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3-02

社区是城市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的城镇社区不断产生,大量的动迁农民进入到社区内生活与工作,而与城市居民相比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与动迁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做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探寻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及社区文化的内涵

社区是由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名为《共同体与社会一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的著作时从“community”这一英文单词翻译过来的。我国社会学界在定义“社区”这一概念时,一般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文化与社区不可割裂

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

(二)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养、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活跃社区成员业余生活、增强社区成员情感归属感的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二、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却普遍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绝大多数的社会文化活动都是由街道办事处这一乡镇政府的代表组织进行,社区文化机构也仅仅是在政府代表的指挥下行动,给予形式上的配合和参与,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社区文化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不能深入有效地管理社区文化资源,造成社区文化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过于集中在某一个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企业单位。另一方面在资源的利用上缺乏搞活机制,对现有的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率高,对潜在的社区文化资源发掘较少,对物质文化资源较重视,对精神文化资源利用较少,对自身拥有的资源管理较多,各个资源拥有者之间协商搞活资源较少。

(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社区文化开展必不可少地需要一些文化设施硬件的支撑,目前,在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主要有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设施。他们都是社区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硬件设施,社区文化就难以开展,农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大大降低。由于经费不足,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着文化设施硬件建设严重落后的问题,已经投入建成的图书馆、影院等文化设施场所由于后续资金的不足,也无法得到正常的运转,以致很多文化设施成为“形象工程”。

(三)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社区文化人才紧缺虽然有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收益不好,工资低,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以吸引新的优秀文化人才。主要还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强,各级党委和镇政府在政策、资金、在职人员岗位编制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扶持,农村社区文化工作人员无法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四)农村社区成员参与意识不强

新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还主要是依靠镇政府、村委会的引导号召,转变成社区居民之后还没能从思想上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传统农业思维文化中过于保守,缺乏激情和创作力,精力多集中在对物质生活和经济效益的追求之上,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渴望,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未能成为新农村中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文化建设与农民的真实需求不足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侵入农村社区,但侵入又不彻底,照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情况时有发生,所谓的“文化建设”就是单纯地在小区空地上放置一些健身器材,买一些图书资料,设置室就算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但农民真正需要的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服务性咨询和专业性的辅导,改善农民收入,关注地方文化特色,保护传统文化,解决一方面社区文化参与不足,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无法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矛盾。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转变思想,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的社区意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维系良好融洽的社区关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城市化尚在起步阶段,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党和政府的领导推动能起到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一是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乡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变化,及时调整乡镇政府内部机构的改革。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具体的工作部门,形成由党政宣传部门带头,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机构的作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文化建设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施行,出现问题有人解决,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倡导社区文化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各种中介组织、文化团体的介入,完善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倡导和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使社区文化充满活力。

三是制定社区文化建设量化标准,加强考核与监督。如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中列入“社区文化建设”一项,提出包括社区文化活动情况、社区文化设施及其使用情况等具体标准,并尽可能列入对地区政府的经济社会考核体系中,以强制手段保证地方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确保农村社区文化的开展。

2.创新投入机制,完善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群众进行演艺活动、读书学习、健身交流都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器材。发展社区文化,一方面各级基层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确保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更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组织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开拓资金来源渠道。

3.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新文化建设的机制体制,采用聘任上岗制,发展和稳定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队伍,设定明确的权利职责,指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人员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健全专兼职文艺骨干继续再教育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的潜能。

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带头领导的作用,社区文化部门要切实把握工作重心,根据城市化地区自身的特点,把握好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社区,认真挖掘、总结、研究和推广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

人是客观世界的主体,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农村社区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发扬全体社区成员的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加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为农民服务,以提高农村社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塑造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的。教育是传承文明,普及文化,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农村社区居民大多是由农民转变而来,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上都保留着浓厚的农村习性,社区意识淡薄,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农迁居民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重视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破除“小农思想”和“农耕意识”,使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地投身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三)着眼传统,形成文化特色

农村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完全消除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就要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注意发挥地域特色,结合各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与农迁居民的自身特征,一方面丰富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如扭秧歌、玩龙灯、逛庙会等娱乐活动,提高群众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认同感,调动个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乡土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要赋予传统文化活动以新观念、新内容,宣传体现城市文明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使农村居民在活动中接受现代文明,形成农村社区独特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内容,在社区民众的参与、选择、评价、认同的过程中,整合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社区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对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本质认识的日益加深,城市发展从注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模和速度方面的“人口城市化阶段”逐步上升为“人的城市化”。而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性’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更是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只有抓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才能加快农村城市化,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使农民转变成真正意义的市民。

参考文献:

[1][德]F.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一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刘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部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主体 错位 契合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内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喧嚣热闹场面的背后,却呈现出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这场由政府推动、民众参与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化解政府和农民“主体错位”的现实困境,成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

谁是主体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在马克思这里,既不存在抽象的主体,也不存在抽象的客体,主体是客体的主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生成、存在、发展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之中,实践和主体构成了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是主体生成的境域。“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他参与了实践过程,参与了改造客体的活动并在改造客体的同时,改造了自身。因此,实践就成了理解“主体”和“主体性”的一把钥匙,只有置“主体”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把握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启动者、承担者。一切实践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没有参与或不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实践的主体。

目前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问题,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主体。“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政府扶持与引导”,把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组织、干预等行为,看作是“政府责任的体现”②,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群众是主体。”③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民群众不仅需要亲自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而且还是社区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因此,农民群众理应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基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主体的关系,主体应当包括政府和农民群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和农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主体错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理性思考

课题组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问题”,对地处豫东传统农区腹地的F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对农民的访谈越深入,“主体错位”的问题就越清晰,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政府主体的错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子的创新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协同努力才能规划好、建设好。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管义伟所说:“如果说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组织、引导和推动属于行政干预的话,那么,这种干预是政府责任的体现。”④然而,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代言人(工作人员)在这一“合法性”外衣下庇佑下,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的现象。

首先,政府个别领导在社区农户搬迁工作中,表现出僭越行为。当课题组成员问及“社区环境这么好,房子这么漂亮,当初搬迁的时候,是自愿的还是逼迫的?”时,有六成左右的住户回答是“自愿”。一位刘姓老人的话极具代表性,他说:“党和国家花了恁多钱,给咱建社区,扯电线,铺路,安健身器材,多好呀,当时没有主动搬迁的人家,现在都可眼气(羡慕)呢,自愿,当然是自愿了!”但是,也有极少数农户认为,搬迁工作带有一定的“软”强制性,主要表现为反复说教和恩威并施,迫使农户搬迁。

其次,个别领导存在着“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情结,过度注重社区物质设施的完备,却对社区文化道德建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对F社区的调查走访中,当课题组成员问及“平时有啥娱乐,都在哪?”这个问题时,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老人认为没有啥娱乐活动。一位老人对我们说:“平常没有啥娱乐活动,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社区)会请戏班子唱戏。我一吃完饭都走了,回原来的村子去打牌、唠嗑。”问“为啥回原来的村子去呀,社区里不是有这么多老人吗?”他说:“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行政村,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也很少像原来那样串门子了。”

从访谈的情况来看,政府(基层领导)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没能摆好自身的位置;个别基层领导为了“政绩”,很少顾及农户的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和农民等建设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任晓莉把这种“影响”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造成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等靠要’甚至以此向上‘争资金’‘要资金’心态普遍。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越俎代庖,一味追求形象或政绩,在社区建设中忽视农民的实际需要,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造成农民‘被上楼’怪相,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⑤这种政府主体错位和农民主体游离现象,形成了政府一元主导、唱独角戏、农民一旁观望的尴尬局面。

农民主体的缺失。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整体规划、科学引导和“硬件”铺设等层面上,而其文化道德建设、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则取决于生存、生活其中的社区居民―农民。从F社区建设进程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获取方面。首先,在政策信息获取渠道上,尽管信息通讯技术已较为发达,但由于广大农民生活在农村,其信息来源仍然依赖于电视、广播等;其次,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农民关注的信息往往是戏曲、音乐等娱乐性信息,对政府文件和会议决议等明显关注、解读不够。二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方面。课题组发现基层干部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指文化素质)的现象,经验型干部占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这种较为机械的工作态度和执行情况,在上传下达的层层推进中,弱化了普通农民群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对F社区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超过八成以上的农户对“您是否知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时,回答不出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这一项,选择“政府投入”的问卷有近六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不足一成的农户认为是“农户自己”。在对已经入住F社区的居民访谈中,不少居民对新的生活环境表示“不习惯”或“不适应”。通过调研数据来看,虽然已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但多数农民明显缺乏主体意识,处于被动纳入或参与的状态。

政府与农民的相互疏离。在以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舞台上,上演的多是一幕由政府登台表演的“独角戏”,农民沦为“观众”或“群众演员”,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角色错位导致两者在社区建设中相互疏离,难以形成有效的建设合力。在我们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拆迁房款补助问题。社区农户普遍反映,采取“一刀切”的补贴房款办法有失公允,应根据原有住房建设成本、新旧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补偿。二是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的资金。在此问题上,相关部门曾做过资金核算:建设一个中等社区所需的资金投入大约为2000万元左右。但就目前F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三是社区住房建设资金筹措问题。目前F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共同承担。其中,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所需的资金投入,如道路修筑、管网铺设等;社区住房建设资金则由社区农户自己承担。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社区农户在资金筹措能力方面明显不足,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户根本没有能力筹集社区住房建设所需资金。此外,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认同和融入等方面,都呈现出双方因认识上存在偏差而相互疏离并导致行动上合力不足的情况。

培育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路径

对主体认识的深化,是消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实困境的理论前提,要想真正解决建设实践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主体。

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乡村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内在因素。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物质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社区文化的转变和融合,这就需要社会对社区农民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强化和引导。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方针、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利用各种社会媒体对农民进行新型社区建设的宣传和引导,让他们明了社会发展走向,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和当前我省、我国、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向。另一方面,密切社区农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人是社会的动物,都有自己适宜的人际交往圈子。在进入新型社区后,农民因为彼此之间的陌生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子,就往往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进而影响到社区适应、认同和融入。这时候,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凸显。社区居委会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增进社区住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基于此目的,社区管理者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在社区管理方面,倡导社区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组织社区农民对家庭困难的住户,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好人好事及时予以通报表扬;二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参与性、协作性强的集体活动,给社区农民创造认识、交流的机会;三是发动社区农民中的文化能人和积极分子,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加强社区文化的融合创新,强化社区认同。

明确政府主体定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论是社区的规划、具体实施还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下,从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是当仁不让的主体。政府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社区的规划和主流价值观的强化、引导方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必须根据当地实际和着眼于长远发展,对社区规模和建设步伐进行合理规划。政府主体在主流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和强化,凝聚民心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协调社会关系,在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政策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诸如社区选址、规划、运作等等,涉及水务、电力、路政和社会保障等各部门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处理如此庞杂的问题,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这一职能,有能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三是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上,政府是最大的资金投入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关系到社区农民的福祉,大的方面讲则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决定了以服务社会和促进地方发展为职能体现的政府,自当成为新型社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新型农村社区的内部动力来讲,社区农民才是社区的主体和灵魂,要让农民在心理上融入社区建设,否则,政府的工作和投入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是根本驱动力。首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予以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建设实施和服务管理,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征求、听取社区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要及时采纳,对于不合理的也要做出解释,毕竟以后生活在社区的是这些农民。通过广泛的参与,让社区农民对社区环境有比较好的心理预期,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入住积极性。其次,在住房建设上。一方面在拆迁房屋补偿上,组织专业机构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根据拆迁房屋的建筑成本、时间予以合理的有差别的补偿,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农民提供贷款、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筹措住房建设资金,在户型上给社区农民提供多种选择,让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住房面积的大小。最后,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认同方面上。在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中,既要对社区农民进行积极的引导,更要根据社区农民的文化喜好来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他们能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创新社区文化建设,强化社区认同。农民是推动社区建设和享受发展成果的主体。农民在社区生活中,能迅速适应、融入并成为社区生活中的一份子,在社区生活中找到满足感和情感归属。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切实的社会成效。

结语:由疏离走向契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正在河南各农村地区全面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现代化途径,这种模式在当前的实际推进中还处在摸索阶段。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政府和农民主体错位的困境。要有效化解“主体错位”的难题,需在强化主流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平衡发挥政府和农民群众两者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实施和资金投入上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规划、实施和服务管理中主体作用,确立农民在社区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强化农民的社区认同。只有统一认识,明确各自的主体定位和分工职责,在这项关乎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群众形成有效的互补与合作,从疏离走向契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ZX001)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②④管义伟:“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第116~120页。

③喻新安等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社区医院;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39-2

1 绪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就医心理的驱使,大医院就诊人数居高不下,总是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看病难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城市来说,分级诊疗制度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改革是重点。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医院对于社区居民信息和医生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是社区医院改革的首要工作。社区医院的改革可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在大医院解决的目标,大大缓解大医院看病人多、看病难的问题,是我国公共医疗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几年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就诊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工管理可能会造成病人信息错误、遗漏,医疗流程混乱等问题。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及社区医院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社区医院的日常运行提供帮助,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同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连接,既可以提供并同步更新居民的医疗信息,还可以结合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就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相关病症开展研究,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2 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我们对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首先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将相关记录和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从中了解和总结被调查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社区医院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域针对性。其次,笔者还选取了江苏省其他城市作为文献调查的对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调查其社区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使得本次调查结论更具普遍性。为了很好地了解南京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在选取调查对象的时候选择南京市不同行政区的社区医院作为调查的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社区医院员工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及这些员工所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现有信息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建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观察法。笔者使用社区医院信息系统和实地考察,获取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②访谈法。分为对社区医院员工的访谈和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两部分。

③问卷法。本次调查设计了关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在社区、每年平均去医院就诊的次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次数占就诊总次数的百分比、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满意度和现阶段未满足的需求等问题。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于2016年7月下旬开始,到2016年8月中旬结束。首先通过在南京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包括有报刊新闻、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根据所查阅的相关文献, 8月初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亲友分发给居住于不同社区、不同年龄层段的南京市民。在等待问卷回收期间,笔者走访了南京部分社区医院,体验其信息化服务水平,并对社区医院员工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访谈。八月中旬收回了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访谈记录,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内除个别偏远地区的社区医院,基本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社区医院大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管理,已经可以实现从挂号到结算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通过访谈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以来,江苏省就在不断进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南京某社区医院为例,信息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周边居民日常医疗的需求,南京市鼓楼区的十二家社区医院还与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这四家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构建了共享与交流病患健康信息、医疗资源的通道。然而,南京市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着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功能不完善,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居民就诊仍存在着不便因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一是从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角度,二是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的角度。社区医院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采用具体的绩效考评指标进行评价,每一项有具体的得分,综合得分分析。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满意度通过问卷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评价。

如表1所示,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平均得分为50分,可以看出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医疗信息共享交流等指标的得分仅仅过半,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如表2所示,所有5个问题回答的平均满意度在50.84%、基本满意30.52、不满意度在18.64%,虽然有81.36%的人对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服务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但对于社区医院具体每项的信息化功能的不满意度有的却达到了3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江苏省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不高,尽管大多社区医院已经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仍有许多信息化功能没有被满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①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建立信息化连接。目前,南京市各大医院已经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但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较缓慢,两者间的不对等导致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病人信息和医疗资源无法使用信息化方式交流,以转诊为例,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首诊后若要转入大医院继续就诊,需凭借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大医院办理转诊,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建立了信息化交流平台就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减少复杂的人工操作。

②社区医院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与组织。在所调查的社区医院中,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没有建立信息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医院内只有一两位负责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当有限,只能处理计算机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社区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改善。

③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规划方案。调查的结果表明,60%的社区医院都没有制定本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而他们给出的长期信息化建设目标也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社区医院。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也没有确立每一阶段建设方案,

导致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形同虚设,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带来显性的经济效益,使得社区医院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相应的投入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达不到平衡。

针对上述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①社区医院管理者应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是未来社区医院的生存之道,加大对于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给社区医院配备好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社区医院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应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发展现状,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实现规划目标。

②社区医院管理部门应适当引进具备医疗、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在职的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专人授课、实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提高他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社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保证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并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

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间应加强信息化交流,交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社区医院与邻近的大医院应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社区医院可以选择简化大医院的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信息系统,减小差别,进一步打破院与院的独立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便于交流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事业的双重发展,医疗改革的进行使得社区医院成为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社区医院发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对社区医院信息化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南京市大部分社区医院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 考 文 献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街道文化;社区文化;文化权益;建设;完善

城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是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设施,是青云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网络。加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青云谱区现有5个街道1个镇,68个社区,11个村委会。下面,就5个街道为例,分析青云谱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标准化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硬件设施标准化配置存在差距、文化人才队伍缺乏专业化、政府专项经费保障相对薄弱;在建立适合本区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青云谱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议:

一、各街道现状

硬件设施:我区各街道室内综合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在80-245m2之间,总面积620m2,按标准化建设要求均不达标[2],且以上面积均包含了与社区共建的面积,虽然活动场地狭小,但我区群文活动丰富,文艺团队众多,共达60余支,社区文艺爱好者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性较高,每街道每年都计划性的开展各类群文活动;各功能活动厅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培训室等)配备不完善,虽在面积上能达到标准化建设中>30m2的要求,但大部分为二室合用或三室合用的多功能室,非独立空间;室外文化广场13个,在供人民晨练、健身的基础上,这些文化广场承揽了各街道主要文化活动、赛事等,但是,能达到标准化建设中>700m2要求的街道只有2个,且文化宣传橱窗(长廊)、健身路径等配备不健全[3]-[4],隶属街道管理的在街道活动中心门口的少之又之,不利于辖区居民开展室外文化活动,室内外场地问题迫在眉睫。

软件配备:所有街道虽有统一的标识牌,并免费对居放开放8小时/天,但缺乏专业干部及文化辅导员,尤其是街道(社区)文化干事均身兼多职,没有固定的专职专业人员;缺少专项经费,不管是开展群文活动,还是购置须配备的设施设备,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均没有专项经费。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软件配备必须跟上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问题

街道诉求:各街道通过与其他社区合建的方式可以暂时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但是,合建经费、活动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仍然需要上级补助,且这不利于长远发展。他们希望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加快街道、社区两级文化设施建设,以高标准、高起点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希望上级注重“送文化”的内容和与“种文化”并重推进;唯有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业余文艺骨干挖掘和培育,为街道、社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才能推进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群众诉求: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诉求有哪些?从我们在基层调研情况和工作实践来看,目前群众最大的诉求即场地问题:首先,有很多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我区几乎只要有广场的地方(包括楼盘空地)就能见到跳广场舞的大妈,但这对于许多居民尤其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各地频繁发生的类似冲突,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有很多街道活动场所与其他单位共建,甚至多室共享,碰上雨雪天气就没有室内场地供她们使用,即使街道有,但往往碰上其他安排就不能使用,这个时候矛盾就产生了。

从这些事情来看,“跳舞大妈”的诉求点在活动场地,转折点也在活动场地。在面对这些矛盾冲突时,把握了群众利益的诉求点,也就把握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5]。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强化群众观点,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从解决群众诉求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从以上问题来看,结合《南昌市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合理布局、便民惠民;完善功能,彰显特色;规范标准,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思路,“统一风格标识、统一设备配置、统一评定等级”要求[6],以整合我区现有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对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要求为依据,以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均等化享受文化服务为目的,实施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或在建社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出让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广场等配套设施。

(二)填平补齐、先建后补。我区5个街道先行一步,按要求进行房屋、设备、人员、业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争取上级补助投资,要求各部门积极支持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在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用房、财政补助等方面落实配套政策。各街道要积极争取房地产开发商、社区企业、物管单位支持,进一步完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共享的建设管理模式[7]。

(三)方便居民,优化服务。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后,要在功能开发和布局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对外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群众文化、读书阅览、公共电子阅览、团体活动、教育培训、健身娱乐、科普普法等各类综合。

参考文献:

[1]芮宝宣.社区文化建设在中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途径[J].特区经济,2008,12:290-292.

[2]汪军,赵民,李新阳.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J].城市规划,2012,04:54-60.

[3]刘睿. 城乡统筹中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文化现状分析与资源整合[D].西南财经大学,2011.

[4]康之国. 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中的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03:29-33+37.

[5]广宝.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125-127.

[6]张大维. 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meanwhile the countryside should improve economic energy by itself.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t last, the measures must be reasonable and adapt to circumstances.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社区制度;社区管理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community regulations;commun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93-02

1 农村社区建设的由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涌入乡镇、县城、城市,农村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1],因此,农村本身的社区建设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社区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6年国家民政部在215个县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社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正是这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农村社区实践,反映出很多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未来的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通过试点和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前进。从若干实验社区与自主建设社区的效果看,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包括人口居住分散、受教育水平低等客观问题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认识等主观因素。

2.1 居住分散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分布在平原、山区、沼泽、高原等诸多地形复杂的环境。即使不和北京、上海这些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的平均密度也要远远低于普通中小城市的人口密度,这就造成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点选择非常困难,村民同志要享用这些设置和服务也比较困难。

2.2 人口老龄化

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其实也是全国老龄化的一个反映。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考学等定居到城里或者长期滞留在城镇,导致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敬老院非常少,条件也很艰苦。靠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体,进行社区建设勉为其难。老年人有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常规服务和工作,但同时有容易得病,意外伤害多发等不利因素。从年龄结构,需要有锐意改革、勇于挑战、攻坚克难的年轻人,也需要胸中有丘壑、阅历丰富的老年人,还需要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才能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艰巨任务。

2.3 受教育程度较低

首先,城乡差别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经济相对落后也造成教育理念落后和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农村孩子是初中毕业,少数高中毕业,山区则是小学毕业也屡见不鲜。其次,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人才流动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有部分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多留在了城里。对于本就人才贫乏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快速获取知识和与外界沟通,也导致农村的文化气息薄弱。

2.4 设施不足

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的不足。自2000年开始修水泥路后到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农村的道路和通信设施建设风生水起,从物理空间上拉近了城乡距离。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教学、金融邮政等日常生活基础设施还严重不足,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场所非常稀少,社区的氛围淡薄[2]。

2.5 经费有限

资金短缺是农村社区建设落后的一个关键点,上层建筑还需要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

2.6 人力资源短缺

农村社区需要有更多的行政人员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要从头参与建设,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子;另一方面,要管理和维护、推广社区服务,实现社区硬件的价值。

3 解决方案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对症下药是搞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取胜之匙,下面给出几个关键措施。

3.1 政策支持

国家必须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已经实施的农村医疗合作就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而对于体育场馆、大型广场等投资大、大众化的资源必须实现有效共享,避免浪费。政策支持增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持久性和活力,是成功的保证。

3.2 经济建设

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不光靠国家、政府的投入,还要让农村本身具有造血能力,这样才能持久的发展。一是吸引投资,有更多企业落户农村;二是让更多人回馈家乡,反哺各行各业,建立各种基金;三是提升农业升级,增加经济作物比重,同样土地产出更大效益。

3.3 队伍建设

建设和培训一批志愿投身农村的队伍是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力保证。无论多么完善的方案,最终需要有执行力的人才能确保成功。农村社区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在锻炼中成长,也需要在失败中积累教训,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奉献的决心。

3.4 法制建设

指定完备的农村社区法律和法规,对社区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营造一个和谐、友好、自律的社区氛围,居民爱护设备和设施,自觉遵守和监督,把辛苦建设的社区传承下去。[3]

3.5 因地制宜,合理建设

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模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对策。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可以开发一些实际应用广泛的农村社区项目:如球场建设可以根据情况建设乒乓球馆或者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平原地区可以合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山区可以通过支教、支医等改善教育医疗环境;高原则可以通过旅游、经济作物、特色养殖、高端加工等实现社区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4 总结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系统的研究,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休无尽,只有扎实稳步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回避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的解决经济、文化、制度等问题,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确保农村社区能够建成,而且可以长期的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管理与研究,201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