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含义范例6篇

网络经济的含义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6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系那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CNNIC一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以其权威性著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

2.5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2.6 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总记录数几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堪,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的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占世界数据库总量和总记录数的百分之几。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个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修年西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地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1] 钟守真, 李月琳.《信息资源含义探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2

1945年和1981年中国共产党两份“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左”的社会根源进行过分析。民主革命时期的“左”倾路线,根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思想”;改革开放前的“左”倾错误则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同志领导上的错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民主没有制度化、法律化”等因素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形形的“左”倾思潮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落后性”。

“左”倾思潮:以新面貌出现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在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产生了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物化意识加剧等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仍是因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经济上取得进步的同时,一些表现为“落后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左”倾思潮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自我革新”后,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其最重要的“新”是强调新时期社会分化中弱势群体的利益,有着浓厚的底层关怀,因此在底层民众、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草根网民中激起共鸣,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力。

纵观历次“左”倾思潮,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上,有两个共同点。

其一,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的空谈主义。同中共历史上的“左”倾错误一样,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左”倾思潮,本质上没有脱离主观唯心主义的窠臼,也是流于“革命空谈”,其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张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其二,用运动的形式开展工作,弃理性的、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和机制而不用。网络新媒体崛起之后,“左”倾思潮和不带有自觉的政治立场的民粹主义结合,大搞网络群众运动,例如鼓动和迎合广大网民的某些心理,无视国家法律制度,对一些案件“未审先判”或自设“网络法院”进行判决,甚至利用网络媒体对“以宪治国”等法治进步主张群而攻之。

治疗“左”倾病需制度立新

当前,反“左”的当务之急是彻底 否定“”残余及其衍生出来的反宪 法、反民主、反进步的学说和少数政治 实践尝试。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 工程建设 造价管理

在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区别工程造价两种含义的理论意义,在于为以建设单位为代表的投资者和以施工单位为代表的供应商的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当政府提出降低工程造价时,政府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充当着市场需求主体的角色;当施工单位提出提高工程造价、提高利润率,并获得更多的实际利润时,是要实现一个市场供给主体的管理目标,从而有利于推动全面的经济增长。

一、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1.工程造价的含义

1.1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

工程造价常指工程的建造价格。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存在着工程造价两种不同的含义。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对建设工程投资者而言,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要付出的价格,同时也是投资者在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项目时定价的基础。对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和勘察设计等单位来说,工程造价是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和。随着建筑市场上承包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承发包方式的不断演变,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的区别越来越小。

1.2工程造价的含义辨析

无论是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还是工程承包的价格,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密切的联系。1)建设成本是对应于投资的建设单位而言的;承包价格是对应于承发包双方而言的。2)建设成本的外延是全方位的,即工程建设项目所有的费用支出;承包价格的涵盖范围即使对“交钥匙”工程而言也不是全方位的。如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费等都是不可能纳入的。在总体数额及内容组成等方面,建设成本总是大于承包价格的总和。

二、石油天然气工程建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综合资料分析,现行钻井定额基于各油田自编、自审、自定、自用,虽然重组后在一些大的定额项目上进行了统一要求和设置,但具体定额项目的内容和额度没有形成统一规范,与此同时,钻井系统工程定额的编制基础、使用条件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重组改制使定额的编制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重组,成立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各油田划分为油田服务公司和油田公司两部分,人员、机构、资金和生产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各油田在用钻井定额均是按重组以前管理局或勘探局的管理模式和条件编制的,费用项目和口径存在很大问题。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定额的使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现行钻井定额与已发生重大变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以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发展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没有按照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程序系统地建立工程定额体系,在用定额主要是工程预算定额,不能满足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二是基础差,对基础定额所做的工作很少,偏重于费用形式的预算定额,不便于随市场变化而进行调整;三是编制依据不统一,取费基础不一致;四是不规范,各油田定额的表现形式和使用方法不相同;五是各专业间定额管理差距大,有的专业定额项目很粗,有的专业定额项目很细。

三、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思考

1.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管理

1.1行业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获取等都将全部网络化,有能力的网络信息供应商将在整个工程造价行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通过网络搜索全国以至全球的物探市场各类信息,予以整理和,为行业用户提供最准确及时的商机。网站可以分析各地的造价指标,为物探市场的行情提供走势预测,为所有的行业用户提供工程造价参考。搜集各地的材料价格信息行情,为用户提供参考。网络的信息服务将发展成为未来工程造价行业的工作基础。

1.2物探市场的交易网络化(电子商务),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上的相关应用将无所不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将得到全面的应用。届时,招投标工作将全部转移到网络平台,软件系统将会自动监测网上的信息,并及时告知用户网上的商机,供用户选择把握。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工程造价行业内部的相关企业都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其中,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要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就必须要求企业有能力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则给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的实现带来了可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在造价工作的全过程对物探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收集,和有目的地分析整理,并将分析得出的数据用于形成使用者自己的企业个体的实际消耗量标准,或者叫做企业的真实成本,可在后续的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面向将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关键是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只有充分收集各方面的相关信息,把握全过程造价的各个关键环节,并且能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历史数据和新的工程数据进行动态提取和分析,形成经验性的积累,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积累的平台性全过程造价管理软件才能实现。这样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用户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3.利用信息技术的全方位管理

随着网络化和全过程的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的深入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只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工作环节或某一类具体的企业或单位身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工程造价行业都将工作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上,不论是行业协会,还是甲方、乙方、中介等相关企业和单位,都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重建自己的工作模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从工作内容上,行业信息、收集、获取;企业商务交易模式;工程造价计算及分析,以及各个企业的全面内部管理都将全面借助信息技术。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4

网络经济是1种全新的经济情势。当咱们在网络经济中信步漫游时,常常会看到1些新奇的景观,它们是传统经济中很少看到乃至根本看不到的,免费就是其中之1。免费的电子信箱、免费的信息内容、免费的软件产品……,各种免费现象使人应接不暇。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发生这样的疑难:为何会有免费现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怎样会笨拙到不计本钱的境地?免费究竟纯属偶然仍是1种必然,厂商怎么才能从免费转向收费?

在二000年以来的网络低潮中,人们常常把亏损归之于免费。似乎只要1收费,厂商当即就能扭亏为盈,彻底解脱窘境,网络经济也能迅速从低迷中复苏,从新走向繁华。换而言之,在人们看来,免费是网络经济中的异己成分。只有去掉这类异己成分,才能具有网络经济辉煌的未来。对于于这类看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经济就是免费经济,这是由网络经济的本色特征所抉择的。“免费”的违后,其实蕴含着深入的经济学原理。免费与网络经济俱生,也将与网络经济俱往。去掉免费,也就去掉了网络经济的1种核心成分,网络经济将会不复存在,或者者失去灵魂、徒具情势,只剩下毫无朝气的外壳,网络经济的革命性气力将会丧失殆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此基础长进行收费,厂商与网络经济面临的不会是再生,只会是消亡。

2、“免费经济”的几种类型

依据构成缘由的不同,可将“免费经济”划分为若干类型,下面仅列出其中的3种。

类型1,边际功效递减。

在网络经济中,边际功效递减规律在必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凡是缺乏差别、仅仅知足人们物资需要的产品以及服务,或者知识含量较少的产品以及服务,其消费体现出边际功效递减规律。现以电子信箱为例。当前良多公司都能提供电子信箱,而且几近所有的电子信箱都拥有相同的功能。当用户只能具有1个电子信箱时,其边际功效最高,他愿意为之付出较高的费用,正如人们使用普通的邮局1样。当用户可以具有二个、三个乃至N个电子信箱时,边际功效就会不断降落。当N趋于无限大时,边[!]际功效就会为零了。这时候,消费者根本不愿意为电子信箱付费,人们只愿意使用免费电子信箱。

在网络经济中,1些知识含量低、缺乏个性的产品或者服务,在边际本钱为零的情况下,只能以避免费情势呈现。厂商要想变免费电子信箱等互联网服务为收费服务,只有独一的1条道路,那就是为用户提供拥有特点的、有差别的电子信箱。如果做不到这1点,厂商对于电子信箱收费就无异于自杀,不仅电子信箱的用户会大大减少,人们对于该公司网站的关注也会大大减少,该公司提供的其他产品以及服务就会堕入无人问津的窘境。

类型2,注意力经济。

新推出的产品或者服务,常常需要免费。网络经济中的产品或者服务多为经验产品,不经使用没法判断其质量的高下以及机能的好坏。厂商提供的新产品或者新服务,有必要以避免费的情势呈现。因为注意力稀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需要借助于免费,迅速引发人们的兴致,继而锁定客户,才能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或者服务。

类型3,网络效应。

凡是依赖于网络效应的产品或者服务,在网络的构成阶段需要免费。在网络经济中,产品或者服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所在网络有着亲密的瓜葛。网络效应的强弱,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起着抉择性影响。能否构造1个强大的网络,能否构成1个不断增强的正反馈循环,是企业成败的症结。

3、若干结论

对于于边际本钱为零、同质无差别的产品或者服务来讲,免费几近是必然的。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virtual econom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definition, the generate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etc., in order to form the initial but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virtual economy", and hopes to start a discuss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crack of virtual economy problem.

关键词: 虚拟经济;符号财富

Key words: virtual economy;symbol wealth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170-02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正步入新阶段,“虚拟经济”也成了一个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熟悉的词。以下笔者就“虚拟经济”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1 虚拟经济的含义

“虚拟经济”是目前学界、经济界及新闻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词,大致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指资本市场。第二种是基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而把网络公司、网络商店等的经营叫虚拟经济,其实网络上经营的公司尽管叫“虚拟公司”,但其经营都是实实在在的,只不过借助了网络进行经营管理,故用“网络经济”来称谓更合适。第三种是用来指代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根据OECD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存储、使用和传播基础之上的经济。既然已有明确的界定,我认为还是遵照使用为好,不要随意用“虚拟经济”替代之,以免混淆。

在第一种用法中的“虚拟经济”一词,目前国内也尚无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我认为由于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和实际经济或实体经济(real economy)是二分法思考的结果,故理解了实体经济或实际经济也就同时认识了虚拟经济(或称非实际经济)。所谓实际经济指一个社会中的各种经济主体为获得实际财富而进行的生产、交换等所形成的整体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从产出上看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劳务(它们形成实际财富),既其内容和范围大致与GDP的相同,而实际GDP也正是我们衡量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此相应,虚拟经济就是指符号财富的生产和交换的过程,其中符号财富包括有:①各种原生金融工具,如货币、外汇、票据、存单、股票、债券等;②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外汇期权、利率互换、股票期权等等。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网络虚拟财富。而计算机及其网络对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影响目前只是初见端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所指的虚拟经济必将获得新的发展形式和内容。

2 虚拟经济的出现条件与发展动因

虚拟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出现是它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揭示了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相应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到达价值的货币形式,而虚拟经济也就开始萌芽。随着现代纸币的出现并与货币商品——黄金割断了联系(黄金的非货币化),货币的金属载体被最后否定,货币成为了单纯的价值符号,则虚拟经济也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大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虚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更显加强,衍生金融工具(它是对股票、债券、外汇等虚拟资产的又一次抽象)的交易基本上脱离了实物,它的交易物实际上是一种主观预期和相关风险,交易的结果是根据金融资产的价格涨落来支付其差额。

虚拟经济出现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过剩经济”的出现,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生产力水平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创造并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化+市场化=过剩”成了困扰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大问题,包括“剩余的产品”、“剩余的服务”在内的“剩余价值”如何由经济体系合理有效的消化和利用的问题激发着人类在经济方面的创造力,催生并推动着虚拟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虚拟经济出现并发展又一重要的动因。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全球化的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度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感觉和认识,货币和资本等符号财富以光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整合,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使虚拟经济在范围、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得到了极大拓展和提升。

3 虚拟经济的本质

从历史哲学角度看,虚拟经济实质上是人类或人类文化的符号性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体现,虚拟经济也体现着人类对已有的经济成果的评价和对经济未来的预期。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人们的绝大部分精力和体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人类的符号性的感触并不明显,而随着工业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发觉我们的生存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我们和实体世界的接触中正被我们自己打入一个虚拟世界或称符号化世界的“楔子”,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无不充满了新的象征符号和新的象征意义。虚拟经济的符号象征性也正源于此。它标志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级也更复杂、更不确定的时代。

4 虚拟经济的特征

①与实际经济比较,规模巨大。从货币来看,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汉克尔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货币总量要超出货物总量的60倍,在如此巨大的货币总量中,实际上只要3%—4%的钱就足够应付实体经济的需要”。②与实体经济日趋分离,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其发展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在衍生金融工具出现后,基本上就已脱离了实体经济。如货币最初是随着实体经济的需要而出现并发展,以后就逐渐融入了虚拟经济,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只能从银行体系中求得解释;到了股票、债券、外汇等也能找到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但其交易价格的波动轨迹已很难直接从实体经济得到满意的解释。③与实体经济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易变动性,不论是价格的涨落还是交易额的增减,都具有实体经济所难以具有的极大波动幅度和振荡频率。④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乘数效应。整个虚拟经济及其各个子系统均存在乘数效应,且大大超过实体经济中的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等的效应之和,这也是虚拟经济变动幅度大且频繁的重要原因。⑤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全球一体化、集成化的趋势更明显,发展速度更快。根据有关研究,目前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5%,而世界实体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

5 虚拟经济的作用

①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剂和推进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推进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虚拟经济的繁荣有助于增加各经济主体的信心和良好预期,从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虚拟经济的运作也是促使实体经济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和结构调整重要手段。当然虚拟经济的急剧萎缩也会给实体经济以巨大的打击,严重时也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的负增长。②分配方面的作用。虚拟经济使社会的富裕阶层尤其是超级富豪们因大量、持久地占有符号财富而减少或放弃了对实际财富的过度拥有,这样使广大平民阶层尤其是穷人能以较低的代价去享用一些实际财富。

参考文献:

[1]黄达主编.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经济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数据库

作者:张旭,时甦音

众所周知,由于因特网的信息流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全球的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和方式在全世界的范围流通,它已经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信息集合,使人类步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新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我国政府特别构建了由“知识生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四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知识传播体系,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创新体系当中。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空前关注的重要领域。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对开发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浩如烟海的信息,而是要使得海量的信息资源能方便有效地为教育与教学服务。如何使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和充分共享,如何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信息资源通常是指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和存取,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各类信息的集合。目前,学术界关于对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范畴,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信息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仅限于信息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范畴,认为信息资源就是可以获得的各种有用性信息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了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与信息相关的工作人员、仪器设备和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那么网络信息资源可则可概述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得的各种有用性信息要素的总称。它主要是使用数字化形式记录,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表达,而文件存储在磁或光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整合。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上和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传播范围、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等,都显示出无法比拟的特点。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凝集着人类的智慧,积累着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把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储、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比印刷品价格便宜。不仅能提供信息线索和著录,还能提供有关信息的全文和原稿。

2.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的形式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集成式地提供信息,除文本信息外,还有图表、图形、图象、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另外,它还提供了获取非出版信息机会。,即在主流出版物渠道之外的文献,包括研究报告、调查采访、研讨会发言、笔记、项目计划报告、政策方针等。它们反映了许多研究成果背后的原始数据或第一手资料,或者是因为其内容过于新颖和专业而未被纳入正式文献交流渠道

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和磁盘等传统介质,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的。这必然扩大了人际交流的范围,提供了更多的直接交流机会。还可在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咨询专家的个人网页上发现其研究心得、教学演讲用的资料,这些颇具特长的知识库,其参考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4.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13日在在京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同时,随着3G时代(The3rdGeneration,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而在网络求职、网络购物等实用型互联网应用率大幅增长的同时,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娱乐型应用的使用率则呈现下行趋势,我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由娱乐化应用向价值应用时代的转变。

5.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能传递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6.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提供了正式出版和发表渠道之外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使得大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索取和存放信息,因而为新观点、不成熟的观点、未成定论的理论、假说、概念等提供了发表的园地。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构架

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资源数据库。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高系统反应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资源数据库是通过规范的符号体系和表达关系把现实的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数字映像。所有针对资源的查询、统计、调度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都是通过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映像数据进行运算来实现的。世界提供服务的大型数据库有上万个,总记录数高达数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向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大中院校、公司及个人提供各类相关信息等。就目前来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非常匮乏,现有可供社会调取的信息资源只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在这方面还需待迎头赶上。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数据库。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该社在1999年推出的“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所包含的各类专题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更是将我国的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各地和各行业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成为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的亮点。

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构架

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1998年出版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时并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五点:存―理―传―找―用。存即保存、存留;理即整理、加工;传即传播、传递;找即查找,检索;用即利用、使用。因此,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其管理对象主要是信息活动中的各种三种是基本要素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它们是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与新的利用方式;对应于信息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对应于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

从技术管理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技术背景,研究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信息管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危害管理,网络建设,新的信息系统和系统设计思想等,对于有效实施信息资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传统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转变为现代的信息收集整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将信息管理推向智能阶段。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在质量和内容上的极大提高,使人们身处于一个无所不在的技术网络中,在经历了分散管理,系统管理之后,网络管理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革命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数字化,快速传递与检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高速网络信息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的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网络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因此有必要按照和遵循经济规律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良性引导。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是以智力、无形资产和软产品为第一要素,然而知识和信息不服从供求关系的原理,其纯粹的交换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使用价值的时效性和信息使用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等特点,决定了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网络为基础的市场的独特机制,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运作需要新的游戏规则。

从人文管理角度来看,人是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主体,由人控制和满足人的信息需求是信息管理的永恒的核心问题。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技术的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克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均衡与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人文管理把法治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和精神文明三种力量结合起来,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造就健康、和谐、理性的信息伦理乃至信息文化的必要条件。

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