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服务范例6篇

科学研究服务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1

第一,高校要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

学校领导要重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高校要根据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情况开展科研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高校的专家学者要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科技发展规划的论证和制订,为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和技术改进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政府和企业解决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高校要鼓励教师不仅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要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科学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多开展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横向课题的研究,解决当地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例如各省市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组织申报时,在项目指南中都明确要求课题要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本地区科技、经济、城市发展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从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开始就要关注市场的需求,改变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不考虑社会需求的状况。高校教师要多从企事业单位获取横向课题,一般情况下委托单位都会给予一定数额的研究资金,这样教师既能帮助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在各方面遇到的难题,又能缓解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存在的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

高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的学科专业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同时也要对短期不易产生经济效益但中长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专业加以扶持,以利于各学科的长远发展。高校要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很多生源来自于周边地区,多数学生毕业后都会在生源所在地就业,高校通过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技术、管理人员,以人才培养的方式服务地方。

第二,高校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与所在地区企业的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由于高校与所在地区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交通条件便利,非常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因而政府、企事业单位很希望高校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对本地高校的人才和技术有较大的需求。地理位置的便利也有利于高校为当地单位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解决本地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高校科研人员要主动加强与地方企业单位的合作。学校的专家学者可以在当地的企业担任顾问,定期到企业调研,了解市场情况,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高校的专家可以把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带回学校,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企业提供必要的经费、实验设备等支持,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学校还可以组织研究团队进行攻关,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还可以让一些在校学生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学研究中来,在企业中建立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这样学校既能解决当地企业在研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又能改变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善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接触到企业生产实际的内容,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企业在高校中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企业提供研究资金和生产、实践场所,高校提供人才、技术、实验设备,高校和企业合办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发适应企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把高校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这样可以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检验高校的科研成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研究、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双方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进步。高校还可以通过与所在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充分推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很重视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大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较高,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很多中小企业缺乏进行高水平技术研发的实力,非常希望能与高校进行合作,来提高技术水平。高校有义务与地方中小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务,这样既拓宽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支持、协调作用。

地方政府要引导高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主动进入市场经济中,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实行政府引导、校企共建的模式,政府和高校共同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汇聚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地方政府可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金,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经费,培育具有实用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批与企业合作的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园区,制定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校和企业加入进来,充分调动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为高校转化科技成果提供平台。我国的政府部门和各种大学评价机构除了把高校获得的各类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申请的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作为评价高校的指标,还要把高校服务社会、为经济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作为对高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动力。地方政府每年可以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校进行宣传和表彰,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并促进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

第四,高校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建立自己的科技产业,直接服务社会。

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有效推广。高校还可以通过科技中介机构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高校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的网络平台,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研究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高校创办自己的科技产业,直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地方政府要给予高校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鼓励高校开发自己的校办产业,发展以高校科研为依托的高科技企业,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知识和经济的有效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的校办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为提高我国的高新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2

关键词:学科化服务;模式构建;研究现状

本文系遵义师范学院基金项目论文之一(项目编号:12ky03)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5日

一、学科化服务的概念

学科化服务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信息服务概念。在国内最早见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内部资料。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李春旺指出: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其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开发知识资源,集成学科专业属性的知识产品,面向学科提供知识内容服务;是提供增值的知识资源,集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学科化信息服务通常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KnowledgeModel,K模式),它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领域及服务机构,组建一个个灵活的学科单元,将资源采集、加工、重组、开发、利用等工作融于每个学科单元中,整合传统图书馆职能部门,使信息服务由粗放型管理转向学科化、集约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深入、更精细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构建

普遍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应面向学科,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构建学科化服务平台,建设学科信息环境。通常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是由学科化服务用户、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信息资源库和共享知识库等构成。

(一)学科化服务用户。用户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科化服务的用户是指通过知识媒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人或组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用户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教师兼具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责,需要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信息,而学生以“学”为主,主要需要所学专业的学科信息,但部分研究生也需要一定的科研信息。在学科化服务模式中,用户不仅是学科信息的需求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促进者和激励者,并将成为未来学科知识的创造者和学科信息产品的提供者。

(二)学科馆员。国内没有对学科馆员的统一、规范的定义。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化服务的主导。学科化服务要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背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要参与到学科化服务的全过程。学科馆员需要收集、整理、组织和开发学科信息资源,解答来自用户的学科知识疑问,把繁多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后提供给用户。

目前,学科馆员制度主要的特点是由学科馆员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或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推广资源与服务、资源保障与信息需求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情报研究、信息推送等。

(三)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学科化服务智能化平台是学科化服务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用户和学科馆员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一个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科用户接收获取学科化服务,馆员提供服务。学科化服务的组成部分、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都体现在这个平台上。

(四)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包括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库是学科馆员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学科馆员的首要任务之一。信息资源库的组织管理大多严格按照学科分类进行,以网络为依托,以元数据作为加工规范,内容包括馆藏资源库、各种信息检索系统、学科专家库以及网络资源,包括文献、事实、数据等人类显性知识,如学术和学位论文、工作报告、实验数据和结果、软件产品及相关资料、各种(观点、看法、思想、经验、诀窍)的总结、科研活动中创造的其他智力产品和数字化对象等。

(五)共享知识库。共享知识库是指以特定学科或专题内的专家、纸质文献、数据库数据和网络信息资源为知识来源,以知识单元为基础存储对象,利用计算机来表达、存储和管理的关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的集合。共享知识库是学科化服务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库中的知识既包括学科馆员在解决知识服务用户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搜寻到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学科馆员运用自身的隐性知识、结合从信息资源库中获取的显性知识所形成的,能够解决用户特定问题的新的知识成果。这些知识被捕获、录入知识库,并经过加工、整理、评价、排序等程序构成知识库的主体,以便在合适的时机提供给新的读者用户或者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产品。

三、国内外学科服务现状

国外没有明确的“学科化服务”这一说法,但学科馆员研究比较早,研究的层次也比较深,重点放在学科馆员的研究上。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行,充分体现了学科化服务的思想。学科化服务的服务主体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属于学科化服务的范畴。学科化服务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3

[关键词]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 用户沟通 用户研究 沟通障碍

[分类号]G251

学科馆员服务机制是当前国内学术性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正积极探索的一种创新服务机制。学科馆员服务中的用户沟通(以下简称“学科用户沟通”)贯穿了学科馆员服务全过程,是研究和推进学科馆员服务的重要一环,对学科用户沟通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近3年的学科馆员服务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与具体学科用户的沟通越深入,服务效果就越好,反之就会觉着学科服务无从着手。

1 学科用户沟通研究现状

所谓学科用户沟通,是指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采用言语、书信、电话、网络等交流方式,进行学科资源及其服务、信息需求、服务反馈、思想情感等多方面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双方达成共识、自觉协调各自行为,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目前国内文献中尚无专文探讨该问题,甚至少见子标题性的论述。有一些学者在论述学科馆员素质及相关内容时提及“沟通”,还有一些在论述学科联络、学科服务问题时提及。金业阳指出,“学科服务是沟通用户……较为理想的模式”,但未展开论述。李武认为,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应“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科馆员的学科水平和沟通技能”,也仅限于简单强调。值得―提的是,陈永平将沟通表达能力作为协调互动能力之一列入了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范畴。

学科馆员服务是在图书馆产生发展的,一般的关于读者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学科用户沟通具有指导作用,如关于读者沟通的要素研究、障碍研究等成果都对学科用户沟通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学科用户沟通毕竟根植于具有创新意义的学科馆员工作之中,具有其特殊性:在沟通方式上,强调“主动性”,主动向用户推送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新政策等,主动获取用户信息;在沟通对象上,强调“学科性”,主要面向某同一学科(群)的专业用户进行沟通;在沟通内容上,强调“知识性”,即以学科用户为中心,“面向学科领域、研究机构以及科研过程,遵循学科信息交流内在的规则,……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主要解决科研人员在学科教学及项目研究中遇到的研究性问题”。

2 学科用户沟通的作用

用户沟通在学科馆员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户沟通是学科馆员面向学科用户推介资源、开展推送式服务的主要渠道。学科馆员在沟通中有意识、有侧重地向学科用户传递图书馆新资源、新服务、新活动信息,增强用户的需求针对性。

通过直接的信息沟通,学科馆员可以方便获取关于学科用户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既是学科馆员对重点学科用户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前提,也是学科馆员整体把握学科用户信息需求及其变化、适时调整学科服务策略的必要条件。

用户沟通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学科馆员工作的目标在于创新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形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推动力在于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间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有效而及时地沟通信息,热情饱满地推介资源与服务,主动了解用户信息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的这些实际工作成效容易获得用户的情感认同,推动双方的深入沟通,这有利于消除用户的图书馆误会,化解矛盾,减少冲突,促进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

学科用户沟通对话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机制整体的效果与效率。从图书馆角度分析学科馆员服务机制,它是图书馆向学科用户提供主动的学科指导的机制。而从系统角度展开分析,则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互动的两个方面,该机制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强调“用户中心”的双向对话机制。学科馆员在机制中居于主动地位,是直接推动者,他在主动沟通中,获取用户信息,并据之主动响应、给予满足,同时这也将持续调动学科用户的对话积极性,推动双向互动。

3 学科用户沟通过程分析

根据信息沟通原理,学科用户沟通过程是指学科馆员通过既定的渠道把学科信息等传递给学科用户(见图1)的过程。学科馆员是信息发送者,学科用户是信息接收者。沟通过程的具体步骤为:首先,用户沟通开始于学科馆员,他将有关的学科资源信息进行综合,“实施再构建,使学科的单一信息、零散信息、新旧知识等进行再组织、集成”,这种再组织、集成就是根据学科用户能够了解的方式“编码”信息的过程。其次,将上述符号传递给学科用户,传递方式可以是纸面的、网络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甚至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形体动作等来配合表示。第三,学科用户解码,即接收符号,将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只有在学科馆员和用户对符号的含义都有相同或近似的理解时,才可能出现正确的沟通。由于学科馆员编码和传递能力的差异、学科用户接收和理解水平的不同以及其他噪声的干扰,信息的内容和含义往往被曲解。同时,学科馆员通过了解学科用户的反馈来获得这样的个人知识:所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学科用户准确无误地接收,在此基础上,学科馆员因势调整编码策略、传递渠道、说明方式等。这就构成了信息的双向沟通。

4 沟通障碍分析

依照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科馆员与用户沟通时,其影响因素既有外界噪声,也有系统内各因素的影响。结合学科馆员工作实际,笔者以为,学科用户沟通障碍主要有4类:编码与解码的差异、人际交往障碍、学科障碍和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

4.1 编码与解码的差异

学科用户沟通中,编码与解码的差异主要是指,由于学科馆员与用户双方在语言能力、知识素养、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从而引起沟通障碍。即信息发送者对信息编码后送出,信息接受者获得信号并依据自身理解解码,因双方的上述差异而导致信息解码与编码出现异判――解码信息与源信息存在差距,从而引发沟通失真。彼此差异越大,沟通就越困难。目前,学科馆员服务在国内还是一个新事物,学科馆员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深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去开展服务。传统图书馆服务在网络环境下日益式微,而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又都是在传统氛围中培养发展起来的,对学科用户群及其内部沟通的研究不够,对具体的重点学科用户不熟悉,对主动推送式服务的理解欠缺,方式单一,都会导致沟通障碍。同时,近年来图书馆领域在资源组织方式、存储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的革命性变革,也对学科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科信息的有效沟通。

4.2 人际交往障碍

在学科馆员服务起步阶段,学科用户沟通中的人

际交往障碍最为突出,主要有以下4种表现:①某些学科馆员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自卑心理。某些学科馆员认为图书馆只是辅助机构,已被边缘化了,没有认识到这种边缘化是由于图书馆没有真正融人到组织发展实际所造成的,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借助扎实的学科馆员工作可以重新夺回机构信息资源中心地位。同时,部分学科馆员对自身在占有学科信息资源和检索技能上的优势地位信心不足,为学科用户的高学历、深资历所畏服,看不到双方的互补性。这些自卑心理极易消磨学科馆员的沟通主动性,导致其在沟通中消极退缩、敷衍了事。②沟通中存在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或过于冷漠。有的学科馆员在沟通时不分场合和对象、不顾沟通问题的轻重缓急,即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有的则对学科用户反应冷淡,对用户的需求反馈拖拉,即情感反应过于冷淡。③缺乏沟通技巧,导致沟通失败。其具体表现为:缺乏观察;疏于倾听;表达模糊;忽视沟通前的准备工作,甚至在沟通时还对沟通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心巾无数;埘用户反馈不了了之等。④学科用户既有的图书馆成见,不利于学科沟通,直接干扰着学科用户对“学科馆员”这一新生事物的接纳程度,甚至有用户认为这只是图书馆的作秀。由于人际障碍存在,在学科用户沟通中出现沟通困难就在所难免了。

4.3 学科障碍

学科障碍包括学科知识障碍和学科地位障碍。学科馆员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问题及其来龙去脉,从而更准确地检索、评估学科信息,为用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张沙丽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一文指出,目前国外理想的学科馆员标准都是“具有某一特定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有2-3年学术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经验,且最好能掌握较多的计算机技能,熟悉一种或多种外国语言”等等。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要求,现实运作中很难找到符合这种条件的学科馆员。“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还是愿意接受那些只有本科专业知识及图书馆专业的硕士生。同时,有些教员们也认为,有无某一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不重要,一个好的学科馆员应首先具有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能力”。国内的情况从袁红卫的调查数据中可见一斑:“在武汉大学等12所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中,共有学科馆员152人,其中本科学历103人,硕士学历46人,博士学历仅3人。就专业背景来看,在152名学科馆员中,有106名具有对口院系的学科专业背景,占调查人员的69.73%”。由此可见,学科知识障碍是国内外图书馆界开展学科馆员服务时遭遇的普遍困难。

学科地位障碍是指信息接受者接收信息作出判断,也对信息发送者作出判断,信息源层次越高,便越能被接受。而且,不同地位者沟通时,高地位者传递信息无所顾忌,低地位者却有所顾忌。反映在学科用户沟通中,学科教研人员作为主要用户,在学科素质角度,学科用户处于优势;在工作岗位角度,学科馆员与用户属平等地位;而在学科信息检索角度,学科用户又居于劣势。因此,根据沟通理论,在学科用户沟通中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学科地位障碍,这势必影响信息沟通的效果和服务有效性。

4.4 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

学科馆员与用户进行沟通,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组织结构和沟通网络中进行的。时空距离对信息的沟通及其效果具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双方面的直接交流有利于增强沟通效果,若双方距离太远,进行间接沟通则影响沟通效果。如在高校合并、新校园建没完成以后,各新老校园地理位置分散,将引起高校图书馆与距离较远的学科部门沟通困难;又如属于同一学科群的各学科部门不集中,也不利于学科用户沟通。

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沟通网络有利于信息沟通。如果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层次太多,沟通网络不完善,信息从高层传递到基层环节过多,就会引起信息损耗、失真、失效。据调查,每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信息就会丢失30%左右。当前,国内流行的学科馆员服务网络是一种基于图情教授的服务网络,而且是学科馆员单人负责的“一对多”型的服务网络,图情教授的设立增多了沟通层级,有可能成为整个沟通过程的瓶颈。同时,单一学科馆员作为唯一的信息源也必然限制信息源的扩散能力。

此外,图书馆的网络化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时时走进图书馆,确实存在部分学科用户对图书馆联络根本不感兴趣,建议未得到及时反馈的学科用户从心里疏远图书馆,因学科馆员服务层次不能满足用户提问而致用户怀疑学科馆员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科馆员必须面对的沟通环境障碍问题。

5 学科用户沟通改善策略分析

5.1 在选拔、培养学科馆员时,重视对沟通能力的握第一手资料和获得反馈信息,同时增进双方情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直接的学科用户沟通可使学科用户有一种归属感和关注感,从情感上拉近双方距离,激发学科用户对学科服务工作的关注和配合,进而帮助学科馆员在学科用户群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关系。学科馆员应学会把握沟通中的情感尺度,充分利用情感激励机制调动学科用户积极性,多向拥有学科知识优势的用户请教,多根据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现状提供个l生化文献信息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双方的互信与互动中建立“学科馆员”品牌,形成“有信息困难找学科馆员”的口碑,开拓出学科服务新局面。关注和培训

学科馆员既是学科资源“推销员”,也是学科信息需求的“情报员”。要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重要,沟通能力也重要。但是,我们在实际运作中常常只重视专业背景,而忽视沟通能力。试想,一个专业扎实却不善表达交流的学科馆员,他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肯定顺畅不了,其学科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一个沟通能力强的学科馆员,即便其学科背景相对弱一些,也可以通过借助“外脑”来做好一个学科资源“推销员”和学科需求“情报员”的工作。因此,选拔学科馆员应重视对沟通能力的考察,最好能选出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兼备的学科馆员,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较合适的做法是选建2-3人的学科馆员小组,组员各有所长,有主有次地互补工作,这是既利于开展服务,也利于培养后备人才的学科馆员服务长效机制。

针对加强沟通技能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建议通过实例剖析、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开展沟通能力培训,提高学科馆员在恰当准备沟通资料、营造良好沟通氛围、适时引导沟通话题、准确把握沟通进程等多方面的能力,做到“沟通表达简单明了、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及时同应用户反馈、乐于倾听善于自控、感情交流真情自然”。心理学培训则可以提升学科馆员的“悟人”能力。在学科服务中,每个学科馆员面对的学科用户众多,若要与用户顺畅沟通,高效服务,就需要学科馆员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多观察,多积累,学会从用户的谈吐打扮,借阅书籍中判断对方的身份、性格、兴趣

爱好等,从用户的表情、语言和体语中分析其信息倾向、表达隐喻等,从而发现沟通中最佳方式,实现良性互动,提高沟通质量。

5.2 为学科用户沟通理顺渠道,建立良好的宏观沟通环境

图书馆应针对学科服务工作的4个不同阶段――宣传推广资源与服务、资源保障与需求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和学科情报研究阶段,认真分析阶段性特点,建立“围绕学科服务开展各项工作”的局面,解决学科馆员的“粮草之忧”;与各学科建制机构(院、系、所)加强互动,广泛宣传,借助机构行政力量推动学科服务工作;建立学习制度,提升学科馆员沟通素质,例如以演讲、论文、讨论、讲评等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的交流学科工作业绩和有关学科服务、用户沟通的方法技能以及经验教训等;或者建立学科馆员交流的在线平台、博客圈,来提高学科馆员的实战能力。

大力支持学科馆员,要利用好网络的资源价值、工具价值,既要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搜集、整序、集成、学科信息来服务于学科用户,也要利用网络建没学科专业服务平台来深化学科服务。如提供网上免费学科资源;建立资源丰富的学科导航系统和专题数据库;积极建设编排人性化、符合学科交流特点的学科数字图书馆;为及时了解用户意见、回答用户提问等,没立基于学科的学习社区、兴趣社区、讨论组、虚拟学习中心和QQ群、博客圈等网上学科服务沟通平台。

5.3 多途径提高学科馆员专业素养

学科知识障碍是国内外学术图书馆界在开展学科馆员服务时遭遇的普遍困难。目前,有两种观点可以借鉴。张沙丽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一文中提出“并非每个学科馆员都有其所负责学科方面的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多年的学科工作经验,经常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和短期培训,阅读有关文献,与见他学科馆员同行交流,也可成为一个称职的学科馆员”。朱天慧提出,吸纳相关专业学科不低于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经过岗位培训充实学科馆员队伍。同时可以提请国内图书情报院系重视上述模式,加强与其他专业学科院系的联系和协作,探索适应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图书馆员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还可以借助外脑,在目前国内聘任图情教授的基础上,聘请相应学科合适的研究生做学科馆员小组兼职成员,或者聘请热心学科工作的退休老教授担任学科馆员小组的指导教师,协助开展学科服务工作。

5.4 加强用户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学科馆员应加强对学科用户的研究,力求对学科用户做到心中有数:①建立学科用户知识库,为主动的具体的学科用户沟通准备好第一手资料;②强化学科用户群体研究,包括对数量规模、用户研究方向、信息需求类型、需求量、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摸清相关学院的各学科团队构成、对话方式和活动频次,为有针对性的梳理各方向学科信息、深入开展学科情报研究作准备…;③深化对学科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的研究,做好有针对性的学科用户培训工作;④持续开展对重点用户信息需求的跟踪研究,不断深化对相应学科的理解、对学科核心期刊及数据库的高度熟悉和对学科信息敏锐性的提升。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4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十几年中,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大众深入了解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这篇文章通过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特点等的介绍,让我们可以对图书馆学科服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76-02

近些年来学科化服务的推广,让人们看到了图书馆学科化的对于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的优势。这些优势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对学科化的研究中。在推行图书馆系统学科化的十几年中,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需要继续对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进行深入探索。

1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内涵

1.1 内涵

学科服务体系就是图书馆为了实现对读者提供个性化和主动化的服务这一任务,建立的以用户学科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系统。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以学科为主线,在建立过程中融入学科、组织师生和服务师生,一求提供学科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为服务学科设立专门的学科管,在学科管内需要配备有丰富的专业类图书和期刊。而且学科管需要根据读者的不同要求分设学区,例如:个人学习区、小组讨论区、文献资料区、视频演示区等。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以学科为单位向服务学科提供更多的专业性的数字资源。比如:学科介绍、学科动态、会议通知和精品课程等。

泛在知识环境指由网络设施、软硬件、信息资源和人等构成的科技知识基础结构,通过计算和通信等便利条件,使得人、数据和信息等资源能够彻底发挥作用而构建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我们目前处在这种环境当中所以需要我们的图书馆通过泛在的服务模式构成一个开放式的泛在服务体系。所以我们建设的学科服务体系应该是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服务体系,应该是能够实现资源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的服务体系。

1.2 特点

学科服务体系的特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科服务体系有较强的主动性,进入信息时代,高等院校开设的科目在增多,读者对信息量的获取在增多。通过网络虽然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的信息,但是信息的有效性较差,我们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时常常面临一个

关键词 出现大量信息的情况,要想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需要我们在搜索到的海量信息中进行筛选,这样会消耗大量精力;而学科服务则可以通过和读者进行有效和积极的沟通,给读者提供相对有效的信息,大大减少了读者消耗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科服务体系有较强的动态性。学科服务体系属于一种交互服务体系,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整合,可以给用户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而且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可以提供给用户符合自己身份的信息范围,而且提供的信息是处在不断的更新当中。

2 学科服务的构成要素

学科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学科用户、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平台、学科信息资源库、学科服务管理、学科服务评价等。学科用户是学科服务体系的服务用户,是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的对象,也是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的使用者。高等院校学科服务体系的服务用户主要有:高等院校的老师、学生、科研人员,还包括一些有学科服务需求的用户等;学科馆员是指以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所属学科进行专业的文献选择,并且对学科用户提供对所属学科领域的专业的书目咨询和教育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是整个学科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学科服务体系的动力。学科馆员的任务是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学科用户顺利的完成信息检索等服务,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科用户实现自己的需求;学科服务平台是一个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服务平台是学科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持,学科服务平台成功的将学科用户、学科馆员和学科信息资源链接起来,在这个平台上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学科信息资源库是高等院校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的保障,没有信息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源的支持整个学科服务体系无法开展起来,换句话说学科信息资源库就是学科信息服务体系的弹药库,没有弹药怎么进行“战斗”。学科信息资源库包括的信息资源不仅仅是高等院校图书馆中的实体印刷文本,还包括虚拟的网络信息资源,比如:高校建立的外文数据库;学科服务管理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体系,只有制定符合学科服务体系发展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科服务有序高校的进行;学科服务评价是优化学科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学科服务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学科服务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学科服务才能不断该井。目前存在的学科服务的评价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法等。各个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评价方法。

3 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3.1 主体层构建

馆员是构成学科服务体系的主体,对主体层进行构建就是对馆员的建设。建设主要分为三部:第一,对馆员队伍进行规划,规划内容包括馆员人数、馆员的任职条件、馆员的培训以及馆员工作的评估等。第二,选择合适的馆员,学科馆员是整个学科服务体系的主体,优秀的馆员对于整个体系的运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馆员的选拔上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好的馆员还需要合适的分配做到人尽其才,对于馆员的选择完成后还需要对馆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第三,对馆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馆员工作考核有利于对馆员工作的监督,也可以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3.2 资源层构建

信息资源学科服务体系开展的基础,所以对资源层的构建也是整个体系的重要部分。对资源层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资源收割方面。高等院校图书馆目前掌握的信息层是异构和网络学术资源,这些资源是学科服务得以实施的物质保障。馆员应当从掌握的资源层的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己图书馆所需要的资源的收割条件,从资源收割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出发,通过资源整合系统对资源进行规模性的收割。第二,资源筛选,为了保证学科资源的质量,并使其符合高校的专业情况,应该对收割后的资源进行筛选。资源的筛选需要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通过人工或自动筛选等方式完成筛选工作。第三,资源保存,筛选后的信息应该根据内容分类保存。这样才能使信息库整齐有序,也方便用户查询信息。

3.3 管理层构建

管理层包括对用户的管理、资源的管理和统计的管理。用户管理的用户需要根据系统使用者的不同进行划分,包括:系统管理员、馆员和学科用户。对用户进行管理是为了提高系统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已经收割的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统计管理,主要是对用户数据和馆员工作量等进行统计。进行统计管理工作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来完善系统。

3.4 应用层构建

对于应用层的构建主要包括3个模块:检索模块、咨询模块和个性化服务模块。检索模块通过构建检索系统,来实现模块功能。由于学科服务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种类和数量十分庞大,所以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应当建立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相关的检索词语或者有关公式,找到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检索可以过滤一部分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查找难度;咨询模块通过构建咨询系统,来实现模块功能。咨询系统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邮件、电话、QQ等方式向馆员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咨询系统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限制,给用户提供了方便;个性化服务模块通过构建个性化服务系统来实现模块的功能。个性化服务系统主要针对用户提出的特定要求来对用户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创新。学科服务体系作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图书馆体系,必定会在图书馆的建设上发挥更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梅,应峻,徐一新。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1)。

(2)宋海艳。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学习空间融合服务的探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7)。

(3)陈恩满。基于CNKI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与学科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

(4)马林山,赵庆峰。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01)。

(5)黄军荣,上官明愫,施宏伟。基于360度绩效考评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

(6)廉立军,叶素萍。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01)。

(7)付清香。资源整合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变革[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03)。

(8)林美惠。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5

关键词:社会服务 本科 产学研 应用型

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宗旨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除了要有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外,还必须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测试仪器与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很难寻觅到系统的与社会服务联系紧密的相关环节。所以,有必要研究和探讨社会服务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实施方法。

1.本科生参与社会服务的可行性和意义

1.1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目前,各专业实验条件完备,能够保证完成教学和大部分科研需要,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更新。新专业实验室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所购仪器设备均是专业办学中较先进的、较精密的,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其中一部分达到了重点实验室的精度要求。

1.2社会服务的意义

根据专业设置特点和实验教学条件,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提供一定范围的社会服务,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又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合理的补充了教学,同时为学生学习知识、提前接触社会实践、积累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2.本科生社会服务的实施方案

提出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补充,组织学生提供社会服务的理论条件基本上成熟,需要补充的主要是实践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部分硬件设施,以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2.1社会服务体系的构成

(1)社会服务对象和范围

依据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业务范围,确定社会服务的对象;同时,根据实验室的设备情况,确定合理的相对全面的社会服务范围。

(2)社会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要保证各年级间社会服务的可持续性,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拟以三年级学生为主,二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各班级抽取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困难学生,形成部分带动整体,共同参与社会服务的良好效果。

(3)社会服务实践技能的培训

指导教师负责实践技能的培训,不仅教会学生仪器设备的使用,而且要达到独立操作和应用的程度;同时,作为一个服务团体,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4)社会服务实践设备的完善

进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学校教学体制和设备建设总体规划下,结合实验课程的实际需要,购买部分新仪器,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科研实力,也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2.2社会服务的实施

考查分析专业特点,结合特定社会服务,对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确保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专业教师和实验人员组成培训和管理小组,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该较齐全,可以保证社会服务的可执行性,并适时的依据实验室具体需要和学校建设基金的情况购置新设备。

具体实施方案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明确服务对象和范围,组建服务管理体系;第二阶段:进行社会服务实践技能的培训;第三阶段:组织进行社会服务实践。

综上所述,这种基于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服务于社会,形成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结论

本科生社会服务,将实现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质性突破,即“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自身的特点,合理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服务团队的组建、培训与管理等等。在尝试性实施阶段,可在各方面条件较具备的个别专业进行试点,重点为确定服务对象和范围,服务团队的组建、培训和具体工作的实施。

社会服务的实施,将会使最大范围的学生受益,他们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社会服务任务,使自己强化了对专业的认识,培养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兴趣,建立了就业优胜信心。同时,能够带动整个班级向更好、更高的层次进步。专业教师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专业的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水平,形成优势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

[2]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

[3]王守义,王建华等.农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12:86-87.

[4]郑玉刚,范栋华.关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151-154.

[5]毕建杰,叶宝兴等.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12(4):83-84.

科学研究服务范文6

作为北京地区有影响力的创新研究机构之一,中心共有90名员工,其中近70位科学家,学科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每年开展的科研项目超过50项,2011年总收入2700万元。大批研究成果和积累的丰厚资源,为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与社会经济产业,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和信息支撑。

现中心主任张士运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负责基础研究、科技统计、科技项目招标、部级项目管理以及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长期从事战略与政策研究、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投标以及投资分析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十几项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相关课题,“北京市科技资源整合与科技计划管理研究 ”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相关论文曾获得北京市统计局一等奖,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三等奖等,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中心秉承“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引领未来” 的理念,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机构,并积极营造“以学习促思考,以思考带学习”的研究氛围,用团结向上的文化凝聚每个研究人员的力量,打造创新型研究团队。目前已经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开南大学、正修科技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辅英科技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从最初的交流访问到合办研讨会再到实质性课题共同研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中心的服务

――从事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统计与调查工作,向社会创新数据并提供咨询服务。

――研究技术创新政策,为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咨询。

――研究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发展的相互作用,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咨询。

中心的团队

――科技统计与分析团队:从事北京地区科技统计调查,科技统计制度发展、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结果可视化,科技统计指标前沿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与政策研究团队:从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企业创业、科技与金融、创新平台建设等国家及区域创新政策研究。

――科技战略与管理研究团队:从事科技发展规划、创新战略、创新体系发展与资源整合研究,并从事政府科技管理、创新人才管理、资源条件管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