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科学的发展史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1

一、更新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目的

对于中小学历史学科而言,全面、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首先要求教师更新评价观念,将对学生所进行的甄别与选拔转变为激励与调控,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评价内容也应有所转变,从过分倚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变为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即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终结性、过程性、发展性并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模式也应从过分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结合,并且以质为先。因此,历史学科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做出评判,而且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情感态度、思维水平和个性发展等各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上述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与提高。

与更新评价观念相对应,中小学历史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也应该明确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从而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文化类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掌握评价重点,确定评价内容

中小学历史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第一个重点在于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进行评价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过多记忆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而应引导他们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并能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第二个重点在于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绝不是“故纸堆”,其中涉及从古至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因此应突出评价学生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其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体验、研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具体而言,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1.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并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主讲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内容应涉及政治、地理、科技、文化、社会等各门类知识,指出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当今社会的“信息时代”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类的进步永无止境,使他们的视野随之开阔。

2.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质疑与反思,能较公允、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现象,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到中国古代妇女地位长期低下的历史现象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男女地位不平等,是因为不同性别的人在才能、智力方面有区别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辩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联系了古往今来的历史、社会情况,有利于他们理解“男女平等”这个重大问题的深远意义。

3.探究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得对历史问题的了解,能依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在实践过程中,能清晰地、有目的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同时进一步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比如,教师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这个问题为载体,创设“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对比”这个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与家里的父母、长辈交流以及走访街坊邻居等途径,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进而直观、真切地感受和体验相关历史知识,增进了解、学习社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善用评价方式,重视评价反馈

在中小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选用适当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有:

1.考试评价。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时,教师应力争突破传统考试模式的束缚,在使考试内容符合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把题目出得活一些、好一些。比如,命题语言亲切,富有情感;试题设计与试卷版面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等。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解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让学生由惧考、厌考逐步转变为愿考、乐考。

2.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进行观察,并记录在案,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受教育效果。这种记录既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教学的依据,也是期末评价学生状况的参照。

3.主题活动评价。主题活动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通常是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经历从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到呈现成果的较完整过程,从而进行知识探究的活动。主题活动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4.学生自评。这是指学生对自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可以思考:“本节课,我获得了什么知识?我受到老师、同学关注了吗?我是不是努力展示了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找出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逐步培养起评价、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习惯和能力。在指导学生自评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

5.学习小组成员互评。这是指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成员对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小组成员主要围绕“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情况如何”“在组内表现是否突出”等项目进行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6.作业评价。这是指教师对学生作业、作品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历史作业或作品,从学生完成作业、作品的质量判断该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水平。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轨迹。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2

论文摘要: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的思想。在发展方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中的历史合力的具体内涵。

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在反驳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阐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仅仅将“历史合力”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或者“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无助于全面把握历史合力论的丰富内涵,无助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合力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所谓“历史合力”,是指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多环节、多因素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系统。

在社会形态层次(最抽象、最根本的层次)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层次,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判别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是对一切社会历史规律的普遍抽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包含多样性统一的丰富总体,本质的抽象并不能代替具体的分析,一般性规律不应代替特殊性规律,“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况且,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作用,往往要通过各种环节的中介,在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才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将历史合力由抽象的层次引入到更为具体的层次(社会结构层次)上来。

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社会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经济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历史动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动力;经济对政治、文化、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既非机械的,也非总是直接的。因此,“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当然,这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总是通过与经济力的相互联系(如依赖经济条件、反映经济要求等),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独立地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准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合力,既要看到经济力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看到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实现;既要看到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同时又要看到它们自身对历史进程的独特作用机制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历史合力论就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的“经济决定论”、“文化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等机械决定论、单一决定论划清了界限。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层次上,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实践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锁钥。生产劳动无非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生产劳动过程无非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结合的过程。所谓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就是指人类以社会组织的形式与自然协同进化。这种协同进化从来都是通过共存、冲突、融合等形式的矛盾运动历史地展开的,社会与自然决不允许单单把和谐或斗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社会力对自然力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和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状态即和谐与斗争的哪一个方面在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表征着相应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人类文明程度。自然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双重作用也以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活、引起社会动荡甚而延缓或加速社会形态更替等非常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超越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唯经济中心论。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层次上,历史合力是“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因而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承认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但不能走向唯意志论(历史主观主义、历史目的论);承认历史的客观性,但也不能走向历史客观主义、历史悲观论。“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这个“总的合力”实质上就是历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而且,“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虽然“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使每一人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但并不因此否认每个意志对历史有所贡献。“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意志的“相互冲突”,因为历史不过是人们的交互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大多数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问题上坚持了群众史观,根本区别于英雄史观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唯心史观。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外动力层次上,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如果说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力的话,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则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外部力与内部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历史合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外部力,突出地表现为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通过作用于各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内部力),引起各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观念变革,从而影响社会历史的进程。“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可见,无论社会历史外部力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多大,但它必须通过作用于社会历史内部力而显现自身的作用。社会历史外部力通过作用于内部力而影响历史进程,内部力规定外部力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不同社会之问的交往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这样,历史合力论就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源与外源问题上超越了封闭发展与依附发展、狭隘民族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发展的内部力与外部力的辩证统一。

综上,从根本上说历史合力就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各种历史动力的辩证综合。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思想既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抽象层次、社会形态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又向我们提供了理解同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具体规律的方法论原则(各具体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以历史合力论指导当今的社会发展实践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方向的坚定性、发展目的的人本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的统筹兼顾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思想。

在发展方向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社会有机体的环节、因素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规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科学发展观认为,求发展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始终坚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关键是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同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这就既坚持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基本原理,又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阶段性发展战略与根本性发展方向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力与客观规律制约力相互作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历史是一个自然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发展就是一个“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并最终“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的过程。这个“总的合力”的实质就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反对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当作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质上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看做历史剧作者与历史剧中人的有机统一,看做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正确应对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统筹兼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充分调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社会活力。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坚持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的基础上,鲜明地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生动地再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进步是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在发展内容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经济力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辩证运动的思想。在历史合力论看来,社会有机体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等层面上的狭义的“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也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其中的经济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它总是要通过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相互联系和凭借许多中介环节发挥其最终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社会历史的合力就是经济力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成为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同时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依赖并通过经济力作用于历史进程。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强调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既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政府、市场与社会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建构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可见,科学发展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基础和重点,涵盖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坚持全面发展既与社会结构层次上的历史合力论在精神实质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了历史合力论以具体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发展机制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发展是历史动力系统各环节、各要素相对平衡运动的思想。按照历史合力论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由多因素、多环节构成的不平衡的动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动力系统由不平衡逐渐趋向相对平衡,然后引起新的不平衡再逐渐趋向更高级的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果社会动力系统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失调甚至崩溃。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协调各种社会动力,坚持社会协调发展。针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社会中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发展、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最终也是为了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只有协调城乡发展,才可能为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只有协调区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发展所需的稳定社会环境,才能建成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可见,坚持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机制的创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要求。

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的思想。在历史发展的前提性层次上,历史合力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力与社会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这就为我们超越环境与发展的二元对立、创新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而且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内涵。这就是要超越先污染后治理、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资本主义传统工业化道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3

一、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把社会主义建设好,首先要解决好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并结出硕果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目标,呼唤党的思想路线有新的发展,并对当代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求“四真”、务“四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继续强调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在谈到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时,还强调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求真务实”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目标,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求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侧重认识世界,着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侧重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继“与时俱进”之后的又一个新理念和重大理论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基石。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求真务实的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历史任务、运行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才有了“十一五”规划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根本的思想和作风保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思考工作,用求真务实的要求来部署工作,用求真务实的勇气来推动工作,用求真务实的标准来检验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重要的哲学基础。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历史辩证法,强调经济不是社会发展惟一决定因素,要重视政治、文化、思想及自然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拓宽了发展内涵,使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终理想,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这一科学理论鲜明的理论立场。理论立场决定一个政党的归属和命运。如果一个政党的理论及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那么,这个政党就能够赢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护。反之,就会失去民心,为人民所抛弃。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坚持以人为本,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原则性问题,使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

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提炼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是人类文明成果之集大成者。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积极借鉴当今世界有关发展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大体说来,国外关于发展观的理论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并逐渐形成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要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共识,强调要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减少农业人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这些做法和经验,体现了发展的共性,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启发、丰富了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注重吸取国际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扬弃西方包括人本主义理论等在内的各种文明成果,借鉴其体现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成果的积极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想创造,使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得以提炼与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向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由于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因此对改变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主要倾向,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而它既能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也能解决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必将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产生吸引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新思路,而且开辟了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四、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智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总结中国发展经济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邓小平和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种关系的思想等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上依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充实、丰富、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曲折的教训。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基本上搞的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在发展问题上就走过不少弯路,有过许多不科学之处,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艰苦探索,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不少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群众编织“安全网”;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在深入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总的说来,就是发展目的更鲜明: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思路更清晰: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内涵更丰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发展方略更完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发展要求更具时代性: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深入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马克思曾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定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么发展得又好又快”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个理论或政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尺。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强调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具有创新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对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但发展和创新是主要方面。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将它升华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是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贡献,开拓了党的创新理论新境界,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二是具有系统性,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内涵、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制度、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发展实质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在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在理论上形成了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上实现了良性互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4

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党史系统共有干部职工81人,平均年龄42岁,在党史系统工作五年以下的20人,全日制国民教育本科毕业13人;今年财政预算经费最高的3万元,最少的为零预算。近年来,全市党史工作在市、县(区)委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不断开拓奋进,争取发展。市县党史部门带领全体党史工作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努力推进存史、资政、育人工作。悉心征集党史资料、潜心研究党史专题、精心实施党史宣传、用心加强队伍建设的态度和作风,确保了工作成果的层出不穷。完成了近30万字的《中共*历史》一卷本第一稿的编写;征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专题资料71件;有重点地对8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一些研究的重要成果已被党委、政府在决策中吸收应用;编写出版了充分反映市、县(区)委带领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开辟具有地方特色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的图书18本,《*辉煌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委工作纪事》、《*党委工作大事记》、《汉源崛起》、《汉源新村》、《留坝撷英》、《汉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红色追忆》、《略阳人物志》以及编写出版的其他丛书,思想性、系统性、艺术性和宣传教育作用都有很大提高;帮助两个县争取进入了国家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序列,受到中、省有关政策的扶持;举办重大纪念活动5次,展出党史图片三个专题、1000余幅、20多场次,利用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发表作品52件,创办“党史小资料”48期。这些工作成绩和重要成果凝结了广大党史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正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存在问题

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党史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县级党史部门对存史、资政、育人三项根本任务的历史地位、相互关系、价值作用等理性认识不够,在工作任务的规划布局和实施推进中缺乏协调性;重正史、抓征集、打基础的工作力度和成效不大,为党治史的基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在贯彻落实上被打折扣;对党史专题研究不重视,缺少有质量的资政报告,为科学发展大局服务的有效措施和显著效果缺乏;以史育人的手段和途径单一,党史中的闪光点与现时中需要被提升的层面结合得不够紧密,生动、形象、富有强烈感染力的宣传教育读物与活动不多;少数党史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历史地位和现时作用认识不够,大局意识淡薄,事不关己,封闭自守,墨守陈轨。对开拓创新工作局面、寻求党史工作服务于发展大局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党史工作自身科学发展的实践,缺乏自觉性和激情,消极飘浮,碌碌无为;多数党史部门工作经费紧张,开展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受过全日制国民教育的本科生不多,专业型、研究型人才奇缺;系统相对封闭,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交流,出不去、进不来的矛盾直接挑战党史干部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这些不利因素,集中反映了党史工作布局、队伍素质和党委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它严重影响到党史部门充分发挥职能、有效开展工作、更好服务于发展大局。对此,必须下功夫尽快解决。

基本对策

如何化解不利因素为前进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实践证明一靠各级党史部门和全体党史工作者不懈追求和努力,二靠各级党委对党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但最终仍然要靠党史部门自身的努力,才能开创出发展的新局面。就是要通过编写好党的历史,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党建设的需要,深入挖掘党史的闪光点和现时价值,给党委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实现为大局服务的目标。这样不但能够拓展党史工作领域,而且彰显了党史工作的时代重要性和党史部门以及党史工作者的职责和水平,以使党史工作的生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破解障碍难题、搞好党史工作、发展党史事业的关键措施,也是党史工作鲜活的生命力所在。怎样才能使党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大局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党的中心任务和科学发展的重大部署,做到胸怀大局。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目标,是随着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而发展变化的。进入21世纪,我国发展进步的大局更加生动和卓越。我们党更加坚定地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卓有成效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在国家发展大局背景下,市委全面把握我市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制定了率先突破发展的蓝图,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强化发展基础,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繁荣文化提升形象,确保稳定建设平安*,改进作风,增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众志成城,以干克难,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这样的大局,人人都在其中。全市各行业、广大干部群众都应该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这一大局,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她。全市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国家的发展大局,全面学习深刻理解市、县(区)的规划蓝图、奋斗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本措施和战略选择;明确认识本地区既好又快发展的优势机遇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进一步在寻求突破口上形成共识,从而凝聚起促增长、保稳定、惠民生的强大动力。自学做到胸中装有大局情,努力实现主动服务方向明。

二、客观记载和理论化体现党领导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及辉煌成就,历史的传承大局。为发展大局服务的有效途径,莫过于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部门的职能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对党史部门而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就是把党的历史客观、准确的记载好、研究好、开发好、利用好。通过广大党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为党撰存一部真实而有价值的光辉历史。以此反映*党组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示*党组织把中省精神同当地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开拓创新的光辉历程;彪炳*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给英烈们以慰藉,给活着的人们以激励,给后人以启迪。如何才能写好党史,记载和传承好大局呢?关键在于夯实基础,把握原则,千方百计提高党史编写的质量。就是要扎扎实实地从党史专题资料征集抓起,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确定征集主题,围绕党史正本的编纂,科学编制专题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开展专题征集工作,把每个历史横断面全面而准确、客观而公正的记录下来,呈现给世人。只有从基础资料抓起,经过系统的积累,才能建造有高度、有深度、有质量而又靠得住的史学大厦。因此,史料征集是基础,基础不牢、虚无飘缈。史料征集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要客观真实地叙述和记载,不能杜撰、臆造和想当然。否则就是谬误,就是对党史的亵渎。所以,实事求是是原则,原则放弃,历史歪曲。

三、深入发掘党史资源的现时价值,以优秀的研究成果资政大局。*是党史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市之一。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有志青年不甘做当时*黑暗统治的奴隶,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广大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忧心忡忡,殚精竭虑。他们毅然离家外出求学,寻求报国救民的真理,追求光明,为家乡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家乡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在*的组织,为党后来在*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刘秉钧、黎光霁、何挺颖、王述绩、陈俞廷、陈锦章、陈文华、何蔚然等*地区早期党员,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在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上烙印的熠熠生辉的足迹,给今天的“*城市精神”增添了无限光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组织领导*人民反剥削反压迫,与封建地主、军阀势力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斗争。积极配合红军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以红军精神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光芒照耀着今天先进性文化建设的航程。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发动和领导*广大人民积极参加抗战斗争,大力开展抗战宣传,募集物资支援抗战前线,同顽固派作斗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接纳了大批华北、华中、华南迁入的一些大学和当局的军事和文化教育单位以及成千上万涌入的外地青年学生,一时成为在陕西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这种特殊的历史地位,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体现出包容、奉献的精神特征。这种贡献与我们今天在市委领导下,发扬舍己为人精神,向祖国心脏北京奉献一江清水具有本质上的一脉相通。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及其党员,组织和领导*人民同反动统治进行残酷的斗争。革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中共*党组织的生命力在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后更加顽强和旺盛。全国解放后,*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探索前进。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大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推动了*历史社会的向前发展,也深刻改变着*人民的命运。如今,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冲天的干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既定发展战略。不远的将来,一个绿色葱笼、平安稳定、繁荣和谐、魅力十足的新*,一定会勇立于竞相发展的历史潮头。总之,中共*党的历史,是一部光芒四射的斗争史、建设史、改革史和发展史。她充满着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财富难能可贵,也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事业所需要的动力。历史责任和现时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党史工作者对这种伟大精神去开掘、去研究。实现今天的宏伟蓝图,更需要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从史学的角度去关注现实的发展问题,特别是根据市情、县情特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党委在执政中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对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革命斗争、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成功做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把握规律,揭示历史必然,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为解决现时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尤其要加强对党史重要人物精神境界的研究,挖掘思想根源,揭示精神实质和内涵,丰富时代主旋律,为“*城市精神”的理论化提供历史依据。以史鉴今、资政大局,是党史部门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党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党史工作者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或无所作为。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018―12

党的十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顺应实践需求和人民愿望,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十报告为指导,深入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抓住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首先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中。正如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①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精辟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体现。深刻指出:(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2)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3)因此,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4)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为达此目的,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1]533-534这些重要观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的精辟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地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544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3]337-338“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4]162一定的时代是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60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地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思想这一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相互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准备,没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无从谈起。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升华,这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和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不断深化了三大基本规律即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所谓基础性、架构性,即是说,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长远性的奠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架构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两大基本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意义与支撑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组成部分。所谓开创性,即是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面向新的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作用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价值目标、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直接关系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来自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创新

实践是产生科学理论的重要源泉,又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总结过去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一是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两个前所未有”的清醒判断,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代认识背景。当今时代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一个主题、一大潮流、四大趋势”。所谓“一个主题”,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并进一步深化;所谓“一大潮流”,即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变化的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多方位拓展。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变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对我们发展十分有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从政治方面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或多极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从经济方面说,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击全球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国际竞争更加剧烈,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科学判断国际环境新变化、科学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新变化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特点,可以用“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五大趋势”来加以概括。所谓“一个基础”,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推进各方面发展必须始终依据的基本国情和根本基础。所谓“一条主线”,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主线。所谓“五大趋势”,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样一种新特点和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因素,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实际,“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6]33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发展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

尤其要看到,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上述八个方面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面临诸多风险和困难的矛盾凸显期。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特殊性,以新的发展战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实践新发展,尤其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关键发展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根本依据,也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也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更加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特有的厚重的理论基础。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一种“集体智慧”,包括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

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谋求人民幸福和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和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之根本之“脉”。科学发展观深刻贯穿着这一“根本之脉”,它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是一脉相承的。在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当代中国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尤其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百废待兴、百业重建的历史条件下,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最初具有标志性的理论探索成果。在这篇重要著作中,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方面,初步探索和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重要的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出了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统一协调。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又一部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探索之作。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兼顾、统筹安排”的基本方针。在这些正确思想指导下,50年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和有关建设方针。在执政不久的条件下,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即对我国现代化发展作出如此重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可以说弥足珍贵,具有很强的理论胆略和很高的政治智慧;当然50年代后期直至“”,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重大失误,使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和深刻的教训。

历史经验包括教训是一笔宝贵遗产。正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胆略和实践气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基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其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主要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发展起点,“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现代化基本路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基本路径,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国际条件加快我国发展的现代化基本方针,等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把全面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他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考察,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这些重要思想,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深刻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面向21世纪,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探索与实践。1995年,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大关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等,进一步探索和提炼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21世纪初,以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大价值,是把中国现代化发展放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新变化中加以认识和把握,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开拓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广阔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正是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支撑点是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这一“根本之脉”上,科学发展观凝聚着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正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7]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重要观点和基本要求表明,科学发展观高度凝练了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进一步深刻揭示

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与真理性,归根到底来自于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正确认识和规律的深刻揭示。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确,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这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以何为本,这是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经济社会,曾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8]107-108这三大发展阶段,集中体现在发展理念上,即形成了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三大发展形态。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以神为本,人们主要从虚幻的神灵中获取发展的价值与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广泛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物为本的阶段,人们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主要地通过商品交易表现出来,人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但人的本质掩盖在物的交换之中;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进入以人为本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超脱人对物的依赖,但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价值目标,决定了我们必然也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理念,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创造性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不是简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不是简单吸收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而是具有自己深刻的内涵,这就是,坚持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须臾动摇的原则和前提。

(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与状态,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遵循什么准则,保持什么状态,是发展是否科学和有价值的直接标志。片面的发展、单一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不仅难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且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层隐患,以至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灾难。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种关于发展的理论竞相涌现,先后产生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循环经济论、经济自由论、可持续发展论、新发展论等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这些发展理论,表明当代进步人类在坚持发展的过程中,愈益注重探索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效益的发展,由此各种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各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必须保持的状态。全面发展,着重强调发展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科学发展观将这三种发展理念与模式溶入一炉,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与前提中融为一体,实现了发展观的新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这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把握发展的价值目标,是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关键因素。价值目标远大而科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历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目标作用。马克思指出,未来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649《共产党宣言》明确强调:“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5]24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具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性质与目标,决定了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一切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

我们党在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所确立的基本方针,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的集中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延伸与展开。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具体化为实践过程,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只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牢牢把握住“五个统筹”,也就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条件,这就是坚持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明确提出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格局的有利条件,把对内发展与对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合作,这对我国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社会现代化十分有利。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外和平发展和对内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正如十报告所指出:“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突出体现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与发展。正如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而对于如何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来说,这个问题就是判断变革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过程是否有价值、结果是否有效益的根本标准。建党与执政,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建设与发展,也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求。同时,还要把人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使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的个性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依靠谁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118-119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1]5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1031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注重把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生事物,注重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中捕捉、把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契机,注重从本质上发现、保护、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上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和坚持了这个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且把这种积极因素与社会发展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力量,发展没有动力,科学发展更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要在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3]259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13]419一般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全面的,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更是全面的,否则,社会就不能进步,就要发生倾斜甚至冲突。辩证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坚持全面地发展、协调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而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形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而深刻地坚持了事物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把握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如何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的内在统一,蕴涵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之中。

六、把握精神实质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精神实质即思想路线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在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新要求,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牢牢把握当前关键发展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首先,要牢牢把握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时代潮流的新走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如何顺应人类文明大趋势,既坚定不移地搞建设、谋发展,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又坚定不移把发展建立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拓宽世界视野,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在更加适应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的层面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牢牢把握国内改革和发展新趋势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当前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任务都十分艰巨而繁重,既有雄厚的改革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影响改革和发展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消除,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营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充分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又要努力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改革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既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又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民生民利、大众参与、核心价值等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造福于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贯彻落实科学观的新要求。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进一步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二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完善的体制保障

现实表明,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因素。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高度的自觉。二是体制因素。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因而在工作落实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现象。如何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体制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根本性课题;如何把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体制和制度加以科学规范,从制度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并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统筹各方、兼顾全局,仍然是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三是干部因素。一定的发展观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集中体现。人的主观世界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直接影响着乃至决定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改造世界观、端正价值观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任务还相当艰巨。一些领导干部尚未从“以官为本”、“以权为本”真正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缺乏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真正重视和根本利益的切实关注,因而很难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卓有成效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因而很难拿出制度化规范化的措施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浅尝辄止,因而很容易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抽象化、虚拟化。总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指导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不啻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观念不到位,必然严重影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又对领导干部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下工夫,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无疑,这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关键环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否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科学发展轨道,首要因素在于决策体制和机制是否完善。这就需要彻底改革“靠权力决策”、“靠经验决策”甚至“靠拍脑袋决策”等主观主义、的决策行为所依托的决策体制,真正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决策体制中,从制度上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依法性。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科学决策能否顺利执行并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执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和畅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嘴上一套、行动一套,凡此种种,都属于执行体制方面的问题,都是决策执行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畅顺造成的。因此,决策必须科学,执行必须有力,凡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事情,一旦决策,必须果断执行。求真务实、务求实效,是建立与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最基本要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切公权及公务行为都离不开监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力,能否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卓有实效,还决定于能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对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监督体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预防和惩治少数领导干部恃权腐败,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和保证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国家尽力、为社会尽责、为人民尽心;监督体制的任务不仅在于事后监督、结果监督,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从制度体制上促进和确保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事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

三是要继续推进思想解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当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尤其应当自觉地将解放思想贯彻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

从一般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解放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要进一步发挥解放思想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

从特殊意义上说,继续解放思想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结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任何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都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些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着种种误解和曲解,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思想僵化、认识凝滞,没有真正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比如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着力解决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者、决策者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模式以及“官本位”、“权本位”等精神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没有这样一种思想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各个方面,都无不这样迫切地把继续解放思想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

注释:

①1938年10月14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后来在编辑《选集》的时候,亲自把它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这两个概念实质一致,现在理论界一般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谈论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列宁全集:第3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科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形成;历史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近展思想、现代西方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源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重要指标,发展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理论基础;而近代中国关于如何发展的各种思潮及其相互间的争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内从强调:“发展是基础”;到邓小平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长期的基本路线”;到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理论勾勒出了特定的历史和地域背景;现代西方发展理念中“人的自我尊重”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也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产生了有益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开始-形成-深化-实践-完善”的过程。

马克思坚持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坚持发展的无限性,坚持“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有系统的认识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取得巨大进展的”认知,马克思是从哲学上阐明发展学说的,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同时又是从广阔的宇宙范围阐明自然界发展、历史发展和精神世界发展的,把发展扩展到宇宙无所不包的广度;也进一步贯彻了发展的彻底性,为历史的持续发展发掘了无限的深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列宁对马克思新发展观的精辟阐述和深刻总结,为进一步丰富发展理论、落实发展理论、破解发展难题,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思想财富。他强调发展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发展不是单纯地量变,而是包含着质变、革命和飞跃式的剧变;发展源于事物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而主要不是依靠外部力量;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发展过程是由现象的一切方面,其中也包括历史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方面,密切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等等。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增长,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0世纪50-70年代提出两步走的设想,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并提出了“赶英超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倡导“政治挂帅,抓革命促生产”的发展观,贯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发展方针,发展手段上要求综合平衡,参照苏联模式。比如“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钢、铁等种种东西,缺一样就不能综合平衡。”还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发展道路上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在20世纪80-90年代提出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思想、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设想,倡导“以物为本,追求经济财富”的发展观,采用不均衡发展、参照东亚模式,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潮流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全面发展思想,创造性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深刻论述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自然的相互关系,并根据“三个代表”要求,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准。提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产力,是物和人的发展,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发展观是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演变历经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经济增长观,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衡量发展的主要标志。经济增长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是片面的,“无发展的增长”对社会没有实际意义。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转型在内的综合发展。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考虑到后代的发展仍是一个缺憾。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空前发展时遭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问题的挑战,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关系。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21世纪议程》表明可持续发展观被各国所认同。这种发展观考虑到了人类代际关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早期的发展概念重“物”不重“人”。第四个时期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