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知识范例

农学专业知识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对策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现状

笔者通过对湖南省湘南地区的郴州、衡阳、永州三地的200多所农村小学(含乡镇)音乐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是由新分来的非音乐专业的年轻教师或者课时量不够的教师兼任(只有9.8%的学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这些音乐兼任教师大多数没接受过专门的音乐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水平都不甚理想,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等方面,与城市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个别农村学校尽管拥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由于师资不足或者教学条件有限以及领导不重视等原因,这些音乐专业教师完全没有一心一意致力于音乐课堂。他们往往会被学校安排兼任音乐以外的语文、数学等课程,他们的音乐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得不到提升,甚至音乐专业退化。

二、现代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高度的敬业精神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处于很尴尬的角色,因为音乐与语文、数学相比仅仅是副科,没有像语数一样有响当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数,也跟各种升学考试无关,所以很多人定位它为可有可无的科目,理所当然,音乐教师也常常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评优晋级都被拒之门外。

(二)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复合的专业技能知识

1.要具备丰富的基本乐理、音乐欣赏理论、中外音乐史、音乐创作理论等音乐理论知识。虽然小学音乐课不像音乐院校一样单独教授这些课程,但音乐理论的各个部分与音乐技能知识环环相扣,都会影响我们传授弹、唱、跳等音乐技能知识,可以说音乐理论知识是音乐技能知识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不能象专业的歌唱、舞蹈、乐器演员一样,只要自己会唱、会跳、会弹便可,我们还要能从理论的角度解析它,做到“不仅要知其能,还要知其所以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2.要具备弹、唱、跳等复合音乐专业技能。弹、唱、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的能力,如果教师具备高水准的、能为不同风格歌曲伴奏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听到你动听的琴声,将会为你的课堂增色不少,也可帮助你很好地组织课堂。“唱”指歌唱能力和弹唱能力,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演唱,具有很好的示范性的激励性,能给学生最直接的美的感受。“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而小学生又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天性,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舞蹈中轻松、愉快地学到音乐知识。除了要重视这三大专业技能之外,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还要有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水准和音乐表演的能力;要有合唱指挥能力等复合的专业技能。

(三)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会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很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善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气氛和谐,活而不乱。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在前人的成果上徘徊,教育也就会停滞不前,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老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创新音乐教育教学。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利用声、光、色等形式,形象、生动的特点,可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小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与创新,因此被广泛运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学会课件制作、音乐剪辑、音乐制作等。

(六)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音乐领域也不例外,要求教师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平时习惯书写音乐教学心得与反思,从本校的音乐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本校的特点进行音乐教学科研,要与音乐同仁们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师。

(七)教学反思能力

教育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省、交流与总结,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自己、有益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三、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

据调查,郴州市有1845所小学和教学点,音乐教师只有523名,即3.5所学校才配有1名音乐教师。在校小学生数440037人,师生比为1:842,即842名学生才配有1名音乐教师。且这523名音乐教师绝大部分分布在城镇小学。523名音乐教师中,正规大专音乐教育专业毕业151人,仅占28.8?,其他均为非正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可见,我市小学教育音乐师资严重匮乏,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村小学因为没有专业音乐教师,有些请非音乐专业毕业但有点音乐爱好的年轻教师代课或兼课;有些则用录音机代替音乐教师,上音乐课时就拿个录音机播放歌曲(一般为流行歌曲),学生自己边听边唱;有些则干脆把音乐课改为自习课或语文、数学作业课,导致了音乐教学名存实亡。

(二)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条件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年儿童能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补充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小学的音乐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音乐教学的软硬件条件较差,大多数学校既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也缺乏相应的音乐教辅资料和音乐教学设备。从主管部门到学校,从老师到学生家长,绝大多数认为语文、数学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是“副课”,平时的各种教学质量检查和学校教育教学主要精力均放在这些“主课”上,忽略了音乐、体育、美术等“副课”对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所独有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1.长期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号召音乐教师树立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2.加快教师培养、培训的步伐。在农村小学,由于大多数音乐教师没有经过正规音乐教育专业培训,教师理论水平较低,音乐素养较差,音乐教学能力也相对较弱,缺乏行之有效的音乐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些音乐教师只会识别简单的简谱,多数音乐教师不会识、唱五线谱,分析音乐教材和键盘弹奏等能力就更谈不上了。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加强农村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村小学应鼓励有培养前途的音乐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音乐教育硕士学位或音乐教育研究生学历继续教育,或者利用寒暑假到高校参加短期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四)增加社会、家长及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提高音乐课程的地位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广大师生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高度不够,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副课,学不学无关紧要,只要语文、数学成绩好就行了。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70%的教师认为音乐课上不上无关紧要,50%的学校不能开展正常的音乐教学。毋庸置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弥补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缺失问题,但从根本上突破瓶颈依然任重道远。时代在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应该是长期的、发展的、动态的。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农业高校;机械制造;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

0 引言

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1]。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整个工程教育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明确办学定位和转型路径,把握转型内涵,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3]。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已经获批成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因此,本研究将以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讨机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机制类专业更好地适应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提供借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历史较长,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与机械制造产业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课程环节不仅可用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习和专业兴趣[4]。本专业的主要传统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在传统实践体系基础上进行不断扩展。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校内的工程实训和校外的工厂参观及实习。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常规课程实验和独立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常规课程设计和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项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及创新创业教育等的要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要进行积极改革探索,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机械制造创新人才提供必要支撑。

1 实习实训的发展对策

工程实训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多数学生经历的一项重要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起到重要的平台作用[5]。调查表明,较高比例的工科学生认为“工匠精神”重要,并且愿意学习和更好地理解这种精神[6],而工程实训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启蒙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基础作用。因此,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在本科一年级就要进行工程实训,这是学生进入后期专业学习的重要实习,目前进行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铸、锻、焊、数控机床加工和特种加工等。但热加工实训(铸、锻、焊)硬件设备不够先进,有些环节还不够到位,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等环节还不够丰富。因此,未来要在热加工设备上引进更先进的铸造、锻造和焊接设备,实现全环节的训练;在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方面,要增加数控设备数量,使更多的学生更充分地进行实操训练。要使特种加工实训丰富化,引进更先进的超声波加工和激光加工等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7]。因此,要加强智能制造装备的引进与应用,促进学生对前沿加工技术的认知与理解,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及创新创业教育对机械制造人才培养的要求。金工实训将学生从专业未知状态带入到机械制造生产活动中,进而认识、理解机械制造专业及制造生产活动。而随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都需要学生接触真实的制造企业,了解实际制造企业的技术、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生产活动。因此,进入大学二、三年级时就要进行相关的企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目前,企业的认识实习由于时间短,因此主要在大庆地区的石油石化装备企业来完成,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而生产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校外实训学习,多年来一直在中国一汽、二汽等大型先进国企来完成。生产实习可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如现场实习方式或线上实习方式等。线上实习是一种新的模式,需要学校与实习企业联合共建实践教学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实习内容定制化、实习手段拟实化、实习方式实景化、实习过程互动化[8]。要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拓展,在保持与中国一汽、二汽等大型先进国企联系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本省的实习基地市场,如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等。还可进一步开拓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打牢东北地区实习实训基地基础。在实习管理上,要强化实习实训的科学化管理及安全管理,建立专业实习实训管理数据库及案例库,为保证科学实训、安全实训,实现专业实训效果及成果的累积等提供必要的支撑;在实习内容安排上,以传统技术装备实习为基础,逐步加强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及管理的实训学习[9-10]。

2 课程实验的发展对策

机械制造专业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制造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本专业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对制造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总体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实验环节比较单一,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综合型、创新型实验不足,多数实验以课程中少学时实验为主,而多学时、独立的综合实验课程偏少;反映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实验不足,不能较好适应新时代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未来改革的对策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通过购入综合型、复杂型的实验设备,开设更多综合型实验,并依据实验设备条件,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型实验设计,通过逐步的积累逐渐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不断增加综合型实验的数量并提高综合型实验质量,这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机械制造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传统的课程实验以少量学时与课程一体化模式共存,但是随着人才培养更高要求的发展,课程实验将向多学时、独立化、综合型的实验课程方向发展。因此,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实验将以课程类为依托,如按设计类课、制造类课、电控类课等等进行归类,建立更多的独立综合实验课程,此时的实验是一门综合课程,而不是简单的几个实验罗列。独立实验课程将打破课程实验壁垒,建立不同课程之间的实验联系,更有利于形成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验问题的能力,对复合型、应用型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具有更大的作用。

3)积极开设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如智能制造实验、互联网及云制造实验、机械制造大数据实验等等,这就需要引进相关的先进实验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更高的专业兴趣,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

4)建立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室。近年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室逐渐发展起来,其已成为实体实验室的重要补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机制专业的传统课程实验项目或先进制造技术实验项目,如果受实验条件或实验项目自身等的限制而难于开设,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给予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实验的体验,将现实实验与虚拟实验结合起来,必将极大地提高实验效果与体验。

3 课程设计的发展对策

课程设计作为理论课程的重要延续,是机械制造专业主干理论课程学习之后的重要实践应用。目前课程设计工作模式主要以传统方式开展,为了适应应用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需要逐步创新课程设计内容及工作模式。

1)更新设计内容、引入设计新理念。随着新时代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不断改革,适应行业需要的新课程内容不断增加,因此,相应的课程设计内容也要逐步更新与改变。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互联网云制造、全生命周期设计、先进工艺分析技术等新技术、新理念也要逐步在课程设计中得以体现和应用。

2)进行课程类大综合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一般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对应的课程设计,这是比较独立的、单一的课程设计。因此,从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角度考虑,可按照课程类型对独立的课程设计进行整合,实现联合设计,形成大综合设计。如机械设计液压类、装备工艺夹具类、数控加工模具类、机电测控类等等。这样的整合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3)进行不同课程类交叉综合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及实践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进行具有相关性不同类课程的联合设计,即进行不同类课程的交叉综合设计。如设计+制造+电控交叉设计、设计+制造+液压交叉设计、设计+制造+互联网交叉设计等等。

4)设计任务分配方式的改变。目前,多数课程设计的任务分配都是要求一人一题或一人一个设计任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一般都为1~2周,时间比较紧。因此,在此种分配方式下,学生难以完成较多设计任务,学生间也较难实现更好的交流学习及团队协作。对此,可以将课程设计任务分成单人完成任务和小组完成任务两种类型,并制定两种类型的设计任务量、设计要求、考核内容及答辩方法等实施细则。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的方式,并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设计任务。为了保证设计的全员参与和设计效果,对于小组设计类型,要建立好相应的保障机制解决一些面临的问题,如:合理确定小组人数,防止有成员“混水摸鱼”、不努力工作;合理分配任务,避免小组成员在设计过程中都负责一小部分任务,导致成员答辩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

4 积极将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等纳入机制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新时代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力支持。部级、省级及校级等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快速发展,参与学生数逐年增加;同时多种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大赛蓬勃发展,机械专业相关的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等。创新创业项目和大赛为推动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本专业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相关的竞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的参与规模,在更宽覆盖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积极考虑将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纳入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并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及实施细则。这是对本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进一步拓展与更好完善。

5 结语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在广泛听取并征求了开设“农学概论”课程专业所在学院相关领导、专业负责人和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同时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相关课程的交流调研,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根据不同非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按照不同专业的学时学分,贯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为补充,同时结合科研试验田现场观摩、田间诊断、校外实践基地考察等田间教学实践环节,拓展授课内容广度,加强授课内容深度,变抽象为生动。在授课内容上,除了作物、生产技术和种植方式等常规内容外,对农业现代化和一些国际研究前沿动态也给予了适当增加,例如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虚拟仿真技术、分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内容,平衡好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兴技术、理论与实践等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二、课程教师团队与教学文件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农学概论”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多个农业生产领域知识,因此对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授课方法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授课经验;既需要教师承担大量科研任务,掌握农业研究前沿动态,又要有农业推广工作经历,对我国农业农村有密切接触;既对学科间交叉融合有深入了解,又要有一定的授课技巧、丰富的教学手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有专门的课程小组,采取课程小组负责制,由具有二十多年授课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授担任组长,其他成员由农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全部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生产、科研和教学经验。整个授课小组根据不同教师不同科研方向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定期集体备课,定期互相听课,定期交流学科发展动态,东北农业大学定期输送教师到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以期加强课程小组教师队伍建设。

(二)改革完善教学文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经多年努力。课程小组不断加强教学文件建设,通过反复比较筛选,选用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农学概论》第三版为基础教材,同时根据专业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并定期对全部教学文件进行审核。以教材为基本前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体现专业特色,让教学根据专业有的放矢。为了健全完善教学文件,课程小组自制了针对不同专业的多媒体课件,收集了一些影音资料,同时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制作了一些展示课件,例如不同的土壤耕作措施、不同作物种子萌发过程、黑龙江省寒地作物授粉技术、不同作物主要病害展示、田间主要杂草识别等,用于授课时进行展演,同时结合黑龙江省五大作物电子标本库建设,形成图片资料库并制作成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授课内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改革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

(一)多种授课方式融合,促进课程建设

目前“农学概论”课程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课程讲授方式更多样,教学手段更丰富。

1.通过实践类观摩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农学概论”课程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兼顾学科融合的授课原则。既要把握基本重点难点的讲授,又要注重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非农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农学概论”时,由于缺乏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缺少农学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积累贫乏,对概念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入,对农事活动基本没有认知,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安排一些参观,例如作物标本圃参观、农业昆虫与植物病理标本室参观、生产试验田调研等,加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多种平台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短片、科普小视频等与传统板书相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和享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筛选相关MOOC资源,建立相关的视频课程网站,学生上课之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预习,完成网站上预留的作业,并把对课程学习疑点难点或感兴趣问题留言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使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在课堂讲授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结合特色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引入专家讲堂。例如在课上介绍为纪念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奠基人之一、东北农业大学王金陵教授而创建的“金陵讲堂”相关内容,因为课上时间有限,只能简要介绍概括“金陵讲堂”的主要内容,东北农业大学的“金陵讲堂”距今已经举办24期,每一期做客“金陵讲堂”的专家不同,介绍作物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学习。通过“金陵讲堂”的学习,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有了深入思考的愿望和能力,掌握了学科研究前沿,以此为契机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才能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4.小组讨论与PPT专题汇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引入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相关问题,寻找问题产生原因,进而加强思考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上把“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常的稻花香大米种植到别的省份或黑龙江省的其他同积温带地区,就没有了原来的食味品质”这一问题作为一个案例,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找出影响作物品质的原因,并分析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而枯燥的理论问题,但通过案例分析就变得有趣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回答,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枯燥的论述题也变得栩栩如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专题汇报,选题小组成员可以自拟,但内容要涉及农业相关,例如“秸秆还田与黑土的保护性耕作”“作物机械收获时期的选择”“不同作物的高产增收措施”“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的研究动态”等。学生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4—6人,小组成员经过研讨后选题,选题确定后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撰写切合选题的报告,同时制作PPT,并选出代表做5—10分钟的汇报,小组成员间统筹管理,分工合作。根据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前瞻性、PPT制作水平、材料准备完整性、语言表述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运用情况、现场提问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

5.结合科研成果讲理论,实现教学生动化

教学内容与科研的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某一章节时以国内外核心期刊中相应最新研究成果为切入点,从最新研究成果与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例如当在科研领域对某一作物高产的研究成果或对某种作物某一特定品质指标有了突破性进展时,可以结合相关科研成果,讲授作物生长过程,作物产量形成、作物品质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理论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实践与课本相结合,学生兴趣点与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科研热点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化、学生学习自主化。

(二)改革考核体系,多元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农学概论”课程改革了以往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课程小组经过反复摸索,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期末课程考试占整个成绩的50%,笔试闭卷,主要是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汇总后出题;课程论文占10%,“金陵讲堂”观看内容或者家乡的主栽作物、特色作物、高产栽培模式、特殊种植方式等,选取其中一个方向作为论文内容,写一篇论文上交;以小组形式进行的PPT专题研讨,根据内容选题、PPT制作水平、语言组织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等进行评分,占10%;实验课准备、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撰写与讨论等占10%;课内实习完成情况,实践基地参观、标本室参观、科研单位参观后的领悟感受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占10%;平时成绩占10%。通过改革后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手段更多样,考核更全面,多方位考核学生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不仅仅只专注于期末测试一点,加入了PPT小组讨论和论文撰写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选题、资料查找、论文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改革考核制度,保证了学生成绩获得的全面而公正,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使农学知识与其他专业更紧密有效地结合。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农学概论”实践教学包括农学概论实验课和农学概论课内实习两部分。从实验教学与课内实习两部分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教材,甄选实验项目

农学概论实验根据课程内容改革了实验教材及课件。课程小组通过集体研讨并参照于振文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自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经济作物学实验指导》三本实验教材,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八个实验项目:禾谷类作物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豆类作物类型识别和大豆性状演化、经济作物观察与识别、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种子检验、马铃薯形态观察及淀粉含量测定、不同农业技术条件下土壤耕层构造、不同栽培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影响。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授课教师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大并有代表性的四个实验项目,作为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实验室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管理规范,既够保证实验课程高质量完成,又能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科研素养。

(二)改革实验课授课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

对实验课授课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改为线上线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采用相关视频软件及平台。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上教学灵活性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好体现实验教学效果,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小组教师完成了近200个视频,每个视频5—15分钟,覆盖课程要求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在实验中心教学平台上开放,方便学生学习。将不同实验项目涉及的安全操作教程、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制成视频课件上传到指定教学平台,学生课前自行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和预习,并进行相应虚拟仿真操作,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发现问题并思考,在讨论区参与讨论,并对难以理解内容提问,线下完成实体实验教学,这样学生实验技能更扎实,同时预留一小部分时间用于实验设计方案的改进相关研讨,增加实验探索性。

(三)灵活安排课内实习,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农学概论”课程在非农学专业开设。学生对作物起源分类、不同作物播种出苗、田间中耕管理、作物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等都缺乏认识和了解。“农学概论”课内实习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分段式的形式,根据生产实践不同环节分段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学习翻地起垄、中耕除草、病虫杂草防治等基本农业操作,同时对不同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种植制度进行掌握。通过课内分段式实习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对理论教学形成补充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东北农业大学为非农学专业开设“农学概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课程在改革过程中经过尝试一些新的方案,摸索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介绍核心期刊研究动态,引出关键章节内容;加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引出农业发展中或是种植技术或是品种选育或是农业推广方面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对农业发展的新认识。授课教师通过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来引领课程创新。不仅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与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罗明珠,沈万宽,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0,(6):258-259.

[2]敖和军,王晓玉,李瑞莲,等.“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9,(32):131-132.

[3]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09,(7):133.

[4]徐丽明,徐春城,王光辉,等.《农学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116-119.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4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属于农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实际、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能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点”,以广泛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为“面”,点面结合,科学而有效地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此,以大农学类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和《农业推广学》课为依托,培养“T”型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人才培育和农业发展对推广人才的需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业推广学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课程讲授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1][2]。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体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开展推广工作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农业推广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及对“三农”的认识与理解等均显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以案例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农业推广学》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推广理论部分和推广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以行为改变理论、沟通理论、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理论为主。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除介绍各个理论本身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列举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能够应用什么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具体的推广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会初步“纸上谈兵”。例如,在讲授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教师列举一个项目在某地推广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面对不同推广地区和千差万别的推广对象——农户,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如何做好推广工作,最后得出该理论对推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事件融于一体,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该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围绕我国农业推广内容与方法、推广组织与体系建设、推广人员素质与职责、推广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讲授。由于这些内容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有更多的生动案例(包括正反面的实例)能够在相应章节加以举证和分析,启发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学习。

二、开展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讨论课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等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前2-3周布置任务,一般以国内农业推广体系或其他方面的改革热点作为话题,学生成立讨论小组,组员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到规定的讨论课时间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准备的认真程度、讨论内容、口头表达以及幻灯片制作质量等综合打分,同一小组内不同学生按照贡献大小的排序在成绩上有所差别。例如,在对2005级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与2005级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方向)共三个自然班学生合班上课时,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此次讨论课根据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确定以美国、日本、以色列三国农业推广特点与经验借鉴为话题,三个班各负责一个国家的情况介绍及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每个班分成不同小组立足于各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推广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最终大家弄清楚了这三个国家在推广方面的主要特点,即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合作推广体制以及广义农业推广的内容、日本以政府推广机构与农协为主的双轨推广体制、以色列以高科技武装农业和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方式等。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学生们在热烈讨论之后,明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了目前我国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在讨论课上各小组学生精心准备的短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内容丰富、表达形式生动,激发了其他学生积极思维,勇跃提问和质疑,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学院在讨论课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总的来看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尤其体现在查阅文献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

三、开展社会调查与现场参观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农业推广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走出课堂到推广的第一线去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感受现实推广活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认识,激发兴趣。社会调查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实践方式。近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学院开展了多次社会调查活动,都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来进行,这样,在组织形式、人员规模、经费和效果等方面均有了较好的保障。一般教师在上该课程的学生中组建2-3个调研小组,然后分组做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定调研地域、确定调研课题、拟定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然后再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座谈心得体会和交流经验。通过在工作和生活实际中进行社会调查,使大学生走进农村,接近农民,进入百姓生活,获取真实印象,感悟“三农”问题的真谛。由此,很多学生与农民的感情拉近了,对专业更感兴趣了,学习越来越主动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正像一些学生在总结时所说的:“农民说的都是一针见血的东西。其实他们懂得比我们还多,或许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善于实践,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走近他们,让我们见识不少,让我们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是农村的书本啊!”#p#分页标题#e#

多年来,对开设有课程实习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学院安排的另外一个实习项目是现场参观。教师在参观前一周把参观地和参观内容的基本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当地农业发展及与推广工作相关的信息,有备而去。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心到,积极询问不懂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参观后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总结,主要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和认识等。例如教师曾经多次带不同年级的学生到增城市进行为时一天的参观学习。通过到增城市农科所和推广站参观,让学生了解政府推广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和现场示范运作过程;通过到朱村镇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挂绿米业现代化加工车间、以及先科菜业有限公司杏孢菇生产车间与叶菜类蔬菜规模化生产与加工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牵头、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到小楼镇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农民的组织——农民冬瓜协会对入会农民在生产前期、生产中期、生产后期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到宁西镇参观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农业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做法和经验。限于时间和经费,凡校外实习安排一般都就近短期进行。但是通过短时间的现场参观,让学生亲临现场学习和感受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力量即政府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等的现实运作情况和对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比在课堂上抽象讲述效果要直观、生动且学生易于接受和引发他们的想象与思考。

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训练学生的推广技能和创新能力

尝试参与简单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学生真正进入推广一线、扮演专业推广人员角色服务老百姓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其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时候,相当于实际操练,即“实战演习”。多年来对于农学专业必修或选修《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生,教师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农学院学生会的农业科技协会,亲身参与对来信或来电咨询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农民的答复,因为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责任感和相互之间的信任,并主动查阅专业书籍或请教相关老师确定答案,然后解答农民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农、爱农和服务农民的专业精神,从而提高他们从事推广活动的能力;其次,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和农户进行技术咨询,赶科技大集,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与种子种苗,办技术讲座,现场解答农民的问题等。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训练是多个方面的,包括心灵的陶冶、爱心的奉献、友谊的建立、团队精神的培养、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表达能力与社交技巧的训练等。通过到实地参观实习,有学生感慨地说“七天活动、三个月的准备工作。这一趟,我们为爱奔跑!真正体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

此外,开展模拟推广活动。教师可以就某个技术在某地方的推广为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设计推广方案,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推广活动,然后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的优劣及现场表现,评出优胜队或者让各小组自己确定一个技术推广方案,派一名学生向大家宣讲,并经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后,评出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动员各个小组的学生集思广益、制作方案、激情推广,既锻炼他们应用农业推广原理和方法指导具体推广活动的能力,例如,2006级农学专业学生开展的“三宁尿素万州路”的模拟推广活动,以将产自湖北的三宁尿素销售到重庆万州区为例,分析了多年来万州的尿素市场情况,包括泸州尿素在万州农民中有信誉有市场的原因及不足之处。同时,分析了三宁尿素的可行策略,即建立更方便农民购买的销售方式(示范式销售、拆整式销售、篷车式销售、服务式销售),以高品质低价格的竞争优势打开在万州的市场。这样的模拟推广活动使学生关注家乡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其技术信息需求,谋求其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培养

2013年,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辐射整个欧亚大陆,开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出口额多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同比增长5.7%,总额为2300.7亿美元。基于我国农产品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与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的拓展需要,涉农复合型人才是构建农产品对外贸易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农行业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涵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分属于九大语系中的近60种语言,民族成分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缘政治复杂。“一带一路”加速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了农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涉农产业的相关发展也对中国涉农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通晓涉农行业国际通用语的使用特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交流中广泛使用。涉农产业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用语英语专业词汇,且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涉农行业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交流的顺畅性,要求从业人员储备大量农业英语专业词汇。涉农行业贸易要求从业人员在学习储备过程中针对农产品介绍,农业合作,涉农经济谈判,及农产品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积累与学习,掌握农产品对外贸易英语的使用特点。

2.了解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为了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相关生产力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三农政策会直接影响涉农产业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因此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对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预判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对外贸易不仅需要对农产品本身、交易双方企业背景与生产能力等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介绍,更会牵涉到对农产品对外贸易活动的背景与国家政策深层解读。

3.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中国国际秩序观,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催化剂,扩大全球话语权的战略载体。全球化浪潮下,外语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名片”,社会功能远超语言范畴,是牵涉国运的文化战略资源。无论是出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还是从涉农产品贸易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具有突出的外语专业能力,了解沿线国家的民族习俗文化,兼具宽阔的国际视野与国家情怀的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国的全球贸易,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人才培养困境

对外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经济市场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我国涉农人才国际化培养进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对外技术交流的发展。

1.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应用脱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从国家层面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即相关专业+外语能力或外语专业+相关专业能力。农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强调农学专业性知识的传授,外语能力的培养与建构不受重视。涉农行业商务英语则属于农业学与商务英语的交叉学科,侧重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外贸、企业管理和商务谈判的综合能力,但农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鉴于上述情况,既有农学背景专业知识又具有涉外商务交往能力的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稀缺,阻碍了“一带一路”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的进程。

2.校企合作机制不成熟,缺少实践平台。要成为合格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除了接受农业学与商务英语培训完成理论知识储备之外,农产品企业的外贸实践也必不可少。涉农相关领域的对外贸易工作要求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涉农商务英语的实操性与驾驭性。而国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涉农相关行业与领域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够,校企合作机制缺乏政策性支持与引导,缺少涉农行业对外贸易实平台,导致学习者对外贸易商务翻译实战经验匮乏,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涉农行业国际化市场的实际工作要求。

3.忽视语言的民族属性,缺乏跨文化意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理念,涉农行业对外交往承载着不仅是涉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层面的互通,更是交往过程中跨文化深层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一带一路”沿线涵盖诸多政治与宗教敏感地区,民族文化多样,在从事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规避某些领域或者方面的敏感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伤害民族感情。而现实的涉农行业商务实践培训过程中更突出对外贸易相关实务的培训,忽略语言交流中的民族属性教学,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4.农业信息化资源匮乏。“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从业人员在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农业学或农学相关专业的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其中包含大量的农业和农产品专业词汇。农产品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需要农业英语语料库和农业英语在线专业词典的专业技术支持,以确保翻译表述的准确性与翻译过程的及时性。而目前阶段,国内农业英语专门用途语料库和农业英语在线专业词典的建设都刚刚起步,库内和在线资源都相对匮乏。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人才培养的途径

农业对外合作承载着中国全球治理观和国际秩序观,涉农行业亟须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多元化服务缩小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消除语言障碍,增强民族文化互通,获得沿线国家对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支持。

1.以市场导向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建设的长远布局。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调整专业设置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商务英语是非常普遍的专业,其课程设置还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再强调商务技能,缺少市场针对性,无法满足农产品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趋于专业细分化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在低年级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能力为主,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更具有专业性的专门用途英语农业英语培训课程,了解农业科学,农科背景知识,熟悉农学英语的表达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储备具有娴熟的商务技能,又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农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打造产学研合一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已延续几千年,高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域“三农”具体实际情况,争取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支持,联系当地农业企业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涉农企事业单位,创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定向培养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可以邀请企业中有农产品对外贸易实际经验的优秀人才,到高校开设讲座,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人才专业与语言能力的实际要求。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让学习者和教师们都充分了解“一带一路”的市场实际需求,把课堂传授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学习更有针对性,高效促进涉农行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3.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农业政策学习,服务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的农业对外合作涉及沿线各国,其文化、习俗和宗教和中国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确保涉农行业对外贸易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必备的商务语言专业技能,还需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域文化知识进行储备,遵守商务礼仪。此外,中国近些年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作为涉农行业贸易从业人员,定时定期通过企业培训或自主学习等手段加强对中国当前经济与政治政策学习与解读,掌握国家“三农”政策走向,为农产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多维的技术支持。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顺利推进可以巩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营造和平的周边稳定环境,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4.建设整合农业信息化资源。农业资源信息化可以推进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对外交流人员的培养进程。在线开放式农学英语词库与农学英语语料库是推动中国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与农业对外技术交流的技术保障。建立涉农英语在线词库整合网络农学英语资源,可以为涉农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便捷的翻译工具,加速专业翻译进程。农业英语专门用途语料库建设为农业国际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相应涉农行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可以为农业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英语规范性与科学性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增进农业互联互通。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为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目前国内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紧缺。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广度与深度培养能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化扫除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宽农学与涉农商务领域学生的就业渠道,释放就业压力,有利于高校的持久发展与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Z].20020-02-17.

[2]赵世举.中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任重而事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6):4.

[3]周国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途径[J].教育研究,2015(10):16-20.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6

关键词:民族院校;植物生产;教学实践;高原特色

学、实验室和田间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产学研联合等诸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意识,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民族类高等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具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植物和作物种类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庞杂,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学生难以对植物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透彻[8]。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自身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老师跟着教材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在传统上被称为“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只有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将课本知识从开学讲到期末,将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个别学生临时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忽略实践的单一讲授形式,一方面使得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氛围十分消极和压抑;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深刻,从而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1.2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教学主体-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成绩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判断[9]。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直观了解教师“植物生产”作为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民族院校以及师范院校农学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是诸多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1]。国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建设精品课程,明确要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专业技能,提升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多教学研究人员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实践安排等方面进行多种方式的改革探索[2-4],这些尝试和努力对提高各个高校农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不同高校之间发展类型、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植物生产课程的预定目标,这是每一名从事植物(作物)课程教师必须直观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新农科对广大涉农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的要求,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建设AI课堂,进一步开展移动教学[5]。推动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科研育人等多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支撑高原地区乡村振兴、涉农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和技术需求。“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是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农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为基础,以高原特有的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资源为教学和实践对象,应用技术手段对高原植物进行遗传育种与改良。因此,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高原特色植物(作物)品种和涵盖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型科学,在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7]。目前,“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因为教材和内容老旧、实践操作课程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四川民族学院农学专业在课堂教课程安排、学生参与程度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教学质量、水平以及成效,进而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原有的“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价体系有所欠缺,该课程成绩的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考勤、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学生提交课后作业上大部分内容是直接抄写教材内容,期末考试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能通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直接体现出来。此外,尽管部分教师将实践/实验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但往往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较低,这使得学生对在田间、实验室开展的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极为有限,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高原地区涉农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程,也是我国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巩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但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旧缺乏,这对于建设应用型高校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川民族学院等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必须基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成绩考核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从而培养具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满足高原或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3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3.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原特色知识体系

作为农学专业的基础和主要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在着力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按照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植物/作物生产课程有计划地进行前期改革。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知识的前瞻性,课程设置应在与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同时,尽可能采用农业部统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作为本课程教学用书,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基础教学水平与国内一致。此外,由于生物性的农业生产,如植物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区域差异,为了达到为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体现四川民族学院的办学特色,在保证常规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由于区域性专业课程教材和参考教材的缺乏,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注重发挥高原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地区特色林草、中藏药资源讲解、实践操作。如,可以提出问题: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移动么?如果可以,如何来证明呢?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创新能力。

3.2融合实验实践,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前沿育种高新技术,开设多种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原植物栽培、生产、加工等课程实验。如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不同生长时期的松茸),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松茸形态结构,从而不断增强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10]。同时,还可与校外植物生产基地、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基地等形成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实验内容尽可能多地涉及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内容,如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花器官的结构、花期习性以及生长发育观察等。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实验报告为准,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实际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同时,严格规范实验程序,实践课程可采取分组互动、提问交流、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涉农种植大户、相关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3.3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改教师“一人讲课堂”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群体学堂”,将“讲堂”变为“学堂”,让老师的角色从主讲变为主导,协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充分让大部分同学加入到本堂课的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而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以往植物生产课程的教学形式大多以授课为主,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教学中自己所处的角色和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条件下掌握高原植物生产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只有充分提高所授班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切身实际感受到这门课吸引力,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3.4将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课程有机结合

国家每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大创”)提供科研项目支持,这是不断深化和巩固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形成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式[11]。随着大创项目的深化和实施,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了长远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为高原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四川民族学院所处高原地区农业面临的急迫问题及技术瓶颈,如技术含量低、加工方式原始等,结合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教学安排和内容设置,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授课教师积极宣传和指导学生了解、参与或者申报国家大创项目。此外,还可以建议和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在实际生产中分析及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学习,申请大创项目,一方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国家专利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2年来,四川民族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共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院级和校级创业或科研孵化项目10余项,发表CSCD论文4篇,前往省内外参与多种科研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上,将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又达到了课程安排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5发挥地域植物资源优势,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高等学校办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具有特色化,这是高校增强自身吸引力以及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的八大内容当中,将高校的“办学特色”作为重要依据,这正是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视。而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直接和重要表现。高原植物资源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乃至横断山脉地区的生态宝库。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区北部,幅员广袤,生态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多样。甘孜藏族自治州所处的横断山区高寒草原为多种高原特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独特而有利气候条件。该地区地理结构复杂,山脉交错,高原野生植物丰富多样,在不同海拔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充分发挥四川民族学院校地域优势,选用本地区特有的、多样的特色植物作为教学材料,如收集州内广泛分布的沙棘,组织学生开展沙棘饮料制作实验(图1),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稀释、过滤、杀菌等操作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4结语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培养目标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改革与转型压力。河套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其面向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工程、管理等一线需要,培养专业特点突出、技术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就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差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理念

(一)指导思想

坚持品牌立校、特色发展、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的转型发展思路。

(二)发展思路

优化教育结构。以育人为根本,稳步扩大本科生规模,适度减少专科生规模,专业硕士教育有所突破,继续开展留学教育,适度兼顾其他类型及层次教育。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提高服务能力

以应用型研究为突破口,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整体转型升级

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中俄蒙合作、区域经济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和倡议为发展契机,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的转型发展机制,形成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

二、人才培养总体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的基本办学定位,适度开展国际化交流,经过“十三五”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学科专业结构明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科研与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完成转型试点各项任务,努力将学院打造成城市智慧的心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引领先进文化的先锋。

(一)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习实训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比例要逐步达到30%以上,实现由“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的转变。2.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教师要了解行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前沿动态,并将其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深度对接,真正做到产教结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传统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学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法,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探索者。三是通过设计综合性作业,进行实践实训方式改革。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时,要设计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创新项目,组织学生深入实验室和企业实际操作,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岗位素养形成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

(三)学科建设坚持“两个基本点、五条主线”,以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1.两个基本点。(1)适度提高一些学科的密度、关联度,特别是优势学科的密度、关联度,提高学科门类内部的集成效应与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学科对专业调整的支撑能力。(2)发展农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稳固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提升理学、经济学和哲学。2.五条主线。(1)以农学为龙头,以理学为基础,促进农学、理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2)以医学为龙头,以理学为基础,促进医学、工学、理学、法学、教育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3)以管理学为龙头,以经济学为基础,促进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工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4)以文学为基础(龙头),促进文学、艺术学、法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5)以教育学为基础(龙头),促进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哲学互相融合、协调发展。

(四)专业建设坚持特色本科战略、内外互动战略,着力建设“四群一链”专业格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特色本科战略。(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育特色专业。第一,打造农学类专业特色。第二,打造医学类专业特色。第三,打造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第四,打造工学类专业特色。(2)对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推进特色本科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第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制度。第二,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2.内外互动战略。(1)加强校地互动。(2)加强校际互动。(3)加强校企互动。3.“四群”。一是以农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为基础,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高效生产、精深加工,输出畅通基地,培养专门人才的农学类特色专业集群;二是以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为基础,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有利于改善基本公共医疗保健服务的医学类重点专业集群;三是在财务管理、审计学、金融工程的基础上,申报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经济管理类特色专业集群;四是依托地理优势,在农业水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础上,建设工学类重点专业集群。4.“一链”。是指初步建成与巴彦淖尔市化学化工产业链需求相关的人才培养专业链,主要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

(五)课程建设坚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将本科课程全部建设成校级合格课程,在此基础上建设校级优质课程80—100门,校级精品课程10—20门。三、结束语正是基于“坚持品牌立校、特色发展、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可。

参考文献:

[1]邢改萍.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3.

[2]宋启超,刘军.升本记忆[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7.

[3]张玲,武立民,张喜梅、米龙.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9).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8

本文探索了“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和要求。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课程所涉及的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驾驭众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确保研究性教学获得显著效果;要求学生以“主角”的心理定位,主动、独立地完成研究,积极、自信地进行公开展示和辩论。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教学

一、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的典型案例。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短缺等诸多挑战。应对这些严峻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由以定性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定量为主的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方向转变。农业信息技术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目前,仅有扬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个别高校在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开设了农业信息技术方向。[2-3]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精通农业科学,又擅长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3-4]如何快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摈弃了教师的强灌性传授,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6]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引导,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发现。目前,全国高校已经在一些学科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认识到研究性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7]然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却鲜见报道。

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

研究性教学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作为农业科学课程的一种,“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施模式可以参考相关农业科学课程。例如,朱新开等[8]提出了实施“作物栽培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三种模式:(1)自主设计型,即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开拓性问题,课后自行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从而使得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2)课堂实践型,即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科学假设,在课堂上通过小型实验来验证或否定该假设,并通过交流讨论来提升教学效果;(3)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型,即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理论,通过在课外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搜集必需的资料,分析和探讨该理论的正确性,然后通过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的结果,对该理论进行具体的检验,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朱新开等提出的这三种模式也适用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但我们认为,按照从课堂实践型到自主设计型,再到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型的顺序实施该三种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掌握教学内容。必须强调的是,相对于其他农学课程,“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具体来说,是农业科学与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虚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众多很不相同的专业。而且,由于课程体系安排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尚未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的情况下学习“农业信息技术”课程,这对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都是巨大挑战。教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搜集和分析大量相关信息,发现和理解这些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地探索和掌握如何利用这些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农业信息技术”还是一门以实际应用或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专业理论的学习,还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设定具体的实例(最好是教师在自身科学研究中解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动手解决。教师还可以设置更高难度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由学生在课堂外解决。教师在创设科学研究情境时,可将开拓性的问题划分为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多个子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以这些子问题作为“跳板”,跨过更宽的“河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求

农业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其研究性教学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新兴学科,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性教学缺乏前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教师必须依靠自己对这个学科的认识、研究经验、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解去设计和组织、实施好“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并通过教学实践来不断完善。特别是,“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教师必须拥有驾驭农业科学、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虚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众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并能够及时、全面地把握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否则,就无法提出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而提出最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正是成功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基础。[7]教师还必须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得以保持。教师必须在恰当的时候“出现”,以便能够及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将研究结果公开展示和辩论。参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学生必须克服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恐惧感、无助感,以“主角”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教学。一方面,在必要时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指点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尽可能独立地完成相关研究,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提升进行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提升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以最终构建能够独立、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着眼于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创设科学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利用农业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对学生放任不管。相反,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研究性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而言,研究性教学并非自学,并非“轻松”了,而是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彻底摒弃“惰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并积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作者:王建军 李媛媛 周桂生 高辉 孙成明 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卫星.农业信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高辉,孙成明,谭昌伟,刘艳阳.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7):138-140.

[3]张亚芳,左示敏,陈宗祥,潘学彪.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244-245.

[4]明均仁.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2015,(5):60-61.

[5]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6]周桂生,林岩,左青松.《作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