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本知识范例6篇

考古基本知识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 高考历史 古代史 特点 对策

一、高考历史对古代史内容考查的特点

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综合测试卷中,中国古代史所占分值不断加大,占历史学科分值的30%―40%左右。以2005―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为例:

综上分析,高考历史对古代史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化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和思维价值。近几年高考在基础知识基础上,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个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题的设置,考查的知识主要以课本主干知识为准。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科举制”,以古代史主干知识为引线,联系中外历史内容,设置专题进行考查。

2.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生活性与时代性;联系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当代日常生活的实际;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12题“山之阴、山之阳”,第37题“科举制”。

3.重视区域史与现实关联。从地缘切入,以事实为线索,用历史意识来剖析现实,是跨学科试题的常用设计方法,尤其是考查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3题―16题考查西南地区有关历史知识,2008年第39题考查土尔扈特的回归等,在近几年高考中明显地反映出以某一历史文化遗产或以某一城市及某一区域史为切入点来命题,这种命题方式能有效地将政史地三科结合起来,并在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又能照顾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地区的发展能体现当时国家大政方针,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近两年虽在淡化,但不容忽视。

4.文史结合趋势加强,突出稳中求变继承与创新统一。近几年试题突出了对政治文明史观及文明史的考查,如2004年“诗史”,2005年“诗”,2007年“谥号”,2008年“山之阴、山之阳”。

5.历史材料丰富、阅读量增多,突出考查多层次能力。如2008年第37题考查科举制与英国选官比较及近代选官制作用;第39题突出考查考生的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多种材料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古代史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近几年古代史试题特点和命题思路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这对备考中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六点对策:

1.重基础,回归课本,注意边缘知识。当前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但脱离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学生首先应抓好古代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学习,重点内容要准确、清楚、完整地记忆,注意边缘知识。其次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弄清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2.理专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学习。由于教材是按段分块编篡的,高考又基本上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因此古代史复习应淡化朝代意识。树立主题意识。从这几年高考试卷来看,古代史主题的选择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关注正面的东西,尤其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传承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对人类生存有永恒意义的话题。同时注意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如: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第(2)(3)(4)问。这些透露着一种共同的信息:应多关注历史中正面对现实有积极影响的东西。

3.探区域,与现实关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①依据历史的发展特征,把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如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②按区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和问题,分析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③结合现实的政治情况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概括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依据高考目标和要求,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并联系现实,从不同角度创设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如环渤海经济区与奥运,西南地区与汶川地震,西北地区与神七问天。

4.巧运用,找准切入点,活化知识点。学史鉴今,近几年考试均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文史结合、时政结合。笔者认为古代史要特别关注以下主题与现实之间的联系:①政治。历代的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总结;尤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各类制度的演变,特别是监察制度(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的演变(如印花税)。②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如央行降息应对经济危机问题)。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重大工程(都江堰)、重要古都(如北京)。③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对抗大灾大难的作用),包括民族政策、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对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如土尔扈特回归)。④对外关系领域。中外友好交往(丝绸之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对外政策。⑤在文化方面。科技成就(如神七问天)、主流思想、文学艺术(如谥号,山之阴、山之阳)。此外,应不拘于课本,文史结合,拓宽相关历史常识介绍。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考古学;大众化;西安;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75-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等重大举措。而西安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使大众深切地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强烈的文化存在感的同时,随着学科的逐渐专业化,考古学开始有一种将自己与大众隔离的趋势。一方面,大众对考古学文献中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戒备森严”的考古现场敬而远之;另一方面,考古学家忙于追求学术上的建树,忽视了与大众的交流和传播文化的职责。这导致了当今大众对于考古学的一些误解,认为考古学就是“挖墓的”、“鉴宝的”,甚至是“合法盗墓的”。而“曹操墓”、“天价玉凳”等热点事件更是加深了这种“误会”。原本考古学普及科学的考古与文物知识、传播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积极作用反而淡化了。这些现象不仅使公众对考古学的误解加深,甚至导致了古代遗存被漠视、被毁坏的严峻局面。

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王朝故都,每年有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这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的一大优势资源,也是一大城市特色。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积极推动考古学的公众化,广泛建立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大众对考古遗产的正确认知,有效传承考古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大力推动考古学的大众化,从而促进西安特色城市文化的建设。 首先,适当开放一些考古现场,让公众近距离地接触考古,了解考古工作的性质及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2007年曾向社会宣布“将开放有条件的考古发掘土地供公众参观”,但全国目前并未全面展开此类活动。而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例如在日本,考古队经常向公众举行考古现场会,英国有大型遗址付费一日游等[1]。由于西安地区拥有大量的考古遗存,我们可以把它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举措。2011年,西安晚报和汉阳陵博物馆联合举行的“一把手铲,梦回西汉”公共考古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范例[2]。该活动不仅向公众开放了汉阳陵东阙门遗址发掘现场,而且还招募选拔了24名志愿者参与到发掘工作中,并且配合考古知识讲座和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大大拉近了公众与专业考古学的距离。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这种现场开放活动可以先向大专院校、中小学学生开放,使之成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场教学课程,而且可以将开放的考古发掘现场建设成“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在安保、展示方式逐渐成熟后,这些考古现场就可以定期向广大市民开放,成为群众精神生活的新元素。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 科技考古 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实物遗存、探索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1],然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器型学和层位学来自生物分类学和地质地层学,这表明考古学从妊娠期间就与现代自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古代实物遗存中还储存着大量的非直觉和经验能认识的信息,即传统考古方法无法发现的所谓“潜”信息,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才能“破译密码”,获取这些重要信息,于是,科技考古学便应运而生[2]。

科技考古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并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它实质上是考古学与众多自然科学学科日益渗透、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然而,从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考虑,它似乎更接近于自然科学。近几十年来,自然科学手段更是全面渗透进了考古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将考古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阶段。

近年来,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考古人才,提升考古学科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全国很多高校相继在考古专业开设了科技考古课程。本文根据高等院校考古专业科技考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学校考古专业的现状,对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1.科技考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实验教学明显不足。

科技考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考古研究手段和方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已有个别高校组建了较高水平的科技考古实验室,有力提升了本校考古学科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水平。然而,囿于国内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很多高校的考古学科建设较为滞后,至今没有一个全新的、多学科交叉型科技考古实验室。因此,在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验教学时间明显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理论知识,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实践,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科技考古专用设备都缺乏使用的能力。长此以往,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将成为空中楼阁。

(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支撑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需求。

科技考古的分支学科较多,包括断代测年、遥感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生物考古、植物考古、农业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水下考古等,其使用的研究手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涉及物理学、金属学、矿物学、生物学、植物学、农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门自然科学。要全面讲授科技考古的各分支内容,教师就要具有极其广泛的知识面。目前高校考古专业的科技考古课程一般由一名教师负责讲授,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再强,凭其个人力量也很难满足科技考古各领域的教学需求,除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外,科技考古的其他领域只能泛泛而讲,难以深入。

(3)学生理科基础过于薄弱,对科技考古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理解不足。

安徽大学等高校已尝试在考古专业中招收理科生源,这对开设科技考古课程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考古人才是有利的。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考古专业仍然是以文科生源为主,或者虽然招收了理科生源,但学生进校后,没有再选修过自然科学的课程。因此,在选修科技考古课程时,学习特别吃力,对科技考古各个方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

2.科技考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鉴于科技考古的课程特点及考古学科的发展需求,高等学校的考古专业应以考古学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优质考古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组建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室,建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考古人才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的组建,将引发科技考古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师在重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实验教学,使教学手段和方式多样化、实用化,让学生在实验室对各种科技考古设备、技术有感性、真实的了解,从而深入掌握科技考古的常用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培养动手能力,适应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对应用型、复合型考古人才的需求。

(2)加强科技考古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考古实践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技考古实践能力,在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建立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考古所等单位设立科技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真实接触到科技考古,在实践中了解科技考古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最新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科技考古实践教学水平。

(3)聘请校外各种材质的科技考古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弥补单一教师授课的不足。

由于科技考古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单一教师授课很难将科技考古的各个领域都深入讲解。在此情况下,可考虑与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单位加强合作,与其联合开设科技考古课程,将由单一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改为多位专家联合授课方式。

(4)在考古专业适当设置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其调查、田野发掘、资料搜集和研究等方面都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3]。然而,很多高校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仍较为落后,几乎没有相关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在考古专业开设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增加学生的理科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5)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科技考古课程教学的通俗化和趣味性。

鉴于考古专业学生自然科学基础较差的事实,在讲授科技考古课程时,应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科技考古教学中的应用;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从而削弱或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对该课程能始终保持较为浓厚的兴趣。

3.结语

鉴于科技考古的多学科性和应用性,面向考古专业开设的科技考古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实验教学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自然科学基础较差等一系列较为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根据科技考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高等学校考古学科的教学现状,在科技考古的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实验教学,应尽快组建科技考古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考古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教育,聘请校外专家联合授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科技考古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科技考古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课程教学 基础知识

在高校历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中国古代史》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讲授内容时间较长,从史前或曰原始社会到清代后期的1840年。绝大多数高校都要开设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史前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第二学期讲授隋唐到1840年的历史,每周2次共计4课时。因在大一学年开设,《中国古代史》课程通过讲授内容丰富、积淀厚重的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既为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打下知识基础,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责任;高校都是安排两名及两名以上教师讲授,因此本课程也是展现本校历史专业师资水平的一门窗口课程。可谓教学责任较大。

除了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开设历史专业外,更多的历史专业开设在高师院校,尤其是省属的地方高师院校,这些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历史师资的主要任务。比如笔者供职的山西省,除综合性的山西大学有历史专业外,省属的二本院校如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运城学院、吕梁学院都有历史专业,部分专科学校如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也设有历史专业。

有鉴于此,地方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探讨与交流,无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笔者数年来承担《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内容讲授应以政治史为主,突出制度

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高校的历史教材编撰大致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深受影响。而地方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长期使用的是由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书尽管已经修订过好几次,进行了适当的内容优化,比如增加了社会风俗,但将中国古代史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特征仍然很明显。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将古代中国历史扎实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如何处理好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与断代史课程、专门史课程的关系,这是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主次不分,用力均匀,基本将《中国古代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块内容串讲;有的教师置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于不顾,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讲授《中国古代史》,也就是说熟悉、擅长的内容多讲、展开讲,不熟悉、不感兴趣的或限于课时的原因少讲或不讲。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并非少见。当然也和教师研究方向的局限有一定关联,当今地方高校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师限于学力,绝大多数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段,不大可能熟知较长时段的历史,进而影响到内容讲授。

由于大学的高年级要学习断代史课程如《先秦史》、《隋唐史》、《明清史》,专门史课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等,笔者认为大一阶段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应该重点讲授政治史,政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紧紧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逐段讲授时代背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制度、历史演进;突出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尺;努力挖掘历史发展的因革(承继前代的内容、变化的内容),瞻前顾后。对经济状况做一概括叙述;对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内容通过课件展示,不必太多展开详述。另外,政治史的讲授也不能孤立讲政治,政治事件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如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综合的结果。如唐代后期,两税法推行数年后中央财政有所好转,唐宪宗和宰相裴度等人均主张武力抑制藩镇势力并能积极展开行动,故而有了“元和中兴”的形势局面。这样讲授使学生能了解该段历史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有限的学时内,《中国古代史》课程重点讲授政治史,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对政治史以外的内容,教师适当简约介绍,多做总结概括,提供大纲,至于细目,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查阅相关书籍学习了解,或者通过随后年级的断代史、专门史课程加以弥补。总之,在有限的学时内,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讲授,既不利于本门课程的讲授要求和培养目标,又不利于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

二、教学内容应尽量反映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较大进步,重视科研成为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共识,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也一再被提倡并付诸实践。教学与科研本身就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科研是解决教学中知识难点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教学可以展示科研成果,为科研提出诸多研究课题。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近30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将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反映出来,当是所有《中国古代史》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教授新的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体现出教学与科研的密切联系。

比如讲到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时,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是概括为积贫积弱,其实此时的赵宋王朝尽管存在军事、外交、财政、官僚制度等诸方面的问题,但经济上仍处于上升期,对外总体呈现出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态势。积贫积弱的“积”是长期的、累积的意思,用“积贫积弱”概括其时代背景很明显是不妥当的。讲到北宋末期的徽宗、钦宗统治时,往往描述为“昏庸,腐败无能”,好像已经临近崩溃灭亡的边缘,其实此二帝的统治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徽宗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重视教育文化艺术方面还是有些成绩的,此时的宋朝也并非暗无天日,仍能保持一种脆弱的社会稳定,一旦遭遇强大的外敌来袭,统一的局面旋即被打破,导致国灭,二帝客死他乡。许多著述一讲到宋朝就是积贫积弱,更是对赵宋历史的极大歪曲,因为宋代在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达到了一系列令西方学者都刮目相看的发展高度,用“积贫积弱”不能概括宋代历史的特点。

又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木活字印刷术时,一些著述仍旧说元代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其实随着文献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国内外早就发现西夏文的木活字佛经,时代相当于南宋时期,早于王祯所处的元代。可见王祯是木活字印刷的实践者和经验总结者。还有诸多考古发现可以订正传统说法的错误,理应及时补充进《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中。

通过课堂传授新的、准确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有了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应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应大力强调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近几年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精简,仅通过课本学习,学生所得的知识量极为有限。升入大学一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还要多方强调掌握必要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学习历史总是要记忆许多知识的,要多背多记,如重要的时间(年代、年号)、地理(地名、政区)、人物、事件、制度,这些基础知识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来掌握,日后用时方可信手拈来。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讲台上提出过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检验,今天仍被古代史学界广为援引。没有好的基础知识,会影响进一步学习,不能什么知识需要用时才通过查找工具书来解决。

据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期末考试及与学生交流,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令人不容乐观。笔者某年《中国古代史》的期末考试填空题问何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将近一半的学生都答错;《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翻译文章中的“至元”,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不知道是元朝的年号,译成“到元”或“到了元朝”。重要的年份、年号还是应该熟记胸中的,如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年代,嘉靖与嘉庆孰是明帝孰为清帝。重要的政区如元代的腹里大致包括今日哪几个省份,宋金绍兴和议划分疆界大致地理位置,课堂提问学生几乎全然不知;以及古今重要地名对照,应该多加掌握以便利用。平时多翻翻历史地图,心中有一定的空间观,有了历史发生的大致场景,对于学习历史是大有裨益的。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5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命题的依据。历史考试究竟应该怎样命题?第一、不能完全依据某一个版本;第二、不能机械地将各版本的知识点进行对照以“求同”;这已经成为历史命题人员的共识。所以学生学习必修二时,首先明确每一节的课程标准。如:关于古代农业的课程标准“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关于古代手工业“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生在复习每节课时,首先应掌握课程标准,然后按照“了解知识-分析理解-概括评价”三个层次来复习课本。知识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化理解相关知识,真正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本模块课标规定了8个学习专题,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比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比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要用新的史学观正确评价必修二的历史知识。

关注新史学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审视历史。“文明史观”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现代化史观”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线索,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新的历史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史学观,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在历史考试中体现新史学观是历史命题原则之一,学生在复习中应注重用新史学观评述历史。比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殖民扩张及其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难。按照现代化史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不能指看到它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等等。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比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考古基本知识范文6

一、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结构分析

1.共性。

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其都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时代气息,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2.差异。

虽然2015年高考安徽卷与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分值相同,但在题量和题型设计上却有诸多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徽卷历史试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客观题11道题,每题4分,共计44分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主观题

(必做部分)2道题,共计56分2道题,共计37分主观题

(选做部分)无4道题,任选其中一题,共计15分知识分布客观题:中国古代史3题、中国近代史2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史学常识1题

主观题:中国近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客观题: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1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世界现代史2题

主观题(必做部分):思想史1题、科技史1题

主观题(选做部分):4个选修模块各1题二、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特点

尽管这两套试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却都是有限的。它们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全国卷I历史试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试题呈现形式,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了一个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了选拔学生的目的。

2.试题难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干扰系数较小,总体难度较低。全国卷I历史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创新程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设置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没有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等。

全国卷I以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求较高。例如,第41题以“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公式”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该题取材新颖,紧扣教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教师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课题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式,用新视角、新史观和新理念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