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会计实务范例6篇

建筑会计实务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1

作者认为,建筑企业之所以在税改中受到的冲击较大,既有当时税收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管理不规范的原因。故作者从三个维度构建了建筑企业增值税管理新思维,即价税分离理念、空间管理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

第一,切实贯彻“价税分离”理念。也就是说,在全业务流程管理中均需考虑增值税的价外税特性,自觉把增值税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普遍意义上讲,价税分离的对象是“损益”,即包括收益和费用的两大方面,其中的费用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会计上的成本和期间费用,也包括尚未转化为成本费用的购进资产。价税分离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投标管理上,务必在投标阶段就高度重视增值税的因素。建筑企业应该认真研判业主的招标文件,结合所在省份的计价规则和本企业的实际,根据价税分离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计税方法进行报价,确保税金的足额计取;在招标管理上,招标工作是建筑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关键环节,是建筑企业作为招标方对分包商、供应商的选择,核心的问题是在满足生产所需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企业的采购成本;在会计核算上,价税分离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四类事项,一是如何反映收入侧现实的纳税义务和未来的纳税义务,二是如何反映成本侧现实的抵扣权利和未来的抵扣权利。

第二,把增值税管理的空间由单一企业拓展至整个价值链条。也就是说,增值税的管理既需要考虑本企业的税收政策,也需要关注上游纳税人和下游纳税人的税收政策。站在建筑企业的角度,材料设备供应商、建筑分包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上游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其他建设单位构成了建筑企业的下游企业;它们与建筑企业一道构成了建筑企业的增值税价值链。内部增值税价值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增值税的纳税主体与建筑企业商家的分级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第三,树立时间管理观念,重视增值税的时间管理。科学把控与增值税相关的各个时间节点,通过合理规划涉税的各个时间点,向时间要税收利益。建筑企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会对销项税额以及预缴税款产生直接影响,纳税义务发生了,就需要确认销项税额,涉及跨地级行政区施工的,还要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及其附加。触发建筑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因素有四个,即收工程款、开具发票、书面合同约定和工程竣工。其中,工程收款对建筑企业而言,越早越好,而工程竣工则属于重要履约目标,因此,这两个因素均不存在管理和规划的空间。

一直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企业竞争白热化、毛利率较低的问题,而“营改增”的实施又使建筑企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和管理问题。为规避税务风险,建筑企业应做到:

第一,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管理特点和税务风险点,沿着“防患于未然、提质增效、节约成本”的思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识别上,应重视信息化管理,当企业在内部环境或经营环节出现税务风险点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接到预警,对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在风险分析上,企业要判断出风险点出现在内部环境、经营环节、还是投资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调取涉税风险点相关信息,为风险应对提供有力保障;在风险应对上,企业总部需要根据风险点整体信息制定应对策略,对相关项目部提出原则性建议,也可以将风险点告知到项目部,要求引发风险的对应层级进行针对性应对;在风险监督上,应将风险监督贯穿于整个管理流程,以保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的长效运作。

第二,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税务管理。首先要进行业务模式调整及组织结构优化,自管工程项目,调整好合同、发票、资金的关系,理顺各业务主体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从而避免现有业务模式的税务风险。针对分公司代管的项目,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在“改变项目部财务数据的归集主体”和“变分公司为内部管理部门”两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前者的优势在于调整幅度小,仅需改变会计报表和归集主体的汇总路径,缺点在于分公司产生的进项税不能完全抵扣,后者的优势是从源头上解决了纳税主体和核算主体不一的问题,不会进行独立核算,缺点是注销分公司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难度大。其次是发票管理,必须遵循合法合规、分级管理、风险可控原则。再次是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上,建筑企业应仔细审核对方资质、纳税资格,对客户信息进行归档,并确定合同模版,签订时应明确税款承担方、适用税率等条款;在合同执行上,要派专人监督,避免实物流、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的不一致。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2

【关键词】建筑行业 会计信息质量 问题 建议

跟其他会计专业一样,建筑企业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对企业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产生积极作用。而同时,建筑行业具有四个特点――人员不固定、地点不固定、周期不固定、单项工程不固定。要求会计核算又必须要与之做到四个同步――与人员成本同步、与工程地点同步、与项目周期同步、与各项单项工程同步。如此以来,会计就不会出现三个脱节――“生产计划与预算脱节”、“分项目与预算脱节”、“工程进展与预算脱节”。这样以来,会计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更精确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更能及时掌握工程进度,灵活有效的调配资金,便于随时了解工程的动态,实现有效管理工程建设。

一、建筑行业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保真度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关系到施工人员、物流、建筑材料、设计规划、设备管护、意外保险、地基选址等许多大的方面,这些事宜还存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会计信息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建筑行业这一客观特性,就容易使会计信息失真。

首先,建筑行业会计信息容易被虚构。比方说,建筑行业大部分还是采用手写账本,如果在同样的品牌水泥选择,稍微价格调整一分钱,就会使整个工程增加量变级的成本。更不用说将会计科目中列出虚假的条目,更容易让建筑行业的成本和利润的比例产生倾斜性的变化,实际经营情况无法在报表中体现,进而产生连锁反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建筑行业的产生“数字化”的评价。

其次,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被滥用。由于建筑行业滥用或误用会计政策,导致会计从业人员错误的职业判断,无法公允地处理一些交易事项。例如,会计人员通过本性支出来调节企业成本或者通过收入的确认原则随意调节企业收入。

最后,是管理有漏洞。导致建筑行业会计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制度有漏洞产生的结果就会与初衷相背离,尤其是会计信息与实际企业账面数据不相符,这不仅仅关系到偷税漏税的问题,还会给建筑行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渠道,最终给建筑行业致命的伤害。

(二)核算质量有待提

建筑行业管理层对核算工作的不重视,随意套用其他的建筑公司的制度来使用,导致本公司的管理机制出现很多不该出现的漏洞,再加上管理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常识,建筑公司核实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方式缺乏改进。现在中国各行各业全面步入4G时代,建筑行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理念和技术,但是现实情况是还是人工进行现场统计数据与核实,不仅容易造成核算效率低,数据更新速度慢,无法做到信息及时性,更加容易造成核实信息准确率不高。

(三)成本信息变动大

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缺乏把控成本数据模型。从某个方面来讲,财务部门掌控着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命脉,但是财务部门很难在收集到一线数据,而且一线数据“多、杂、乱”,财务部门很难从整体上摸透摸清建筑的实际成本,而财务部门又是以成本核算来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的,不难推论出来,财务部门所核算出的成本消耗数据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差,这对企业在成本管理的决策参考是有非常大的影响。造成建筑行业成本信息变动大的原因还有一条是成本考核缺乏责任权利对称。部分建筑行业虽然建立了考核机制,但是在在完成目标过程的节点中和最终实现结果,并没有给予相应奖惩,使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人心涣散,容易产生“成本信息”只是一堆数字的潜在印象。

二、解决建筑行业会计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建筑行业会计基础工作

首先,重视建筑行业会计基础工作。基础的本身就是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引来引申到指社会、知识发展的起点知识。会计基础工作就是建筑资金运转的基础,对各项建设项目的工程成本与费用收集并进行分析,对于提升企业投资收益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招聘拥有专业的财务知识的财会人员,这里拥有专业知识,是指对财务法律、财务制度、财务业务、财务流程都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对财务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才能够将财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建筑行业还需要定期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自我更新财务知识系统。最后,要充分信任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并发挥出会计的监督功能,如果只是认为建筑行业会计核算是走流程的话,那么,企业投资收益的和资金流动永远都是停留在自我满足的状态,建筑行业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二)建立以损益核算为核心的整合制度

损益核算,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推行“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收入和结转成本费用,较科学地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损益情况[3]。通过损益核算,可以建筑行业会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粘性加强,权利指责更加明晰。有利于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取得建筑行业基础数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完善的建筑行业操作程序上的漏洞,有利于企业领导、员工、同事之间相互监督和支持,从来带动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性提升。

(三)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人员素质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建筑行业的一切工作均是由人来完成,涉及到机器操作的,也是由人来操作,建筑行业的会计人才对于建筑信息质量不言而喻,建筑行业管理层除了定期组织财务培训,还应该注意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包括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出整体局面,设计出建筑行业的资金运转的底线计划,主动为决策者提供深度的参考意见,让会计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的核心员工。

三、结语

本文着重对建筑行业中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浅哟蔚钠饰觯提出了“失真”、“核实”、“变动”三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分条列项提出综合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能够切实有效帮助建筑行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运用好和发挥好会计信息,在会计信息这个层面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发挥建筑行业的国民经济作用。

参考文献

[1]裴丽娟.论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5):61-62.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3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不少国外的建筑企业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在成本控制和施工的管理水平上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利润越来越小,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要求建筑企业注重公司治理,实现企业管理成本的最小化,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所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较多,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许多的不同,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财务管理足够的重视。还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管理思想落后,不注重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经营的管理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现金管理不严格,导致资金不足或者资金闲置;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回收困难;存货管理控制不力,导致存货占用大量资金。同时,与国外的一些建筑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方法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造成成本分析粗略,基础管理薄弱。

2.建筑企业财务控制薄弱。在我国,建筑企业很大一部分采用项目经理制,在项目经理制下,建筑公司总部只负责向项目经理部门提供建筑资质保证、提供建筑发票、收取管理费等。这种体制决定了建筑企业不可能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财务监管,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只重视对现金的控制,往往忽视对原材料、半成品、存货、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导致保管不善、资产浪费损失严重。同时部分大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分权过度,大量的财务控制权力下放到子公司,导致集团母公司无法对公司从总体上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不能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安排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影响了集团总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都必须以通畅的市场信息为依据,财务管理亦是如此。合理科学的组织机构是企业获得有效信息的前提,具体到财务机构上,建筑企业应该配备少而精的管理人员,精简管理层次,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流失,保证信息的高效、快速、通畅和快速反应。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一般都是中间层次较多的金字塔型,信息沟通的效率低下。同时,财务机构配备的财务人员不能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建议,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有些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有些建筑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不力,认为内部控制不重要,甚至几种工作由一个人兼任,导致自我监控能力低下。采用项目经理制的建筑公司,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门提供的成本费用票据以及收取的项目经理部门的管理费进行会计核算,根据收到的工程款来结转成本和收入,收入由成本倒轧得到,进而结转利润。但是忽视了收入和成本发生的时间性和配比性,导致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社会环境以及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等。具体表现在:

1.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社会环境主要是建筑行业的制度安排和市场供求情况。首先,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是设置两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企业总公司和下属的各级地方办事处。采取项目经理制的建筑公司下设的项目经理部不进行单独的会计核算。会计准则、会计法、其他会计法律法规都没有对“项目经理部”等经济主体作出具体的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导致了建筑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现象的产生。其次,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还受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近几年建筑市场一直呈现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建筑市场成为了“买方市场”,于是出现了投标的非经济因素、建筑企业的垫资、工程款拖欠等现象。反映在财务管理上就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2.影响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已经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奖惩不够分明,表现在财务管理问题上就是财务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其次,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缺乏,财务责任不明确。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糊,导致财务工作没有目标,财务工作出现问题后,责任不能及时准确的落实到相关组织和人员,致使部分财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造成建筑企业的资产流失。再次,财务管理部门的中高层领导可能存在“帮派”现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时,基层的财务人员会产生顾虑的心态,无法及时把问题反映上去。

三、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财务管理:

1.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一方面,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以资金为基础,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资金只有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升值,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进行资金管理就要掌握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对资金的筹措、发放、收回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资金的及时收回,合理分配,加快周转等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者应该认识到资金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责任,而是关系到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的大事,对资金管理应该层层落实,控制好资金运转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企业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存货的管理,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库存量,在维持均衡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库存物资,降低存货的进货成本和仓储成本。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拖欠的工程款,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筑企业应该定期与甲方核对应收账款的数额,制定可行的应收账款的收款管理办法,加大催收应收款的力度,尽量减少因无法按时收回应收账款产生的损失。对于已经发生的呆账、死账应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及时妥善的会计处理。

2.加强财务管理意识,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建筑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的财务监控体系。其次,除了在原有财务管理模式下保障财务活动的安全性外,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和财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创新改造,不断拓展新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再次,为了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在传统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管理知识、资本市场知识等及时融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建筑企业应该使财务管理部门成为建筑企业战略管理相关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核心,把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

3.加强对建筑企业的财务控制,规范会计核算。首先,会计核算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会计准则、会计法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遵纪守法的意识,其次,建筑企业自身要重视财务管理活动,要认识到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的核心。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财务决策机制,明确财务人员的分工职责。而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企业更加应该加以重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此外,针对财务管理监管不力的情况,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和审计,还可以对规章制度的履行和经营决策的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保证企业有序的进行生产经营。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4.重视对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从根本上杜绝虚假的会计信息,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监控机制,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使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作业成本法等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迫切要求我国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数据处理的知识,利用网络环境对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同时,财务人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能够给企业的财务决策出谋献策,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决策中去。

财务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建筑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根据自身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范经华.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思考-基于新经济环境视角[J].财政监督,2008,(4)

[2]肖芳林,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7)

[3]吴顺生.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建材,2006,(2)

[4]秘琳.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新举措[J].财会通讯,2007,(4)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治理措施

一、前言

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然后从实际出发,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这也是摆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及管理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方面: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及素质偏低。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无疑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生成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是有很大关联的,使得控制和掌握会计信息主动权者利用这种不对称性愚弄公众,甚至弄虚作假,伪造会计数字,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十分突出,这种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负责人、报表编制者等会计信息行为人利用这为自己谋利益,这可以说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机构是自行设置的,会计机构相关人员也由项目负责人任命。项目负责人能掌握和控制项目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外部缺乏一定的压力。尤其对项目经理人员而言,会计舞弊及会计失真所带来的好处由其享有,企业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就不可避免了。可以说,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十分不合理。在这方面,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素质偏低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素质偏低说的是会计职业规范的缺失甚至丧失,业务素质跟不上。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出现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专业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而对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不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等不仅不熟悉,在工作过程上还不依法办事;甚至有的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十分淡薄,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个人利益膨胀,根本无原则可言,故意伪造、毁损会计资料。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为了治理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使得会计信息真正起到参与管理和决策支持作用,这涉及到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应当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再根据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来采取相应的的治理措施,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性。

(一)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指导思想不端正,可以说是造成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须组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使他们提高自身的会计法规意识,端正自己的指导思想,从而明确自己对会计资料和会计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的责任。

(二)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者应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这就要求按照现代施工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可以说,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解决。同时,可以将施工企业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为人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使会计人员及行为人不仅在如实反映情况方面真正履行职能,还能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从而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

这就要求首先在审计、财政、税务三方面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其次由于当前面对各种会计监管形式,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间,政府的会计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政府的会计监督和管理就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监督应当以其合法性、真实性作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督和管理的核心,始终围绕施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是否真实来进行。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注册施工企业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任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就是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保证会计信息真实至关重要。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财务会计知识,还需要他们必须懂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达到标准要求,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人员队伍,建立施工企业会计专家库,以适应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或会计工作的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会计人员熟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促使他们更好的全面掌握施工行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减少因会计技术失误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四、结束语

要切实解决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而又繁杂的系统工作。必须针对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着眼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会计法规意识、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有效抵制建筑

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易永旭.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3,(5).

[2]杜德权.诌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J].会计实务,2010,(7).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5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迈入新经济常态,经济发展的形式也从鼓励需求逐渐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向转变。对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与设计市场而言,必须从原有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中蜕变出来,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是单纯地依靠价格竞争、数量竞争来赢得市场竞争力的经营模式,逐渐向依赖质量的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中努力提升建筑设计院的自身体系质量与效率?如何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何提升价值创造力? 如何提升管理工作效能?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设计院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如:有的建筑设计单位设立了异地分院,这为建筑设计院主动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论是什么样的改革与转型,在其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识别、控制、防范,必然会危及到建筑设计院的整体发展利益、危害到建筑设计院的长远发展规划。

二、建筑设计院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及原因分析

在所有运营的企事业单位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是可控的、可以降低的。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 是一个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的单位,大部分建筑设计院都比较重视建筑设计工作, 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很容易造成建筑设计院出现财务风险,并对其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一)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分析

建筑设计院的业务范围涉及面较为广泛,主要业务涉及到: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或农村的建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建筑设计院业务范围的逐渐拓宽,建筑设计行业的资金链逐渐扩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要想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准确了解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首先我们先分析建筑设计院的行业特征。如前所述,由于建筑设计院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工作的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因此,建筑设计院具有工作计划性强、经营业务复杂性强的基本特征。正是基于这些基本行业特征导致建筑设计院的财务管理风险性逐渐增强。如:设计方案的反复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项目价值大增加了相应的投入成本。建筑设计院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建筑设计院的财务风险也不同于其他行业。如:建筑设计院的资金回笼风险加大。建筑设计院的工作范畴属于各项工程的前奏,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制约,建筑设计院随时都会面临风险。如果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不能顺利通过就会增加再设计的资金投入;如果设计的方案并不合格而白白失去了竞争的资格,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设计院在前期的投入资金无法回笼。再如:建筑设计院所涉及到的单位较多,在项目竣工后对于收益分配的处理也是一项难题。人们很多时候对于建筑设计院和建筑施工单位的理解、偏重程度不同,二者也不存在竞争优势,因此,在分配收益时经常会将利益的天平偏向于施工单位,这种分配方式大大打击了建筑设计院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建筑设计院本身也是一种冲击。

(二)建筑设计院发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建筑设计院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首先,引发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发生的外部因素。由于建筑设计院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客户要求的不确定性等。关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完善阶段, 很多政策规定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是无法预料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再如:由于国家新出台的某项政策而导致建筑设计院出现财务风险;由于客户资金不能及时支付,而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设计成本的增加,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还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很容易在行业内部出现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最终导致建筑设计院的决策出现了偏差而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其次,引发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发生的内部因素。关于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建筑设计院内部的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存在复杂性、在人员管理上存在成本增加等问题。如:目前我国很多建筑设计院的内部管理还不到位、内部控制还不完善,特别是财务监控力度还不够, 各部门在资金管理、投放使用、资金分配等方面还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如:有的建筑设计院在并不完全了解客户信用度的情况下盲目承接业务,导致设计院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及时回收,不仅增加了单位的坏账损失,更影响了设计院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

三、加强建筑设计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观念,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院的管理层和领导者、财务人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清晰地认识到新经济常态下对建筑设计院的冲击与挑战,树立牢固的、谨慎的、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的财务风险导向和防范意识。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职能的管理与监控,建筑设计院可以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责任制,上至单位的领导、下至单位内部的普通员工, 一定要树立风险防范思想,并构建一套完善的、严谨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作为单位的领导必须对单位的整体财务风险负总责, 并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提升决策的实效性,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方式,能够及时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完全可以借鉴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方式,对设计院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设计院可能遇到的损失进行提前判断。另外,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就实现了对财务风险的动态化管理。

(三)与时俱进,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建筑会计实务范文6

关健词:建筑行业;财务管理;思考

目前,为了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正在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为建筑业的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建筑行业自身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但是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仍然不容乐观。低水平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严重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财务的有效管理可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企业平稳有序运行的必要基础。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只是例行公事的对有关材料和费用进行管理,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够重视。例如,财务人员做账时,会因为平时工作不到位,而出现漏项或重复,这样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二)财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

很多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还不规范,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还有一些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不够,财务管理混乱,例如,财务管理人员有些时候一人监任多家公司的职务,这会导致企业内部监控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在以项目经理部门制度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下,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各个项目经理部门所提供的成本票据实行财务核算,并依据所收到的工程款结转业务收入以及成本,进而再结转利润。一些建筑企业没有重视收入和成本所产生的配比性,再加上企业内部的控制力不强、监管能力不足,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符。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当前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市场调查能力,这样才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经济状况,来制定出有效合理的财务计划,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建筑企业运转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经济的有效把握,对公司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必要的宣传活动,提高建筑企业规范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自身,作为优化财务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应该在企业内部持续开展各种宣传和动员活动,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市场实际,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环境控制,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规范财务管理

实践证明,财务信息的真实度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政府分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应该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度。建筑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建设,制定可行性高的财务管理标准,细分公司财务权责,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以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建筑企业内部还可以建立有效的会计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审查,从而降低虚假财务信息出现在概率。

(三)创新财务监管手段。

要积极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财务监管。实现财务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可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利用现代视频技术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进行监控也可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关键在人。建筑企业管理者要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财务管理者本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法律常识的学习和把握,力求做到依法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还应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