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例6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大学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导向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既需要人文教育,也需要科学教育。但对于它们在大学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如何定位,地位孰重孰轻,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严重的分歧。笔者以为,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居基础性地位,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导向。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用人文引导科学,使科学为造福人类服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大学是一种学术机构,其所从事的活动通常受一种观念或精神的推动,这种观念和精神就是大学的理念(idea),它涉及大学的性质与追求。大学之所以是大学,不是行政机关,不是一般的职业培训机构,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追求和理想。

大学探求高深知识,追求真理,它不仅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知识,更生机勃勃地创造新知识,以此培养高级人才,服务社会,延续和扩展人类的文化命脉,促进人类不断进步,这就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反过来说,大学也只有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高深的文化知识,并用以教育年轻人,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才能延续人类文明的命脉。这种高级人才又与人类的文明命脉相连,因为他们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要关怀人类的生存状态,要关怀人类的进步,最终指向大学教育的最高目的——人文教化。大学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更是社会道义的策源地和人类的精神殿堂。

因而,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向导,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人文精神。我们只有从人文精神的高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涵。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大学校长在讨论“21世纪的大学”主题时,几乎一致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的见解更是一针见血,他说:“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1]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在大学中居基础性地位,起导向作用。如果大学仅仅传授一般的信息或知识,而没有一种人文精神,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

二、人文教育的学科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深层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大学人文教育就是其中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曾出现过的虚空和偏差,不应该只归咎于学校教育或某些人,还与我们常期缺乏对人文学科进行理论探讨和合理规划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式理解和极“左”应用,都曾将人文学科简单化地定位成社会政治的直接表现,使人文教育的深层空间曾受到极度的扭曲和压抑,这种痛苦历史所留下的“后遗症”直到今天还隐隐作痛。

随着科学让渡为非人化的利润的手段,从十九世纪起,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等)与科学出现了严重分裂,形成了从孔德到斯金纳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化的潮流。“人文学科”这一名称本身就是被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这意味着,自人类开始反思自然科学和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开始,大多数哲学家和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不能用简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分法来对知识进行范围分割,因为还存在一门无法用“科学”方法囊括的学科即人文学科。它之所以不是“科学”,在于不能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则和条律去局限它,在于它更多关注情感与信仰、意志与修养问题,在于它并不局限于任何一门具体的学科内部。

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伦理学等学科来说,许多思想只能通过个体的情感体悟或道德实践才能被理解和传达;文学从不需要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释,而需要各个时代、各个国度的各位身份不同的读者进行深入地体味、思考、交流和对话。人文学科无法将人当作一个客观的冷冰冰的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允许对人进行化学分子构成式的剖析和研究,而只有通过与人的内心需求进行直接的沟通,才能促进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最高理想和使命在于它能促进人际之间对精神价值的相互理解和开放。因此,人文学科中的每一种说法和理论只能提供一种理解人类精神的视界而已,决不应该成为统辖和束缚其它思想的唯一绝对正确的话语霸权。孔子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至今具有不朽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对话性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们自己在老师所提供的各种思想中、依据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理解去做认真的、与自己血肉相关的抉择。

三、科学教育重在认识物质世界

近代的工业革命及科学进步,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世纪后半期,人们开始推崇科学教育的价值,通过追求科学发展,认识人类生于斯、长于斯、钟情于斯的世界,探索宇宙的奥秘。例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是科学教育的倡导者和强有力的论证者,他曾鲜明地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2]英国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更是身体力行,强调把科学教育引进一切学校,特别是在大学里,应当让大学生能得到广泛的知识教育,并在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得到训练,沿着开辟知识新领域的探索者的足迹前进。的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发了科学教育的兴盛;科学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科教专门人才,对推动社会的进步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科学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人才,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繁荣,也促进了国家实力的增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这一点对于中国尤其重要,我们的科学教育应该在各种水平上认真进行,并且快马加鞭,大力强化。大学如果仅仅固守中国传统的“人文”,缺少现代科学教育,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大学无疑任重而道远。但是,科学不代表文明整体,科学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完整的大学教育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片面的科学教育容易导致唯科学主义。1959年,剑桥大学著名的化学家、小说家斯诺(C.P.Show)发表了“两种文化及科学革命”(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的著名演讲,他指出,本来整全的学术文化已分裂为两个对峙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峙使人失去了整全的文化观,不能真正领悟人生和世界的真谛。鲁洁教授在剖析当代教育的弊端时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3]这种教育实际上仅仅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当人为工具价值取向所摆布,无限地追求效率和功利时,也就消解了人的行为的意义,从而陷入目的迷失的境地。

人类为何需要科学?科学技术主要是探索未知世界和应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是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回到人身上的。科学,如果失掉人文的内核,就会只是如人类学家所说的“没有灵魂的技术昌盛”。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人文学科的诞生史和特征可以看出,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恩怨情缘”。现在举国上下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科教兴国的至关重要性,但很少有人对科学和教育本身所体现的精神价值进行过认真的关心和讨论。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之所以高出一般的科学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科学的理解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关怀。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4]内心的自由感不只来自科学发现的喜悦和自由,还包含着对人生理想的审美性想象。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肯定是缺乏生活情调和创新力的。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也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因而完善的大学教育最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其实,大学教育所具有的科学和怀疑精神与文学所具有的伟大批判与同情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家与科学家足以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真正深刻的对话。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应用性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对于人文教育及科学工作所具有的深刻解放性力量倒忽视了。雅斯贝尔斯认为“目前整个世界上弥漫着对科学的错误看法。科学享受着过分的尊重,由于现实生活秩序只有通过技术才得以治理,而技术则通过科学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但是,科学的本真意义被遮蔽,人们仅仅钦佩科学的成就,却并不明白科学的奥义,因此,这种盲目的信仰只能变成迷信。真正的科学是一种智者的知识,假如把信仰科学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成果上而不去了解其方法,那么在这种错觉中,迷信就形成了真正信仰的赝品,人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仿佛是固定不变的科学成果上,把凡是理性思考的内容看成是绝对正确的信条。这种迷信的力量几乎侵蚀了所有人的心灵,包括学者在内,这种迷信在某些个别情况下似乎被克服了,但总是一再出现,并在相信这种迷信的人与本真科学的批判理性之间撕开了无底的深渊”。[5]

由此可知,真正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并不反对科学精神,而正好反对将科学原理迷信化,反对以教条的原理判决人文教育的效用,反对向人文教育过分索要眼前的功利。同样,科学教育也不应排斥和轻视人文教育,更不能以自己的规则去随便规划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这一点对我国当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无警醒作用。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大学才有灵魂,才有生机,人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通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美]尼尔·陆登庭.21世纪主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C].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编.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22.

[2](英)赫·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A].见: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823——839.

[3]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

[4][5]《自由与科学》,见《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179-180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2

高校教师人文和科学素养不全面,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师缺乏人文知识,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技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体现出来;而人文社科方面的教师对理科知识也不知晓;无法清晰阐述其中的科学技术原理。同时教师的职业观发生改变,对教学科研工作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这些都阻碍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独立学院融合的基础

(一)融合的必然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高度和谐统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也是大学教育的主旨。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教育社会专门人才的重大责任,是知识创新的园地,而知识的创新则要求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因此,独立学院的教育宗旨也就决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且为两种教育的融合提供实际场所和人力保证。

(二)融合的可行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两种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人文教育主要是进行人文知识、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创新的教育,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在人文教育中,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的支撑。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使得人文知识的学习更加理性化、逻辑化和科学化。而在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能够帮助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总之,两种教育只有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符合21世纪时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独立学院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

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首先要从思想上认清两种教育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树立适合两种教育融合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接受新型的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才能开拓出适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都是人的问题,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尤其是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审美观和健全的人格。总而言之,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统一才是完整教育。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教学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也就是要排除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通识课程结构体系,搭建新型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发展跨专业、交叉综合性的学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基础课的教授,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课时量,加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注重文科和理科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向文科学生传播理工科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思维方式,而理工科学生则同时接受人文学的教育。其次,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鼓励学生同时完成主修与选修专业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破除专业界限,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充分的自我学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是促进两种教育融合的关键。独立学院应建立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主观创新思维。同时,独立学院还应从传统的“单一”的评估方式转变为以全面素质为指标的综合评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的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不仅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塑造独立的品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人文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良好的课程体系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具体实施的责任,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效果。21世纪教师的定位不再是“专才”而是“通才”,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一是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拥有坚实的本专业知识,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以适应新时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发展要求。二是教师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在教授科学知识中加入人文知识,在传授人文知识中渗透科学知识,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比重相互平衡,并且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并举的观念。三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人才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标榜作用。

四、结语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3

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而其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就是关于人的教育以及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因而其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环节都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形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转变教育理念,使其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充分有效的融合,以提高我国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环节的教育水平。[1]只有充分实现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因此,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从教育的发展进程来看,虽然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争,但是二者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绝对的对立,即使早期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人文教育,但科学教育则是一直融入在人文教育之中的,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重心才转向了科学教育,并一直延续发展至今。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也无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地位怎样变化,片面地重视其中一方而轻视另一方,无疑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文教育一旦失去科学理性的支撑,将会陷入空疏的境地,而科学教育一旦失却人文关怀的引领,则将失去前进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为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就需要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2]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能有效地促进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相互渗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融合的方法

树立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包括教学理想、教学思想、教学观点以及教学信念等,是对教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智认识。不管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只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彼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合理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者,只有先明确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只有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偏颇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完善人格的培养,并将此转换成新的教育理念,以之指导各项教育活动,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完善教学体系,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无法实现教育体制的有效变革的。完善教学体系,合理优化课程设置,首当其冲的是要改革现有的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加强基础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尤其是人文选修课,以让文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理工科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让理工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文科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5],以逐渐实现文理知识的彼此渗透;其次,高校应尽量多开设一些辅修专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校既不用延长学制,也无需额外的投入,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另外的专业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再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人文知识的有机渗透,应多渠道多角度地深度挖掘科学知识中所包孕的人文精神,将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中,以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是从事科学研究与思想教育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师生陶冶情操的最佳园地。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诞生的校园文化,凭藉一定的物质实体或者活动载体,在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趣,因此,健康向上、朝气蓬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6],并且可以很好地弥补正面灌输教育的不足。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4

1.自学能力的调查

根据随机走访学生了解到,学生对儿科学知识的获得大部分都来自有教科书,并且调查的结果显示对儿科教材也不是很重视。对现代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够多,更不用说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了。总的看来,中职学生自学方面的独立性、自觉性普遍较为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并没有形成稳固的、持续的阅读的习惯,说明中职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重培养阅读的能力。

2.儿科学作业独立完成情况的调查

儿科学课后作业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儿科学课后作业的反应明显集中在病例讨论上,基本上都是等待老师的讲解,虽然有些学生能独立、自觉地去完成课后作业,但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在长期中职教育的背景下,中职学生对儿科学自学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忽视儿科学相关知识的课外阅读,欠缺自觉、主动获取该课程知识信息的能力;儿科学课后作业明显带有被动性,并缺乏运用科学的方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普遍处于被动接受、储存的状态,缺乏独立、实践、主动、体验的活力。上述中职生自学能力的现状使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必须敏锐地把握当前教育改革的动态,及时转变观念。

二、儿科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1.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其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先从教材入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素材。因此,改革教材,编写适合学生且能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材,并以此作为编书工作者的首要宗旨,删减一部分陈旧的内容,增加更多新型病例的知识。“教材”不等同于“教课书”,广义的教材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方式,包括教课书、各种视听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材等,围绕教课书的教学资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自编教学资料、自制教学工具,优化各种教学的资源。

2.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素养

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只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快乐学习,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因此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旧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随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形式的教学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扩散。中职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一个良好的学习素养也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展开合适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能慢慢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素养,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3.开展多媒体教学

第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益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必要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与艺术魅力,通过实验、幻灯片、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科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些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动态过程静态化。在中职儿科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点很零碎,大多数学生对相关知识都感到抽象、难于理解。第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传统的儿科教学过程,教师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虽然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做了精心的安排,但由于儿科知识比较的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里进行大量的板书,也正是这些必须的教学过程,造成了课堂授课的时间紧张,学生课堂练习时间的减少,课后作业的负担加重。如何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的扩大容量,成了每一位儿科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方式,就使得这堂容量很大的课堂变得繁而不乱,多而有序。课堂容量的增加,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5

关键词文检课;科学道德;人文精神;文理兼容

【中图分类号】G640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予以培养和提高的,两种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和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始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人的全面教育发展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物质创造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上,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上。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两种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不可或缺。科学教育使人求真,人文教育使人求善、求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标志。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和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等途径予以实现。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理工类学士学位必须修习的课程中人文学科占了25%,主修人文学科的专业课也仅占40%。由此可见,国外著名大学中人文教育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文教育可以培养人文精神,而科学教育中同样蕴含有人文精神。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掘,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将有利于他们对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领悟。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文检课中的融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简称文检课)作为一门公共课,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是与英语、计算机同等重要的工具性课程。但是,文检课却没有受到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同等的重视,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课程本身的局限。笔者认为,文检课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借此凸现课程的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文检课中得以实现。首先,文献检索学是一门科学,则必然有其知识内涵,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文检课是科学方法课,学生可以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文检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科学教育。同时,大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为自觉地从课堂以外的途径,能动地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才而努力。

大学生学习知识主要凭借兴趣,他们关心环境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社会及科技问题,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典名著,艺术与美等课题也始终让大学生们着迷。在文检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自己真正有兴趣探究的课题,在遵循认识规律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自行探究,形成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

3、文理兼容是文检课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方法

季羡林教授指出,21世纪文理不分家。近年我国高校非常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以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院校纷纷设立了人文学院,开设人文课程。同样,文科学生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接受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熏陶,借鉴科学思维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相通和融合。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就等于拥有了两者相通的钥匙。文检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并且反复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认识。具体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实现文检课中两种教育的融合。

3.1激发学生利用文献检索技能进性科学探究的动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文检课以前,对课程的了解均十分有限,对为什么开课的理解也很模糊。因此,在开课伊始教师应该对课程的全貌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阐明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查找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文检课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当然,要激发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技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仅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学生亲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实践,方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生对检索课题自行探究,运用数学和逻辑等科研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推理,总结课题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据此撰写出课题综述或述评,得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检索报告和论文是文检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3.2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文检课的前期课程,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外语,还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来指导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念就是实践。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实践,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检索实践既是检索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判断检辩证思维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检索实践过程中有判断过程,需要判断检索类型,根据课题判断适用的光盘型、网络型和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并且加以选择及综合运用。检索实践也存在科学的推理,需要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新颖性、真实性和适用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文献检索的结果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3.3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文检课教师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才不至游离于改革的总体规划之外。建构主义是切合文检课教学的理论指导。该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文检课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可以与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由于存在有学科和专业的障碍,文检课教师并不总是万能的。通过协商与绘画进行的思维碰撞,始终存在于文检课的师生之间,从而可以是双方不断的修正错误,接近教与学共同的目标。教师应改成拿高分利用获取信息技能上的优势,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检索技能的同时,有目的的学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可以从课程当中,从教师身上,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学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4 教师人格的力量

文检课教师同样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样担负有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事实证明,教师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学生与之进行思想交流的热情和方法,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其产生综合的影响。不能想象,一个本身即认为文检课可有可无的教师,会教出有活力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事文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高度的热情,才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强烈的满足感。

4、 加强哲学教育和德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文检课的前期课程。与之相应地,文检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运用。通过文检检索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统一。文检课应用“引导-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方法,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方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纵横比较,宏微兼顾地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始终参与学生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并且给以适时适当的点拨。作为文检课的教师,应该自觉运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组织教学,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的关系,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4.2科学道德教育在文检课中的渗透

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科学道德教育。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的严肃态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在文献检索实践过程中,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规范的检索报告格式,学生要对检索过程做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可以揭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的情况,又利于总体的意义建构。学生会意识到求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投机取巧也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合理使用他人成果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文献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观点等)应在论文(及综述)中予以明示。潜移默化的科学道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调研,以培养与人协作的精神,这也是科学道德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肖峰.论两种教育的融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0(2):58~6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6

1医学高职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意义

1.1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要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培养出医术精湛,有较高医德,创造和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要博学多才,有较强的合作以及团队能力,尊重多元文化[2],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水平,这是普通专业技术教育无法实现的目标,需要在医学专业技术教育以及通识教育中渗透人文价值进而形成。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能够让医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和依恋,对医学过度技术以及商业化产生对抗,能够实现对医学人文的认知,提高自身的精神以及人格,能够服务于人,学会观察和理解社会。当前,合格的医学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尊重个人以及社会需要,感悟生命价值,在医学实践中关心、理解人,形成自身的价值与目标,使人文价值追求成为医学生的共识。

1.2与医学教育职责相适应

医学高职院校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医学专业的课程,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科课程了解并不多。其实医学教育不是要将人塑造成承载知识的工具,而是要使其成长为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全面人才。当前医学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过分注重技术教育以及操作技能等,心智、策略性的人才培养并不理想[3],注重技术轻视人文。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但是不同学校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有些注重服务、有些注重科研和教育,但是如果学校只注重技能培训,强调就业率,这与高校本身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但是如果不能就业,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一个悖论。

1.3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医学高职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来自普通的基层家庭,父母的知识以及家中藏书等条件不足,很多家庭对于孩子比较宠爱,学生有比较严重的自我倾向,同情心和爱心缺少。加之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语言能力以及表达和人际交流水平不佳。近些年来,医学生的扩张增加,这可以说是医学教育的“害处”,也给医学界造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4]。医学扩招导致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下降,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也受到影响。

1.4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必经之路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不断改革,但是依旧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教育模式的改革并不全面和根本。新时期,医学模式需要实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需要进入到家庭、社区中服务居民,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当前医学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轻视未来发展,注重技能操作,忽视素质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不足,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所以必须要积极转变医学高职教育的模式,转变单一的人文课程设置,将现代化、国际化的科学知识与传统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将公共性人文课程与专业性人文课程教育相结合,强化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此外,还需要实现多向智能开发式的教育模式。先进社会不断发展,新生科学知识也急速增长,单向的知识传输使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2医学高职教育中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2.1树立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实现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在医学高职教育中,为提高医学生的素质水平,就必须要将医学科技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强化科学精神相结合。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的很多疾病不只是与生理相关,还关系到心理、社会以及环境因素,所以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认识是不充分的[5],还需要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医学高职教育需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转变传统单一的、陈旧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念,强化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使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2.2完善教育体系建设,优化高职医学人才培养

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医学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学科,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文与医学结合的体系,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比重,将医学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史等作为医学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6]。同时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渗透,将医学人文教育与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课程,比如医学法学、心理学以及沟通技巧等融入到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强化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程建设,使其更急制度、规范发展。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以及特点等,开设文学、美学、哲学、管理等选修课,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指导医学生形成满足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观念,对医学与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强化服务病人、群众的责任意识。

同时,做好实践训练,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中基础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教育相脱节的情况,让学生能够尽早地进入到临床中进行实践,使其在与患者的接触、?贤ㄖ行纬梢曰颊呶?中心的理念。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进入到社区、街道等,进行医疗卫生知识的健康宣讲以及义诊等,通过多样化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收获能力,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为了使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科学热情,形成较高的医学道德,在医学生的专业教育中,要积极鼓励帮助医学生开展医学科研活动,建立医学生的创新平台,将学校的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实验室。启动“医学生科研基金”[7],医学生组成团队进行课题申报,答辩之后获得医学项目的资助。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调研、制作开题报告,进行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并进行论文进行写作和答辩等训练。

此外,还需要对考试制度进行优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转变传统医学高职教育中以分数定优劣的做法,要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中增加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考试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3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氛围

医学高职院校需要定期开展人文教育方面的讲座,开设人文社科讲坛、时政论坛等,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得到开阔,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能够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医学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并提高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如开展校园春文化艺术节、开展书画、摄影展,举行演讲、辩论赛以及征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让医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求知,并强化合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做事、做人。在医学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还需要强化人文氛围的营造,在学校的雕塑、广场、长廊以及亭台等标志性建筑物上宣传医学人文精神,并通过学典范、传校训、唱校歌等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建立校史展览馆、医学标本陈列馆、名医事迹展等[8],使以学生能够积极认真地学习医学文化知识,感受医学科技与人文精神在医学发展中是相融合和统一的。

2.4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医学教育效果

医学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强化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比如外出进修、短期培训、攻读学位等,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将医学科技与人文社科教育相融合。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要人文课程教师的任务,是医学高职院校所有教师共同的责任。医学学科本身就有很丰富的人文价值,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比较教师为学生讲解古今中外有重大影响的医学大师、名师的成长等,鼓励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更加热爱,使其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的医学职业素质以及哲学思辨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