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例6篇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1

问题导入:展示各种克隆生物的图片;展示生活中和网上人们对克隆的态度。引发学生思考问题,产生兴趣。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辩论题目:克隆的利与弊

渗透思政意识形态:通过我国克隆技术方面前沿成果的展示,引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克隆技术的原理:问题探讨部分已经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克隆的原理同学们课后也收集了充分的资料小组代表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克隆技术的原理

渗透思政意识形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理论基础为后面辩论赛提供理论支撑。

克隆技术的应用:根据小组课下合作搜集的资料发言人进行汇报。帮助理清克隆技术有利的方面,同时引发辩证思考。

学的情况:

学生兴趣高昂,寓教于乐,教学课堂非常活跃,一节课内容很完善,学生掌握的也很充分。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2

细胞的更新和重组

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和泰奥多尔・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人之所以会衰老,本质上是由于细胞的衰老所引起的。因此只要能够修复细胞的损伤就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自然中存在许多单细胞动物,他们可以自行分裂繁殖,达到永生。而多细胞生物也同样可以做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返老还童”的奇特海洋微型生物“灯塔水母”,它们在达到成熟年龄完成之后就能返回幼体状态,它们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种掌握“长生不老”秘诀的物种。

细胞学说的应用,就是无性细胞繁殖,即“克隆”。业界将克隆分为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由于伦理等诸多问题,被明令禁止。而治疗性克隆成为了人类不停探索的问题。治疗性克隆简单来说,就是提取全能型的胚胎干细胞,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使其发育成为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包括大脑、肌肉、血液和神经,这些器官组织将用于医疗。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获得很多国家的默许。

2005年,联合国发表《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中国投了反对票,因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可理解为禁止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对治疗性克隆,国内的意见存有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治疗性克隆首先要克隆一个人类胚胎细胞,即无性生殖的受精卵,受精卵是活体,是有生命的人,其人权应该受到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不同声音认为单个的受精卵并没有感觉功能,也没有神经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为了保护一个不是“人”的人权,而不顾千千万万通过治疗性克隆可以治愈的患者的权利,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的。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科学组织或个人宣布了应用克隆技术的成果,如澳大利亚昆州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出了一个微型的肾脏,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殖医学和不育症研究中心的负责人Hung-ChingLiu博士研究的人造子宫等。

虽然由于技术限制,世界上还没有出现通过治疗性克隆临床实践的案例。但我们试想,如果治疗性克隆技术能够得以发展,那么将来身体残疾、白血病、帕金森等诸多病症将全部被治愈,而那些需要更换器官的病症也变得容易治疗,人类只需在自身提取细胞就能克隆出所需的器官,还没有排异反应之类的困扰,那些买卖器官的事情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将来人类身体的任何“零件”老化或磨损,都可以随时更换。那么人类的器官就不会衰老,人类也就没有了病痛,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永生”。

机器代替人体器官

虽然治疗性克隆技术尚不成熟,但以机器代替人体器官的案例已经比比皆是。我们最常见的给残疾人安装假肢,就是这一方法最为广泛的应用。它甚至被用来代替人体内部的器官,而且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一个人有无脉搏来判断他是否死亡。但早在2011年,美国55岁男子克莱格・刘易斯在美国接受了一项安装离心泵的手术,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认知。克莱格是一名患有严重心脏衰竭的病人,手术前已濒临死亡,而医生为他安装的离心泵有一个类似于涡轮的装置,从而能保持血液的不停流动,使病人在没有心脏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血液循环。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术后第二天,本来奄奄一息的克莱格就能够起身,并和医生进行交谈。由于克莱格的这个“人造心脏”能悄无声息、持续不断地泵送血液,因此医生再也检测不到他的脉搏了。克莱格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这种手术的人,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没有脉搏和心跳还能存活的“无心人”。

而在新材料使用方面,人类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坚硬的初级的材料。科学家们越来越注重人造器官材料的舒适性以及与人体的契合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利用纳米技术在实验室培养出多种人体器官,如鼻子、耳朵、气管、动脉等。专家认为,人造器官必将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造福人类。

而科技界的很多大佬也对这项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如谷歌风险投资创始人比尔・马里斯坚信,机器最终可以代替人体的生理部件,这是一种将会改变人类生存和死亡方式的转变,并且斥资4.25亿美元用于与“永葆青春”有关的项目研究。

虽然克隆技术的应用有些遥远,但是人造器官技术却是触手可及。随着其发展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更加先进的材料制造出的人体器官足以代替人体损坏的原有器官工作并延续人类的寿命,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程度。

人工智能与记忆移植

中国新锐恐怖小说家宁航一在他的作品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临终关怀医院的一个老人,声称自己被软禁在这里30年,只因院方觊觎着他身上的某件“东西”。照顾老人的女孩,发现自己无意中获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原来老人是亚特兰蒂斯人,通过一种“记忆移植”机器已经“活”了一万多年。

记忆移植,就是把一个有记忆能力的生命体的脑中的记忆转移到另一个生命。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人类已经做过许多实验来证明这一技术的可行性。

1994年5月,英国科学家沃克斯运用“脑汁抽注法”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说明记忆可以移植。

1996年,美国国防部军事生理研究中心利用“芯片移植术”将海豚的记忆移植到棕熊身上,证明芯片移植记忆保存的只能是运动记忆,且时间相当有限。

1997年4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切割移植在两只牧羊犬“天才”与“”身上进行。“天才”颇通人性,具有丰富的情绪记忆。而“天才”的亲弟弟“”从出生就被关起来,不与任何外界接触,不进行任何训练,可谓“记忆空白”的动物。这次移植的是综合记忆如运动、情绪、形象、语词、逻辑等,是大脑部位切换最大的一次移植。试验成功后,奇迹出现了:“”醒来第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主人,并对主人的指令一一照办,而被更换后的“天才”则对主人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以上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但在1992年,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心理科技研究中心对人脑的芯片记忆移植进行了尝试。输入记忆的是因车祸损害了大脑平衡的中学生凯利,输出记忆的是业余体操冠军西尼尔。芯片植入成功后的凯利,能做出优美的体操动作;但在接下来的几天,他的记忆逐渐衰减,不过动作的协调性仍然比以前好;而最终取出芯片以后,凯利又同以前一模一样了。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3

1 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现状

从技术上讲,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通过寻找不孕夫妇的变异基因,然后实行基因改造或基因治疗,从而克服不孕症。例如:男性不育者大部分是由于男子的精子数量不足或质量欠佳,这种结果是由男性的某些基因变异而引起的。如果能纠正或修复这些变异基因,就能治疗人类的不育症。目前,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把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植入患不育症的雄性老鼠体内,让该病毒修复导致不育的变异基因,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该老鼠已生育了健康的下一代。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利用转基因病毒修复人类的变异基因,可能会引起人类疾病,也可能会影响下一代人的健康,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2)人工受精。对于不能靠自然方法生育的妇女,可以通过人工受精而怀孕。利用这一技术还可以对丈夫的精子进行基因检测或修正,避免下一代患上来自父亲一方的遗传疾病。如果丈夫的精子确实无用,还可以利用其它男性的精子而受孕。总之,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成千上万个婴儿已经出生,诸如“名人精子库”等名目繁多的人工受精机构,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

(3)体外受精——亦称试管婴儿。许多夫妇在利用人工受精也不能生育的情况下,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就能得到自己的孩子。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在试管中,由精子和卵子自由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植入妇女体内。今天已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即可以对精子和卵子进行基因检测、修正,实施精子核、卵子核移植手术,也能对受精卵进行基因检测。对受精卵做过基因剔除手术的婴儿已于2001年降生。目前,全世界有几十名在受精卵阶段接受过基因检测和手术的婴儿已经安全降临人世,这意味着改变、设计人类的基因已成为现实。

(4)无性繁殖——克隆人。这种生理结构和遗传结构同供体一样的婴儿在人类生育史上既是一场革命,也引起了最激烈的争议。美国科学家扎沃斯声称,将于2002年内让妇女怀上克隆人胚胎。意大利人塞维里诺·安蒂诺里更进一步声称,2002年内3名利用克隆技术而受孕的妇女就要分娩。总之,科学家普遍认为:克隆人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克隆人的降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5)人造子宫技术。利用人类的某些干细胞,可使之长成子宫,从而实现胎儿体外生长。美国的研究人员让人类胚胎在人造子宫里生长到14天,只是由于法律的禁止,他们才终止了这一试验。日本顺天堂大学的桑原教授制造了一个类似子宫的装置,使一个山羊胚胎在里边成活,生长了几个星期。许多科学家认为:再过几年,就能实现人造子宫维持胎儿生长9个月,这预示着:人类的自然生育方式将要终结,没有母亲以及没有母亲,人们也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6)人和其它动物的混种生物也可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由于人与高级哺乳动物的基因95%以上具有一致性,人与猩猩类动物的基因差别只有2%,技术上搞人与动物的混种生物,不会有大的问题,不过,由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坚决反对,目前还没有人公开研究人和动物的嵌合体。然而科学家进行的各种试验活动以及不断取得的进展,使人与动物的混种生物越来越有可能产生。随着研究工作的步步深入,技术手段的不断增强,人与动物基因的互换不断增多,长有翅膀的人以及会讲人话的高级动物,也许有一天真的会出现在这个世界。

由于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殖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整个过程,导致受干预的人类生育相异于传统的人类生育。对于新生儿,传统生育基本上是生理遗传父母,生育父母和社会法律父母相一致;技术干预生殖后,使生理、生育和社会法律父母相分离,产生了错位和不一致,新生儿出现了身份危机,出现了传统文化从未有过的新的人伦关系。利用现有技术,遗传父母、生育父母,再加上社会父母,一个孩子最多可有7位亲人。

2 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所产生的问题

2.1 基因技术干预人类自然生殖方式的代价和危险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人类不能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征服自然,否则,将会受到惩罚。今天,严重的环境问题,大多起因于人的行为不当,以及不能合理地利用自然。上述基因技术对人的生殖进行干预的6个方面,改变了自然生育方式,是对自然生殖的挑战和否定,也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人类生殖领域的表现。其结果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全世界2万名通过细胞质内注射精子法(试管婴儿第2代)孕育的儿童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1998年在比利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1082名细胞质内注射孕育的胎儿中,每120名就有一名出现染色体异常,而自然生殖的比例是1:500。类似的统计,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其结果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试管婴儿出生时出现的身体缺陷比率远远高于自然生育的缺陷率。今年,英国遗传学监督组织发表报告指出:把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用于动物身上,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亡和不孕。

自然生育经过了千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从精子、卵子、受精卵到胎儿、新生儿,每一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都是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而使人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鉴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思维水平,人们未必能充分认识自然生育的充分合理性以及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匆忙干预人的自然生育方式,特别是重组人体基因和克隆人,违背了环境对人的自然选择的规律,当自然灾难降临后,组合生物人有可能难以生存下去,滥用生殖技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2 哲学争议

基因修改人、克隆人以及人和动物的混种已经成为现实,或将要成为现实。对人类生殖的全面干预,使人类生命的唯一性、至上性、神秘性从根本上被动摇,在技术面前,神圣的生命降低为一般物品,人似乎不是人的产物,而是技术的产物。基因修改人、克隆人、混种人可能是人类在深层本质上的“异化”,彻底的“异化”,是真正的人将人非人化。甚至有人认为基因技术全面干预人类生殖,是对生命的践踏和伤害,是一种犯罪行为。这些忧虑和恐慌促使人们对一些哲学问题进行追思。首先,究竟什么是生命?是细胞、受精卵、胚胎或是胎儿?对生命本质的不同理解,将影响人们建立不同的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其次,什么是人?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哲学派别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这一问题,每个哲学派别都遇到了新的挑战,都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在确定人的本质时最关键的两难窘境仍未摆脱:我们既不能把人的一系列明显的、固定不变的特征和特性作为出发点,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必然获得一个实体化的人的形象,而没有把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历史的变化包括在内;但我们也不能把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和它的历史性作为中心,因为这样会使人的本质融入一条变化不定的长河之中以致难以确定。”

最后,人性是什么?这个几千年的话题,现在又成为讨论的热点。不论是把人的属性视为社会性,还是把人的属性归结为理性、激情、善恶等,但都不能否认人的社会行为(即人性的具体表现)大都有其生理基础。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进展说明,改变人的基因,就能改变人的智商,改变人的社会行为,亦就是说:人性是可以从生理上改变的。问题是: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究竟哪一个更为根本,二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如果改变人的生理基础,就能改变人的一些社会行为,比如:暴力攻击行为、盗窃行为等,我们是否应该在受精卵阶段,甚至是精子或卵子阶段,就对这些不良基因加以筛选、改造;以及谁有权力这样做。与上述哲学问题相关的还有:人类充当上帝的角色会给人类本身带来什么影响?怎样处理好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提出,冲击了目前人类关于生命是神圣的、宝贵的,生命的本质、人的本质、人性等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育观,传统的哲学观念、价值理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3 伦理道德问题

虽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遵从的伦理原则和道德体系差别明显,但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领导下制订的几个伦理原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即: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平等和公正原则;尊重自决权原则。其中不伤害原则最为重要。然而,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严重地违背了这些原则。比如:利用细胞核移植手术,把男同性恋者其中一人的精子改造为雄性卵子,然后与另一人的精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利用母亲,生下的孩子不仅有3个人的基因,而且可能受到伤害,因为他一出生就没有传统意义的父母,在目前的文化环境和伦理道德体系中生存,他们会感受到周围的压力,甚至是嘲笑和排斥,这就是对新生儿的伤害。克隆人,经过基因修改和筛选的儿童,是在父母和医生的决定下而出生的,他们的先天自由权和自决权被剥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他们还易患遗传缺陷病,这又意味着:他们未出生,就被推向危险的境地,这也是对人的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严重侵害。允许一些人充当另一些人出生时的控制者和设计者,不仅违反伦理的基本原则,而且政治上可能会带来危险,希特勒的“优生学”有可能死灰复燃。

以传统的自然人伦关系为基础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受到了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严重冲击。比如:提供克隆细胞的人与克隆人之间的关系无法用传统的血亲关系来界定,长幼之间、同辈之间的血缘关系等代际关系将被打乱,一个孩子有特殊的父母关系在第一部分已表述,在此不再论述。除此之外,现在还出现了是否乱伦的问题。

科学家和医生自身的道德问题同样令人忧虑,美国的科研人员把人和熊的精子混合起来进行人工受精;中国四川的一名人工受精医生把自己的精子向很多妇女受精,据报道,他的100多名骨肉已降临人世,这很可能造成他的后代直接通婚,从而形成乱伦和近亲结婚,导致人口素质低下。

总之,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技术与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许多学者认为:“如果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中伦理、道德法则的作用不以几何的速度增长的话,则整个人类以及科学本身,连以算术级数的速度发展都办不到。”

2.4 社会和法律问题

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产生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社会和法律问题,第一,多胞胎增多。利用试管婴儿受孕的母亲,为了提高怀孕率,一般植入3~5个受精卵,结果是:世界各地出生的双胞胎明显增多,多胞胎使母、婴均处以危险境地。随着胎数的增加,母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孩子如脑瘫、先天性智力障碍等严重疾病的机率会比单胞胎高出许多倍。多胞胎会对人口素质、社会发展造成危害。在我国,多胞胎还会增加人口压力,破坏计划生育的国策。第二,基因检测技术确定受精卵的性别。有意识地选择将来婴儿的性别,不仅违反了许多国家的法律,而且会破坏整个社会的性别结构平衡。如果一个社会喜欢生男孩,并且男性过多,必然使男女比例失调,最终破坏社会的稳定。第三,婴儿刚一出生,就成为孤儿或可能成为孤儿。由于精子、卵子和胚胎冷冻技术的发展,即便父母死亡数年后,通过母亲,他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然而这却意味着这个孩子没有出生,就已成为孤儿了一旦出生,就可能增加社会负担、产生社会问题。另外,利用试管婴儿技术,一法国妇女和一位意大利妇女都是在62岁时才生育了自己的孩子。在基因技术的帮助下,50多岁才生育自己孩子的人,在世界更是屡见不鲜。高龄妇女生育孩子会带来许多社会隐患,由于她们年龄过大,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难以尽到监护人的责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严重的是,高龄妇女所生之子,有可能在童年就成为孤儿,被人送进孤儿院。不仅如此,大龄母亲怀孕,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会增高,孩子患小儿糖尿病的可能性相应增加,染色体异常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大龄父亲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孩子患某些罕见癌症、先天性白内障和上肢缺陷的危险较高,同性恋的机率也较高。由于以上原因,世界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超过45岁的妇女不能生育,甚至不能领养孩子。第四,母亲。专门替别人生育孩子的母亲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与此同时,母亲制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法律问题。母亲制使妇女沦落为生育工具,伤害了传统道德文明,并产生了一系列商业化的弊端。在美国,一系列由母亲制引起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比如客户要女孩,她却生了男孩,反之亦然;客户要一个,她却生了两个;以及母亲最终反悔,不愿交出孩子等等。最后,克隆人也会对目前有关抚养、养老、继承的法律体系产生冲击。

从长远看,设计、修改人类基因、克隆人等科学技术活动,最终将改变人的大部分生理基础。而现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关系以及整个上层建筑都是在自然生育的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基础的改变,有可能使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真正变革。也许经过基因改造的人与保持自然状态的人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从此使整个人类社会走向分裂。总之,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今天已经引起诸多社会和法律问题,明天将会引起更多的问题,这需要人们认真思考,采取正确的对策。

3 利用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对策

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育辅助技术对人类生殖方式的干预,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对人类生理基础的变革还没有真正开始,有些干预所引起的后果,还不能完全给予肯定或否定,所以,在此只能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对策。

3.1 理论上应提倡“以人为本”和宽容思想;与此同时,哲学、伦理观念应该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就是要看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最终是否有利于人。如果基因克隆技术最终在总体上能够提高人的智力和体力,能够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就应该加以应用。传统的哲学观念,某些伦理原则或宗教思想均不应成为反对的理由,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对不利于人,甚至有害于人的干预生殖技术,则应该坚决禁止。试管婴儿的最新技术,基因鉴别和修改技术,可以防止残疾和有遗传疾病婴儿的诞生,保证生出健康的婴儿,这会使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并且避免家庭悲剧的重演,随着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弊端会进一步减少,安全性会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人的一面会越来越明显。所以人们没有理由对干预人类生殖的所有技术一概加以反对。

宽容精神,主要指: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是否对人类有利,是否对人类而言利大于弊,目前在难以最终下结论的情况下,应该允许这类技术在一定范围内试行。比如:克隆人技术,目前至少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方赞成克隆人,另一方坚决反对。如果不进行多次试验,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其最终结果对整个人类而言是利或是弊,武断地完全禁止,可能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次,宽容精神还包括以下内容:在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的问题上,应允许各种哲学观点、伦理观点,以及宗教观点之间进行自由地争论,这种争论是十分必要的,争论的过程,就是辨别是非的过程,也是调整和重建人类的价值观、自然观和生育观等一系列文化理念的过程。各种观点(当然也包括科学家和政治人物的观点)之间广泛和自由的争论,有利于广大群众和政治人物认清生殖技术的本质和真相,从而理性思考,正确决策,避免过激行为的产生。目前,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把克隆人试验视为犯罪行为,他们是否遵循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是否在无知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其结论令人深思。

哲学观念、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的价值体系,不仅会成为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障碍,而且其本身也会消亡。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方面,它要求重新确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生育观。事实证明,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哲学观念,诸如宇宙观、价值观和生育观都在发生变革。比如宇宙观,从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再到今天对整个宇宙的认识也还在变化之中,我们的宇宙观,随着科学的进步,将来还会不断地调整变化。这说明对于基因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我们不能仅仅以现有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衡量其是非曲直,我们还应该对现有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应该坚持,哪些是落后于现实的,而应加以改变,否则,曾经是进步的思想理念,也会变成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绊脚石。

总之,不论人们是否承认,哲学观念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一切活动,其中也包括科学技术活动。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把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性规定在14天之内,就是在哲学观念、价值观以及宗教观念的影响下而得出的结果,这一结论同时也是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相互妥协的产物。

3.2 伦理道德、法律之建言

科学技术本身是不存在道德问题的,然而科学家的活动以及科学技术活动的结果,就存在是给人类造福,或是危害人类的问题。因此,科技工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具有道德、义务和良心等基本素养。但现实是:一些科技工作者由于对“名”“利”的追求,而不顾道德规范对自己的约束,他们的科技活动,伤害了其它人。因此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起草了《人类基因组宣言》,并制订了基本原则:“人类的尊严与平等,科学家的研究自由,人类和谐及国际合作。”2000年6月第一届国际生物伦理大会在西班牙召开,签署了《希洪生物伦理声明》。这一声明提到:人们应谨慎地使用生物技术,反对克隆人体,并希望各国政府为正确使用生物技术而立法。2002年联合国以及欧州议会都把克隆人试验定义为反人类伦理的犯罪行为。2000年12月,中国人类基因组社会、伦理和法律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声明,承认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坚持人权的国际规范,接受和坚持人的尊严和自由。2001年8月实行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禁止母亲。2001年11月29日卫生部对克隆人的表态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试验。”目前,有关技术干预人类生殖方式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在这一立法过程中,本文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与国际伦理和法律接轨的同时,应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制订符合中国实际的伦理原则、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法律规范。在西方国家,由于传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较大影响,所以对一系列生育方式的变革,许多人持反对态度;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我国在实行生育方式变革方面,面对的阻力相对较小,民众的态度一般较为宽容。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人口处于下降趋势,并由于受人权观念的影响,对一些生育方式又较为宽容,母亲在美国已成为一种职业。“英国当局已经承认一对男同性恋者与通过体外受精(他们之一提供精子)和母亲怀孕分娩生出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柑桔;多样性;发展

1 柑桔技术的多样性与发展

1.1 在培养研究方面

近几年,专家对柑桔的品种进行了改良,主要进行改良的内容就包括了柑桔的皮、果实、以及果肉方面,达到让柑桔的皮容易剥脱、柑桔的果实没有籽粒,柑桔的果肉丰满而美味是最大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感觉的需求量增大,同时人们对柑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柑桔品种与繁殖的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并且研究的内容越来越深入、透彻,逐步的由以前的研究转变为EST,DNA芯片转录研究等,并且在柑桔的研究过程中,还将运用了番茄作为对比实验组,将出现在番茄中的问题和不足等进行了分析和解决,以此来为柑桔的研究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的柑桔种植最严重的仍然是柑桔的病虫害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美国和巴西是柑桔种植大国,每年,从美国和巴西出口的柑桔数量颇多,所以在国际上,在柑桔病虫害上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的是美国和巴西,二者已经在病虫害上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并且研究的力度较重,研究进展和程度有很大的突破。

1.2 在生物技术方面

在生物技术上的研究主要就表现为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种的研究,在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的是柑桔的果树已开花并对其调查得出咳出,这些柑桔都成功的长出了果实,经过多方面多层度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的是,在柑桔的遗传基因上面,分子标记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并且在试验中培养的三倍体植株也已经开花结果,并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三倍体植株培育出来的柑桔呈现出无籽粒、果实的内外均佳的效果,不过在对柑桔进行培育和研究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就属柑桔的转基因技术,这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效是最显著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在转基因技术中,研究者总是观察目的基因与GFP标记的变化来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柑桔的转基因技术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每个国家在这上面都有所涉及研究,在进行转基因研究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目的基因从刚开始的CTV外壳蛋白基因为主开始慢慢多样化,导致柑桔技术呈现多样化趋势,这些多样性就体现在基因上面的差异,有些是针对病虫害的基因,有些是针对柑桔不育的基因,有些是针对柑桔树苗偏低的基因等。

1.3 在基因克隆方面

在柑桔的基因克隆上面,研究者的克隆方向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生物在花朵、抗旱、抗病等方面进行基因克隆研究转变为现在的柑桔的途径、代谢等方面进行基因克隆,包括柑桔的各种途径基因克隆,再者,运用大规模测序技术对柑桔这一水果独特的基因进行研究和观察,其次,在柑桔的数据库研究中,目前已经抛弃过去的研究手段、运用克隆的方法对这一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评定,另一方面,柑桔的蛋白、代谢等组学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进程、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未来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1.4 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

柑桔在病虫害上面最容易出现的病症是“炭疽病”、“白粉病”等,这些病都会严重的影响柑桔的产量和质量,导致柑桔树苗死亡,严重者甚至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下面对这两种病害防治用药介绍如下:

炭疽病防治:在抽梢期至幼果期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9月是该病发病密集期,以 0.3°Be石硫合剂加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0.1%洗衣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4∶1000波尔多液喷洒为宜。

若急性炭疽病爆发,需喷洒配合输液增施磷、钾肥方有显著效果。

白粉病防治:发病期以0.5°Be石硫合剂或者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需喷洒3次,每次喷洒间隔10天;还可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酸铜600~800倍液喷施。

1.5 在采摘的后期工作方面

在柑桔的后期工作中,也已经由原来的采摘后包装、打蜡、病害防治逐渐开始发生转变,并开始向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结论

柑桔技术是一门深奥的课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 对其进行深入有效地研究和探讨,并针对其多样性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实验研究,保证柑桔能够更好的生长,促进柑桔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5

一、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帮助学生听出味道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语文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听觉。因此,要写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得学生扎实掌握怎样捕捉关键信息的技巧,从而精准把握教师讲话中的关键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教师应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身语言的精准性与洗练性,还应重视对学生分析及应用语言信息能力的培养。②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观点的能力。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教学中,学生都可用听力接受到丰富多样的信息,怎样倾听说话者的主要观点是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要想较为准确地抓住说话者的观点,就应该认真倾听,还应在仔细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才能筛选与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先不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济南的冬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持以什么样的态度?”然后,教师可为学生范读课文,使得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出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内容,并依据以上几个问题捕捉所听到内容中的相关信息,最终通过思考、分析与归纳,获得问题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励学生说出自我

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个性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敢于说、喜欢说,从而可说出自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使得别人能够走到你的心中、了解你的思想。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语文知识综合应用及口语交际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及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口语表达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辩论、演讲等口语表达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从而使得他们都能从容应对各种表达任务,最终增强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一个以《克隆技术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的辩论赛,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在阐释观点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讲学生随机分成六人小组,每组三个人。其中,一组为正辩方,观点是“克隆技术利大于弊”;一组为反辩方,观点是“克隆技术弊大于利”。教学实践表明,为了赢得辩论赛,每组学生都能认真组织语言,以确保自己语言的严谨性、科学『生与正确性,通过激烈的争辩,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出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与思考阅读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进而产生置身文本之中的情景,最终深刻理解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思想。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时,教师就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全面感知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榱税镏学生更真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与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尽可能多地补充一些写作背景素材,使得学生在阅读中可产生置身“最后一课”课堂的感觉,从而更容易走进故事人物的心中,以精准理解表达小弗朗士及韩麦尔先生心情的语言与神态,进而精准把握小弗朗士及韩麦尔先生的情感与思想,最终获得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当前部分教师为了学生获得作文高分,将教材与考试作为教学指挥棒,这就使得他们组织的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钩,没有尊重与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套等问题,从而难以达到感人、新颖、有真情实感等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真实经历,使得他们习惯将自己从生活与阅读中获得的生动、真实的素材作为主要写作内容,可以静心体验与感知生活,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合到写作中,努力做到“我手写我感,我手写我思”,从而彻底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空喊口号、套用别人写作内容、无病的写作弊病,最终写出更有深度、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生物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范文6

1.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自读课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运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揣摩阅读规律,把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2.梳理归纳法

完成自读课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同属于回忆性散文,教读《阿长与》《背影》时重点分析文章结构、线索、描法及其作用以及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在自读其他三课时也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探究。学生自觉运用学习前两课时获得的经验去自读其余课文,就能获得自学入门的钥匙,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都用了平实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中国石拱桥》是按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这两课都是对某一类事物的说明,而《故宫博物院》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是对静态建筑群的说明。在梳理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4.目标阅读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的“小步子”的原则,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前后联系的一连串的小问题,并要使相邻的每两个问题之间的坡度不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就不大,如同迈了一个“小步”,容易掌握。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自读课”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边读边思法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根据自读课课型的特点来授以科学的自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自学规律,积累自学经验,打好自学基础,才能达到自读课教学的理想效果。以下是“自读课”导读设计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导读的设计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自读课导读的前提,训练的关键在于把握课文的知识点。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设计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可思性、可辨性、可学性、可考性,是全文的精要处。例如《美猴王》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美猴吗?为什么喜欢?你认为美猴具备哪些做王的条件?这个问题牵动了全文的主线,学生从美猴入洞前后的表现中很容易找到答案。在寻找答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周密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实现了导读目的,达到导读要求。

二、导读设计力求“因势利导”

有经验的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强的教师,很善于因势利导的设计问题。例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文可以设计问题: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它对你的成长有没有重要的影响?作者所说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一年级国语课本吗?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学生若能顺着这些问题思考探究,就能很好地完成自读的任务,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可见,因势利导地设计问题,不仅突出自读重点,也强化提升了自读能力。

三、导读的设计力求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出能引起争议的问题,或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或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这无异于向一潭死水投下一颗石子,必将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掀起课堂的波澜。如:《奇妙的克隆》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研究成果、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于人类等问题之后,可以设计:你认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自身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通过争议不仅能有效地强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辩论、鉴赏文章的能力。

四、导读的设计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