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科普知识范例6篇

病毒的科普知识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1

是危害人类社会的毒瘤。尽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一直未得到解决。与国际形势一样,虽然我国不断加强禁毒工作,也颇有成效,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减缓。近日,总理在湖北视察禁毒工作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问题的严重性和禁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们高度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遏制蔓延,减少危害。温总理指出,要全民动员,扎实开展禁毒教育。第一,必须加强禁毒知识的宣传,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第二,要在中小学校开设禁毒教育课,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远离的意识。第三,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无毒社区”、“无毒村”创建活动,营造无毒环境。问题诱发多种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广泛流行期,其主要特点之一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吸毒人员为主,并且正在由吸毒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蔓延。鉴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这一问题在西部地区尤其突出。吸毒与艾滋病已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认为,在预防吸毒、防范艾滋病传播的各种各样的防范对策中,对广大民众普及禁毒、防艾的科学知识,是一项既可治标又可治本,既有即时效益又有长远效益的重要举措。因此,全面、系统的药物滥用预防是降低非法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禁毒、防艾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要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禁毒、防艾教育,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让群众明白,、艾滋病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更客观真实地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广泛地开展、艾滋病危害性的宣传,在全国范围里形成了解、艾滋病危害,拒绝、艾滋病侵害,阻止、艾滋病扩散的热潮。

大会呼吁全社会各单位、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重视并参与到全民义务禁毒、防艾科普宣传工作中来。

为此,大会特提出如下倡议:

——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在制定相关法规时,把禁止吸毒、防治艾滋病和查禁色情行业等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法律形式确保查禁相关的社会丑恶现象;

——国家教育部已经把预防吸毒和艾滋病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并了专门的教学大纲。我们希望各地大中小学校在落实教育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能规范教材、培训师资、拨出课时,把禁毒教育落到实处;

——建议各地在为德育校长和教师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培训过程中,把禁毒教育列为必要的内容之一;

——建议中小学校在各年级开设预防(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喝酒的教育)的科普教育讲座。针对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吸毒和吸烟的关系及其危害;

——建议持续广泛地举办不同形式的禁毒、防艾科普教育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编制有关禁毒、防艾的宣传品,在各地的居民社区、乡间农村巡回展出。既普及了禁毒、防艾的科学知识,还会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全民肃毒、预防艾滋病”的氛围;

——积极响应国家禁毒委提出的创建“无毒社区”的号召,成立由公安派出所、街道、居民(村民)委员会和吸毒者家庭等有关方面共同组成的“禁吸戒毒小组”,开展检举贩毒、监控吸毒和复吸、支持戒毒、阻止青少年吸烟和禁毒教育等活动。在配合司法部门打击的同时,在社区中形成“有害,全民共讨”的强大声势。为保证有效戒毒康复,应在社区中为回归社区的戒毒人员成立帮教辅导小组,帮助戒毒者克服心瘾,防止复吸,进行心理辅导,解决戒毒人员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社会各界应当为禁吸戒毒小组提供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2

作者:朱华 王广胜 刘芳 李娜 覃静霞

【摘要】 普通外科由于包涵的外科病种比较多,急诊、危重、手术病人较多,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着普外护士的身心健康,提出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防护等措施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 普通外科 护士 职业危害

普通外科由于包涵的外科病种比较多,手术多,急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忙,任务重,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此外,各种理化因素也对普通外科护士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护士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导致身心疲劳。因此,普通外科护士必须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对各种危害要有足够认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健康。

1 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

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重视。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AIDS)在全球迅速蔓延,我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普通外科有大量的肝脏疾病患者,护士每天须频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溅落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普通外科护士面临着较大的职业暴露危险。

1.2化学因素

(1)化学消毒剂污染。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用于空气、物品、地面的消毒,消毒效果可靠,但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普通外科由于要经常清创、缝合、换药、拆线,故手术器械要浸泡消毒,各种医疗设备如吸引器、微量泵、监护仪等要经常进行擦拭消毒,故普通外科护士接触化学消毒剂的机会较多。(2)吸入麻醉药的污染。安氟醚、异氟醚等吸入麻醉药,其排泄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除,少量经手术创面、皮肤、尿排出体外。手术病人中有大部分接受静脉复合麻醉,拔管后均直接送入病房监护。长期吸入被安氟醚污染的空气可造成肝脏损害,免疫能力下降等。(3)抗肿瘤药物的危害。许多肿瘤病人选择手术治疗,根据病情术中应用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冲洗创面或腹腔灌注,或术后进行静脉化疗,当普通外科护士为病人配制药液、处置尿液、更换各种引流袋或接触伤口时均存在被污染的危险。

1.3 物理因素

(1)噪音普通外科病房有一些现代化的生命监护仪和抢救设备,如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噪音主要来源于这些设备,而且护士经常要接收处理新病人、办理出院、接电话、接传呼、经常接受各种咨询等。噪音不仅对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还会使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中容易出错。据测各类报警噪音在53~73分贝。我国对医院环境噪音的要求为:特殊病房30~40分贝,病房、诊室均应小于45分贝。(2)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常用于病房、换药室、治疗室的空气消毒,照射时,由于辐射的光化学反应,臭氧吸收的过多会导致身体的损害。(3)普通外科病人多,治疗护理任务重,护士难免忙中出乱,故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粘膜),约占80%。由于普外病人大多术后禁食,有大量的静脉输液,用手掰安瓿被割伤则是导致针刺伤以外锐器伤的最常见情形。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除了有被污染的危险,皮肤的创口又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途径。

1.4 心理因素

普通外科工作琐碎、繁重,突发事件多,危重病人多,抢救任务重,而且护士长期缺编,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无规律的“三班倒”,使人体“生物钟”受影响,睡眠质量差,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对身体、对工作都极为不利。另外,护理专业晋升晋职、家庭、婚姻、社会地位及各方面竞争加剧,也会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 防护措施

2.1 普通外科护士要严格按常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如配制药液及注射时要戴口罩、帽子,配制及注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最好戴手套,防止颗粒进入人体。做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操作时一定要戴手套,防止血液、体液直接接触皮肤,操作前后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1)消毒剂的配制应严格按照其使用要求,勿浓度过高。明确各种消毒剂的注意事项。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换气。浸泡物品时,为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消毒液,可戴手套进行。(2)对于手术病人,普通外科护士要明确病人术中麻醉类型,回病房后加强通风,护士进行操作时戴口罩。(3)护士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时,对这类药物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特别要掌握化疗病人污物的处理及防护。化疗病人的排泄物应装在密闭尿袋及容器内,在清除48h内的排泄物时戴手套、口罩,穿专用长袖隔离衣,弃入马桶时要冲洗2次,操作完毕,应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

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1)控制噪音工作中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维持病房及走廊良好的秩序,保持安静。加强病房巡视,减少传呼噪音。在使用新仪器新设备时,要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及注意事项,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及更新,以降低噪音。(2)防止紫外线损伤照射时护士应避开,不要来回走动取拿物品,照射完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避免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 所有锐物的处理应非常小心,用后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应及时正确地放入专门的锐器回收盒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沉着镇静、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操作。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疗时,必须有他人协助,以防针头刺伤自己。在使用安瓿制剂时,可戴手套或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被割伤。

2.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普通外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

医院领导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应有足够的重视,提供一些宣传材料或安排专人讲座,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的潜在危害因素,积极采取防护措施。科室根据本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关于职业防护的规章制度,督促护士认真执行。遇有职业性损伤及时报告并及时正确处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针对查体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调配人员。现代医学高速发展,新诊疗仪器、新药物、新技术的普遍使用和开展,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同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2.5 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

平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如感到生活、工作压力过重,可适当休息,以调整体力和情绪。处理好与上级、同事、患者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适当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宣泄和疏导,保持平和、稳定、乐观的心境。

3 体会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护士作为普通公民也应关注、爱护自己的健康。现在各大医院也越来越重视职工的健康及防护,成立了医院感染委员会,划出专用资金用于医护人员的体检,且建立了保健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普通外科护士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只有加强对自身的防护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 考 文 献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3

2007年,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全国八家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医院开展病毒性肝炎的普及教育活动。本活动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全程支持,活动名称为:“和你在一起”病毒性肝炎患者宣传活动。

参与本次活动的医院:第302医院(北京)、北京佑安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广州南方医院、西安交大附属第一医院。

大众医学: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开展此次全国范围内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苏崇鳌 :这种形式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宣传活动是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以往对肝炎患者宣传活动形式的延续。中国慢性乙肝、丙肝涉及人数众多,医生在门诊时往往没有很多时间回答患者的提问,这部分人群包括其家属需要疾病防治知识的指导。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医院抽出周末的时间组织讲座和现场咨询等活动,为询问者释难解疑。

当前,对乙肝相关知识需要加强宣传。以乙肝传播途径为例,有人误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就餐会被传染乙肝,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歧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乙肝不经消化道传播,不应把乙肝传播途径与甲肝混为一谈。在中国,30%~40%乙肝经母婴传播,60%~70%为血液传播,包括输血、口腔科治疗、内窥镜检查和不洁注射治疗、静脉吸毒、多性伴等。对乙肝的准确认知,有助于消除歧视,积极治疗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大众医学: “和你在一起”病毒性肝炎患者宣传活动有无统一规划?

苏崇鳌:我们选择了八家肝炎治疗重点医院,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专家编写统一宣传资料,分门诊免费索取的健康资料和讲座用手册。讲座手册的内容包含:中国肝炎现状、乙肝/丙肝一般知识、乙肝/丙肝诊断、治疗规范和主流治疗药物优缺点等。

大众医学 : 您预期患者宣传活动将达到怎样的效果?

巫善明:由于我国乙肝、丙肝患者普遍对疾病的认知度低,这种现状无法迅速得到改观。此次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了大规模的患者教育,希望大家认识到抗病毒是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

值得重视的是,专科医生对抗病毒治疗的认知也不足,2005年底的调查显示,全国只有19%的专科医生认识到乙肝治疗需要以抗病毒为主。

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种资源的投入。

大众医学: 除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外,这次宣传活动还传达什么观念给患者?

巫善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认为,完整的乙肝治疗应包括四个环节:①抗病毒治疗是关键;②建立个人免疫调控机制,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参与对疾病的抗争;③病毒对肝脏攻击后,肝脏出现炎症和损伤,要进行必要的抗炎、保肝治疗;④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者,为避免肝硬化,还要进行抗纤维化治疗。这样一个完整的治疗概念,也通过此次宣传传达给受众。

大众医学: 本次活动的服务目标是哪些人?

张树林: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希望有更多的乙肝、丙肝患者和家属了解此信息,活动对所有相关人群开放。就以往类似活动的经验,乙肝或丙肝患者及其家属到场参加活动的更多。这也是一个好现象,患者在与疾病斗争中需要家人和社会提供更多帮助。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4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原学;植物病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49-02

一、植物病原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植物病原学是农业院校或综合院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与许多课程具有密切联系。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是该课程的基础。但是,其中除了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各个院校必开课程外,其他课程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甚至未被设置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作为教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首先了解,学生是否学习过以上课程及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开设直接影响了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植物病原学课程,同时也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园艺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尤其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与植物病原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植物病理课程相比,植物病原学课程不是强调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也很少涉及到“病害三角”等内容,而是更多地单从植物病原生物自身角度来展开。可以把植物病原学理解为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线虫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和其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应用与实践部分,放入到其他课程(如普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病理学)中去学习。植物病原学只是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的掌握生物学知识。不应该把植物病原学看成,与普通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等课程的平行课程。

二、植物病原学是否单独设课的分析

一些院校已经把植物病原学作为独立课程进行设课,但一些院校并未将它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进行设课,而是把植物病原学的知识拆解成两部分内容:微生物基础部分与病原学部分。微生物基础放在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中学习,病原学内容放在普通病理学部分学习,或者都一并放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学习。

植物保护专业几乎都会把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但是是否开设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或者把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作为必修课,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设置。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又未开设植物病原学的院校,或者把这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或者两门都作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加重了普通病理学的教学难度,要求普通病理学课程的学时数必须加大,这也给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大的教学内容,使普通病理学很难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完成其教学内容。加大学时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往往导致较差的教学质量。例如,一些学生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学习,了解了细菌与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症状的不同,但由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课程,却还未能区分真菌与细菌菌落的不同。这显然和课程设置本身不合理有一定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院校同时开设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普通植物病理学,但未设置植物学病原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较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学)分担了一部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性不强,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量依然庞大,依然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这也是许多院校增设植物病原学课程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学,虽然能介绍到一部分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但是并未包含另外两个植物病原物――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知识。而且,植物病原微生物只是微生物中的一小类,很难在微生物学有限的课时内,学到足够的针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例如微生物中的病毒部分,包含了噬菌体、噬真菌体、动物病毒与植物病毒几个部分,又通常把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针对植物病原学部分的植物病毒只是作为一少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这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显然不够的。

如果在植物保护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难以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同时设置成必修课程,建议保留的是植物病原学而不是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这样有助于完成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使其成为专业型人才。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学习,或者放入植物病原学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进行学习。当然,在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设置成必修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植物病理学知识。

三、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设置

明晰了上述植物病原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设置植物病原学课程的必要性,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制定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植物病原学的课程目标为:通过植物病原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病毒与细菌)的基础生物学知识,理解植物病原线虫生物学知识,了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其他植物病理课程打下基础。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植物病原学中应该抽出足够的学时,介绍微生物学基础,其中重点介绍真菌、病毒与细菌。因为植物保护专业多门课程中涉及到微生物学知识,植物病原学课程应当一定程度上尽量承担传授微生物基础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当然,如果在课程设置时,加开了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或细菌学,那么应当避免在不同课程中,过多的重复讲授相同知识点。

对于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院校,植物病原学可以将更多的学时,用在以下知识点的讲授:植物病原物的分类与鉴定;致病的特殊细胞结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病原生物致病性的遗传基础;以及代表性植物病原生物等。

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设置时,还应当注意把重点放在病原生物自身;当涉及到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要更多的从病原生物这个角度入手介绍。为了避免重复,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应当更多的交给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及其他课程去介绍。

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方面,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第一章内容应当首先介绍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当学生有了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储备后,剩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介绍。第一种,按照植物病原生物逐一介绍。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多个老师进行合作介绍。由于植物病原生物跨了多个生物界级,几个老师根据自身知识背景配合完成,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式。例如,植物线虫学部分,由专门从事线虫学研究的老师传授更好。另外一种安排方式是,将植物病原学知识分为:分类鉴定、特殊细胞结构、致病的生理与生化基础、致病遗传基础、植物病原物的生态、典型植物病原生物等,几个章节;然后,在章节中,再根据不同病原生物进行逐一介绍。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在章节内比较不同病原生物。这种安排,也要求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四、植物病原学中的不同植物病原生物

在五个病原生物的介绍中,不应等量设置学时。单从植物病原学角度讲,学时由多至少,应当按照以下的顺序: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线虫,最后少量介绍寄生性种子植物。这样,也与不同病原生物造成植物病害数量和引起的经济损失相符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院校加开了其他课程,来专门学习某一种病原生物,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例如,一些院校加开了普通真菌学课程或植物病毒学,那么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在课程中,适当调整内容安排,将学时更多的应用在未独立设置课程的病原生物上和不同植物病原生物的比较上。另外,一些院校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与迎合社会需求,可能开设了线虫学,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注意避免重复。

五、其他问题

教材的选用方面,微生物基础部分可以参考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等相关书籍;植物病原学部分可以参考《植物病原真菌学》[1]、《植物病原病毒学》[2]、《植物病原细菌学》[3]、《植物病原线虫学》[4],以及其他相关的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书籍。在代表性植物病原物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除了参照病原生物本身的重要性外,应该结合院校的专业特色、地理位置及学生未来去向,选择合适典型病原物进行讲解。另外,在植物病原学具体讲授过程中,应当注意例子的选择和侧重点方面,应当突出“植物病原”与“致病”这两个关键词,包括在植物病原学课程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也应遵从该原则,尽量避免只是简单讲解模式微生物,而忽略了植物病原这个关键词。

六、结语

植物病原学课程,在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植物病原课程的学习,对系统理解与学习植物保护专业中植物病理方向的其他课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植物病原学的特殊性,它的课程内容的设计受到了整个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情况的影响,同时不同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也会影响它的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谢联辉.植物病原病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5

文章说,在中国大陆,约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方面普遍受社会歧视。

吴孟超院士认为,歧视源于无知。很多人对乙肝的传播缺乏足够了解,他们谈“乙肝”色变,避而远之。很多老百姓一直错误地认为,乙肝可以通过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日常接触或共同用餐传染。这种“认识”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所导致。然而,与对乙肝科普宣传不足相对应的是医疗广告的刻意误导。乙肝“特效药”和“专家门诊”广告传播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对社会公众造成的误导近乎“恐吓”。有些无良的乙肝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宣传药品疗效,大肆宣传乙肝的危险性,夸大乙肝病毒的传染性,造成人们对乙肝的恐惧,加剧了乙肝的歧视。

文章说,这一严重社会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一系列禁止乙肝强制检测、保护乙肝携带者平等权利的法律和政策相继出台。然而,规定和执行是两回事。缺乏执行力度和对违规者的惩治力度,使得政府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病毒的科普知识范文6

近期,部分市、县发生了猪链球菌病,而且已经危害到了人的身体健康。国务院和农业部高度重视,哈尔滨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于8月9日,召开了防控猪链球菌病专题会议,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猪链球菌病,但防控工作仍十分重要,我们要认真做好普查、消毒、免疫等各项措施,严防疫情发生,为确保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就当前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猪链球菌病是农业部规定的二类传染病,一旦发生蔓延,不仅会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将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务必充分认识加强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切实做好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强化监控,力争不发生,确保不蔓延,保证畜牧业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加强疫情普查和清圈消毒工作

各乡镇要立即组织好防疫员,逐村逐户进行疫情普查,严密监测疫情动态,要重点监测那些饲养管理和猪舍环境卫生较差的养猪户,发现疑似立即上报。在普查的同时,要加强对圈舍的清圈消毒工作,消毒面要达到100%。

三、采取有力措施,防控猪链球菌病

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主动向畜牧防疫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对疑似猪链球菌病的猪,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病多为急性和最急性经过,必须早期用药,药量要足,药物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制剂,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免疫注射要结合今年秋防统一实施,全县各乡镇都要搞猪链球菌免疫注射,注射率要达到100%。

3、加强屠宰场宰前和宰后检疫工作,凡宰前检出的病猪都应隔离治疗,恢复后两周方能屠宰;宰后发现可疑病猪,应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屠宰场要每日进行消毒一次。

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猪链球菌病防控知识,形成群防群控氛围,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5、加强科技培训,要结合秋防工作,对全县防疫员进行一次猪链球菌病专题培训,要求防疫员掌握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治病方法,为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6、采取积极有效的消毒措施,县站要批配一部分消毒剂,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采用5-10%生石灰乳,1-2%火碱,30%草木灰水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消毒,确保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