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与技术范例6篇

建筑科学与技术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1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计算机科学;科技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智能化建筑各个系统理念和功能都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项新的研究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有着降低资金成本、加快建筑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的优点,且成为建筑中关键的实用技术。

一、智能化建筑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用于现代建筑的通信连接方面,科学、合理的分布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已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使建筑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在设备和功能方面形成整体智能化的特性,则就是智能化建筑的体现。在智能化建筑中能够将各种智能的系统有机的整合,能够在一个监控平台对全局建筑进行掌控, 将建筑内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展现建筑的智能化优点。

(一)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座智能化建筑,其设备数量、设备本身自动化程度以及这些设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组成了设备自动化系统。这些设备包括用于监控整个设备状态的中央监控系统,给建筑内提供水、电、气以及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门禁系统、防火防盗系统、影像监控系统、电梯等,同时也包括这些设备正常运营管理系统,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客户进行差异化的调控和科学管理,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温度、湿度、空气净化等)、便捷、节能、安全的环境。智能化建筑系统及其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备有符合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为系统不断升级兼容创造了条件。这个庞大的系统包括几个子系统,具有几个基本的功能。

1、科技应用安全监控功能。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控设备方面可以同其他的安全设备联动使用,比如门禁系统,当发现有人非正常进入建筑物内部时,系统就会发出警示,提醒安保人员到现场处理等。当然对重要部位的监控警示, 可以直接与110 报警系统联动。

2、消防灭火报警监控功能。现在智能型建筑都有烟火探测传感器以及自动喷水装置,也就是当烟火探测传感器探测到“烟火”指标超过一定程度时,就自动将信息传给控制中心(包括位置、烟火指标等信息),并自动进行报警,必要时还会开启自动喷淋阀门(消防栓),进行自动灭火。当然这里还有一些系统会联动,比如事故照明电源等监视系统、逃生系统(应急疏散指示路标和路灯开启帮助被困人员离开现场)。

3、实施集中监控功能。公共设施是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问题,其中一些设备包括:A.配电中心的变压器、配电箱、公共设施照明电源、电梯电源、锅炉房电源、水泵电源等设施进行必要的监控;B.对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卫生系统的设备也要进行有效的监控;C. 取暖、通风和空调等设备运行状况的有效监控;D.对电梯的运行情况、锅炉的运行状况以及公用饮水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E.对出入停车场或车库的车辆人员自动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

(二)多系统集成化建筑的结构

集成化建筑结构由多个系统组成,结构平台作为系统的总管理端, 负责整个建筑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处理的结构之间应有控制和决策方式。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将建筑物智能化进行系统设计展现出科技应有的特征,对总体的设计结构综合信息管理,形成有效的建筑系统之间信息的协调工作。对建筑的方案设计和分布计算技术应用系统做出软件方面的支持,使其能够灵活地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作出合理的分布使用。在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系统中对技术的运用应协调配合,实现共同的功能分配需要。

(三)计算机技术系统管理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组织模式上的差异,早期的数据应用技术已经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求更新数据库的组织信息形式,保障信息资源结构的完善性。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设计出符合智能化建筑的特征,进行总体的信息系统管理和协调。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管理对数据和程序之间起到相互调节作用,用对等关系将智能化建筑中各方面内容结合。

二、系统集成化模型管理的应用

(一)系统集成技术原理

1、协议转换器解决了网络匹配问题,可以任意把新系统集成到原有的系统中。

2、为解决软件开发与硬件厂商的矛盾,也就是软件操作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的矛盾,OPC 标准应运而生,可以完成系统的集成,而且可以进行软、硬件数据读取和录入,并且使各个设备互联互通,提高了系统的开放度和可互操作性。

(二)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技术

说到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技术离不开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显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

(三)多系统集成化模型管理应用

对于每个智能化建筑的多系统集成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信息的组织模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我们将集成平台分为三层分平台:首先就是数据通信,做到互通,也就是标准接口和子系统之间的任务交换;第二层就是分析控制;第三层就是协助决策层。接下来就是各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是实现集成平台和整日模型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智能化建筑5A 组成要求,共有包括数据通信设备、保安监控、办公、通讯联络以及火灾隐患应急预警自动操系统接口在内的五大自动化系统接接口类型,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文件、程序、数据信息的调用以及对等交换。

三、计算机技术与通讯监控系统的应用

1、现场监控单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以达到智能化调节现场环境的目的。

2、区域性监控中心系统。“区域性的监控中心”就是一个中转站,是一个进入智能化、远程化的起始点。它是通过接口接收到控制单元传来的信息,依据标准条件设置数据,对当前信息进行甄别,并对数据进项保存、统计、分析,然后将结果反馈给集中化监控中心。

3、集中化监控中心系统。集中监控中心通过相同的访问来获取相应的区域监控中心反馈数据信息,其形式以文本、图像或声音等进行人机交互,将监控实际对象状态信息和紧急数据真实反映出来,并对分析各种参数进行保存。由另一个访问接口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区域监控中心,来发出控制指令,以实现控制目标的所有设备,并根据需求生成各种报告存档。集中监控中心系统的建设来促进整个监控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并实现智能建筑控制中心实现自动化操作、管理和控制,以改善所有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全面促进智能建筑自动化和集成的水平和程度。

4、计算机技术监控终端。要完成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建筑通信监视应用程序任务,自然离不开先进的监控终端设备,这些监控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开关、显示屏、电源以及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在内的环境监测设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空调、通风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等监控终端。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智能化建筑各个系统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力的增强, 为城市化的建设起着关键的推进作用, 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建设作出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俊强. 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06).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艺术

每个人的潜意识或意识里都隐藏着自己的情感,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来唤醒这些情感。越珍贵的情感,也就会产生越强大的作用,从而引起大家内心的共鸣。而科学技术则是利用抽象的手法来准确表现自然现象,表现手法越简单,科学技术就能得到越广泛的应用,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科学创造。设计是将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的质量取决于设计者对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知识量。

一、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学是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建筑的设计来说,技术与艺术应当被紧密联系起来。现代建筑的设计应当富有艺术气息,而现代科学技术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必备条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技术与艺术应当紧密结合。如果在建筑的设计之中,只注重技术,那么建筑必定缺乏自己的灵魂;但如果只注重艺术,建筑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使建筑在满足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要求的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美。

1.1技术推动艺术的发展

只有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撑,建筑物才能够形成,保障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是科学技术。如果缺乏技术,仅依靠艺术,建筑设计将会与实际脱节,甚至遇到艺术无的放矢的问题,并严重偏离建筑发展的轨道。因此,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艺术造诣的提高,要想将艺术构想变成现实,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的支持。遍观人类建筑的发展史,我们经历了比较原始的穴居和草屋到集美观与实用于一身的建筑的过程,从中不难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对建筑技术的推动作用。在建筑技术得到不断完善的同时,人们也渐渐开始思考建筑美观性的问题,并逐渐在建筑设计中加入艺术元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又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只有以物质基础作为建筑设计的支撑和依托,才能表现出艺术的价值。

1.2艺术推动技术的发展

要想将建筑设计理念变成现实,使建筑设计者的艺术灵感得到充分表达,就必须不断发展新的建筑技术,改进建筑方案。同时,设计者要想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与技术工作者讨论建筑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建筑技术的发展。比如现代人偏好简单大方的建筑风格,而清水混凝土技术恰好能够完美诠释这一风格,从而满足了现代人的风格需要。

1.3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因此,为了充分体现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就建筑设计而言,不仅要提高建筑技术,还应当不断更新美学观念和建筑技巧。比如,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低碳生活方式,以及采用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并在设计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观,将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起来。

二、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计数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在建筑设计中的计算机技术有数字化信息技术、CSCD、CAD技术。首先数字化信息技术是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信息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比如,SOHO大厦的设计理念中就融入了市场热点和新的生活理念,从而获得了优良的设计效果。在目前的建筑行业,CSCD和CAD技术是设计者必须掌握的设计基础,尤其是CAD技术的强大制图功能。其能够对建筑的平面和空间结构,从技术上进行分析和计算,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除了CAD技术之外,CSCD技术在建筑设计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CSCD技术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其能够将信息关系、远程管理和CAD技术三者统一起来。[1]

2.2.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环保技术有太阳能技术、环保技术、墙体保温技术。为了抵抗夏季的太阳辐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遮阳环保技术,该技术一般都是通过选用一种合适的新型环保材料,来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内的太阳辐射降低。此外,还可以通过能源转换的方法,将太阳能辐射转换成新型环保能源,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利用。太阳能技术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的应用范围较广,比如已经投入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太阳能净化器等。将太阳能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够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问题,还能够响应我国关于“节能减排”的号召,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的风向标。而墙体保温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选用隔热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对建筑物进行保温,降低外界温度对室内热量的影响。[2]

三、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西方现代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中西方文化与艺术有着越来越多的交融,西方现代艺术也逐渐被应用到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我国的许多建筑设计都借鉴了西方的雕塑和绘画手法,从而使建筑体现出了西方艺术的气息。同时,许多建筑设计还将中西方的艺术相结合,提高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

3.2建筑设计者的艺术眼光

建筑设计者要想在建筑设计中成功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首先其自身必具备独到的艺术眼光,并对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理解和创新的理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必须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建筑设计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灵感,比如将风土人情及地方民俗等艺术元素添加到建筑设计之中

3.3构成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于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符号信息的构成艺术,由于其具有简洁性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支撑建筑整体结构主要是通过对点、线、面、体的合理运用,而且通过有效利用和分隔建筑物空间,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将艺术的美感在建筑上充分体现出来。同时,通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色彩视觉心理,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美的要求。[3]

结论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将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不仅体现了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而且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 建筑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J]. 山西建筑,2004,30(3):6-7.

[2] 王春. 浅谈设计与艺术美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J]. 才智,2014,22:355.

[3] 桑永娟. 谈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渗透关系[J]. 科技创业家,2012,23:92.

[4] .探讨建筑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5,04:235-236.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3

关键词:生态智能建筑;特征;技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类生存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危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城市化的建设当中,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理念新的要求与特征。而在生态建筑理念基础上融入智能化的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也成为时代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最新体现,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所以,为了更详细的了解这种形式的建筑,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态智能建筑的内涵

生态智能建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在生态建筑中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可以完成的,是在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良性循环体系下的,拥有着“绿色”环境标志与“智能”技术支持的新型的生态建筑系统。可以说,生态智能建筑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生命的建筑,它是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下,拥有网络信息技术、优化集成,并且突出智能、可调节的重要特性,能够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建筑物,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精密合理的设计下,拥有一个有序的循环系统,在建筑内外空间以及能源的利用上,都体现出节能环保、高效无污染、健康舒适的特点,达到一种生态的平衡。而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实质上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观念,目的在于达到建筑与人、环境的有机统一,使建筑冲破传统“物质”的限制,被赋予新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智能建筑限于人类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在现实中并不能够别建设出来,它还是一种理论意识上面的存在物。而现在一些被标榜为生态智能化的建筑实质上尚未达到真正的生态智能建筑的内涵与标准,不过,随着人类经济、科技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将这样的生态智能建筑真正的建设出来。

二、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特征

生态智能建筑这样的建筑观念在提出的时候就是有效结合了绿色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两种建筑理念,目的就是为了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健康性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主要的特征包含有双重性,具体概括出来有:

首先,具有强烈的生态性。生态智能建筑其实就是生态建筑的一种发展延伸,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建筑的生态性,将建筑形成一个有效循环的生态系统,建筑内外的系统运转都像自然生态环境一样,秩序井然,而且尽量达到无污染、高效低耗,保持建筑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伤害,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具有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支持。生态智能建筑是一个与时代接轨的建筑理念,并不是为了生态环境而完全否定科学技术的功效,让人类生活倒退去保证自然环境,它是在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生态平衡的理念。而他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建筑内部其实是一个网络信息化覆盖、高科技控制技术手段的集成,保证人类生活环境的舒适与环保。

第三,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生态智能建筑发展的主题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它的出发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所以,生态智能建筑在建设的时候,无论是采用怎样的高科技手段,都是在不断的降低能耗,维护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比如采用太阳能等技术手段,就是为了在建筑内部运行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等,这些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四,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就像之前所说,生态智能建筑是有机的结合了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双重的建筑理念,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很多学科,比如生态环境学科、建筑学科、经济管理、科学技术、法律等等。而建设的目标也是多重优化,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将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管理等都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来进行整体优化,实现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三、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技术形式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态智能建筑所运用到的技术已经涉及的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为了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创建更加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而目前生态智能建筑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还是欧洲,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有:纳米技术、光电转换技术、光学纤维技术。不过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去,而为了更加形象生动的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解析,我们就举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维多利亚保险公司总部大楼,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它在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初步完成了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标准。而它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一套基本成熟并且十分可靠的技术系统,主要技术手段体现在建筑的智能化玻璃幕墙和置换式的新风系统上面。它的智能化玻璃幕墙主要是采用双层玻璃墙,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安全因素,所用的玻璃是特制的,对雷达波的反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而置换式的新风系统则是在形式设置与材料上面下了双重功夫,完全符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对之后的生态智能建筑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其次,在国内深圳市的蓝牙水晶也是现阶段生态智能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之一。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日照遮挡、建筑容积率等相关问题,并将生态节能放到了设计环节中重要的部分,采用了十种生态智能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来维护建筑的高质量。其中,涉及到光电转换技术与光学纤维技术的技术系统有:高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智能采光照明系统、隐蔽式外窗遮阳百叶以及第三代窗箱式装配玻璃幕墙等等。

总而言之,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科技不断的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开始逐渐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建筑建设中去,体现出节能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生态化的时代特点,而集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高科技手段创设出来的生态智能建筑理念开始成为人们建筑设计未来前进的方向,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4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

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5

【关键词】工民建筑;技术;应用

近年来,工民建筑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日后功能的完善,需要较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支撑。为此,工民建筑相关的主管部门以及施工企业组织、支持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创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公民建筑施工技术,从而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并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指导效果。文章就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1 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

任何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以往相关经验的支撑,工民建筑施工技术也毫不例外,它全面总结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先进科学的理念,最终实现技术的创新。这样,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新型的施工技术将更加的科学、合理,能够为公民建筑施工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创新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中的相关的技术数据的精确性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准确的数据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有利于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工民建筑的投入成木。工民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阶段的技术作为整个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的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技术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停滞不前,存在着更新困难的缺点。与此相对应的创新施工技术,包括相关的理念都更加的科学、合理和更加的灵活,有利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从而对整个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 国内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内容

2.1 环保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类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以工民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唯一的,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而在人类活动的范围之内,自然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得到彻底的修复与改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对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建筑施工阶段要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

2.2 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以相应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到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监理,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止落到实处和得到有效的应用。建筑工程科学监理技术,是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忽视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2.3 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己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方方而而,使得传统的一些生产部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采用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_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己经难以涵盖新技术的具体特征,从而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与分析,进而得出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这就要求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优势,将每个施工步骤建立在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

设计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要具备信息化的基木特征。国内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止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在信息时代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那么就会为时代所抛弃,一旦被高科技时代所抛弃,就很难再有大步发展的机会了。

3 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严格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也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与创新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探索、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同样,公民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也离不开现代工程技术理论的强有力的支持,两者相互依靠,互相促进

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更新与完善了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严格按照工程组织计划与施工图纸进行全而的施工工作,并严格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而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是离不开创新技术的全而应用的。工民建筑中创新技术在应用完美实现了与地域化倾向的结合,并注重强调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提倡整体的、创新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施工技术理念。工民建筑施工中,要结合不同地域的特殊自然、人文因素,在继承和发扬地域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手段,逐渐形成符合现代建筑行业需求,又能表达地域特点的新的工民建筑技术体系,并积极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以达到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4 总结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民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不断的走向成熟,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逐渐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的融合与交汇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基木满足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基本需求。但是,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切不可固步自封,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对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的进行全而的改革与创新,以实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全而、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建筑科学与技术范文6

1.1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方面是建筑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功能也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建筑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高度发展的建筑技术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技术或合理的技术运作,建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实用效能和审美效能。纵观中国的现代建筑,其设计、建造与新技术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高技建筑更是寥寥无几。仔细分析,除了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多少与我们现实的建筑教育、教学状况有关,学生在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技术知识缺乏。长期以来,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1.2师资队伍构成

目前许多建筑类院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通常由相关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缺乏与建筑设计专业教师的沟通,如教学大纲的讨论、重点难点、深度广度的考虑,存在着学生们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后,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该门课程的内容与建筑设计关系的问题。同时大多数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来自高等院校,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一线设计企业的工作经验,工程实践等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使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课程脱节,对卓越建筑师的培养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学科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

1.3实践动手环节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建筑学专业的素质培养主要注重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技术和艺术通过软件模拟技术可以得到突破,达到相辅相成;而以技术和艺术为内容的建筑学教育却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点。常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注重表达技巧,强调空间和功能,忽视建筑技术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学生们不能主动地将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建筑设计方案中重技法、轻技术———重视图面和效果图的表现,而轻视或忽视建筑造型中建筑技术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使建筑设计方案缺乏深度的创新。而对于一个建筑方案完整的表达,还需要借助更高层次的模拟软件来表达整个方案的技术层面。

2以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建筑设计教育的教学内涵,探索一种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重新整合现有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及框架,借助对建筑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高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的学生,同时把建筑技术作为挖掘和培养设计创新能力的动力,从而逐步构建以绿色建筑教育为目标的、面向区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2.1依托建筑类院校优势,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绿色建筑教育基础平台

依照我院建筑学人才培养计划中设计、技术、实践“三线并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同时着重强化相关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上的系统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概论”、“节能建筑”、“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智能建筑概论”、“建筑环境软件模拟”、“建筑施工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注重协调相关院系,如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我院开设相关技术课程,综合地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为绿色建筑教育打造一个视野面开阔、基础扎实的综合基础平台。

2.2整合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强调教学体系培养过程的多层次递进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建筑设计及理论相关课程讲解建筑空间、功能与环境、技术等的交汇关系,借助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设计应用搭建基本理论和方法框架。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筑物呈现向生态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趋势。此外,建筑物组成由原来的单一功能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规模也有越来越大之趋势。所有这些特征交织在一起,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发展的特点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对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借助本院和相关院系有针对性开设的课程完善绿色建筑理论及实践方法的基本知识框架,并结合毕业设计以及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加以强化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技术的各相关专业知识,建立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以便真正适应我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在2012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中,安徽建筑大学学生获得了两项佳作奖。获奖作品以“活”建筑为主题,通过对校园既有建筑改造和土地沙漠化适应型建筑的探索,集成了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特殊外墙保温系统、外墙加固结构体系等新技术,并与建筑空间形成了有机的形态。通过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建筑设计竞赛加强了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提升了综合强化训练。

2.3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传统单一授课方式向多元现代化授课方式转变,扩大信息量知识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充分体现建筑学专业的特色,以形象教学为基础,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贯穿整个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个性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建筑类模拟软件层出不穷,软件模拟技术的运用给建筑方案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建筑技术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对新方法、新工具进行探索性使用,使得其尽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思考,提高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设计方案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综合思考、反复验证的良好习惯。

2.4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建立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

坚持直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建筑设计院、规划院签订建立对口实习的合同,让学生在实习单位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从策划前期到设计再到施工,了解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技术要求,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技术的最新动态,注重节能建筑研究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5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和“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充实和完善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与培养建筑设计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师梯队。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一线,还渗透到科研工作当中,使我院与学校现有相关产业部门强强联合,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和建筑节能研究院等,多个单位“模糊界限,互补共生”,加强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等多方面的“深层”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学研合作格局,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致力于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建筑创作,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让科研成果为教学工作及教学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