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研究范例6篇

科学实践观研究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1

[关键词]女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 性别教育

[作者简介]李大勇(1963- ),男,河南唐河人,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慧园小区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0074)陈开明(1977- ),女,重庆人,四川省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四川 成都 610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重庆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命教育视角下重庆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3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67-02

科学性别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男性和女性共同发展、特色发展的观念。科学性别观作为两性自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两,深入开发两性人力资源潜能,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两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影响深远,现阶段提倡“男女平等”后又出现无视性别差异的极端倾向。同时,在公民中进行科学性别观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得到全面认可,其研究和实践更是相对滞后,大多借鉴国外理论和模式,总体偏于理论而非实践,关注数量、比例等显性差异而少有触及受重视程度、就业质量等隐性差异。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优秀者,其性别观将引领全社会女性的性别观,并对男性性别观的树立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性别观的培育和传播有赖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承担育人先导功能的高校应积极承担女大学生科学性别观培育的时代重任,认真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工作,推动科学性别观在全社会的普及与深化。

一、科学实施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意义

(一)系统传播科学性别观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比社会和家庭更具备宣传现代性别意识、传播科学性别观、造就社会性别平等的条件和能力。高等教育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教育途径,在开展社会性别基础知识教育、女性婚恋和家庭生活指导、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形象塑造礼仪训练等内容的过程中,系统传播科学性别观,促使男女大学生自觉运用科学性别观分析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大学生性别观念的改变及对相关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必将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效纠正或弥补社会和家庭在性别教育方面的错误或缺陷,促进两性平等。

(二)充分开发女大学生人力资源潜能

女大学生在接受科学的女性性别教育过程中,将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即在个体身上应同时具备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并以成为具备较高水平两性特质的双性化者作为个体的发展方向。在双性化的过程中,女大学生将体验到两性优势共享和互补,获得比单性化者(男性化水平高、女性化水平低,或女性化水平高、男性化水平低)和未分化者(男性化水平与女性化水平都较低)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发展出更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女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力量的组成部分,其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势必带动民族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三)促进两性协调发展

两性关系是影响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男女发展的差距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整体不协调。女大学生是中国女性的优秀分子,其自身的顺利发展对中国女性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参照作用。因此,高校对女大学生开展性别教育,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能够极大缓解当前由于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矛盾,促进两性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高校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现状

欧盟最新一份关于性别与教育的独立研究报告显示,性别差异在教育领域长期存在。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缩小性别差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学科教学、学业成就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平等依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女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改善。一是女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比例不断攀升,总数已基本和男大学生持平。2006年我国女大学生在校比例达到48.06%;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到2008年,男性是282万,而女性接近278万,女大学毕业生比例达到49.64%;2013年,教育部网站公布了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数据表明: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二是专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院校中,女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要比男生好。而在成绩较好的学生中,女生也占多数。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范围总体低于男生,女大学生在校担任主要学生干部职务的比例总体低于男生;女大学生就业总体难于男生;女大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总体落后于男生。

全国妇联2009年9月9日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而90.2%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受访企业中,51.4%认为“有些工种不适合女大学生干”,40.5%认为“女生出差、加班要考虑安全等因素”。因此,尽管女大学生越来越多,学业成绩也不错,但面对现实问题,接受传统“男尊女卑”性别观念的女大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女大学生甚至抛掉了“男人和女人一样”的观点,转向回归传统家庭妇女的角色,在自我逃避的同时也放弃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当前我国性别教育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强化性别差异,实施差别教育让女性更淑女,男性更绅士;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弱化性别差异,通过无差别教育使女性拥有男性的优点,达到“性别平等”。这两种观点都受到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的影响,将女性视为了第二性。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受主流观点的影响,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内涵存在明显的认识偏差,加上社会也从这两个方面推波助澜,加深了女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降低了女大学生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时代女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国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并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鲜有高校设立专门的性别教育研究和实施机构,专职、兼职女性(性别)教育教师匮乏,女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得到的针对性性别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

三、高校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实践的思考

根据现代女性学的观点,科学的女性性别教育内涵是以女性为主体,承认性别差异和女性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劣势地位,注重女性的个体经验和感受,针对女性在教育领域的不利状况和差异,通过教育手段改善或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改变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观念与现象。结合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科学的女性性别教育旨在树立科学性别观和正确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是一种承认差异但尊重差异,在发展女性自我优势的基础上吸收男性优点的针对性教育。笔者结合以往开展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对高校教育管理者、女大学生的访谈,认为科学的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应该基于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社会现实,以改变认识为前提,以制定教育规划、构建实施体系发挥系统功效为保障,促进两性共同发展、特色发展。

(一)转变认识

1.转变教育者和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当前女大学生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和选择倾向,受到他人很大的影响,如父母、教师和同龄人等。心理学研究成果表示,未分化和双性化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与家庭实行无差别性别教育密切相关,单性化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与家庭实行差别性别教育密切相关。作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主导者,高校教育者要正视性别差异,反省自我社会性别角色意识,树立科学性别观,充分认识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女大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并通过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家校沟通、同伴教育等形式,帮助男女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

2.转变教育者和女大学生对性别教育的漠视态度。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教育对象是学生,家庭教育对象是孩子,社会教育对象是公民。目前,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受到普遍漠视和淡化,各个层面对教育对象进行的性别教育都存在认识偏差、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方法简单、教育途径单一等问题,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严重滞后。同时,部分女大学生受女权主义影响,认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就是促进女大学生成为女性化者的教育,并基于“要男女平等,就要否认男女差异”的认识误区,消极对待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降低了现有性别教育的效果。因此,作为教育高地的高等学校责无旁贷,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面引导,建立评价机制,注重制度建设等形式尽快改变教职工和女大学生对性别教育的漠视态度。

(二)制定教育规划

1.明确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目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优先发展“妇女与教育”的总体部署和“缩小男女受教育差距、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策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总目标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总体目标应该确定为:充分开发女大学生人力资源潜能。具体目标:一是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二是整体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培养女大学生在当前和未来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及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四是促进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五是关注女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提供后续支持。

2.确立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工作方针。根据当前我国性别教育的现状,高校应该在及时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性别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女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育重点。笔者建议高校确立“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全面普及”的工作方针来指导实践。其中,以人为本是性别教育的核心,提高认识和注重质量是性别教育的两大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和全面普及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3.建立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制度建设是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制度建设包括性别平等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构建实施性别教育工作体系和建立性别教育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法律法规规定了高校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责任和权利,后两者则规定了高校内相关工作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权利。

(三)构建实施体系

高校应构建由学校党委和行政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专门的性别研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各学院(系部)具体实施的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工作体系,并将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课堂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谐校园性别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性别教育,多层次多渠道探索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

1.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一是开设性别教育专门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及讲座等形式,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采取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调查研究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正面宣传现代性别意识、系统传播科学性别观,增强男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强化男女大学生的性别平等观念;二是修正现有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修订教材、教师补充等方式,把女性的知识、经验、情感和贡献纳入学校的现有课程教学;加强性别平等意识,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反思和批判带有性别歧视或性别歧视倾向的内容;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考核。把性别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课程,把平等对待不同性别学生作为对任课教师的考核内容,促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女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任务分配、关注程度等方面突破性别差异的认识局限;促使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兼顾两性特点,减少课程竞争氛围,逐渐转向允许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讨论的参与式学习方式。通过树立所有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实现性别平等观念的深度渗透。

2.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结合。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在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具体要求;二是教育者通过自身讲解和行为示范传达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正确理念;三是在性别平等观念的指导下,在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违纪处理、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和推荐、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系等环节中消除性别歧视;积极帮助部分存在自卑心理或能力不足的女大学生正确归因,消除性别差异给女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或逃避心理;从情感、物质、技能三个方面切实帮助女大学生克服困难,为女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打下心理、经济、能力基础。

3.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和谐校园性别文化建设结合。利用校园网、论坛、QQ群、微博、广播、展板、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扬树立科学性别观念、正确选择社会性别角色的意义和价值,褒扬女大学生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性别教育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朗诵、辩论等活动,吸引大学生关注性别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性别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播。常见形式有:性别教育宣传周、性别教育活动月(女大学生节),主题教育活动和品牌活动、固定场所等阵地建设,挖掘、树立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女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运作,学术讲座的引导,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与不同性别的社会成功人士的良性互动等。

[参考文献]

[1](美)Claire A Etaugh,Judith S.Bridges.女性心理学[M].苏彦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2

关键词:化学学科;化学教育;化学反应原理;学科观念;培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该学科就难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就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不太可能从事与化学相关的事业,他们只需要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正确态度、观念和方法。化学教学的重心应从过分注重事实性知识转变为事实性知识和观念两者并重,这已是时代的需求。本文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为载体,突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实践,就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观念作一探讨,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

一、学科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组织和呈现

1.学科知识类观念的集中体现。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三大主题,这种大章大节式的编排体系,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网络,突显学科内涵、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科知识类观念在各主题中得到集中体现,且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教材通过介绍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基本理论、离子反应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适应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快慢与限度、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能量转化等方面认识化学反应。这样的编排体系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和意识的转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理解这样一种编排意图,不断概括提炼出“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化学观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学科价值类观念的分散渗透。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没有像必修模块那样,开设相对独立的主题学习学科价值,但是挖掘教材,处处都有渗透科学精神的好素材。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理论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是目前被审查通过的教材版本中最贴近实际的一个,STS 教育渗透较深。教材关注核心观念的建构过程,改变原来过分强调事实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同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就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活动来强化“实验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方法之一,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研究的灵魂。教材用大量的图片和语言的描述展示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前沿、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增进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化学学科的创造性与实用性的赞赏,不断提升“化学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是为学习理科的学生所设计的,学习该模块,不仅能完善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体系,而且能使这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在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化学反应原理》所蕴含的学科观念是丰富的、多元的,教师只要选择出最适宜渗透的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能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强烈感受并建立相应的观念。

二、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能立足在一小节、一课时上,而应就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通过一个相对连续的阶段来建构观念。教师对教材本身要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统领课程单元的观念,以此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将贯穿于教学单元的化学观念随教学进度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逐一建构。这样既保证了每一教学单元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化学观念作为起导向作用的单元目标,每一节课又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的、易操作的基本理解作为起执行作用的课时目标,使化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专题―单元”式结构,共设 3 个专题 10个单元,内容基本按照课程标准的3个主题顺序安排。课程主题是课程内容的“脉络”,学科观念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审视各课程单元,观念的连续性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能很好地把原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教师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做深入的思考与统筹的安排,并以对学生观念层面的理解为目标来统整相关的问题及活动程序。以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建立了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概念;利用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分析了外界条件对水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这种从单一到复杂的内容体系,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除了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微粒观、平衡观、定量观系统地分析问题,一步步揭示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实质。

2.创设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学科观念的形成是在活动中发生、在交流合作中激荡、在反思实践中生成的。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不仅是促进知识向深层次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也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复杂的行为表现。活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或是实验探究结合数据处理分析,也可以是课后的调查类活动。教师要及时把握实际教学中的活动方式,观察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推测其观念的建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例如实验活动是过程方法教学的重点,教师可设置“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活动,通过设计并实施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具体的实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等,提升了学生对于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教材为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如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都是结合数据分析呈现;设置了定量研究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这些探究活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个体理解、感受事实及其概念形成过程的质的转变。

3.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所选择的材料信息应以一定的化学知识点为依托,可以是日常生活常识,或是与社会事件相关内容,或是一段化学小史。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并能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应用观念的情境中认识观念的功能和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设计情境,分析学生原有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普遍原理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化学现象后面的统一性,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无论作为未来社会的普通公民还是化学专业人员,在思考化学与技术、自然、社会关系的问题时都能够自觉地根据化学基本原理乃至由此抽象出的哲学原则做出理智的决策,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5.

[2] 张毅强.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10.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3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领我们事业全面发展,指导整个科学发展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思想已全面深入人心,尤其是从党的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日益凸现出强劲的真理力量,日渐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日趋成为全党全民的自觉行动。但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要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运用于指导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才能够取得实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事业发展,就要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协调,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要取得和谐,关键在于取得共识,共识的基础在于价值的认同。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思想是中华民族价值认同的基础,公平正义、求同存异是普世的价值,是世界取得和谐的唯一途径。在科学发展时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与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社会公正,确立机会均等的社会行为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纷争,实现公民利益诉求有序表达和回应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要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公民投身公共事务进程,将利益诉求用确定性的方式表达,完善社会基层机构的自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公民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探索,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机构和政府公民的互动关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要强调社会公平基础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建立基本公共产品目录,在科学发展时期基本做到基本公共产品全覆盖。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各项事业发展,就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进一步改进党的执政方式,逐步形成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此,要高度重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当前要切实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取得实效。通过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全党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这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事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4

关键词:消防院校 现代军事体育教学 创新研究

1 引言

在消防工作社会化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繁重的急难任务随之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顺应消防事业巨大变革,贴近灭火战斗和应急救援实际需要,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命题。在新阶段、新高度、新起点下,我们要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完成好新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事体育教育创新研究,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思想、注重协调发展。与时俱进的运用科学理论将消防部队军事教育训练向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永葆军事体育教育事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开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三句话”总要求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政治合格的现代化消防警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强调的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对于消防院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深刻理解“人是战斗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要把学员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消防工作的实际要求,培养综合业务素质过硬的基层消防指挥员。

对于消防院校的教学工作而言,思想政治觉悟是塑造消防人才的灵魂,必须摆在各项教学活动的首位。我们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时刻牢记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学员头脑,使广大学员在思想上筑牢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对坚持消防部队为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竭诚奉献的理念,更富有了时代的现实意义。

消防军事体育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消防实际工作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瞄准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前沿,积极探索学员的思想变化、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在认真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 以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研究为重点方向,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确保培养出政治合格的现代化消防警官。

3 坚持科学精神,遵循训练规律,走训练贴近实战的道路,打造业务过硬的全能型消防铁军

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遵循科学精神就是要探索认识规律,尊重客观规律,能动运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对于消防院校军事教育训练而言,坚持科学精神就是要把握本质,严格要求,科学组训,切实提高教育训练的质量。

3.1通过教学改革,端正学员思想态度,扎实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消防院校当中大多数学员能够对军事体育教学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但在为数不少的学员中,却存在着厌学的心理,其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等。因此,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学形式,解决学员的厌学心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员要提高学员对军事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员对军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军事体育教学中,课堂不应该局限于训练场上,教员可以通过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有目的地举办军事体育课堂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好处,解析军事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军事体育训练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端正学员学习态度,提高学员对军体课的积极性的目的。另外,教员还要按照学员的个性特点和身体条件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对体质差的学员,教员应该主动去发现他们考核成绩的微小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循序渐进的提高训练成绩。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实际教学的需要。

3.2结合消防工作时代特征,创新训练方法,贴近消防工作实际需要

随着消防工作中各种繁重任务的增加,军事体能训练作为消防部队的基础性训练项目,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一名合格的军校学员必须具备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才能适应部队紧张的生活和繁重的应急救援任务。

然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对消防员的灭火战斗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消防院校来说,这就要求广大教员要认清当前消防工作局势,在以《教学大纲》为依托的同时积极创新训练方法,用科学有效的训练,培养出能打赢现代灭火战争的新型指挥人才。

在全国消防部队打造铁军的浪潮下,消防院校更应顺应潮流,以军事体育训练为基点,按照铁军标准严格要求和督促学员投入到训练之中。教员应该坚持“理论先导,科学施训”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向学员灌输科学理论知识,着力增强学员业务理论知识水平。在场地训练中从实战中的难点入手,突出高层、地下、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及重大交通事故等灾害事故合成训练,重点加强内攻近战、梯次进攻、阵地坚守和转移、班组配合等协同作战能力。 3.3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消防院校教学活动的主导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员队伍的品德、学识和作风,对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消防院校的教育中,教员的素质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质量又将影响和决定部队的战斗力。广大教员必须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自觉把教书和育人、智育和德育、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努力成为学员求知成才的良师,成为学员立身做人的挚友。

为此,消防院校必须将“以教学为中心”转化为“以教员为主力军”,为教员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事业环境和精神氛围,大力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并健全和完善竞争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竞争环境。教员更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教学科研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将最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动态充实到军事体育教学实践中, 着力推动军事体育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4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教学资源,丰富军事体育教育内容,输送德才兼备的综合化消防人才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方针。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运用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对消防军事业务训练而言,就是运用教育训练的新成果,注重课上与课下融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学校与部队联合,形成科学的训练模式,不断丰富军事教育训练。

当前,随着消防部队职能的多样化发展,大量新装备、新技术投入到基层消防部队,这就要求军体教员应当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布局,巧妙结合其他专业课程统筹教学,通过不同的侧面培养学员的灭火技术训练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综合能力。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在时间安排上把“合训”与“分训”统筹规划,将战术教学与军事训练相互渗透,日常管理与军事训练相互融洽,实现军事体育教学的分科目实施与一体化目标的统一。

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下的灭火战斗和应急救援,需要消防院校向部队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指挥员。相信,在消防院校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军事体育教育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光芒,为消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如珂.军事教育学[M].解放军出版社,1998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5

【关键词】基层党建 联合党支部 实践研究

党的十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义马气化厂党委作为河南能源集团党委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主旨,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创新中加强,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一、机关党建工作现状

义马气化厂现有党员261名,预备党员19名,入党积极分子31名,占全厂职工比例25%左右。全厂共有支部16个,其中基层党支部14个,党员占总数的2/3,机关党支部仅有2个,党员总数却占1/3。机关党支部虽然党员比例大,却在党建工作方面未充分发挥实际作用。

二、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原机关支部由多个部室组成,平时大家忙于具体事务,开展“”(民主生活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课)等活动时,人员不易集中。且理论学习较多,活动形式单一。

三、对问题的分析和诊断

1、机关党务工作较空,不及分厂党支部规范,需以分厂党支部规范性带动机关党务工作开展;

2、机关党员知识分子集中,需进一步加大对分厂工作的支持作用。

3、党务活动开展不均衡。在四强四优考核中,分厂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考核标准难以保持一致,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务活动明显落后于分厂党支部。

4、分厂与部门工作缺乏沟通平台,不利于各项工作开展。

四、解决方法及步骤

1、组建联合支部,2012年3月27日先建立三个。即安环部并入到热电分厂党支部、机动部并入到气化分厂党支部、生产部、纪检监察部并入到备煤分厂党支部。结合成立三个试点联合党支部的七个月实践经验,2012年11月6日义马气化厂党政联席会研究,并报经煤气化公司党委同意,决定撤销义马气化厂机关一、二党支部,在保留原来的三个联合党支部的基础上,将机关所有部室的党员分别并入相应车间党支部管理,成立八个部室分厂联合党支部。部室党员按时参加联合支部的各类组织活动,并对分厂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厂党委将部室党员参加联合支部党务活动情况做为对党支部月度考核的一项内容进行督导。依据试行效果逐步改进,并向全厂推广。

2、部室党员按时参加分厂党支部组织生活,并对分厂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部室党员和分厂党员在新成立的的联合党支部中,共同选出和担任支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党小组长等

3、厂党委把部室党员参加联合支部党务活动情况作为对党支部一项考核内容进行督导。

4、为确保实施效果,厂党委创新开展星级支部创建和党员“三比一树”活动。制定气化厂《2013年星级支部创建和党员“三比一树”活动方案》,将星级支部创建和党员三比一树活动与对支部的月度考核紧密结合,每月10日前按时完成对14个党支部的“党建和企业文化”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至各支部并在比较管理台上公示,年底依据月度考核结果进行星级支部考评。

五、实施初步效果

通过建立联合支部,进一步加强机关部室与基层车间之间的联系,为党员干部服务职工、服务一线和服务大局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联合支部为沟通平台,以车间党支部带动机关党支部工作规范化,以部室人才技术优势对车间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机关和车间人员的真正融合,起到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真正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案例一】备煤生产纪检联合党支部实践

2015年,备煤生产纪检联合党支部结合实际形成有机体,围绕服务安全生产的大局创新的开展工作,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生产部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送技术、送培训到分厂,尤其是9月底,由于用气负荷的变化,导致两炉负荷不平衡,为解决这一难题,生产部和分厂联合攻关,最终破解了制约生产的这一难题。为了在保证两炉工况稳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块煤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备煤分厂联合支部在厂部煤质管控小组的领导下,生产部、备煤分厂从源头管控、合理配煤、推进设备技改、强化工艺管理入手,经过不懈努力块煤利用率从4月份的59.9%提高至7月份92.7%,涨幅32.6%,成为备煤分厂7月份生产经营最大的亮点。

科学实践观研究范文6

关键词:知行观;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格物致知”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为高校、社会和学生所重视与认可,在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已有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在体系性和深入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将“知行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与应用意义。

一、“知行观”的思想内涵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暗合”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行而知之,更多是行而知之,这种体验最深刻,也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其实,“对知行关系的厘定,从知先行后、知本行次、知行互发、知行俱到、以行为重到知行合一、不分先后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1]。这些观点表面看来并不相同,有些甚至给人截然相反的感觉,但是,总体而言,他们都肯定“行”的独特价值,只不过有的认为“知行合一”,有的认为“知先行后”,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教育部也曾专门发文强调,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同时可以增强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知行观的思想内涵暗合。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类:即学术类和专业类研究生。前者在高等教育定位中侧重其科学研究能力,后者则侧重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都离不开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支撑。就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说,研究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以至于自觉地以“知行观”为指导进行求知和社会实践的更少。另外,“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教师,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就是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领悟。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学习和考试,不会创造和创新,我们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教育脱离产业发展,脱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这种状况既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浪费了学生的青春时光”[2]。这种“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形成的双重叠加效应,使得研究生普遍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时间短、实践内容简单、实践效果较差,往往出现以参观、浏览和提交实践报告、参加短期竞赛代替的情况。同时,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的现象尤其严重,特别是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往往只能选择组织研究生“三下乡”实践团的形式,进行专业实践或者科技支农、科技支工,至于志愿服务类、社会调查类、专项能力提高类等社会实践则很少开展。

3.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他们主要面对的是理论学习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社会实践有较大的距离,结果导致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一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带的学生数量又较多,无法提供给研究生足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即使参与了科研实践,也很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是局限于导师的研究领域之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科研、实验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都很难跟上研究生人数的规模需求,过多的研究生拥挤在比较小的空间内,生均教育资源紧张,造成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空间,研究生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受到了限制。以要求社会实践能力较强、高等教育定位为应用型的研究生为例,“在现实工作中,各学校只重视招生规模的数量,进行粗放式的培养,经费能省则省、教育教学环节能简则简,特别是社会实践或工程实践环节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陈旧的设备、老套的方法、落后的实验产品,没有创新的科技含量,落后于社会需要”[2]。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本专科学生的社会实践热情、实践时间、实践内容明显要强于研究生,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很多方面弱于本专科学生。

三、“知行观”视角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该在“知行观”引领下进行,即学生要学习钻研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走进社会、走进实践基地,进行成果转化。研究生要树立知行合一的观点,侧重在行的过程中探索新知,需要在学习书本理论、增强实验技能、开展课题研究之外,勇于开展社会实践。

1.树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研究生是社会学术创新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不能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也不能用社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组织协调、危机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专业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2.完善考评和经费投入体系

“实践评价不科学、反馈总结不到位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的良性循环。每个社会实践活动在结束之后,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去判断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只是注重过程中有多少媒体报道、多少单位参加,追求单纯的数字、照片和文字总结,追求先进个人、集体的评比表彰,更将这些作为评价指标,根本没有对实践效果及学生的自我实现做出科学评价。”[3]这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创新的保障机制以及全面、有效的考评机制,要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实践活动的后续审查制度和考评体系。政府、高校、企业作为引导、组织、接受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及考评机制,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体系,将经常性实践经费与项目性实践经费、专项表彰经费与日常保障经费、校级经费与院级经费统筹起来,设置账目、专门予以管理和审核。

3.建立并拓展实践基地,重视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企业希望有高学历的人才积极参与,愿意与高校合作创办各类技术应用的研究所,实施见效快的借脑开发。研究所建在厂里,企业领导看得着、叫得应,又能提高企业形象,因此企业舍得高额经费的投入。”[4]这种模式使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和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目前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种类也比较单一。很多实践基地往往建立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之上,局限于专业培训或者实践教学,其视野、运用、效果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相较而言较窄。应该建立并拓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比如说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要特别注重研究生导师作用的发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是“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负责教学、科研方面的指引,而且在职业规划、专业发展、生活态度、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对研究生有很大影响。

4.发挥校友会在社会实践中的协助作用

当前校友会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校友会是联谊会的一种新形式,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沟通毕业生与学校、单位的感情方面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主动进行业务对接,精心设计项目,尽量要使成果运用同当地的实际需要有效衔接起来。另外,“通过校院系研究生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联谊会也是一种可积极发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更多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当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培训学生干部,引入考核机制,防止负面情况的产生”[4]。

5.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进行针对性培训

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同中有异,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律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间较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但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可以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服务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在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性作用,同时为专业性做好准备。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一部分科研活动,将专业性初步与思想性结合起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可以依托专业知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以及科技发明和创业实践”[5]。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应该聚焦在科技支农、课题转化、成果运用等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引领性和突破性作用,在社会风气扭转、社会经济发展、公益项目提升等方面承担起特殊责任。另外,国内社会实践日趋项目化与专业化,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义霞.宋明理学知行观探究[J].齐鲁学刊,2007(2):32-35.

[2]朱静娜.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理论,2016(7):187-188.

[3]张宏亮,柯柏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34-136.

[4]张为鄂,王忠明,陈文华.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分析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