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例6篇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1

关键词:钢琴;初级;教学;即兴伴奏

一、在钢琴学习初期,加入即兴伴奏训练的必要性

在学习基础乐理知识时,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然而时间一长孩子们便会进入“疲劳期”,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入以下自己编配伴奏织体的儿歌来让孩子们演奏,虽然弹奏上不以现成的程普作品为标准,但是指法要求必须与钢琴课一样严格。当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进行上述训练后,为了使孩子们的弹唱能力得到锻炼,我们可以加入弹唱训练,最后再加上踏板的运用。如此,一个初级歌曲即兴伴奏与弹唱的技能训练流程便形成了。主要分为四步:

步骤一:帮助孩子们掌握类似于拜耳程度的初级钢琴弹奏技能;

步骤二:适当地将儿歌弹奏练习加入训练过程中;

步骤三:将弹唱训练融入训练过程中;

步骤四:协调统一自弹自唱和踏板的运用。

经过上述训练,学生的左右脑的灵活都能得到锻炼,同时,学生的“唱”“弹”“踏”的协调性也能得到全方位锻炼。对于少儿钢琴教学更加明显,不仅有利于孩子们全面掌握钢琴教程的曲目,还可以跳跃到下一程度的教程进行弹奏训练。在训练中加入上述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还能够使学生的练琴效率得到提高。

二、分类儿歌形式,把握好风格

通过在钢琴训练中加入儿歌的即兴弹奏能够使学生学琴的乐趣得到增加。与成人歌曲相比,儿童歌曲体裁的丰富程度不亚于成人歌曲,而在如此众多的歌曲类型中,我们着重学习以下几种类型:

1.以《红星歌》为代表的进行曲,对于这种类型的歌曲,处理和弦的弹性踏板是一个重点。

2.以《歌声与微笑》为代表的活泼型歌曲,把握风格是这种类型歌曲的重点,在训练时我们可以选择无旋律形式。

3.以《雨花石》为代表的抒情型歌曲,对于这种类型的歌曲要用全分解或者半分解的音型弹奏。

为了能够达到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要学会自己弹唱这些儿童歌曲,为示范目的地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弹奏儿歌时的注意事项

1.与成人声音比较,童声比较尖锐,与曲谱音高相比,通常童声演唱的实际音高会高出一个八度左右。一般情况下,在弹伴奏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实际需要为依据来实施音区的选择。通常在选择音区时,双手的中心会放在小字组和小字一组上,但是也会有例外的歌曲。

2.在初学一首儿歌时,为了帮助孩子唱准高音,在选择音型时应该选择有旋律伴奏的,当这些已经被孩子们熟练掌握后,便可以开始随意选择适宜的音型。

3.以简洁、清晰为标准来配置和声。

4.在选择伴奏音型方面,应该以风格特点为依据,不必要求辉煌,适宜即可。

在课上,甚至也可加入“弹、唱、跳”的结合,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领悟作品风格,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受到家长及孩子的认可,家长都反应孩子主动练琴了。即兴伴奏曲目由简单逐渐到复杂,伴奏织体也在渐渐层次化、多元化。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老师严格把握“指法关”,孩子们的钢琴程度也会随之提高。可能有些人不认同我的看法,但我确实有效的将钢琴即兴伴奏融入钢琴教学中,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在实践中,可因人而异,适当加入伴奏训练,无论对学生,还是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可以对年纪较大的学生加入成谱训练,无论是即兴还是成谱伴奏,对提高学生的乐感、钢琴程度与伴奏技能都是有益处的。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作品,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钢琴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今后除了对孩子的钢琴教学,还应该对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进行即兴伴奏的教学尝试,因为未来的社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大大增加,我愿为此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德刚.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泰尔.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晖.钢琴即兴伴奏的七要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2

关键词:创造;折纸;故事

折纸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孩子一旦学会了折某样东西后,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折了拆、拆了又折,在不断的拆拆折折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但前期的学习过程对孩子来说是“艰苦卓绝”的。因为折纸相对来说较为抽象,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上风的孩子来说,折纸的学习过程就显得较为枯燥和乏味。这其中的枯燥和乏味关键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在折纸教学中教师会采取演示法、分步教学法,有的教师会采用图示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纵观这些方法,还是没能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或者说是创新折纸的教学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那么折纸教学究竟该如何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寓教于乐呢?

一日,我受配乐诗朗诵启发,单纯的诗朗诵虽也饱含深情,但与配乐诗朗诵相比却少了那么点儿意境和味道在里边,音乐和朗诵的结合竟能产生如此美妙的效果,真是令人叹服。如果折纸也能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媒介的话,那么,孩子在折纸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就能迎刃而解了吗?于是,综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孩子的兴趣爱好(游戏、故事是他们的最爱等因素),对折纸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一、化抽象为形象

折纸中常会用“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术语,这些毫无生命的术语对于初学折纸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班幼儿来说无异于对牛弹琴,常会使活动显得毫无生趣。其实,换个角度效果则大不一样。既然孩子比较乐意接受形象的东西,那我们就不妨将抽象的术语化为形象的东西。就以“边对边折”为例,完全可以说成是关门、关窗等。“角对角折”可以说成是两只小鸡出来散步,他们高兴地用尖尖嘴亲亲对方说:“你好。”

二、寓故事于折纸

在教幼儿学习折一个完整的东西的时候,常会出现以下状况,边和边对不齐,角要对准中点折却总有部分孩子在离中点有段距离的时候就“勇敢”地折了下去,有很多孩子还会出现漏掉步骤或折了上一步忘了下一步的情况等等。究其原因,还是折纸太抽象的缘故,折纸步骤一多,难免丢了这步忘了那步的。

于是,结合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和折纸融合到一起,经过尝试发现,上述状况在用此方法后有了明显的好转,有的问题近乎销声匿迹。此方法与配乐诗朗诵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现以折纸《衣服》为例谈谈配故事折纸的优势。

1.要求寓于故事细节中

折纸活动中,老师常常会提出一些常规性的要求,如在折衣服第一步时(将正方形纸对折),很多孩子认为比较简单,折起来就较为马虎,显得很不平整。于是,故事中以小猪今天过生日,他想把门、窗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来迎接他的好朋友为由,使孩子们在类似帮小猪擦门、擦窗的游戏中将纸对折并抹平整。这与老师的“对折后一定要用力抹平整”的要求相比,孩子更乐意接受前面故事情节中潜藏的要求,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2.难点寓于故事分析中

以往在教折纸《衣服》时往往会碰到将四角折向中点不知要折几次的问题,即便是强调折三次,每次四个角,但由于总数是12个角,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有点“天文数字”的感觉,折得晕头转向,很难分辨自己究竟折了多少次。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幼儿听过故事后可以引导孩子分析:来了几种小动物给小猪庆祝生日?每种动物有几只?经过分析,孩子会发现,总共来了3组不同的小动物,每组有4只,小羊、小鸡、小蚂蚁从大到小的出场顺序依次和角由大到小的变化相对应,从而能使孩子形象地记住自己到底折到了哪一步,进而使难点不再难。

3.折纸步骤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

对于一些步骤较多的折纸,幼儿记忆起来难度较大,会出现漏步骤现象,而且,往往会因为在多次尝试后得不到结果而放弃甚至对折纸产生厌学情绪。而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情节却能将折纸步骤有序地予以衔接。记忆如此富有故事性的折纸步骤,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要想忘记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太有“难度”了。

寓折纸于故事,让我切实体验了一把创造带来的快乐。创造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精彩和活力,我和我的孩子们在这样的创新教学中学习着、快乐着、收获着。我将在陶先生的“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努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3

    选题的确定应深化到人人有任务或课课有任务。如果是科组研究的教研主题,应将具体研究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如果是教师个人研究的小主题,就应把主题完成计划落实到对每课的研究上。具体主题案例如下:重视歌唱(及合唱教学)是新课标重点强调的研究内容,一年级是音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关键期中不仅要培养孩子规范的音乐课堂纪律、自然的发声状态、良好的聆听习惯,还包括良好的多声部意识等等。这点在教材的编写中多处都有明确练习指示。所以小学一年级下册学唱歌曲中多声部意识的渗透研究是课标、教材、教与学的共同任务。为此,这一主题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实施中就可分为几个步骤进行探究。研究步骤一:研究内容——下册第二课的《放牛歌》研究方向——学唱歌曲中在间奏处的多声部打击乐器练习研究步骤二:研究内容——下册第四课的《可爱的小象》研究方向——学唱歌曲中在演唱中的多声部打击伴奏练习研究步骤三:研究内容——下册第五课的《火车开了》研究方向——学唱歌曲中的多声部声势练习

    二、主题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教研中的运用

    1.引领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科学与否决定着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根本。比如很多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第四课“长鼻子”《可爱的小象》一课中,经常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唱等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初看这些教学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带着“主题思维”来审视一遍本课定标,它还不够准确。首先,看课标对一年级学段目标的要求。其次,看教材编写的意图。从教材的编写上来看,这一课包含三个板块的内容: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用响板、碰钟为歌曲进行二声部伴奏;了解音乐要素之音乐的快慢。最后,纵向比较该教学内容的进度与要求。(1)已学的学唱内容具体要求下册《布谷》要求:放松、清晰地演唱;下册《牧童谣》要求:随老师模唱旋律;下册《数鸭子》要求:轻声、愉快地歌唱。(2)二声部伴奏在上册第一课认识了碰钟,在《小青蛙找家》一课中认识了响板,并在《咏鹅》、《大家来劳动》、《小青蛙找家》、《星光圆舞曲》、《龙咚锵》、《放牛歌》等课中多次进行过二声部及三声部的器乐合奏。所以本课的二声部伴奏是属于学生复习、巩固的内容。(3)已学内容中包含音乐的要素知识点上册第三课讲过《音的强弱》;上册第七课讲过《音的长度》;下册第二课讲过《音的高低》。通过以上三步骤的思考与教材剖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感受大象的长鼻子音乐形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歌词、模唱旋律、打击乐伴奏、快慢对比演唱等方法学会表演唱《可爱的小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放松、清晰的声音,轻松、愉快地演唱《可爱的小象》并认识音的快慢。

    2.判断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下册第五课“游戏”《火车开了》为例,执教教师较多地选择学生模仿火车动作来边跳边唱;设置各车站站点、司机、站长等角色进行体验练习。但这些教法的选择并不仅是为孩子提供体验活动,而是应该带着主题意识,让方法为内在服务、为目标服务,让孩子通过系列体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又以《粉刷匠》为例,虽然这首歌曲在我们下册第七课“巧巧手”单元,但这首歌曲是学生幼儿园都早已学过的歌曲,但很多老师还是在课中让孩子带着方纸帽子,分组进行粉刷比赛,看似学生开心地一遍遍在音乐性弥漫原则下,用体验式参与活动来感受、表现歌曲,但由于老师在本课没有“主题意识”,并不是通过体现歌曲强弱规律的动作表演唱、表现演唱音色的粉刷动作来创编、体会歌曲情绪的快慢对比、感受“刷子飞舞忙”的分组活动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在“主题意识”引导下选择和实施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不能较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

    3.评价教学过程的实效

    在主题教研中,教学评价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因音乐教师善于表演不善于言表的特点,所以教研活动经常出现教师们不愿意进行评课的现象。要么光说好话,要么泛泛而谈教态、教法或教育理念,并没有因课导研,集体解决重点、难点的实质性问题,无法让执教与参加教研的教师获得具体理念指引下的方法或设计思路上的指引。比如主题教研活动“小学一年级下册学唱歌曲中多声部意识的渗透研究”之研究步骤三,它的研究内容是下册第五课“游戏”的《火车开了》;研究方向是歌曲演唱中的多声部声势练习。评课时不可以泛泛而谈老师的教态很好,专业基本功很扎实,而应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个环节的教学方法是否高效;教师操作与实施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实施于学生的有效度是多少;教学成败的原因对于多声部声势练习还有其他什么有效做法等等方面去进行对课不对人的教研。这样会通过“主题意识”引领下的真实有效的教学评价,来检测课堂是否高效,推动课堂进行再反思、再设计、再提升的有效途径。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4

关键词:即兴伴奏;伴奏基础;伴奏类型

对于一个声乐教师而言,在声乐教学时能够弹奏上一曲好的即兴伴奏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教师能够潜心苦练音乐伴奏基本功,并去研究歌曲与伴奏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呢?我从事声乐教学已整整10年,深切感受到了即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位置。但是一些声乐教师往往忽视了伴奏的重要性,而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学生的声音中,从而在追求声乐中的声情并茂的“情”上大打折扣,继而使学生失去了唱歌的兴趣,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学的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练习呢?笔者现将自己一些学习即兴伴奏的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1 歌曲分类

幼师专业歌曲主要是革命歌曲、进行曲、儿歌、英雄歌曲、各地民歌以及艺术类的歌曲。而其中,儿歌又占有较大的比例。音乐专业则定义为声乐考级曲目、中外艺术歌曲以及通过青年歌手大赛传唱的新曲目。

2 了解何为歌曲的即兴伴奏

通过钢琴为歌曲即兴伴奏,就是以歌曲性质为根据,选择对应的和声,再将经过选择的和声,根据音乐的内容来改变音型。

3 必须拥有的伴奏基础

3.1 扎实的钢琴基本功

作为声乐教师,至少应该具有《车尔尼599》的水平,能够熟练地在键盘上弹奏24个调的音阶以及和弦连接,并应该掌握快速移调,为学习钢琴即兴伴奏铺上良好的前奏。

3.2 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

(1)和声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拥有灵魂地位的组成部分是和声,如同画中的色彩,而在音乐中,色彩就是和声。

(2)擅长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风格。具有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以及鉴赏力,对钢琴即兴伴奏会起到更整体的效果。在声乐教学的曲目中,提供了各种类别的歌曲,尤其是中国民歌,特点鲜明,各地的民歌差异大,只要我们可以把握住风格就行。例如,新疆民歌则多用切分来进行伴奏。

(3)扩充知识面,发散思维想象空间。声乐教师不应排斥任何种类的音乐,要多看、多听、多想。在各类音乐中找寻自己的灵感,集各种音乐之长,尤其现代网络发展如此之快,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标志,同时,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来避免自己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要想让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作为培育大树的土壤,老师必须拥有丰厚的营养,以便于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到有用的知识。

(4)提高心理素质。歌曲的即兴伴奏体现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娴熟的弹奏技巧只是其一,良好的乐感和心理素质更是重要方面。即兴伴奏是从自身情感出发,根据当时的音乐环境,流露出自然的音乐。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我认为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锻炼,多练习,敢弹,珍惜每一次的演出机会,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实践提高心理素质。

4 歌曲常用的伴奏类型

4.1 八度伴奏

它是最常用也最简单的伴奏类型,常用的就是左手弹八度,并且有节奏的快慢,右手只负责旋律。左手既可以与右手同步,也可以与右手不同步。这种伴奏类型适合儿歌或节奏欢快的歌曲。

4.2 弦伴奏和柱立式

弦伴奏和柱立式又名和弦伴奏,其旋律立体感更明朗、强烈、有用并且方便。要弹奏好它首先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和弦,弦伴奏和柱立式是即兴伴奏的一个重要基础。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歌曲的伴奏。

4.3 分解和弦伴奏

分解和弦伴奏,将和弦与柱立式分解开来,就如吉他分解和弦,按照特定的节奏音型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演奏。常应用于抒情歌曲中,如《小草》、《妈妈的吻》、《军中绿花》等。

4.4 琶音伴奏

琶音伴奏是指,在基本琶音之间,将三个音去掉,四音一组弹奏,可以单独左手弹也可以左右手交换弹奏。一般用于抒情歌曲。

4.5 带远距离低音加和弦伴奏

带远距离低音加和弦伴奏为左手弹一个八度再加一个和弦。教常用于歌颂类型、英雄类型,以及欢快类型,如《歌唱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吉普赛女郎》等。

4.6 无旋律伴奏

无旋律伴奏容易误解为没有一点旋律,这是一种高级的,将旋律变成不同伴奏织体与各种音乐节奏配合的伴奏类型。这种伴奏类型对不同种类的歌曲都适用。

5 弹好前奏、间奏及尾声

前奏是表达整首曲目的风格和思想的。而间奏则是衔接段落之间的重要环节,通常要按作曲者原意弹奏,最好不要搞一套自己的创作。尾声则应当用终止式完成,但如有独特的尾声就必须要弹出来,如《叫我如何不想他》等。

6 歌曲即兴伴奏的配弹步骤

第一步,把握作品整体风格,抓住作品深层次的内涵。然后再根据这些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和声。最后以题材具体情况为标准选用合适的伴奏类型。

通常儿歌及欢快的歌曲多用八度,抒情的歌曲多用琶音或分解伴奏,而带有远距离低音加和弦伴奏则多用于英雄和歌颂类的歌曲,八度伴奏柱和立式和弦多用于进行曲等。另外,节奏的对比要强烈,鲜明。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看似简单,弹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在瞬间要反应出弹奏的作品的风格,并对伴奏类型及节奏型的选用作出选择,最后一气呵成,将作品的内涵诠释出来。笔者认为,现代声乐教师,不够重视在课堂上的声乐歌曲伴奏,这就使得一些融入情感的音乐无法立即表现出来,不能给学生以认知。因此,当代的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伴奏水平,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好的音乐展现,使之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当然,我们一旦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它的弹奏技巧,通过努力的练习,就一定可以处理好即兴歌曲伴奏。

参考文献:

黄兰.思考高师钢琴基础课与钢琴伴奏课“兼容”的必要性.北方音乐,2011(12).

杨丹.中国民族歌曲钢琴伴奏初探.大舞台,2012(01).

景玉.声乐表演中钢琴伴奏的地位及应注意的问题.大众文艺(理论),2009(20).

李甜甜.试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演奏.青年文学家,2012(24).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幼教水平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优势的教学功能逐渐深人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效率,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式。本文结合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和日常生活三个环节中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因此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优美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大班多媒体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通过一系列动态的画面和小蝌蚪与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等之间的对话,感受探究生命过程的乐趣。幼儿们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故事的整个过程,能模仿课件用不同的语速、声调及体态语言表演故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一幅幅富有动态的画面,让幼儿觉得就像在看动画片,一个个都喜欢得不得了,而教育目的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2)录像片在幼儿科技教育中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科技素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向幼儿传授科技知识中的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原理的过程中,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形象、生动、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使我们的科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儿科技教育更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视听手段的运用,促进幼儿个性得到发展。让美妙的音符流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音乐是有声的画,图画是无声的歌”,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音乐艺术有形成性格的力量。我园的广播系统和班上的各种录音设备,都发挥着无形的教育作用。幼儿早晨人园、早操、进餐、午睡、分区活动、户外活动等,我们都精心挑选各种风格的音乐,或优美抒情,或活泼轻快,或振奋激昂,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欣赏、去感受,日久天长,潜移默化,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不亚于投人时间和精力设计的音乐活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园游戏的性质、内容、目标等范畴出发,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将其渗透游戏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创新深化。

(1)营造游戏氛围。在表演区,以往我们只为幼儿提供录音,让幼儿去表演。现在,我们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歌曲、舞蹈、儿歌,让幼儿感受到了动作、音乐、节奏的和谐,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欢乐的过程。如幼儿在玩《化蝶》这一音乐游戏时,我们运用课件,将音乐的奇趣与角色的形象巧妙地融于一体,对平时难以描绘的蝴蝶飞舞场景有了鲜明直观的感知,表演时兴趣盎然,形象到位。在手工区,我们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帮助我们设置问题,取代了平白的语言表述。如泥工《可爱的蜗牛》,我们利用数码相机将蜗牛的制作步骤拍摄了下来,清晰地将操作流程步步展现在手工区的墙面上,孩子们对照着步骤图,一步一步认真地做着,少口罗嗦的说教,多了自主的探索,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化的特殊效能。

(2)积累游戏经验。我们在丰富游戏经验的时候,有条件的学校才会带领幼儿去参观一些活动场所,如超市、菜场、交通岗等。而对于我们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只有通过图片、枯燥的讲述使他们慢慢了解。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就可以将这些需要了解的场所拍摄下来,减少参观次数,缩短讲解时间,提高活动效率。如小班的宝宝家的游戏,我们利用摄像的方式把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的言行举止录下来,然后通过观看录像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情,这样孩子们就会进行模仿,游戏变得有声有色。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这时,我们就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截取相关的影像资料,提供生活场景,丰富生活经验。例如在中班的游戏中,大家对好朋友坐公交车要不要买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对此,我们找来了有关上车买票的VCD,当看到上车要买票或出示月票的镜头后,这位“售票员”说什么也不同意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上车要买票。”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拓宽幼儿视野。在休息放松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去浏览,或者有计划地安排机器自动播放,这样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面。假若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则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孩子们会自然被吸引进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2)便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我市实施的校讯通联系方式和我园的网络建设,使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通过班级网站,查询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甚至观看孩子在班上的活动图片,或对老师、对幼儿园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交流系统了解到幼儿在家里的情况与家长的反馈意见,实施对幼儿的及时教育与保育,从而更加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与教养体制。

少儿声乐教学步骤范文6

一、多媒体教学优点

1、直观性,有助于概念的理解;

2、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掌握;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幼儿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力量。多媒体和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无形为有形,把丰富的教学材料熔于一炉,从而使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中小班绘画《猫》时,我播放《猫和老鼠》给孩子们观看。猫追老鼠那滑稽、可笑的样子逗得孩子直乐,我适时提出“有关猫”的问题,自然激发起幼儿的探索兴趣。孩子们纷纷发言,讲出猫的特征等,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二、多媒体在各领域教学中的运用

1、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从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幼儿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往往是单一的。因此,在进行一些比较抽象的科学学习时,幼儿往往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将大千世界的物质变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幼儿眼前。如《黄豆爷爷找宝宝》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表、动画的方式,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声情并茂,图文结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将相互联系、变化无穷的科学知识形象地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幼儿,可以在扩展经验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2、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挖土机找水喝》是个讲述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3、多媒体在健康教学中的运用

健康往往是教师不被重视的领域,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如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如健康活动《无处不在的细菌》幼儿可直观的感受到细菌的外形特征及繁殖速度,了解到细菌对人体的危害,知道细菌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重要性。

4、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是幼儿老师集中大量的审美信息,通过挂图或纯讲解的形式扩大幼儿的审美视野,但是幼儿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幼儿学的机会很少,不但教师教是累,幼儿也学的很枯燥,没兴趣,这也很不适应现在所提倡的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作为美术教学工具,可以将"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教学结构,转变成教"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大班绘画活动《小树林》中,教师将绘画大树的步骤用幻灯片的形式分步放映,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幼儿可以在欣赏中掌握绘画大树的步骤,既节约了时间,又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5、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捕捉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一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三、多媒体教学需注意以下两点

1、 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起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活动组织中并不能一味的让孩子看、听,让机器说话,教师在活动中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诱导孩子积极尝试探索,通过游戏形式来组织活动,特别强调教师的提问对孩子的作用。提问方式的不同,就会有极为不同的效果。如老师问题直接,孩子的思维方式就固定,呆板;教师提问富启发,孩子的思维方式则灵活,发散。多媒体的运用不是解放了教师的活动准备工作,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求新,创新,更要求真求实,为孩子的发展付出不懈的努力。

2 、警惕现代化教育手段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比如电脑、VCD和电视,儿童长时间接触,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对于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来说,保护眼睛和控制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作为教师需要熟知幼儿的生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的教育教学。

多媒体的开发和运用,将有力地推动幼儿园教学现代化,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对改革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益,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