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情况范例6篇

病虫害防治情况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1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情况;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注意问题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蔬菜种类、生产管理条件不断变化,导致蔬菜病虫害种类增多,蔬菜的损失程度逐年提高。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病虫害导致的损失已经占到损失量的18%,给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来自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 000万hm2,全国大棚蔬菜和设施园艺超过134万hm2,由于蔬菜温室栽培技术发展很快,重茬、连作问题多,为病虫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

1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蔬菜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病害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害,有几百种之多,这类病害主要特点是传播迅速,面积大,难以防治,毁坏严重,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等,引起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真菌感染所致,西红柿、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容易得这种病[2]。而蔬菜的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各种蚜虫、菜青虫、地老虎、蛴螬、蝼蛄、棉铃虫、白粉虱等各种害虫已达300余种之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室大棚发展迅速,给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温室白虱1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这种害虫寄主的蔬菜范围很广,最喜欢的寄主是黄瓜和西红柿。

当前常发的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等,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美洲斑潜蝇等。它们的为害有以下特点:病毒病、美洲斑潜蝇、夜蛾科害虫、土传害虫、细菌性和生理性害虫等新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且难以防治;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及小菜蛾、螨类等长年为害的老病虫发生面积大,抗性强;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为高湿、低温病害和小虫类虫害越冬提供了条件,使其发展快。

造成蔬菜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生产迅速发展,导致白粉虱等适宜害虫在温室中危害日趋猖獗;二是气候变暖,使原来许多越冬性害虫,一年四季不断生长繁殖,世代增多,危害较大;三是对害虫的防治办法单一,防不胜防,主要靠农药除害,但是一些害虫的抗性增强,繁殖力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在减弱;四是蔬菜分散经营,不便于统一管理和用药,导致害虫异地生存现象严重,繁殖能力增强。

2蔬菜病虫害防治情况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近几年来蔬菜病虫害防治面积逐年递增,虫害的防治面积和挽回损失均大于病害,这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说明病害是蔬菜病虫防治工作方面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加强对病害防治的重视。

当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病虫害抗性问题突出。据统计,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高达10 000倍,对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3 000倍,对氯氰菊酯的抗性也接近1 000倍,菜蚜对抗蚜威的抗性高达6 000倍,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超过500倍,对溴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400倍,对乐果、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的抗性达500倍,对氧化乐果的抗性达20倍。二是菜田滥用化学农药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菜田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每个生长季节平均用药超过20次,其中杀虫剂比重超过50%。三是菜农素质和自我决策能力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开展培训工作[3]。

3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中的应用

据有关报道,经过50多年的开发应用,我国的蔬菜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如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承担的“蔬菜主要的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项技术实现了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和食蚜瘿蚊等3种天敌的工厂化生产,年产能力达15亿头,形成了适合自身生产条件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及生产中所需中间寄主的繁殖保存技术,研究提出了3种天敌释放应用技术体系,可在害虫综合防治、恢复生态平衡、无公害蔬菜生产等生产领域广泛应用[4]。

我国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强有力的开发应用的物质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传统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从国外成功引进了澳洲瓢虫、微孢子虫、线虫等天敌。60年代以来大量应用七星瓢虫、赤眼蜂、金小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等天敌防治害虫,均取得良好成效。70年代开展了全国主要害虫天敌调查,着重于天敌的保护利用研究。80年代以后生物防治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研制出利用柞蚕卵、米蛾卵繁殖赤眼蜂的技术与工艺流程,并成功建立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线,先后获得“草蛉大量饲养繁殖技术研究”、“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赤眼蜂的应用基础、工厂化生产”等多项科研成果,为天敌昆虫商品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1年,我国就开始系统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试验,20世纪70年代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玉米螟获得成功。80年代利用人工寄主卵大量繁殖技术已达到国家先进。目前在我国利用自然寄主(白粉虱)繁殖丽蚜小蜂,利用米蛾卵和粉螨饲养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技术流程已经初步形成,利用粘虫饲养侧构茧蜂,利用自然寄主饲养食蚜瘿蚊等繁殖技术业已形成。实现了赤眼蜂、平腹小蜂、草蛉、七星瓢虫、丽蚜小蜂、食蚜瘿蚊、小花蝽、智利小植绥螨、西方育走螨、侧构茧蜂螨等捕食性和寄主性天敌昆虫的成功饲养,赤眼蜂和平腹小蜂已投入大规模工厂化的生产阶段,在南方建立了繁殖基地应用面积达100万hm2。

4利用天敌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国天敌资源很丰富,同时人工饲养的蔬菜天敌昆虫也多达10个品种,但目前进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只有赤眼蜂和平腹小蜂2个品种,无论天敌的种类,还是天敌的生产规模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精品化、无公害化等趋势的需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利用天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天敌并促使天敌自然种群增长,加大对害虫自然控制能力,保护方法很多,如用寄生蜂保护器,保护三化螟的卵寄生蜂;用草把收集蜘蛛,防治稻飞虱和叶蝉,用巢箱招引大山雀、灰椋鸟等益鸟。二是天敌大量繁殖释放地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不足时,尤其在害虫发生前期,通过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可以大量繁殖释放到田间或温室的天敌昆虫有赤眼蜂、平腹小蜂、金小蜂、丽蚜小蜂、草蛉、食虫瓢虫及捕食螨、农田蜘蛛等。三是引进天敌。可就近引进,也可引进国内的或国外的,引进对生态条件适应力较强的或食性较专化的天敌,也可以考虑引进多种天敌防治1~2种害虫,较易成功;引进来自原产地同种或近缘种或相近属害虫的天敌,或来自害虫种群密度低的群落中的优势种天敌较为有效;引进天敌防治经济树木、药用植物或生长期作物上的害虫或固定性害虫,尤其是蚧壳虫或外来新害虫易成功。

5参考文献

[1] 高艳卫.蔬菜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36.

[2] 胡久义,樊春艳,蒋兴华.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对策[J].种业导刊,2007(2):34-35.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2

关键词 玛卡病虫害;发生;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32-01

玛卡是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别名甜菜根或秘鲁人参,原产于秘鲁中部基宁和帕斯卡附近海拔4 000 m以上的安第斯山区,玛卡富含独有的玛卡烯、玛卡酰胺等55种活力营养素,长期食用对改善气血、缓解更年期症状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恢复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1-3]。

近几年,很多地区大力发展玛卡种植,造成玛卡种植地重茬,抗病虫能力逐年降低,病虫害逐渐加重,对玛卡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并且掌握玛卡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方法,是保证玛卡优质、高产、健康发展的关键。

1 玛卡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1.1 白粉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面上长出白色粉状物,叶缘萎缩,叶片逐渐干枯。发病规律:病菌在地边杂草上或土壤中越冬,借风和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或干旱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发病适温20~25 ℃,相对湿度25%~85%,但以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主要以合理密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为主。二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70%拿敌稳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2~3次。

1.2 黑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至褐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发病规律:温度较高,多雨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采用适时播种,培育健壮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植株抗性为主。二是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甲基托布津或50%甲基硫菌灵1 200~1 500 g/hm2对水喷雾,隔7~10 d喷1次,喷2~3次。

1.3 根腐病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引起玛卡根腐病的病原主要是真菌性病原。症状表现为植株地上部矮缩黄化,地下部肉质根干腐或中空。

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排水工作,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二是药剂防治。播种前用多菌灵或普力克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立枯灵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

1.4 霜霉病

症状:霜霉病是十字花科重要病害之一,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在被害叶片上,叶片正面初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点,叶片背面则现白色霉状物。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亦现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氮肥偏施过施,低湿地宜高墒栽培,多雨区注意清沟排渍,收获后清洁田园。二是药剂防治。加强田间调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时,及时喷药控病,常用药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均匀喷雾。用药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甲胺磷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所用农药交替使用。

2 玛卡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危害玛卡的地下害虫种类繁多,主要以小地老虎、蛴螬、根蛆和小菜蛾为主。

2.1 小地老虎和蛴螬

物理防治:收割绿肥、蔬菜等作物时,人工捕杀幼虫;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过渡寄主,深耕晒垡,消灭虫卵和低龄幼虫;推广菊酯类药剂防治:可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150~300 mL/hm2,与适量的绿肥糠或切碎的鲜草(菜叶)拌匀撒于墒面;播种时或播后苗前也可选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300 mL/hm2等菊酯类药剂对水,择晴天于16:00后喷雾。

2.2 根蛆

根蛆属昆虫纲双翅目花蝇科。包括种蝇、葱蝇、白菜蝇、小萝卜蝇、麦种蝇等幼虫的统称,俗称地蛆。农业防治:提高整地质量,深翻,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粪肥施入后应立即覆土,防止成虫产卵,清洁田园,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喷2.5%溴氰菊酯4 000~5 000倍液,幼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灌根,每隔10 d灌1次,视虫情连灌2~3次,9:00―11:00施药。

2.3 小菜蛾

小菜蛾发生规律和生活特点: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连年普遍发生,4―6月、8―11月是发生危害盛期,生活史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植株丛内,日落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很快即能,的雌蛾当晚即产卵;雌虫寿命较长,每头雌虫可(下转第134页)

(上接第132页)

产卵200余粒;每年发生10~20代,在环境适宜条件下,完成1代只需要20 d左右,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植物幼嫩组织产生危害,成虫、卵和蛹对植物不产生危害[4]。

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大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败叶消灭大量虫源;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和周围的十字花科植物,创造不利小菜蛾的生存环境。物理防治: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设置水盆型性诱剂诱捕器60~75个/hm2,棋盘式均匀分布在地内,盆内盛清水+少量洗衣粉,水面低于盆口1~2 cm,诱芯用铁丝固定于盆水面上方1~2 cm的中间位置,每3~5 d清除盆内蛾子并更换诱盆内水。药剂防治:甲氨基阿维菌素150 mL/hm2、10%氟酰氨150 mL/hm2、5.8%甲维盐150 mL/hm2或5.7%稻藤150 mL/hm2,另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750 g/hm2,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防治2~3次(一个生长周期防治2~3次),间隔期7~10 d,以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3 参考文献

[1] 肖伟,彭勇,许利嘉,等.秘鲁特产药用植物玛卡研究的新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3):102-106.

[2] 杜萍,单云,孙卉,等.云南玛卡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0(24):345-347.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3

1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予以防治。我国森林病虫害具备如下3方面特点:第一,偶发性森林病虫害暴发面积大;第二,森林病虫害蔓延速度较快;第三,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率高。每年森林病虫害都会直接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破坏各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生态平衡。

2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发生面积迅速增大

近年来,尤其是我国,森林病虫害发展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却从根本上忽略保护生态环境,存在这样的实际情况,致使病虫害大面积地破坏森林,且破坏状况越来越严重。我国当前资金、人力及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2.2无法控制病虫害的繁殖

由于我国占地面积较广,因此森林病虫害种类很多。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大量增加,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林业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另外,随着各国交际的频繁,我国引进了很多外来物种,由于引进的外来物种没有天敌,因此繁殖速度远远超过预期和想象,严重威胁到森林资源的生长,而我国现有森林防疫站治疗设备和治疗资金有限,无法控制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

2.3防治工作机制不健全

采用纵向型行政管理体系是我国林业部门所采用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对于上传行政命令和下达行政命令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缺少对各林业部门的横向协调。缺少机制致使每个地区所出现的森林病虫害,在没有进行协调的基础上,大面积地发生,既无法从根本上防治,也给林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森林病虫害防治建议

3.1完善预测机制和预报机制

在确定病虫害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展开进行,科学精确预测和预报森林病虫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从被动救灾转变为主动控灾,进一步调整防灾和救灾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森林病虫害损失,又可以减少相应的后期防治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加快建设和预测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并且将防治和预测森林病虫害工作作为主要工作,快速及时控制灾情,形成早发现和早控制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

3.2加强对植物的养护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病虫的发生及危害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与植物生长情况和及时浇水、施肥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不断加强林木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就要做好植物的修剪、施肥、浇水和锄草等各项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病虫,也可以调节植物养分。因此,要想减少病虫害,就需要加强对植物的养护,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

3.3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宣传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过程中,宣传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充分运用防治站的各种宣传资源,如宣传资料、条幅、宣传车等,大规模地展开宣传教育工作,促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防治病虫害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主动和积极配合林业相关部门的工作,加强群众对防治病虫害的意识。唯有林业部门高层领导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带动下级和群众积极主动进行病虫害防治。

3.4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

对于一些突发性和影响范围较大的病虫害,需要建立起长期的预报病情和预测工作,及时采用全面准确有效的监测,并且全面掌握病虫害的实际发展情况,定期做好调查和检测工作,如果出现病虫害发生扩大的情况,需要进行短期预警,在预防和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还需充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林木资源等因素。另外,加大防治病虫害的力度,可以充分采用引诱剂及培养天敌等方式,在最大范围上保证自然系统有条不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在防治和预防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落实防治工作和治理工作,特别是需要加强应用早期预防技术,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4结语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4

景东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烤烟是云南省景东县的重要农作物,也是云南省景东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全县有11个乡(镇)、120个村、880个组、12311户(合同户数5727户)种植烤烟,种植面积达69637亩,收购烟叶216019.32担,其中合同数205000担,丰产烟叶11019.338担(含级外烟叶)。实现烟农总收入达16272.96万元。随着景东县烟叶产业的快速发展,病虫害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有效预测和防治烟叶病虫害问题,是景东烤烟种植的丰收和促进景东县烟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景东县烟叶病虫害预测现状

目前,全县主要有景东县植保站和景东县烟草公司两个测报点,各测报点都有较先进的监控及通讯设施,可及时发现并传递测报信息。并根据测报信息及时提出防治的措施。病虫害情况由测报人员传真至县公司,再由县公司下报至各烟叶开发点,各开发点以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到烟农,使病虫害防治措施得到了落实。各开发点建立了烟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户籍档案,由培植员对各个烟农的烟草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让烟农填写反馈意见,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二、景东县烟叶病虫害治理现状

烟叶病虫害对烟叶的质量和产量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景东县各级政府及烟草相关部门为预防烟叶病虫害都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目前,景东县对烟叶病虫害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效果最为直接,但化学药剂在清除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有益生物,因此对烟田整体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也存在如农药残留等一些难以解决和回避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所以要寻找一种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理方法。

三、景东县未来烟叶病虫害防治要点

烟叶病虫害防治需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从烟田的整体生态系统考虑,综合考虑防治措施,才会把烟叶病虫害对烟叶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一)构建更为科学和先进的预测体系

要有效预测病虫害,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更为科学和先进的预测监控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预测准确性,可从以下两点改进:

1.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简称3s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在其它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烟草病虫害预测和防治也可以借鉴其它行业,利用3s技术建设监测体系,结合各测报站点的监测情况,对烟叶病虫害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并作出科学预测,科学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烟叶造成的影响,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提高烟叶的质量。

2.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病虫害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烟草病虫害的诊断和预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基层测报人员要有丰富的病虫害知识和丰富的大田生产经验,辨别出病虫害情况后要及时通报。因此不断提高基层测报员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网络、通讯等现代科技成果,利用人工判断和病害测定仪等先进仪器,可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快速准确辨别烟草病虫害的类型、范围,并及时通报交流,为科学预测和防治烟叶病虫害提供依据。

(二)采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理措施

1.采用抗病品种,采用消毒包衣种子。近几年景东县烟叶主栽品种以k326为主,占到栽培面积的近80%,现在在k326的基础上,开发出krk26。生产中应并注意品种的更新,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品种。种子要全部使用烟叶基地生产的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得包衣种。

2.加强大田管理。烟叶生产中要做到合理轮作,景东县较适合烟稻轮作;推广漂浮育苗,优苗壮苗,壮苗可缩短缓苗期,提高烟叶抗病性;适时移栽、合理施肥,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烟田间病残植株,严格按照生产规程进行大田管理。

3.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具有环保、生态和安全等优点,在烟叶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008年7月25日,采用黑光灯诱虫的方法诱捕害虫达2万只以上,效果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防治成本,在害虫大发生时诱虫效果会更好。烟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不但能对主要害虫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而且诱虫结果能较准确的反映出害虫田间消长情况,其成本为化学防治成本的23.9%并且在减少农药施用而使环境得到保护得意义更为长远。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5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27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受到自然天庠趾Α⒉〕嬖趾Φ纫蛩氐挠跋欤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尚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小麦病虫灾害防治是相关种植者和研究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防治效果来看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目前小麦病虫灾害防治常见的误区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需要种植者加强管理,为小麦施加充足的营养,对于病虫灾害的防治需要种植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好预防措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关于小麦病虫灾害的防治时间存在2方面误区:很多种植者并未意识到前期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并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病虫灾害预防时机。通常情况下,小麦的病虫灾害预防工作应该在3月份左右完成,如果没能做好预防,就有可能出现小麦纹枯病,到4月份左右这种病害就会加重。很多种植者通常都是在病害显现时才着手展开防治工作,但是此时不仅加大了病虫害治疗的成本和人力,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有些种植者了解病虫灾害防治的意义,但是防治时间不准确。例如,小麦蚜虫的防治需要将益害比例控制在1:150,只要比例合理则无需展开多余的防治工作。但是部分种植者在这个范围内依然进行杀虫害工作,对小麦的自然生长环境和小麦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小麦病虫灾害的类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病虫灾害,需要使用对应的药物,才能够彻底杀死病虫灾害,反之如果使用的药物和措施不得当,不仅无法杀死病虫害,还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种植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不同种类的病虫灾害和使用的药剂认识缺乏,难以合理的区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化肥或是农药来进行防治,导致病虫灾害防治无效或是防治不彻底,致使小麦产量和质量下降。

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麦田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水分的缺失也是引起病虫灾害的重要因素。很多种植者在进行麦田灌水的过程中存在着用水量不足的问题。导致麦田的干湿度失去了平衡,无法补充小麦生长期间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加大了病虫灾害入侵的风险。当小麦病虫灾害发生后,水量过少也会导致大幅度削弱病虫灾害的防治能力。因此,如何在适当的生长阶段内予以小麦充足的水分,也是相关种植人员所面临的病虫灾害防治难题之一。

2 小麦病虫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小麦播种期的防治工作。这一阶段的防治措施对生长期间小麦的生长质量和病虫灾害抵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内,种植人员需要将小麦的生长土地精细的划分并完成耕地,保证土质适宜小麦生长。耕地时需要清理好麦田中的杂草,这样可以降低病虫细菌在麦田中残留的几率。播种期病虫灾害的防治可以使用辛硫磷颗粒展开,将适当的辛硫磷颗粒在土地中拌匀,可以提高小麦种子对于病虫细菌的消灭能力。或者也可以使用甲基柳磷乳油和水来进行播种期病虫灾害的防治工作。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间的病虫灾害防治工作。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更有可能患枯萎病、吸浆虫、红蜘蛛等较为严重的病虫灾害,这也是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这一阶段内,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杀虫剂结合杀菌剂进行病虫灾害防治,将混合后的药物均匀的喷洒到小麦幼苗上。与此同时,需要对小麦生长田适当的进行翻土,使土地能够充分的与药物结合,进一步提高对各种病虫灾害的抵抗、预防、治疗的能力。

在小麦抽穗期的病虫灾害防治,这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其防治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抽穗期比较常见的病虫灾害包括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类型。为了实现有效防治,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杀虫剂或是杀菌剂进行病虫灾害的防治。比如说可以将80mL20%菊马乳油融合进45kg左右的水中,进行这一期间的病虫灾害防治,用药时间最好为每天上午10:00左右,或者是在每天下午的16:00之后,为保证效果需要注意保证药物喷洒的均匀性。从经验来看,通常用药20d之后,病虫灾害就会全部转移到小麦的顶端,此时需要对这部分进行喷雾处理,保证病虫灾害防治的彻底性。

小麦灌浆期的病虫灾害防治。在这一阶段内,小麦逐渐开支成熟,此时可能会出现白粉病或是锈病。种植人员可以使用25%快杀乳油加水进行病虫害治疗,用药方式为田间喷雾。

3 结语

病虫灾害是导致小麦的生产质量和产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很多种植者对于病虫灾害防治的认知不足,导致防治措施中仍存在较多的误区。文中对不同阶段内小麦的病虫灾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说明,希望为相关小麦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病虫害防治情况范文6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生产安全;综合防治;技术运用

水稻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在这过程中水稻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到了粮食的产量。特别是最近几年,受到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水稻病虫害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害虫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当前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止方法还是不够全面,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化学药剂,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胡乱用药的情况,这不仅不能根治病虫害,还使得水稻受到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1 几种主要的水稻病虫害症状

1.1 稻瘟病病症

水稻整个生育期和各部位均可感病。按生育期可分苗瘟、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叶瘟初发病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为急性型,发展快,逐渐形成棱形或长棱形。穗颈瘟:抽穗后颈秆呈黑褐色,使整穗或部分小穗成白穗,造成不实粒或半实粒。水稻分蘖盛期及抽穗期是易感病期。该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5~28℃,施氮过多叶色过于乌嫩易被病菌侵染。

1.2 纹枯病病症

此病多在拔节封行时易发生,施氮肥不当、植株过密、长期水浸的田块易发生。发病常从基部开始,病斑呈淡褐色,逐渐扩展,形成不规则的云形状病斑,由下部向上部扩展到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减少,造成减产。

1.3 白叶枯病及条斑病病症

2种病晚稻中后期如遇台风或寒风发病较重。白叶枯病先在叶尖发病,生成暗绿色斑点,后向下扩展转成黄至灰白色。谷粒受害后成灰白谷粒,可减产2~3成。条斑病是检疫对象,20世纪90年代逐渐流行。发病初期出现暗绿色半透明小点,沿叶脉扩展成条状赤褐色条斑,遇台风或寒风发展很快,叶色一片枯黄,叶色过于乌嫩的田块易发生。

2 综合处理办法和防治措施

2.1 植物检疫

2.1.1 认真搞好普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各地区的农业部门应该对下属乡镇的水稻病虫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掌握不同种类的害虫分布的特点。划定好重点虫灾区和重点保护区,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病虫害防控工作。只有全面了解,才能够选择最合适的防治办法。

2.1.2 加大处理力度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勤于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避免病虫害的扩散,保证水稻的种植安全。

2.2 农业防治

2.2.1 改革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播种之前应该及时的进行翻耕。要想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就必须通过某种方法来改变害虫本身的生存环境,使害虫处于不利的条件下。一是通过翻耕可以使地下的一些害虫暴露在地面上,进而使得这些害虫加快死亡。二是通过对土地的翻层可以使一些活在浅层土壤中的害虫被翻入到深层土壤中,这样就破坏了害虫化蛹的环境,使得害虫无法繁殖。三是在翻耕之后及时浇灌水,可以使一些害虫漂浮在水面上,进而使得害虫快速死亡。

2.2.2 选用抗病虫品种和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2.2.2.1 选育抗性品种。科研育种单位要选育高产多抗优质的水稻品种进行示推广。

2.2.2.2 要避免品种的单一性。当前市场上针对水稻病虫害的药物品种特别多,在选择适合必须遵循以下做法。一是建立品种更换制度,避免多年使用同一种药物,尽量推广使用抗性强的品种。二是根据害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

2.2.3 健栽控害

2.2.3.1 改变播插期。适当提早水稻的播插时间,能避开水稻病虫的发生高峰,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减轻对幼嫩禾苗的危害。在水稻秧田期稻飞虱还没有大量迁入,但今年受天气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期比去年迟了一周左右,稻飞虱第一次大批量迁入时正值秧秧田期,食料嫩绿丰富,为稻飞虱的集中取食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2.2.3.2 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田间通风透光良好,禾苗发育旺盛,生长健壮,能提高禾苗的抗性。如田间过于密植,光照不足会造成根系生长不良,茎杆细小易倒伏,抗性降低。同时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2.4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2.2.4.1 合理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合理施肥能改善水稻的营养条件,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增强水稻的抗性。多年来观察发现,氮肥过高的田块,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都较其它田块要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在测土的基础上实施配方施肥,合理使用肥料,既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效,又可以起到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2.2.4.2 科学管水,控制田间湿度。水源条件好的田块,视病虫发生情况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水方式,如在稻飞虱、纹枯病发生期,适当进行排水晒田,恶化其发生环境,可以抑制其发生。在一代二化螟化蛹时进行深水灌溉,能使蛹缺氧窒息死亡。

2.3 物理防治

所谓物理防治指的就是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以及机械设备等来防治病虫害。当前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灯光诱杀,利用一些害虫本身具有趋光性,看到灯光的时候就会靠近,进而被杀死。还有测报灯的使用能够对害虫的情况起到提前预测的作用,进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前杀虫灯的使用,能够降低害虫的数量。这种防治方式不仅起到了防控病虫害的作用,而且还避免使用农药,减少对水稻的污染,提高了水稻的质量。

2.4 生物防治

所谓生物防治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来克制住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速度,这样就能够减缓病虫害的发展速度。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无污染,安全性高。

2.5 化学防治

所谓的化学防治就是通过化学药剂的方式来杀死害虫,这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是针对大规模的病虫害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但是会使水稻受到化学污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综合利用防治技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来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并使得各种防治措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还应该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来控制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最大程度的控制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使得水稻病虫害防治在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强当地的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富有.常见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24):95,180.

[2]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J].种业导刊,2011(4):8-9.

[3]刘康成,熊健生,肖筱成,等.吉安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J].江西农业学报,2011(9):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