一些教师选取案例时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以及分析能力不足的状况,致使案例教学滞后于市场需求或者由于学生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能力不足难以理解案例内容,更无法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制约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实践教学设施的缺乏。本科院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也需开展实践教学,在现实或者模拟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沟通与组织能力,并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对应的方案设计技能和日常工作需要的技能,丰富其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但是当前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如部分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制约或者经费的约束,未建设人力资源实训等仿真实验室、人力资源软件实验室,同时学校未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致使教师无法开展《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学生的校外实习多是自己或家长寻找的实习机会,多数学生更是参加非专业岗位完成实习,无法提高学生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此外,部分学校虽在校外开设了实训基地,但其空间跨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指导与督查难度,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五是考核方式不全面。应试教育影响下,包括《组织与工作分析》的教师在内的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考核方式,即以学生平时上课表现组成其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成绩,同时教师以理论知识为考核内容,通过试卷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多数教师在考试前为学生划定重点内容,学生通过突击背诵重点知识及问题来应对考试,虽然提升了学生的考核成绩,但其人力资源业务能力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导致毕业生拥有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以上分析可知,《组织与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一样,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无法满足市场对HR的用人需求,因此,现阶段开展《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尤为迫切。

4《组织与工作分析》“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

《组织与工作分析》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现在教学中的预习、课堂、复习和考评等全过程。

4.1教学必备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新课程教学之前进行的自学准备,可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可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在前一节下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下节课教学内容,并口头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即本节教学中主要知识点,例如“预习本节教学中工作分析信息收集方法中的访谈调查分析法与问卷调查分析法。”学生主要利用线上教学视频和线上参考资料、教材研习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间由学生弹性选择,学生预习中可自觉地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线上提出,作为课堂答疑和讨论的内容。

4.2“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实践

该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包括线上理论教学;线下课堂对于难点的讲解和问题答疑;线下的案例教学以及软件实操教学、实训教学等。课堂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一是理论教授法,理论教学包括线上视频教学和线下答疑。学生进一步针对线上教学每一节课的作业及问题,积极思考进行线上回答或者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状况进行线下重难点答疑和深入讲解。二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通过课堂线下教学完成。结合案例深入剖析企业在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等。三是软件实操法,软件操作部分是运用课程教学软件完成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的实务。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软件提供的企业实际案例,运用课程所学方法,采用分工合作或者独立方式完成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的实务。四是实训教学法,实训操作教学环节应在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进行。训练学生掌握仪器实验,并运用仪器实验进行自我以及他人测试,并且能够运用测试结果完成个人及他人的相关素质、技能、个性等评价。

4.3深入企业实际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内容侧重于巩固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通常为应用题,要求学生在深入复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并形成书面报告。如“结合具体企业,任意选取一个岗位进行工作分析信息收集的调查问卷设计;并采用问卷调研收集工作分析的相关信息形成书面材料。”

4.4五位一体的综合考评方式

运用“过程+结果”、“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具体包括线上教学视频的完成比例、线上作业的完成率以及质量、线下案例讨论和专业方案设计的完成比例及质量、线下实验、实训课程的过程及报告完成的质量、期末笔试等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

5“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对应的教学成果表现

5.1课前预习达到初步“记忆+理解”的成果

通过课前预习达到初步“记忆+理解”课程理论、相关方法和工具的预习目标。提前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记忆和理解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等,并识别学习重点和难点,促使学生带这个问题走进课堂。如:了解访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分析法的概念、内容和特点、对于工作分析的作用,以及实施步骤等。

5.2课堂多种教学方法促成“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的成果

一是通过线上“课件+视频”教学,线上完成课堂作业以及线下点评、课后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可达到理解课程前沿动态、记忆和理解课程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二是通过线下的课堂案例教学法达到初步培养“应用+分析+评价”能力的成果目标。小组讨论课堂案例能够使学生结合企业实践素材、运用课程理论知识深入分析企业在工作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依据所学理论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实践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线下的软件实操法达到进一步“记忆+理解+应用”的成果目标。学生针对教学软件所提供的企业案例材料,完成组织与岗位设计、工作分析的相应任务。可使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应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四是采用线下的实训教学法达到提升“应用+评价”能力的成果。实训教学法可在操作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任职者评价能力。

5.3课后作业达到提升“评价+创造”能力的成果

课后作业通常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实际企业或者岗位进行分工合作调研完成。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小组内部的具体实施情况设计并调整方案,作业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对于学生评价能力有一定要求,不确定的环境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积极作用。

5.4“五位一体”的综合考评方式能够全面促进课程的教学成果

“五位一体”综合考评覆盖教学的全过程,能够全方位评价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实践技能,通过“以考促学”进而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成果。其中线上教学视频的完成比例、线上作业的完成率以及质量的考评方式重点评价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的教学成果;线下案例讨论和专业方案设计的完成比例及质量、线下实验、实训课程的过程及报告完成质量的考评方式侧重于评价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成果;期末笔试则是对于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核。

6结语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酒店业;酒店管理;发展信息化

技术飞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推动下,我国的商业形态正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酒店业受到了很大冲击,成为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中国饭店协会的报告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酒店和民宿类等住宿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670亿元,租赁式公寓损失约为7亿元。越来越多的酒店人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酒店发展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数字化无疑是酒店业破茧成蝶的一次机遇。数字化时代,一切皆数据,没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就无法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分析、处理数据的相关人才,酒店业就不会在末来具备竞争力。因此,酒店业数字化运营势在必行,而酒店职业教育作为酒店业的后备人才库也要及时跟上脚步,尽快完成酒店数字化运营的教学改革。

一、数字化时代下酒店业的发展策略

酒店数字化转型应当是从多维度、多方向同步进行的。一方面数字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营业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总体来看,如果酒店数字化转型成功,可以大大提升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数字化时代下酒店业的发展策略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营销与数字化管理共同发展

金陵酒店集团朱明生观察到,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集团在数字化建设或者转型当中进入了一个误区———重营销、轻管理。“这些集团决策者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投入金额较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钱要花在‘刀刃’上。于是,他们会构建会员管理系统、线上商城这些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系统。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每个企业内部都有30%左右的成本费用是可以被降低、被减少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与数字化营销是同样重要的,不容忽视。”近几年众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在酒店行业尤为明显。在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的《中国酒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2021)》总结酒店行业人员各项综合数据后,有这样一段表述,“梳理酒店在人力资源方面遇到的挑战,排名前五的是:招聘难度大,应聘人员减少;人工成本占比高,有效控制人工成本难度大;人才流失率高,流动性大;岗位需求受疫情影响,变化大,人、岗很难匹配;酒店营收降低带来的人力成本控制难题。”酒店数字化运营不仅仅只是运用大数据来提高营销收益,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传统酒店人管理人转型为人管理平台,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开元酒店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周婷介绍,今年6月份开元进行了组织构架的重新调整,数字化已经渗透进了人才管理体系。在开元人才发展数字化模型中,分为三个支柱模块,一是HR(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以集团的人力资源中心为主导,负责整个集团的人才发展,以及人才盘点、人才预测及人才获取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开元酒店集团自有的人事信息系统,主要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以及人事信息流程等。三是通过对酒店业务端的支持和联动,进行数据分析,做出预判[2]。开元酒店集团人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包括数字筛选系统、数字化学习培训与实践的评估和评价系统、数字化多维标签人才库和数字化的委派系统,从人才选拔到人才管理评估再到后备人才管理全都囊括。数字化的介入,让酒店人才管理变得条理更加清晰

(二)智慧酒店是酒店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智能化、自动化、在线化、无人化将成为转型的必然趋势。客人从最初的前台办理入住,到现在的“1秒”入住、刷脸入住,只需要安装一套智慧入住即可实现。除此之外智慧照明系统、智慧客控系统、智慧存取行李系统等都将大大改变传统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酒店往往有大量的照明需求,如酒的店大堂、客房、公共区域、宴会厅、多功能厅、餐厅、会议室、酒吧、SPA、娱乐设施等。多数区城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和不同使用情况下需要进行明暗的调节,以往传统酒店都是以人工操作为主,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大型高星级酒店一般照明能够约占整座建筑物能耗的30%。因此,拥有一套智慧照明系统是未来酒店业发展中可选择的转变之一。智慧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对各区域照明系统进行预先的设定,配置网络时钟芯片还可以根据提前设置好的时间自行调节光照效果,系统预设大堂灯光场景。可用于大堂迎宾场合比如节日模式、舞会模式、会议模式等,一键切换,可以更加灵活便捷的控制灯光效果。与传统酒店相比,它还具备节能模式,与动静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结合,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减少照明用电能耗,每年大约能够节电20%-50%。同时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对于房间数量较多的酒店,想要全方位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是酒店品质的重要体现,而应用智慧客控系统,不仅可以让客户感受到便捷性、科技性、趣味性,也可以让客房设备时时在线,形成运营、维护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方式。酒店客人可以轻松通过智能电视、智能音箱、微信小程序、PAD等实现酒店空调、窗帘、照明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应用。或者可以通过智能语音芯片声控客房的设施设备,直接联络客房服务、酒店员工,进行在线化客需服务交互与管理。酒店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监控软件,对酒店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与传统酒店的场景对比,减少重复性咨询工作:通过Al语音机器人可完成近80%基础性咨询问题答复;提升客人需求的响应效率:服务进程可跟踪;提升检修效率:通过系统监测,可以将故障设施、设备信息传送到工程人员。并且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出故障原因及频率,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本文以昆明维昇望湖宾馆为例,介绍智慧酒店应用为酒店带来的实际改变,昆明维笙望湖宾馆于2019年5月开业,位于碧波荡漾的滇池之畔,与巍峨秀丽的西山隔海相望。每年冬春,成干上万只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集中在此与游人嬉戏翔翔,可谓身处春城昆明的福天宝地之中。望湖宾馆现有153间客房,并拥有全透光式大堂和完备的服务设施。设有宴会厅、自助餐厅、酒水吧、名牌运动用品专卖店等完备服务设施,还拥有网球中心(71片网球场)、羽毛球馆(25片球场)、66保龄球馆(66条球道)、温泉游泳馆、足球训练基地(70块足球场)、综合球类馆、健身馆、壁球馆以及兵乓球、桌球、沙弧球、飞镖、气悬球等一流的场馆设施。酒店采用智慧酒店运营模式,通过智能软件服务,将刷脸、自动化、数字化、人感技术融入到店和离店间的全过程,见下表。案例中智慧酒店的增效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收到了反馈信息。1.人效的提升情况(1)释放前厅人力:酒店大堂原来需要迎宾岗位3人,能过白助入住机与刷脸开门(省去房卡)的使用后,节约了1个人力。(2)减少客房管理风险:刷脸进门,在线管理,避免酒店内部人员飞房。(3)减少前台工作量:自动化入住、客需处理、客户咨询、退房服务,减少用户前台排队情况。(4)减少重复性咨询工作:通过Al语音管家可完成近80%基础性咨询问题答复。(5)提升客需响应效率:客需按在岗在位直接传达,服务迸程可跟踪。(6)提升检修效率:通过设备自检,将故障设施、将故障设施、设备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工程人员,先于客人发现问题。2.客户体验智能客房带来的新奇、舒适体验,在吸引年轻客人的同时频频受到好评。酒店OTA评分4.8分,其中智能化与科技等关键词多次被提及,入住率提升显著。客户评价选取:“观湖的最佳位置,停车方便,智能系统非常方便。”“房间门刷脸很高科技,省去带门卡的蹩脚。”智慧酒店为酒店做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引领酒店行业拥抱智能科技。

二、数字化时代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对策

酒店管理专业数字化升级就是对接数宇旅游时代的新职业岗位群,对接行业新的人才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重构专业和课程体系,并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推动教师、教材和教法数宇化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作为酒店业人才后备力量,要紧随酒店业转型的脚步,为酒店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保障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标。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这是酒店管理专业创立以来首次更名,是酒店职业教育与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呼应。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讲,数字化运营的产生是不是会取代了学生们的工作呢,其实不然。时代在进步,行业在进步,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专业转型过程中思考如何重新进行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编写、如何建设新实训室、师资的提升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并用新技术赋能新专业。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转型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师资建设

专业转型需要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阶段,许多的教师对酒店管理数字化转型还没有接纳,甚至有部分教师表示怀疑或排斥。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需要时间和过程。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加深教师对酒店数字化的了解,感受数字化带给酒店业的变化,鼓励教师进行酒店数字化转型的科研工作,增强对酒店数字化的深入了解。推进学院、教师、教材的改革。使教师能够理解开展数字化升级的原因。为行业未来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为酒店业培养既掌握运营知识,又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并具有信息化工具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建设

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的课程建设带动酒店管理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助力高等院校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改革初期可以从课程建设入手,在原来的核心课程中加入岗位使用信息化、数字化工具进行工作的操作规范及原理,同时将课程名称进行调整,例如《客房实务》可更名为《智慧客房》,以加深学生对数字化的意识。增加关于数字化的专业课程。例如:《酒店收益营销与数据分析》、《数字化运营概论》、《大数据与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三)教材建设

构建数字化教材是酒店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教材形式宜采用活页式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线上线下共同开发。理念新颖,介绍关于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酒店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与创新实践。内容要在大量企业调研基础上,将行业的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收集企业案例,借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进行教学。教材中可以设计趣味性较强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同时要注重教学思政的自然融入。

(四)实训室建设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7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宏观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微观提出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始终把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随即,在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阐述了推动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的总体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等实践方案,从宏观方面指明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后不久,在2018年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对校企双方的合作方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从微观层面具体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举措,这2个重要政策文件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代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策略

(一)校企双方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点,对于一般民办职业院校而言,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并非难事,但是对于大部分公办院校而言,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易事。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公办职业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是受限制的。实际上,不少公办院校的实训基地其实是一些校内的培训机构,这对于职业院校培养实践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存在“掩耳盗铃”的现象。对此,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引企入校”、建设“企业校区”等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校可采取鼓励措施将校园旅行社团进一步建设成为注册旅行社,让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负责旅游线路规划、带团、计调工作,由旅游专业学生负责校园旅行社的正常运营;校内招待酒店不需外聘职员,而让旅游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工作。这样通过校企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学习,与在校内实训教室进行模拟教学相比,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二)校、企、行和政“四方”联动

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无一例外都是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借鉴国外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可知,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四方的密切配合。首先,学校和企业起主导作用,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但不能将学生视为普通的人力资源,而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企业要担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教育职责;其次,旅游行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起宏观指向作用,因为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都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产生重要的实际影响;最后,政府在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因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

旅游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失范现象十分常见,例如,有些酒店在“用人荒”时会主动向旅游专业学生抛出橄榄枝,而在人流过剩时则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往往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属性。以营利为经营目标的企业本就不具备担负教育职责的主动意识,但是在小气合作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合作失范的现象,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不健全,这就导致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缺少合法的规范和认定,甚至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连合作协议或合同都没有,有些校企合作基础上只是进行口头约定,无法构成法律效力。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中,对以上这一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应当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除此之外,校企双主体矛盾也是阻碍校企合作的因素之一,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学生只有到酒店进行实训实践才能知道酒店是怎样运营的,才能明白旅行社是怎样运转的。旅游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从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教育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政策鼓励企业以合资、独资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鼓励学校探索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无论从企业参与途径来看,还是从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来看,政策都在推动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地。

(四)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运行场地,可有效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人们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具体途径,更是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方法。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一,可以为旅游企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从业人才;其二,可以为学生对接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其三,可以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及时有效的全方位反馈;其四,可以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五)校企双方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是单方面的实习实训合作,并不是将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最后学年送入酒店或旅行社进行实习这么简单。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从多方面展开。根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旅游职业院校和旅游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具体来看,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校企双方可协同商定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具体教学内容,使学校旅游专业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感知旅游市场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校企双方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探索契合校企双方的教学方法;在就业创业方面,企业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专业技能指导,灵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为学校提供行业优秀兼职师资力量,而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总之,校企双方合作方式多元,内容多样,只有校企双方建立全方位合作,使二者的相关工作密不可分,才能及时感知旅游市场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旅游从业人才。

三、结语

人力实训报告范文8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双元育人

随着我国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比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高职院校要采用双元育人模式,在办学理念上强调了工学结合、知行统一的育人方式,企业要参与到高职人才培养上,提供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管理,满足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要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高职要建立“双元育人”教育模式,坚持工学教学、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要对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中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纳入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本文将结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育人方面的问题,指出双元育人的实践路径,希望对该门课教学提供帮助。

1校企合作双元制育人模式的概念

双元制最早起源于德国,该种育人模式要求培训人员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第一个阶段为在职业学校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在校外进行实训,让学生将在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产业化接轨。双元制的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进行定岗锻炼,按照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组织教学。双元制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点:(1)具有较强的能力针对性。学生大部分时间将在企业中进行定岗,接受企业最新管理技术和工艺,培训后就能定岗,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2)广泛参与性。企业广泛参与到学校办学中来,为学校提供了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同时将学校中一些先进的研发能力带入企业中。双元制育人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倾向学生综合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吸收彼此的长处,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

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学生管理技能不强

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企业管理人才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责任心,熟知企业日常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适应企业复杂变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以理论授课为主,模式一般是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记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被动学习为主,学生兴趣度不高,理论授课内容主要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方面的纯知识,同时在学校配备一定的实训室,理论授课与实训并没有很好的统一,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管理技能发展缓慢。

2.2侧重校内实训基地,忽视校外实训基地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侧重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要求其具有很好的知识面,在实践中能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灵活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知识。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高职在校内组建了很多该类专业的实训室,但是这些实训室很多都是存在于表面,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及时转变为实践生产力,实训内容抽象,不能结合到真实企业中的管理案例。同时学校忽视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产教融合型校外实践基地较少,校外实践性教学课时占得比重比较轻,甚至达不到总课程量的十分之一,学生定岗实习的时间同样较少,只是在大三的下半年进行统一的定岗实习。因此,校内外实训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完善该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高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促进学生的灵活就业。

2.3双师型教师数量少

“双师型”教师是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校的教师培养类型,要求其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双重能力,虽然很多工商管理教师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但是实践能力往往较弱。不能及时将企业中管理理念融入教学中,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对接,课程调整幅度小,校本课程采用较少,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理论与实训课不能及时融合,一些企业淘汰管理方式在课程中仍然使用。在日常教学中达不到职业教育对于新时期教师的要求。下一步,在职业教育中该专业教师也要强化自己的管理实践能力,人数至少要达到总任课教师的一半以上,形成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根据职业培养目标,经过商讨,共同制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掌握现代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方法。

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双元育人实践路径

3.1课程体系化改革,校企合作岗位培训

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首先要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岗位需求和层次要求,在校内理论课程教学上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合理调配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目录,课程体系设置公共模块、基础管理模块、综合管理模块、专业管理模块几个方面。每个模块都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要确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与校内实训同步进行。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由“理论授课”向“应用授课”的转变,专业培养目标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进行转变,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课堂模块化之后,在每门课结束之后要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可以是一般管理岗位的实训、市场营销类实训、人力资源管理类实训等,在实训中可以聘请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确定实训的具体项目,将企业中先进的管理方法带入实训中,根据不同学生实训内容,编制实训任务书,充分展现产教融合的特点。校内实训要进行模拟企业的实际环境,学生以小组实训形式完成每个实训内容,任务完成后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企业参评、教师综评的方式进行打分,选出理论和技能结合较好的实训小组,给予一定鼓励。通过将企业引入校内实训中,搭建了资源共享、共赢的校企平台,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定岗前的训练,对于职业教育渗透影响很大,校企实现近距离的对接。

3.2校企合作办学

要发挥出标准在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需求进行对接,课程内容尽量融入一些最新的企业案例,内容要与职业教育标准对接,不断更新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等。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不同课程的教学工作:(1)结合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一些理论课程由学校教师任课,比如《员工关系管理》、《管理学原理》。(2)一些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的课程,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比如《现代企业管理实务》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兼职教师必须具备在企业管理岗位上具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3)企业兼职教师完成学生实践课程教学。通过构建“管理分级-企业认知-校内外实践-多岗位实践-专业岗位实践-企业定岗实习”路径,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该专业要求自己具备的技能素养。(4)校企共同制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健全工商管理专业共享资源平台,扩大优势资源的覆盖面。(5)校企合作,开发在线精品课程,课程内容中增加微课教学内容,采用大量现场图片和视频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建立应用。(6)在多岗位和专业岗位综合实训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在行政、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进行多角色多岗位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职教20条》的规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教师招聘中可以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适当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每年至少1-2个月在企业内进行定岗学习,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全员轮训制度。形成结构化工商管理教师队伍,教师在接受培训后,能够进行模块化教学。鼓励企业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学校和企业通过技术协作、社会培训等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拿出一定比例收入作为绩效鼓励校企人员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师和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4坚持工学结合、知行统一办学模式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需求,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管理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学校要结合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企业内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师资和专利等资源,企业应当履行职业教育的意义,利用自己的资本、技术、设施和设备等管理要素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从相互合作中获得智力、教育、劳动等报酬,学校将报酬统一分配。在学生定岗实习阶段,企业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工商管理理论技能、更是要从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实施评价,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势与不足,努力纠正缺点,做到知行的统一。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报告要具体化全面化,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工商企业管理能力,并将实习报告纳入学生的档案中,让他们提高责任心。因此,知行统一、工学结合符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最大化的提升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该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较多的,主要是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做不到知行的统一,侧重校内实训而忽视校外实训,造成学生接受不了企业内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学校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达不到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要求,影响了学生管理技能的提升。下一步,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进行学生岗位培训,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坚持工学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双师型教师,强化教师在企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露,唐淑芬,唐国祥.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以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5):61-61.

[2]廖忠智,葛滨,张欢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3]张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下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