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趋势范例6篇

科技创新的趋势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1

一国外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1国外科技期刊的现状

通过观察国外的科技期刊,我们可以得出:目前拥有一百四十多个类别的8825种核心期刊;分布在五十多个国家中,美、英、德、日、荷和前苏联共拥有7301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其中美国占有3124种,占总数的35.4%[1];与之相对应的是科技期刊论文产出数量的地区分布,两者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亦是以美、英、日、德、前苏联等国家名列前茅,其中美国作者的论文产出量的比例高达37%[2],诸多数据充分反映出当今美国在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充分表明美国作者的理论实力和研究水平,这也恰恰是美国出版业致力于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2国外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从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科技期刊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出版模式按组织形式归纳为三类:即出版集团(公司)出版、学术团体或高校、科研机构出版以及期刊社出版[3]。

集团出版是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出版的重要趋势[4]。大众媒体的整合的趋势不断加剧,资本越来越集中的流动,集团出版不仅可以在资源上实现互补,更可以使某一科技期刊实现超大规模的发展;集团化的出版模式,其体制健全,分工细致谨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是在相对完善的管理框架内出版发行,有效规避了个别期刊单兵作战的短板。

国外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某些学术团体组织力量相对偏弱,故而他们采取了和出版界知名大公司合作的经营模式,由学术团体自身的途径获得科技信息并编辑成册,再由出版公司负责出版与发行。

有些期刊社不直接参与期刊的管理,而是委托给相应的理事会,这些理事会是由若干科学家组建的,理事会成员负责刊载的传播内容,具体的编辑事宜则由期刊社内部进行。

另外,发达国家的数字信息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平台来实现其大众传媒及科学传播已成为一种寻常的技术手段和路径。由此不难看出,国外的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已经及时地进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国外的科技期刊界,充分重视并长期致力于数字化产品的研发工作,以规避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使科技期刊的电子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国外的民众早已适应并积极采纳了通过信息平台去涉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

这些经营模式揭示了国外科技期刊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1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已达到4800余种,占据了整个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品种门类繁多,数量具大,但是鲜有在国际科技期刊界占有重要位置的优秀权威期刊。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期刊使用的依旧是三十多年前落后的设备与管理方法,这让我们无法与那些具有先进设备与管理的发达国家的同行竞争[5]。

因为在国际科技期刊体系中,权威性排名靠前的都是国外的一些期刊;我国的大部分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为了追求自己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和威望度,往往把创作的学术论文书稿转投到国外的某些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期刊,致使国内的一些科技期刊团体机构没有上乘质量的学术成果来源,长此以往,发展进入了“没米下锅”的窘态。部分科技期刊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不思改革进取,也使某些科技期刊经营惨淡,入不敷出,想要做大做强更是无从谈起。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尚未全面对已成规模的科技期刊团体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制约了部分科技期刊发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科技期刊团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慢慢败下阵来。

2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2010年,在上海召开了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以“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等领导以及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自然》主编菲利普斯?坎贝尔,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科技信息部部长大仓克美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逾400名嘉宾出席”[6]。

参会的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大众传媒和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的科学普及和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国内的科技期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和国际上知名的一些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职能部门管理者和期刊工作者,实事求是,深化改革,锐意探索,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事业既好又快地稳步提升。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与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传统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往往新的机遇就蕴含在挑战之中,这同时也亟待科技期刊的决策者瞅准形式,积极探寻如何在这种新型的平台之上大展拳脚。要做到,充分遵守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切实做好期刊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实现集团化经营;积极学习并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加紧数字产品的研发和出版工作,有效整合学术资源,推动科技期刊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方向,依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国际发展潮流要求,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兼顾传统出版和数字媒体的路子是大势所趋,且相关的实际工作努力开展也迫在眉睫。

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冲击与应对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如火如荼,伴随着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在国际上的参与和

交流日渐增多,在给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预示着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是其前进的总的潮流和趋势。

当今时代,国际间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更是不断加剧;为了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国际期刊界产生重要影响并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求我们广开言路,审时度势,准确把握自身固有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化体制与观念的双重改革,确保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诸如过分抬高国外科技期刊进而贬低国内科技期刊的片面观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导致了某些优秀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成果投稿给国外科技期刊,大量的科学传播内容的外流致使国内的科技期刊很难有前沿性的科技学术论文呈现世人。因为科技信息的来源受到遏制,所以现在大多数科技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都是部分科技工作者为了评晋职称而仓促完成的质量不是很高的文章,进而导致这一部分的科技期刊的权威性大大受挫。

1科技期刊规范化

我国已制定并出台了近50条国家标准和准则,基本上都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是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让科技期刊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去不断前行,才能确保科技期刊的竞争水准。因此,国家需要全面的与实施科技期刊规范化的管理准则。让广大的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国家公布的统一化的标准规范去进行规范化地编辑出版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工作人员的编辑工作效率,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能够让我们的科技期刊尽早地适应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需要。

现阶段,大家对编辑工作曾有的错误观念开始改变,不再认为编辑工作只是一种形式。这种观念的改变证明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期刊正在步入国际化的正轨。

科技期刊要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信息传递、学术探讨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编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坚决执行国家标准,不仅对科技期刊十分必要,对其他出版物也都至关重要。这种做法不但让科技期刊的质量得到了提升,更使得科技知识能得到更加迅速的传播。

科技期刊编辑应明确自身的定位。编辑身为精神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巨大职责。因此,编辑人员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思想观念上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编辑人员所要从事的工作绝不是乏味的重复性劳动,恰恰相反,编辑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种创新型工作。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想要成为出色的编辑,除了要熟练业务,还需要对期刊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办出高学术水准、高编辑质量的优秀期刊;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进一步培养开放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职能部门要大力扶持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相对于其他工种还有待于提高;办刊经费的不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我国现阶段正在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其中大众媒体的科学传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政府部门应当设置专项资金,用来扶植期刊事业发展壮大,以此提高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的稿费报酬,在某些职称评审工作中,也要均衡国内与国外科技期刊的砝码,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另一方面,要适时适当提高期刊编辑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以激发这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何荣利,王亚贞.国外科技核心期刊及其学科与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2]胡小元,曹双云.期刊论文产出与核心期刊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3]张宏翔.国外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经营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5).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2

[关键词]浅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多种促进科技进步措施。如国家科委负责实施生物技术、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五个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和开发。同时我国农业在实现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正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发展。但从研究领域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城市的传统工业,缺少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和探索。这严重阻滞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对农业的科技创新还不够快。但我国增加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投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问题都很重要。一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农业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1.1农业科研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地方(省和地市)、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单位等组成。他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范围。截止2003年底,全国从此业人员9.57万人,科研5.7万人,生产经营2.57万人,省属机构47186人,地市属37502人。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60余所。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涉面越来越广,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1.2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情况

50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理论结合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方针,不断努力,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查阅《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得知,从1964-2005年期间,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和综合性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部分企业等,共取得国家奖励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631项。其中种植业占的最多,1207项,74%。在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成果占49.2%,应用技术类32.3%,新产品类18.3%,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占27.5%,应用技术类45.6%,新产品类11.4%,软科学和应用基础类15.5%。结合获奖范围可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发展方向广,但不足的是大奖项较少,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获奖等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创新机制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1.3农业科研成果与转化

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根本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实际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就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作出相当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转化率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70%-80%,远远高于我国。分析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主要是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及农民对成果吸收转化的障碍因素等。

1.3.1农业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无效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利用周期短,导致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缺乏;农业科技成果低偿或无常偿转化,影响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生活转化的周期长,影响成果推广的速度。

1.3.2农业方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角色转换,留守人员多年纪偏大,妇女居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系,致使农业比较效益变差,农业科技投入缺乏外部刺激和内在动力。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2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创新走向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2.1信息化趋势

农业创新发展已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60年代开始,80年展,90年代高潮,已成为时展趋势,与此相关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产生深刻影响,气象和病虫害测报预警、精细灌溉、精准施肥等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2.2智能化趋势

在农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量化和集成,综合和分析,达到科学认识和决策管理,基础是系统的模拟模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循环(SPAC)等模型研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农业专家系统(AE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置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农业应用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了虚拟土壤–植物系统实验室,在虚拟玉米方面得到很好应用。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成果,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3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趋势

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必形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使农业进入一个高生产率、高效率和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

2.4集成化趋势

随技术进步,农业技术分散性会减弱,慢慢走向规范化、集成化。

2.5可持续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3

关键词:4C+T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企业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为了在这样的一个红海大战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每个企业都注重发展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文化,即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过程中,企业家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他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提炼者、设计者, 又是表率者、传播者、更新者, 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从内容到过程都起着主导的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又会对企业家进行反哺,促进企业家的成长,塑造着企业家的形象,因此,企业家与企业文化是共生在企业这棵大树下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提起台湾的趋势科技,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拖鞋、可乐、牛仔裤”的企业文化,在趋势科技工作,员工不仅要努力专注工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玩,会闹,“We make it a FUN

place to work!”是其公司的快乐宣言。“4C+T”是趋势科技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即Change(改变)、Creative(创造)、Communi

cation(沟通)和Customer(客户导向);“T”是Trustworthy(可信赖)。这表示趋势勇于创新,不怕改变,善于团队沟通合作,客户导向,并以提供客户值得信赖的服务为自豪。趋势科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4C+T”精神为核心,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以“好玩、找乐子”为实行手段,不断学习、积极培训,这是趋势科技最引以为荣的企业文化资产。

在趋势科技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趋势科技的创始人张明正夫妇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张明正本人。他从小就是个不循常规、不爱受拘束的人。张明正自认自己向来就不是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却也因此使,他不容易患得患失,能够应付挫折。乐观不怕输、不喜欢被人管,加上喜欢冒险尝新、不怕失败的性格是张明正创办趋势科技的动力来源。

他不重穿着,经常一身短裤、球鞋就在公司出现,他说话直爽、表情与肢体语言丰富,不时还有爽朗的笑声,他的热情和亲和力极大地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使员工感受到趋势科技

“be youself(做你自己)”的文化氛围,激励了员工的工作主动向和积极性;不怕说英文、爱穿牛仔裤、爱喝可口可乐、爱穿拖鞋在班公事走动、想要自己写的程序为世界数百万人使用。这是趋势科技的招聘广告上列出的条件。此外,在面试时,还要通过IQ(智商)与EQ(情绪智商)的双重考验。张明正要的人,必须喜欢接受挑战,比较了解自己,然后可以为他人着想。他给下属充分的授权,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到最好。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创业者与员工共同努力来打造,在趋势科技,张明正正是靠着自己的率直的本性,以身作则,一点一点影响着员工,树立起领导威信,最终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形成。

Change(改变)是趋势科技文化中最鲜明、最深入人心的一项,大至公司的经营方向、产品策略、人事组织,小到个人的会议行程、调换驻地、工作优先顺序,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无可不变,时时在变。趋势科技把企业文化中原来强调的

communication(沟通)改成了cooperation(合作),把原来强调的

creativity(创造)改成了innovation(创新)。张明正尊重个性、随时求变的性格深刻影响了“趋势”的企业文化,也为他赢得了人心。人才可说是软件类公司不可替代的资源,趋势科技为员工创造足够多的挑战机会,鼓励员工勇于改变,不怕犯错,创造出更具国际观的环境,让员工迅速融入趋势文化,继续国际经营的大业。靠5000美元起家的“趋势”,正是凭借着张明正突出的另类领导魅力凝聚了一支以后所向披靡的精英团队。他有一颗赤子的童心,希望大家能和他一样因为兴趣、因为快乐而工作,所以常挂在他嘴边的两句话是“Enjoy your work(享受工作乐趣)”,“Have fun(找些乐子吧)”。

“乐在工作”,“找些乐子”真的成为了趋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有人都努力向张明正一样,工作时全力以赴,玩乐时甚至可以没大没小,敢拿张明正开涮。为了推广求新求变、尊重个性的企业文化,张明正身体力行,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他亲自撰写的“趋势”的招聘广告“只要你是――爱穿牛仔裤,爱喝可乐,爱穿拖鞋在办公室走动,喜欢自己写的程序被全世界百万人使用,并且不怕挑战,更不怕被挑战,我们欢迎你――赶搭趋势科技列车”这几乎是张明正和众多趋势人精神气质的写照。从1995年开始,这则广告延用至今,张明正说自己就要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示趋势是一个很年轻、很活泼、很有创意的公司。

在企业管理中,张明正倡导“君子合而不同”,他认为作为管理者要做到策略正确、公平、公开,实现大家共同的理想,由大家共同来做,就是说,应该接受每个人不同的做事风格和方法。如果在管理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公司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做企业,凝聚力很重要,即要吸纳西方的管理,也不能拒绝中国“和”的管理,要容纳不同的人。彩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融合了不同的颜色。张明正把趋势科技的营销中心选在美国,因为那里有先进的IT技术,财务中心在日本,因为那里是国际金融中心,既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又是趋势科技重要的全球市场,把全球客服中心设在菲律宾,因为那里有英语好而且有服务精神的人才。在跨国企业中,跨国团队的管理和多元文化的冲突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但是张明正靠着自身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做到与公司员工的很好的沟通,尊重员工,鼓励员工的发展,给员工足够的工作自由,使其成功地解决了跨文化管理这一难题,趋势科技也成为哈佛商学院讨论的经典案例。张明正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家优秀的个人品性,深深地影响了趋势科技的员工,影响到趋势科技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最终凝聚成为趋势科技的独特企业文化。 作为一个企业家,张明正认为自己的公司本身处在一个变化巨大的全球市场中,为了更好的使得公司持续的发展下去,就要抓住市场的变化,时刻保持对客户需求的灵敏嗅觉,即Creative(创造)。带着这样一份对公司发展目标的期许,张明正在其妻子陈怡蓁的帮助下,逐步把公司从创业期发展起来的精神确立为:“4C+T”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的COO(首席文化官),陈怡蓁把企业文化理解为公司的精神支柱,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给员工高效率的工作,使员工团结在一起增强相互的信任。和张明正一样陈怡蓁也是一个务实的的人,公司的制度只是外在的约束机制,关键还要员工的自觉。为了把趋势科技的这种企业文化很好的发挥出来,例如为了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趋势的每个员工都有一本小册子,红色封面,俗称“红皮书”,这里面记录了一些IT业的术语,以及由趋势员工创造出来的“趋势语言”;为使全球的员工都能融入到同一个文化氛围中,在趋势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只要有一位外籍的员工在场,都要求每个人要用英文沟通;把自己从登山中获得的灵感用于创办派拉蒙运动,让公司上下都积极参加到对公司愿景,战略的讨论中来。在活动中,报告好消息时,主持人会带上一个天使的帽子;而报告坏消息时,会换上恶魔的帽子。趋势倡导的“4C+T”文化,都会有不同的道具来代表,包括帽子、T恤和背包等。陈怡蓁引入《歌剧魅影》和《牡丹亭》,让更多的趋势人清晰地理解到“追求真善美”的真谛:做真正实用的、真真实实的产品;“善”就是带着使命感去帮助世界,捍卫网络的安全;“美”就是做出比较完美、易用的东西。陈怡蓁和张明正作为趋势科技企业文化的发起者,倡导者,更是作为推动者,从公司运营的细小的地方入手,切实地将文化执行力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促进了趋势科技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不断改进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电气自动化的趋势已经是难以逆转的潮流,也代表着当前电气行业发展的基本走向。控制系统作为电气行业的核心,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起到了制衡和牵引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动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和预判,无疑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遍布于现代工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重工业,诸如能源、材料、医学、工业设计、环保、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谓屡见不鲜。从技术角度衡量,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范围应用是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优势,即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广和使用现代高端科技。当前的电气化革命可以视为新时期的电气技术变革与高精尖技术的重新整合,其必将带来工业领域的新变动,进而影响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以我们研究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其兼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是借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而控制系统的实现和设计其实主要根植于自动化技术本身。所以,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包括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2

大趋势在当今电气自动化相关行业中已经初见端倪,并有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趋向。总体而言,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控制系统将带给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大的进步空间,最终作用于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行业,并促进相关行业产生集群效应,进而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首先,智能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一大趋势,也代表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高水平。所谓智能化,可以理解为控制系统的新型技术革命,即融合计算机技术、新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多重优势,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学化程度,为实际应用提供多元化的帮助。例如,在未来的航天飞行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融合智能通信和大容量的信息输送系统,形成完整的远程监控系统,这就是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块。在此基础上,航天飞行能够随时随地受到地面指挥部的控制,并且随时发回数据、信息等资料。同时,远程控制系统基于智能化的原理,可以

保证在全天候的气象和地理环境下都能有效工作,并保持功能的持续性。

其次,人性化的特征也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想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加符合操控者的需求,更加考虑使用者的感觉。以人为本,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控制系统应用的根本,也是其又一轮变革的动力。将人的因素与技术优势完美融合,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根本升级路径。

2.更加市场化和标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市场价值。就前面已经提到的工业生产部门来看,其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再度升级改造和拓宽式应用也可以预见。在此基础上,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将充分显现出来,有了广泛和大量的需求,必然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产品化、商业化和市场化。那么对于负责研发、生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类产品的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投入科技开发资金,更好地生产和销售配套的零部件产品,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专业化和标准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所谓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其实也是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性能和市场属性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着重强调标准化的配置和设计,更加有利于系统的综合应用。例如,采用微软公司的标准化技术后,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成功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策划方案的重要性,当企业进行系统连接时,必须采用微软操作系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使用的就是IP系统,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PC系统建立的。程序标准化接口使厂家之间的数据交换有了保证,解决了通讯产生的难题。高精尖不止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向,更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诉求,即透过控制系统的技能变革与升级来使系统精细化,使之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很值得期待,这和市场化的大潮流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3.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是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和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集中体现了科技进步的要求,而且为工业技术的应用打开了全新的路径。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再融合与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实际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应用拓展的重要手段,而技术方向的进一步融合、变化与革新是动力源泉。这是因为,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类别和内容较为分散,体现为技术形式的单一和应用范畴的疏寡,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的诸如自

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都会朝着多元化融汇和交互式发展的方向前进,为系统真正实现科学化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主体的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必然会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最终的表现形式则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拓展出新的功能,实现技术的再次创新。

三、结语

实际上,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整个进程中,自动化技术对于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才催生了电气行业的高速和稳定发展。同时,展望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也可以做出大胆的预测,即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创新和整合的力量将再次带给行业和产业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颖,钟玉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测试,2013(04).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5

“我是趋势科技全球CEO陈怡桦(Eva)。现在对付黑客越来越难了,还要击剑。”在趋势科技成立25周年峰会上,陈怡桦气喘吁吁,但努力保持微笑。“25年来,我们只做一件事,防黑客、防病毒。”

击剑是陈怡桦的最爱,在剑道之外,她也经常动辄“拔剑相向”。“每当抓住病毒时我都会尖叫。那真的太过瘾了。”陈怡桦双手扬起,然后用力握紧拳头说。在不久之前的3月20日晚,陈怡桦突然看见一封邮件,信中说韩国银行、信韩银行等遭到ATP(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并一度引发亚洲国家的恐慌。结果六家韩国银行因攻击而造成系统瘫痪,但趋势科技的用户却提前一天通过防护系统成功发现恶意攻击程序,并采取应急机制,最终避免了损失。

黑客危机往往蕴含商机。咨询公司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安全技术和服务市场的支出在2013年预计将达到672亿美元,与2012年的618亿美元相比增长8.7%。IDC中国IT安全研究经理王培预计2012 年,中国IT 安全市场的规模为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预计未来五年中国IT安全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10%。

陈怡桦当然不会拒绝这种诱惑。在过去25年,趋势科技的商业模式异常简单—做领先的安全产品,然后卖给客户。“因为回头率高,通常我们全年的一半营收在第一季度就能确定。”陈怡桦骄傲地说。

危局

令人讶异的是陈怡桦并未受过任何编程方面的教育。1988年,她和姐姐陈怡蓁及姐夫张明正创办了趋势科技,并于2004年担任CEO。在其执掌期间,趋势科技营收翻了一番,2012年近12亿美元。趋势科技也成为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安全软件企业,它拥有3亿用户,在全球50多个国家建立分公司,并在全球虚拟化安全市场、全球服务器安全市场以及全球云安全市场名列第一。“Eva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全球,她让趋势科技成为一家真正有全球执行力的企业。”趋势科技执行副总裁、全球首席信息官郑奕立对《环球企业家》说:“管理一家如此分散的公司又要全球快速反应,这并不多见。”

陈怡桦一直小心翼翼地打造着公司。自从2004年12月31日接任CEO后,她的着装就始终有红色—因为公司的Logo是红色。为了克服失败恐惧,陈怡桦会特意戴一副蝴蝶耳环。“我用放大镜看蝴蝶的脸,像鬼。”她有些羞涩地说。在工作之外,陈怡桦如此定义成功:能够给孩子母爱是最成功的。无论多忙,周末她都会在家陪孩子,以至于孩子的同学误以为她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大胆决策。上任之初,她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公司的全球执行力。在雅典奥运会前夕,陈就已做出决定,并设计好改革蓝图—完全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并着重强调服务性。

简单说,陈将趋势科技以往以区域划分的垂直管理改为以客户对象划分的横向管理架构,并细分为消费者、中小客户、大客户、超大客户等四个事业部,以便让公司不同区域的各个部门能够在同一领导机构下快速反应。而以往趋势美国下属研发、销售、市场三个部门,下属部门若需与中国区下属部门联动,必须经过双方几个层面交涉之后才能决定。这对于一家需极快反应速度的信息科技公司来说无疑是硬伤。为此,趋势科技召开了17人参加的高层讨论会,研究改革方案。“当时争辩得很厉害。美国总经理直接抛出他不信任我们能做什么客户群计划。”郑奕立回忆说。

改革阻力重重。彼时,美国总经理掌握着趋势科技进入百思买的渠道,他一度自诩为CEO的有力竞争者。在得知陈怡桦接任CEO并着手改革时,他相当不满。“当时这个山头移不掉,知道它会造成阻力。”郑奕立说。当时,陈怡桦并没有痛下狠招,而是让其负责消费者客户部。

但这是一招臭棋。固执的美国总经理并没有理解改革目的,依然坚持用美国方法管理日本市场。他将本土元老级销售员换成几个英文很好的日本人,并采取打包的方式折价销售产品。单从合约数字来说,此举十分漂亮。例如,本来每年签约金为100日元,他一次卖给客户三年,打折价250日元。但趋势科技在其最大的日本市场从来不缺订单,续约率极高。这不仅提前透支市场,还使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降。

直到有一天,一个负责公关的日本女孩通过邮件向陈汇报了此事,陈怡桦才发现事态严重,她立即重组日本市场。这件事给陈怡桦和趋势科技敲响了警钟。“是那个女孩的越级汇报救了公司。我很庆幸趋势科技有这个文化。”自那以后,陈更加重视“越级文化”的建设。

但越级汇报并非无章可循。在变革之前,命令总由公司高层发出,而现在则是谁最懂谁做决定,无关职务高低,要在相互了解中形成共识。凭借名为情境领导者(Situational Leader)的管理模式,趋势科技最终蜕变为具有全球组织能力和执行力的跨国公司。

但陈怡桦很快迎来最艰难时刻。2005年4月22日,又是一个周末。陈怡桦正和几位高管在美国开会准备继续讨论改革。当晚,日本方面发来邮件,标题是“紧急!紧急!”内容只有几句话,趋势科技在日本的用户电脑全部宕机,日本地铁全部无法售票。最后查明事故原因是趋势科技的一位菲律宾研发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并决定写一个创新型程序放入客户程序中以便抓住病毒,但结果却弄巧成拙。

陈怡桦立即要求与日本通电话,并亲赴现场。“这是她上任后的真正考验,所有人都拭目以待。”趋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张明正说。若此事处理不当,趋势科技将可能遭到致命打击。当时恰逢周末,陈无法立即拿到日本签证。她只能每隔两小时就召开一次紧急电话会议,了解情况。

“我当时也很慌乱。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混乱之际,我居然约了一个与工作无关联的朋友喝咖啡。”片刻喘息后,陈怡桦决定赶回家,并给公司全体员工写了一封800字左右的邮件。信中,她没有责怪任何人,“让我们把这次事件当作趋势科技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

周一,陈怡桦飞至日本。下飞机的一刹那,陈怡桦即被大批日本记者团团围住。“你们是不是为了省钱用菲律宾员工设计产品?”“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问题?”“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陈怡桦的坦诚让人惊讶。“我为给客户造成的不便感到抱歉,但绝对不会抱歉我们试图做的事情。”她利用一切机会解释危机的动因,并宣布危机发生的当月,所有受影响的客户费用全免。她主动将薪水降至594日元,直到每个客户的问题都解决为止。这点钱甚至在日本买不起一杯咖啡。

意外的一幕出现。第二天,日本媒体居然争相报道“趋势科技CEO月薪594日元”,而似乎淡忘了这次严重的宕机事件。“后来我才知道,降薪事件竟然将公众注意力转移了。”陈怡桦笑着说:“好笑的是,我去买咖啡还真有路人帮我付钱。”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陈怡桦当晚就飞到菲律宾与趋势科技执行副总裁、全球研发长暨大中华区总经理张伟钦一起讨论后续事宜。两人开始探讨能否将病毒码搁置在一个空间里,工程师设计程序时就可以在内部使用而不影响到客户。这就是趋势科技之后开创云端战略的契机。

事实上,在攸关生死的数次决策中,陈怡桦都表现出预判性。她领导公司开发出首个适用于网关、电子邮件系统和文件服务器的集中防病毒解决方案,并首创出可保护多个网段和服务器的网络病毒墙(Network VirusWall)。她还开发出业界首个管理网络病毒爆发的战略方案—趋势科技企业安全防护战略(EPS),并在业内提前五年让趋势科技进入云时代。“Eva让我有底气,她比我做CEO时更理性。”张明正对《环球企业家》说。

启程

陈怡桦出生于中国台中地区一个富裕家庭,在四个孩子中她排行老三。在国立政治大学获得哲学学位之后,陈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读研。为了赚取生活费,她在计算机实验室担任助理工作。这是她第一次真正与电脑打交道。

1988年11月,在台北丽水街一栋顶楼加盖的违章建筑里,趋势科技成立。起初,陈怡桦堪当勤杂工,几乎什么都做。如此难免让心高气傲的工程师看不起,但她努力学习,直到有一天,她能在黑板上流畅地画出防毒引擎流程图并在辩论中占据上风。“那段日子很好笑,也很快乐,没人懂管理,甚至连购买卫生纸倒垃圾这样的小事都要按部门划分。”陈怡桦说。

个人电脑风潮已势不可挡。专做工具软件的美国赛门铁克买下业界先驱诺顿(Norton),进军此前并不引人注目的防毒市场,而网威(Novell)亦迅速称霸网络服务器软件市场。趋势科技的首款服务器防毒软件也以其创新性,破天荒地成为英特尔的合作伙伴—获益于此,趋势科技得以每年向其收取近500万美元的软件版权费。

但这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1995年5月12日,天空下着大雨,陈怡桦全家搬到美国。在机场,她坐在行李箱上与在美国的表弟通了一个电话。她预言因特网传播时一定会经过网关,因此想在那里做防毒系统,但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亦非Windows,而是当时乏人问津的Unix系统。陈的表弟说这是异想天开,不过还是给她介绍了一个天才—南京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在甲骨文工作、当时仅有19岁的季爽。季日后成为趋势科技中国研发团队的发起人。

“他当时是个很拽的小孩。”陈怡桦回忆说。在满地电线尚未装修的办公室里,季爽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她的建议。陈的执拗亦开始发作。两人于是就在黑板上,你一笔我一画地争辩起来。两个多小时候后,陈怡桦自掏腰包拿出一张分三期付款的5000美元支票给季爽,后者才同意一试。

当时,趋势科技与英特尔间的裂缝正在变大。因是初创公司,趋势科技工程师并不受英特尔待见。英特尔管理层也不想与趋势进行排他性的独家合作,而是积极与IBM合作。加入趋势科技第二天,张伟钦就“被迫”前往美国做研发,艰难可想而知。“英特尔看不起我们的工程师,经常用一些蔑视性的语言和表情。”张伟钦回忆说。但这些工程师并非乌合之众,多数毕业于美国名校。陈怡桦十分生气,但又不能与英特尔决裂,她只好将工程师的简历打印并张贴在工位上,以示抗议。

更为不妙的是趋势科技时任CFO也不理解工程师的处境。“他是位日本人,长得很帅但很坏。”陈怡桦说。陈怡桦在美国增加费用,必须填很多报表,但最后总部就是不给钱。张伟钦也一度要求辞职。这使得陈怡桦得以看清管理问题的根源—科技公司必须找到制度与工程师之间的财务平衡点,否则会很麻烦。

改变窘境的是一种名为“空中抓毒”(On the fly)的技术,其发明者正是季爽。当时,美国国家电脑安全协会( ICSA )调研北美前300大企业结果显示,有45%的病毒感染事件源自网路下载(19%)及E-Mail( 26% )附件。趋势科技则另辟蹊径地研发出将病毒档在因特网闸道第一道关卡的技术。“如果没有这款产品,我们根本无法在美国立足。趋势科技也就没有美国公司。”陈怡桦说。

但好景不长,在“空中抓毒”技术推出一年后,趋势科技遭竞争者侵犯专利权。在诉讼期间,为了证明这项专利技术的原创性,陈怡桦煞费苦心。她不得不追踪研发期间美国与台湾的通讯记录、工程师笔记本的手稿,甚至前往仓库寻找各种蛛丝马迹,诉讼最终获胜。藉此,她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趋势科技早期曾规定每通过一项专利,工程师即可获得500美金奖金奖励。趋势科技亦通过内部编程和解决方案设计竞赛来鼓励创新,获胜者有机会在每年一度的高管全球峰会上演示自己的设计,类似的竞赛在公司非常受欢迎。

而推广新技术却并不容易。在思科推销时,一名工程师轻蔑地对陈怡桦说:“你懂什么网络,什么叫空中抓毒?从技术上完全不可能。”言毕他直接打发她走人。但陈怡桦并不甘心,她根据公司构架图,找到相对小的部门,了解其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当时,美国Sun公司正在针对中小型企业连接因特网而推出新应用平台,迫切需要安全的“全能包”。陈怡桦前去展示产品,即将Sun变为自己的客户。这也是趋势科技在美国的第一单。“钱赚的不多,但意义重大。”陈怡桦说,这增加了她摆脱英特尔的底气。

1997年,趋势科技与英特尔的关系已近冰点,陈怡桦对英特尔的印象也糟到极点。“我到现在都不喜欢吃披萨,因为在英特尔一开会就吃披萨。”她说。陈怡桦主动找到张明正请求同意中断与英特尔的合作,最终,两者达成过渡性合约。趋势科技得以自有品牌销售产品,当年即取得100万美元的销售业绩。

一年后,在美国信息安全权威杂志《Network World》企业级防毒方案评比中,趋势技压群雄荣获第一,“防毒之王”的美誉由此而来—英特尔与IBM合作的防毒方案仅排行第四。获奖当天,陈怡桦在办公室内抱头痛哭。晚上,睡觉时她都把《Network World》杂志放在枕边。“我们是最棒的。”她自我激励说。

本地化

“空中抓毒“技术成功后,陈怡桦最强烈的感受是“天才在中国”。1997年,趋势科技南京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员工20人,主要是南京大学少年班的那批“天才少年”。当时,趋势科技在香港曾举办内部程序员大会,南京团队表现抢眼,这让陈怡桦非常高兴。但南京研发中心与市场并无多大关联。“主要是培养人才。”趋势科技中国业务发展总监童宁对《环球企业家》说。

中国软件行业发展已整整十年,杀毒软件市场也呈现瑞星、金山、江民三强争霸的局面,赛门铁克等国际巨头也咄咄逼人。而电脑病毒的传播还属于漫天撒网型。1998年,CIH病毒曾在中国市场大面积爆发,全球超过6000万台电脑被感染,损失超过10亿美元,杀毒商机无限。

但此时南京研发中心的实力稍逊—这一度引发趋势高层对设立南京研发中心必要性的质疑。期间,陈怡桦又因手术短暂退出管理工作,张明正则空降一批英特尔的高管进入公司管理层,但两者的文化融合欠佳。雪上加霜的是南京研发中心员工大部分使用Java程序,但到2001年,这项技术逐渐被淘汰,很多项目也陆续停止,军心大为涣散。2002年,趋势科技高层一度要求裁撤南京研发中心“全世界都看好中国,你们却要撤出,是不是疯了?”陈怡桦对此极力反对。

紧急之下,陈怡桦一边安排合适人选提升团队士气,一边采取联合开发模式,让南京研发中心参与到大项目研发中,以此稳定军心。两年后,南京研发中心进入快速成长期。2005年,南京研发中心首次独立参与与IBM合作的项目产品。这是个难度很大的产品。首先是跨平台,不仅有Windows、Linux、AIX、OS390、AS400五个平台,每个平台上还有不同的版本号。每个平台都要进行测试,而平台间的代码却不能完全共享,需要部分重写。特别是AX400操作系统非常专业,而当时能写AX400的程序员非常稀缺。“以上的种种需要放在同一个源代码中。在编译时又要放在不同的机器上,编译出不同的代码,还需与IBM的Lotus Notes配套,挑战相当大。”童宁回忆说。

庆幸的是,一年后,南京研发中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个产品不仅当年创造7000多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还帮助很多新人完成从学校到公司的文化过渡。他们也不再惧怕于微软等大公司的竞争—微软一度推出免费防毒软件(One Care),直接竞争对手包括趋势科技,但三年之后,这款产品却消失了。趋势科技意识到微软资源分配更多倾向于Windows、Office等传统强势部门,它并不想变成一家信息安全公司。

趋势科技继续加大筹码。2010年,南京研发中心已增至500人,跻身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陈怡桦对此非常满意。当年,她曾给南京研发中心制定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目标—其产品将影响趋势科技50%以上的销售额。现在,这个目标也已实现。

趋势科技很快迎来第二个竞争阶段。即杀毒市场由“漫天撒网”步入“定向攻击”时代。中国杀毒软件市场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奇虎360凭借免费在国内个人安全消费端所向披靡,迫使国内外各安全厂商主动或被动地改变其在中国的市场策略。卡巴斯基与瑞星将其发展重点定位在企业级安全软件,金山则有针对性地免费推出金山卫士、金山网盾等安全工具。PCTools因是否收费而踌躇不前,暂缓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

2009年,陈怡桦力荐张伟钦接任中国区总经理。张伟钦到任后的第一感觉是“中国太大了”。他意识到对于每个区域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市场来说,制定任何统一的市场策略都是毫无意义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近它,然后熟悉它。

在考察完半个中国之后,张伟钦明确了趋势科技中国发展的时间表—第一年平稳过渡,次年快速成长,第三年全面铺开。他首先将自己的总经理特权全部砍掉,以身作则,勤俭治企。然后,他与全体员工一起重新思考客户的重新布局。趋势科技最终将业务主攻方向集中于企业客户业务端,特别是金融安全领域。这一举措颇有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张伟钦并未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银行的IT是中国做的最好的,但我们也采取分阶段的营销方式。”张伟钦对《环球企业家》说。通常情况下,趋势科技首先会看客户的IT成熟度、管理制度、公司体制等,并将银行IT安全分成五个阶段。例如,某家银行处于第一阶段,就无需花费更多的钱购买第五阶段的安全产品,如此有针对性的开发客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自然会得到客户的认可。”张说。同时,张伟钦用云端安全方案明晰了趋势科技的产品辨识度。“不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我们需要做自己的专长。”

调整之后,趋势科技中国的销售考核并不以销售业绩为唯一标准。近年来,趋势科技在中国增加了近30%的销售人员,但如果销售员不能融合趋势科技的企业文化,即使销售第一也还是会被淘汰。多长时间拜访客户,有无收取红包,有无主动帮客户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考核底线。“谁碰红线,谁下岗。”张伟钦说。

最有名的“红线故事”发生在1998年。当时,趋势科技准备在日本上市,特意聘请了一位日本本土CFO。但他为了让财报数据抢眼,以给经销商压货的方式弄虚作假。最终,趋势科责令其离开—即将上市前辞退CFO,如此举动在全球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趋势科技的员工被鼓励随时可与比自己直线管理层更高级别的公司高层沟通或发邮件,管理层也会对此做出回应。在内部,陈怡桦强调最多的是“不要对工程师限制过紧”。她认为鼓励创新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干涉,尤其是那些对技术工程一知半解的主管要减少干涉。

“当没有人解决员工内心忧虑时,开一百次会也不会有效果。这是趋势科技文化的精髓。”趋势科技首席财务官CFO马亨德兰·内吉(Mahendra Negi)对《环球企业家》说。“客观地说,越级汇报对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而言并非好事。”张伟钦解释说。如此行事的原因在于在陈怡桦看来,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往往这些制度会阻碍办事效率,不同部门之间,也会因逐级汇报而产生扯皮现象。所以协同意识是效率提升的关键。

科技创新的趋势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105-03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关于对农业科技的财政金融支持,成为近年来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有多位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进行了研究。从理论角度来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陈丽娟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的模式,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如相关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品种少等;张峭指出现代金融体系应该成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现代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陈长民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建立政府间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投入分担机制、健全金融机构信贷配置机制等政策建议;旷宗仁、章瑾、左停等就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特点:投入方向侧重硬技术、投入总量偏低,投入效率偏低等;严四容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投资的增长率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线性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正面影响是显著的;宿桂红、常春水、李延霞等运用协整分析对中国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支出对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是0.708344,在数值上接近本文得出的结论。

上述文章深入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与资金支持之间的关系,但仍有一些改进之处,首先,分析的结果不够准确,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适用于存在不可观测变量观测系统,并且由于可以分时间阶段给出不同系数,所以不要求用大样本容量数据才可得到较准确结果。其次,上述文章建立的模型中仅仅是单一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不将财政资金支持与金融资金支持和对农业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的科技人力资源变量加入模型,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也同时说明培养大量优秀农业科技人员对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1996—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状态空间模型被用来估计不可观测的时间变量:理性预期、测量误差、长期收入、不可观测因素。

状态空间模型由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构成,其中

式中,xt具有固定系数β的解释变量集合,zt是有随机系数αt的解释变量集合,随机系数向量αt是对应于状态方程中的状态向量,称为可变参数。变参数αt是不可观测变量,必须利用可观测变量yt和xt来估计。在状态方程中假定变参数αt的变动服从于AR(1)模型,扰动向量εt、vt假定为相互独立的,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和协方差矩阵为Q的正态分布。

二、指标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1996—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共设定了5个变量,其中有1个因变量y即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这一变量采用农业专利申请量来表示;4个自变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g,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农业政府资金支持表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f,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农业金融机构贷款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l,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人员表示。

(二)数据处理

为了使模型的结果更准确,更具参考性,对于,g和f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PRI)平减处理,y、g、f和l均属时间序列数据,对其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由于可变参数模型要求数据平稳或者具有协整关系,所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资金对中国农科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模型设定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开发机构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拉动效应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用卡尔曼滤波对弹性系数进行估计,模型为:

三、模型测算及结果分析

(一)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呈阶段性的特征,从1996—2002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由于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整体财政政策由紧转松,国家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倾入大额的投资,当然也包括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其中2002年政府对于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机构的投入达515 670万元,同比2001年增长了36%,2002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在近几年中达到峰值,为0.74。从2003—2008年该弹性系数呈缓慢下滑的趋势,这是由于2003—2008年,中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中性,尽管2008年财政投入相比2002年多投入了1.5倍,但是同比2007年,仅增长了15%,虽然,2006年“科技创新型国家”这一概念提出,中国对科技创新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国家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增多,经费的配套增长却略显薄弱,所以此时的弹性系数趋于平缓。从2008—2011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缓慢增长。在此期间,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故而该弹性系数有缓慢上升趋势。

(二)金融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金融贷款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波动比较大,但总体呈现下降然后平稳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2004年,这一阶段,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得银行对于像农业科技创新这种高风险项目贷款持谨慎态度,导致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的贷款持续缩水,2002年金融机构贷款为2 273万元,比上年同比下降了80%,下降趋势十分猛烈。第二个阶段是2004—2011年,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2008年金融贷款仅为375万元,在开发机构筹资的渠道中仅占0.2‰。同时,作为整个大环境的融资背景,中国宏观的货币政策也是从紧的。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96—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阶段性特征:1997—2002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3—2008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平稳趋势;2008—2011年,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平稳中有小幅度上升趋势。经分析,这种阶段性的特征与国家实施的财政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进一步制定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财政政策,以促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首先,应该根据科技研发机构数量投入匹配的研究经费,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发展。其次,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管理,使资金能准确到位,使政策行之有效。再次,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可以提高农民自主创新动力的政策,使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2.金融贷款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同样呈阶段性特征:1997—2004年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快速下降趋势,2005—2011年,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弹性系数呈平缓趋势。经分析,这种阶段性特征与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的货币政策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也应当制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政策促进其发展。首先,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其次,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贷款的风险分担和奖励补贴机制,使得金融机构敢于向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机构贷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再次,应该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等针对农业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的融资作用,可以分项目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对接,从而准确评估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陈丽娟.中国银行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探析[J].福建金融,2012,(11):52-54.

[3] 张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现代金融支持和保障[J].中国科技论坛,2012,(3):6.

[4] 陈长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的探讨——以陕西为例[J].经济论坛,2012,(10):98-99.

[5] 旷宗仁,章瑾,左停.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7):132-135.

[6] 严四容.福建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5.

[7] 宿桂红,常春水,李延霞.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自主创新关系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