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导论范例6篇

网络传播导论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1

目前,许多网站的新闻标题浮夸内容空洞,没有交代清楚新闻发生的背景,没有实质的内容,使读者不能从报道中获取有效信息。另外,除几家大型网站能够全天定时更新外,其他网站新闻更新次数少,不及时。网络新闻增加法律纠纷。首先,我国现行有关著作权的法律中,缺乏与数字化作品有关的规定。其次,网络传播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转载行为,有的商业网站直接转载其他公司或媒体的原创新闻。再次,由于监管力度不够,网络新闻中存在许多隐私话题,任何人的个人信息都可能在网络中被曝光。

二、网络新闻舆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媒体失语问题。及时反映舆论,是新闻媒介引导舆论导向的主要职能。网络传播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若网络上各大媒体不能对社会突发事件或政府的重要决策进行及时准确报道,就可能会引发群众恐慌社会动荡。同时也会使谣言乘虚而入,影响公众对事实的判断。(2)网络新闻硬性宣传问题。首先,部分网络新闻偏离实际,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将不符合发展需求的观念强加于众,影响正确舆论导向。其次,网络媒体宣传基调过高,同样偏离了实际情况,引起公众的反感。再次,当今媒体推出的典型报道,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并没有深入人心,进而引发受众对媒体产生的权威和信誉产生怀疑。(3)网络媒体信息失控问题。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失控的问题,网络中流传的各种虚假新闻会让公众被误导,也会造成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不利影响。

三、如何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舆论引导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2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舆情演变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经过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刺激后,人们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各种认知、情绪、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青年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容易被网络舆情所左右,因此加强高校舆论引导意义重大。

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与角色,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其它领域网络舆论的特点。

1.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力大。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逐步失效,以微信、微博、QQ群、BBS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聚集性更强,与大多数主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舆情信息传递速度将更快。同时,由于高校的特殊社会地位,社会媒体及大众对于高校普遍关注度较高,突发事件相关舆情一旦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对于外界的影响力将迅速扩大。

2.从众效应明显。高校聚集大量思想单纯、活跃、易冲动的青年学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由于消息来源于周围熟悉人群,致使大学生对于消息的认可度非理性增加,往往极易丧失对于突发事件的合理判断,往往“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因此,较之一般突发事件,他们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反应更为强烈,舆情持续周期更长,后续影响更为严重。

3.交互性强。网络技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解决了高校师生沟通交流方面的时间与空间障碍,促进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对于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发达便捷的新媒体传媒环境能够使学生不仅成为事件信息的获取者,更有可能成为事件信息的、传播者,直接导致突发事件与舆论的交互性增强,甚至导致舆论直接影响突发事件发展进程,两者往往相互影响、协同演变。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

结合舆情传播与变动内在过程与特点,可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孕育与形成阶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是指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较短时间内网络载体出现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文章等信息,包括网民有关该事件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观点、评论等。对于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持续时间长的事件,一段时间之后,网络环境重新出现相关舆论,亦可归入舆情孕育范畴。网络舆情的行为种类主要包括:发帖、图片、微博、链接、评论、音频视频等公开,支持网络舆情的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邮件、维基百科、微信类自媒体、即时通讯等工具。其形式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的新闻诱发网络舆情、网民自发自编内容诱发网络舆情等。

2.扩散阶段。舆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表达为舆论传播,在网络舆情形成后,经复制、转载以及告知、转发,传递范围急剧扩大,获知群体规模快速增加。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高校人员的信息水平普遍较高,舆论环境相对开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人员规模庞大,传播人员结构多元化。网络舆情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非相关者的责任及关注意识、网络媒体的新闻追逐等。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呈现典型的网络弥漫方式,以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为节点,以事件及围绕事件的相关评论为主要内容,从个体传播到网络媒介,再回归现实个体,获知群体规模扩大,舆情空间快速扩张,舆情量急剧增长。

3.变换阶段。网络舆情在演变过程中,随时间及空间的扩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主体与要素不断增加,在相关行政力量的介入、事件信息的变化、新闻媒体的引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网络舆情对象、内容、形态、烈度、指向、关系等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网络舆情的变换成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之一。

由于舆情变换直接牵涉到舆情本身的内容,舆情变换的检测与界定相对较困难,一般通过舆论形态、烈度、指向及关系等多维度进行监测。其中,网络舆论形态主要是指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舆论的长度、内容特征等;网络舆论烈度是指通过网络用词可以界定的舆论态度、情感等激烈程度;网络指向是指网络舆论主要议题、指向主体等;网络关系是指网络舆论主体之间对抗或同盟关系、网络舆论观点一致或不同的关系。

4.衰减、消退阶段。网络舆论与其关联的突发事件相对应,随突发事件经历发生、发展、消退等环节后,网络舆论同样逐步衰减、消退。随着时间推移,网民关注度降低,舆情热点逐步冷却,伴随新事件、新刺激的产生,网络舆论将转向新目标。对于影响深远、利益牵涉面广的突发事件,虽然暂时已经消退,但是当新的关联性元素出现时,极有可能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又将激发网络舆情的新一轮起点。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笔者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演变过程及演化规律,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以下建议与参考。

1.构建预警监测机制,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应当与地方职能部门联合,健全突发事件舆情监测体系,与地方网管部门、公安网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及时获取信息,确保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工作全面及时。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以科学的方法监测网络舆情、发现舆论形成征兆、分析发展变化的趋势,方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另一方面,高校在面对收集而来的各种舆论信息时,应当完善舆情甄别与分级机制,建立专门的舆情分析部门,及时检测与挖掘舆情信息。针对舆情信息系统整理、研究、判断,科学合理地分析突发事件可能形成的舆论风险,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

2.健全舆情应急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准备工作。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一方面,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完善高校网络言论与行为的规范制度,建设网络舆论日常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网络舆论引领人才队伍。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舆论的引领人才,培养他们对于日常事件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个人观点的总结能力、文字的感染力等,培养他们吸引网络,将他们逐步提升至网络群体交流的中心位置,帮助其拥有影响网民、引领网民关注点的特殊力量。通过他们间接控制话语权,正向引导舆情发展。

3.优化舆论引导联动机制,及时响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首先,完善信息制度。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缺失。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必须完善新闻机制,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公开量,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权威。

其次,完善资源整合机制。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内外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共关系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等优势,整合舆论引导各类管理资源,建立由高校、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个体等主体共同构建的舆论引导管理网络,促进各类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形成合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水平。

4.重视恢复与总结,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进入衰减与消退期后,高校要及时总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正向引导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增强师生居安思危能力水平以及忧患意识,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齐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认识与思考[J].传媒,2014(6).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3

黑龙江女主播微博举报人大代表后纪委翌日就成立专案组,陕西“表叔”杨达才、广东“房叔”蔡彬、河南“房妹”之父翟振锋等也相继被网络举报掀翻落马。在微博上,140字的力量能积羽沉舟,一秒钟转发能在短时间内将线上舆论转变为线下动员。任何微弱的声音经由微博杠杆,蚂蚁也能撬动泰山,在今天已不再是危言耸听。

短短两年多,微博以一种令人眩目的速度呼啸而来,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传播理念和方式,把社会迅速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博时代,网络舆论传播也因此进入了新时期。

客体转发为主,主体信源模糊

传统媒体的信息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是单向广播式传播。而微博每条不过140字,能说话、会写字的人就能胜任,并随时可以用手机和电脑发送。传播方式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传统新闻需要推广发行才能实现传播的广覆盖,微博却像长有翅膀,只要你微博里的“爆料”够劲爆、够机智,就会有数不清的人为你频频转发,短短几秒钟可以传遍漠北朔边、海角天涯甚至远播海外。

微博的传播是构建在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以客体转发为主的传播,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叠套在复杂的网络关系中互动转发,延绵而成。所谓叠套就是众多博主和粉丝之间重重叠叠的关系交织,在最初的第一级传播中,博主发的任何一个文字、一幅照片、一个链接都可即时地让他所有的粉丝分享。因此只要一条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利益的穿透性,也就是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关注,理论上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

2012年3月16日,包括新浪、搜狐等在内的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全面实行微博实名制。规定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昵称可自愿选择。3月16日后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制度的出台就是靶向解决网络舆论主体隐蔽、匿名传播的问题。

主体隐蔽、匿名传播是微博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个性化的信息传输空间,同时也为网络舆论的传播提供了隐蔽的渠道。这种传播方式得到广大博主和粉丝的高度支持,因为大家可以借其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下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自由的释放。但要看到,匿名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使社会个体得到一种自由表达和压力释放的途径,为社会弱势群体获得话语权和表达权,在一定程度上校正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这种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舆论传播方式,也为持有各种不良诉求的人提供了传播工具,能使社会秩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颠覆。在这种情形下,社会个体的道德自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仅仅靠道德力量是无法维护社会秩序的,当然也无法在微博传播中来确保扬善抑恶。微博往往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毫无顾忌地走向极端化,包括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使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成分远高于传统媒体舆论。例如,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雨天气后,无数网友通过微博转发各处积水的照片,夸张地表示在北京可以“看海”。媒体记者调查后发现,所谓 “新燕京七景”中,竟然有3幅是假的。

传播主体的隐蔽性也为人为制造网络舆论提供了条件,比如2012年6月11日,武汉市上午8:40起出现大范围黄色烟雾,环保局测量PM2.5值一度超过600。上午10:00左右,一条匿名的“武钢锅炉爆炸”微博在网上疯传,11:00左右更有一条带有图片的,声称“氯气管道破裂,大量氯气外泄”的微博大量传播,引起市民一片恐慌。湖北省、武汉市多个政府部门协同联动紧急辟谣并控制有关人员,才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由此可见,微博传播主体的隐蔽性不仅给网络舆论本身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因子,使其发展趋向具有多变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人们对于网络舆论的研判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难以分辨哪些是网民客观性的诉求,哪些是网络推手策划的少数利益群体的诉求。

微博传播信源模糊的特点也给一些人出于不良动机制造谣言及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条件,在网络舆论管理中必须加以重视,要通过甄别、澄清、回应、追究,以及提高网民媒介素养、认知水平和道德自律等综合性的措施,减少其传播危害。由模糊信源引发的网络舆论在整个网络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是网络舆论研判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传播路径无序,传播影响巨大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传播是指相关舆论信息在网络空间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再到最后消沉的过程。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线性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微博的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和交叉、重复、叠加式传播覆盖,具有传播爆炸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舆论传播总是遵循各个媒体的关注报道渐进式地展开,其传播受众也是由特定媒体的受众群渐次拓展,传播影响如同一粒石子投到水面所形成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周荡漾开来。如果舆论中心强度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就会随之增大,反之则小。而微博的传播则像是引爆炸弹,不但直接激起巨大水柱,其弹片同时溅落在广阔的水面上,产生强大而交织的波纹,其传播时间更快、受众范围更广、效果影响更大。当然,博主的“爆炸力”越强,其相应的传播影响也是越大。在微博爆炸式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民和“粉丝”的参与性信息和意见持续传播,使其发生连续性爆炸效应,使舆论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其舆论传播的影响力。

微博爆炸式传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爆炸前通常缺乏预警征兆,使人们往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舆论压力和舆论困境,对其预防和干预都比传统媒体更显困难。

线上线下互动,影响日益显著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它们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也在不断深化,微博已逐步发展为可以对整个媒体舆论,对社会公共舆论施加影响。形成这种舆论传播格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自媒体自身需要传统媒体给予认可,以增加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并将传统媒体的介入情况再现到网络上来,实现网络舆论传播影响的倍增与放大;二是传统媒体也需要借助微博等自媒体门槛低、覆盖广、受众多、传播快的优势,吸引受众、拓展信源、增强时效,体现自身的话语权威和媒体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受众的忠诚度。所以,在两者互动共赢作用的推动下,微博等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论传播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网络舆论影响力也从而不断得到显现和提升。

此外,微博还可以制造出“民意”效应,即通过体现和传播网民的关注度和意见参与的动态情况,呈现对相关问题的舆论热度,反映出一定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诉求本身又可以作为舆论内容被传播和放大,进一步增强微博的影响。

对于微博影响的评估要持审慎的态度,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空间,其民意表达客观上也存在着虚拟性,即一方面部分网民形成的网络社群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不断放大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意见,排斥和挤压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及其传播影响;另一方面,舆论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也在微博传播中充分显现,在部分人的意见借助网络力量无限放大的同时,不愿意或不屑于参与讨论的读者和受众,则自然而然地被排斥在网络民意之外。

监督反腐热点突出,意见领袖作用明显

由微博传播所推动的公共意见除了在选题和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外,还具有较强的意见指向性,即互联网上所呈现的网民最关注的对象和意见往往有着类似的主题和趋同的方向。比如,在监督和反腐败的网络舆论中,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或单位成为重点方向。网民对这些社会组织的批评意见十分集中,只要是这些单位出现的腐败问题必定能引起强大的网络舆论共鸣。而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网民更加关注“三大”人群,即“大官、大款、大腕”,也就是社会的权势群体,对他们存在问题的质疑和所犯错误的批评最能够激起舆论反响。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4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复杂多变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由于网络的发达,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新闻消息,但是无法辨认其中是否是真实的,从而很容易受到各种新闻事件的干扰,影响对外界的判断。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些网民随意在各种新闻下评论,引发新闻舆论。由于网络传播的速度,从而使网络舆论被大肆传播,同时由于网络的扩散速度较快,导致很难对这些舆论进行控制。面对如今这种网络上的新闻舆论问题,如何对这些舆论进行控制,需要政府以及网络监管者进行控制,避免舆论对人的诱导,造成社会不稳定性。对此,政府需要对目前的网络传播现状进行监管,建立有效的体系,从而控制舆论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网上传播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负面的,对此如何进行甄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能通过其接受到各种信息,并很快分享出去,这种方式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同时由于信息的传播,每个人都能在信息下面进行评论,在新闻事件下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看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看到这些评论。从而导致有些人使用网络匿名,随意在网络上各种评论,导致一些人盲目跟风,使一些负面消息被无限扩展开来,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影响。由此,需要重视网络新闻舆论传播的危害性,做好对网络的监管控制,保持网络的正能量,避免舆论给大众的诱导。对此,如何解决网络能给人自由发表个人看法的同时,也能采用措施来避免网络舆论的传播,还网络环境一片绿色,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定义

关于网络新闻舆论,是指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借助网络传播的快速性,人们每天都能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接受到各种新闻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实或者是一些用来博取眼球的新闻,很少有人能主动去分辨这些新闻背后的真实性。他们只是针对这些新闻本身所希望表现出的意思进行传播,从而导致不真实的消息随着网络的快速传播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社会上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导致网络新闻舆论的产生。对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借助网络的传播力量,一些具有诱导性的观点,让不明真相的人盲目地去相信,利用网络传播的速度,在网上形成一种舆论流,并影响很大一部分的受众去相信这些舆论。还有一些人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力量,一些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被这些信息所迷惑,造成人群恐慌,引发社会上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此,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让一大部分人被网络舆论所诱导,从而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一些传闻信息,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不满,严重的会导致社会不安定感以及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这个社会的稳定。这就是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简单释意。

二、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特征

目前,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网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同时使用网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就让使用网络越来越广泛的群体能够随时接触到各种动态信息,并且信息的传播速度也非常迅速。网络上的消息有真有假,接收到这些信息的人每天都应接不暇,他们只是从这些新闻消息中去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标题点进去浏览一下,而无法一一去辨别这些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对此一些新闻媒体就利用这些猎奇者的心理,编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标题,去吸引大众的眼球,从而赚取点击量,但这也使很多虚假的不利于社会的消息也随着网络传播开来,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不好地影响。对此,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的力量,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该点,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网络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途径。

(一)网络参与群体的层次多样性

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随意自己的信息。互联网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年龄层次、职业以及身份和地位的人,网络对每个人都没有设置准入的门槛,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个人的看法。通过对网络的经常使用人群调查后的数据可以发现,网络使用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发展。这些年轻人对网络这种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同时对网络上媒体发生的各种新鲜事也比较感兴趣,从而导致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由于这些年轻的群体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观,在辨识一个事件的真实性上缺乏一定的个人见解,对此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信息的误导,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很乐于参与到这些事件的讨论中来,从而带动了这些虚假新闻的传播。相对年龄较大的部分群体在浏览新闻时比较具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力,不受这些夸张不实的新闻误导。

(二)网络新闻舆论把关功能薄弱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各种信息都能在网络上搜索到,几乎每个个体都能参与到网络中来。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能在网上快速传播。其传播的同时使人们能任意在网上进行发表评论。每个人每天都被充斥着各种信息,而且不能对网络上布的信息进行一一辨认,无法确认这些信息的真伪,从而容易导致人们被网络上一些负面新闻所诱导。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各种信息在上面进行流通,很难很好地对这些网络舆论进行把控,并不能控制好这些新闻的传播,避免负面舆论产生。如何对网络新闻舆论进行把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需要具有决策力和辨明力强的个人或者集体进行把关,才能对舆论做到有效控制。然而,目前,我们政府在对网络新闻舆论控制方面还比较薄弱,这是目前对网络舆论控制的不足。

(三)目前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

目前,网络时代使人们能够看到各种新闻消息,几乎每天都被这些信息所包围。网络新闻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网络缺乏合理的监管机制,没有对上传到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从而导致网络上一些负面舆论消息被迅速传播开来。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信息能仅通过一个链接就被传播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这就给网络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境。网络本身不好控制,任何一个角落的移动客户端都能充当一个网络接入口,通过这个接入端可以进行任何消息的发表。然而这个现象是不好控制的同时也很难对网络的入口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政府在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方面力度也存在不足,网络新闻发表的门槛很低,各大网络媒体对网络环境监管的不足,才导致网络新闻舆论的大肆传播,对社会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对策

由于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的难度性,使对网络的监管比较困难。对此,需要对这一现状进行思考,思考解决现今阶段所面临的困境。虽然目前网络新闻的舆论在管理方面相比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迅速,这样就使得网络舆论的控制难度较大。对此,就需要思考一些好的有些措施进行控制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避免网络新闻舆论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感,从而给社会带来好的积极的效应。

(一)政府需加大控制网络舆论新闻的力度

目前,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需要对这些网络舆论进行控制,其中,政府在控制舆论方面起着很关键的角色。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主体包括政府以及各大网络信息平台,在对网络舆论新闻控制方面,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舆论新闻进行严格控制,加大监管力度。在进行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上,政府需要努力维护网络上的安全性,控制网络信息环境的干净性,积极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政府在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监管控制的同时,也要借助各大网络平台的力度,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严格打击网络上虚假舆论信息的传播者,控制网络新闻的传播。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

在进行网络新闻舆论控制措施上,各大新闻网站还需要建立安全防范体系,从而提高网络上信息的准入门槛以及发表高度。网络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网络上各种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网上进行信息传播。对此,通过建立良好的安全防范体系,让每个人在进行言论发表时进行实名认证,从而保证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三)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我们每天接受到的新闻,很多都是通过标题吸引才点进去看的,这就使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点击流量,在新闻编制方面进行夸大,甚至制造一些虚假新闻来骗取点击率,同时博得大家的眼球。对此,可以从新闻的源头着手,对媒体进行监管,从各大媒体内部着手,加强媒体内部的自律性,避免虚假新闻的传播,改善舆论新闻的传播现状。

四、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我们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新闻信息,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密集性,我们很难从众多信息中一一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性,这就会导致网络上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安定影响,这就是网络舆论的诱导力量。如何对舆论信息进行监管,有效控制网络舆论的传播,避免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保持网络的干净性就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分析如何找出网络策略,从而避免网络舆论对社会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

作者:魏艳 单位:贵州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吴彤.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6-160.

[2]马瑾亮.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3]商丹,余志伟.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情,2011(24):142-142.

[4]林颖锋.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监督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5

一、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主体特征

传播声音的多元化。网络影视剧粉丝身份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依靠共同兴趣而随意随缘、自发自愿组合起来的群体现象。网络粉丝的圈子或大或小,粉丝源可能是本科、研究生、职校等不同学历层次,也可能是或南或北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因而,对相同的热播影视剧的关注往往因为背后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归属,在舆论的倾向上更容易声音各异。学生因为对网络媒介的操纵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影视剧的舆论喜欢在粉丝文化的特有符号下对于言论进行随意的拼贴,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例如在许多青年人聚集的网络热播剧粉丝社区中,典型舆论形态即粉丝贴吧,贴吧的舆论有时因共同的立场有极强的排他性,但更多的时候是无中心、无意义、无厘头的“水贴”,表现出多元化的存在。传播身份的双重性。青年群作为网络热播剧的粉丝,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舆论的消费者,不论是美剧粉丝、韩剧粉丝、港剧粉丝、大陆剧粉丝,当热播剧刚刚在网上刷新,最先消费的是这些年轻的粉丝。每天依靠网络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于自己钟爱的影视剧更容易津津乐道、不离不弃、随时响应,以众星捧月的方式完成了舆论的扩散;另一方面,大学生代表的青年粉丝又是舆论的生产者,粉丝并不满足于对于舆论的知晓,他们往往接下来迅速地投资时间、热情和智慧完成舆论的再生产,网络显然提供功能强大的自由平台,就是在粉丝舆论的再创造中,比如已经热播至第七季的《生活大爆炸》则被大学生粉丝们纷纷模仿,许多网店中热卖的“谢耳朵”服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类的大学中成为时尚。传播导向的情绪化。大学生网络粉丝因为对共同的影视剧的兴趣集合在一起,所以青年粉丝舆论是一个非强迫性的集体话语,舆论导向往往不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性,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属性,呈现出大众文化时代的情绪宣泄。一方面,热播影视剧的虽然并未关系粉丝自身的现实生活,但大学生粉丝在对于事件的传播却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趋向,或热爱或厌恶或嘲讽,其实是在宣泄感同身受的内心情绪,进行了“移情”。例如,刚热播过去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其蹿红的速度与被大学生们不断吐槽的评论成正比,背后的激越情绪恰恰是年轻的大学生对于纯美爱情的渴望,对于俊美帅气的青春期的自恋;另一方面,有研究者把网络粉丝形容成一种现代游戏,大型的全球化的游戏,当大学生影视剧粉丝们将形形的舆论恣意地在网上拼贴、晾晒,伴随着这些舆论多半以“秒杀”的速度迅速被翻页,淹没在网络舆论的浩瀚海洋中,传统舆论的严肃性也消解在情绪化的娱乐中。

二、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传播特点

传播的即时性。影视剧网络粉丝舆论的传播依靠电子媒介和粉丝的人气力量,往往表现出速度的空前加快。一方面,对于钟爱的热播剧,粉丝们的传播速度就像“病毒式”营销,并在信息量急剧增加的过程中形成围观效应,例如久居评分榜首的美剧《越狱》,女主角萨拉在第三季中死去,但在粉丝们强烈要求形成滚雪球一般的围观效应中,编剧迫于粉丝们的态度在第四季中又让她死而复生,这一消息令不少“越狱迷”欢欣雀跃;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影视剧粉丝舆论是存放在一个没有边界的流动空间里,所有的信息都在不断地更新,也都显得转瞬即逝。因为流动量大速度快而良莠难分,泥石俱下,不仅一些伪舆论、谣言,即使是一些点击率高的热点舆论,也会很快地伴随着粉丝热情的降低迅速地淹没在网络信息的烟尘里,具有即时性。传播的裂变式。当前大学生几乎都是通过QQ、微信、微博、博客等电子媒介相互链接,任何一点微动态,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被关注。影视剧的热播舆论产生后,通过电子媒介,一旦被大学生粉丝关注,粉丝可以同时被关注,可以转给其他的粉丝,这样每个人都是信息链上的一环,并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迅速裂变。在裂变式传播中,每个人都成为再生的舆论源,既接受又传递,传统的媒介权利通过网络回到了影视剧粉丝自身的手里。网络影视剧粉丝的传播几乎打破了传统传播的所有壁垒,消解了单线传播的模式,由此形成一种以人际为核心的快速传播网络。裂变式的传播效应使热播舆论在大学生粉丝手中呈现出“核裂变”式的几何扩散形态,在影视剧的粉丝贴吧中,许多超级粉丝的网上信息可以为近万的粉丝制造舆论。传播的超文本性。网络粉丝对于舆论的访问采用非线性、多路径、无限定延伸的超文本传播。传统影视剧观众的舆论传播是封闭式传播,文本完成之后,会有鲜明的终结点,而超文本的传播是开放式结构。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似乎只要愿意追捧一部或一类型影视剧,舆论就可以靠链接一直地传播下去,并且在粉丝的刷新中舆论会变质地被再创造;另外,传统的影视剧观众舆论是定性结构,一旦完成就基本定型,不能随意更改,而超文本传播是依靠弹性结构,舆论结构松散,粉丝们选择链接时自由而随意,通过超文本的链接可以穿越时空,古董级的粉丝可以随时潜水回去,骨灰级的粉丝言论也可以随时再现。

三、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传播导向

加强青年学生群的舆论引导。在网络影视剧舆论中,首先,粉丝是传播关系中的核心纽带,借助网络平台,粉丝受众手中掌握着传播舆论的主动权;其次,粉丝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归属,因为对共享内容的情感交流建立起一种群体身份的认同,这让粉丝们更多地体验到舆论传播与再造的,因而粉丝是网络舆论的热心推动者。对于大学生影视剧粉丝的舆论,虽然事件并未关乎自身,但青年群的积极推动背后反映的是受众的内心诉求,因此要明白影视剧舆论事件背后的愿望与诉求,有服务于青年受众群的意识。影视剧制作要结合年轻观众的特点尝试不同类型的网络剧作品,在手法、类型上能够不断地创新,贴近青春期特点,反映大学生关注的爱情、家庭、创业、人生理想等题材,关注青年文化,传播正能量,想粉丝之所想,急粉丝之所急,并通过网络舆论引导粉丝受众舆论。将网络影视剧工作建立在服务于青年群体的意识之上,才能既理性又温情地解决、引导网络大学生粉丝的舆论。加强公共舆论的导向。当大学生粉丝舆论引发公共事件时,公共部门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网络舆情做出及时的评估和快速的响应,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在电视传媒工作实务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影视剧粉丝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在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粉丝,尤其是大学生影视剧粉丝的思想动向,避免商业化传媒的负面影响,完善思想教育与心理引导,以树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避免极端粉丝行为,引导大学生共创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建立网络粉丝舆论服务平台。一方面,要法制化地保护网络隐私,维护网络舆论的合法化,将网络大学生舆论看成是现代民意的重要表达方式,硬性地删贴、屏蔽只能使网络舆论混乱化。虽然网络舆论因为匿名化和超链接,有时有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倾向,但不会影响网络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大学生粉丝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律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增强大学生网络粉丝网络舆论的自我约束能力,建立网络舆论的法制文明氛围。网络舆情的主管部门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及时在数据流动中发现不良信息和违法事件,进行评估,减少盲动,进行处置和引导,维护网络影视剧粉丝舆论的民主与安全。总之,影视剧在新媒介时代互联网滋生的青年网络粉丝舆论,不仅改变着传统影视剧受众的话语权,也该变了影视剧传播的整体格局。伴随着青年网络粉丝群体的不断蔓延,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聚集区的粉丝群也正渐渐地被网络市场产业链所收编。商业主义的市场化驱动,青年亚文化的粉丝狂欢在现代社会演化成什么样的情境,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只有认识到青年大学生粉丝舆论的特点、传播方式,才能有效地建立引导机制,发挥青年舆论的创新力量,实现舆论引导的正能量效应,维护网络媒体时代的传播文化建设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6

【关键词】视觉传播 网络舆论 狂欢 魅惑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视像充斥并且极速膨胀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视像符号正包围着并且愈来愈深地影响着我们。不可否认,“图像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①而“真正让视觉文化迅速扩张并最终占据社会文化主导地位的则是网络时代所引发的全新变革”②。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聚集和发散地,当下社会众多热点议题正是通过网络的传播才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应。而携带视觉符号偏重感性的视觉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地消解着原本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传播范式。在这种传播文化转向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呈现出了新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视觉因素渗透到网络舆论的环境中,使网络舆论也打上了视觉时代的烙印。

一、视觉传播与网络舆论构建

1、视觉化倾向下的网络舆论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介的迅猛发展,以视频图像为主要载体的视觉符号充斥着大众媒体,“视听媒介构成了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传播主要内容和介质,视听取代思考、声像挑战文字,视觉化信息流动迅速成为主导型的社会舆论传播方式”。③传播的视觉化倾向使得网络舆论传播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视觉化信息成为构建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视觉传播的信息包含着各种刺激人们感官的影像符号,因而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例如,在时下的微博传播空间里,包含视频信息的微博往往比单纯的文字微博更能引起关注,获得更多的评论和转发次数,影像符号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和意见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了受众。大众在影像符号建构的网络世界里,容易沉迷于双眼所见,思维浅化,因而舆论多含有非理性因素,缺乏事实判断和价值思考,盲目性流动。

2、视觉信息传播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在视觉化倾向下,视觉化信息成为网络舆论构建和传播的重要议题来源,与此同时,网络舆论受到网络传播和视觉传播固有属性以及负面效应的影响,也出现了相应的表征。

(1)视觉信息占据网络舆论议题来源的主导地位。视觉信息在广度上拓展了网络舆论的议题。图像具备的直观性、浅白性等特征,使它能最大限度的为网络受众提供共同话题,塑造共同兴趣,不受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可利用的信息表达工具增多,可以进行更为便捷的信息接收和传播――主要形式为将现场拍摄图片、视频上传,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有图有真相”已经成为舆论在网络环境下爆发和传播的重要特征。如微博兴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以及之后引发的随手拍系列:“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随手拍解救空姐”,网民们的热情被激发,以上传随手拍图片为乐趣,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带动了网络舆论的浪潮翻滚。

(2)视觉信息内含的感性因素引发网络舆论的盲目狂欢。视觉传播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性传播方式,容易导致人类思维的浅化。网民往往在直观的视觉信息海洋里,陷入一种眼见为实的错觉中,对于某个事件,并没有经过太多思考辨别,就投入到舆论的大潮中,形成一种盲目的群体性的网络狂欢。

大众在网络视觉信息中产生的这种群体性狂欢,恰恰说明视觉信息迎合了大众潜在的心理倾向,“受众愈来愈对网络视觉符号、视像产生了一种依赖感,这种依赖感大大影响了网络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思维、行为被视觉所把握并受其支配,”④从而产生了魅惑现象。

二、视觉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群体性狂欢分析

随着视觉信息的泛滥,面对种种审美形象的刺激,人们“表现出见惯不惊的麻木,导致审美感觉钝化,审美疲劳症状日益凸显,审美鉴赏能力不断退化”⑤,审美甚至发展出了“审丑”这样的怪胎。在这样的背景下,“芙蓉姐姐”、“凤姐”等网络红人诞生,网络舆论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喧嚣中。“形象的狂欢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仪式,追求视觉已成为我们的基本需求”,⑥其结果 “一方面是视觉文化产品对观众视觉的轰炸和冲击,另一方面则是观众对视觉要求的不断攀升。”⑦

三、网络舆论的魅惑体现――真实与虚拟的模糊

在视觉传播环境下,图像所包含的视觉符号产生了与其原本性质不相符合的虚幻意义,而人们却乐于去接受虚假的视觉符号带来的感官刺激,过分依赖这种虚幻的符号信息,麻醉自我,尘封心灵,沉入虚拟的幻想世界从而逃避现实。

在大众媒介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人们早已习惯于把媒介折射的现实当成是现实本身。生活在视觉符号充斥的世界里,“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文化产品的生产,都受到了对人为符号模拟的制约”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形象不仅仅在塑造现实,同时也在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方式。媒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现实图景,但是这个图景却在真实与虚拟之间飘忽不定,我们依赖视觉,依赖媒介带给我们的感官体验,从而信任媒介构建的社会现实,我们所发出的声音依赖于我们所见到的符号传递的信息,而符号所具有的魅惑特质使得我们很容易失去方向,无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于是魅惑就在这种不确定中愈演愈烈。

四、成因及反思

网络舆论在视觉传播环境下所呈现出的狂欢与魅惑特点,是由网络传播的固有特点和视觉传播的表征以及社会理念的演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1、网络传播的媒介属性

复制和虚拟是网络传播方式和内容上的两大特征,也是网络传播方式在技术层面对于视觉文化影响最深的两方面。网络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身处其中,享受各种视觉资源带来的,其可复制的技术性也为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舆论的扎堆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条件。2008年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照片刚一流出,就被网友疯传,在天涯和百度两大中文平台上,关于“艳照门”的帖子点击率迅速突破2000万。网络传播的可复制性使得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变成吸引眼球的爆炸性新闻。

2、网络传播中传受互动关系

网络媒介所具备的双向传播模式,加深了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作用。在视觉传播时代,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并且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凸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传递的技术层面变得极为简单。但是图像信息的传递过程复杂且持续,在传递过程中,图像被不断的编码与解码,这就意味着同一个图像资源,经过数千次数万次的“转手”,已经面目全非。依据“编码―解码”理论,图像的解码过程是受众对这些符号选择、理解和再传播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图像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魅惑可言,传播者对图像的编排和设计赋予了图像符号各种意义,受众对其进行解码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念、知识水平等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在编码解码过程中,受众具有主动性,尤其在网络中,受众的主动性更加突出,可以选择对何种符号进行解码,如何解码,甚至如何重新编码,于是网络成为一张巨大的符号交织的网,各种符号流通其中,在这样一张交错复杂的网中,网络舆论也纷繁复杂,同一件事会有多种声音,但是在真实和虚拟之间,网络舆论常常会在盲目中走向一致。

3、社会动因

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动因,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以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与消费社会的背景密切相关。“消费社会的理论范式强调的是欲望的文化,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和都市的生活方式。”⑨追求视觉上的成为消费社会的一大特色。我们的眼睛每天接受各种各样的图像资源,出于对感官的依赖,我们更容易被直观的感性思维所引导。正是由于消费社会的内在属性要求,“视觉因素凌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因”⑩。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图形图像发生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求到各种视觉刺激,进一步加剧了思维的钝化,在强大的舆论场前,大多数人缺乏自己的思考就迫不及待的融入了舆论前线。

网络舆论在舆论新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视觉传播的环境影响下,网络舆论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何消解进而建构网络舆论的健康秩序,或许需要受众和媒介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受众需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认识和利用视觉媒介的能力。不论是狂欢还是魅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自身的本能欲望所引发的,受众被媒介的力量牵引,活在虚拟世界中,思维和精神空间受到压迫,主动性丧失。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提高受众的主体意识和主动能力。另一方面,媒介要加强舆论引导,网络舆论较之传统舆论更难把握,对舆论引导要求更高,传统媒体加深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或许能够借助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来克服网络舆论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病。此外,政府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也应参与到网络舆论构建和引导的行列中,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孙士余,《视觉文化之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2008(10):373

②周敏、何谦,《视觉生产的狂欢与吊诡――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挑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3)

③、王帅,《视觉传播环境下的网络舆论构建分析》[J].《新闻知识》,2011(4)

④王志勇、杨蕾,《网络视觉传播的批判与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1(11)

⑤孟改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嬗变的多维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1期,62页

⑥马季,《电子媒介时代的视觉狂欢》[J].《新闻大学》,2005(3)

⑦⑧张金萍,《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

⑨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⑩李明文,《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7(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