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1

选准产业,规模化发展

近日,记者走访了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一家远近闻名以种植赤灵芝为主的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灵芝栽培、种植、加工、销售与科研为一体。该合作社筹建于2003年(正式成立于2007年),基地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抚州,依着素有“灵山”美誉的将军帽山,傍着环境优美的东江河畔,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其地理位置优越,充足的水源适宜大规模发展农作物种植。该合作社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认识了赤灵芝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后,结合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食品的趋势,以战略性的眼光瞄准当下赤灵芝广阔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赤灵芝这一主导产业。

合作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带动更多农民走向富裕为根本目标,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和带动作用,大胆探索,联合富余劳动力,整合耕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赤灵芝,依靠优质优价的产品及良好的企业信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道路,推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1户社员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近500户社员的省级农业示范专业合作社,其拥有4000多平方米标准化栽培基地,约600平方米储备仓库、400平方米办公场所、近300平方米赤灵芝文化展览馆以及600平方米的加工室、实验室、灭菌室、接种室、检测室、包装室、贮藏室等生产实验中心和超低温孢子粉破壁车间,年产赤灵芝子实体及赤灵芝孢子粉约25吨,拥有河源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赤灵芝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栽培技术科技创新占据领先地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多方合作 力求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李海添是一位睿智且富有远见的农民实干家,他表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不单单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合作社通过引进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坚持走“合作社+企业+基地+院校+农户”的生产模式,以高等院校技术力量为依托,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依靠高等院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赤灵芝栽培与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过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在一批国内高等微生物学家、生化专家及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义宝牌”顺景赤灵芝系列产品。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IS9001:2008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GZCC有机产品认证。于2011年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认证。合作社先后荣获“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河源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产学研实验基地和赤灵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展龙头作用 带富一方农民

作为农业领域的龙头合作社,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及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应当积极发挥其示范及带动作用。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战略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

[作者简介]丁振宾(1970- ),男,辽宁铁岭人,大连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运动与训练。(辽宁 大连 1166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11-03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用人单位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农村现代化事业急需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来支撑城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导,存在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向与城镇化战略所提出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效果不佳、社会各类组织与个人的支持力度不高、学生家长不愿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等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农村职业教育则是配合新型城镇化帮助农民尽快致富、提高一线劳动者素质、帮助企业转型的利器。为此,有必要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解析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若干核心问题,并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化路径,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效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

农村社会群体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有效认同,制约了农村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提升空间。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但农村社会群体从潜意识层面将职业教育视为正规学历教育之外的劣等教育,错误地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不愿意将自家孩子送到职业院校学习。造成这种思维误区的根源是忽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未能认清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战略中的显著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农村社会群体在思想层面的抵触,降低了农村优秀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可能性,从而大幅压缩了农村职业院校提升生源质量的空间;农村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劣质化拉低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了农村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进一步压低了农村职业院校的教育品牌美誉度,从而使得农村职业院校的招生和就业质量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从国外职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规律来看,国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才结构可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上述人才构成比例呈金字塔状,即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较少而工程技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较多。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呈倒金字塔状,职业人才严重匮乏的根源在于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定位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若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并给予农村职业院校优厚的财政补贴,但政府的热诚难以扭转社会各界在重视学术型人才和轻视技术型人才方面的思维误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建设问题上的思维错位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供求不均衡,动摇了当前城镇化战略的人才之基。当前我国各地农民职业教育中过分强调由政府主持的正规形态的教育形式,而忽视发动民间力量以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或岗位技能培训。这种理念制约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拓展空间。

(二)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健全

1.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的力量失衡削弱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能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动力机制的驱动,以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人才的需求为代表的外部驱动力和以农村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代表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源。当前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为增进农村职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农村城镇化战略的落实直接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各类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使得农村各产业从业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发生了剧烈波动,各行业企业对掌握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人才需求猛增。但是,强劲的外部需求动力与孱弱的内部供给能力之间的巨大反差严重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制约农村职业教育产业供给能力的主要障碍表现为政府在政策支持层面的慷慨性与其在财政资金拨付层面的吝啬性而诱发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计划生育等政策压缩了农村人口基数并导致生源规模收缩和生源质量下滑等问题,农村办学条件相对恶劣致使师资力量流失较为严重而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空间等问题。

2.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办学水平与城镇化战略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服务农村城镇化战略。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并非简单地将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而是要通过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农村人口必须通过接受现代化产业知识和技术教育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素质的现代化,从而为城镇化铺垫坚实的产业化发展基石。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院校在制定职业教育战略目标时往往忽视将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部分农村职业院校片面迎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脱离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来开办与本地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相关度不高的所谓热门专业。这种偏离农村职业院校服务本地城镇化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不仅无益于本地城镇化战略的落实,而且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城镇化背景下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实践性问题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面临着多元化挑战。当前,我国多数农村职业院校仍坚持传统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的理论教育周期较长,学生接受教育的目标多定位为获取相应等级的学历并凭证就业。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全面发展角度来分析,传统的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在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对于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技术进步速率较低,与当前我国快节奏的城镇化进程及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农村职业教育实践中所教授的知识与技术难以及时跟进生产实践中快速升级的技术水平。二是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长周期学历教育与当前实业界对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旺盛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长周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力适应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从而造成有限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注重实际收益的农民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职业学校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三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训实力相对不足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于实用技术操作能力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农村学子希望通过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迅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但这种需要难以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内得到满足。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面临着办学层级提升的深层次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需要淘汰大量的低技术水平企业,传统的低技术水平岗位必须升级自身技术水平来适应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以精细化生产模式为内涵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庞大规模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比例不协调,农村高职教育供给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战略的人才需求。为满足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农村职业院校应当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和自身办学实力来提升其办学规格和学历层次结构,从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以农学和林学为主,适当配置部分涉农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专业。从专业设置的总体格局来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忽视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战略对工学和经管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在涉农工学和经管类人才培养领域的短板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中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供给扩张能力。发展经济学认为,处于发展经济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当更多依赖于建筑业和服务业领域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而非简单依靠农业产业化方式来解决。部分农村职业院校受陈旧办学理念的约束,缺乏对区域产业市场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能力,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脱离农村城镇化战略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导致农村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供需失衡问题。

三、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

(一)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战略

1.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农村学生的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城镇化战略对人才素质需求水平的提升反向迫使职业教育同步升级。由于农村学生群体中的困难家庭比例较高,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所以农村学生通常在初中阶段即开始分流,部分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并随后就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应当着力考虑深入开发并提升此部分学生群体的知识素养水平。实施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构建科学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农村职业教育可广泛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和美国CBE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实体间的互动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城镇化战略需要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质,中高职教学体制性分工合作与教学内容相互承接,中高职课程系统化开发,中高职的多元化教学策略融合,中高职实训教学资源整合,中高职教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中高职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2.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采取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以需定产和择优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柱型产业的经济支持和龙头企业的产能拉动是推动城镇化战略落实的关键,而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则需要大批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由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让全体员工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想缺乏现实基础,遴选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居民进入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化学习的方案成为必然选项。企业可以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岗位技能需求来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其目的在于培养企业执行产业升级战略所需的技术人才,以满足企业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的人才要求。职业院校应当为该类人员的进修专门设计个性化人才培训方案,通过采取全日制学历教育、短期专业技能教育和进行驻厂式现场教育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减少企业人才培养工程对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

(二)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主体多元化战略

农村职业院校可采取多元化策略来拓展职业教育的培养主体,为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依托企业平台,建构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源自相对落后的手工业技术时代,其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代代相传且被极少数技术工人所掌握和垄断的生产操作经验,其生产工艺与技术的传承具有典型的人身依附性和学习对象的封闭性等特点。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企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有助于大规模提升多数员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企业适应新生产技术环境进行丰沛的人才资源储备。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主体的企业,可以主导对新聘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企业主导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拨款,部分源自政府财政经费补贴或其他社会组织拨款;企业可以在利润最优化目标约束下形成较为严格的教育经费支出制度,有效化解职业教育机构教育经费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技术能力,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技术升级做好充裕的人才准备。三是企业主导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内容专一且适应企业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现实需求,学制安排与企业生产进程安排的自洽性较强,确保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并能通过工作实践来及时验证学习效能。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平台,建构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协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建构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将有助于为农村社区型教育机构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和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终身教育机制的建立。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协会主导下的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来准确定位本行业,使得社区型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农村技术人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升级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技术需要。二是社区型农村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是对本行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资源开发做宏观规划,结合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来制定本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并积极为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之间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展开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工作提供平台,力促政府、非政府组织及营利性企业就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展开跨平台合作。

(三)支持城镇化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

1.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的内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职业教育战略的制定构成基础性环境约束,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持。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当结合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来设计其教育结构,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活动为城镇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型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结构的设计应当考虑职业教育层级结构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力,既要合理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问题,又要有效化解农村中高职教育间的有机衔接问题。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既要根据各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设计农村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确保农村职业教育规模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又要注意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区域平衡,适当运用政策扶持和财政扶持的方式来支持经济相对落后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农村职业院校既要结合人才市场的当前人才需求来合理安排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又要本着适度超前的理念前瞻性地挖掘本区域可预见未来的人才需求,拿出部分专业设置名额来安排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职业教育专业。

2.农村职业院校应立足专业生命周期理论来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确保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相融合。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要经历创新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与该专业对应的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保持一致。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规模通常表现为专业规模扩张和专业规模收缩两种状态。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规模扩张阶段通常对应于专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和成长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规模收缩阶段通常对应于专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而专业成熟阶段的专业规模通常保持相对稳定。农村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决策重点在于通过深入透彻的市场调研来挖掘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有针对性地及时压缩处于产业衰退期的对口专业办学规模乃至停办该专业,将处于衰退期的专业建设所需办学资源投放于新兴专业建设领域。通过发展与新兴产业对口的新兴专业,农村职业院校可以保证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与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适应。通常而言,农村职业院校可以在综合考虑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区域经济产业生产增加值规模等指标的基础上划分高成长性专业、低成长性专业和中成长性专业等专业类型,并据此对农村职业院校的现有专业进行分类化管理。对于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差的专业,可以压缩该专业建设经费;对具有较强人才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可增加对该专业建设的投资力度,以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市场需求规模相适应。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再加上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较快,农村职业院校在相关专业调整的决策上经常暴露出时滞性问题。为此,农村职业院校应当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在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上预留好提前差,以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

[参考文献]

[1]孟凡华.新型城镇化战略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求解农村职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论坛的观点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3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 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 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 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 学分,选修课 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 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前景;科技人才;课堂教学;国家政策调整

我国自古就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正在朝着工业化国家迈进,但是我国仍然是以农业为根本的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农业的良性发展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是大量劳动人口走进城市,留在农村的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农业生产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大多数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思想;同时我国各地的职业高中、高校中的农业专业的毕业生不希望回到农村工作,大多数毕业生都向往到大城市去,有怕吃苦、嫌农村待遇低的思想,这些原因都造成了目前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现状。

应该说我国农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宣讲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生产中对种子的生产经营的基本理论知识,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对农业相关的农药的使用等,并且培养与农业相关的工作部门或单位的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等。应该说农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加之我国政府近几年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所以学好农业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具有很好的就业、发展前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培养好农业科技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工业建设、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现阶段农业专业学生的现状

现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可以说所有的青年学生都希望到大城市去工作,希望脱离落后贫穷的农村,同时由于涉农单位大部分在农村,其工作环境差,每天都需要到田间地头去,风吹日晒,并且待遇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所以造成了我国与农业有关的学生的就业非常困难;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近几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力度越来越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对农民的粮食种植进行补贴,农民购置大型农机产品给予补贴,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等,并且现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也认识到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开始改变靠天吃饭的思想,传统农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涉农专业的学生必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必将会大有作为。

二、具体工作及策略

对于我们职业高中中的涉农专业,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和教学重点也应该随之改变。首先应该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内容和专业的调整。我们应该知道,农业培养的目标是与农民、农业相关,让农村的孩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帮助农民致富,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大力促进农业集团化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与农业生产、农业服务和技术管理应用能力等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我们职业学校应该加强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充足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所以我们职业学校可以围绕当地的农业生产,有选择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充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适应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能够随时根据生产实际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及时进行反思,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职业高中的农业教师更应该首先进行改变,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也应该积极进行农业生产的实践操作,积极开展农业科研工作,密切联系当今世界的最新农业科技理论和科技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农业生产的专业技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

我们学校应该为我国农业生产培养实用性、创新性的人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实习,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模式、管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前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并且能够对知识进行合理综合运用,提高知识的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创新型人才。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5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一些基本方面得到满足后,转而对周边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街边简单的种植花草树木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园林绿化行业急需有较高设计素养的景观人才的加入,因此中国的风景园林{lang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专业的设置也由最开始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到现在的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收集整理理念课程设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而在这看似繁华的场景,却暴露了我国景观教育行业发展尚未成熟,急需整顿的现实情况,因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应该有其行业内部的统一性,下面将就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起源开始,论述这门学科在我国的进展。

1. 现代中国风景园林教学的起源

现代风景园林教学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早在那时,已经有“海归”前辈作出努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陈植(1899~1989)、程世抚(1907~1988)两位先生。陈植先生1919 年进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科造园研究室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解放后,历任南昌大学、华中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程世抚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生,193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la及观赏园艺硕士,1933年任广西大学园艺系副教授。1933~1937 年任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系主任。显然陈植、程世抚等老前辈已经接触了与国际接轨的景观设计思想,他们在中国一些高校内任教,也必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有了雏形,开始培养出专业从事造园的人才,而不是以往由文人等一些业余人士充当主力的局面。

2. 现状

90年代后期,中国风景园林教育迎来了第一次高峰期,各个院校纷纷开设风景园林系,专业教学侧重点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设计方向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所偏重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些以建筑为特色的理工类大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景观空间设计意识,注重学生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大量培养出以空间氛围营造为强项的造景人才;而如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一些艺术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以二维空间及平面构成见长,设计出的作品形式新颖风格多变大胆,给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一些农林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则培养出了诸多能够运用大量植物,以植物造景见长的设计师。

3. 教学存在的问题

3.1专业名称的不确定性

对于将本专业命名为景观建筑学还是风景园林学是业内最著名的专业名称之争,各派专家据理力争各执己见,因此出现了园林专业在各个学校的名称都不相同的现象,由于英汉翻译上的原因和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引起的学科名称之争,始终是专业人士心中的一件憾事。与 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la)相对应的中文名称用过许多,如造园学、园林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建筑学、景园建筑学、大地景观、风景园林等,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198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下成立园林学会,1989年正式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它的英文是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只不过是对 la的直译,是上述多种名称中的一种,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谁对与谁错的关系。而专业一开始统称”园林“是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形式不同用过的不同名称之一,如同园、囿、苑、圃、庭、院、林园、林圃、林泉、园池、花园等,唐宋以后,园林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如以非学科或专业的观点来谈园林概念则确实如此,但是自从园林作为专业学科名称以后,概念就不再停留在原地,而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变化。许多人对园林的认识停留在“园林”词义的本源,对该学科的了解也停留在园林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即对庭园、公园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层面。事实上,园林所涉及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展的,从古典园林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因此,景观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在概念及实践领域也都应该是重合的。

3.2 学校课程设置的不统一性

景观专业主要依托在各个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基础上产生,主要有建筑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农林院校的园林等。不同院校的专业背景(师资、技术和学科范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景观教育的偏向性,也无法在短期内使景观专业走向完全意义的统一。各所高校在认识上基本趋同,但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困难。如果对课时、

学分安排以及设计辅导教师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林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对建筑、城市、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学时安排太少;建筑学科下的园林专业则在植物的认识与利用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方面是薄弱环节。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性开发的研究不够深入,

3.3 国际交流的不充分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中,与国外本专业交流联系过少,学生对国际上的专业进展了解不够充分,具体体现在,1,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座数量较少。虽然每年理事会也会安排邀请ifla成员访问我国进行巡回演讲,各校老师也会力争邀请知名设计师来学校为学生现场讲解案例,但是这些大部分在北林等一些明星院校,国内其他院校的学生由于知名度不高,所以接触这些国际行业设计师动态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学生对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形

转贴于

学生实践机会的缺乏性,而风景园林专业的动手要求能力很强,这需要学校在四年或五年的教学培养中安排大量的实习机会给学生,使他们明白自己正在学习的是什么以及需要他们掌握的是什么,设计单位需要的是一批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的实际经验丰富的学生,而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画了无数张纸上谈兵的图,而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却需要用人单位的二次培养,在学校所画的图基本与实际脱节,理论也落后于行业最新动态,这也是为何社会上景观公司招聘写明的只要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有经验人员的原因,这是对现在学校教育的非常不信任的表现。

3.4 关于今后的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在我国仅是朝阳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与上升空间,还会需要相关学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从业人员,但目前的学院式教育还有所欠缺,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和实践能力上满足不了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通过学习借鉴比我们先起步的发达国家的景观人才的培养方法以及从初期以来国内景观教学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大学里对风景园林的课程设置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3.4.1 核心专业课的设置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多层次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在牢牢把握核心设计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自选设计课和多种限选及任选课使学生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偏好和特色。比如农业院校的核心专业课就应当是植物识别与应用等一些课程,而建筑院校的核心课程则应是 空间构成等一些课程。

3.4.2 扩展学生视野,增进国际学术交流

兼容并蓄,广泛邀请世界名流学者参与学校教育,向学生介绍成功案例及先进思想,使学生思路开阔,唤醒学生的设计师自豪感,时刻保持与最先进的行业动态的一致性,经常接触行业成功人士,使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

3.4.3 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统一教学内容

根据目前各校各派课程设置百花齐放的混乱现象,各校应根据各自特点, 合理设置教研室, 经常探讨各自设置课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互相借鉴,在达到园林教育共性的基础上, 创造各校教学特色。

3.4.4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不同阶段应当重视不同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应重视基本功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 因此对学生应从其入学之日起到毕业之时都要不间断地进行造型能力的培养。在学期中间安排学生到景观公司实习,学生通过与外界接触,学到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不同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3.4.5 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 我国高校中开设的园林专业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农林院校中的教学体系, 重点在于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 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 一类是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 重点在于人工环境的改造。此外, 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侧重于环境艺术的设计。这些园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以自己院校所擅长的专业为主。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园林学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 且专业面过窄。对此, 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但作为园林专业必须有基本的办学标准, 达到社会需求, 至于特色,必须是在达到园林专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具有的, 否则是欠缺, 而非特色。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范文6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电子类专业;物联网

作者简介:胡海根(1977-),男,江西丰城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李光辉(1970-),男,湖南资兴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YB1125,ZC1128)、浙江农林大学“电路分析”精品课程(201014)、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51-02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诸如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以及从数字农业到感知农业等,无不从广度和深度上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此,如何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特色背景,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智力技能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主要以浙江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增设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并加强其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

一、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林院校大多以农业和生物科学作为它的独特专长。林业科学、植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园林园艺等学科,是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明显优势的特色学科。[1]而作为“非主流”的其他学科,则是各高校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把学科建设延伸到理工、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科等门类。例如,浙江农林大学经过五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经成为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其他“非主流”学科则自然成为了“配角”,服务于传统的优势学科。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非常迅猛,“非主流”学科,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现,例如:精准农业中GPS、GIS、实时信息的采集处理等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厂化农业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及控制也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多承袭于传统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依托农林大学自身强大的学科特色背景。

二、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的需要,人们利用WLAN、Wi-Fi、Wi-Max、WSN、UWB、ZigBee、Blue Tooth、RFID等智能传感信息设备实现了物物相连,并由此催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物联网能按约定的异构互联协议,把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各环节与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生产、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目的。例如:浙江农林大学参与的绿野千传(GreenOrbs)则是诸类成功的应用案例。

2.基于实时控制的设施农业及其装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如: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灌溉、耕作作业、果实收获、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包括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智能温室);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自动调节动物生产环境。

3.基于农林产品的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产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农林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不断涌现出来,如:木材检测技术、水果无损检测技术等。

三、电子类专业应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2]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实现现代化农业,摆脱传统农业束缚的进程中,农业电子信息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作为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在培育电子信息科技人才方面必然会独具特色。

四、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与其优势学科相适应的专业方向与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计划几乎沿袭工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工科院校的基本一致,没有充分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往往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与农业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农林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先天受到“歧视”,无法与工科院校的同类专业“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造成与现代农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一现状,农林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适应现代农业领域需要,笔者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以科研创建培养特色,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与高新技术的产生。”这是在广东科协论坛第十四期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作了“学科交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以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多学科结合的重要性。2011年,由我校和清华大学牵头,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参与建设的“低碳与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开展碳汇研究中,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大范围布设测量、异步与同步共融、连续观测统计、人类难及区域、少人工或无人工等碳汇计量和监测中影响数据科学、精确等方面的问题。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林学、生态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交叉融合,这也是我校科研的特色之一。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与教学并进、以科研带动教学,有利于实现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研究性教与学,使研究性教与学变得切实可行。例如,特别是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设科研方向的选修课等形式,可使毕业生在科研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相关的农学、林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林学科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学的各环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从2008年就开始启动基于林业领域知识的信息技术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林业信息化定制班”培养方案,以培养即懂林业业务又懂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受到浙江省各地林业局的热烈欢迎,定制班的建立即能解决当前的人才急需,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在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背景选择、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方向选定等方面要注重交叉学科的比例。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嵌入式系统方向

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感知农业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小,其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可以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甚至,在物联网这一综合性技术中,嵌入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无论是智能传感器,无线网络还是计算机技术中信息显示和处理都包含了大量嵌入式技术和应用。[3]为此,嵌入式系统将成为农林院校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嵌入式系统从学科上,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众多领域;在系统的架构上涉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底层驱动等技术,因此,靠一两门课程难以讲授其方方面面。[4]而目前,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仅开设了“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以及“DSP技术及应用”等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完全是偏硬件的一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还不能构成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有效支撑。嵌入式系统本身是一个软硬件系统,强调的是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因此过分强调硬件系统或是软件系统都有失偏颇。为此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仅仅要考虑传统的硬件系统知识,同时还须安排大量的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高级C 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程序设计等内容。

3.探索积极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激励个性化学习与创新精神

工程实践能力应是应用性较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教学内容和实施措施方面,适当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实验、实训课程分为三个环节。例如,第一为基本训练环节;第二为综合训练环节;第三为自由选题环节。第一和第二环节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三环节主要针对有兴趣继续往深度和难度发展的同学,由学生自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数量和难度,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放实验性项目”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外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根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生产科研单位对大学生技能与工艺知识的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生在电路设计、制作、调试与工艺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必要时开设相应专题辅导班。总之,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掘和培养同学的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

4.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经过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实施与不断实践,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成果丰硕。例如:五年来,大学生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二等奖以上者9项,其中,包括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金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ACM程序设计全国邀请赛二等奖1项,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专业人才技能与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另外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12项。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如何在不破坏木材的前提下检测出木材内部情况,以更好保护木质古建筑?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光辉教授指导孙林飞、刘凯等在校本科生研发的“木材无损检测仪”,解决了这一木材研究领域的难题,并成功地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8月,他们带着发明的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和天安门的木柱和木质结构建筑,成功地进行了检测,效果非常理想。

五、结语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在大农业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探索了现代农业领域中的电子信息结合点,并结合我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特色及成功案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今后的建设方向。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我校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逐渐培育我校特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铁风莲.农业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08,(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