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技能范例

农学专业技能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1

关键词:职高;农学;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特点历来被大家所认可,但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忽略。纵观农村中职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中职学历教育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几乎县县都有中职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开得较多的是涉农专业,可课程呢,数、理、化、文、史、地、外样样齐全,专业课仅相当于普通高中的副科。到后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几乎校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这对农村普及计算机应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不尽如人意了。再到后来,打工成为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在城市用工企业的“引导”下,各校开设的专业五花八门,课程设置计划成为摆设。尤其是近年来在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的引领下更是乱套,学校成了企业招工的中介机构。目前,我国农村中职教育只看办学规模,不看教学规律;只顾企业需求,不顾自身发展,客观上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这导致了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无序混乱。2011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学校要以对国家、家长和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为目标开设课程。“普高有高考,职高有大赛”“文有‘文明风采’,武有技能大赛”,我校职高学生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做人”“就业与创业”,可见职高学生德育和技能的重要性。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品行上还是很纯朴的,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校的很多班主任就认为农学的学生比其他班好管多了。因此,我认为,为了切实保证农学专业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就要保证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专业课程在量上的保证

在量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要保证数量。学校只有开足专业课程,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专业技能课第一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第二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第三学期每周安排8课时,第四学期每周安排8~10课时。第四学期,学校应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一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让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参与专业实习。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基础性和灵活性为原则,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毕业后参与相关行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和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专业课程在质上的保证

在质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学习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可以按学生人数的多少来设置专业教师。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笔者建议:每一门专业技能课在实作时,每20人必须有一位实作教师。否则,学生容易偷懒,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专业理论课在传授时,一是注意知识的深浅度,宜浅不宜深;二是必须加强实作课。实作课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专业理论课宜浅显,课程数量可以少开;专业技能课和实验实作课宜多开,每节课的内容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我从事多年的农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来看,在技能课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视频教学为辅,多看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学生光看也不行,别人的技能不会变成自己的,还必须动手。(二)教师演示要慢,要讲得详细,技术要领要到位。(三)教师不仅仅要演示,同时也要学生看到老师的技能所要达到的高度。(四)学生动手时,每组必须有老师监管,或是每组要有先后顺序,力求安全。(五)出现了小的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处理。(六)学生的技能也不能因噎废食,出现问题就不练了。学生的技能还是要严格按大纲或高考要求来做好的。(七)学生的技能器材和工具用完后要进行有效管理。

三、专业课程必须与时代接轨

农村中职教育本来就有滞后性,如果还不能与时代接轨,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学校要时时更新课程,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被社会所接纳、所需求。学校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社会反响、学生的反馈等综合考虑开设专业课程及课时。

四、专业课程必须与企业和社会接轨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因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前瞻性,只有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才能达到学生好就业的目标。校企合作是一条路径,可以更快、更早地知道不同企业的需求。但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走向企业,跟学生一起到企业实习。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教自己的书,完全与企业和社会脱节,“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

五、组织学生进行各级竞赛

各专业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1~2项专业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竞赛或技能展示。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自信心以及比赛素养。技能竞赛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的目的。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的同时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参加市区级比赛、省级比赛、甚至部级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特色专业课

各个地区都有“拳头产品”“龙头产品”或者有支柱产业,学校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设各地区的专业特色课。比如,涪陵的涉农专业就可以考虑开设榨菜栽培与加工、柑橘栽培、桑树栽培和养蚕等。这些特色专业课程可以带动和支持地方经济,真正体现“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学校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与当地有关部门相配合,开设各种特色短期培训班。如,农民工培训班、送技术下乡等。

七、开齐高考科目

现在,农学专业的高考科目每年都在变。但万变也离不了专业课的学习,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学校应开齐高考科目,让参加高考的学生留在学校进行一年的集中学习。还有部分学生不参加高考,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学校应组织不高考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教学实践和顶岗实习。职高学校同样能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为了高考成绩更优秀,扩大学校的影响,我建议:学校在高三要专门设置高考班,在课程设置上要所倾斜;高考班要安排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加强学生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高考班的设置以便学生专心学习,在高考科目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利水电工程;考核方式

1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根本任务是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应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专业建设是我国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根本基础,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同时,专业建设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各个高校的专业建设应该转变观念,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角度出发,加强与国际接轨,以国际化的标准,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持续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过程中建立的教育体系,重点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具体制定和考核方式及考核时间安排,建立与之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等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2.1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内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专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专业教师)了解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出了适合本专业熟练掌握的5种核心实践能力、基本掌握的10种核心实践能力、初步掌握的15种核心实践能力。其中熟练掌握的5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测绘能力;②设计计算能力;③项目建设管理能力;④工程运行管理能力;⑤试验研究能力。基本掌握的10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工程地质资料应用能力;②绘图、识图能力;③水工结构计算能力;④水力计算能力;⑤水文资料分析、计算能力;⑥渠系建筑物设计能力;⑦地基稳定计算及基础处理能力;⑧水电站设计能力;⑨施工组织及管理能力;⑩泵站规划设计能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初步掌握的15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工程经济分析能力;②工程方案评价能力;③常用材料鉴定能力;④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能力;⑤资料收集、分析能力;⑥水利法规运用能力;⑦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能力;⑧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评价能力;⑨灌排系统规划设计能力;⑩钢结构选材及计算能力;?瑏瑡外语应用能力;?瑏瑢项目监理能力;?瑏瑣水工建筑物观测能力;?瑏瑤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能力;?瑏瑥水工建筑物的除险加固能力。基于以上要求,为了使毕业生达到本方案确认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参考教育部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筛选和确定了本专业的15门专业核心课程。

2.2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考核的说明

(1)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共30个,分别分布在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整个专业实践能力总分设置为100分,根根据不同的能力类型设置不同的权重,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每项实践学分为6分,6分/项×5项=30分;基本掌握的专业技能每项实践学分为4分,4分/项×10项=40分;初步掌握的专业技能每项实践学分为2分,2分/项×15项=30分;所以实践能力学分(100分)=熟练掌握能力学分(30分)+基本掌握能力学分(40分)+初步掌握能力学分(30分)。(2)每个学生到第八学期毕业时,获得60分以上,才可以认定基本达到了该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基本掌握了该专业的实践能力,允许毕业和获得学位。(3)每项实践能力可以单独考核或几项相关能力共同考核。每项能力考核只有合格(≥60分),才可以获得该项能力的合格分值60分,才能够获得该项能力的合格学分(学分值×60%);每项能力考核中等才可以获得该项能力的中等分值(>60分,<80分),获得该项能力的中等学分(学分值×分数值%);每项能力考核良好才可以获得该项能力的良好分值(≥80分,<90分),获得该项能力的良好学分(学分值×分数值%);每项能力考核优秀(≥90分)可以获得该项能力的优秀分数值,获得该项能力的优秀学分(学分值×分数值%)。

2.3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考核时间

根据不同的专业核心能力所对应的课程或实践环节,分别在三、四年级考核,即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每学期考核时间约1~2d。

2.4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考核办法

(1)各项专业核心实践能力成绩说明。每项专业核心实践能力成绩(学分)=对应专业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考试成绩(50%)+核心实践能力考试成绩(50%),对应多门课程的按权重加权。若该项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只有理论课时,而无实验课时,则该项专业核心实践能力成绩(学分)=对应专业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考试成绩(100%);无理论课时,则该项专业核心实践能力成绩(学分)=对应实践环节课程成绩(100%),对应多门课程的按权重加权。(2)对应专业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考试成绩构成说明。所涉及29门课,每门课程建立试题库,试题考核内容均为各门课程实践环节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每门课程各满分100分(由25道单选题×2分+25道判断题×2分=100分),各课程成绩对应各核心实践能力所占权重作为其实践学分。(3)每项核心实践能力考试成绩构成说明。所涉及9门有实验课程,每门课程所有实验内容均建立评分标准、分组人数。有学生抽签确定所做的实验进行考核。每门课程各实验考核项各满分100分=实操限时分+实验操作过程细节分+实验记录与计算分组成,各课程实验成绩对应各核心实践能力所占权重作为其实践学分。

2.5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实验实践考核细则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实验实践考核方式主要是针对于对应课程由实验或实践课的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下面以熟练掌握专业核心实践能力中的“工程测量能力”举例说明。其他的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参考“工程测量能力”的考核对照执行。(1)工程测量评定(100分)。本项目分为实操限时、仪器操作、观测程序、记录计算、限差等环节。评定内容如下。评分细则:①实操限时(24分),在25min之内完成者满分,每超时1min,扣2分,30min未完成者0分;②仪器操作(20分),测站设置、打开三脚架、螺旋的旋进熟练无误者满分。包括身高与架腿长不搭配造成读数困难扣2分、缺少再对中、再整平环节操作失误者扣8分、对中误差超限扣4分、整平气泡超出一格扣6分。③观测程序(20分),正、倒镜使用仪器熟练准确、读数正确、角度观测正确者满分。其中,正倒镜使用经纬仪混乱扣4分、目标瞄准混乱扣4分、操作过失扣20分、读数不正确扣10分。④记录计算(16分),字迹清楚、书写规范、计算正确者满分。其中,字迹潦草扣4分、不用铅笔书写扣4分、填写格式不规范扣2分、橡皮涂改扣4分、连环涂改扣16分、改错字扣8分、计算不正确扣8分。⑤限差(20分),满足一起观测限差要求者满分。其中,误差超限扣10分、误差超限且隐瞒不报继续计算扣20分。(2)注意事项。出现下列情景者,终止考试,成绩0分。包括:代考替考发现者;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损坏者;考试过程中不服从考评老师劝导者;违反考试纪律等。

3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各高校以专业认证的教学理念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建立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相应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发挥地方区域的优势,突出水电人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综合技能和社会竞争力,培养出高技能型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为与国际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能够顺利接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安焱,卢玉东,王菊翠,等.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以长安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44):159~161.

[2]戴凌全,卢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导刊,2016(30):28~29.

[3]陈元芳,张薇,关蕾,等.水利类专业环境知识课程设置及认证背景下教材建设的调查分析及思考[J].科教导刊,2018(1):181~183.

[4]姜海波,金瑾,李淼.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23~225.

[5]黄铭,张瑞钢,陈菊香.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112~113.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3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培养

2013年,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辐射整个欧亚大陆,开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出口额多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同比增长5.7%,总额为2300.7亿美元。基于我国农产品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与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的拓展需要,涉农复合型人才是构建农产品对外贸易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农行业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涵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分属于九大语系中的近60种语言,民族成分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缘政治复杂。“一带一路”加速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了农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涉农产业的相关发展也对中国涉农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通晓涉农行业国际通用语的使用特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交流中广泛使用。涉农产业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用语英语专业词汇,且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涉农行业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交流的顺畅性,要求从业人员储备大量农业英语专业词汇。涉农行业贸易要求从业人员在学习储备过程中针对农产品介绍,农业合作,涉农经济谈判,及农产品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积累与学习,掌握农产品对外贸易英语的使用特点。

2.了解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为了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相关生产力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三农政策会直接影响涉农产业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因此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对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预判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对外贸易不仅需要对农产品本身、交易双方企业背景与生产能力等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介绍,更会牵涉到对农产品对外贸易活动的背景与国家政策深层解读。

3.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中国国际秩序观,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催化剂,扩大全球话语权的战略载体。全球化浪潮下,外语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名片”,社会功能远超语言范畴,是牵涉国运的文化战略资源。无论是出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还是从涉农产品贸易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具有突出的外语专业能力,了解沿线国家的民族习俗文化,兼具宽阔的国际视野与国家情怀的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国的全球贸易,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人才培养困境

对外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经济市场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我国涉农人才国际化培养进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对外技术交流的发展。

1.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应用脱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从国家层面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即相关专业+外语能力或外语专业+相关专业能力。农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强调农学专业性知识的传授,外语能力的培养与建构不受重视。涉农行业商务英语则属于农业学与商务英语的交叉学科,侧重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外贸、企业管理和商务谈判的综合能力,但农学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鉴于上述情况,既有农学背景专业知识又具有涉外商务交往能力的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稀缺,阻碍了“一带一路”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的进程。

2.校企合作机制不成熟,缺少实践平台。要成为合格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除了接受农业学与商务英语培训完成理论知识储备之外,农产品企业的外贸实践也必不可少。涉农相关领域的对外贸易工作要求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涉农商务英语的实操性与驾驭性。而国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涉农相关行业与领域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够,校企合作机制缺乏政策性支持与引导,缺少涉农行业对外贸易实平台,导致学习者对外贸易商务翻译实战经验匮乏,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涉农行业国际化市场的实际工作要求。

3.忽视语言的民族属性,缺乏跨文化意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理念,涉农行业对外交往承载着不仅是涉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层面的互通,更是交往过程中跨文化深层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一带一路”沿线涵盖诸多政治与宗教敏感地区,民族文化多样,在从事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规避某些领域或者方面的敏感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伤害民族感情。而现实的涉农行业商务实践培训过程中更突出对外贸易相关实务的培训,忽略语言交流中的民族属性教学,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4.农业信息化资源匮乏。“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行业从业人员在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农业学或农学相关专业的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其中包含大量的农业和农产品专业词汇。农产品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需要农业英语语料库和农业英语在线专业词典的专业技术支持,以确保翻译表述的准确性与翻译过程的及时性。而目前阶段,国内农业英语专门用途语料库和农业英语在线专业词典的建设都刚刚起步,库内和在线资源都相对匮乏。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人才培养的途径

农业对外合作承载着中国全球治理观和国际秩序观,涉农行业亟须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多元化服务缩小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消除语言障碍,增强民族文化互通,获得沿线国家对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支持。

1.以市场导向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建设的长远布局。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调整专业设置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商务英语是非常普遍的专业,其课程设置还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再强调商务技能,缺少市场针对性,无法满足农产品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趋于专业细分化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在低年级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能力为主,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更具有专业性的专门用途英语农业英语培训课程,了解农业科学,农科背景知识,熟悉农学英语的表达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储备具有娴熟的商务技能,又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农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打造产学研合一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已延续几千年,高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域“三农”具体实际情况,争取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支持,联系当地农业企业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涉农企事业单位,创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定向培养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可以邀请企业中有农产品对外贸易实际经验的优秀人才,到高校开设讲座,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人才专业与语言能力的实际要求。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让学习者和教师们都充分了解“一带一路”的市场实际需求,把课堂传授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学习更有针对性,高效促进涉农行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3.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农业政策学习,服务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的农业对外合作涉及沿线各国,其文化、习俗和宗教和中国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确保涉农行业对外贸易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必备的商务语言专业技能,还需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域文化知识进行储备,遵守商务礼仪。此外,中国近些年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作为涉农行业贸易从业人员,定时定期通过企业培训或自主学习等手段加强对中国当前经济与政治政策学习与解读,掌握国家“三农”政策走向,为农产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多维的技术支持。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顺利推进可以巩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营造和平的周边稳定环境,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4.建设整合农业信息化资源。农业资源信息化可以推进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对外交流人员的培养进程。在线开放式农学英语词库与农学英语语料库是推动中国农产品企业对外贸易与农业对外技术交流的技术保障。建立涉农英语在线词库整合网络农学英语资源,可以为涉农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便捷的翻译工具,加速专业翻译进程。农业英语专门用途语料库建设为农业国际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相应涉农行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可以为农业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英语规范性与科学性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增进农业互联互通。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为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和农业技术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目前国内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紧缺。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广度与深度培养能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化扫除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宽农学与涉农商务领域学生的就业渠道,释放就业压力,有利于高校的持久发展与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Z].20020-02-17.

[2]赵世举.中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任重而事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6):4.

[3]周国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途径[J].教育研究,2015(10):16-20.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4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属于农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实际、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能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点”,以广泛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为“面”,点面结合,科学而有效地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此,以大农学类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和《农业推广学》课为依托,培养“T”型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人才培育和农业发展对推广人才的需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业推广学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课程讲授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1][2]。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体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开展推广工作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农业推广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及对“三农”的认识与理解等均显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以案例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农业推广学》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推广理论部分和推广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以行为改变理论、沟通理论、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理论为主。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除介绍各个理论本身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列举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能够应用什么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具体的推广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会初步“纸上谈兵”。例如,在讲授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教师列举一个项目在某地推广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面对不同推广地区和千差万别的推广对象——农户,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如何做好推广工作,最后得出该理论对推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事件融于一体,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该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围绕我国农业推广内容与方法、推广组织与体系建设、推广人员素质与职责、推广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讲授。由于这些内容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有更多的生动案例(包括正反面的实例)能够在相应章节加以举证和分析,启发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学习。

二、开展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讨论课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等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前2-3周布置任务,一般以国内农业推广体系或其他方面的改革热点作为话题,学生成立讨论小组,组员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到规定的讨论课时间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准备的认真程度、讨论内容、口头表达以及幻灯片制作质量等综合打分,同一小组内不同学生按照贡献大小的排序在成绩上有所差别。例如,在对2005级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与2005级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方向)共三个自然班学生合班上课时,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此次讨论课根据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确定以美国、日本、以色列三国农业推广特点与经验借鉴为话题,三个班各负责一个国家的情况介绍及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每个班分成不同小组立足于各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推广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最终大家弄清楚了这三个国家在推广方面的主要特点,即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合作推广体制以及广义农业推广的内容、日本以政府推广机构与农协为主的双轨推广体制、以色列以高科技武装农业和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方式等。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学生们在热烈讨论之后,明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了目前我国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在讨论课上各小组学生精心准备的短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内容丰富、表达形式生动,激发了其他学生积极思维,勇跃提问和质疑,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学院在讨论课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总的来看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尤其体现在查阅文献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

三、开展社会调查与现场参观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农业推广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走出课堂到推广的第一线去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感受现实推广活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认识,激发兴趣。社会调查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实践方式。近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学院开展了多次社会调查活动,都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来进行,这样,在组织形式、人员规模、经费和效果等方面均有了较好的保障。一般教师在上该课程的学生中组建2-3个调研小组,然后分组做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定调研地域、确定调研课题、拟定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然后再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座谈心得体会和交流经验。通过在工作和生活实际中进行社会调查,使大学生走进农村,接近农民,进入百姓生活,获取真实印象,感悟“三农”问题的真谛。由此,很多学生与农民的感情拉近了,对专业更感兴趣了,学习越来越主动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正像一些学生在总结时所说的:“农民说的都是一针见血的东西。其实他们懂得比我们还多,或许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善于实践,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走近他们,让我们见识不少,让我们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是农村的书本啊!”#p#分页标题#e#

多年来,对开设有课程实习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学院安排的另外一个实习项目是现场参观。教师在参观前一周把参观地和参观内容的基本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当地农业发展及与推广工作相关的信息,有备而去。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心到,积极询问不懂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参观后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总结,主要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和认识等。例如教师曾经多次带不同年级的学生到增城市进行为时一天的参观学习。通过到增城市农科所和推广站参观,让学生了解政府推广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和现场示范运作过程;通过到朱村镇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挂绿米业现代化加工车间、以及先科菜业有限公司杏孢菇生产车间与叶菜类蔬菜规模化生产与加工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牵头、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到小楼镇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农民的组织——农民冬瓜协会对入会农民在生产前期、生产中期、生产后期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到宁西镇参观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农业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做法和经验。限于时间和经费,凡校外实习安排一般都就近短期进行。但是通过短时间的现场参观,让学生亲临现场学习和感受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力量即政府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等的现实运作情况和对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比在课堂上抽象讲述效果要直观、生动且学生易于接受和引发他们的想象与思考。

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训练学生的推广技能和创新能力

尝试参与简单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学生真正进入推广一线、扮演专业推广人员角色服务老百姓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其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时候,相当于实际操练,即“实战演习”。多年来对于农学专业必修或选修《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生,教师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农学院学生会的农业科技协会,亲身参与对来信或来电咨询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农民的答复,因为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责任感和相互之间的信任,并主动查阅专业书籍或请教相关老师确定答案,然后解答农民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农、爱农和服务农民的专业精神,从而提高他们从事推广活动的能力;其次,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和农户进行技术咨询,赶科技大集,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与种子种苗,办技术讲座,现场解答农民的问题等。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训练是多个方面的,包括心灵的陶冶、爱心的奉献、友谊的建立、团队精神的培养、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表达能力与社交技巧的训练等。通过到实地参观实习,有学生感慨地说“七天活动、三个月的准备工作。这一趟,我们为爱奔跑!真正体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

此外,开展模拟推广活动。教师可以就某个技术在某地方的推广为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设计推广方案,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推广活动,然后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的优劣及现场表现,评出优胜队或者让各小组自己确定一个技术推广方案,派一名学生向大家宣讲,并经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后,评出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动员各个小组的学生集思广益、制作方案、激情推广,既锻炼他们应用农业推广原理和方法指导具体推广活动的能力,例如,2006级农学专业学生开展的“三宁尿素万州路”的模拟推广活动,以将产自湖北的三宁尿素销售到重庆万州区为例,分析了多年来万州的尿素市场情况,包括泸州尿素在万州农民中有信誉有市场的原因及不足之处。同时,分析了三宁尿素的可行策略,即建立更方便农民购买的销售方式(示范式销售、拆整式销售、篷车式销售、服务式销售),以高品质低价格的竞争优势打开在万州的市场。这样的模拟推广活动使学生关注家乡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其技术信息需求,谋求其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园林规划设计;人才培养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园林规划设计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制图、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场地分析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方案理解能力等职业能力,能够承担各类居住区、风景区、公园、植物园、庭院、道路、广场绿地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材为核心,围绕主要知识点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通过一个规划设计作业完成实训环节。以上教学方法虽然具有知识系统化、全面化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1传统授课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仍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授课模式都是先讲理论,而抽象概括的理论不免空洞,缺乏感染力。尽管目前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大量图片加以展示说明,但学生仅从图片上仍难以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比较盲从,不能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例相结合,因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

1.2实践课程虚拟化

在实训阶段,所给的设计任务大多是虚拟的,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学生无法到真实环境中去体会。不能体验设计过程,也就无法掌握实践设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导致设计作品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实践课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对园林小品的尺度把握不当,植物、建筑材料、铺地的选材没有考虑到经济实用性,设计主题的表现抽象等。

1.3考核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理论考试和图纸形式,考核方式单一。理论考试通常是临考前背诵,考试结束后学生很快会忘记理论知识。图纸形式的成果也缺乏亮点,学生经常套用其他的优秀设计作品,或没有章法地随意“填充”,缺乏创新性,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削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有旧的教学方式,将单纯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即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过程。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高实践能力要求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真正“走入”项目,拉进学生与园林规划设计行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园林的发展提供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源自美国,又称“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题教学与实践项目的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项目操作过程中训练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3]。

3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1项目的确定

本课程以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2016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主体,通过与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聘请设计院1名资深景观设计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北京海淀西郊农场东部地块住宅区景观设计”项目的规划设计任务。

3.2项目的实施

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36名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6人,并指定小组负责人。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按照制定的计划分步骤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在该设计项目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引导监督。项目进程模拟实际规划设计项目的工作过程。项目实施方案包括理论学习、实地勘察、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6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见表1。

3.2.1理论学习。课堂学习,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授。在本阶段,教师系统为学生讲授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介绍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步骤。

3.2.2项目资料收集。学生收集整理项目相关原始资料,包括:①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气温、光照、季风风向、水文、地质土壤。②周围环境情况:主要道路、车流人流方向。③基地内环境:湖泊、河流、水渠分布状况,各处地形标高、走向等。

3.2.3实地勘察。组织学生前往项目所在地开展实地勘察,结合项目图纸资料对场地进行现状分析。要求学生掌握现状的地形、土质、地下水位、现有建筑、树木生长、交通状况等情况。这一阶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场地及环境行为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4项目计划。小组分工,小组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

3.2.5项目方案实施。设计方案构思。各小组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完成设计方案的构思,确定项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主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相应指导,把握项目总体进程。提交设计方案初稿,校内外指导教师对设计方案构思提出修改建议,各小组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方案初稿,包括总平面图、设计说明、植物配置表、立面图、剖面图、鸟瞰图、局部效果图等。设计方案讨论与修改,教师对各组的设计初稿提出修改建议。方案的设计需要经过几次草图阶段,再进入到正图及方案的深化阶段。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需要不断地推敲并完善方案设计,使得最终的设计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在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随时掌握学生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和组织动员者。设计方案定稿,各组修改并完善设计方案,制作展板并打印图纸集(图1)。

3.2.6项目评价。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每组派出1名成员上台展示规划设计成果,阐述项目设计理念和构思过程,其他小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和成绩评定,教师有针对性地总结完成项目任务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反思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其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提高设计水平的目标。

4项目教学法的成效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本轮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4.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风景园林学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涵盖面极其广泛。在本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费在掌握理论知识上,而在专业技能的训练方面有所欠缺。教育是基于行动的过程,“项目教学法”将在实践项目中同时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4.2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项目教学法”提高将教学过程与实践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的内容。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熟悉相关工作的流程,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有助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4.3推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管理改革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将使教师从教学主导者的身份转变为教学引导者。教师是项目内容的设计者和制订者,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和管理者。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教师备课量增加,动态管理事物多,学习质量评价出现多元综合复杂情况。以上均需要教师来思考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推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管理改革。

4.4提高学生竞赛能力

“项目教学法”将工程实践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提升学生设计思维的同时,为学生熟练掌握CAD、Photoshop、Sketchup等设计软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从而为学生参加园林类的规划设计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总结

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4],注重创造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从而促进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44-46.

[2]孟宪民.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8:43-47.

[3]郭丽.项目化教学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及成效[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1):130-132.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6

发轫于清末的中国近代农业教育至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已获得规模有限的初步发展。无论沿农业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还是从教育沿革的轨迹进行评判,近代农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并对其后的农业生产和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近代农业教育于清末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的中国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是强调天人合一,用“阴阳协和,五行相生”的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在非电热机械农具时代,这套理论是有成功之处的。与此不同的是,18世纪的西方确立了一套全新的“实验农学”体系,通过对动植物个体乃至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细胞进行解剖分析,利用人为控制的有限环境来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的模拟实验,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抽象出生物个体的生长规律,以此来指导现实的农业生产[1]。由于生产实效的明显优势,“实验农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单纯的农业技术之外,近代以来,外来势力把中国作为倾销其过剩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凭借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将侵略的触角伸进广袤旷远的农村,中国农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日益加深。加之国内人口增加、天灾频仍,终使芜秽不治,蓬蒿没路,国用匮绌,民生日蹙,农业生产日益走向衰败的边缘。经济困境与内外交困的社会处境相交织,促使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开明士绅重新体认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农本意识”。和以往不同,此时的“农本意识”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纳为其重要内涵,不仅肯定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强调利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西洋“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设机关,有如骤雨”[2](P1419)的先进生产方式倾慕不已。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以光绪帝一系列关于农业变革相关谕令的颁布为标志,近代农学从知识启蒙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实验农学为学科体系的近代农业教育、科研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逐步实施推广。在教育领域里,封建专制教育空疏腐朽的颓势至清末未减,形式完备的教育制度已徒具虚名,各地官学和书院不过是科举入门的阶梯。学校管理日渐松弛,昏聩之师滥充其数,捐纳生徒滥厕其间。科场考试更是丑态百出,剽窃诡随,倩枪顶替,通融关节,贿赂公行,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的科举制度,日久生弊,积弊成俗,破屋漏舟,无可修补。与针砭科举相交响的是呼吁改革传统教育、建立新式教育。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行以达知、明体达用,“读书者实事求是”[3](P240);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变器不变道”;资产阶级改良派笃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事一艺者,皆有学”[4](P109)。这一切都预示着穷途末路的传统教育必将迎来蜕变重生的新机遇。在实践层面,从洋务教育起,声光化电等反映西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科技知识,步履艰辛却势不可挡地挤占着为孔孟经史所垄断的教育地盘,延续了一千三百年、以科举选士为核心的封建教育体制,最终在这场转型中未能逃脱分崩离析的历史命运。受“欧风美雨”的浸渐,出于对自身传统的反思,新式教育逐渐崛起,新式教育类型之一的实业教育应运而生。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把中国教育送入早期现代化的轨道,由张之洞、罗振玉主持设计的这套学制定位“农工商各实业学堂,以学成各得治生之技为主,最有益于邦本”,使几千年来一直为儒家正统教育所鄙视和排挤的农业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颁行的学制体系。近代农业教育在上述一系列因素的促动下扬帆起航。

二、近代农业教育在清末初步发展的基本脉络

清末,近代农业教育处于起始阶段,其类型大致有三种:农业留学教育、大学堂农学科和隶属实业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遣员放洋,取石他山,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奠基之措。农业留学教育方面,1896年清政府首批派遣的13名日本留学生中,有1人学农;1897年浙江蚕学馆派嵇侃赴日本东京西原蚕业讲习所学习蚕丝理论和技术,以后又派毕业生方志澄、朱显邦赴日本学习。1903年京师大学堂派31人留学日本,学农及学农艺化学各1人;1905年山东派24人赴日,其中习农学者10人,同年农工商部派30人去日本学农。留日学生还创办有《农报》、《农桑》和《中国蚕丝业会报》等刊物,研究推广农业技术。从1909年起,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179人,其中13人学农,他们中有邹秉文、竺可桢、过探先等人,后来成为农林教育界的著名专家。据不完全统计,1011年,中国农科留学生日本112人,欧洲各国12人,美国51人。尽管数量十分有限,去向也以东瀛为主,但农业留学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汲取了他人经验,也为早期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展储备了师资。京师大学堂的农学课程和之后成立的农科大学,是清末时期层次最高的农业教育。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维新运动的成果之一。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堂分八科,其六为农科大学,农科分四门,分别为农学门、农艺化学门、林学门、兽医学门。京师大学堂早期只设农学课程,1905年,作为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1911年11月,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罗道庄校舍建成,农科大学迁至新址,罗振玉任校长。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当时农业教育中规格最高者,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对各地各级农业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担任农业教育主角的是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在普通教育的两翼设计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包括农、工、商等门类,农业教育分高、中、初三个层次。事实上,在正式的教育制度文本形成以前,农业教育的实践早已展开。创办于1896年的江西高安蚕桑学堂,被一些学者看作近代农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开端。戊戌以前成立的农业学堂还有遵化农算学堂、江宁农务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温州蚕学馆、杭州蚕学馆等。

戊戌前后,光绪帝一系列变法诏书屡屡督饬各地兴办包括农业学堂在内的新式学堂,农业学堂的兴办掀起高潮。广西农学堂、直隶农务学堂、山西农林学堂、湖南农务工艺学堂、四川蚕桑公社等,在此时期陆续成立。癸卯学制于1904年颁行后,各地办学更加规范,此期湖北、直隶农务学堂分别改办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和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江西高等农业学堂、山西农业学堂、浙江高等农业学堂先后成立。另有为数不少的中、初等农业学堂也在各地建立。据学部统计,1907年,全国农业学堂高等4所、中等25所、初等22所;1909年,高等5所,学生530人;中等31所,学生3226人;初等59所、学生2272人。至1912年,全国共有各类农业学校263所,学生15379人。以1907年教育统计数据为例,农业学堂占全部实业学堂总数的38%,学生占全部实业学堂的32%。除综合性的农业学堂外,专科性的教育机构也相继出现,早期更是如此,蚕桑学堂居多。以今天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来说,当时就先后有十几所蚕桑学堂成立。林业教育除在普通农业学堂开展外,单独的林业学堂有奉天森林学堂、江西高等林业学堂、贵州森林学堂、云南森林学堂等。兽医学科的专门学堂只见有北洋马医学堂的记载。渔业方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巡抚周馥在烟台创办烟台水产小学堂;1906年,直隶提学使卢靖(1856-1948)创办直隶水产讲习所;1906年,张謇、黄炎培等在吴淞创办初等实业水产学堂。茶业方面,1910年,四川盐茶道在灌县创建“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另有农业教员讲习所,专门培养农业学堂师资。各地农业学堂的数量和规模有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区域布局上明显的不均衡。光绪三十三年统计,奉天、吉林、黑龙江、陕西、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农业学堂的数量均为零(应和实际有出入),而直隶、山东、湖北等省份相对较多。到1911年,直隶已有各类农学堂11处。1910年,湖北全省共有高等农业学堂1所,中等农业学堂6所,初等农业学堂40所,农业教员讲习所1所,共计农业教育机构48所,占全省实业学堂总数的71%以上。边远的贵州,在省立蚕桑学堂的影响下,不少府、州、县也陆续办起了蚕桑学堂,如独山蚕桑学堂、安顺蚕桑初等小学堂、贵州官立农林学堂等。相比之下,安徽农业学堂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层次也较低,七所农业学堂全为初等学堂。黑龙江省中等农业学堂仅为一所,余皆初等,规模较小,个别学堂只有教员1人、学生十几人,且均兴办于光绪三十三年之后。总体而言,农业教育在清末取得初步发展,学科领域基本齐全,结构体系基本成形,区域布局已覆盖多数省份,近代农业教育的雏形已经呈现。#p#分页标题#e#

三、清末农业教育的新式教育特征

和科举教育显著不同,清末农业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的、传授的教育内容、采用的教育方法都引领着教育发展的潮流。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型教育的转化,一定程度地体现着新式教育的诸多特点,表现出教育理念的现代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学生进级的规范性等特点。农业教育促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清末农业教育动摇着封建官吏、大纛高轩、钟鸣鼎食的传统价值取向,倡导学子胼手胝足、泥涂黼冕地参与社会生产实践,这是教育观念上天翻地覆的革故鼎新。其对农业生产的主动适应与服务,使专门化以后教育与生产相脱离的趋势出现逆转,其对教育对象生计出路的体顾与关注,使高高在上的教育更加贴近于民众。农业教育的课程已成系统,全部课程大体可归作四类。一是基础文化课程或称普通课程。如自然科学的算学、格致、博物、化学等,社会科学的国文、修身、历史等。二是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农业学堂农学科的植物学、昆虫学、气象学等,这是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三是专业课程,是获得专业技能的主干课程。如森林科的造林学、森林利用学、森林保护学。四是实验实习课程,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课程。如高等农学的耕牛使役、农具使用、肥料制造、农用手工等,总门数在25门之多。

从教学内容看,清末农业教育已脱离以往单纯的生产技能的传授,而形成从基本的社会、自然科学基础,到专业性的学理,再到生产实际的劳动技能的知识体系。知识本身也跨越了纯感性的生产经验,而丰富为理论性、实验性、技能性、经验性。一些课程特别是由外籍教师传授的专业课程,及时吸纳了当时国内外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大量设置的实习课程,更体现出农业教育注重实际、贴近生产的本质要求。对照中国农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往的农业教育多是依托农政部门,通过农政官员推行的。清末农业学堂的师资已专业化,师资来源一是旧学生员和匠师工目。农业学堂虽然以传授农业技术为旨趣,但必要的文史基础亦不可少。修身、国文、历史、地理等科教员,多有出自旧学生员者。如湖北中等农业学堂的国文教习于泽润、邹和济、吴赐宝分别为副贡、贡生和附生。也有一些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技师、农艺师,如福建蚕桑公学于1900年“雇浙江桑工,料理桑园,并教授接桑等事”[4]。二是吸收聘募外籍教习。据汪向荣《日本教习》一书的考察,湖北农务学堂前后聘有11名外籍教员,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前后9人;山西高等农业学堂前后8人[5]。学科分布以农学士为最多。外籍教员虽也鱼目混杂,但总体而言,其对中国农业教育师资的弥补、对近代西方及日本教育理念的传播、对中国农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深远影响。三是任用留学归国人员。如山西农林学堂译员张呈祥、周翼均为日本留学生。甘肃官立中等农业学堂东文教习贾鸿声曾在日本同文学校习普通科。四是自我培养,由新式学堂毕业生充任教员。蚕学馆的首届毕业生被派往杭、嘉、湖、宁、绍五府创设养蚕会,“令卒业诸生充教习”[6]。四川蚕桑公社学生毕业,分赴于四川37个县、一百多个蚕桑传习所、公私蚕社、直缫复缫丝厂充任教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农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证。清末农业学堂学生规模普遍较小,杭州蚕学馆第一届毕业生只有16人,福建蚕桑公学1900年“本科定额8人,别科定额12人”,就是规模稍大的湖北农务学堂,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也仅“招农科三十名”。

后期规模有所扩大,1907年陕西中等农业学堂236人,云南中等农业学堂351人。癸卯学制对各级农业学堂的入学资格包括年龄、学历、能力、品行、身体诸方面均有规定。由于新式教育尚无基础,合格学员无多,实际办学不得不降格以求。宣统元年,学部限定的五年变更时间届期,入学要求趋于规范。实际上,当时学生仍参差不齐,1911年徽州茶商公立中等农业学堂招生,初等预科招生22人,最大者16岁,1人,最小者9岁,2人。“细加考验,每不及格”。对毕业学生的出路安排,各级各类学堂很不相同。杭州蚕学馆“学生学成后,即分带仪器,派往各县并嘉湖各府,劝立养蚕公会,以为推广”;山西农务学堂学生“卒业后即可散归本地,充小学堂教习”;湖北农务学堂俟学生学成之后,“量其才能,推升工师,酌给辛(薪)资,令分赴各州县转相传授”。获取功名,取得出身,或入高一级学堂继续深造,或步入仕途谋取一官半职,既是实业学堂学生的另一出路,也是科举废除后的新型文化资本。1907年,学部援中等实业学堂奖励章程,为山西农林学堂林科毕业生请奖,“优等之学生……十九名拟请奖给优贡”,“中等之学生……等四名拟请将奖给岁贡”,“不愿升入高等实业学堂肄业者分别以府经、主簿分省补用”[7]。清末农业教育的局限同样显而易见。学堂条件普遍较差,如陕西农业学堂经费“远不敷用”,不得不挪借开支。年终工匠领价,无从弥补,忿然而去;初春试验场滋繁五谷,而款无从出,徒望荒芜;就连平日员工薪水、工役口食,均无着落。一派嗷嗷待哺、艰难窘匮之惨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严重不足。以中等农业学堂为例,即便学堂单级单班授课,所开设的基础、专业和实习课程也要在三十门以上,而清末农业学堂教职员多在十几人,如此数量的教师担任如此数量的教学任务,很难要求他们达到一定的专精程度。学堂规模较小,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发挥,黑龙江省一所实业学堂学生13人,教师1人,如此的规模,试想,教学该如何分工?管理该如何开展?学生基础较差,实际教学效果欠佳,1905年,兖州蚕桑学堂“一学期满,实习饲蚕亦毕,考验全班学生,留者仅十余人,其程度仍多卑浅”[8](P3846)。

四、清末农业教育的成就及影响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7

关键词:民族院校;植物生产;教学实践;高原特色

学、实验室和田间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产学研联合等诸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意识,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民族类高等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具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植物和作物种类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庞杂,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学生难以对植物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透彻[8]。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自身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老师跟着教材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在传统上被称为“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只有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将课本知识从开学讲到期末,将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个别学生临时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忽略实践的单一讲授形式,一方面使得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氛围十分消极和压抑;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深刻,从而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1.2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对教学主体-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成绩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判断[9]。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直观了解教师“植物生产”作为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民族院校以及师范院校农学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是诸多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1]。国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建设精品课程,明确要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专业技能,提升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多教学研究人员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实践安排等方面进行多种方式的改革探索[2-4],这些尝试和努力对提高各个高校农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不同高校之间发展类型、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植物生产课程的预定目标,这是每一名从事植物(作物)课程教师必须直观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新农科对广大涉农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的要求,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建设AI课堂,进一步开展移动教学[5]。推动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科研育人等多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支撑高原地区乡村振兴、涉农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和技术需求。“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是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农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为基础,以高原特有的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资源为教学和实践对象,应用技术手段对高原植物进行遗传育种与改良。因此,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高原特色植物(作物)品种和涵盖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型科学,在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7]。目前,“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因为教材和内容老旧、实践操作课程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四川民族学院农学专业在课堂教课程安排、学生参与程度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教学质量、水平以及成效,进而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原有的“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价体系有所欠缺,该课程成绩的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考勤、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学生提交课后作业上大部分内容是直接抄写教材内容,期末考试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能通过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直接体现出来。此外,尽管部分教师将实践/实验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但往往在期末考核中的占比较低,这使得学生对在田间、实验室开展的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极为有限,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高原地区涉农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程,也是我国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巩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但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旧缺乏,这对于建设应用型高校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川民族学院等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必须基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成绩考核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水平,从而培养具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满足高原或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

3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3.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原特色知识体系

作为农学专业的基础和主要课程之一,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在着力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按照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植物/作物生产课程有计划地进行前期改革。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知识的前瞻性,课程设置应在与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同时,尽可能采用农业部统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作为本课程教学用书,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基础教学水平与国内一致。此外,由于生物性的农业生产,如植物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区域差异,为了达到为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体现四川民族学院的办学特色,在保证常规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由于区域性专业课程教材和参考教材的缺乏,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注重发挥高原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地区特色林草、中藏药资源讲解、实践操作。如,可以提出问题: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移动么?如果可以,如何来证明呢?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高原特色植物生产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创新能力。

3.2融合实验实践,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前沿育种高新技术,开设多种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原植物栽培、生产、加工等课程实验。如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不同生长时期的松茸),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松茸形态结构,从而不断增强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10]。同时,还可与校外植物生产基地、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基地等形成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实验内容尽可能多地涉及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内容,如高原特色园艺植物的花器官的结构、花期习性以及生长发育观察等。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实验报告为准,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实际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同时,严格规范实验程序,实践课程可采取分组互动、提问交流、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涉农种植大户、相关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3.3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改教师“一人讲课堂”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群体学堂”,将“讲堂”变为“学堂”,让老师的角色从主讲变为主导,协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充分让大部分同学加入到本堂课的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而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以往植物生产课程的教学形式大多以授课为主,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教学中自己所处的角色和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条件下掌握高原植物生产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只有充分提高所授班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切身实际感受到这门课吸引力,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3.4将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课程有机结合

国家每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大创”)提供科研项目支持,这是不断深化和巩固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形成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式[11]。随着大创项目的深化和实施,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了长远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为高原涉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四川民族学院所处高原地区农业面临的急迫问题及技术瓶颈,如技术含量低、加工方式原始等,结合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教学安排和内容设置,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授课教师积极宣传和指导学生了解、参与或者申报国家大创项目。此外,还可以建议和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在实际生产中分析及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的学习,申请大创项目,一方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国家专利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2年来,四川民族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共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院级和校级创业或科研孵化项目10余项,发表CSCD论文4篇,前往省内外参与多种科研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上,将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巩固和提升理论知识,又达到了课程安排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5发挥地域植物资源优势,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高等学校办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具有特色化,这是高校增强自身吸引力以及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的八大内容当中,将高校的“办学特色”作为重要依据,这正是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视。而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直接和重要表现。高原植物资源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乃至横断山脉地区的生态宝库。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区北部,幅员广袤,生态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多样。甘孜藏族自治州所处的横断山区高寒草原为多种高原特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独特而有利气候条件。该地区地理结构复杂,山脉交错,高原野生植物丰富多样,在不同海拔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充分发挥四川民族学院校地域优势,选用本地区特有的、多样的特色植物作为教学材料,如收集州内广泛分布的沙棘,组织学生开展沙棘饮料制作实验(图1),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稀释、过滤、杀菌等操作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专业课程特色化。

4结语

农学专业技能范文8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承载着高度的人文性,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同质性,培养大学生善学善行的品德、拓展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生格局,激励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是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作为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应在大的环境下顺势而为,把是否全面落实和渗透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一、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教育部、高教司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应精心设计大学语文课程,统筹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把大学语文开设为高校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人文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和当代自然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1]。高教司文件强调的“综合素养”就是人文素养,要求综合素养与自然、人文等专业相结合,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2]。就工科院校而言,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际,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及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工科等应用型学科可以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敢干、肯干的品质,鼓励学生到艰苦地方去开辟新天地;理学在校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管理学在可尝试实际实习的岗位中,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转变为行动。农学经常在试验田中培种育苗,培育种苗过程中的湿度、温度的测量,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在实际管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塑造奉献精神与医者仁心的品质,并在临床和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文学滋养人的灵魂,利用好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践行,对假恶丑的鞭挞和遏制,同时也引导学生肩负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法学专业则教育学生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而作出努力;艺术学教学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上的大胆创新精神;教育学在教学上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历史学教学方面,在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历史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学习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等。这虽是一份清苦的工作但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此工程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把工科教育教学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实环境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科高等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汉字书写,都认识汉字,不需要教,可以自学,很少有学生去揣摩其中的深意,认为自己将来是靠测量、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等专业技能吃饭,大学语文无关紧要,没什么用,不学也不影响什么。还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那些“老古董”中学阶段就接触过,都知晓,不需要花时间再学习。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很普遍的。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人文常识掌握不足,即便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考试。这些人文知识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数工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谈不上是人文素养的培育。

三、结合工科背景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工程背景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工科专业特色、专业资源与教育部对利用大学语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的结合点,营造宽松的改革环境、精准定位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加大实践深度和广度、尝试建立“大语文”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营造宽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环境。学校应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鼓励教师出去学习,参加大学语文改革的研讨会、各种形式的大学语文改革学术交流会,在学术碰撞中产生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火花。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大胆尝试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的教学路径。在宽松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去激发一线从事实际教学活动的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从教师自身实际出发,积极、精准回应学生的困惑和诉求,在积极互动中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重视并积极利用课堂和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学校或专业应发掘校企合作的深度结合点,着力开辟或扩大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渗透于具体实习中,全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二)精准定位“大语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结合高教司关于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大纲,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树立大语文观。结合传统文化的若干方面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尝试把大学语文分成若干主题,如汉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生活情致、艺术真谛、大学精神、青春的思索、爱情奏鸣曲、信仰的力量、口语交际、公文写作等板块。通过主题讲解,尽量覆盖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方面面。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例,这一讲(或主题)主要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意识、爱国意识和大局意识,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仅仅分析古代作品中的家国乡愁,很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要深入挖掘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结合时展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培养立德立志,善学善行的、新形势下家国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结合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新时期的家国情怀,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表现在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而努力奋斗,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家国情怀。遥遥家国情,千载乃相关。疫情下教育、科技、医护工作者等义不容辞的举动,逆行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决绝而坚定的牺牲精神,为家国、生命护航,谱写家国情怀新篇章,这就是当下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用知识武装自己开始,为爱国爱家续写新篇章。

(三)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并延伸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尝试结合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的建筑、工程、机械、资源、生命、化工等专业背景和资源,学校应把大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渗透于教学实践中,树立文、理、工跨学科渗透的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大学语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继续以“家国情怀”教学为例,梳理关于家国情怀的作品,解读其中内涵,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灵魂和红线,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家国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关于具体教学设计,可通过现代歌曲《国家》引入有关家国的概念,梳理家国情怀的内涵及文化生态背景,进而引入对家国情怀的追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纪念馆及基地,进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学生将有关家国主题的传统文化典故改编为话剧,说唱传统诗歌,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理解,点燃学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课堂讨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我的祖国》和《守望人》等有关家国主题的影视剧,借助声光电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渠道感知家国传统,最大程度上做到同频共振,实现学生身心对家国情怀的感知。

(四)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是单一的闭卷考试或写一篇评论,应该积极尝试建设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度交流自己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如教师可尝试多样作品的评价,鼓励学生尝试续写读书摘要、读(观)后感、调研报告或亲力亲为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对别人有帮助的事等多样形式的作业,并关注作品背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意识的提高。以“家国情怀”为例进行分析。1.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分析一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可以是写作(题裁不限)、绘画、朗诵、微剧、演唱等形式。组织学生以汇展、汇演、编辑出版等形式将作品进行推广,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对家国的认知。2.有机会尽量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或观看爱国影视剧,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在参与中使学生对爱国之情的理解可观、可视、可触,力所能及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工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时代精神、时代需求、利用工科背景的专业资源,营造宽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环境、准确定位“大语文”,与实践密切结合、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精准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让工程背景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达到教育部的教育目标,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发展,为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功立业而助力加油。

参考文献:

[1]黄雪莹.浅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安徽文学,2013(5).

[2]黄文.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