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途径范例6篇

网络传播途径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1

关键字人肉搜索个人隐私保护媒体素养网络自律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独特的互联网现象,伴随着一些网络事件已经成为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的热点。“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络社区,2001年该社区建立了一种“赏金猎人制度”,由信息征集者借助网络平台提出问题,由信息搜集者通过人工搜索给出答案,从而获得一定数量虚拟货币。早期搜索的对象多是音乐、歌曲、图片,到了后期,由于信息搜集者增多,信息来源更广泛,搜索效率更高。网民逐渐利用“人肉搜索”开始调查个人的背景身份或探求公众事件的真相。“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反映了网络对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实践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

1.“人肉搜索”及其特点

古时江湖上被悬赏缉拿的逃犯,一般称被缉拿者为“人肉”。从“人肉”这个词的来源上看,有两个特点:“非官方”和“嫌犯”。现在把搜索方式冠之为“人肉”,既区别于传统的机器搜索,又包含上述两层意思,还带有黑色幽默以及调侃的味道。2008年,Google给出了人肉搜索的定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万颗心”的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是相对于机器搜索而言的,“人肉搜索”和传统的机器搜索引擎相比,具有群体性、信息传播的迅速性、结果的两面性和自力救济性等的特点。

(1)群体性。“人肉搜索”是针对个体事件的集中搜索,但却不是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它是依托成千万网民的自发性和集体性来完成,具有群体性,体现的是群体的心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2)主体行为的复合性。“人肉搜索”的参与主体有四个:网络平台的提供者、信息征集者、信息回复者和论坛参与者。每一次人肉搜索都是由信息征集者发动搜索主题,信息回复者通过搜集、调查而作答,论坛参与者对事件本身发表评论。在搜索过程中,多方主体的行为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

(3)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人肉搜索”一般在知名网络平台上提出,这些网络平台往往具有很高的点击率;在进行人肉搜索时,信息的征集者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常常起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标题,被“人肉搜索”的主人公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夸张嫌疑。这些都使得“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力极强。

2.“人肉搜索”影响的二重性

对于“人肉搜索”的影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认为它弘扬了网络正义,有人认为它侵犯了个人隐私。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两种情况确实存在。“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机制,不仅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言论自由的平台,拓展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但也无可避免的涉及公开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问题。对于“人肉搜索”人们形象地描述道,“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它的积极的作用表现在:

(1)提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互联网作为人类最重要、最丰富和最便捷的信息平台,它提供了低成本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同时,也为信息公开和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媒介。“人肉搜索”体现了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的信息权利。虽然网上民意的表达有的不是那么贴切得体,有时语言还很尖锐,充满火药味,却体现了现代公民积极地参与公共管理的愿望,是网民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的起步与开端。

(2)体现了网络的互助合作精神。当信息的征集者启动搜索引擎时,网民不求回报参与其中(早期是网友通过悬赏“社区币”),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的互助精神--信息共享与互助合作。

(3)推动了公众监督。《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现今“人肉搜索”已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人肉搜索,我们不会认识猥亵女童还口出狂言的深圳海事局的林嘉祥、没有人肉搜索我们不会认识“说风凉话、抽天价烟、戴名牌表”的周久耕,他们被“人肉搜索”后都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而林、周的“落马”,也再一次见证了公众监督的力量,也凸显“人肉搜索”在反腐倡廉中的强大威力。[]

“人肉搜索”一方面在公众监督、民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消极作用也不能坐视不见,如网络暴力、信度的缺失等。

(1)消解传统主流道德。现代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倾向,人们更注重个体的差异。文明社会需要对个人价值观的予以承认和尊重,但同时更需要一种主流的声音,一种核心的价值观,比如正义、勇气、信心、同情,这些美好的品行,它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而这些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发扬光大。人肉搜索在事件的传播中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恶性竞争、黄色庸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各种回复中充满对事件当事人的谩骂和肆意的攻击,这些行为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褒扬,这必然会渐渐颠覆传统主流道德。

(2)引起社会信度的缺失。社会学中的匿名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匿名地位时,不必承担破坏规则的后果,就降低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因此,网络中的这种匿名参与的搜索方式受到大家的追捧,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不必担心承担任何的后果,另外大多数的网站还是要以赢利为目的,以点击率的多少论英雄成败的。这些网站常常以媚俗为取向,任意夸大事件或以传播虚假信息吸引眼球,骗取点击率。这些网站上的“人肉搜索”事件扩散了缺失的社会信度。如果任由这样的人肉搜索在网络上泛滥,必会使公众处于情绪焦虑,安全感缺乏的状态之中。

(3)侵犯个人隐私、引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事件中信息提供者的虚拟性、隐蔽性让网络成了部分网民不负责任的宣泄工具,起哄、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屡见不鲜。而网络监督一旦超出了公共事务的范围,即使其初衷是出于高尚的目的,其后果仍可能是侵犯了公民的权利,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当网民自认为站在维护道德的层面上对当事人进行横加指责,甚至侮辱、诽谤时,当事人处于网民谴责和声讨中,但此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最终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人肉搜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要政府介入规范“人肉搜索”,发挥作为一种搜索机制在事件传播中的积极作用。2009年1月《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立法禁止“人肉搜索”。有的学者大声叫好,但有的学者认为人肉搜索从本质上讲,只是一个网络工具,重要的在于法律的规范、相关部门的监管、媒体的素养和网民的自律。

3.规范“人肉搜索”的几点建议

3.1通过法律途径规范“人肉搜索”中言论自由权和个人隐私权

从言论自由方面来说,“人肉搜索”的滥用主要是因为现实中公民话语权的缺失和网络中言论自由限制的缺位造成的。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难以通过大众传媒来释放出来。“人肉搜索”为公众的言论自由权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现实中缺失的自由权在网络中被完全释放,任何人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分享网络中的信息。在网络上公众摆脱了对传统媒介的依赖,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权无限放大,必然会侵犯隐私权。[]

在我国,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侵犯。而对隐私权没有做出具体界定,相对于言论自由权来说,隐私权在“人肉搜索”中一直被漠视。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规定:“用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他人隐私。”但是,这些规定由于法律位阶过低,显然不能系统地对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也不强。

随着对个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公民的隐私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为单独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要规范“人肉搜索”必须从法律上明确公民隐私的范畴,明确侵权者的责任及后果,只要这样才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3.2通过制度途径规范网站建设,明确网站及管理者责任

网站在“人肉搜索”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一次“人肉搜索”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背后,总能看到某些大网站的影子,轰动效应的产生与各大网站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人肉搜索”的“人海战术”决定了参与者众多,同时,搜索事件层出不穷,直接追究相关参与者的责任的难度极大。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网站管理的角度来规范“人肉搜索”中的搜索行为,应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首先,规范网络媒体“把关人”角色。《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因此,对于类似天涯论坛这种社区网站,它的大量内容由网民提供或是转载,如果其中内容违反法规,应要求网站管理员及时删除,如果不删除或引起侵权行为的出现,应当追究网站责任。网站必须接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监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营造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舆论和媒介环境。

其次,规范网络媒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社会学概念,它强调了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一些资深网友事实上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论坛上,他们的观点代表着众多民意,在网民中也有一定的声望。网站管理者应寻找恰当的方式与这些“意见领袖”良好沟通,让网民中的“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意见。可以考虑把意见领袖吸纳为VIP会员或纳入实名制管理,在享受论坛中一些VIP待遇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规范以及发挥他们在论坛中的作用。

3.3通过宣传教育途径引导网民自律,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作为“人肉搜索”的参与主体,网民的参与方式以及网民的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人肉搜索”发挥作用的积极与否。因此,通过宣传教育途径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也是规范“人肉搜索”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提升网民良好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指使网民使用媒体的能力,媒体素养重要的就是对信息选择、理解、质疑、思辨和反应的能力。例如,路见不平这样的事情,当事人是不是就要拔刀相助?从人道的角度来看,肯定相助。但相助可以分为直接相助和间接相助,直接相助又分为拔刀相助、夺刀相助、口头相助等方式,而间接相助则可去打110。做这件事有多种选择,当事人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做恰当的判断和处理。相助之前多问个为什么,克服单纯的线性思维方式,多一些网络交叉式和纵横式比较。对事件及个体进行“人肉搜索”时,网民就会相对理性而至于不盲从[]。

其次,规范网民行为,增强网民自律能力。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由于“人肉搜索”引擎的出现和网上越来越强大的民意表达方式,使网民对社会的干预力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使虚拟世界也延伸为现实的一部分,同时网络行为也是现实行为的延伸。网上道德秩序的维护,归根结底还要靠现实中的我们的自省和自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持社会道德底线,要诚实、正直、不损害他人的权益和社会利益,遵纪守法。从社会自主管理的角度考虑,网民有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责任。互联网需要秩序,需要良好的对话交流环境,需要依法管理,在网络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情况下,网站和网民也需要积极自律,自觉成为和谐社会之一员,开展良性互动。

如果网民借助网络的隐匿性,肆意渲染和放纵自己的言行,在情节比较轻微的时候有必须受到网络监管者的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靠技术手段,必需追究其法律责任。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2

关键字:校园网络流行语热点问题途径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智能应用的推广,网络的使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时刻都处于信息的洪流之中。看似带有戏谑和调侃的语言,实则反映了使用群体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以及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对社会热点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机的普及使他们能够获取及时的社会热点信息,大学生成为对社会热点反映最积极的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因此,将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把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校园网络流行语概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的新的人际交流的方式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言。网络流行语不同于标语口号,也有别于广告宣传词。但它们比标语口号更有号召力,比广告宣传词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些网络流行语被带入校园进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一套专属大学生的话语系统,被称之“校园网络流行语”。

二、网络流行语由纯粹恶搞向社会热点转变

社会热点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主动讨论、议论、评价,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内外现象、事件、人物和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网的便利,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超强舆论磁场。微博、微信、贴吧、QQ等各种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

三、社会热点事件催生的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向來是推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锋,再加上各种媒体的交互作用使这个人群的思想空前活跃,当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体现出较强的持续性,以及对事件本质的关注。

(一)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首先,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关注度。由于网络流行语的时尚娱乐性、传播迅速性等特征,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从而促使他们关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政治事件,增强其政治认识度。其次,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当代大学生民主参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通过中学时代的政治教育,树立了一定的民主观,提高参与其中的主动性。

(二)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很多网络流行语的所涉者都是大众心目中代表权威的人物,而当媒体之后揭露的事实否定了权威人物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些大学生不会再对权威者的所有观念全盘接收,而增加了分辨是非、去伪存真的品质,促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引发了全民的恐慌。在网络中,每当新闻媒体报道一个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可以引发网民们的集体不满。一些大学生甚至改编广告语来讽刺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对种种道德滑坡现象的不满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让彼此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进而促使社会成员重视社会道德建设。

四、校园网络流行语传播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网络流行语现象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紧密联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关注校园网络流行语,从校园网络流行语人手,将其与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开辟传播热点问题的新途径。

(一)课堂教学。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对一线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利用各种新兴媒体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读懂资料。用社会热点导人课堂内容,应该改变以往由教师用干巴巴语言描述呈现的枯燥方式,尽可能的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带来听觉冲击,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引发思考。任课教师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热点,从中积累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要了解并整理其衍生出的相关网络流行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二)学生社团。高校可以鼓励学生成立“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团”,社团成员是基于共同的爱好组织在一起,社团就社会热点问题定期举办活动,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学生接触到网络流行语更为迅速,而老师的理论更为丰富。因此,将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在思政课老师的指导下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得到一些校园网络流行语。通过横幅、海报等传统方式对同学们进行宣传,达到传播目的。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3

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面前,网络媒体在大众媒体的阵列中担当了与众不同的重要角色,无论是科索沃战争还是“9·11”事件还是伊拉克战争,网络新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多样化的视角、最丰富的背景、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着报道、描述和分析。正是因为网络媒体在公众所高度关注的新闻发生时所表现出的特殊传播能量,致使广大网络新闻公众在重大新闻发生时,希望即时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形成对网络新闻媒体“滚动更新”的自然依赖。

滚动式报道法则

保证捕捉最新动态。要尽可能充分地建立起敏锐捕捉新闻变动状态的渠道,保证能够及时了解新闻发展变化的进程,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际这些渠道应该是多样的,以便于准确判断消息的真实性与重要性。要根据报道的需要,合理开辟信息来源渠道,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比如在国际性新闻事件发生时,要注重对于国际性主流新闻媒体的观察,外语专业人员此时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淹没重点。滚动新闻的数量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增大。如果处理不当,会淹没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中的重点信息。因此,需要网络新闻传播的从业者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准确识别新闻发展变化进程中的重点所在;二是合理设置滚动新闻的编辑布局,突出重点,让公众一目了然。以新浪网为例,在伊拉克战争的专题报道中,他们在滚动新闻的结构布局上实施了“三重主体结构”:一是用文字滚动显示最新发生的新闻;二是在滚动新闻中设置“重点新闻”专栏,集中报道最新发生的最为重要的新闻;三是将最新新闻按照时段进行布列,让公众清晰、完整地了解战事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新浪网在认真吸取国内外网络新闻传播的经验、认真研究公众需求、深入探索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这番全新探索,将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网络滚动新闻的编辑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注意滚动节奏。对滚动新闻进行分门别类的设置是一个好办法。这种分类一是可以考虑从新闻涉及的主要领域分类,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专题中,可以对盟军、伊军、国际、阿盟各方动态划分专区给予即时展示,同时可以考虑对信息的种类进行区分标识,比如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影像报道、声音报道。这样分门别类地处理滚动新闻,会给公众索取新闻造成极大的便利,从而使得公众在获取新闻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注重新闻模式的多样性。在滚动新闻中,文字的反映是最快的,但是公众绝对不会满足于文字新闻的索取,他们需要见到最新的图片、听到最新的声音、看到最新的动态影像。对新闻传播者来说,多媒体信息的快速展示,更有利于对公众的吸引,对新闻进程全面而深刻的展示。

建造深度报道结构

随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的加强,一个领域、一个地区发生的新变动往往会对社会各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处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之下,深度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广大公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间的多梯度并存等技术手段的采用,使得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公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报道的特殊优势。正因为如此,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众追求深度报道的需求也就随之表现得更加强烈、更加多样化。他们不仅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与主体新闻相关的各种背景,主体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随着中国网络新闻工作者对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认识的深化,近些年来,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构造深度报道的意识在加强,网站上深度报道的构造也日渐合理。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深度报道”意识还有待加强,操作也不够娴熟。面对让公众及时、全面、深刻地了解其自身生存环境变化状况的职业使命,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仍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注重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以保证各个领域重要新闻发生时,网络媒体拥有对主体新闻在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深层开掘的信息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在重大新闻发生之际,美国网络新闻媒体往往会运用他们强大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对新闻报道实行有力的背景资料支持。

比如,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美国广播公司的网站(ABC NEWS)开通了庞大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专门数据库,将有关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军事、中美关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提供给公众,对克林顿访华的专题报道作了充分的背景资料支持。应该说,近些年来,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业有了很快的发展,网站的数量、规模、运作水平都有了长足进展,但是中国新闻网站的传播影响力还有待于提高。

要想提高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其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对新闻深度的开掘,以便于让公众更准确、更深刻地了解生存环境变化的状态和意义。深度报道必须借助强大的信息资料系统才能实现。中国互联网对公众开放的时间与美国互联网对公众的开放时间相差不远,但是,两个国家互联网信息传播依赖的国家信息化水平相差却是很远的。美国国家信息数字化的工作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到互联网对公众开放使用的时候,美国国家信息数字化的工作已经大体完成。美国的网络新闻媒体在运行中拥有国家强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作为依托。而中国国家信息数字化的工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刚刚提出,至今虽有快速发展,但是国家信息数字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已经建成的各种专业数据库也大多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国家公共信息资源远远没有形成“共享”局面。

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也远远没有建成,因此在新闻传播中,缺乏深层信息能量的支持。处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强化的信息时代,一个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绝对不是“第一时间”的平面动态报道,因为这种往往只能是比其他媒体提前几秒至多几十秒钟的简讯式报道,并不能形成对公众的深层吸引力。中国网络媒体要想提高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必须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要从开掘底层信息资源、建设各种专业数据库开始。

全方位支持交互性传播

网络媒体的出现,彻底宣告了新闻媒体单向传播时代的终结。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公众作为信息单向接受体的被动位置已经完全改变,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强大的交互,公众可以在接受信息传播的同时在媒体提供的交互性信息平台上直接表达自身的见解、情感和需求,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在伊拉克战争开战的3天内,新浪网关于这次战争的专题报道引来的网民评论已经达到26万条。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来源渠道的日益丰富,每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公众往往也从各自的渠道得到相关信息,他们也会把这些来自不同媒体的信息在一个媒体的交互平台(诸如聊天室、论坛)上进行。尽管公众这些信息的交互平台不是媒体的新闻平台,但是,客观上这些信息也投入了大众传播的过程。

由于有了公众群体的全面参与,网络新闻传播就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媒体从业者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公众的价值标准、情感趋向、利益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加强与公众的联系,调整传播策略;另一方面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元性突出显现,实现传播目标过程中的干扰性因素增多,因而对媒体驾驭传播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交互性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要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畅通的与公众间进行即时交流的交互平台,保证及时客观地获取来自公众方面的信息,保证与公众交流的畅通;二是根据实现传播目标的需要,建立起高效的系统调节机制,以便趋利避害,一方面通过吸取公众营养克服自身缺陷而壮大自己的传播能量,一方面也防止干扰传播目标实现的因素膨胀与扩张。

建立合理的纵横链动结构

互联网新闻传播不仅为传播者传播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种种便利,同时也为公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种种便利。在新闻网站丰富的纵横链动结构中,公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调配。公众不仅可以在一个网站中浏览多个页面,甚至可以访问多个网站。公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完全的自由,也为网络媒体超越时空限制组合更加丰富的传播内容、建造更加复杂的网站结构、实现更加多元化的传播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无限优势,用丰富的内容满足公众群体(包括特定公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如今媒体专业化的发展趋向日益明显,媒体往往明确设定了自己的特定公众群体,特定报道领域,但是即便如此,特定公众群体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特定的报道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媒体从业人员要保证传播信息的丰富度,以此吸引公众。专业化信息集成不意味着简陋和单调,特定公众群体也不意味着信息需求的狭窄。

在版面设计上揭示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公众索取同类信息提供便利。由于网站可以实现内容与功能的大跨度组合,可以容纳无限的链动关系,因此,更需要把握好网站结构的有序性,在保证网站丰富性的同时,要避免信息布局的凌乱和结构关系的割裂,要对同类相关信息进行明确的标识,以便于公众发现和索取。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4

1.1网络传播可以大大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数量和范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网络的普及为以前没有条件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上网的平台。这就促使我国网民数量进一步增加,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1.2网络传播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网络传播所提供的途径主要有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这些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网民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

1.3网络传播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马克思主义是不怕交流的,通过交流既可以消除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也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态,方便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也有利于在网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网络传播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2.1西方网络文化霸权的侵蚀。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90%以上,而中文信息仅占1%。这种语言的失衡也意味着文化的霸权。“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者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2.2网络信息多元化的挑战。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各类研究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有在网上信息的权利和自由,由于信息者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致使相关信息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致使网络信息呈多元化状态。

2.3网络虚拟性的挑战。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匿名访问网站、匿名查询相应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这也给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这种网络虚拟性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提出了挑战。

3、网络传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3.1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安全。构建安全的网络传播平台,保证网络平台正常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功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不受到恶意篡改。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先进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净化网络环境,逐步完善网络文化,使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5

关键词:手机短信 移动“飞信” 德育信息 传播 途径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实施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突破刻板的教育模式,得到最佳化运用已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笔者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新途径,并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应用与实施,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估。

手机短信、移动“飞信”及其功能

手机是一种新兴媒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使用广、影响大,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使用手机短信的人群中,20~25岁这个年龄群体使用手机短信的比例最高,达89%。而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是手机短信使用的主流应用群体。学者刘幼昕对重庆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75.55%的人使用手机,其中98.8%的人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谢小刚对江西省高校调查得出,100%被调查者都使用过手机短信功能。56.3%的人认为自己频繁地使用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普及,高校教辅人员常常需要提前安排工作,这些工作大多都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分发下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准确地各类会议通知、各种讲座信息、勤工助学信息、就业工作信息以及突发事件等权威信息。因此,手机短信在高校德育信息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即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易观国际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飞信的活跃账户数达到1600万,跃居市场第三位,排在QQ、MSN之后。易观国际的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飞信用户数量增长迅速,活跃用户数由一季度的1600万增至四季度的2921万,环比增幅达到82.6%。活跃账户数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信的免费短信及其他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对通信费用敏感的人群。如飞信在中国在校大学生中的渗透率已经在30%以上。

移动“飞信”的出现,为手机短信作为大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移动“飞信”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与对方进行手机语聊、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移动“飞信”具有免费短信无限发送功能,通过计算机可以给飞信用户快速、便捷地传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形式自动转发到接收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会丢失;另外,移动“飞信”具有快捷群发功能,可以将信息一次性地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所有学生。因此,移动“飞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传递”方面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

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联姻,建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新途径

传统的高校德育信息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当面口头、纸质通知两种方式,这两种德育信息传播途径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当面口头必须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传者)与学生(受众)面对面,学生才能够接收到德育工作者所传播的德育信息;纸质通知虽然能够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学生时间分离,但不能实现空间分离,学生还必须到张贴通知的地方才能够接收到通知上的德育信息。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话的普及,高校德育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高校网络与电话进行,传播途径出现多样化。高校网络传播能够实现时空分离,但是要求学生上网才能接收到德育信息,学生是否有电脑、是否能够随时上网是网络传播的最大障碍,德育信息是否能传播到每个学生依然是制约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电话进行传播德育信息,只能是一对一地进行传播,非常费时,而且费用也很高。高校德育信息传播途径中,传统的当面口头、纸质通知,相对比较新的通过高校网络与电话进行,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高校的普及,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始探索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来德育信息。然而,德育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传播。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工作量依然很大,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本研究充分考虑到现在大学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其大多数是在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下工作,移动“飞信”的出现,给大学德育工作者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便捷。另外,学生通过手机短信能够及时地收到有关教学、学习、生活、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动态,班级、学院与学校的各类通知。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进行传播:当面口头、纸质通知、网络、电话通知、手机短息、飞信。这六种方式在高校德育信息传播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播范围、有效性、时空分离、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等特点上,每一种传播方式都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缺陷。各种传播途径之间优缺点的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本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德育信息传播途径(如图1所示),充分利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办公室便利的网络媒体,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进行高校德育信息传播。这样,既可以保证高校德育工作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使高校教辅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广泛与顺畅,又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和途径更加多样化,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德育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不足。

应用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本研究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与传统的传播途径有机地结合传播高校德育信息,并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将新的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经过实际应用,为了验证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相结合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最后对使用此方式的教师进行了实地访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教师和学生基本信息。移动“飞信”与手机短信有机结合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使用者的手机服务必须是移动网,并开通“飞信业务”。通过统计,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专职辅导员共有8人(3男5女),为了配合研究,这8位教师都采用了移动网,并且开通了“飞信业务”。学生中(本研究只选择了大=、大三、大四学生),学生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手机普及率很高,达90%以上,其中,

大多数学生采用移动服务,也达80%以上。因此,非常适合应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进行高校德育信息传播。

调查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技术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与传统的传播途径有机地结合进行传播高校德育信息,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对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否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及时地传播德育信息、能否准确地传播德育信息、能否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是否能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8位老师都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有效地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够将高校德育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所有被通知的学生。教师普遍反映过去如果采用当面口头的话,需要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工作难度非常大,太过频繁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采用纸质通知或网络。不一定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及时地收到这些德育信息,一些学生也会抱怨没有及时地通知他们,传播效果差。采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传播高校德育信息,教师普遍认为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教师不再会为一件小事而让学生集合在一起而发愁,不再会为用纸质通知或网络将使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地收到这些德育信息而担心。教师们认为采用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传播高校德育信息,能够明显提高德育信息传播的效果,做到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显示,94.36%的学生认为应该将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95.21%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及时地传播德育信息;94.32%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准确地传播德育信息:96.86%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德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他们的观点更加肯定,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大四学生的事情比较多,一方面要忙于找工作,还需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在学校的时间不确定:另一方面,大四毕业生需要办理的各种事情很多,各类信息通知也很多。因此,大四学生对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进行传播德育信息都持有积极的态度。

结语

网络传播途径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网络 传播途径

1引言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害程序,它破坏计算机系统资源,造成用户文件的损坏或丢失,甚至使计算机系统瘫痪,迫害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这些病毒程序往往都不大,并且大部分是有害的,有些破坏性比较大。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可以自行复制,就象病毒那样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会很快扩散,这些特点都很象医学上的病毒,所以把它们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有害程序,因此它是一种计算机犯罪现象。

计算机病毒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对计算机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还不是十分严重。以后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并成为第一传播途径。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或破坏数据的过程很难被人察觉,有些计算机病毒可以在几周或几月内进行传播和再生而不被人们发现。有些计算机病毒在浸入计算机系统后,立即发作,但有许多计算机病毒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不是立即发作,而是等待一定的激发条件。

2.2激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触发条件,这个条件是由病毒编制者设定的,可以是某一时期、某一时间、某一个特定程序的运行或某程序的运行达到一定的次数等等。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一旦这个触发条件得到了满足,病毒就将突然发作,开始破坏,其结果则由病毒的性质而定,如日期、时间、文件运行的次数等。这些激发条件是病毒设计者预先设定的,这些病毒就象定时炸弹一样,一旦发作,即危害计算机系统。

2.3破坏性

这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也是计算机病毒的目的,轻则干扰用户的工作,重则破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计算机系统,使系统资源受到损失,数据遭到破坏,计算机运行受到干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遭到全面摧毁。

2.4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一个程序是不是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计算机病毒都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它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传播和扩散。当运行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程序以后,可以很快地感染其他程序,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染的速度更快,危害的程度也更大。一般而言,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再生机制,只要一接触便会被传染,此后计算机病毒就会隐藏在一个原本正常的可执行文件中。当用户运行了这样一个被病毒感染的可执行文件,它就活跃起来,开始传染其它运行的程序。如此循环往复,传播扩散,继而扩散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2.5趋利性

具有较强的趋利性。许多病毒编写和传播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木马、后门等程序,盗取网上虚拟财产,获取经济上的利益。

2.6隐蔽性

这是计算机病毒的又一特点。病毒程序在发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户发现,它们有的隐藏在计算机操纵系统的引导扇区中,有的隐藏在硬盘分区表中,有的隐藏在可执行文件或用户的数据文件中以及其他介质之中。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在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同时,难免会被计算机病毒所困扰。如浏览器主页被恶意篡改,系统异常缓慢,频繁重起或死机,都是计算机染毒后的症状。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3.1通过网络传播

电脑网络是人们现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 在当今的国际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来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电子邮件一直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计算机病毒主要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人们可以发送任何类型的文件,而大部分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在这方面的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使得电子邮件成为当今世界上传播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媒介。病毒一般夹带在邮件的附件中,当我们打开附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一些新的邮件病毒甚至能通过Outlook EXPress的地址薄自动发送病毒邮件。

通过网页浏览传播。网页病毒是一些非法网站在其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这些代码一般是利用浏览器的漏洞,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自动执行传播病毒。最近以来“,网站挂马”现象尤为严重。许多正规网站被入侵后,网页中也被植入用来下载木马恶意代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结果显示,今年高考期间,就有20余所高校网站曾遭遇黑客挂马事件。任何可执行的程序都可能被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也不例外,目前互联网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来编写计算机病毒和恶性攻击程序,因此WWW浏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地增加。

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传播。手机病毒最早出现在2000年,目前已知的手机病毒有400多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利用手机就可以轻松上网,针对手机的病毒也将大量出现,无线通讯网络将成为病毒传播的新的平台。

BBS传播。BBS作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栏目存在于网络中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在BBS上用户除了可以讨论问题外,还能够进行各种文件的交换,加之BBS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甚至有专门讨论和传播计算机技术的BBS站点,使之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场所。

通过FTP文件下载传播。FTP是文件传输协议。通过这一协议,您可以将文件放置到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或者从这些计算机中将文件复制到您本地的计算机中,这一过程就称为下载。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习和交流,使互连网上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同时也使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更容易、更广泛。这一途径能传播现有的所有病毒,所以在使用FIP时就更要注意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