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例6篇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领导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虹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把政策性和非政策性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城镇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管理技能、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

二、工作目标

xx年各类培训计划目标: xx人。

一、政策性培训: xx人。

1、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培训: xx人。

2、对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xx人;其中

(1)、返乡农民工培训: xx人;

(2)、阳光工程: xx人;

3、对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xx人;其中

(1)、失业培训: xx人;

(2)、创业培训: xx人;

(3)、再就业培训: xx人。

二、非政策性培训: xx人。

对职业技能培训: xx人。

三、培训方法

1、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设有的培训专业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则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对在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本工种、本岗位的技能提升和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及应用;对转业转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新职业(工种)和新岗位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通过培训使在岗职工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对失去工作返回我市的返乡农民工,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开展技能普及和技能提升出发,采取走下去,请上来,长短期结合的培训方式:即培训部门的教师深入基层进行技能普及知识讲座,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短期培训;请上来就是把想学到一技之长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开展长期培训,培训内容从适合就地就业、促进就业等,通过培训使返乡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

3、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对就业转失业人员(包括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失业农民和已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从为我县轻重工业对口的技术工人的需求,给城镇失业人员发放用工信息和参加职业(工种)培训意愿单,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培训,培训重点以实际操作和新职业基础知识为主,邀请用工企业技术人员讲课(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使培训后的人员能够顶岗工作,满足岗位的技能需要。

4、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农村“两后生”)储备性劳动技能培训

对农村“两后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为社会储备技术人才资源,组织学习技能,延缓就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围绕我校现有专业和我县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定向就业培训。

5、“阳光工程”培训

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培训专业农业种植养殖等技术促进就业。

6、其他培训

对社会和企业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培训专业、培训计划、培训课时、培训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四、培训要求

1、教务管理。教务科根据培训总目标,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组织好各科考试、考评工作;

定期检查常规的教学工作。

2、学工管理。做好对新入学的学员登记、统计和整理工作;

负责编号排班;安排班主任;做好评卷、成绩登记及整理和归档工作;办理、发放有关结业证书及学员相关工作。

3、招生培训。做好招生工作,保证完成招生计划;按照教务科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资料归档要求,做好培训人员各种要件的收集、整理工作。

4、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编制各门类档案管理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按要求及时做好培训学员要件整理、归档、分类、编目、派架、入库、做到管理规范、使用方便;及时清理积压档案,按要求完成鉴定、立卷、归档工作。

5、服务保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督办工作;做好公文的收发、传递、管理、归档及办公用品、耗材的采购和发放工作;做好固定资产和办公设备建账工作和定期清产核资;定期整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工作;做好分院宣传报道及新闻编撰工作;做好安全防火和滴跑冒漏的预防工作。

技能培训方案二

一、 指导思想

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各级建设培训机构和工地业校为培训平台,以落实企业培训责任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大经费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培训机制,妥善解决工学矛盾,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工作目标

全省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到 20XX 年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在 20XX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10000 亿元,全省计划培训各类人员达 120 万人,其中农民工和一线操作工人100 万人,关键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xx”期间全市计划培训鉴定建筑业农民工 8 万人,20XX 年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要达到 50%,今后五年持证率要达到 100%。目前,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只有 35%,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任务艰巨。

三、组织领导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滨州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技术培训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下达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对培训鉴定工作和补贴资金拨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考核验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市本级辖区和市直企业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建筑业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统一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各级建设培训机构要尽快列入人保部门的定点认定,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计划,列入全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培训鉴定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和鉴定。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相应的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管理机构要搞好调查摸底,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制定详细地培训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工地业校,落实培训责任。各级建设行政执法队伍要把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列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持证上岗率不达标、未与培训机构签定培训协议、培训计划不落实的,要严肃查处,依法处理。各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办理机构在资质年度考核、资质审批、升级、增项审查时,必须要求建筑业企业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持证上岗率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须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培训协议书落实培训责任,否则不予通过年度考核、不予批准资质、资质升级、增项。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外施工队伍进滨备案,要严格审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情况,要求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或施工企业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的培训协议书。

四、培训与鉴定

(一)培训对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业的在岗农民工。培训工种以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工种为主,重点是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等。

(二)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操作训练两部分。理论培训包括专业课、公共课。专业课主要是所学工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公共课主要有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建筑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技能操作训练依托施工现场组织进行。教材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统一选配。

(三)培训时间:初级工为 200 学时、中级工为 300 学时、高级工为 100 学时,理论培训时间占 1/3,技能操作时间占 2/3。

(四)培训管理:培训机构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 10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并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备案。申请报告应当明确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目标、培训协议等内容。在每期培训班结束 5 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结业申请,对培训合格的建筑业农民工核发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合格证书。

(五)技能鉴定:技能培训结束后,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技能鉴定,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和材料开展鉴定工作。鉴定合格的,核发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签发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由农民工本人持有,企业不得扣压或代为保管。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培训协议制度。建筑业企业与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签定委托培训、鉴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二)实行财政补贴制度。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鉴定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建筑业企业要落实农民工培训教育责任,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规定建立工地业余学校,配备必要的培训器材,加大农民工培训投入,实行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培训工作责任制。农民工要保证学习时间,履行培训义务。培训机构要切实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财政和其它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对不能享受本市补贴的外地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不得超标准收费。

(三)实行台账制度。建筑业企业、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必须建立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就业台账。

(四)实行月报制度。为掌握工作进度,加强调度,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建设部门要按月统计培训鉴定人数和实现就业人数,于下月 5 日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行按季通报。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2

关键词:建筑技术人员;培训;问题;对策

1现下建筑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建筑技术人员对职业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多数建筑技术人员对社会机构提供的就业培训表示怀疑,他们更多的把业余时间花在娱乐、游玩等上面。一些建筑技术人员思想观念依然迂腐落后,前瞻性不足,只关心眼前的利益,没有认识到强化技能对经济收入的重要性,不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另外,建筑技术人员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非常难得,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又是摆在每个建筑技术人员面前的现实难关,让他们放下工作参加技能培训变的更困难。所以没时间进行职业培训或是培训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也是制约建筑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的一个主要因素。1.2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较差建筑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出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建筑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提升自己技能水平。培训教师容易忽略建筑技术人员的接受能力,未能全面的考虑建筑技术人员的个体差异,技能培训多数是学,同建筑技术人员进行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并且对建筑技术人员往往只开展电焊等的培训,培训科目少。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初级技能为主,而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却很少。此外,一些建筑技术人员在选择培训内容时更在乎短期收益,经常进行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收益的项目的培训上,并且自费培训的积极性不强。建筑技术人员多数只在乎从业能力培训,对在城市中生活要求的一般性认识,和对自己的保护等各方面的意识不足。目前的培训资源比较散乱,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建筑技术人员参与培训变动较多,由于个体具备的知识水平、能够参与培训的时间的差异,以及面对培训的态度比较随意。很多因素都制约着培训效果。1.3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我国建筑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及落实行营可行的培训政策,从法规条例上加强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培训工作的展开。从整体上看,我国培训制度有所欠缺,不能对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资源整合的能力不足。培训机构没有城镇用工信息,导致培训项目与市场实际需求脱离,建筑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后就业质量不高,受益效率低,打击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很多建筑技术人员找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朋友介绍,找熟人推荐,不经过就业服务体系,导致培训机构难以获得建筑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无法制定迎合市场和建筑技术人员需要的培训计划,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培训放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去思考。1.4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不足职业技能培训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我国现下施工技术人员培训资金长效机制欠缺,培训资金来源几乎是以政府投入,企业贴补为主。资金投入不够规范化、常态化,资金链的时断时续和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施工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工作的正常实施。培训资金的来源问题大大限制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展开。国内很多用人单位在培训问题上不愿投资,建筑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不高,再支付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困难是巨大的。这导致一些建筑技术人员虽工作十余年却从未参加过技术培训,职业技能方面未有所提高,一旦遇到企业结构调整或技术升级,便被淘汰出公司。

2建筑技术人员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政府要主动担负起支持倡导建筑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责任,提倡企事业单位与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的相关培训课程。并且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维权意识。此外,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对建筑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既能增加其谋生本领,提升薪酬待遇,2.2加强供需对接,围绕市场抓培训可以通过展开劳务洽谈会,走访联谊知名企业、向经济发达地区派驻办事处等形式,加强劳务对接,积极与外派劳务公司合作,开拓沿海及国际劳务市场。文化水平不高,又缺少专业技能及稳定收入的建筑技术人员,主要对他们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过程中,考虑建筑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理论知识要少而精,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建筑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培养他们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具有初级职业技能的建筑技术人员,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或是技师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保证其高质量稳定就业。对经考试合格的,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更要着重通过现场演示、实地操作等实训方式,提高建筑技术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建筑技术人员的生产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2.3健全技术培训体系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建筑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的相关制度,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来消除制度。督促各级部门形成培训管理的制度和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建筑技术人员培训管理现状,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统一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技术人员培训成本。建立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培训管理体系,使建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发挥出最好的社会效应。2.4建设培训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建筑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中要考虑各个行业的具体要求,明确被培训建筑技术人员的基础水平,再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合适的培训内容与形式。此外,建筑企业还需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改善单位福利和工作环境,避免建筑技术人员频繁更换工作,减少建筑技术人员培训风险。

3建筑技术人员培训的案例分析

3.1江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大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对建筑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果: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7.6万,技能人员10.6万,农民工19.7万,继续教育19.8万培训内容、流程和重点:(1)联合开展市县领导干部培训(省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城镇化专题培训、援疆项目建设专项培训。(2)专业管理人员培训:同浙大联合培养村镇规划管理研修班,并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前往北大清华参观学习(宿迁市规划局)、邀请知名专家开展城管业务培训(淮安城管局)、自编教材(南通市公积金中心)。(3)开办多形式的公务员培训,如“南通规划讲堂”(全省各级各部门)。(4)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包括职称评审系统的使用,国家、江苏省层面的各项高层人才项目申报和资金申请等工作。(5)实施各类继续教育,截止2015年已培训19.8万人次(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6)高技能人才培训及多形式组织农民工培训(省建设职业技能指导中心)。(7)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8)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苏州-农民工业余学校信息化建设;开展部分岗位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人才网络培训管理整合,目标”一个平台,多个入口(各地市住建委和建设局组织农民工的各项培训)3.2河北引入标准化理念,确保培训质量成绩:近五年举办培训班482期,39000多人次(高端培训省厅主导,各地市建委配合)。培训内容、流程和重点:(1)开展专题培训:市、县住建系统行业局长及执法骨干培训班和周末大讲堂等专题培训“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2)与高端专业培训机构联合办班:如与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合作。(3)着重课程设计,系统改进:按培训主题拟定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加强与业务处室沟通,不断完善方案;面向培训对象,开展调研和意见征询;制定课程需求单,与授课教师沟通。(4)创新教学方式,突出能力培养:突出能力教学;组织论坛和经验介绍;采取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

[1]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15(09).

[2]谢建社.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06).

[3]许项发.基于公共管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J].成人教育,2013(02).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要想能够紧跟时展,不仅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数量,更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能够加大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本文对中职学校应该如何建立实训基地的举措以及基地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宗旨,建成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树立中职特色意识。实训基地建设是形成中职教育教学功能和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实践教学是有意识的、以提高影响受教育者的技能应用能力和促进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在建设中要遵循教育规律。

实训基地建设要树立宏观实训意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它既不是几个单纯的模拟实验室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开辟几个毕业实习场所,而是基于两者之上的能满足专业实训需要的包括场所、设备、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的综合建设。实训基地的功能也是全方位的,既是学生实践教学、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的基地,也是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同时还是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窗口。实训基地既要满足学生基本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又要满足综合技能训练的要求;既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生产的需要。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

1.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一”指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校企合作平台; “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

2.形成适合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1)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训练内容,以游戏体验为主要训练形式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将提供一个巨大的施工现场操作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岗位、钢筋平法、手工算量等功能,使施工现场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2) 11 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需要建立真实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综合实训中心该包括建筑构造技术实训室、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室、建筑工程设计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设备(水暖电)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车间、钢结构加工技术实训室、水暖管道施工技术实训室等。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应能够满足建筑工施工专业学生进行构造设计与装饰技术类实训;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类实训;建筑施工技术类实训。

校外实训要以人才培养中心为依托,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公司企业联合的方式建立校外生产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校企合作的共同发展。并且中职学校校可以向企业聘请一些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以此方式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实训教学的发展。

三、实训基地建设应处理好的三个关键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

一方面,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缺少在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和发展长远规划指导下的经费投入机制,使实训基地的建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课教学实验而言,缺乏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经费来源单一。实训基地管理相对开支不足,缺乏资金支持力度。

2.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规范

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校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在学生的认识实习及教学观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训基地建设还不完善、不规范,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

3.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实训基地规模的扩大,仪器设备的更新,设施档次的提高,如何适应中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科学地管理好、运用好这些实验设备和场所,充分发挥其作用,处理好各类矛盾,原有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就凸现出来了。一些行业已经不再满足中职学校输送普通员工的需求,而是要求W校能够提供技能强、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需求层次也有了变化。

总之,中职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更好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矢. 浅谈高职学院实训基地的开放式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S1)

[2]郑伟.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3)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W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部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C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BIM技术概述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CAD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建筑模型集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2D绘图方式,决策者能通过查询建筑模型资讯能实时了解详实的模型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设计初期能大量减少设计团队成员产生各类错误,避免出现后续施工难题。计算机系统能用碰撞检测的功能,用图形表达的方式告知查询的人员关于各类的构件在空间中彼此碰撞或干涉情形的详细信息。由于计算机和软件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相比目前的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流程,这样的方法在一些已知的应用中,已经给工程项目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1.传统建筑工程劳动生产率较低。我国BIM技术应用率极低,据调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是英国的1/14和美国的1/19。在传统建筑工程中,设计、制作、施工及运营等过程独立完成,分由若干个团队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将整个项目分割开来,限制了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互动。整个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图、文、数字信息呈零散状,比如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生成、成本的预算或施工过程的记录等,这些任务之间彼此脱节。运用BIM把建筑各阶层联系起来,将数字模型作为信息表达的唯一方式,淘汰传统以任务为基础的应用软件,能够改变这种任务之间脱节的状况。

2.建筑工程从业者缺乏BIM人才。基于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考虑,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势必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在BIM技术人员整体数量上存在的缺口极大,这已经成为了该技术在产业中应用和发展的瓶颈。2012年《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提及,超过五成的行业调查受访者认为,没有BIM人才是企业不使用BIM软件的直接原因。还有调查显示,采用BIM最大的障碍就是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BIM训练,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是广泛采用BIM的前提条件。

二BIM技术在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现状

近些年,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常在整个工程进度中能够成熟地BIM技术的应用到设计、施工以及运维阶段,运用比较成熟。在政府公共建设项目上,美国、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在软件技术支持方面,Autodesk也适时地推出了基于BIM的AutodeskNavisworks2010、AutoCADCivil3D2010、RevitMEP2010、RevitStructure2010以及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0等软件。同时,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早已将BIM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并正在进行一系列地课程研究和革新。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引进BIM技术始于2003年,目前最主要的使用者以设计公司为主,也有越来越多的BIM培训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行业协会开始重视BIM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勘察设计行业BIM技术高级培训班(第一期)”、“BIM建筑设计大赛”、“与可持续设计专家面对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交流论坛”的BIM主题研讨会等在全国各地先后开展起来;在具体实施的项目中,也有美国Aedis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国公司、KlingStubbins国际建筑设计中国分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以及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等不同程度上率先使用了BIM技术。同时,BIM技术也被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纳入到国家“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

三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就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BIM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但会逐步推广和深入到建筑行业各个领域。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BIM的应用已成主流,行业内BIM技术的教育培训需求快速增长。然而,BIM技术在国内高职院校推广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BIM实训室缺乏规划、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教学体系滞后等,这些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为满足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必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并完善BIM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BIM工程软件实训室的规划及建立

BIM技术是应用需要依赖信息技术,需要硬件、软件及场地的支持才能进行实施,现有教学条件会制约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学校应结合实际条件,与建筑施工企业、软件开发公司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分步骤分阶段规划并建立符合BIM技术应用与研究要求的实训场地,搭建适合团队工作(教学)的工作(教学)场所与硬件、软件环境。

(二)教师、专业人员BIM技术的培训组织

教师和专业人员参加行业培训和认证、到相关企业工程项目实施现场等方式,了解该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基于BIM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差别,熟悉并掌握BIM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价值、BIM技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查询以及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等内容,提高专业执教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BIM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BIM建筑模型课程应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BIM参数化建模、文件的模型编辑和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转换等纳入实训课程内容,学、做结合,让学生在掌握BIM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规范制作。同时围绕专业“三条主线”开发完善BIM技术课程:一是要以工程施工管理为主线,从实施合同签订开始到完成建筑物的工程虚拟建造的全过程,侧重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能力;模型属于输入条件,基于模型进行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材料管理;二是要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为主线,从招标或投标开始到工程结算的造价管理全过程,侧重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三是要以设计工作完成为主线,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工程竣图结束,兼顾对施工过程的模型输出、造价模型输出的需求。

四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当从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考虑,提高学生工程项目的整体意识和跨专业团队的协作精神,紧跟技术新方向,不断建设和完善BIM课程,做好实训室和师资等专业软硬件的配套,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建筑行业输送紧缺的专业人才,助推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范永.建筑类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09.

[2]秦浩.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7).

[3]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范文6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提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框架结构,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关键。在培养方案中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突出5种能力的培养:识图能力(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施工图)、测量放线能力(包括多层、高层房屋、道桥隧及管线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砌筑与抹灰工种操作方法、技术交底、专项施工方案、项目管理能力(包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工程质量验收及合同资料管理)和计量计价能力(包括编制建筑工程概算、预算、决算书)。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设计和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化教学。

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分为4个模块: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施工技术知识模块、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和计量计价知识模块。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包括《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AutoCAD》、《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设备工程》等课程和《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习周。施工技术知识模块包括《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课程和《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实习周。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包括《建筑法规》、《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资料》等课程。计量计价知识模块包括《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习周。

研究比较各院校的教学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列为重点建设课程。如围绕建筑制图与识图能力,对《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AutoCAD》、《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的内容作相应整合,重新选择教材,加强各课程实训环节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对本专业管理类的课程进行彻底整合,将原来的《建筑法规》、《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三门课程整合成《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减少课程间内容的重复,以节省课时。

二、教学管理改革

目前,《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AutoCAD》4门课程已被列为院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作业习题、试题库、实验实训指导书、课程录像、新技术介绍等教学资料已上网,供师生使用。专业中的重点建设课程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对课程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推动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全部实行考教分离,以便检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三、教学方法改革

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学方法就是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般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学校积极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练,实行“双师型”教师带特长生制度,师生共同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四、实践教学改革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训练,主要是计算机操作、建材试验、力学试验、土工试验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工程项目施工认识实训、制图识图实训、建筑AutoCAD实训、测量实训、房屋建筑学实训、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建筑施工组织实训、一般结构设计实训和计量与计价实训等;综合技能训练包括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技能的培养从入学时的工程项目两类场地进行,一是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内,二是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建筑之乡和广厦集团的行业优势,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人员、设备和技术优势,并结合实践指导课、讲座、示范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实践更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