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货币化范例6篇

财政政策货币化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1

关键词:欧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2一、引言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在人类的百年历史历经多次波折,这不仅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体现,也是人类对其以货币表示的国际信用秩序选择的历史。八十年代中期后,在以美元推动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强势区域国家不断试图摆脱美元控制,因此便出现了货币的区域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趋势。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体,在货币一体化领域尝试也走得最远。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是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如何恰当有效地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是一体化成败的关键。欧盟的情况则更加特殊,欧盟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较为独立。但财政政策却分散在各成员国财政当局手中,各国之间普遍缺乏协调机制,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直是欧盟宏观调整政策的棘手问题。目前欧元区结构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缺乏财政联盟或财政一体化。二是缺乏一个最终借款人。

因此本文从欧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状分析入手,运用博弈论框架,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风险和可能均衡解,并给出我们的政策性建议。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欧洲经济货币萌芽阶段。本阶段的启动标志为欧共体的建立,结束标志为1969年海牙首脑会议出台的 “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合作是基于功能性组织的。主要由六个国家主导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该时期的主要经济伙伴机构。1957年,六个参与国家的煤钢共同体签署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体提出了货币合作的倡议,如成员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减少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等。1958年,六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欧洲货币取代欧洲支付联盟协议,促进自由兑换货币的发展。

第二阶段:第一次经济、货币联盟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1969年共同体的海牙首脑会议,结束的标志是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的诞生。首先,在共同体内部实行了“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将布雷顿体制成员对美元的浮动幅度由±1%扩大为±2.25%。其次,在1973年建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其主要职责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干预,成员的外汇储备管理,帮助成员国协调收支平衡等。再者,创建新的“欧洲计算单位”。欧洲货币单位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成员国内货物贸易结算的机制,但也部分地适用于成员国的金融业务。欧洲计算单位是欧洲统一货币的萌芽。

第三阶段: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可自欧洲货币体系正式生效的1979年算起,直到1989年第二个经济、货币联盟的出台。

1973年,欧共体决定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包含两个要素:(1)对外部的浮动汇率系统内固定术的实施,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的稳定性,使所有成员国保持相互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家的汇率波动不超过中心汇率±2.25%。成员国以外的其他国实行联合浮动货币。(2)建立一个欧洲货币单位。在九个会员国的货币形式的“一篮子货币”,以加权平均值作为成员国货币的法定中央率的计算标准和提供国际结算方式。

第四阶段:建立经济与货币贸易联盟阶段。这一阶段从1989年《德洛尔报告》开始,到2003年3月1日,欧元现钞进入流通领域并取代成员国本币为止。

1989年6月《关于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对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又被提上了日程。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欧洲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欧盟正式取代欧洲共同体。欧盟制定统一的市场,基本上是在欧盟范围内实现了货物,资本,劳动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单一货币。

根据《马约》制定的欧盟货币一体化的时间表,1991年1月1日起由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发行单一货币欧元;从2002年1月起,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发行单一货币欧元;从2002年3月1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盟货币一体化计划完成。

三、欧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

(一)欧洲的货币制度

欧洲中央银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欧洲中央银行和其他由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的国家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欧洲央行和欧元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构成体系。只要欧元区外还存在欧盟成员国,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与欧元体系一直共存。

欧洲中央银行具备法人身份,决策机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不具有法律地位,是执行机构。理事会由欧元区中央银行行长;共同委员会将吸收欧盟非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该组织的日常管理是执行委员会,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制定一个统一的欧元区的货币和金融政策,然后交给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实施。

(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105(1)款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在不与此目标相抵触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可以在促进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提供支持。

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评估标的有两个,即两个支柱目标:

1.货币供应量M3的增长率。欧洲央行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供应的政策选择的主要战略中间目标。欧洲中央银行将货币供应M3的年增长率设定为4.5%。它的统计范围包括:现金,存款本两年期存款,回购协议三个月通知存款单,货币市场基金和货币市场工具,两年期债券。

2.对未来价格风险的广泛评估。除了货币供应量,欧洲中央银行将大量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作为第二支柱的货币政策策略分析。第二支柱的分析集中在中短期内对价格指数的影响。这些指标包括:工资,汇率,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曲线,财政政策指标。欧洲中央银行对这些指标的价格可能带来的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物价评估,金融发展评估,欧元区宏观经济预测等方面。

第二,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决定。

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是基于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以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政策应使按照欧洲中央银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维护欧元区的物价稳定;第二,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第三,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的独立地位及赋予的使命自主行使其在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职能。

四、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困境

欧洲一体化的历程中,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始终处于平行发展的轨迹上,但是两者的推进速度并不一致。一体化的每一次重要进展,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安排作保障。而每一次进展都与各成员国政府围绕条约进行的谈判密切相关,这些谈判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政治领域的。由于各成员国对政治领域的敏感性以及让渡方面的障碍,使得长期以来政治联盟的建设比经货联盟更加困难。因此,欧洲一体化采取的基本上是经济先行,带动政治的路径。

欧盟在一体化进程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管理当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财政机关,也没有建立一体化财政体系。事实上,从关税同盟开始,欧盟财政政策便在协调。欧盟体系内的财政政策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在欧盟层面的财政,即欧盟共同财政,财政收入转移到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欧盟共同体预算收入和再分配的形成,但中央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只占欧盟GDP的1%~2%;二是独立的国家预算,国家财政仍然在大多数成员国内部。

目前,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模式: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调节功能主要由成员国承担以保持更大的国家财政独立。这容易造成欧盟国家彼此形成混乱的局面。在财务方面,在欧盟范围内统一的声音的缺失,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抵消了各国财政政策协调的初衷。

五、博弈论框架下的欧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高财政赤字将导致通货膨胀,但如果货币当局不以货币的方式来支持国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便不会出现。这将是两种可能的结果:国家破产或财政改革。这基本上是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博弈:不同的部门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突。

对于欧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前文所述,是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掌握货币政策的货币当局是欧洲中央银行。掌握财政政策的却是各成员国的财政当局。

(一)静态博弈

博弈结果矩阵由博弈的矩阵可得,我们制度A与D都是可能的均衡点。如果财政当局估计货币当局会保持强硬的态度,维持紧缩政策,所以最好也采用紧缩政策。但如果财政当局估计货币当局会让步,那就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此对于究竟实现哪种均衡,结果是不确定的。

(二)动态博弈

在静态博弈下,我们无法保证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所追求的最佳政策组合A。但在实际中,是货币当局首先决策,然后各国财政局进行决策的,因此我们引入了动态博弈框架。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明确定义价格稳定是欧洲货币联盟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并且将保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这一目标授予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同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还确定了一锅加入欧元区的赤字和债务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明知货币局的决策后,各国财政局最理性的选择就是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使得均衡A得以实现。

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角度在成立初期,该成员的财务状况获得极大地改善,欧洲货币联盟的经济决策是令人满意的。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所担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但问题是,自2001以来,在面对经济衰退,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违背了原来的承诺。使得达到了均衡B对货币联盟生产的直接威胁。

此时的货币当局又该如何选择呢?如果依然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拒绝为各国经济振兴计划融资那将陷入非常危险的均衡B状况。而且在某些特定时期,由于政治压力和一些特殊原因,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很难进行调整,此时的货币政策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现实是,欧盟只是对如果一国长时间赤字将考虑取消其成员资格这一点还有坚持,其余时候货币政策最终都还是配合了财政政策的行为,因此最后达到的均衡不是A。

六、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和财政分权政策下必有利益冲突,这利益冲突将导致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突。通过博弈理论框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矛盾是欧盟经济系统的一个巨大的风险。

但在经济高度一体化的现实面前,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又是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认为调和这种矛盾似乎是不可能的。调和这种矛盾是依赖于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财政约束,而且还取决于成员国的利益相关者的自我调节。

因此我们认为其主要表现就是在经济危机时货币政策将服从财政政策利益,采取双扩张政策。但在长期仍是财政政策服从货币政策利益,以价格稳定,减少赤字,遏制通货膨胀为第一目标。

但我们同时认为,如果不能解决财政权分散化的问题,从长期看欧盟的稳定性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注释:

①陈亚温,李双.欧元论—欧盟货币一体化始末.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②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③欧洲中央银行网站(http://www.ecb.int)。

参考文献:

[1]Alesina,T.2002.”Fiscal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a monetary union with inflation targeting.”ECPR discussion paper No.3232.

[2]Banerjee,G.2001.”Ruled and discretion with common central bank and separate fiscal aurthoritie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53:45-68.

[3]陈亚温,李双.欧元论——欧盟货币一体化始末[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2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财务科,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在当今各国经济中宏观调控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94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刘尚希.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6):4-10.

[3]孙光辉.关于财政融资创新之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 2015(9).

[4]李春顶,夏枫林.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中国政策抉择[J]. 中国市场, 2014(7).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3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57-03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应如何,是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个货币现象,有研究证实价格变动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片面地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有效。罗伯特•狄夫纳,汤马斯•斯达克与赫伯特•泰勒(1996)实证研究和估计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的长期关系。但是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决定理论存在局限性(龚六堂,2002),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存在联系,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也是有效的。

经济学家们一般都认为,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货膨胀特别是高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通过创造过度总需求,不断发生的财政赤字导致了通货膨胀,如Thomas Sargent。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央行不将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下,赤字仍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米勒(1983)的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实行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弱联系。

但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结论是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时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达雷特(1985)发现货币供给和赤字都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财政政策中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比货币供给更可靠;哈姆雷特(1981)等发现一些证据证实赤字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存在联系。Sadananda Prusty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1960―1961年与1990―1991年期间印度各州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影响价格水平。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印度中央政府一直实行赤字财政的政策。由此导致居民需求加大,而供给的增长比例小于需求的增长幅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印度在1991年改革之后,开始控制财政赤字,同时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有了明显好转,1993―2000年均通货膨胀率是7.1%,2000―2004年均通货膨胀率为4.32%,成为一个亮点。通过研究印度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1994年到2004年印度财政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具体分析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因子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具有相同国情的中国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治理通货膨胀问题提供借鉴支持。

二、模型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发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出平稳性。大多数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协整理论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间协整关系的有效方法。

格兰杰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格兰杰协整定理,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定理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协整关系的一种必然的等价表达形式就是误差修正模型(ECM)。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是直接对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的重要方法。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选取财政赤字(FD)分析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为货币政策的代表衡量货币政策效应。通货膨胀水平使用批发物价指数(WPI)来衡量。

三、数据与实证结果

1.样本数据的选取

选取印度物价消费指数(WPI)、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财政赤字(FD)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变换数列为LNCPI、LNGE、LNM0、LNM1、LNM2、LNM2。采用月度时间序列,样本期间从1994年4月至2004年3月,共13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印度储备银行: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 Indian Economy。

2.ADF单位根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首先对这些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NCPI、LNM0、LNM1、LNM2、LNM3选择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均为I(1),而LNFD在不含有常数项和都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为I(1)。总体而言,6个变量均含有单根,必须差分之后才能平稳。因此,所列的6个变量在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如果继续对这6个序列的1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这6个变量都是差分平稳的。

3.协整检验、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通过单位根检验得知指数序列都是I(1)过程,可以对指数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4阶滞后就能很好地满足检验要求,同时建立了ECM模型。

轨迹检定(trace test)中,在R=0时,轨迹统计量123.9478、大于5%显著水平,拒绝5%水平下虚无假设。而后在R≤1的情况下,轨迹统计量小于5%显著水平,所以在轨迹检定下变量之间存在1个共整合向量。

接下来得到标准化协整系数的协整关系估计:

LNICPI=0.32LNFD-2.31LNM0+0.54LNM1+2.73LNM2-0.9LNM3+vecm(1)

方程(1)表明,协整关系检验说明在5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趋势。M1、M2序列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序列有相同的变动趋势。LNCPI与M2成正方向变动,协整系数较大;而LNCPI和M1协整系数比较小,但M0和M3成反方向变动的协整系数较大。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对各自短期波动的影响。将方程(1)代入误差修正模型,得到方程(2)为,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标准误,[]表示t-统计量,下同,

分析上述ECM方程我们发现,首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统计上的关系显著((2)方程中协整误差et的系数显著),表明受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较强;其次,在短期调整当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量对财政赤字的作用显著,这是财政政策短期有效的体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微弱,这说明货币政策短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4.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检验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影响关系(Granger,1969)。选择影响关系最为显著的滞后阶数得到附表的估计结果。

5%的水平下,*表示拒绝原假设,结果显示财政赤字FD对CPI产生显著作用,对CPI存在显著格兰杰影响;其次,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CPI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影响,也验证了协整分析中协整关系不显著,说明货币供应量不是物价的主要决定因素,这说明货币政策作用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四、结论分析

以上对印度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由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印度财政赤字与物价水平长期呈正相关的关系,短期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显著,印度控制赤字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效,表明印度财政政策的效应较强。印度的政策执行者认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左右,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就会有利。印度政府从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控制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第一,简化税制、调整税率、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人;第二,改变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控制印度储备银行的信贷发行;第三,加强国债管理,减少补贴支出,征税筹集的资金用于政府经常性支出,债务资金则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促进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第四,减少政府开支,合理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发展公共财政;第五,抑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增长。印度储备银行通过采取反通货膨胀措施,降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上调现金储备率(GRR)实施公开市场业务销售政府证券。

第二,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短期影响程度较小,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存在均衡关系。长期M1、M2、M3和物价水平通向变动,符合经济学假设。

第三,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印度财政政策短期与长期控制物价水平的效应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短期调节物价水平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印度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长期的赤字财政,治理通货膨胀总量调节运用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只成为辅工具,通过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货币供应量中介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印度主要运用选择性信贷控制,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调控工具的作用不明显。

五、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我国1998年至2004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了巨大作用,尽管目前通货膨胀率较低,但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大量赤字,财政政策应当转型,淡出宏观调控,主要用于供给结构性调整,总量调整以货币政策为主。

第一,谨慎运用赤字财政,转向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财政风险,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财政政策必须考虑削减赤字规模,转向对经济结构调整,淡出总量调整,转向公共性财政。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就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总量调控只能调节需求总量而不能调节供给总量,更不能调节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降低国债发行规模,逐步降低赤字率,缩减隐性债务,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止局部性通货膨胀。

第二,建立综合观测指标的货币政策,拓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实证部分的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2、M0为观测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不稳定性,无法及时敏感应对通货膨胀,存在着缺陷,因此考虑新的中介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应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同时将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景气指数等经济变量作为观测指标,加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4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0JZD0023)

作者简介: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浅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认识 浅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 中性财政政策透视 财政政策必须转型 财政政策转向在即 中国财政政策取向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货币政策 坚持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互动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欧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潜在风险 货币和财政政策可期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3-12。。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9月底,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数量达到10468家数据来源:平台贷展期新政硬着陆,到期还款方案4月底前上报[EB/OL].第一财经日报,http:///120319/101,1277,12000976,00.shtml,2012-3-19。,增长速度之快可想而知。从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上来看,2009年末,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估计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当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此后还将进一步上升,到2011年达到最高值,约为98万亿元。庞大的地方融资平台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府偿债率迅速攀升,还债压力激增。中金公司预计地方政府偿债率将会从2009年的120%迅速攀升,到2012年将达到266%,超出安全警戒线66个百分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一般以三年内的短期贷款为主,2012年地方融资平台将迎来还本付息的高峰,据估算2012年仅地方融资平台这一项债务,还本付息额可能将超过地方财政收入的50%,其中有50%的贷款要以政府收入作为还款来源,23%的贷款为不规范贷款,风险高,由财政兜底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基层地方政府成了地方融资平台的主力军,因此财政风险在基层政府爆发的可能性增大。据相关统计,有近70%的投融资平台集中在区县级,其中的绝大多数融资平台的贷款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收入承载能力。

22 货币政策或可引发的财政风险

221 通货膨胀风险

2009~2010年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放松了贷款限制,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2009年货币供应量(M1)和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了3323%和2842%,而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增长了843%,这表明了2009年货币供应量已经超出市场需求量,2010年通货膨胀风险逐渐显现。加之2010年下半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更进一步助推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的通货膨胀可能会诱发财政风险。第一,诱发收入分配风险。通货膨胀被认为是对货币持有者征收的一种税,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货币是持有的主要财富,他们无法通过调整资产组合来规避通货膨胀税。而相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就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组合来规避通货膨胀税,这样就引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风险。第二,加速财政赤字风险。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低收入居民生活将会变得困难。作为公共主体的政府,需要通过增加大量财政支出来对低收入群体进行物价补贴,这样就会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速财政赤字风险。

222 金融风险财政化加速

金融风险财政化是我国通过财政来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种方式。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金融风险财政化会更加频繁,财政压力增大,进而推动财政风险上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增加了显性财政风险。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银行流动性,1998年国家通过发行2700亿元国债注资国有银行;1997~1998两年动用700亿元财政资金冲销国有银行呆账;1999年帮助国有银行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其中大部分损失都由财政来负担;2003年末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之后中央财政以放弃3000亿元人民币权益为国有商业银行历史欠债“埋单”;2007年国家为农业银行重组改造注资1300亿元。这些财政资源的流出会直接增加政府支出的压力,向上推动财政风险。第二,间接增加了隐性财政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放款质量,放大银行风险偏好[14]。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银行会主动降低贷款门槛,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其次,银行贷款有相当一部分贷给了有政府背景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信用过度膨胀;最后,信贷资金过多流向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信贷集中风险突显。上述这些虽然都属于金融类风险,但是,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决定了金融风险最终还是得由财政来兜底,金融风险增加,财政兜底的风险就越大,进而推动财政风险上升。

3 样本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财政风险指标变量、财政政策指标变量以及货币政策指标变量进行选取。

财政风险指标是本文进行实证分析的关键变量。本文借鉴吴俊培、张斌[15]财政风险指数的构建思想,来构建本文的财政风险指数。财政风险指数=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总支出,包括预算内、预算外支出,记为FR。选取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宏观税负率来作为财政政策的变量,分别记为GC、GI、t。根据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政府公共消费变量包括支农支出和文教科卫支出;政府公共投资支出以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预算内财政资金额来代替;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总额/GDP来代替,体现税收政策。选取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由于无法获取在改革开放以来M2或MI的数据,因此,本文将以M0来表示货币供给量水平。将选取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另一变量。最后选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分别记为M0、DR、RR,其中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进行了年度加权平均。

上述指标变量中政府公共消费和政府公共投资数据都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消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用名义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得到实际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不改变数据统计性质的前提下,对政府公共消费、政府公共投资和货币供给量指标都取了自然对数。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样本区间选取为1980~2011。各指标数据分别来自高校财经数据库、国研网数据中心。

32 模型的选取

财政风险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积累的过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财政风险的形成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VAR模型为基础,分析两种政策的实施对财政风险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它是基于统计数据性质而建立的,这种模型能够反映出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变化关系,模拟出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将构建两个VAR模型,基本形式为:

4 实证分析

41 单位根检验

通常情况下一些时间序列数据可能是不平稳的,直接用于方程估计可能会导致伪回归。为了避免伪回归情况的发生,本文将使用ADF和PP两种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定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下,ADF检验和PP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都表明了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变量财政风险指数(FR)、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DR)原序列即为平稳序列,而公共消费支出(GC)、公共投资支出(GI)、税率(t)、货币供给量(M0)、存款准备金率(RR)都是一阶平稳序列,因此,下文将使用FR、DR的原序列,GC、GI、t、M0、RR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4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以FR、DGC、DGI、Dt以及FR、DR、DRR、DM0为基础构建两个VAR模型,根据LR、AIC、FPF、SC和HQ准则,最终确定两个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均为2阶。下面以2个2阶VAR模型为基础,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10%和5%显著水平下,财政风险的变动是贷款基准利率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除此之外,其他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都不显著,但从检验结果的概率值还是能够粗略判断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存在弱因果关系。从概率值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工具当中政府公共消费的变动、政府公共投资变动、税率变动是引起财政风险变动的弱格兰杰原因,其中政府公共消费与财政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强,政府公共投资次之,税率最弱。货币政策工具中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财政风险变动的弱格兰杰原因。其中,货币供应量与财政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强,存款准备金率次之,贷款基准利率最弱。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财政风险变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强度略高于货币政策。

43 脉冲响应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揭示的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的静态关系,下面本文将应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的动态关系。将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避免因变量出现次序不同而导致脉冲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431 财政政策冲击引起财政风险的响应

给定财政政策一个标准差冲击,财政风险的响应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工具政府公共消费、政府公共投资以及税率的冲击,都引起了财政风险的变动。①给政府公共消费一个标准差冲击,在当年引起财政风险增加01758个单位,之后这种冲击效应逐步减弱,到第四年脉冲响应基本稳定在00282的水平上。这说明政府公共消费增加在当年就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风险,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民间消费增加一定程度降低了挤出效应风险。②给政府公共投资一个标准差冲击,在当年引起财政风险增加00718个单位,随后缓慢上升,在第二年达到最大值为00989,之后冲击效应呈现出小幅波动,最终稳定在00515水平上。这意味着,当年公共投资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债务风险和挤出效应风险的增加,随着公共投资的铺开,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地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来为配套资金融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增加导致财政风险在第二年增加,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③给税率一个标准差冲击,当年仅仅引起财政风险微弱的增加为00166,在第二年财政风险略微增长,并连续3年保持基本稳定,在第五年导致财政风险略微的负增加,但这种效应也仅仅维持一年,之后税率的冲击致使财政风险二次增加,但幅度比第一次小得多,在第九年基本稳定在00106的水平上。这表明减税政策当年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赤字风险增加,可是在接下来的年份减税政策却出现了增税效果,进而部分抵消了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增加了税收风险,财政风险的增加后期可能是税收风险增加所致。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脉冲响应函数值虽然都是正值,但3个脉冲响应函数95%的置信区间都横跨了正负区域,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脉冲的显著性。当横跨的正区域面积大于负区域面积时,脉冲的正向效应显著,反之则脉冲的负向效应显著,如果二者大致相等时,脉冲响应就不显著。因此,从短期来看,政府公共消费对财政风险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政府公共投资支出,最后是税率;从长期来看,政府公共消费和税率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却对财政风险有着显著的长期影响。

432 货币政策冲击引起财政风险的响应

给定货币政策一个标准差冲击,财政风险的相应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于地方融资平台都有政府的背景,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信用度要高,信贷风险低。所以前期增加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规模从总体上就会稀释信贷风险。 从图2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工具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也都引起了财政风险的增减变动。①给贷款基准利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当年就使财政风险降低00770个单位,但之后有利影响在第二年减弱为00129,随后有利影响再次得到强化,在第五年有利影响二次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弱并稳定在-00284水平上。这说明宽松货币政策下,增加贷款规模有利于财政风险降低。可是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放贷门槛的降低致使信贷风险逐渐增强,一定程度部分抵消了对财政风险的有利影响的作用效果。第二年之后,由于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迅速增加部分降低了信贷风险①,所以财政风险再次降低。不过后期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过大,融资平台风险增加,隐性财政风险增加。②给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标准差冲击,财政风险当年提高了00495个单位,之后在小幅波动中趋于平稳。这表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当年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必然引起金融机构存贷利差变动,进而导致以存贷利差为主的金融机构利润大幅变动,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不过从长期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财政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不高。③给货币供给量一个标准差冲击,财政风险在当年就会降低00934个单位,随后降低幅度逐年降低,最后基本稳定在-00318的水平上。这表明,短期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刺激了经济增长,财政抗风险能力增强,财政风险降低。但长期快速增加货币供给量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增加,政府为应对通货膨胀风险而必须扩大政府支出,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等等,财政的吃紧必然一定程度上抵消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因此,后期货币供给量的冲击效用出现了缓慢降低。④由脉冲响应的置信区域可以看出,短期内,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变动能够显著地影响财政风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影响较弱;长期内,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财政风险仍然存在着显著影响,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基本消失。

433 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主要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动时,财政风险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但现实中财政风险的变动是各种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的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其影响程度有多大,本文将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方差分解的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整体来说,财政政策对财政风险变动的解释能力平均为1183%,高于货币政策的解释能力206%。具体来说,财政政策工具对财政风险变动的解释能力最强为公共消费支出,其次是政府公共投资支出,最弱为税率;货币政策工具对财政风险变动的解释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货币供给量、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影响着财政风险的变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财政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存在着弱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发现,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财政风险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来说,政府公共消费支出、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和税率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都会引起财政风险的增加。其中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引起财政风险增加的最多,其次是政府公共投资支出,最弱的是税率政策。但长期来说,政府公共投资支出变动都会影响财政风险,而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和税率政策对财政风险的变动影响非常微弱,甚至可以忽略。

第二,货币政策的运用同样也会影响到财政风险的变动。相比较财政政策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风险之间存在着更弱的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财政风险也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短期内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财政风险的降低,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则会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比贷款基准利率变动更有利于财政风险的降低。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工具和贷款基准利率工具对财政风险影响仍然比较显著,但效应已经减弱,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基本消失。

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对财政风险的影响效力均不强。从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对财政风险变动的解释能力平均仅为1183%,货币政策更弱,平均仅仅为206%。这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引起财政风险变动的主要原因,但政策实施所产生的财政风险也不容忽视。政府在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公共风险以及这些公共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的可能性,避免政策调控经济的过程中财政风险扩大化,但又不能过分夸大由此而产生的财政风险,进而降低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强度。

参考文献:

[1]曾军平、丛树海.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风险与政策选择[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6):12-18.

[2]张少红.关于我国财政政策的转型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5(3):79-81.

[3]薛菁.积极财政政策对地方政府财力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的思考[J].求实,2009(10):40-43.

[4]邵晓琰.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的财政风险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8-30.

[5]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2):1-33.

[6]蔡方.当前货币政策执行与实体经济运行之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5):117-120.

[7]殷醒民.当前中国货币存量变动的通胀“滞后”效应——一种对2012年通胀的预测[J].学习与探索,2011(6):128-132.

[8]李翀、曲艺.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33-37.

[9]李琼.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及运用[J].财经科学,2012(1):1-8.

[10]张平.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现状及其治理之道[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3):95-102.

[11]贾明琪、李贺男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基于IS-LM模型[J]经济管理,2009(10):7-11.

[12]张延中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基于1952-2008年中国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1):58-66.

[13]胡蓉,劳川奇,徐荣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吗[J]宏观经济研究,2011(2):36-41.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5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应如何,是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个货币现象,有研究证实价格变动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片面地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有效。罗伯特•狄夫纳,汤马斯•斯达克与赫伯特•泰勒(1996)实证研究和估计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的长期关系。但是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决定理论存在局限性(龚六堂,2002),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存在联系,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也是有效的。

经济学家们一般都认为,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货膨胀特别是高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通过创造过度总需求,不断发生的财政赤字导致了通货膨胀,如ThomasSargent。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央行不将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下,赤字仍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米勒(1983)的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实行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弱联系。

但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结论是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时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达雷特(1985)发现货币供给和赤字都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财政政策中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比货币供给更可靠;哈姆雷特(1981)等发现一些证据证实赤字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存在联系。SadanandaPrusty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1960—1961年与1990—1991年期间印度各州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影响价格水平。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印度中央政府一直实行赤字财政的政策。由此导致居民需求加大,而供给的增长比例小于需求的增长幅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印度在1991年改革之后,开始控制财政赤字,同时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有了明显好转,1993—2000年均通货膨胀率是7.1%,2000—2004年均通货膨胀率为4.32%,成为一个亮点。通过研究印度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1994年到2004年印度财政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具体分析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因子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具有相同国情的中国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治理通货膨胀问题提供借鉴支持。

二、模型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发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出平稳性。大多数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协整理论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间协整关系的有效方法。

格兰杰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格兰杰协整定理,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定理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协整关系的一种必然的等价表达形式就是误差修正模型(ECM)。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是直接对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的重要方法。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选取财政赤字(FD)分析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为货币政策的代表衡量货币政策效应。通货膨胀水平使用批发物价指数(WPI)来衡量。

三、数据与实证结果

1.样本数据的选取

选取印度物价消费指数(WPI)、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财政赤字(FD)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变换数列为LNCPI、LNGE、LNM0、LNM1、LNM2、LNM2。采用月度时间序列,样本期间从1994年4月至2004年3月,共13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印度储备银行:HandbookofStatisticsonIndianEconomy。

2.ADF单位根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首先对这些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NCPI、LNM0、LNM1、LNM2、LNM3选择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均为I(1),而LNFD在不含有常数项和都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为I(1)。总体而言,6个变量均含有单根,必须差分之后才能平稳。因此,所列的6个变量在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如果继续对这6个序列的1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这6个变量都是差分平稳的。

3.协整检验、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通过单位根检验得知指数序列都是I(1)过程,可以对指数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4阶滞后就能很好地满足检验要求,同时建立了ECM模型。

轨迹检定(tracetest)中,在R=0时,轨迹统计量123.9478、大于5%显著水平,拒绝5%水平下虚无假设。而后在R≤1的情况下,轨迹统计量小于5%显著水平,所以在轨迹检定下变量之间存在1个共整合向量。

接下来得到标准化协整系数的协整关系估计:

LNICPI=0.32LNFD-2.31LNM0+0.54LNM1+2.73LNM2-0.9LNM3+vecm(1)

方程(1)表明,协整关系检验说明在5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趋势。M1、M2序列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序列有相同的变动趋势。LNCPI与M2成正方向变动,协整系数较大;而LNCPI和M1协整系数比较小,但M0和M3成反方向变动的协整系数较大。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对各自短期波动的影响。将方程(1)代入误差修正模型,得到方程(2)为,*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标准误,[]表示t-统计量,下同,

分析上述ECM方程我们发现,首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统计上的关系显著((2)方程中协整误差et的系数显著),表明受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较强;其次,在短期调整当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量对财政赤字的作用显著,这是财政政策短期有效的体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微弱,这说明货币政策短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4.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检验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影响关系(Granger,1969)。选择影响关系最为显著的滞后阶数得到附表的估计结果。

5%的水平下,*表示拒绝原假设,结果显示财政赤字FD对CPI产生显著作用,对CPI存在显著格兰杰影响;其次,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CPI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影响,也验证了协整分析中协整关系不显著,说明货币供应量不是物价的主要决定因素,这说明货币政策作用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四、结论分析

以上对印度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由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印度财政赤字与物价水平长期呈正相关的关系,短期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显著,印度控制赤字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效,表明印度财政政策的效应较强。印度的政策执行者认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左右,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就会有利。印度政府从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控制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第一,简化税制、调整税率、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人;第二,改变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控制印度储备银行的信贷发行;第三,加强国债管理,减少补贴支出,征税筹集的资金用于政府经常性支出,债务资金则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促进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第四,减少政府开支,合理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发展公共财政;第五,抑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增长。印度储备银行通过采取反通货膨胀措施,降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上调现金储备率(GRR)实施公开市场业务销售政府证券。

第二,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短期影响程度较小,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存在均衡关系。长期M1、M2、M3和物价水平通向变动,符合经济学假设。

第三,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印度财政政策短期与长期控制物价水平的效应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短期调节物价水平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印度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长期的赤字财政,治理通货膨胀总量调节运用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只成为辅工具,通过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货币供应量中介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印度主要运用选择性信贷控制,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调控工具的作用不明显。

五、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我国1998年至2004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了巨大作用,尽管目前通货膨胀率较低,但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大量赤字,财政政策应当转型,淡出宏观调控,主要用于供给结构性调整,总量调整以货币政策为主。

第一,谨慎运用赤字财政,转向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财政风险,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财政政策必须考虑削减赤字规模,转向对经济结构调整,淡出总量调整,转向公共性财政。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就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总量调控只能调节需求总量而不能调节供给总量,更不能调节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降低国债发行规模,逐步降低赤字率,缩减隐性债务,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止局部性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货币化范文6

关键词:财政赤字;货币供给;VAR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一、引  言

长期以来,财政赤字增加是否导致货币供给增加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实施效果等。

一般而言,当出现赤字时,政府通过借债或发行货币以创造铸币税收入来为其支出融资。从理论上看,赤字的货币供给效应有三种:增加、不变或减少,但一般认为赤字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根据已有的文献,赤字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的理论依据可能在于:

(1)财政占优假设。在财政占优的体制中,货币当局迫于政府压力为赤字融资,央行的货币供给是财政政策的函数。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央行的非独立性和征税机制的不完善,政府更倾向于用货币创造来为其赤字融资。若央行足够独立则能更好地控制货币创造(Haan和Zelhorst,1990)。

(2)最优铸币税或通货膨胀税理论。中央政府可能使用通货膨胀税作为赤字融资的方式,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联合决策。当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时间非一致问题时,由于非预期通货膨胀的存在,债务利息的实际价值减少,意味着政府的收入增加,政府有利用铸币税为其赤字融资的激励 (Turnovsky,1995)。

(3)Sargent和Wallace(1981)指出,若赤字是持续性的,政府最终将不得不增加基础货币并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实际利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政府债务将以快于实际收入的速度增长。此时,货币当局被迫通过货币创造为政府赤字融资。

(4)赤字可能提高利率水平,当货币当局追求的是低利率目标时,央行将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以稳定利率,就会增加货币供给以抵消赤字支出增加对利率的影响。

(5)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框架下,即使央行足够独立,赤字支出也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和利率、物价等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Thoma, 1994)。主流经济学的财政理论在外生货币供给的前提假设下,把货币供给完全归于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Endogenous)是指,货币供给是由经济活动自身创造出来的,是实际产出、利率、物价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变动决定的。内生性理论强调一国货币存量不是可由其货币当局独立决定和左右,而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活动和由此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仅将货币政策当作外生的规则性影响是不全面的。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如果资源已经充分利用,则预算亦字的增加对总需求具有正效应。总需求的扩张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国民收入,货币交易需求随之增加,央行将不得不适应货币需求的变化而增加货币供给。

此外,Hossain和Chowdhury  提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是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原因之一。在许多西方国家,迫于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压力,若央行采取紧缩货币的做法,将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将被迫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或减少公共投资。此时,央行在多重压力下将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

认为赤字增加对货币供给无影响的理论依据在于:(1)在货币主义的框架中,若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彼此完全独立,都有自己的偏好,央行的货币供给就不受财政当局的影响。(2)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财政赤字对利率、消费、储蓄、投资等均无影响,则货币需求函数也不会发生改变,财政赤字对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无影响。Barro (1974)的模型认为,政府支出而非赤字增加税收和货币供给。此外,有部分学者认为,当货币当局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时,则货币当局会减少货币供给以对抗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赤字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在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下,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存在差别。

关于赤字的货币供给效应的实证研究的结论也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Akhtar和Wilford, Laney和Willett(1983),Ahking和Miller,DeraVi(1990),Tanner和Devereux,Vamvoukas等的实证研究认为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呈正相关关系;McMillin和Beard,Joines,Barnhart和 Darrat,Gulley  等的实证研究认为赤字未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实证结果对模型设定、时期选择、变量形式、计量方法等非常敏感。

国内关于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关系研究文献不是很多,王利民、左大培(1999)阐述了中央政府财政赤字、货币扩张和铸币税的关系,张红地 (2002)理论阐述了铸币税和财政赤字融资之间的关系,曾康霖(2002)对央行铸币税和弥补财政赤字进行了理论分析,但都缺乏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拟以已有的文献为基础,探讨1978—2003年我国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并予以实证检验,为有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分析我国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机制。第三部分,实证检验及其结果。第四部分,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我国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机制分析

1.我国赤字的融资方式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从赤字的融资方式来看,赤字增加货币供给的机理在于:若政府向央行透支,央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融资,导致货币供给直接增加;若赤字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并且由央行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同样引起货币供给直接增加;若央行不是直接购买财政发行的债券,而是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财政债券,也会增加货币供给;若政府向商业央行借债为其赤字融资,则赤字也会影响货币供给,只是向央行和向商业银行借债的货币供给效应不同。向央行借债直接增加基础货币而导致货币扩张;向商业银行借债的货币供给效应取决于货币乘数。如果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为零或保持不变,则借债给政府就相当于减少私人部门信贷,货币供给不变。当然,商业银行也可在借债给政府的同时不减少其对私人部门的信贷,前提是央行愿意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等方式增加商业银行储备货币的供给。央行增加储备货币的压力或来自于商业银行或政府或央行自己的愿望 (降低因政府借债导致的利率上升压力或私人信贷的减少)。此时,政府向商业银行借债为其赤字融资会增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给。如果商业银行在借债给政府的同时,基础货币和对私人部门的信贷不变,商业银行必须减少其超额储备,将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

传统的财政理论一般认为,政府向非银行系统的私人部门借债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但是,若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向非银行系统的私人部门借债的赤字支出通过影响实际产出、利率、物价水平等经济变量对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增加总需求进而增加货币需求;但是,Thoma(1994)认为,内生性的货币政策可能具有同经济周期阶段相关的反周期性质,当经济增长率超过目标水平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减少货币需求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利率的货币需求效应比较复杂,存在几种可能性:(1)利率上升,商业银行贷款意愿增强,扩大货币供给。(2)由于逆向选择效应(利率提高,偿还能力低的高风险企业才有意申请贷款)和风险激励效应(利率提高激励借款方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利率提高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也可能收缩。(3)利率提高降低私人部门的货币需求。 (4)利率提高,公众购买债券的意愿增强,政府可减少向央行融资,货币供给减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货币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财政直接向央行透支,以铸币税去弥补财政赤字不可避免。1994年,我国人民银行停止向中央财政透支。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政府赤字必须从社会融资渠道弥补,央行不得向中央和地方政府透支和借款,而且央行不得直接购买和包销政府债券,从而切断了央行与财政之间的直接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直接向公众和商业银行融资,其次是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必然影响基础货币供给,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向商业银行融资不影响货币供给。但是,根据Coats和Khatkhate的分析,向商业银行融资同样影响货币供给。此外,若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向非银行系统的私人部门融资的赤字支出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因此,从赤字的融资方式来看,尽管学术界和决策层不主张以铸币税去弥补财政赤字,但我国存在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基础。

2.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几次“扩张一紧缩一扩张”的周期性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增加货币供给,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央行通过货币供给来达到控制经济增长、利率、物价等目标。总体上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理念主要是沿用凯恩斯主义的模式,即“逆经济风向行事”而不是实行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增加,而非主动调节经济运行。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内生决定的。周诚君(2002)认为,从我国经济短缺、过剩或转轨形态来看,我国的货币供给呈现很强的内生性。短缺经济中,由于倒逼机制,货币供给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转轨经济中,双轨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很大程度上不是央行所能独立控制的,而是由经济活动本身决定的,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过剩经济中,货币供给取决于意愿货币需求,在意愿货币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单纯试图提高货币供给是无效的。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逐渐增强。1984年以前,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信贷计划和行政指令实现,货币供给呈现外生性;1984—199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直接决定货币数量,而是通过准备金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1994—1998年,我国货币供给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货币供给内生性逐步显现;1998年以后,中央银行取消信贷配额管理,货款完全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决定,中央银行集中于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间接调控经济。此时,货币供给内生性完全表现出来。金琪瑛(1999)对1979—1998年我国货币变量与经济变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货币化比率这四个变量建立了一个线性回归方程,得出了货币变量依赖于经济变量即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结论。史永东(1999)在包括货币供给和收入的2变量系统内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刘金全、张艾莲(2003)研究了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货币供给的冲击,结论是我国的货币供给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在经济扩张阶段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在经济处于紧缩阶段时,却谨慎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依据现实经济运行条件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由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财政赤字政策的实施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影响货币需求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此时,即使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为赤字支出融资也会影响货币供给。

3.我国的央行独立性程度决定了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

1984—1993年,在以信贷规模控制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条件下,“倒逼机制”的存在损害了央行的操作独立性,利润分成制度和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损害了央行的目标独立性。这一阶段,我国的央行谈不上独立性(汪红驹,2003)。1993年以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央行的独立性得到提高。但是,我国央行在法律地位上隶属于政府,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我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的,最后决定权在国务院,降低了央行的独立性(谢平,1996)。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仍旧不完善,或者说是政府管理与市场相结合、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首要特征是,国家财政作为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执行控制货币供给和货币金融体系的职能(靳卫萍,2002)。由于我国央行的相对独立性,存在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基础。货币-

三、实证检验

 

1.模型设定和检验方法

样本区间为1978--2003年。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rMt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M1)的自然对数;Deft表示财政收支变量,为实际财政支出的自然对数减去实际财政收入的自然对数;Pt为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了,为实际GDP;Rt为名义利率。用CPI将有关变量的名义值换算为实际值。

令   。目前,央行把M1作为短期监测目标,M2作为长期监测目标。使用M1指标是因为它直接受央行控制且我国的M1与银根松紧关系密切。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在我国可能存在赤字水平影响货币供给的基础;名义利率的升降体现央行货币政策的松紧;由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率也可能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

检验方法上,首先根据水平VAR模型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VAR模型得出脉冲响应函数以识别变量系统对冲击或新生扰动的动态反应。使用Eviews5.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

2.确定水平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L

确定水平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值、FPE值、AIC值、SC值、HQ值等确定。考虑到样本区间的限制,我们从最大滞后阶数L=3开始.并根据FPE值、AIC值、SC值、HO值等选择最佳滞后阶数为3,见表1。

3.VAR(3)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根据图1,VAR(3)模型的全部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因此,VAR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得以满足,根据其得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是稳健、可靠的。

4.基于VAR(3)的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

可见,在10%的边际显著性水平上,财政赤字是货币供给的单向Granger因;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实际GDP是货币供给的单向Granger因;在10%的边际显著性水平上,名义利率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因此,财政赤字、实际GDP、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均是我国货币供给(M,)的决定因素,反映我国货币供给政策的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可以独立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内生决定的。由于货币供给受名义利率、实际收入、价格水平、赤字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和难以预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表2,货币供给不是实际GDP的Granger因,我国货币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货币政策与其最终目标之间的联系受阻。

5.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innovation)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Pesaran等所提出的广义(generalized)脉冲响应函数可以不考虑变量的排序问题而得出惟一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最近的实证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图2是基于水平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T,纵轴代表实际货币供给变量受各变量冲击的响应程度。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滞后约2—6年的时期内,货币供给变量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财政赤字变量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财政赤字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在滞后约2----6年的时期内,货币供给变量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名义利率变量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名义利率水平的提高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在滞后1—6年的时期内,货币供给变量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通货膨胀变量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在滞后1—6年的时期内,货币供给变量在受到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实际GDP变量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实际GDP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由于赤字的融资方式、央行的非完全独立性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我国存在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赤字的增加是解释我国货币供给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可以通过利率来表示。央行控制的利率上升,一方面表明其紧缩货币的意愿;另一方面,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商业银行会减少向央行的借款,从而减少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商业银行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企业会减少向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收缩。此外,由于逆向选择效应(利率提高,偿还能力低的高风险企业才有意申请贷款)和风险激励效应(利率提高激励借款方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利率上升时,其预期收益反而下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收缩。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反映央行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名义利率水平上升以及价格水平提高均导致货币供给减少,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性质。实际GDP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我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根据已有的文献,在探讨中国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5变量系统实证检验1978--2003年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

(1)由于赤字的融资方式、央行的非完全独立性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我国存在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赤字的增加是解释我国货币供给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向商业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的私人部门发行债券为赤字融资也会影响货币供给。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我国赤字财政政策的货币供给效应,在货币金融体系下重新认识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功能,惟有如此才能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政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