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的方针范例6篇

动物防疫的方针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1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过敏死亡 免疫

[中图分类号] S8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87-01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县按照各种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要求,对规模养殖场采取程序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常年补针相结合的免疫方法,基本做到了应免尽免。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动物免疫过敏甚至死亡的事例。据统计,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率大约在0,003%左右,致使防疫工作一度陷入畜主怕、防疫员难的困境,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本人先后与全县各乡镇的30多名防疫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分析其原因,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原因分析

1.疫苗运输、保存不当

疫苗运输不规范,少数乡、村防疫人员在贮存疫苗时没有达到要求的温度范围,有的甚至未使用疫苗冷藏箱,疫苗取出后在免疫前受到阳光照射或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等,从而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过期失效。

2.防疫时消毒不严

个别乡、村防疫人员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为了省工省钱,舍不得用酒精棉球,未做到“一畜一针,一针一棉”的要求,一针打到底,有时根本不消毒,很可能诱发疫病甚至导致死亡。

3.防疫员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

疫苗剂量没有严格按说明书执行,超量或减量注射,注射部位不准,时深时浅;有时打飞针,形成错位注射或剂量不够。

4.未按规定程序接种

按规定程序重复接种,是强化免疫应答,巩固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个别养殖场有时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对免疫程序不懂,对某些疫苗的保护期限不知,认为接种某一种疫苗就万事大吉,不强化免疫,结果免疫抗体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发病。

5.免疫注射后未进行观察,出现过敏症状后未及时抢救

个别乡、村防疫人员粗心大意,免疫注射后不给畜主说明情况,让其观察动物的反应,或者动物过敏反应后未及时抢救,延误有效抢救时机导致死亡。

二、主要对策

1.把好疫苗运输与贮存关

1.1严格按照说明书贮存运输疫苗,做到防高温、防暴晒,防疫时将疫苗装入盛有冰袋的冷藏箱内,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分类保存疫苗,一般冻干苗-10~15℃,灭活苗2~8℃保存。

1.2防疫员把好注射前消毒关。按照“一畜一针,一针一棉”的要求,搞好免疫时的消毒,禁止一针多畜不按规定消毒。

1.3防疫员把好注射剂量关。按照不同畜种、年龄、体重等按规定剂量进行接种,杜绝超量或减量注射,疫苗启封后要按12小时内使用,不得隔日再用。

1.4把好接种部位关。严格按照疫苗种类规定的注射部位注射,不得错位注射,禁止打飞针和不按规定的部位、深度注射。

1.5防疫员把好过敏抢救关。对个别家畜免疫注射后出现气喘、呼吸加快、发抖等过敏反应,尽快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抢救。

各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政府对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提高认识,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秋防的各项工作。要督促落实防疫所需器械、疫苗、监测、过敏反应死亡和扑杀补贴等各项防控工作经费。要逐级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执行重大动物疫情举报核查、免疫效果监测、免疫档案管理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及时组织开展秋防督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总结工作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及时予以推广,保证各项免疫措施能够落到实处,防疫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认识秋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不可麻痹大意,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精心组织,全面做好华亭县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全面做好免疫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雪玲,原林,刘铁龙.动物疫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主要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2年,第9期3页33-35页;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2

春季动物防疫考核情况报告

根据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政防【】)1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府办发【】9号)关于切实做好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班,对全市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考核检查,现报告如下:全市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考核共检查9个镇街道、29个村536个农户,调查存栏生猪3822头、牛184头、家禽8494只,采血化验752份,其中现场检测429份。各镇街道精心组织,保障措施到位,动物防疫工作总体情况较好,平均防疫密度98%以上,平均抗体合格率88%。截止5月底,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畜牧生产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生猪出栏同比增长7%、家禽出笼同比增长10%。一是重集中防疫、轻每月补针,防疫密度不平衡,个别地方存在死角死面。二是防疫注射疫苗种类不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疫注射不到位,现场检测合格率不高;有的地方不注重家禽防疫,防疫注射或者疫苗拌料饲喂流于形式。三是对自主防疫的养殖大户防疫监管不够,耳标佩戴率不高。四是防疫消毒不严格。(一)高度重视防疫补针工作。春季集中防疫后4—5月新增填槽补笼畜禽多,容易漏防。7—8月高温高湿,往往造成动物疫病多发。因此,要同重视春秋集中防疫一样,切实抓好6月上中旬的动物防疫补针工作。一是要真正把猪蓝耳病防疫到位,保证漏防母猪、新增家畜注射“三针”不漏;二是要切实做好家禽防疫工作,提高养殖成活率;三是要加强宣传,督导做好高温季节消毒灭源工作。(三)精心组织。各镇街道要精心组织,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把动物防疫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3

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和畜禽的流动性增加使疫病的传染源越来越复杂化,实行免费防疫后动物防疫人员的责任不到位,防疫工作出现漏户、漏针现象,加之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防疫意识不强,防疫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致使畜禽免疫率下降,我旗个别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疫情。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全旗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确保动物产品安全,根据自治区和通辽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抓好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主的疫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和工作责任,保证重大动物防疫工作有序、有效、有力进行,确保我旗不发生疫情,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各(场)要认真组织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消毒等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旗农牧业局要积极组织动物防疫站、嘎查村级防疫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逐村逐户逐畜进行防疫,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做到“不漏嘎查村、嘎查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禽不漏针”,坚持做到“一畜、一针、一证、一标、一档”,建立免疫档案,为产地检疫工作奠定基础。全面落实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的免疫密度和建档率全部达到100%,其它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动员。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群众防控自觉性,提高防控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和印发宣传资料、书写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使群众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发挥养殖户为防疫工作的主体作用。

(二)确保疫苗安全。采取向上争取项目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基层动物防疫站建设,配齐防疫的相关设备,确保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

(三)杀灭病菌隐患。组织养殖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清除圈舍周围易滋生病菌的垫草、垫料污物。同时加强消毒灭菌、通风和清粪工作,为畜禽创造一个洁净良好的环境,保障畜体健康,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四)做好疫情普查和疫病监测。各(场)要对每个行政嘎查村派驻疫情监测员,对养殖大户派驻疫情联络员,及时发现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疫情,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五)加强畜禽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四不准一处理”规定,即对病死畜禽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要在动物防疫人员的指导下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牲畜交易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加强管理。旗工商、商务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对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整顿,规范牲畜交易行为,使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市场检疫,严禁患病牲畜和染疫牲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要防止外疫传入。从当前全旗疫情发生的特点看,疫情大多是外地进入,购买牲畜不加隔离措施而引起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购进的动物必须隔离观察15天后方可混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控责任。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政府负责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要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基层动物防疫站人员包嘎查村、防疫员包户制度。在搞好宣传动员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有关人员做好普查登记和动物免疫协调工作,确保防疫密度,确保当地不发生疫情。制订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4

疫苗免疫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疫苗免疫可使动物获得坚强的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变为不易感动物,从而保障动物的健康。特别是对病毒性疾病,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疫苗免疫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疫苗免疫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内在质量、类型以及保存、运输条件,动物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条件、环境、应激、母源抗体,以及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和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因子等等。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疾病发生或流行,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并影响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科学地开展疫苗的免疫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保护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免疫前的准备工作

1.市级相关部门应培训县级骨干,而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乡镇兽医、村级防疫员和其他协助人员的组织,并进行疫苗免疫技术、个人防护知识和防止疾病扩散知识的专门培训。

2.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村级防疫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品种及数量,乡镇兽医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的品种及数量。因此,乡镇兽医可计算所需疫苗的品种、数量以及需要的防疫人员数量、天数。县级畜牧局根据各乡镇养殖量的不同,负责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协调。

3.准备充足的免疫物品。准备充足的疫苗,并配备保温桶和冰块,供村级防疫员使用;一定数量的注射器具,足够数量的针头,并做好消毒;其它物品,如隔离物品、消毒药、免疫记录表(免疫档案)、耳标、耳标钳和耳标阅读器等。

二、免疫人员的安全防护

1.可能的安全隐患

动物自身动物产生的危害;免疫操作的误伤;疫苗感染;动物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人员的隐性感染(人畜共患病)。

2.防护物品和防护措施及意义

2.1 防护物品主要有:卫生帽、乳胶手套、口罩、隔离防护服、胶靴等。

2.2 防护措施主要是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另外,相关人员还要了解动物的卫生习性。

2.3 做好防护的意义除个人安全的需要外,也是行业形象、个人卫生、方便隔离消毒的需要。

三、注意免疫的安全措施

防疫员进出养殖场(舍)要进行严格消毒;被免动物免疫前健康状况观察;废弃物的处理;免疫后疫苗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保护好被免动物.

四、疫苗免疫的操作规范

1.疫苗使用过程中的贮藏与运输

2.疫苗使用前要仔细检查

在稀释或使用疫苗前,要认真仔细查检疫苗的名称和型号。防止误用,例如:仅禽流感就有一种之多的疫苗,即新城疫联苗、鸡痘载体苗、H5+H9二价苗、Re-4+Re-5等等。

3.冻干苗的稀释

冻干苗使用前需要稀释,由于每种疫苗对稀释液、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的要求各异,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否则疫苗滴度会下降。稀释液优先使用专用稀释液,没有专用的,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过程中和稀释后的疫苗最好放置冰块。

4.油乳苗(灭活苗)的使用注意事项

冬天应置于室温2小时左右进行预温(若不预温,疫苗进入动物体内难融化、扩散、吸收,达不到有效浓度),夏天要防止阳光照射。使用前应充分摇匀,疫苗启封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

5.选择好免疫方法和免疫途径

免疫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注射免疫,尤以肌肉注射最为常用。不同的疫苗要求的免疫方法不同,且不可随意改变。如:鸡痘疫苗必须刺种;新城疫Ⅳ系疫苗可滴鼻、点眼、饮水;新城疫Ⅰ系疫苗,必须骨肉注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涂肛,不可注射。

5.1 滴鼻、点眼免疫技术要求

滴鼻、点眼免疫时,保定是关键。保定 可防止 动物甩头而使疫苗流出,如雏鸡滴鼻、点眼后,要稍微停留一下再放下;滴鼻免疫猪伪狂犬时采用喷鼻器,可以防止疫苗流出。采用滴鼻、点眼法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于幼禽可避免或减少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可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是较好的免疫方法之一。适用于新城疫Ⅱ系、新城疫Ⅳ系、新城疫克隆30、新-传支H120疫苗。新城疫首免一般采用此法,适用于雏鸡。

5.2 饮水免疫技术要求

一是采用饮水免疫时,疫苗用量要加大,因为饮水时会损失一部分疫苗,一般3-5倍为宜。二是稀释疫苗的饮水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所含的消毒成分会使疫苗失活,可用蒸馏水、无离子水或深井水。为了保护疫苗,可在饮水中添加1%脱脂奶粉。三是钢水器具要充足,以免降低疫苗效价。四是饮用疫苗前应停水2-4小时(时间长短视天气而定),以便使家禽尽快饮完疫苗。饮水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五是稀释疫苗用水要适量,根据饮水量计算用水量,然后适当加大(约增加饮水量的12%)。六是免疫前后2-3天内饮水中不能用抗病毒和消毒药。

饮水免疫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应激小、简便易行;缺点是每只禽饮水量不一,使得免疫效果参差不齐。

5.3 气雾免疫技术要求

气雾免疫时喷雾粒子的大小要适中,太大在空中停留时间太短,不宜被鸡吸收;太小则被鸡呼出。为了让鸡吸入足够量的疫苗,疫苗剂量要加倍,一般增加3倍量为宜。

5.4 注射免疫技术要求

一是发生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时,禁止一切免疫注射。二是针头大小、长短要适中,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大小、长短合适的针头。三是消毒注射器和针头。首先要清洗干净,放入不锈钢饭盒中(下面垫棉纱),经高压或煮沸15分钟后方可使用。四是选择注射部位。皮下注射多选颈后部,如雏鸡颈背部后2/3处;肌肉注射一般选耳后颈部,如牛、羊选择颈部上缘下1/3处,猪选耳后颈部。臀部肌肉注射时,进针方向要垂直皮肤。五是消毒动物或注射部位(包括带畜、禽消毒)。牛、羊免疫时要进行保定,故容易消毒;待产母猪、哺育母猪、仔猪容易消毒;保育猪、育肥猪、散养猪需要保定架保定后再消毒。禽类由于饲养量太大,不能做到逐一消毒,但是,可提前2天进行舍内消毒。六是更换针头。要求每注射接种一头家畜(牛、羊、猪等)后,更换一次针头。

6.保证免疫剂量

免疫剂量不可随意增减,规定的剂量一般是适当过量。剂量过小会导致免疫耐受,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免疫麻痹,特别是首次免疫。

6.1 剂量过大

猪瘟疫苗、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最好的,使用1-3倍正常剂量即可。有的养殖场猪瘟疫苗使用5-10倍量,其依据是假定疫苗效价不足或需要克服母源抗体、高水平抗体的干扰,或饮水损失一部分疫苗,或饮水不均匀,也没有明显效果。种公牛、奶牛适当增加免疫剂量的1/3-1,肉鸡、肉鸭适当增加免疫剂量1/2,能明显提高免疫效果,可能是由于这些动物的代谢比较快。

6.2 剂量不足

这种情况不多,主要是疫苗稀释过程中疫苗损失造成的。有时口蹄疫疫苗免疫时,因为担心副作用(如免疫后动物不食、产奶量下降等),在免疫仔猪、犊牛时采用半剂量而导致免疫剂量不足。

7.掌握好免疫时机和免疫程序

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5

一、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动物防疫工作不但关系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还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及相关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动物疫情的严峻形势,增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上级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确保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目标任务

1、动物防疫

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春秋两季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做到“六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剂”,有效提高防疫密度,确保防疫质量。布病、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实施强制免疫,其它疫病因病设防;布病、口蹄疫、禽流感注射密度要求达到100%;猪瘟、蓝耳病、鸡新城疫注射密度要求达到95%以上,动物防疫全面佩戴免疫标识,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免疫档案一村一册,由镇畜牧站保存。

2、加强疫情监测

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村级疫情观察员报告制度,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牲畜集散地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重点监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疫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

三、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镇上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春、秋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村委会主任为动物防疫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到人头,把防疫工作落实到村一级。要加强畜牧兽医站建设,落实办公地点,解决办公设备,保证技术人员、经费到位,保障工作开展。

2、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动物防疫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因此要广泛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防疫意识,为推动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强化防疫员技术培训和管理。防疫工作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必须提高防疫员素质,才能保证防疫质量,经批准使用的防疫员不得随意更换。

4、突出重点,抓好示范。要抓好养殖大户动物防疫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要把示范村公路沿线、集镇、密集村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列为防疫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防控重点布病、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防疫密度达到100%,猪、牛、羊耳标佩戴率达到80%以上。

5、严格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对违法违规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乡(镇)和个人要进行相关责任追究。

①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引发重大动物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有关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重的取消有关责任人员防疫资格。

②无故不开展检疫工作或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违反规定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③因工作不力导致重大疫情发生的,防疫员报酬一律不给,充入镇处置疫情经费使用。

6、落实后续补偿。疫苗反应治疗费、反应死亡补偿费、疫区牲畜捕杀补偿费由镇政府按标准补偿。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防疫人员自行负责,虚报、假报死亡牲畜的,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一是不按规定上报反应死亡的;二是虚报、假报死亡牲畜的;三是因工作失职造成疫情发生的。

动物防疫的方针范文6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已成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防控问题。因此,搞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督、消毒灭源工作已成为整个防控工作的重点。

一、背景

最近,笔者对本县12个中型养猪场进行了走访,有4个养猪场的建设己接近尾声,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不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的建场要求,为动物疫病爆发埋下了隐患,经统计这4个场目前存栏猪共计704头,自去年秋季到目前为止,连续发病163头,发病率达到23.2%,死亡65头,发病死亡率高达40%,其他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通过临床检查和观察了解,这些场发生的疫病主要有疑是蓝耳病、伪狂犬病、猪丹毒等综合征引起的。

二、主要发病原因

1.这些场均都存在着布局不合理

养殖场生活区、生产区没有完全分开,猪舍通风条件较差,粪便污染严重,没有配备消毒设施,病猪与健康猪群混合饲养。

2.管理不到位

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个别场还存在着死亡的尸体到处乱丢、乱抛、随意处置,个别场内的犬将尸体内脏,骨头刁的到处可见,有些桌上有堆放尸体的痕迹,地面有大片大片的血迹,据了解死亡后的尸体,小猪尸体随便让犬食用,造成了疫病的扩散。

3.消毒走过场

规模养殖场最主要的环节是消毒,笔者在这些场内从未见到一个消毒设施,据了解养殖场每月消毒一次,但也不彻底。对外来人员,特别是猪商贩经常走村串户,出入都没有严格的消毒,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外来人员和猪商贩将成为传播途径,对病死猪污染地点,也不消毒,给疫病传播留下了隐患。

4.防疫存在侥幸心里

他们认为抓住春秋防疫,就高枕无忧了,春秋防疫是一种受生猪饲养周期长的一种普免方式,目前生猪养殖没有季节性,仅靠春秋防疫已经不完全适应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需求,如春防结束到秋防开始,秋防结束到春防开始,期间长达五个月空缺期,若春防刚结束后产下的仔猪,补针又不及时,在秋防开始前就出售,这样的猪就未免疫,为动物疫情的流行埋下了隐患,在有注射的疫苗仅仅是国家强制免疫的几种,没有根据本地区,本场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免疫计划,结果造成了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5.免疫中存在的问题

在防疫中疫苗没有按规定存放,防疫途中也不放冰块.随意放置,造成疫苗失效,防疫效果降低,在免疫操作中技术不规范,疫苗稀释不当,注射剂量不足,打飞针,注射疫苗时一个针头用到底,既不换针头,也不严格消毒,达不到防疫的最佳。

以上原因,造成了这些场的疫病传染,给这些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惨重的经济损失

三、根据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全面实施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种责任制的落实。对没有配备消毒设施,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规模养殖场要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按规定予以取缔。

2.加强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对死亡、乱抛动物尸体的要严肃处理,对出售病死猪尸体的商贩要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充分发挥兽医技术员和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对各村养殖场(户)饲养头数,定期核对,規范档案.进行管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督。

3.加强消毒灭源工作,从疫病控制的角度看,一是要严格控制,防止病源带入,对引入的猪隔离观察,无病后在混群,对外来人员特别是猪商贩要进行严格消毒或尽量少接触猪群,要尽可能减少场内病源,经常清扫,定期消毒,确保不发生疫情。

4.坚持春秋普注月月补针,在春秋两季免疫后,要根据本场猪群的变化和易发生的疫病进行补针,并要做到头头不漏针,确保免疫密度100%,还要进行不定期的采血监测评估免疫效果。

5.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一个猪场要搞好防疫工作,首先是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结合周边的疫病流行和本场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并要掌握免疫接种的技术操作和疫苗的保藏才能确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