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体系范例6篇

酒店管理体系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1

职业认知,是指人们对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影响学生职业价值的确立、职业理想的生成和职业伦理的形成。根据对象的不同,职业认知又分为两个方面,社会职业状况认知和自我职业素质认知。社会职业状况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职业分布的状况、特点、要求、发展趋势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自我职业素质认知,是指人们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职业潜能及适应何种职业特点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酒店管理职业认知体系的构建,可以助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酒店人”的角色转换,快速适应酒店行业的工作环境,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酒店行业对人力资源适用性的认可,从而检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准确。

一、正确认识酒店管理专业

新生开学季,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报考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并不十分清晰。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的当晚,就可以围绕“酒店管理专业辉煌的过去”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配备”等主题展开宣传,使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拥有足够的自信和自豪感。课题组建议以以下几个活动为抓手,切实展开酒店管理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酒店管理专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一)军训。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姿态、严整的仪容仪表、时间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军训不仅是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为了培养酒店人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学会以严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酒店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

开展主题讲座。围绕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和职业发展前景,让学生认识到若想在酒店行业拥有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还需要努力跟上现代化酒店发展迅猛的步伐,为把握更好的就业机会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未来的高质量就业充满信心。

(三)制订学习手册。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评价制度、行业发展、专业活动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初期就知道“结果会怎样”,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找准“坐标”,把握“自我”,合理安排大学生活。

举办迎新晚会。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成长微电影、酒店职业形象秀、酒店情景剧、酒店管理专业活动展示等不同形式的节目,精彩呈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三年大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使学生正确认识酒店专业,为高质量就业做好职业能力储备工作。

二、持续提供酒店管理职业咨询服务

职业咨询是指针对咨询对象(来访者、咨客)在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交往、商讨的方式,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启发、帮助、引导咨询对象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从心理和行为上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与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课题组建议,担任酒店管理职业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由酒店管理专业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酒店行业各岗位、各层级资深高管兼任,定期提供酒店管理职业咨询服务工作,除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咨询内容以外,对于酒店经营管理的行业专业知识也作为咨询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当然,酒店管理职业咨询服务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制度保障、机构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组织保障、理论保障等方面,才能使咨询服务科学地、高效地、持续地、协调地发展,才能真正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

三、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众彩纷呈,纵观其课程设置可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本课题组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定位,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建议。

(一)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题组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为切入点,先后与学院公共基础课程部门多方展开教学研讨,开展有效的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奠基作用,也是作为酒店人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形成的基本需要。

(二)专业基础课程

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因生源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应当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应尽而未尽的职责,为专业课程做好铺垫,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能够对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等创造条件,实现酒店管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多元化。

(三)专业课程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应用性、实践性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组织酒店参观、毕业生就业访谈、酒店行业调研、教改课、同类院校专业活动体验等形式,重新调整酒店管理专业课课程设置科目及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与实践同步开展,体现专业课在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保证。

(四)选修课程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酒店 HSE 管理体系 实践

中图分类号:K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95-01

1.建立酒店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是公司的核心工作之一,为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损失、零投诉”的战略目标,HSE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必然。酒店作为一个人员劳动密集型行业,不仅要为顾客提供满意加惊喜的服务,而且要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安全放心的产品和舒适、温馨的享受空间,同时,还要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环境。那么,如何才能具备这样一个基础环境呢?笔者认为,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导入无疑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2.酒店如何开展HSE管理体系建设

在具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相关文件控制建立以后,日常工作如下:

2.1 年度体系推进计划的制作,通过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方案、安全运行检查和安全应急预案来保证。

2.2 管理职责的实践:

2.2.1 组织制定公司HSE方针、目标,帮助员工理解并努力实现;组织各部门分解落实目标;

2.2.2 定期组织管理评审,确保HSE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2.3 以身作则,践行有感领导,实施7个带头;

2.2.4 组织酒店月度HSE会议;

2.2.5 与酒店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HSE责任书;

2.2.6 将承诺推及到酒店各个职能层次,以及外包方和供应方,每月组织开展外包商、供应商联席会议。

2.3 HSE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

2.4 人力资源管理:

2.4.1 酒店策划、提供胜任的人力资源、必要的设施设备和适应的工作环境,以确保HSE体系得到有效的建立、实施与改进,以及满足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需要;

2.4.2 酒店确保员工具有相应能力,能胜任HSE管理各级岗位的要求:电梯操作工、监控等重点部位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酒店全体员工每年需要取得健康证;

2.4.3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和操作、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的综合管理,协调培训资源,向公司报送培训需求矩阵和培训计划。

2.5设施设备管理:

酒店主要设施设备包含通风、照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等,主要归口管理部门为工程部,各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设施设备完整性使用。酒店设施设备完整性管理有规划计划、立项购置、设备实施验收、安装投用、使用维修、更新改造、停用报废。

2.6 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员工持续教育:

新入职员工通过岗前培训、入职培训,针对酒店治安、消防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内容深化酒店新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具体内容包含属地治安预防处置措施、火灾基本常识、酒店消防设施设备状况、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防器材的使用。

2.7 酒店保卫部牵头,定期开展消防、急救、危险化学品泄露等灾害的应急演练;

2.8 组织安全月及一切安全相关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以月度检查和月度例会为载体,将月度检查情况通报、分析、HSE绩效考核、重大违章隐患通报和处理、本月HSE回顾、下月HSE工作安排融入其中,形成每月管理的标准化流程。

2.9 管理体系的监测:

2.9.1 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每月星复对服务过程进行考核;

2.9.2 人力资源部每周进行质检;

2.9.3 酒店以月度绩效考核、年终述职等方式,组织对酒店各部门绩效进行考核。

2.9.4 为保证酒店HSE绩效考核严肃性、延续性,有效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酒店的经营效益、管理质量密切挂钩,促进酒店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益的提高,同时员工分享到酒店发展成果,特制定年度HSE绩效考核与酒店营业奖、年终奖挂钩的考评办法。

3.酒店HSE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由于对酒店各部门职能和工作流程掌握的局限性,在制定各部门HSE绩效考核内容时,存在考核内容不全面;其次,随着酒店经营发展,考核的内容和重点会有所变化。特别是相关的数据考核,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大部分没有科学的支撑的数据资料,根据部门现有完成情况,适当制定完成目标。

3.2 酒店目视化管理须提升,酒店各部门提示牌标准不统一、不规范。

3.3 酒店大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够强,HSE认知不全面,从月度HSE考核中可以看出,员工对HSE体系不了解,大部分仅知道HSE概念,日常培训中仅涉及治安及消防安全知识,部门只进行风险防控培训,致使安全检查中多次出现重复性问题。

3.4 酒店标准化操作有待提升,酒店各岗位检查表未能很好运用开展检查工作。

4.如何完善HSE管理体系在酒店的实践

4.1 酒店完善HSE管理体系培训方案,加强员工对HSE管理体系的认知和HSE知识培训。

4.2 加强数据分析。加强质检报告和星复报告的数据分析;加强对设备管理状况分析;采购产品情况、供应方情况分析;分析部门员工流失率状况等。通过对各项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促进HSE管理体系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

4.3 提升目视化管理。如对酒店各部门提示牌的标准规范,在颜色、材质、内容上进行规范。酒店现有的提示牌内容和形式多样,由于颜色、材质不同,容易造成脏、乱、差的感觉。

4.4 酒店应提升标准化操作,将各类检查表编制成册,确保能够现场使用;梳理、修订和编写作业程序和设备操作规程,持续规范作业程序。

HSE管理体系是一个较成熟的管理系统,同样,酒店行业多年来形成了本身的固有的安全管理模式,酒店引入HSE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酒店行业安全系统各位专家的重视,进一步强化酒店行业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门:规范》(Q/SY1002.1-2013)

[2] GB/T 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9001:2001,IDT)

[3]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4] SY/T 6276-2010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5] AS/NZS 48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3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以往的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酒店会所等相关企业的管理工作,能从事中等酒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种目标过于宽泛,通过与各大实习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交流,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细化,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及酒店需求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酒店一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前厅、餐饮、康乐部等各一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2.酒店二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各二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3.酒店或其他相关行业经营运作者(职业发展方向为酒店设计、策划或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者)。整体而言,学生毕业时,应该成为服务技能熟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酒店行业从业人员。

(二)学科体系构建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不仅需要为酒店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在科研等各个方面支持酒店行业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体系中,也需要体现行业前沿性、动态性,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需要具有实用性,突出教学改革。

(三)人才发展自身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涵盖了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三种不同类别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打破学生对于酒店行业认知的迷茫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分级培养目标,选择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实习选择的盲从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要求

(一)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与开元集团、上海亚湾酒店管理公司、杭州励骏酒店等人资经理的交谈,对于酒店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最为看重的主要是职业意识,通过对历年在酒店发展较好的毕业生进行对比发现,这批学生有两个明显特质:一是具备极好的职业素养,如自动自发能力强,职场态度坚定;二是学习能力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需要专职教师从职业道德素质、服务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系部通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从氛围熏陶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旅游知识以及酒店业务知识。

(二)从业人员能力要求

通过实习期间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对比分析,酒店方青睐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对于未来在酒店继续从业的意愿度也更高。因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以这些能力的提升为突破点,培养具有较高情商的酒店从业人员。

(三)从业人员技术要求

应用型大学强调学做合一,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一线部门岗位技术工作是所有的学生毕业时所必须掌握的,如前厅的入住登记、结账等基本工作项目;餐厅的对客服务、客房的整理清洁等工作,根据以往的实习对比,大部分同学经历了四个月的专业实习后,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一)落实“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情况主动与与旅游行业用人单位如广州凤凰城国际大酒店、深圳喜来登、帝豪大酒店、索菲特大酒店、怀化宾馆、怀荣宾馆等签订供需人才订单,大二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实习,但是从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提供者,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实习效果不佳。自2013年以来,我院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方面与合作酒店进行了深度交流,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1]。我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由4个月改为6个月实习(11月份--来年5月份),横跨第五学期的11、12月份及第六学期的3、4月份,这样既能有效的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解决酒店春节用工荒的瓶颈。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酒店方也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职业发展规划,双方满意度均得到提升。

(二)开展“情景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和“主题化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和酒店工作流程的一致性[2]。自2013年以来,学院专门开辟了案例教学讨论会,每届学生实习归来后,都与下一届的学生进行实习交流分享会,分享酒店工作心得,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客观的感知未来的工作,降低实习期望值,从而提升未来工作满意度。对学生的教学以引导为主,改变以往教师讲为主的状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各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3]。如《餐饮管理》的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使得学生在酒店专业见习中,就能在岗位上顺利工作,课程授课教师依据各类大赛的经验,以及担任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的经验,以酒店服务人员的要求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能够使得学生学有所用,为日后的全国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及酒店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包”

我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宗旨,把课程体系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又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既有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有实践研究部分。但是从与国外洛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些课程体系对比而言,我院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存在着一些漏洞,需要实施适应酒店教育发展规律和酒店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包”。“康奈尔模式”与“洛桑模式”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酒店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人才培训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4]。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现代服务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公关礼仪、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整体而言这些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明确的指向性。教学课程体系包应该包含通识教育、商业教育、旅游教育、经验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理论课、实践课、语言课三个层次。目前的教学计划中,通识课比重过大,实践类经验教育课比重较小,专业课程的细化程度不够,管理类别专业课较少,如组织行为学、收益管理、管理沟通等管理类重要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

(四)深化“实践教学”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酒店管理;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培养和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21世纪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化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当前状态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在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如何开展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更好地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利用实践课程教学,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传统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下,传统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主要侧重于岗位技能的培养,立志于发展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在经历了专业学习以后,就业往往会出现不适应、频繁跳槽、没有体现自身价值、心理素质差、缺乏团队精神等问题,前途一片茫然,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应用。酒店虽然缺乏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脱节,没有切实认识到实际工作中内容、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失。因此,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酒店管理专业的好处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的,通过在课堂中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与创新,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应变能力。其次,对于学生基础理论学习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在问题思考、人际关系处理、沟通交流、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能够合理应对。另外,开展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完善自主创业、创新发展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与人才的发展。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一)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必须具有创新创业教学理念,能够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树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确定课程目标,让学生不仅能够具备专业的酒店服务知识,还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建立,必须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为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带入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模拟店面的经营管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明确质量标准

目前,酒店管理已经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高职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中,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体现,在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模块。很多的国家标准都是来源于企行业、职业的工作岗位,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体现,在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教学中,明确质量标准,促进学生对职业标准的理解和细化,降低不同功能地区专业人才的水平落差,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四)深化校企融合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发展,提高教学水平。首先,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以酒店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编制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的培养与教导,发展定向人才培养。其次,在酒店进行实践课程学习,深入企业了解工作环境,在酒店内设置企业教师,不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理论补充。将企业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既实现酒店的发展,又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基础保障。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变得越来越具专业性,人才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实力,对酒店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人才就业与创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娟,王玉民,张金安,等.高职院校基于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5(10).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酒店管理;环境管理;课程体系

    酒店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召开,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宾馆酒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10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3.4%,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酒店业的行业规模、营收状况以及经济作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多数酒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酒店的环境管理,随着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和酒店业竞争的加强,酒店环境管理水平也是酒店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环境管理类课程作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多数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中普遍缺失。因此,在酒店管理内部需求和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构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环境管理类课程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酒店业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酒店一直被认为是住宿、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酒店业在人们心目中一度是无烟产业,似乎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事实上,酒店每天要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生活污水、废热和垃圾,酒店业普遍存在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油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顾客和周边居民的卫生环境质量。

    2.资源浪费严重。酒店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消耗,主要包括日常消耗和能源消耗。酒店的日常消耗主要是纸张、布草、食品、印刷品、餐具、用具和各项设施设备等,客房中的一次性消耗品是比较典型的物资消耗。消耗品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中很多是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又成为了城市新的污染源,加剧城市环境恶化,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国内外酒店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思路和经验,根据酒店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流程逻辑,酒店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①酒店资源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的用能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管理等。②酒店产品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产品的平衡设计、酒店业服务的能耗管理、包装的生态管理以及酒店业环境的生态要求等。③酒店生产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生产污染及其控制、酒店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酒店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等。④酒店消费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业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和酒店绿色消费的发展策略等。⑤酒店环境管理的体系与政策:包括酒店环境管理的推进机理、酒店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以及酒店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等。

    三、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和三种能力。两种意识是职业认同意识和服务意识,三种能力由“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3个系统组成。基础能力培养系统的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通识性能力及酒店行业基本素质为主线,以酒店业导论、管理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骨干课程和酒店认知实习、酒店企业文化宣讲、酒店职业经理人讲座等开放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其后续的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3大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多岗位实践、校内实训等职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真实职场中获得核心服务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是在学生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职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学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服务管理、酒水饮料管理、酒店实用英语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2.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根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酒店管理的现实需求,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整合学科课程体系,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酒店环境管理的内容分别体现在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管理和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等课程中,具体内容构成如表1所示。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涵盖了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包含了酒店经营管理能力、酒店运行服务能力和酒店安全管理能力三个能力单元,涉及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和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三大模块。酒店环境管理类课程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体现在体系的各课程中,主要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能力更多地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和酒店顶岗实习来体现。

    表1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酒店业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归纳了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以期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胡春林.酒店餐饮业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11-01

引言: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摇篮,面对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目标方面提出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创业创新的培养目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了深入教学改革,大大提升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1、符合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分时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主题酒店等多种形式的酒店经营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酒店的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重要,几点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正是迎合了当下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学培养,更加符合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

2、有利于改善了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传统教学活动,主要以岗位技能为主,工学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技术型人才,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校与企业脱节严重,所以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正确指导学生的职业定位,改善了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3、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实在充分剖析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构建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和酒店行业特点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首次融入酒店管理知识上,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能懂得商业运作、金融管理等等,全面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人才,更适合未来岗位需求。

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

1、明确以创新创业为主的教学新导向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全面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对此,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整体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的热点,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和综合分析能力出发,明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确定教学方法,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全面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

2、丰富以创新创业为主的教学课程内容

高职酒店管理的教学内容不单纯的是相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深入研究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酒店管理资料,结合国内外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优势,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课程内容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够自我进行创新创业的心理调适,能够正面市场就业压力,积极面对创业挫折和风险,懂得如何融资,财政管理等等,从酒店管理的技术型人才转变为综合素质人才。

3、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

在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本专业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未来创新创业中,对未来创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如比如《酒店市场营销》《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员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这几门核心专业课程中,《创业市场营销》可以和《酒店市场营销》相融合,在学习酒店市场营销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营销技巧,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营销模式的开发。

4、以校企结合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给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的酒店管理知识,还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性的教育,将创业创业教育逐步引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如在大二的时候,可以邀请一些创业经验的讲师或者酒店管理的资深人士给学生进行讲座,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可以自主构建酒店管理的商业计划书,锻炼学生可以对创业进行初步实践。在大三时,高职院校可以和一些酒店方面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学习条件,通过创新创业心理课堂,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在工作岗位所遇到的不公平和不适应,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自身对酒店管理方面的学习的不足之处,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结语:“创新创业”教学目标的建立,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教学创新理念。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里,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酒店管理课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拓宽就业方向,掌控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小峰.高职院校以教学改革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4年13期.

[2] 潘雅辉,何光明.浅谈TQM理论在高职酒店专业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3年04期.

[3] 张燕华,翟代清.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探讨――从学生需要的能力反思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市场,2014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