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入门范例6篇

考古学入门

考古学入门范文1

摘要:金石学在宋代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发展,然后历来学者往往把它归为传统文献学上的一个分支,本文将分析宋代金石学到底应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与文献学(这里指传统的文献学,即校雠学,包括目录版本等方面)并行发展,还是归附前人的观点,把它视为文献学的一部分。

关键词:金石学;文献学;学科分类

金石学是研究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我国考古学。跟这学科有关的书籍和著作内容大致包括图录,考释,集录,著录和文字学方面的研究,若从研究对象、内容还有目的等几方面来分析的话,金石学与一般的目录学,文字学,图录学都有很大的关联,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金石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史料载体的学科,如果仅仅依附在文献学这们学科上,会不会让其学术地位显得偏低?

(一)金石学的内容在传统目录书上的分类情况传统分类

目录书经史子集《隋书・经籍志》汉魏石经入小学类南朝碑文集录入总集类《宋史・艺文志》图录,考释和文字学书入小学类集录和著录入史部类,《遂初堂书目》文字学书入小学类著录入目录类图录之书入谱录类《直斋书录解题》文字学疏入小学类图录著录一并归入目录类《文献通考・籍考》特点:古礼器图录并入了经部仪注类,其余的与《直斋》一样

《四库提要》其中的谱录类在其小序里面有提到“古人学问,各守专门,其著述具有源流……古来书目,遂不能该,附赘悬疣,往往牵强。”从上述的表来看,一,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根据杜泽逊先生书中的分法,已经无法把金石学的内容有统一的分类。二,自隋唐以来的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书的分类情况来看,金石学的内容从传统分类学的原理来衡量,很难确定哪一个更加合理,哪一个更加符合目录分类,如表所分的那样,同样是金石学的著作,分离疏远,这样对于后代的文献检索有诸多不利之处,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也不符合其内在机制,综上所述,传统文献学的分类已经不能准确地对金石学的内容进行划分。

(二)金石学从先秦到宋代的纵向发展

金石是两种物质的名称,在发展过程中,时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金”,主要指商周时期以来的铜器及其铭文;“石”,大抵从秦汉以后开始叫“石刻”。金,别名“吉金”,有坚硬的意思;石,又名“乐石”、“嘉石”,是质美的表现。我国是有很长历史的青铜文化,对于金石的研究也颇受人关注。

1,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留下的文化遗产也颇丰,但是古人有意识的搜集整理和考订研究这些遗产的工作却比较靠后,在现存的先秦文献里如《左传》《国语》《韩非子》也只是零星的记录,到了汉代,出土铜器为统治者所重的实例才开始见于正史的记载,宣帝时又于扶风美阳得古鼎,有“王命尸臣”等三十二字铭文,但是今文经学一直处于优势的状态,对于铭文的记载尽管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所提到,但是范围限于阶级贵族和王侯大臣,然后他们真正的对于铭文内容价值的肯定还是绝少的,到了魏晋时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相比正统的文献载体,这类出土铜器的记载依旧大都入于《祥瑞志》《符瑞志》这类不入主流的文献里面,直至到了宋代,社会原因和物质原因(雕版印刷的成熟)才让青铜铭文有了更广泛的被人认知。

2,而石刻的有关记载,郑樵的《通志・金石略》有这样的记载:“三代而上,惟勒鼎彝。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始欲详其文而用丰碑。自秦迄今,惟用时刻。”在殷墟遗物中发现石板上的文字可以说明石刻文字萌芽很早,但是到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把石刻文字正式纳入了史料的范围,到了魏晋,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收集著录才开始收到重视,如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就收录了数百通汉魏碑刻,《四库全书总目》在引用欧阳修的《集古录》的提要中的说法是“自梁元帝始集录碑刻之文”,尽管余嘉锡在其《辨证》考订有误,后又有陈勰考之,时间大概也在魏晋之际,可见碑刻文献的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发端很晚,相比于正统文献而言,它在宋之前只能说是都是酝酿阶段。

综上所述,在历史的纵向发展中,金石学还谈不上一门学科,得不到统治阶级应有的同等重视,尤其是在两汉目录之学兴起,刘向开始对图书进行分类,撰写目录,以表现西汉文化事业的伟大成绩,这里我们不难总结:政府是以图书文献为载体进行资料编辑,而不是以金石为载体,正如张舜徽先生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雠学家”校雠这个说话源于汉代,是针对于图书编辑这类事业的,由此可见,金石学发展的进程没有传统的文献学那样迅速,也没有其地位高,在当时朝代的关注力没在金石学上的时候,很难说金石学是文献学的一部分,在我认为,有可能是依附在文献学的基础上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金石学和传统文献学在宋代是并行发展模式

欧阳修在其《集古录序》说到“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这是金石学一直得不到重视的原因,王国维的《宋代之金石学》一文提到:“近世金石之学复兴,故宋人与金石书画之学,乃凌跨百代。近代金石之学复兴,然于著录考订,皆本宋人之法,而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凡有所不逮。故虽谓金石学为有宋一代之学,无不可也。”其实到了宋代,统治阶级施事一项政策叫“文物之治”,顾名思义,物主要值得是器物方面,不管从何方原因来分析,这对于金石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统治者在搜访古籍的同时,对历代的图画书法碑刻的收集也是不遗余力的,并设有专门的馆阁储藏,两宋的金石学发展状况和文献学发展比较如下:学科

时期金石学(代表人物和著作)文献学宋仁宗―宋神宗

(第一阶段)刘敞《先秦古器图记》和欧阳修的《集古录》宋神宗―宋哲宗

(第二阶段)李公麟和吕大临的《考古图》宋徽宗

(第三阶段)官修《宣和博古图》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

(第四阶段)北宋灭亡,文化南移,工作主要是对现有的材料进行编辑,著录和考释,此外更倾向对石刻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且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发帖》、洪适的《隶释》《隶续》等,讨论宋代的金石学可以把南宋作为第四个发展阶段。两宋时期(960-1279)是我国文献事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北宋初年编纂了三大类书《太平御览》《策府元龟》《文苑英华》,除此之外还有500卷的《太平广记》,宋代为了维护经学,注重义理,从中衍生出来了理学,代表有“北程南朱”,史学方面有司马迁的编年史《资治通鉴》和郑樵的纪传体《通志》,目录学方面有官修书目《崇文总目》,和二本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分别是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和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文艺方面的词和诗话兴盛一时,诗文更是丰富,整个氛围十分活跃,著作也开始涌现。在我看来,两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

比如在辨伪和辑佚方面,但是不能因为有相关性,就合而为一。这段时期主要展现的特点是古铜器和石刻研究开始变多,民间学术进入官方视野,编纂形式开始多样化,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工作,一条清晰的脉络展示给我们的是,金石学的发展是独立于文献之外并行发展的,金石学到了这段时期成为专门之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涌现了大批金石学家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

2、明确提出了金石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补史、证经的功用。

3、打通了以金石资料考证古文字的途径。

4、较为科学地确定了传世古礼器的名称。

5、完善了金石著录的体制。

6、出现了早期的金石学史和具有一定理论性的著作。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宋代的阶层,从统治阶级到民间文人学者都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金石学研究,这在宋之前是绝无仅有的。

(四)金石学和文献学的关系

首先,我们对金石学的著作和代表人物做一个梳理:宋代金石著作的数量没有进行过精确的统计。根据吕大临《考古图》中记载,收藏家有40处,《续考古图》举出了30家,其中有重复的5处,寺院以其政府5处以外,私家收藏达到了60家。而翟省年《摘史》所载著录金文之书为34家,还不包括南渡后出的诸家之书。现存金石书据容媛先生《金石书录目》为29部,24名作者。容庚先生在其书中《宋代吉金书籍述评》列了吉金书有20种,亡佚了12种。目前主要根据流传下来的书加以分类。以往通常将金石分为二大部,然后各自细分。如王国维就把关于金文的著作分为三类:“今就诸书之存者论之,其别有三:与叔考古之图,宣和博古之录,既写其形,复摹其款,此一类也;啸堂集录,薛氏法帖,但以录文为主,不以图谱为名,此二类也;欧、赵金石之目,才甫古器之评,长睿东观之论,彦远广川之跋,虽无关图谱而颇存名目,此三类也。”朱剑心先生即据此划分吉金书籍,而又将石刻著作分为存目、跋尾、录文、分地、分人和纂字六类。

从上述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关系:

1,对于金石学自身的文献典籍梳理丰富了整个传统文献学的内容。

2,对于“证据二重”法的互证而言,金石学对于文献学的辑佚,辨伪等各方面都有客观的帮助。

3,金石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载体,对传统文献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不囿于文献的金石学特征――考古性

阎文儒先生在《中国考古学史》中说到:“当时每一项的研究,都奠定了后世考古学的基础。直到今天,考古学上古器物图录的作出,金石文字目录的作出,冢墓遗文的抄出,金石文字的研究,书画、印玺、货泉、砖瓦……所以宋代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最发达的时期。”

无可置疑,宋代金石学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但是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所不同:

1.所研究的对象是收集的古器物与碑石刻而非科学发掘品;

2.它研究的场所主要是书斋而非考古工地现场;

3.它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著录和考证,而没有获得确切年代的文化层学和器物标型学以及其他先进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金石学与近代锄头考古学迥然有别。至于近代田野考古学在研究领域上的扩大更是金石学所不可比拟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己非本文研究范围。此外,金石学在取得古器物碑石刻资料时所造成的大量破坏古墓古迹史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综上所述,金石学是独立于传统文献学的一门学科,尽管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联系颇夥,但不宜合在一起而论,对金石学这门学科的学科地位的辨证对于我们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福祥.宋代文献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王俊杰.中国文献文献学概论[M].山东:齐鲁书社,2006年.

考古学入门范文2

关键词:美术考古 叙事特征 宗教美术 学科关系

在关于美术考古学科关系的认识中,目前学者较多涉及的是与考古学、美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图像学等学科的关系,这其中涉及学科的本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的意义等诸多方面,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不可谓不具体。遗憾的是,在这些关系的讨论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的特殊关系。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有相同之处,而且在研究资料的获取上也有相同之处;同时,在接受的影响上也有相同之处。因此,我们提出美术考古的叙事特征和与宗教美术的学科关系作为理论深入的探讨视角。

一、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叙事逻辑

这是一个关于叙事逻辑的学科定位问题。我们认为,美术考古如果作为分支学科看待,那么,从叙事逻辑角度看,它不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而应当是美术学的二级学科。

1.美术考古是将研究对象作为美术史现象来描述的。“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1](P5)是美术考古的研究对象,在美术考古的研究过程中,这些美术遗迹和遗物转化为美术发展史上的叙事遗存,围绕美术遗迹和遗物展开的研究是关于构图、造型、色彩和主题、风格、艺术进步等美术学科范畴的研究。

2.考古学的学科方法并不支持美术考古的研究趋势。目前学术界中,不论是将美术考古归之于考古学学科还是将美术考古归之于美术学学科,学者们都希望美术考古拥有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但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支持美术考古这种具有扩张性的发展要求。

3.美术考古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美术史研究的学术影响。这一点最好理解,美术考古将美术史的研究进入到石窟艺术、墓葬艺术、岩画艺术等考古遗存的领域,美术史上的许多空白被填补,许多文化遗存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美术史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我们认为美术考古不应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而应当作为美术学的分支学科。通过对美术考古定义的讨论,我们提出一个求教大方的表述:美术考古是一门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在美术史层面上展开研究活动的美术学分支学科。

二、与宗教美术相关的叙事特征

这是一个从叙事特征角度讨论学科关系的问题。

1.从逻辑关系上对叙事特征的讨论。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在概念上存在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从叙事特征看,美术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因为原因而成为考古对象的,如墓葬艺术作品、石窟艺术作品等;第二部分是因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成为考古对象的,如古建筑遗址、被掩埋的艺术作品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深入于艺术活动之中,留下了丰富的美术作品。

2.关于美术作品埋葬方式的叙事认识。

在通过考古手段而获得的美术作品中,其埋葬方式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完成叙事的重要内容,可是这一点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在目前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的研究论文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常常是侧重于从作品的发现角度来认识的,即考古学的角度。

3.关于叙事意义的理论认识。

叙事作品是一个动态的意义生成系统。[2-6]通过学科逻辑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从逻辑角度认识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所存在的共同性;通过作品埋葬角度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作品存在的角度认识两学科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同时,两学科的结合思考还可以在操作层面上提供可以深入的理论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在认识美术考古和宗教美术学科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两者结合思考后的指导意义,即强调宗教美术作品和与之相关的美术考古作品所具有的叙事意义。

3.1叙事主题的单一性(或集中性)。

在宗教美术作品和与之相关的美术考古作品中,叙事的结构往往都显得非常宏大,几乎所有的构图都试图包括天上和地下、凡间和世外,这是指导的必然结果。

3.2情节的真实性。

宗教美术是描写另一个世界的,与现实世界对照,它是不真实的。但是,宗教美术作品能够存在的理由却是来自于宗教经验,即这些作品的内容是真实的。这样的真实在作品中得到了普遍支持,即作品表现了情节的真实性。情节的真实性当然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宗教经验对这样的真实是支持的态度。宗教美术作品的构图体现着这样的“真实性”。

3.3物象的符号化。

在宗教美术作品中,物象符号化的手法无处不在,每一个物象都拒绝随意的理解,必须从某一个已经存在的特定的概念来入手,从而得到物象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就学科性质的认识而言,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这两门学科的共性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学科性质上寻找到诸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在接受的影响上所存在的相同叙事结构,使我们更容易理解美术考古和宗教美术的学科定位。

参考文献:

[1]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阮荣春,主编.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

[3]朱浒.全国首届艺术考古学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美术研究,2007,(3).

[4]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考古学入门范文3

综合类专业院校的艺术专业也有以独立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形式而存在的,也有与人文社科类系、部并存的,但无论如何,其专业数量和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均无法与专业艺术类院校相比,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专业类院校也不完全相同。但作为综合类院校,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其他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同样,我们也要提倡将不同专业、学科的资源合理利用。艺术考古是一个艺术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文物大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多的课程体系都应该有机地结合,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化与综合性的发展格局。综合类院校开设艺术考古课程,无论在师资配备还是实践资源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作为艺术类学生必备的综合知识素养,艺术考古可以以讲座形式来开设。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是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

艺术考古是介于考古与艺术两大知识领域间的一个新兴学科,是高等艺术院校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教研成果,也是综合知识体系教学改革的总结。该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方面综合而成,一是艺术考古与专业知识点综合理论基础的讲授,使艺术类学生能基本掌握艺术考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艺术考古及美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从事相关科学问题的分析与实践创作;二是博物馆实习参观与考察;三是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四是实践作品的完善。目前,国内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如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虽已开设了艺术考古相关课程,但艺术考古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尚未开展,因此,我们倡导艺术考古本科教学应在艺术类专业院校逐步开设,以充分发挥艺术考古教学的基础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艺术考古学教学体系。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艺术类专业研究方法、思考方法与实践创作方法的创新。艺术考古不同于艺术创作,它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实践课程,掌握艺术考古科学的正确研究方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艺术考古专业人员来说,他们首先重视的是资料搜集能力的培养,实地调研考察能力的培养,对前人研究成果理性分析与评价能力的培养,文献调查及综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及科研创新、追踪学科发展动向能力的培养;第三是个案、专题研究、综合研究能力及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第四是科研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在艺术类院校本科教育中介入艺术考古教学,开拓中国艺术教育的新视野和新领域,建立科学、完整、崭新的教学思路与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对艺术类学生严谨扎实的专业创作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础与学养基础。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考古研究思路和艺术专业创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需要经过收集素材、构思草图、选题定位、创新提炼、作品成型等诸环节,只是艺术考古更侧重于对实物、实证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研究与挖掘论证,而艺术创作更侧重于在观察基础上形成独有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但艺术考古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将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艺术考古课程介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探究,也可以对艺术类学生的学科素养、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品牌保护意识的提高,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等。多知识领域的融合,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些新机遇。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低下,而宽泛、交叉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对边缘知识体系、零散而小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效组织,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不同专业的价值。当前,中国文化正在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中国的艺术教育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不主动地与其他学科进行合理而有机的结合,就不可能产生更大的艺术成就和科研成就。社会的发展已促使各个学科更广泛而深入地结合,多学科交叉教学已不是一种“时尚”或“潮流”,而是教育发展必备的基本手段之一。以艺术考古学教学为硬件条件,对艺术专业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索,是适应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结语

考古学入门范文4

1、考古与媒体

1)考古和媒体的合作历程。

考古和媒体合作的历史很久,莫蒂墨•惠勒爵士作为将考古和媒体联系到一起的创始人,揭开了考古和媒体的新历程,并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苏秉琦作为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首次主张应建立考古学的公众传媒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媒体对考古的关注度日益加深,公众考古和媒体和合作逐渐键入确立阶段。

2)公众考古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在考古传播中,公众对考古学科知识的了解日益加深,但与实际的考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考古学具有严谨、理性的学科特点,而传播学具有感性、通俗的学科特点,两者存在冲突;‚考古学和媒体界存在不一样的职业特性,考古学更注重条理、学术,而媒体更注重趣味和时效;‚考古界和媒体界在价值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考古界注重对过去的研究,而代表大众的媒体在考古上的铸就更强调对知识的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3)公众获取考古信息的主要途径。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大众对于考古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客观的,但仍然与考古有一定的距离感。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考古信息,并且在考古学者和传媒的冲击下,对遗产和文物有了更深刻的意识。因此作为考古工作者更要有传播考古学的责任感,并通过与媒体的互动与合作,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满足公众需求。

2、考古学大众传播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传播介质,将考古学大众传播分为四种类型:平面印刷媒体,例如杂志、图书、报纸等;广播媒体,例如电台、电视等;数字媒体,手机、互联网等;娱乐媒体,包括以上各种以及电子游戏、唱片等。在我国,考古学主要依靠平面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等进行传播,数字媒体和娱乐媒体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刚兴起的新媒介,在大众中有极高的关注度而且传播速度迅速,因此要在前两种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后两种传播方式。

二、考古学大众传播下的媒介伦理

1、考古学的学科特征与职业规范

考古学的学科特征比较复杂,它是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学科,主要是对古代遗物和文化以及人类的生活状态进行研究。现在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也应用了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现在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也应用了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考古学带有自然科学的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公众考古学传播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考古学的学科特征,然后具体分析传播目的和手段。考古公众传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出现了多媒介、多角度研究公众考古工作的行为,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公众考古传播研究的人员,所以需要组织和培养一批专职公众考古人员。为了保障公众考古从业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规范,比如《文物保护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等;另外一方面,还需要一些区别于一般性的考古规范,要满足:第一,专业性,就是要求公众考古从业者是受到考古文博类专业教育的人员;第二,传播性,公众考古人员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大众传播性;第三,实践性,能够积极实践多种传播模式。

2、媒介伦理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来约束媒体行为,并从道德角度分析媒介的伦理问题,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感。道德是针对个人自主和自愿行为的,也为实践者提供了道德借鉴,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道德范本和理论依据,作为公众考古传播的媒体合作者,更应该强调绝对伦理,采纳义务论伦理,在行动中遵循一定规则。媒体应该具备将考古信息提升为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遵循媒体职业道德,突出媒体的公益性和公共性,为公众提供真实的考古信息,也提升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3、考古与媒体的信息交流

对于媒体从业者如何深入了解考古学,本文认为媒体从业者应该首先重视考古学学科的特质,尊重考古学的实证性、考古工作的学术性、漫长性,将自己对考古信息的价值诉求集中于考古研究中,这样就能够获得考古工作者的信赖,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另外,媒体从业者应该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明确考古信息的客观价值,并给予真实报道,虽然一些虚假报道会吸引更多关注,但是会误导公众,甚至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后果不堪设想。

三、考古——传媒人才培养

1、考古——传媒人才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传播考古学的理念,媒体应该是其中的研究重点,所以完善考古界和媒体界之间的交流机制,加强双方的合作互动,特别是培养专业公众考古传播人才,成为其中的必备工作。本文认为公众考古传播人才培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媒体交流的公众考古人员,第二部分是具备一定考古知识的媒体从业人员。二者都是选拔培养考古——传媒复合型人才。传媒人才是在大众传媒中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人类传播事业做贡献的一群人,所以公众考古传播人才的培养就可以认为是创造性探索公众考古传播模式的途径,从而为完善公众考古传播机制提供基础,所以需要考古和传媒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2、考古——传媒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考古学入门范文5

关键词:古筝选修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当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师范院校相应开设器乐选修课程,学生从本院所开设的器乐选修课程中自愿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所选乐器的基本构造、发展简史和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和基本知识,并能演奏和讲解相应水平的代表曲目。

一、高师古筝选修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习时间少。古筝选修学习时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为时一年。学生在校期间要必修钢琴和声乐两门技能专业课,并且是重中之重的两门学科,占据主要的考核成绩。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练习,将以钢琴与声乐技能为主,留给选修乐器的时间会很少。其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进校之前,少部分学生从小学习古筝,程度较深;一部分学生在考前突击过古筝,能完成一两首考试曲目,但对古筝的基础知识、规范的技能和各流派的演奏风格了解甚浅;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这门乐器。加之一部分学生视唱练耳不太好,经常听不准上滑音、下滑音、按音的音准,这给古筝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使其演奏的音准不好、乐曲不流畅或是风格把握不好等等。再次,古筝的学习涉及很多传统曲目以及各流派的风格把握。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和个人喜好问题,使其对传统曲目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于是,对古曲学习的排斥,或是对不同流派演奏风格的分析不准确,会导致其演奏的乐曲风格、特点把握不准,从而,增加教学上的难度。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之所以选修古筝,来源于他对这门乐器的喜欢和热情,因此,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在课程顺序安排上尽量安排有基础的同学先上,让他们的课堂表现带动其他同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比如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先有实效的预习,在布置作品时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一是对乐曲本身的指法、旋律进行了解,二是从网络、书籍等多渠道深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风格流派及所要表现的意境,这样一来,完成好课前工作,就相当于主动地为自己上了一课。

三 、让学生快乐学习

古筝的学习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入门要容易一些。因此,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学习方法比较适合选修学生,让他们首先轻松地从细节方面学好指法,掌握入门技巧。其次在学习作品的时候,要求学生下去多听、多看有关方面的资料,以增强对曲目的喜欢程度,加强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把握乐曲风格,更好地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比如,在课堂中,先由学生按自己对作业的理解分别进行弹奏,并讲解其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领悟的成就感,再经过老师在课堂中进行严格而细致的检查,诱导学生讨论弹奏及理解中各自的优点及缺点,并让大家思考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调整的方法,达到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领会学习古筝是件容易轻松好玩的事情,愿意去做去听去学,真正从心底喜欢它,这才能做到快乐地学习。

四、让学生自信地去学习

要学好一门功课,重要的是树立自信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他们学习古筝的方式方法、对乐曲技术技巧的把握能力、表现情感和乐曲风格的展示都有所不同。教师在选修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尽量地扬长避短,综合学生的个人意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有过人的自信心。其次,要将有基础的同学进行助教式的实践,让师范学生提高实际讲解教授的能力。选修的学生有出类拔萃的可以考入主修,主修的学生对基础弹奏的技术技巧理论以及作品的重难点分析和风格把握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安排主修的学生成为自己的“小助教”,有组织地表达并讲解技术特点。例如:教师将选修古筝的学生再次细分为多个小组,在不同的小组中又安排一名“助教”进行负责指导,一来增强优等生的信心,二来带动起步晚的学生,相互地促进。

五、让学生聪明地学习

其实,作为音乐教育的学生,选修古筝,哪怕是之前对古筝一无所知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比如钢琴里面的手形,触键方法会影响钢琴弹奏的音色,古筝也是一样。再诸如乐理与视唱练耳的理论知识,这时就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古筝的弹奏里面。对于古筝的学习与模仿,一定要细致,这个时候用上这些音乐理论知识可以帮你事半功倍地学习。再者,音乐学科里面学习的民族音乐知识,也可以帮助学习古筝。因为现代曲目里面大部分的曲子是由我国的地方小调民歌改编而来的,从这个方面入手去分析作品的风格,体会其地方特色,将会让学生对古筝曲目的把握更加全面细微。

考古学入门范文6

关键词:中原地区 城垣 龙山时代

城址规划是指在城址建设中全面、长远的计划,偏重于宏观布局方面,是对城市各项设施的初步考虑,对于确定城址形制、规模以及发展方向有指导性作用。史前城址的规划应该包括城垣的形状和环壕、基础设施设立、城市与河流的关系等。

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地区史前城址已发现14座,分别是郑州西山[1]、淅川龙山岗[2]、安阳后岗[3]、登封王城岗[4]、淮阳平粮台[5]、郾城郝家台[6]、辉县孟庄[7]、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8]、平顶山蒲城店[9]、濮阳戚城[10]、濮阳高城、温县徐堡[11]、博爱西金城[12]。现据已表资料将这些城址从城垣形状入手进而对城址的规划进行初步的分析,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圆形城垣

目前仅发现郑州西山城址一座。城址平面近圆形,总面积3.45万平方米。残存城角处呈45°与两边相连,与原始环壕聚落相近。城墙外绕以环壕。城门发现北、西门各一处,均偏离中心位置。正对北门内侧发现南北向道路一条。西门内东侧有一处夯土建筑基址,呈扇面形状,周围有数座房基环绕,其北是一个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广场。大量储物窖穴分布于城内西北地势高处,城内北部和城外西部各有一处氏族公共墓地,说明此时的城市已有了一定的功能分区。西山城址属仰韶文化晚期,始建和使用的年代约在BC3300一2800年间。

二、 不规则形城址

目前也只发现安阳后岗一座。在遗址西、南两面发现长约70米、宽约2-4米的夯土墙,全貌不明。经已发现城墙弧度推测,城垣应为不规则椭圆形。后岗龙山遗存延续时间长,经14C 测定,城墙的建造和使用年代应属于该遗址中晚期,约BC2500-2100年。

三、矩形城址

进入到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绝大多数城址都为矩形。目前已确定的有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辉县孟庄、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平顶山蒲城店、濮阳戚城、焦作徐堡、博爱西金城等。

登封王城岗,1975-1981年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发现了东西并列的两座龙山文化小城,2002-2005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对王城岗遗址扩大发掘,在小城的西南发现面积为34.8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大城。两座小城的地势是西城高于东城,两城隔一墙而连属,东城的西墙即西城的东墙。东城墙体不部分被五渡河冲毁,该城角的建筑形制为内角凹弧状,外角呈凸圆状,向外突出2米左右,疑为“马面”设施。西城城墙大部分都有保留,其西南城角建筑形制与东城西南城角相同,似为马面设施。

淮阳平粮台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城内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如加上城墙及外侧附属部分,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城墙系用小版筑堆筑法建造而成,其南门有两个土坯垒筑的门卫房,南门路土之下埋设有公共排水管道,均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同类建筑。城址始建年代为BC2500年。

辉县孟庄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梯形,城内面积约12.7万平方米.东墙保存较好,长约375米,北墙残余260米,西墙残长180米,南墙被毁。城墙的筑法为铲高垫低,先将地基整平然后在内外两边取土分段堆筑而成。城外有护城河,宽约20米,其始建年代约为BC2700年。

新密新砦发现有龙山文化城址和新砦期城址。其中龙山城址平面为方形,现存东、北、西三面城墙及护城河,城内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东墙和北墙是利用自然冲沟的内壁修整、填土夯筑而成,东墙南半部大部分被双洎河冲毁。发现护城河、城壕和内壕三重城壕防御体系。

博爱西金城城址坐落在沙土堆积的土丘之上,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其中西南角向内斜收,城内面积约25.8万平方米。四面城墙均保存较好,北城墙长560米,西城墙长520米,南城墙长400米,东城墙长440米,在南城墙和西城墙上各有一个缺口,似为城门遗存。在北城墙、东城墙和南城墙外侧发现有排水沟围城的壕沟。该城址的始建年代为龙山文化中期,至龙山晚期已经废弃。

四、 小结

通过对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分析,将其分为圆形城垣、不规则形城垣和矩形城垣三种,暂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 城垣形状具有阶段性特征。仰韶晚期和龙山早期城垣为圆形,龙山时代城垣多为矩形。圆形城垣是早期城市的初始阶段,其产生与仰韶文化晚期大量出现的圆形环壕聚落不无关系,中原早期城垣经历了由圆形到矩形的发展过程。

2、除龙山岗城址的形制尚不明以外,史前城址均有壕沟,新密新砦城址还出现了护城河、城壕、内壕的三重环防御模式。

3、城垣布局临近河流的规划思想。因生产力限制,凿井技术尚未出现,早期城市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河流,故中原地区史前城市均建于位置较高的临近河流的台地上。

4、城垣多为一重。除王城岗可能存在大城、小城两重城垣外,余皆一重城垣。

5、城门数量多为1~2个,不超过4个,一个城门者多建于东墙,如王城岗郝家台、孟庄目前均似发现一个城门,位于东城墙;古城寨、平粮台,南北各有一个城门;戚城、徐堡似东、西城门各一个。另外,王城岗小城中的西城似有南门;新砦城北外壕有三处缺口,西内壕中部有缺口,城垣相对应地可能建有城门。

6、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多见于城址内中北部。王城岗几处大面积夯土基址,新砦城的浅穴式大型建筑均位于城内的中部偏北处;古城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位于城址中部略偏东北;徐堡城中部发现一处堆筑台地,可能为城址中的重要部位之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a.张玉石、杨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期晚期遗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b.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7年第7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龙山岗仰韶时代晚期城址发掘收获》,《中国文物报》,2013年3月29日。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4]a.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b.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呢:《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郾城县许慎纪念馆:《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密市炎黄历史文化研究会,《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河南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5期。

[10]赵新平、李一丕:《濮阳县戚城新石器时代和东周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9》,文物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