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例6篇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1

[关键词]不确定性 盈亏平衡 盈利能力 抗风险能力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400-01

一个拟建项目的所有末来结果都是末知的,因为影响方案经济效果的各种因素(比如市场需求和各种价格)的末来变化带有不确定性;而且由于测算方案现金流量时各种数据(比如投资额、产量)缺乏足够的信息或测算方法上的误差,使得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可以说,不确定性是所有项目固有的内在特性。只是对不同的项目,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有大有小。不确定性的直接后果是使方案经济效果的实际值与评价值相偏离,从而按评价值作出的经济决策带有风险。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应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各种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测算数据误差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以估计项目可能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承受能力,确定项目在经济上的可靠性。常用的不确定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本文就盈亏平衡分析在营利性水利建设项目的评价来进行讲述。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及经营管理条件下,通过对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相互关系的分析,判断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在工程经济评价中,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找出投资项目的盈亏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性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投资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粗略地对高度敏感的产量、售价、成本、利润等因素进行分析,会有助于了解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程度。此方法计算简单,以生产数量为起点,而以利润为目标,直接对项目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有销售收入、成本和税金,成本又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产量影响的成本,如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如材料消耗等。混合成本是随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比例变化的成本。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样,全部成本都可以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这个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

假设产量等于销售量,并且项目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均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则为:

利润=单位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销售收入×综合税率。

产量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 [产品单价 (1-综合税率) ]-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综合税率) ]

下面举一实例:某地要建设一座水电站,正常年份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亿度,年固定成本为8000万元,每度电的售价为0.36元,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每度电的可变成本为0.13元。

产量盈亏平衡点=8000万/{ [0.36 (1-6%) ]-0.13}=3.91亿度

单价盈亏平衡点=(8000万+100000万×0.13)/[100000(1-6%) ]=0.223元/度。

本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为3.91亿度,而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亿度,远大于产量盈亏平衡点,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39.1%,所以,该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另外,单价盈亏平衡点为0.223元,而预测单价为0.36元,远高于盈亏平衡点单价,如果在市场销售不良的情况下,降低0.137元以内,仍可保本。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2

规模经济早已被世人所认同,并写入经济学和管理学教科书。企业的年度规划通常是以增长为导向的规划。企业之所以对增长那么关注,甚至以增长作为考核经理和员工的主要指标,就是基于对规模经济的认同。他们坚信:既然规模很小的时候能赚钱,那么规模做大了岂不更赚钱

然而,现实并非理论的简单推理。我越来越认识到,规模经济或许是个伪命题,甚至是一个诱人的陷阱。

在培训中,我无数次向老总学员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一家乳制品企业5年前的销售额是1亿元,公司成长非常快,现在已经达到3亿元。那么,这家乳制品离死亡更远还是更近了?”

或许是因为问题本身就有提示的倾向,多数老总学员们的回答是:“这家企业离死亡更近了。”

紧接着,我会提出:“为什么规模的增长并没有挽救企业,反而把企业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很多老板马上会回忆到,企业最赚钱的时候恰恰规模并不大,很多白手起家的老板就是在规模并不大的时候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随着规模的扩大,很多企业反而慢慢走向了死亡的边缘。

这是怎么啦?难道公认的规模经济理论失灵了?

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的前提

我发现,多数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理论前提之下的。比如,多数企业会把自己的增长目标确定在30%左右,这是非常舒适的发展规划。30%的增长速度并非高不可攀,同时,又足以让各方满意。

5年内从1亿元增长为5亿元,恰恰就是3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样的增长,属于“死亡陷阱”的增长。为什么这么说?

所有理论都有前提。规模利润也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行业格局基本没有变化,盈亏平衡点是稳定的或不变的。只要行业盈亏平衡点不变,销量增长就一定能够带来利润的增长。也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前提是:只有你的规模在增长,而行业格局没有变化,竞争对手也没有变化。然而,这个前提在中国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基本不存在。

原因很简单,当你的规模增长时,你的对手的规模也在增长。当所有对手的规模都增长时,盈亏平衡点就在变化。所以,年终盘点时,虽然销量增长了20%,利润却下滑了30%。

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企业的集体增长改变了规模经济的所有前提。

当一个企业的对手的销量也在增长时,企业的利润增长就不取决于规模的增长,而是取决你的增长速度与对手的平均增速之差。如果你的增长是30%,而你的主要对手的增速是50%,那么,你的利润不是增长了,而是下滑了。

随着行业的发展,盈亏平衡点也在提高。10年前,一个销售额只有1000万元的企业活下来了,因为那时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可能低于1000万元。现在,销售额10亿的企业可能倒下了,因为该行业盈亏平衡点可能已经提升到15亿元。

如果企业的增长速度无法赶上盈亏平衡点的增长,那么规模经济就不会发生作用,增长无法改变命运,只不过会死得更晚一点而已。因此,当企业确定增长速度时,首先必须预测行业盈亏平衡点的提升速度,增长速度必须高于盈亏平衡点的提速。

超过行业盈亏平衡点的增长

目前,中国多数行业已经进入了产业集中时代。产业集中时代的特点就是盈亏平衡点的提速非常快,这个时期也是行业淘汰率最高的时期。多数经历创业期九死一生的企业就是在规模做大后,死在产业集中的超常规增长上。

这就是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经济是追赶型经济,国家和行业的集体增长非常快,10年时间可能要经历发达国家30年的发展过程。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中国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在快速提升。正因为盈亏平衡点的不稳定和快速变化,决定了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不存在,也决定了规模经济或许是个伪命题。这与西方发展国家的市场环境差别很大,因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环境变化比较慢,盈亏平衡点的变化比较缓慢,规模经济的效应就比较明显。

那么,规模经济理论是否在中国就完全失灵了。非也。企业短期内的爆发式的销量增长仍然符合规模经济理论。

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三年之内迅速做到行业第一。这样爆发式的增长一定是符合规模经济规律的。因为格兰仕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行业盈亏平衡点的增速。

最惨的是格兰仕的竞争对手。因为格兰仕借助规模优势,采取快速降价的方式迅速提升行业盈亏平衡点。格兰仕可能每年把行业盈亏平衡点规模提高一倍,除非其它微波炉企业的增长速度能够达到100%,否则,销量增长不仅不能带来规模效益,企业反而会在增长中死亡。格兰仕的对手们难道没有增长吗?只不过他们的增速没有赶上行业盈亏点的增长速度而已。

爆发式增长的特点就是行业格局和对手状态在短期内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盈亏平衡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规模经济的命题是成立的,因而爆发式增长能够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

爆发式增长

中国每一个在产业集中过程中活下来的企业,几乎都曾经经历过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过程。当爆发式的增长获得了行业支配地位时,就获得了决定行业盈亏平衡点的资格。谁掌握了决定行业盈亏平衡点的资格,谁就有可能随时“清理门户”。当年,长虹的倪润锋决定通过降价“清理门户”,降价的实质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了盈亏平衡点,从而使得数十亿规模的企业迅速走向死亡。

爆发式增长,这一点对中国企业特别重要。按照西方的某些理论,爆发式增长是非常可怕的,因为爆发式增长是非常不稳定的增长。跨国公司特别重视企业的安全、稳定,因为他们本身是远离盈亏平衡点的。而安全、稳定却恰恰是中国企业的致命伤,因为如果不能快速逃离盈亏平衡点,企业就永无安全、稳定可言。

由此看来,仅仅关注增速是没有用的,同时还必须高度关注盈亏平衡点的提速,因为盈亏的提速会抵消增长对利润的贡献。

盈亏平衡点的提高抬高了行业门槛,使得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企业被淘汰。因此,我们提出盈亏平衡点增速就是企业增速的底限。

在确定企业增速时,人们或许会参考GDP增速、行业增速,比如国家GDP的增速是9%,行业增速是12%,那么,低于9%或12%的增长算不上真正的增长。

但是,哪个企业的确定增速时参考了行业盈亏平衡点的增速呢?但正是盈亏平衡点的增速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行业盈亏平衡点提升的增速是20%,那么,企业增长速度低于20%其实就是在慢性死亡。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年年都陶醉在增长时,但若干年过去了,死亡却悄然降临的原因。

企业在制订规划时,一定要有规划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就是掌握盈亏平衡点的决定权,从而决定对手的命运;下限就是追着盈亏平衡点走,只要高于盈亏平衡点的增速,才能免于死亡。

格兰仕正是因为掌握了决定行业盈亏平衡点的权力,所以行业对手的命运由它决定,而其对手们却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规模利润太不可靠

中国市场太独特了,一些在西方不需要提示环境前提的理论在中国往往不适应。其实,并非理论错了。而是对理论的理解必须悟透其得以成立的前提。

什么时候把理论的前提悟透了,才算理论参透了理论。

规模利润本来不是个伪命题,但理解和应用不当,就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规模利润其实是个陷阱。只有当对手没有规模时,规模利润才成立。当行业经过多轮淘汰实现产业集中,剩下的都是行业巨头时,规模利润就基本失灵了。家电行业最风光的时候其实是规模并不大的时候。现在,因为剩下的都是巨头,所以规模利润的前提已经不存在。

规模利润太不可靠了,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定要摆脱对规模经济的依赖。很多靠快速增长支撑的企业,当企业增速放缓时就迅速走向了衰亡,最有名的案例是曾经贵为世界PC之王的康柏,一旦停止高速增长就陷入困境,并被HP收购。HP收购康柏时,PC的规模远不如康柏,但HP赢利状况非常好。因为HP早已摆脱了规模经济的赢利模式,进入了品牌利润和结构利润的赢利模式。

规模经济时代,盈亏平衡点是由行业决定的,因此,企业的命运也是由行业决定的。这是非常可怕的。在品牌利润和结构利润情况下,盈亏平衡点是由企业自己决定的,企业因而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3

关键词:量本利分析法 企业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1.1 量本利分析法,又称盈亏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是通过分析产品成本、销售量和销售利润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界点(即保本点),从而定出能产生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它以变动成本为基础,以利润为核心,运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揭示成本、销售、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影响,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盈亏平衡分析关键就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总费用与销售收入相等的点,确定盈亏平衡点就是确定这一点所对应的产量或销售额。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盈亏平衡点的产品销售额或产销量,以及要实现既定利润所需达到的产销量和经营安全率等,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计划、预测和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

1.3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经济政策频繁出台,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核算体系都产生了重大变化,也使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量本利分析中,与利润高低相联系的只有业务量、单位售价、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次,量本利分析法,在理论上是基于产销量一致,即本期投产的产品,在本期内全部完工并销售,为生产产品而投入的料、工、费,也在本期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对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期初期末数,都予以忽略而不计。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库存相当庞大,如仍按原方法进行分析,势必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4 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仍然以原来的理论和方法在现实中加以应用,其结果将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重大偏差,甚至失误。本文运用直线回归方法测算煤炭企业盈亏平衡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2 关于固定成本费用和可变成本费用的划分

2.1 固定成本费用和可变成本费用是应用量本利分析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种成本费用划分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2 固定成本就是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即使企业停工期间也照常发生。如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2.3 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的变化相关并成正比例变化的那些成本费用。如材料费、计件工资、机械使用费等。

2.4 从概念上观察,二种成本费用的划分似乎很容易,但在实际工作中二种费用往往混杂在一起,形成混合成本,划分起来十分困难,比如运输费用中,设备折旧部分是固定费用,而能源消耗部分却是变动费用。如果要去准确划分二种成本,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

2.5 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仍以原来的理论和方法在现实中加以应用,其结果将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产生重大偏差,甚至失误。为较好地区分二种成本费用,本文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采用科学的数学方法——直线回归方程来划分,避免了对混合成本划分不清而带来的误差。

3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

3.1 盈亏平衡点是总费用与销售收入相等的点,确定盈亏平衡点就是确定这一点所对应的产量或销售额。

3.2 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的全部成本费用为,式中:Y—总费用,F—固定费用总额,X—产量,Cv—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费用。如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售时,则企业的销售收入应为,式中:S—销售额,W—销售价格。

3.3 假定企业在生产该种产品时,刚好不盈不亏,则收入等于支出的点即为盈亏平衡点X0,如下图所示。

3.4 在盈亏平衡点(X0)上,S=Y,即,整理得: ,即为盈亏平衡时的产量。

3.5 如企业已确定了利润目标,此时企业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应为:,M为目标利润,整理得,X即为

盈亏平衡图

在既定利润目标下的产量。

3.6 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盈亏情况决定于产量,而产量又受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所制约。因此,企业在对生产规模和方向作出决策时,要考虑三种产量关系:一种是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产量X1;一种是企业自身生产能力可以达到的产量X2;还有一种是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X0,这样,就可以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3.6.1 当X1>X0,X2>X0时,企业决策的产量X应力争达到X1的要求。

3.6.2 当X1≤X0,X2>X0时,企业决策应首先考虑扩大市场需要的可能性,在不可能情况下,除非政策性因素,一般应停产或转产。

3.6.3 当X1>X0,X2≤X0时,企业应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和扩大生产能力,决策产量X至少应等于X0的水平。

4 盈亏平衡模式的建立

4.1 设:F—实际成本;B—万元销售收入变动成本;X—销售收入;A—固定成本,N—资料时期,则F=A+BX,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求出A、B的值,得到F=A+BX的直线方程。

4.2 按直线回归的基本原理,资料的时期选的愈长(即N值愈大),计算出的A、B值代表性也就愈强,这一理论对于生产均衡的工业企业来说是合适的。

4.3 设X0为盈亏平衡时的销售收入,F0为盈亏平衡时的总成本,根据盈亏平衡原理,盈亏平衡模式就是在利润为零的情况下,收入等于支出,用公式表示为:X0=F0,即X0=A+B*X0,推导出X0=A/(1-B),这就是所要求的盈亏平衡模式。

5 盈亏平衡模式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5.1 根据现行会计报表核算准则,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5.2 漳平煤业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煤炭企业。2005 年以来的有关历史资料如下表一:

表一:2005年~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资料

表中实际总成本即完全成本,包括煤炭生产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5.3 根据2005~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资料计算相关数据,填入如下表二:

表二:2005~2012年实际总成本、产品产品产值计算表

5.4 根据计算表列出如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得:A=2544万元,B=0.698

求得方程:F=2544+0.698X

5.5 为证明方程的有效性,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求其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r正号表示正相关,0.91显示为高度相关。也就是说实际总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5.6 根据以上建立的盈亏平衡模式推导出的保本销售收入保本销售收入,这就是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即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不能低于8424万元,否则将面临亏损。

5.8 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这时主要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后进行判断,经营安全率,计算结果比照下表,即知经营安全状态。

5.9 假定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这时计算的企业经营安全率,为较安全状态。

5.10 通过盈亏平衡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推出企业在目标利润的销售收入,等等。

6 结语

6.1 本盈亏平衡分析法在现实中应用,是基于企业产品只有单一的煤炭产品,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处理。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4

【关键词】盈亏平衡分析;医院管理;变动费用;成本动因

本文应用财务盈亏平衡理论和医院管理技术方法,结合医院财务管理的特性财务指标及其200*年实际案例数据(某在京中央三级甲等国有医院200*年度的真实数据),分别对医疗、药品、诊次和床日的盈亏平衡及综合盈亏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新的理论实践角度研究医院运行和管理机制中的有关问题和突出矛盾,从而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等提供必要的方法依据。同时,也以实际案例初探医院管理中应用盈亏平衡分析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和设计应用

(一)盈亏平衡分析理论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服务量、结余”分析的简称,即指成本、业务量、结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cvp分析、保本分析、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本量利分析对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决策的作用

1.能够科学进行运营决策和有效控制经济过程

将本量利分析与医院预测技术相结合,可以对医院医疗服务进行保本预测,确定医院保本服务的收入或服务量水平,有利于医院的运营决策。

医院在持续运营过程中,可以将本量利分析用于医疗服务成本的目标控制;可以确定医院实现有关目标,控制所需目标的服务量、目标收入额和目标成本水平,并有效实施医院运营过程中的目标管理。

2.能够降低医院运营风险及用于医疗收费价格决策

本量利分析与医院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相联系,可以促使医院重视其运营杠杆作用,从而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其运营风险。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将本量利分析用于医疗服务价格决策和医疗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可以促使医院持续、健康地运转。

3.能够使医院管理者随时掌握本量利的变化数据信息

医院在运营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希望掌握某医疗项目服务量的变动对其经营的影响,或某项结余变动时完成其目标需要掌握达到的目标服务量,而本量利的分析可以科学、动态地提供测算方法和数据信息。

4.对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三)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本量利分析所建立和使用的数学模型和有关图形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的。如果离开了如下所述的假定条件或者假定条件不能成立时,就有可能造成本量利分析不准确,据此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此,进行本量利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假定条件: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本量利分析必须以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即医院的全部成本都必须被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并且建立了成本性态模型。

2.相关范围及一元线性假定

假定医院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服务量范围内成本水平保持不变,即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成本和业务收入在相关范围内均表现为直线关系。

3.医院服务项目构成保持不变的假定

假定医院在多种医疗服务项目的情况下,其总的服务量发生变化时,各个服务项目的收入额在全部医疗服务项目总收入额中所占比重不会发生变化,即医疗服务项目的种类及其收入额的构成一般保持不变。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假定医院的各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

(四)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在医疗行业的具体设计和应用基础

本量利分析在医疗行业的设计和应用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根据医疗服务量、价格、成本、结余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医疗服务保本点和结余额的一套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医院在持续运营活动中有关因素的变动对收支结余的影响、为实现医院目标结余所应采取的措施、不同的服务量安排或生产方法下结余的对比分析以及实现收支结余的最优规划等,正确地运用本量利分析可为医院的运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本文应用盈亏平衡分析理论,结合医院财务管理的特性财务指标及其200*年实际案例数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具体是在医院服务过程中,对医疗成本、医疗服务量和收益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分析,旨在寻求医院某项或全部医疗服务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以规划目标收益,并进行医疗服务分析,降低医院大额投资的决策风险。

1.医院财务指标

本文以实际国有公立医院主业为案例,分别对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盈亏平衡、诊次和床日盈亏平衡及综合盈亏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

2.资料来源

(1)该医院200*年《资产负债表》、《业务收入支出表》和相关明细表。

(2)该医院200*年《全院病房门诊急诊医疗工作统计》报表。

3.分析方法

(1)根据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公式,收集所需的基础数据。

即:收益(或利润)=医疗收入-(变动费

用+固定费用)=(服务项目单价-服务单位变动费用)×服务量-固定费用。

(2)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区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3)运用财务技术手段处理相关报表数据,绘

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4)通过医院当年财务报表及相关因素分析,获得当年该医院的特定财务指标信息,见表1。 

二、实际应用模型和结果分析

(一)综合盈亏平衡分析等式

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盈亏点门诊量+每床日收费水平×住院床日=每门诊变动费用×盈亏点门诊量+每床日变动费用×住院床日+固定费用

根据分析等式,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算出一定床日占用率下的保本门诊量,同理也可以算出一定门诊量下的保本床日占用率,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和医院自身发展趋势等影响因素,将为医院的门诊量、占用床日、费用水平等指标提供保本的计量标准。

(二)诊次和床日的盈亏平衡分析

1.诊次盈亏平衡分析等式

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盈亏点门诊量=每门诊变动费用×盈亏点门诊量+门诊固定费用

根据基础数据计算得出:

每门诊量贡献毛益=192.91-138.58=54.33(元)

每门诊量贡献毛益率=54.33/192.91=28.16%

盈亏点门诊收入=2 371.26/28.16%=8 420.67(万元)

盈亏点门诊量=84 206 700/192.91=436 508(人次)

2.床日盈亏平衡分析等式 

每住院床日收费水平×盈亏点住院床日=每住院床日变动费用×盈亏点住院床日+住院固定费用

根据基础数据计算得出:

每床日贡献毛益=464.14-309.57=154.57(元)

每床日贡献毛益率=154.57/464.14=33.3%

盈亏点住院收入=3 556.89/33.3%=10 681.35(万元)

盈亏点住院床日=106 813 500/464.14=230 132(床日)

根据以上资料和计算结果,绘制诊次和床日盈亏平衡分析图(图1、图2)。

3.有关分析

通过诊次、床日盈亏平衡分析图(图1、图2),可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实际住院床日低于盈亏平衡点,实际门诊量高于盈亏平衡点。(2)在200*年,医院实际开放床日数远低于保本点的住院床日数。(3)床日的固定成本较高,但床日的贡献毛益率也较高;相反,诊次固定成本较低,其贡献毛益率也较低。(4)因床日贡献毛益率较诊次贡献毛益率高,每床日比每门诊量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目前该公立医院是以门诊养住院;实际开放床日数处于低水平。因此,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态势,医院应当扩大住院规模,积极收治病人,以求获得较高的合理收益。

(三)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的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点医疗收入=医疗变动成本率×盈亏点医疗收入+医疗固定费用

盈亏点药品收入=药品变动成本率×盈亏点药品收入+药品固定费用

根据基础数据得出:盈亏点医疗收入=8 402.68(万元);盈亏点药品收入=8 500.18(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和计算结果,绘制医疗和药品盈亏平衡分析图(图3、图4)。

由图3和图4可见:

1.该医院医疗收入低于盈亏平衡点,药品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当前,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很严重。2.医疗变动成本较低,固定成本较高;相反,药品变动成本较高,固定成本较低。3.因医疗变动成本率较药品变动成本率低,所以一旦达到盈亏平衡点,同等的收入中增加额医疗收入比药品收入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盈亏平衡定量分析的应用意义和政策效应

从以上盈亏平衡方法和结果可以看出,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以门诊养住院”等现象突出,从定量和指标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盈亏平衡分析的用途不仅限于计算盈亏平衡点,在未来相当的大范围内,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可以预测医院某项诊疗项目、某个科室或整个医院主业的收益、服务量、医疗收入;可以应用于医院新项目、固定资产等的投资风险预测。同时,对医院来说,可以用于中医优势病种、重点专科(专病)的盈亏分析、业务预测和绩效评价评估等方面。

针对当前的医改,盈亏平衡定量的分析理念及研究结果可以成为研究制定相关医改以及中医药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如:当前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建设,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如某项医疗服务成本或中医特色项目成本)和盈亏平衡测算,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鼓励探索建立由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相关方参与的改革,增加医疗服务项目内容,降低药品比重;转变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监管机制改革,鼓励公立医院探索创新,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等,从机制上根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考夫曼(kenneth kaufman),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审定(程薇、王振宇等). finance in brief six key concepts for healthcare leaders[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5

关键词:财务评价;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技术方案的性质、目标、投资者、财务主体以及方案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包括方案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评价内容。

一、财务评价的程序和主要指标

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应首先简要介绍财务评价的客观依据,再进行财务指标测算,最后根据测算结果进行相关财务分析。财务评价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依据―财务指标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结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主要围绕财务指标估算和效益指标分析进行。财务指标估算包括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项目总成本、现金流量等,效益分析指标包括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净收益、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点、项目安全率等。

二、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投资的目的、意义、要求、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技术水平研究和设计方案。

2.收集、计算相关数据和参数

就是对项目的预期收入、税金和成本费用这大财务指标进行估算。为了清晰地反映指标运算过程,可以将其分为“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和“总成本费用”两个部分,使条理更加清晰。

(1)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应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将整个计算期分为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再按照市场行情和预先设计的产量目标,计算各个阶段的产品销售毛收入,并进而依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流转税金及其附加。①产品销售收入。先计算建设期发生物资销售和试产产品的销售收入,计算投产期销售收入,即项目正式投产年份开始至达到高产年份之前各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再计算达产年销售收入,即当项目达到设计负荷产量,运用各年均等的产量和预期市场价格进行的销售收入值估算,最后汇总项目评价期间的销售总收入。②销售税金及附加。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工商企业生产经营货物应缴纳增值税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教育费附加。(2)总成本费用估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根据投资项目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人工、固定资产折旧及维修费等;项目总成本费用:项目总成本费用除生产成本外,还应分别计算或估测出项目借款利息支出、财政资金占用费支出、和管理费用等;年经营成本。项目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购人、直接人工、水电消耗等。

3.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是项目财务评价的核心。它以各项财务指标估算为基础,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收益、项目偿债能力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1)项目赢利能力。项目投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属于融资前分析,是从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对营业收入、建设投资、经营成本、相关税费和流动资金等现金流量进行识别与预测,考察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依据项目建成达到正常生产能力时实现的销售毛收入额减除增值税额后的销售额,分别减除附加税费、总成本费用后,确定项目利润总额。(2)财务净收益分析。需要计算反映项目投资财务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有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静态指标有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①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1RR)。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指能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②财务净现值。项目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值指标。反映项目在满足按设定折现率要求的盈利之外所能获得的超额盈利的现值。③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实际是一项静态指标,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投资回收期越短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好。④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者项目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4.不确定性分析

主要是对涉及到相关不确定内涵因素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进行的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安全率分析两个方面。

(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和收益转折点等,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2)项目安全性分析。反映项目安全性的指标即项目安全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投资项目达产后的安全可靠性水平。通过从投产年到分析期最后一年的各年平均可盈利或增值的净产量占平均设计产量的比率测算。

三、财务评价方案的类型选择

1.独立型方案

独立型方案是指技术方案间互不干扰、在经济上互不相关的技术方案,即这些方案彼此独立无关,选择或放弃其中一个方案,并不影响其他技术方案的选择。对于独立型方案,其实质就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

2.互斥型方案

护持型方案又称排他型方案,在若干备选技术方案中,各个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因此技术方案具有排他性,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技术方案,则其他技术方案必然被排斥。

参考文献: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范文6

关键词:量本利分析 最优 经济产量评价

一、问题提出

长久以来,油田企业将产量指标与成本指标作为衡量年度生产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产量成本配置模式下,重产量而轻效益,不匹配的产量成本配置结构制约油田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是某些产能不足的单位分配过高的产量任务,只能采用增加低效工作量实现稳定产量的目标,导致成本过快增长,而产量增幅有限,损害企业长远效益;另一方面,某些产能过剩的单位产量任务过低,完成产量目标后,仍然有成本的剩余,增加了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针对产量与成本之间的现存矛盾,创新产量成本配置思路是油田企业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经济产量的含义

经济产量是指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可以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时的产量。本文讨论的经济产量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利润最大的经济产量,即边际利润为零的最大效益产量;一是利润总额为零的盈亏平衡保本产量。两种经济产量的概念对于经济配产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

经济产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受到油价、成本、税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而言,油价同经济产量呈正相关,油价上升则经济产量水平上升。成本和税收则与经济产量呈负相关性,成本上升和税负增加都会导致经济产量水平下降。油价和税收属于企业不可控因素,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就是油田企业提高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三、以单井为基础的量本利分析模型

(一)量本利分析的一般模型

量本利分析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分析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确定盈亏平衡保本产量,为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分析基础。量本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进行量本利分析,首先需要将企业的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固定成本则是在一定产量规模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的成本。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因此,增加产量的边际贡献就是价格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当累计边际贡献达到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利润为零,此时的产量即为盈亏平衡产量。如果企业的产量超过盈亏平衡点,则企业的利润就由亏损转变为盈利,并且产量越大,盈利就越多。用公式表达如下:

式中,Q=产量,Q*=盈亏平衡产量,E=利润,P=产品价格,v=单位可变成本,F=固定成本。

量本利分析一般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单位可变成本保持不变,因此,企业可变成本、总成本以及利润都是产量的线性增函数。

(二)油田企业量本利分析模型

油田企业独特的生产和成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油井的开采,单井产量呈现递减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油井的开采,吨油生产和操作成本不断增高。单井是原油生产的基本单元,基于油田企业产量和成本特点,本文探讨建立基于单井的量本利分析模型,并利用累积函数来描述油田企业的利润、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油气田企业的效益结构中,油气业务是创利的主体,为了简化分析,在量本利分析模型中不考虑矿区、科研及管输等其他业务盈亏,或将其他业务的盈亏视为常量。假设年度油气产销量一致,不考虑原油库存,不考虑资产减值损失及非正常资产报废损失。

1.模型构建

(1)产量和收入模型。油田的原油产量总额等于单井产量的合计,表达式如下:

式中,Q为油田总产量,qi为第i口井的产量;N为开井数。

油田产量总收入等于原油产(销)量与原油税后净价的乘积,也等于累积单井收入。油田总收入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S为油田产量总收入;P为剔除税收因素的净价格。

(2)成本模型。总成本由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构成。以单井为基础计算可变成本,单井可变成本等于单井吨油可变成本与相应产量的乘积,累积单井可变成本构成油田企业可变成本总额。油田总成本(不包括矿区、科研和管输的成本费用)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TC为油田总成本;vi为第i口井的吨油可变成本;FC为固定成本总额。

(3)利润模型。油田利润等于总收入(扣除税收因素)减去总成本。将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结合,可以得到如下利润模型:

式中,E为油田利润总额。利润模型的第一部分是累积单井效益贡献,第二部分是油田固定成本。当累积单井贡献达到最大时,油田效益最大,其对应累积产量即为最大效益产量。当累积单井效益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利润为零,油田处于保本生产,其所对应累积产量就是盈亏平衡产量。

2.模型分析

从效益开发角度,如果只开一口井,企业必然会以单井效益贡献最高的井作为开采对象;如果开两口井,则会将单井效益贡献次高的井作为开采对象;如此类推,随着井数和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为产量的边际递增函数,单位成本会呈现随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型结构。当边际效益贡献为零时,单位成本达到最低点,如图1所示。

由于成本与产量不再是线性变动关系,利润呈现随产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从而可以找到效益高点。效益(利润)最大的产量也就是单位成本最低的产量。

其次,与一般量本利分析不同的是,油田企业量本利分析存在两个盈亏平衡点,一次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利润由亏变盈;另一次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利润由盈转亏。第一个盈亏平衡产量是维持保本的最低产量;第二个盈亏平衡产量是维持保本生产的最高产量,是油田产量的极限水平。在油田实际决策中更关心的是第二个盈亏平衡产量,即极限产量。

油田量本利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经济配产模型如下所述。

(1)最大效益产量模型。最大效益产量是指利润最大时对应的原油产量。将上述利润模型表达为最大化利润模型如下:

根据模型①求出最大效益开井数NEMax,则最大效益产量QEMax就是最大效益开井数的单井产量合计。

(2)盈亏平衡产量模型。盈亏平衡产量是指企业保本生产的最大极限产量。将上述利润模型中利润设为零:

根据模型②求出盈亏平衡的最大开井数NBEP,将最大开井数的单井产量加总,得到的累积产量即为盈亏平衡的最大产量QBEP。

四、单井量本利模型在经济配产中的应用

从上述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单井量本利分析模型可以用于油田经济配产和优化。实际运用量本利模型进行经济配产,需要对以下参数进行预测。

(1)原油价格。原油价格可以采用中石油集团规定的预算价格。

(2)税费。原油生产过程中包括的税费,如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石油特别收益金等,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税费占油价的比重,即税费/油价系数。

(3)产量预测。以单井数据库中的单井历史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油井产量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可采用递减曲线法、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等。

(4)成本分类预测。结合油田生产特点和成本性态特征,将油田企业的成本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包括动力费、材料费、井下作业费、井口加药费等与产量变化直接相关的基本运行成本及按照产量法计提的油气资产折耗,固定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财务费用、勘探费用、按照直线法计提的其他资产折旧以及其他与产量变化无关的变动费用。

冀东油田开发运行的单井成本分析系统为单井量本利分析模型在经济配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利用单井成本分析系统中单井产量预测和成本分类预测,结合油价和税费数据,可以得到油田各个油井的单井产量、单井吨油可变成本、单井边际效益贡献、油田固定成本等数据。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经济产量模型进行求解,从而确定经济产量。

一是排序法。排序法是将油井按照单井边际效益贡献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序,构造出累积产量与累积利润的数量关系,确定利润最大产量以及盈亏平衡产量。

二是组合分析法。首先构造出油田所有可能的单井组合,比如,油田有10口单井,可以构造出1023个组合。其次,计算每个组合的累积利润,找到累积利润最大的组合,其所对应的累积产量就是最大效益产量。也可以找到累积利润接近零的组合,在这些零利润组合中找到累积产量最大的组合,该组合的累积产量就是保本产量。

采用单井量本利分析模型对冀东油田2014年数据进行效益产量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冀东油田最大效益产量约为150万吨;保本产量约为170万吨。2014年冀东油田实际产量在160万吨左右,基本接近极限产量。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冀东油田2014年以效益产量配产,可以节约投资和成本,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