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的性质范例6篇

生物学科的性质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1

1 EC-NOS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同HOC-NOS和CCP-NOS两种科学本质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一样,研究者先是利用史料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而又真实地揭示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确定中学阶段中利用元素化合物内容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紧接着再利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具体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内容(element compound,简称EC)的六个主要特点(即直观性、经验性、客观性、重现性、规律性和双贴性);最后,再将元素化合物内容自身特点与研究者前期构建的科学本质具体内涵,统一于研究者第一步分析确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范畴之内,以最终实现集元素化合物内容特点和科学本质观念于一身的科学本质教学新模式——EC-NOS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

1.1 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

经史料分析(主要指化学史料的分析)和逻辑分析,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十点[6][7][8]:①在科学活动的方法中,观察和推论之间存在着区别,从观察到推论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认识序列;②科学知识必须依赖实验和观察的证实或证伪;③科学是极为严谨的,它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④科学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⑤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可重复的;⑥科学知识的获得基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但人的推理、想象和创造性起着重要作用;⑦科学充满挑战,从事科学活动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又充满奥秘,从事科学活动也决不是一件痛苦的事;⑧充足、确定、可信的证据(事实证据和逻辑证据)与不断地质疑和批判在科学社群评价科学活动结果时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⑨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公开性、可重复验证性是多数科学家恪守的职业道德;⑩科学知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2 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主要特点的具体内涵

经文献和文本分析(主要指教材文本),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特点的具体内涵如下:①直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最易为人们感觉器官感知和把握的特性;②经验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人们建构、验证或化学科学各类抽象概念与理论最基本素材的特性;③客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化学基本事实的真实存在性;④重现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直观而又客观的经验事实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出现的特性;⑤规律性,也就是看似杂乱的元素化合物内容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⑥双贴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性。

2 EC-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流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构建了EC-NOS教学模式,它的构成与流程如图1所示:

2.1 分析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本环节属于活动定向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确定元素化合物某一特定主题教学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为该主题所有教与学的活动指明方向。而确定某一特定主题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的核心依据,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和“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两个方面。关于第一方面,前文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关于“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一线教师则需要在宏观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从宏观上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我们对现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和各版本中学化学教材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文本分析,结果发现:①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组成(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者物质变化、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物质制备与相互转化等的分析与探索以及物质用途或危害的常识性介绍等五个方面。②每一个元素化合物的主题,都包含以上五方面内容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

事实上,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五个基本内容,并不是同样份额,同等重要。对大多数元素化合物的主题来说,最能体现科学本质观念的理想内容都是有关“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的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哪个版本化学教材在呈现元素化合物时都必然包含“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这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自身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是最多的。与之相对应,分析探索“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教学活动也就是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部分。

2.2 联系生产生活,引出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启动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对主题引入素材和引入方式的精心选择与巧妙设计,促使教师和学生都把自身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环节——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上来,或者说,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均得到适时、适度而有效的启动。考虑到元素化合物内容具有“双贴性”的特点,因此,“联系生产生活”是教师精心选择该类主题引入素材的最直接思路。至于如何巧妙设计引入方式,要视特定主题内容与引入素材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众多有关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文献,也会为一线教师巧妙设计提供思路与案例。

2.3 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运行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受“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艰辛与乐趣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 其中,“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有序、有效开展”是本环节有效实现内隐于该主题中的科学本质目标的关键。为此,一线教师在设计、组织这一片段教学时,理应充分利用元素化合物“直观性”、“经验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或回顾已有体验等直观方法的帮助下,经历对观察现象与各类体验(主要包括“贮存于记忆中已有的”和“当场获得的”两大类)的客观描述、记录、分析、推理、讨论,直至得出结论的全部过程,进而形成对物质性质或变化的基本认识。

2.3.1 物理性质教学

(1)实物(或图片)观察和(或)介绍相关经验

进入物质物理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能够提供实物的,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实物不易提供或实物有毒、危险性较强的,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如果受条件限制前两者均不能提供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技巧生动描述或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经验。总之,无论怎样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在感知觉的帮助下获得物质物理性质的知识,是本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2)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是本片段教学的首要任务。随后,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物理性质的初步认识。

2.3.2 化学性质教学

(1)回顾组成元素相关知识

进入物质化学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是单质但还没有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这里主要指的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部分元素化合物内容,如氧气),省去这一环节直接进入“设计实验或提供经验事实验证”环节;是单质且已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组织学生回顾该单质组成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等知识;是化合物且已知晓其组成的,组织学生回顾常见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以及该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相关知识。

(2)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

在上一片段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在单质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该单质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将该单质归类,如金属或非金属,进而预测该单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在化合物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同样可以按照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将其归类,如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等)、有机物(烷烃、烯烃、醇、酚等),进而预测该物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

总之,让学生尽可能在回顾、加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是上述两个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3)实验验证

在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以后,紧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实验验证了。通常,中学阶段的实验验证主要存在两种具体做法,即实验操作直接验证和提供事实间接验证。在具体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这两种实验验证往往结合使用。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则尽可能利用“实验操作直接验证”的方法;相反,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复杂或存有安全隐患或无明显现象,则最好采用“提供事实间接验证”的方法。

(4)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实验操作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其次,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提供事实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认真总结有关本主题元素化合物的各种事实;其次,组织学生依据事实总结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2.3.3 概括总结,物质性质最终确定

这一环节是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本环节教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以科学简练的语言再次明确主题所涉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能用巧妙的设计促使元素化合物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和总结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在“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经历、体验、感受艰辛与乐趣,让学生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

2.4 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拓展阶段,其核心任务是为教师灵活处理不同类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预留出可以自由拓展的时间和空间。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一主题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中的每一个内容,用不用这一环节、用这一环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主要视具体主题内容而定,视具体课时容量而定,视具体教材版本而定,视具体教师安排而定。

2.5 联系整合,形成具体物质概念

本环节属于总结提升阶段,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对“活动运行”和“活动拓展”两阶段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在清晰再现本课题“物质知识”(包括性质知识和制备等其他拓展知识)及其获得过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这些“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将这些“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形成更加清晰、客观而又稳定的具体物质概念。

3 EC-NOS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与研究展望

本文构建的EC-NOS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知元素组成的某一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由于在中学阶段还存在“分析探讨物质元素组成”或“分析探讨某一类物质性质或变化”以及EC-NOS教学模式拓展环节中提到的“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各类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因此,分析构建适合这些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将是研究者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魏壮伟.“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8,(3):37~38.

[3][4][5]魏壮伟. 基于化学史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8):58~60.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2

1物理教育的科学内涵

物理教育根据开展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广义上的物理教育和狭义上的物理教育,广义上的物理教育将学校的物理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而狭义的物理教育仅只在学校内部所开展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教育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理教育是一门科学。物理学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与进步,物理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自然学科、基础学科。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道路上,物理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第二,物理教育是一门智能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物理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在这种思想体系的作用下,物理教育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化学、生物,乃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有50%左右的人接受过不同程度的物理教育。由此可见,物理教育中所蕴含的智能性因素被其他领域内的学者所充分吸收和利用,并为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物理教育对促进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物理教育的深入发展,物理教育对培养科学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也在进一步的凸显出来,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与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和创新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上。在物理教育开展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与理论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融入其中。为此在开展物理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使教师的思想观念与知识储备与时展相协调,只有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将更加丰富、充实、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从教师哪里获得正确的信息和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阶段我国物理教育的开展主要局限于课程教育,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关注程度与培养能力严重不够,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育突破口,在传递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科学家人文素养的形成加以培养,通过这一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同,创新素质教育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为培养目标。创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便是人们不断摸索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只有对原有陈旧、传统的思想加以摒弃,才能够实现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才能够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思想的不断创新,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3通过物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首先,将教材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依赖物理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元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开发教材不仅是理论和知识的结合体,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及促进其个性发展的载体。物理教材渗透有许多科学素质教育元素,在物理教育中,利用这些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例如,通过将教材中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发展信息相结合,从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教材中图表的作用,使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除教科书以外,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个性的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优化物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研究表明,物理教学情境与教师考察知识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显然,基于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考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对物理情境进行优化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比如,通过“诱导-引导-疏导”,通过对物理环境的改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质的教育目的。诱导是指通过发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探求科学知识和参与实验活动成为学生的需求;引导是指教师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主动去接近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以达到自我开拓、自我提升的目的;疏导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者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地解答疑惑,疏通障碍,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化学教育;学科教育;研究;定位;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化学教育及化学教育研究有了巨大的发展,成绩喜人。但是,跟一些发达国家比,跟相近学科比,在一些方面的差距很明显。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亟需克服浮躁,认真地、踏踏实实地总结,思考,探索,改进和突破。

1化学教育研究需要恰当地定位

要弄清化学教育的恰当定位,就要排除盲目自大和学科情结的影响。为此,首先需要弄清化学是不是一门中心学科。

1.1要弄清化学是不是一门中心学科

常常听到有人说“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姑且不说事实如何,让我们先看看是谁说的。

1985年皮门特尔(Pimentel)首次提出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化学处于自然科学的中心位置[1]。 同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其一份报告中正式地把化学称为“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2] 。此后,不少人引用或者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例如,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说:“在古老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排序中,化学注定是中心位置的占有者[3]。”原美国化学会主席布里斯罗(R.Breslow)在其1997年编著的《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他还用 “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作为该书的副标题[4]。不过,引用或者提出类似看法的几乎都是从事化学研究或教学的人士,几乎没有其他学科有影响的人士这么说(作者只看到一位医学界人士这么说的报道)。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归纳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理由:

化学与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有关,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和增进健康、战胜疾病的需要,是现代社会中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5]。

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科学,能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基础、牵头、带动和推动的作用[6]。徐光宪院士曾指出:“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命、材料、环境等朝阳科学是下游。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化学是中心科学,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必经之地”;“化学与生命、材料等八大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7],以至化学成了有关学科群的中心。

化学“埋没在自己的成功之下”,面临着自己的学科声望问题:化学失去自己的光辉形象,在社会经济资源和人才的优化配置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存在着被遗忘和被忽视的危险”[5], 有必要引起学生、媒体和公众的重视。

可见,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其本意是指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之间,或者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以化学为中间媒介。例如,现代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如果缺少化学的介入,就不能达到高的水平;数学和物理科学,也需要通过化学的中介,才能在生物和材料科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8]。

说“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并不是说化学在所有学科中最重要,只不过是说明它在社会和科学系统中的多边关系和地位而已。我们不要只说“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而不做解释,务必不要断章取义,错误理解,盲目自大。

唐有祺院士在评论“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时就曾经提出,“更全面的提法是化学和物理一起是当代自然科学的轴心”[9]。这是值得思考和采纳的。

1.2 要抛弃“小学科情结”

盲目自大是表,学科情结是实。所谓,就是囿于本学科,忽视其他学科,包括上位学科,就是满足于、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或者不顾全局地争课时、争地位。小学科情结危害很大,因为它会导致视野窄小、短浅,导致小打小闹;导致把化学教育跟科学教育对立,导致化学教育“自边缘化”而孤立于科学教育之外,不能及时吸收科学教育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成果。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育工作者首先是科学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这个归属,才可能抛弃小学科情结,真正把提高学生乃至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

1.3要弄清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

所有的理科教育都有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有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的问题。为此,需要弄清各学科的本质特点。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弄清化学的特点。跟化学最为接近的是物理学和生物学,它们同是“基础的自然学科”,对他们进行比较、区分,可以使我们迅速地接近化学的本质特点。

通常认为,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看起来,化学和物理学同属于物质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差不多,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它们的差别主要在于:

化学研究的物质运动不同于物理学研究的物质运动。

物质的化学运动主要表现为物质转变成其他物质,即产生新物质的运动形式,其实质乃是由于化学键合状况改变,引起宏观物质分解、化合或重组,导致物质分子组成和结构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学研究的物理现象一般不包括物质的化学运动。

化学研究物质的广度不同于物理学。

化学研究的是实物(substance)。实物是狭义的物质,是具有静止质量、占有空间的物质。化学实物是具有特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单质、化合物或者混合物。而物理学研究的是实物和场(field),物理实物通常是指由物质形成的,以一定的形状、体积、大小、质量等为特征的物体。物理学不以研究实物具体的组成、结构和相互转化为任务。

化学所研究的物质也不同于哲学中的物质。哲学中的物质(matter)泛指具有客观实在性,能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是人感觉到的客观实在,其外延十分宽泛。

化学研究物质的深度(层次)也不同于物理学。

在对物质的存在方式、结构、相互作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研究上,物理学只是针对基本的、普遍的特点来开展研究。而化学对物质的研究比物理学具体,但概括性不及物理学。这个特点造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以至于它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不能被其他学科兼并。

在解释宇宙物质进化的不同阶段时,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解释宇宙演化史中物质进化的不同阶段时,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鲜明地表现了不同的功能。在宇宙的创生期、极早期、早期和近期,先后形成“实时空”、各种基本粒子和原子,解释、说明这些过程是物理学的任务。然后,相继发生元素进化、星际小分子合成、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合成,宇宙物质由简单分子逐步进化为生物小分子,再逐步进化形成生命基础物质。解释、说明这些过程只能靠化学。随后,生命物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具有生命的生物的过程,这些过程的解释、说明则非生物学不可。

总之,化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同于物理的研究对象也不同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科学既不同于物理科学也不同于生物科学,然而又不可能在它们之间划出一条绝对严格分明的界限。

概括地说,化学学科有下列特点: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其基本问题是组成、结构和反应以及它们跟物质性质的关系。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泛分子[10]层次,构成泛分子的较低层次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使其整体的性质各不相同,很难用演绎的方式简洁地描述,这就决定了化学研究的个别化特点。

在研究方法方面,物理学方法注重分析,在本质上是机械论(或称还原论)的;生物学方法注重整体,在本质上是目的论(或有机体论、自主论)的;化学方法一方面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成分,另一方面又把研究对象作为由某些微粒(或部分)组成的、复杂性不同于生物体的系统来研究其结构,研究实物的相互关系,既有跟物理学相似之处,又有跟生物学相似之处。但是,化学又具有跟物理学和生物学不同之处,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化学的这些特征,应该在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中较好地得到反映。

2未来的化学教育研究需要把握好方向

为了把握好方向,化学教育要自觉地服从科学教育的目的、任务、规律等整体规定。

20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的变化有下列特征:由关注科学知识、技能,关注个体的认知发展,演变到关注人格或个性,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再演变到突出重点,关注个体的科学素养;然后演变到关注更多人的发展,提出科学为所有人,关注公民的科学素养;再演变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关注人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背景环境,注重环境教育、STS教育。

化学教育应该顺应科学教育的整体趋势,并为科学教育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真正着眼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重视科学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风气的形成。

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粮食、健康、环境等有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学,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化学人才。同时,向全体社会公民普及一些化学知识的必要性也日益增加,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化学科学普及人才。对应于这种情况,未来的化学教育需求会出现“高端更高”“低端更低”的现象。未来的化学教育要努力满足“高端”“低端”两方面的需要。为避免和解决两难问题,未来的化学教育应该包括这相互协调的两翼。

3未来的化学教育研究需要采用适宜方法

化学教育系统涉及到人,是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钱学森院士一再指出,研究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不能采用简单方法,综合集成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

综合集成方法的特点是:(1)以实践经验,特别是(实践)专家的经验为基础,把局部性的经验知识跟现代科学提供的系统的理论结合起来。(2)系统研究(整体研究)与分析还原相结合,获得关于系统整体的状态、特性、行为的描述。 (3)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发现、揭示、检验对象的内在逻辑。 (4)以经验为基础建立模型进行计算,把定性知识跟各种观测数据、统计资料结合起来,从局部的定性知识发展到整体的定量的认识。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行人-机结合,内省思辨与观察实验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6)多种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相结合,最终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等等。

化学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系统,研究复杂的化学教育系统,要运用综合集成法。在综合集成法的诸要素中,需要注意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利用计算机来模仿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可以观察系统整体的涌现,预测系统的走向......因此,基于计算机建模成为许多领域发展很快的重要研究方法。在这方面,目前的化学教育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开展和加强。

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方法。人类对世界的探索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各种模型表示的过程。模型是以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式等形式对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模仿或抽象。一个恰当的模型能够提供组织观察数据、资料和其他信息的框架,对原型系统的行为特征和演化规律作出解释,揭示其运行机制,预测原型系统未来的行为特性,提示按照一定目的影响和改变原型系统行为特性和进行控制的思路与方式,启示新事物、新技术的创造。通过模型的建立和研究,不但可以更好地认识、改进原型,而且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关理论和实践模式。

建模的努力可以从确定系统的状态参数开始。

4未来的化学教育研究需要形成学科特色

未来的化学教育研究应该注意化学教育跟一般教育的区别,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不能用一般的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来代替化学教育自身的研究。要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就必须注意结合具体问题深入地、精细地搞好“个别化”研究。

未来的化学教育研究除了需要恰当地定位,把握好方向,采用适宜方法,形成学科特色之外,还应该关注化学教师教育的革新。未来的化学教师教育要减少空洞的、实效很差的理论内容,多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训练。

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改变现有的粗放的、不合理的教师教育体制。一些国家对化学教师培养采用两段制,即:取得理学士学位的大学化学系毕业生须在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接受培训,通过国家教师聘用考试后,再接受一年的教师职业培训, 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后才能被任用为教师。在教师职业培训中,除了教育理论学习和研讨外,要用相当多的时间结合中学教材具体内容的教学进行“精耕细作”式的培训。这样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能有效地保证化学教师的专业化,保证新教师能较快地适应实际教学、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善于取人之长,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有效和规范的化学教师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Pimentel G C.Opportunities in Chemistry.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5.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Opportunities in Chemistry.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5.

[3]本刊评论员. 化学学科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化学教学,2005年第1-2期,第1页.

[4][美] R.布里斯罗.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5]张礼和主编.化学学科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1-203.

[6]王佛松等主编.展望21世纪的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34-138.

[7]徐光宪./mydream.id666.com/

[8]徐端钧,陈恒武,李浩然.21世纪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edu.cn/06first-two_747/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教学;科学素质

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及规律,就美育教育、德育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寓于物理教学的分析探讨。

1、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存在形式的科学。物理学的规律体现了自然界的简单性、对称性,和谐与统一性的科学美。因此,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应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千世界看似纷繁复杂,而其背后的自然规律却具有某种简单性,而物理学中的简单之美提示了这种特征,对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牛顿三定律描述得简单而完美,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而对于电、磁、光的基本现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方程把它们完美的结合起来,建立电磁场动力学理论。而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是物理学的简单美的完美体现:它是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的自然推广。通过体会物理运动简单之美,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其本质的东西,培养其简单、执着、豁达的人生观。

对称性是指一物体或一系统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平衡和协调,由此能够产生一种简单性和美的愉悦,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是到处可见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电荷与负电荷的同时存在,正粒子与反粒子等,这其中体现出的对称性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了自然界的对称性,与此同时,对称性原理又是物理学中一强有力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我们熟知的物理定律。

统一性是自然界和谐性的必然体现。物理规律深刻地反映出这一特性,爱因斯坦说:“从那些看来十分不同的复杂现象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小的统一走向大的统一的历史。如我们熟知的各种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它们都是在物理学家们追求统一的道路上奋力进取的结果。科学家们探索真理时所体现的坚忍不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也是物理学中科学美的完美体现。学生们通过对统一性、和谐性的认识,能够更好的树立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好的塑造自己健全的品格。

2、在物理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要使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课的物理课程应提供给一个学生与社会的接口,而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渗透到教学中。

2.1辩证的唯物论思想的渗透。

在物理教学讲到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天体宇宙,从一把椅子到电场、磁场,它们都具有物质性。从时时接听的手机阐述,不依赖于我们感觉的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样即加深了对场的认识,又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世界物质性”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讲到牛顿经典力学时,一定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宏观低速条件下才正确,对微观、高速不再适用”。使学生逐步克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思想,有意识去辩证地思考问题,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的观点。

2.2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渗透。

从物理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矢量的合成分解,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都渗透着“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波动光学中的双缝的干涉,单缝的衍射以及光栅的衍射。实际上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光的波动性的外在表现,它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又到新的量变交替变化的过程。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交替转化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很好例证。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这些观点,有利于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理念。

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质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以前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为主,而在大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高素质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物理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也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内容。

3.1科学方法的培养。

物理学与自然、社会哲学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如质点模型,刚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这些都是理想化方法的基本体现,它教会学生学会科学抽象,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另外,大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数学作为工具应用于所有学科。物理学是最早使用数学,也是数学应用水平最高的学科。例如刚体力学中的微积分方法,振动与波动中的旋转矢量法,热力学中的概率,统计方法等。这些方法几乎涵盖了学生未来所要用到所有的数学方法,因此说物理学是高等数学的实验田并不为过。另外,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的形成都与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比如热力学中几个重要定律,它们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的基本定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建立热力学的知识体系结构。总之,这些科学的方法是学生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3.2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讲述物理学史的经典史段,如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通电导线旁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在其它人都没注意的情况下,他又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通过讲解,使学生感受到要善于抓住科学的机遇;又要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正如居里夫所说:“追求科学完美正是追求人生至美的过程。”我想,这种科学精神的获得将对人的一生受益菲浅。

参考文献:

[1] 龙丽红 素质教育中的物理教学[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0,(01)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生物 教育价值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一、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 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辩证统一的观点。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有明显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一切生命均由非生物界中的普通元素组成,且与非生物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这些自身结构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但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长与衰老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矛盾、对立中,生命及生命活动才有了其完美的、和谐的统一。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而生存着的生物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 。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 ;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可以在学习生命现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 、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生物学科教育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科学价值的基本看法,即解决科学有什么用、怎么用的问题。生物学科教育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逐步正确地了解自然、了解自己、了解生命,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乃至献身生物科学事业的决心和精神动力。

2.在达成认知、技能目标的同时,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更富于爱心,关心他人 ,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乐于为社会服务。

生物学科的性质范文6

一提到素质教育,多数人就会联想到在基础教育领域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虽不明显存在着人们公认的应试教育倾向,但“提高素质”仍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一并成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希望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然而,素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的概念,国际上有着众多“仁者亦云,智者见智”的解释。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未来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创新思维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审美素质等。素质教育是全面的综合教育,思想道德是根本、科学文化是必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重点、身体心理是前提、人文审美是完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素质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探讨和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大学物理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探索,如何给文科生上好大学物理课程,推进科学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讨论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一、文科物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20世纪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把人类推到了以科学和技术为主导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手段,而且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文科大学生虽然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很少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实际内容,但他们必须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我国长期以来在高中阶段是文理分科,大学按科类设置,由此造成的文理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长期脱离的局面将在时代的要求下逐渐被打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时透露,2020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高等院校中为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等非理工类学生所开设的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文科物理,通过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消除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隔阂,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文科物理的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创办综合性大学以来,各类文理交叉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大量涌现,文科物理及文科物理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之后,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文科物理课程,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初步融合,对提高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调查结果表明,五成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大学文科物理课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教学定位不明确

很多高校开设的物理课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文科物理,特别是对选课学生的“专业出身”不作任何区分,甚至出现理科、工科、文科“一锅炖”的现象。因此,往往是选课队伍蔚为壮观,实则是众口“不”调。

(二)教学素材不当

某些教师认为文科物理仅仅是非物理专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的“浓缩”或“稀释”,基于这种思想的文科物理教学必定缺乏对文科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与此同时,教学中不易突出人文关怀,难以脱离传统物理教学的内涵和对高等数学的依赖。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开设单位并不根据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同时授课教师对教学目的、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没有准确把握以及自身对文科物理的认识不足所造成。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文科物理不同于非物理类的理工科物理。文科物理作为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利用物理知识作为载体,从而充分发挥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思想文化功能,而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力、热、电、光、原五大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公式计算。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介绍,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现代科技,特别是对21世纪的新科技现状与趋势具有初步的了解,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美以及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高终身学习和正确享受科技乐趣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文科物理的教学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正确引导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文科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高中阶段害怕物理而选择文科,在他们心目中物理这门课程深奥难懂,力不从心,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放下包袱,让学生明白文科物理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的物理,它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尽量不引入物理公式,回避高等数学为工具的推算,以清除数学障碍。考试可以采用写小论文、交流学习体会等文科生擅长的方式来进行。

(二)适应时展,明确课程目的

开设文科物理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介绍近代物理的新概念和新发展,让学生能够了解报刊杂志介绍的科技发展方面的新闻时事。所以课程设置就不需要如同理工科大学物理的体系安排先经典后近代,而最好采取高屋建瓴,直接介绍近代物理发展新概念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物理。引导学生去纵观全局,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把物理学习的过程升华为科技博览欣赏的过程。

(三)结合专业特点,强调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选择除了要遵循贴近科技前沿,贴近高新技术,贴近生活的原则外,还要尽可能地在学生自身专业和物理学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在介绍热力学体系时,可以适当列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在人们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简单介绍熵与生命以及社会的关系,引入信息熵的概念;也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改革开放政策等。这些都不需要数学推导,却可以极大地开拓文科生的眼界,了解其专业的发展前沿与物理概念的联系。同样,可以把物理学与绘画、建筑、音乐、诗歌等相联系,利用声、光、电等技术使文科物理成为欣赏物理学的“艺术殿堂”,引导学生发掘科学技术中的美及科学思维方法,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四)不断改革探索,丰富方法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文科类学生的思维特点,尽力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定量思维与半定性半定量思维之间找到结合点,逐渐把理科思维方法融合到文科思维方式当中。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图片、影视、实验、动画、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让文科生走进实验室,或者把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引入课堂,学生通过观摩、操作具体实验,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增强文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有利于文科生的个性发展。

(五)选择合适素材,做到因材施教

在我国文科物理课程的建设中,已先后出现了北京大学赵峥编著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复旦大学倪光炯教授等编著的《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一批文科生使用的大学物理优秀教材。美国A. Hobson教授的《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也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物理书。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我们应该结合选课对象、本校优势学科特点以及课程时间安排,来选择教学素材,做到参考教材但不照搬教材,从而因材施教。

(六)提高教师素质,搞好交流互动

因为文科物理涉及面广,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通达文理,兼具科学素养和文学修养,达到“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之境界。因此,任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教师必须把握住各个教学环节,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注意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希望、要求、意见和建议,高度关注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动向,搞好交流互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科物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科技前沿动态,认真选择合适素材,采用有效方法手段,积极努力改革探索,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使文科生从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让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身体心理和人文审美素质,全面科学发展,从而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8(7):1

[2]周远清. 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1(2):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news.省略/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9032.htm.

[4]赵凯华. 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大学物理,1995,14(82):2

[5]尹国盛.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2002,18(4):66

[6]吕加,王佳菱.文科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9(6):234

[7]彭政.浅谈大学文科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75

[8]刘广生,杜明荣,尹国盛,等.对理工科类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J].广西物理,2010,31(4):52~54

[9]李若平,郑海务,尹国盛,等.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J].物理与工程,2011(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