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规范范例6篇

通信技术规范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1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 (2013) 04-0063-04

1 近场通信背景及概述

在2013年2月闭幕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近场通信(NFC)技术在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强力推介下登场,成为业界新热点。各大厂商也加紧了对于支持NFC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近场通信技术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鉴于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广泛开展和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它已是信息时代的又一新宠,也是各大厂商和服务商争夺的下一块领地。

1.1 NFC背景

NFC技术是于2004年4月由飞利浦公司发起,是一项由飞利浦、诺基亚、索尼等厂商联合主推的近距离无线技术。多家公司和大学共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推动NFC开放式架构的开发和其在手机中的应用。NFC由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保持对RFID的兼容性。通过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具备NFC功能的设备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近年来逐年受到关注。很明显,近场通信利用的是无线电波的临近电磁场,根据电磁理论,近磁场的信号传播过程中强度会以大约1/d 6的速率下降(d 表示通信距离),如此大的衰减使近场通信成为名副其实的短程通信技术。相比之下,在无线电波的远场中,信号强度以1/d 2的速率下降。

近场通信技术在ISO 18092、ECMA 340和ETSI TS 102 190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应用广泛的ISO 14443 A/B以及Felica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基础架构。

作为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近场通信的可用距离约为10 cm,可以实现电子身份识别或者数据传输,其应用范围已由电子支付扩展至旅行、交通、购物等方面。NFC技术的短距离交互很大程度简化了设备互联过程中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得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简答、安全并更清楚。

NFC技术结合了非接触式感应以及无线连接的相关技术,并作用于13.56 MHz频带,同时支持106 kbit/s、212 kbit/s 或者424 kbit/s等传输速度,将来最高支持速率可提高至1 Mb/s左右,为设备间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的选择能力。与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比,NFC技术更安全,反应时间更短。并且,由于近场通信技术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相兼容,目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支持并成为正式标准,这些都为NFC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提供了可能。NFC技术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例如借助NFC技术,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设备间交换照片、音乐、视频剪辑等信息。

其实,近场通信并非新生事物,但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关注。在NFC技术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历程值得一提:1983年查尔斯·沃尔顿获得第一个RFID相关专利;2004年诺基亚、飞利浦和索尼联合组建了近场通信论坛;2006年NFC标签的初步规范;2006年规范“SmartPoster”的记载;2006年诺基亚6131成为首个NFC功能的手机;2010年三星Nexus S成为首款可以支持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

作为一种无线技术,NFC同样面临安全问题。但是NFC技术本身的特点——非常小的通信范围,有效隔绝了黑客的入侵,用户完全可以放心地在这样的近距离中进行通信。但是为了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近场通信技术也包含了完整的安全技术。

1.2 NFC的3种工作模式

近场通信技术支持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卡模式、点对点模式和读卡器模式,如图1所示。

在卡模式下,NFC设备相当于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IC卡,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IC卡(包括信用卡)的使用场合,如公交卡、商场消费卡、车票,门禁管制、门票等等。这种方式下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卡片通过非接触读卡器的RF域来供电,即便是在寄主设备(如手机、移动终端)没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数据的传输工作。

在点对点模式下,NFC技术和红外线技术一样,可用于数据交换,只是采用NFC技术的设备传输距离较短,传输创建速度较快,传输数据的速度也较快。相比于红外设备,采用NFC技术的设备功耗较低。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连接后,即可实现数据在设备间的点对点传输,可完成下载音乐、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等功能。因此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多个设备(如数位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等)之间可以交换资料或者互相提供服务。

在读卡器模式下,NFC设备可以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从海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

需要进行数据交互时,NFC设备可以工作于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下。在被动模式下,发起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它可以从106 kbit/s、212 kbit/s或424 kbit/s中选择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NFC设备作为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主动产生射频场,仅需要通过负载调制技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在主动模式下,通信双方收发器加电后,任何一方可以采用“发送前侦听”协议来发起一个半双工发送。在一个以上NFC设备试图访问一个阅读器时,这个功能可以防止冲突。

在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便进行通信。在被动模式下,像RFID标签一样,目标是一个被动设备。标签从发起者传输的磁场获得能量,然后通过负载调制技术将数据传送给发起者。

需要注意的是,移动设备主要工作于被动模式下,从而能够大幅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在一个应用会话过程中,NFC设备可以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切换自己的角色。利用这项功能,电池电量较低的设备可以要求以被动模式充当目标设备,而不是发起设备。

1.3 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目前,无线通信市场多种技术并存,尤其是近距离通信领域,已经存在多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比如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RFID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并存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业务,并且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和优势。近场通信技术的出现,丰富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完善了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和范围,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灵活性。与现存的诸多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比,NFC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图2展示了无线通信市场中各技术适用场景[1]。

与RFID相比,近场通信技术中的信息也是通过无线频率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利用了负载调制的功能。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与RFID技术相比,NFC的传输距离更短,可以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无线连接。已知的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近场通信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对信号进行了有效衰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磁波的传输距离,因此NFC具有比RFID技术更近的传输距离、更高的带宽、更低的能耗等特点。其次,近场通信技术天生的优势是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范围。同时,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设备间轻松、迅速、安全而自动的通信。与其他无线连接方式相比,近场通信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近场通信与RFID的应用领域不同,NFC技术主要应用于门禁、公交、手机支付、交通、旅行、购物等领域,RFID技术则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相比,近场通信技术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红外技术相比,NFC技术提供一种面向消费者的、更近距离的交易机制,比红外传输方式更快、更可靠、更简单。与蓝牙传输技术相比,一方面,近场通信技术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私密数据;另一方面,蓝牙技术能够弥补NFC技术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可以应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通信。因此,NFC技术和蓝牙技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蓝牙的使用。表1中直观地表示了近场通信技术、红外技术和蓝牙技术在几个技术性能指标上的差异。

正是由于近场通信技术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其对多种标准规范的有效支持和兼容,加上NFC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观性等特点,这让它在某些领域显得更具潜力。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一些软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内的通信,并且费用低廉。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NFC技术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众多厂商纷纷在自己的终端设备中加入了NFC功能,抢占NFC市场先机。可以预言:如果NFC技术能得到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场通信技术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

2近场通信技术架构

近场通信技术支持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具有相似的技术架构,但是具体的工作模式又体现出各自的差别。我们将概述性地介绍近场通信的技术架构。

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近场通信技术的总体技术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模拟协议规范、数字协议规范、NFC相关动作规范、逻辑链路控制协议、NFC标签技术规范、NFC数据交换格式、记录类型定义规范等。每一种技术规范都完成特定功能,并且针对具体的业务应用和工作模式灵活选择适当的协议规范实现。具体架构如图3所示[1]。

模拟协议规范的作用主要是定义了具备NFC功能的设备的无线射频特性,如射频域的形状和强度。该规范主要用来决定NFC设备的可操作范围。根据规定,近场通信技术的射频磁场的载波频率为13.56 MHz,未经调制的射频磁场磁场强度最小值为H min =1.0 A/m rms,未经调制的射频磁场强度最大值H max =7.5 A/m rms。在通信的过程中需要对磁场进行调制。被动通信模式下,初始方应产生一个射频磁场来给目标方供应能量,目标方应该能够在H min和H max 间连续工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目标方在初始方的工作区域中时,初始方在其工作区域中的磁场强度应不小于H min 。在主动通信模式下,初始方和目标方都是用自身产生的射频磁场(H min ~H max )进行通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目标方和初始方在对方的工作区域中时,初始方和目标方应保证在自身工作区域中的磁场强度不小于H min 。当进行外部磁场检测时,如果外部磁场在频率为13.56 MHz 处的场强高于H Threshhold,NFC 设备应能检测出该外部磁场的存在。外部射频磁场阈值H Threshhold = 0.1875A/m。

数字协议规范主要定义了用于完成通信的构件,是实现ISO/IEC 18092和ISO/IEC 14443标准中数字技术的规范。涉及到4种不同角色(初始方、目标方、读写器、卡模拟器)下的NFC设备的数字接口和半双工传输协议。主要包括调制机制、比特级编码、比特速率、帧格式、相关协议和命令集。

NFC相关动作规范以满足数字协议规范的构件为基础,定义了互动方式下建立通信的一系列动作。如轮询周期、何时执行进行冲突检测等动作。规范中定义的一些动作可以原样使用,或者通过适当修改来定义其他的方式来建立通信,这些变种方式可以适用于原用例或者适用于不透光的用例。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LCP)描述了NFC套件逻辑链路控制层(LLC)的功能、特征和协议。逻辑链路控制层构成了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上半层,与下半层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互补。LLCP层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映射可以支持MAC层。LLCP协议到外部MAC协议的每一种映射都指定了相应的绑定需求。LLCP主要特征包括链路激活、监测、去活,异步均衡通信,高层协议复用,无连接传输,面向连接的传输等。LLCP不支持同步传输、多播与广播、数据的安全传输、服务用户接口等功能。

NFC标签技术规范定义了4种NFC的标签类型,以支持设备的读卡器工作模式。

数据交换格式(NDEF)规范定义了NFC应用中的信息编码格式。该规范支持NDEF信息的复用和分块。

记录类型定义规范如何在NDEF信息中构造记录,并指出记录可以互相包含。每一种记录都包含一个类型指示,表明其包含的内容。

NFC设备有3种工作模式,对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协议使用与应用定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工作于读写模式下的设备支持的应用可分为3类:NDEF参考应用、第三方NDEF应用和非NDEF应用。NDEF参考应用是指NDEF论坛预定义的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应用,如链接切换、智能海报等;第三方NDEF应用是指使用NDEF技术基于标签的专利性私有应用;非NDEF应用是指需要与非接触式卡片交互的专利性私有应用[1-2]。读写模式下的技术架构如图4(a)所示。

点对点模式下的技术架构如图4(b)所示。逻辑链路控制协议负责链路的激活、管理、去激活,该协议支持异步平衡模式和协议复用技术,同时支持无连接传输和面向连接的传输情况;协议绑定模块为NFCC论坛定义的协议规范提供标准的绑定(即端口号),增强不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论坛已有协议部分是指那些论坛已定义了的与LLCP相互绑定的协议,如IP、对象交换协议(OBEX);其他协议是指那些论坛为指定的可以运行于LLCP协议层之上的部分协议;参考应用指论坛定义的可以运行于NDEF协议上的参考性应用;点对点应用可能包括从相机打印照片、交换商务名片,以及第三方NDEF应用等等。

卡模式下的NFC设备架构比较简单。其应用主要包括一些专利性的非接触式卡片应用,如基于ISO14443 A/B或FeliCa标准的付账、购票应用等。具体技术架构如图4(c)所示。 (待续)

参考文献

[1] NFC Forum. NFC digital protoc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1.0[S].2010.

[2] NFC Forum. NFC Data Exchange Format (NDE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1.0[S].2006.

作者简介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2

在分析浙江电力对通信系统的评测需求基础上,探索建立电力通信系统评测体系,明确定位与目标,确定评测范围规划,建立评测实验室建设与运作体系,并从基础环境、评测规范与流程、人才队伍等方面阐述了评测能力建设的相关内容。目的是规范通信设备入网检测工作,提升业务模拟运行分析能力,为电网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通信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平台,提升浙江电力通信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

电力通信;系统评测;实验室运作模式;评测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力求全面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信息化作为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与公司主营业务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作用日益突出。电力通信系统作为实现智能电网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的基础,其运行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为加强电力通信系统建设,提升通信系统可靠性,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积极接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浙江省电力公司拟建立电力通信评测体系,在设立硬件设施完备的通信系统评测与技术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通信系统和技术评测规范,先进的通信领域技术科学研究能力体系,以及合理高效的配套运作管理体系。

1浙江电力通信评测需求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通信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所应用的专网设备种类也不断增多,但新入网设备通常只有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通用型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电力通信与公网通信虽然有相似性,但由于其所承载的电力业务与公网在业务需求、带宽需求、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对新入网设备必须根据实际性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标测试才能充分保障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包括对设备本身的额定参数验证,以及对电力业务的承载能力测试。同时,随着电网安全矛盾的日益突出,通信系统的健壮性显得越发突出和重要。一方面,关系到电网生产安全的重大工作在开展前如果缺乏模拟运行的试验环境,将难以发现设备或网络存在的固有缺陷,增加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对于运行中常出现的典型问题由于条件不足无法模拟进行故障重现,也缺少行之有效的验证手段来排查故障原因。此外,通信领域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配备完善的研究与应用测试平台也是新技术前瞻性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统一的通信系统评测体系和相应的专业测试平台,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浙江电力通信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公司内部的电力通信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浙江电力通信评测体系建设目标

浙江电力通信评测体系定位以通信产业为主要研究领域,以考虑浙江省内特定电力通信网络架构的工程技术应用测试为主要内容,兼顾前沿通信技术研究。评测体系将充分依托省内企业资源及外部社会资源,致力于构建应用评测实践平台、技术研究平台、评测与科研队伍培养平台等多层次平台,全面服务于电力通信网络实际技术应用和前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浙江电力通信评测体系建设规划

3.1近期规划

评测体系近期规划拟建立评测实验室,并具备涵盖传输、交换、接入、数据、无线、电源、光纤光缆等通信专网设备及技术的评测能力,以及电网业务模拟测试能力。针对通信专网设备的测试包括设备外观检查、额定参数验证、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测试等;针对各类停运、退役、返修设备板卡,则通过检测分析其硬件完整性、性能参数达标等作为二次利用的依据。针对电网业务,建立仿真实验环境并开展业务运行模拟、故障仿真、排查分析等。测试业务涵盖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调度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业务测试场景包括技术承载测试,即评估和测试通信技术对电力业务的曾在性能,以及不同厂家设备互联互通测试,不同软件版本设备互联互通测试等。

3.2中远期规划

中远期规划目标是在近期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评测和科研水平,并逐步具备通信领域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能力,开展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此外,充分利用已有的测试和实验结果,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有关标准指标验证工作;整合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和完善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使实验室具备电力科技查新机构资质,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科技决策、科研立项、项目研究、项目评价、科技奖励、科技咨询等科技活动。从远期来看,评测实验室应以国家实验室认可为目标,关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电力通信行业基础研究、新技术研究,对电力通信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4评测体系建设与运作关键点

(1)全省统一平台的融合实验室体系

在省属实验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市专项资源,整合分布于各地市的测试资源和测试能力建立远程互联实验室,打造省属综合型实验室和地方特色型实验室相结合的融合实验室运作体系,提供一站式测试服务。

(2)高速同步的云端信息化管理方式

采用云端管理方式,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省级实验室与地市实验室的衔接,对全省测试资源和测试能力进行统一管理调配,资源共享,实现实验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耗材管理、数据与报告等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3)灵活的模块化、标准化测试系统

设备与业务测试需求不断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为承接针对多种测试对象的测试项目,同时也为了达到更好的灵活性和可升级性,将测试系统的通用功能简化为模块化的硬件与软件,形成具备某一测试能力的测试单元。根据测试需求可由测试单元快速组建出测试系统;未来的测试项目升级需求也可由增加相应的测试模块来实现。

(4)快速迭代、同步更新的测试知识体系

通信类产品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规范版本演进快,测试方法、测试设备也会随之有相应的变化[1],因此需要构建快速迭代、同步更新的通信测试知识体系,紧跟信息通信领域技术发展,同步更新通信设备测试规范、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不断开发和升级测试系统必备的软件程序,同时注重对评测人员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培育。

(5)自主建设与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信息通信领域技术高度集中且更新快速,实验平台的建设投入成本高昂[2]。通过整合省内现有测试资源进行自主建设外,采取与相关企业单位,如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联合共建的方式,以设备捐赠、设备租赁的形式充实测试资源库,降低运行成本。

(6)实体建设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实验配置

信息通信技术具有技术高度密集、对实践性要求高和更新换代迅速等特点[3],传统的实验设备、系统和仪器的无法完全适应现阶段需要。针对现阶段技术条件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实验功能,或高成本、高消耗的实验项目,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建立通信与信息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

(7)多方科研合作与交流的开放运行模式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企业建立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势软硬件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

5基于实验室的评测能力建设

5.1基础评测环境建设

实验室为评测活动提供场地及工作平台。浙江电力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机房、照明、电源及空调系统等环境的建设。实验室场地由现有空闲机房提供,装修工作主要包括设备机柜、安装走线桥架、综合布线、空调系统、实验室交直流通信电源系统等,同时购置测试台、办公桌椅、打印机及用于重要设备和资料保存的保险柜等配套设施。组建实验室测试网络,并通过系统开发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实验室基本的网络拓扑管理、实验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设备仪器管理、耗材管理、技术标准库管理,以及实验的数据采集、存储、查找和共享等,并配置相应服务器和PC终端。

5.2标准评测规范及流程建设

根据评测范围,针对评测对象建立分类标准评测规范。由于评测体系的建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评测对象也较多,宜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急用现行,根据浙江电力通信发展需求优先建立重要设备评测规范,并逐步发展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电力通信设备及业务的标准评测规范库。此外,为控制评测的各个环节,提高测试工作质量,需建立标准化评测流程,支撑评测工作的有序开展(见图1)。

5.3评测人才队伍建设

人员是实验室主体,主导实验活动[4]。评测体系人才队伍的建设应以服务浙江电力通信应用与科研、支撑浙江电力业务运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评测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建立人才发展与管理机制(见图2)。5.4日常管理体系建设为保证评测实验室规范、安全运作,业务流程正常开展,建立实验室日常使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日常使用制度》、《人员岗位管理制度》、《评测设备及仪器仪表管理制度》、《评测环境管理制度》、《评测报告管理制度》等。

6测评体系应用效益与展望

电力通信系统评测体系开创性地将规范的实验测试体系与行业专属需求相结合,首次实现了全面评测电力通信专网设备及业务的体系化能力,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行业内通信设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随着评测体系在浙江电力的成熟应用,可以进一步开放测试能力,并复制体系建设经验,形成行业内统一、集中、区域化的测评体系,促进全国电力通信的网络安全和技术进步。同时基于评测体系能力测评的基础应用,逐步开展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电力行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7结语

电力通信系统评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需要注重评测实验室基础环境建设、评测设备、仪器仪表配备等“硬实力”的建立,更需要注重运作模式、流程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人才队伍等“软实力”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浙江电力通信系统评测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两类实力的建设需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于力.通信类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特点[J].中国计量,2007,12:38-40.

[2]沈建华.信息通信类独立学院实验中心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154-156.

[3]沈建华,李飞,程崇虎,等.通信与信息网络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61-164.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3

关键词:小区智能现代信息总线技术规范管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于相关技术和规范标准的日益丰富完善,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很多地区已渐成热点,开发商们纷纷把它作为开发新项目的重要卖点之一。智能住宅和智能小区通过开发商和众多媒体的宣传,描绘了梦幻般的未来生活:通过住户家中的内部网络和外部通讯网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教育、娱乐、医疗、沟通交流等等一切生活需求,并且保证住宅环境舒适、安全、最大限度节能等等。然而,1999年中国首次网络生存测试的结果,表明了当今中国的现实:我们憧憬的、国内外媒体宣传的,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不是靠简单搭建几个所谓智能系统就能轻易实现的;即使技术上能做到,外部大环境的制约和种种客观条件的不具备也是无法绕开和回避的现实。目前的购房者对住宅的“智能”并未给与足够的热情和关注,他们首先还是考虑价格和住宅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如:户型、环境、交通等等。有些智能小区的先行者花了很大力气开发了网上信息服务,结果少人问津。不过国内也有很多智能小区的建设者从实际应用出发,通过扎实的努力,从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让使用者真正感受到了“智能化”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安全。这些现象都说明智能技术应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不应该追求不切实际的“大而全”。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本人希望将自己在从事小区智能化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陈述如下,供同业者参考,更希望得到业内专家的指正。

二、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分析

住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是人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功能范围亦在发展变化,其中信息的快速传递与获取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是综合性的,并不仅限于信息技术方面,更何况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不仅受认识局限,还受到经济发展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在从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时,一定要首先了解居住者对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适当地选择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标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必然是以居住的舒适、安全、便利为首要标准,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1、舒适性:它包括平面空间尺度、视野、登高(高层楼的交通)、采光、通风、日照、噪音、内部装修、温湿度等等。

2、可持续发展性:从小区来讲,小区应与环境共生,保护资源,获得能源效益。对住宅而言,除核心部位外,其余空间作为卧室、餐厅等可以灵活再分隔。其他还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再应用,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目标;住宅内环境质量: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隐蔽,废油、气、烟排除畅通,建材的有害物质的防护等等。

3、节能、降耗:实质上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性的一面,多层住宅合理的体量与围护结构,能源及设备的合理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和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4、安全性:必须是人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防盗要求:多层次防范,从边界防范、区内电视监控到住宅内的防盗。

紧急事件的防护措施。

灾变(火灾、风灾、地震)的应急措施。

5、方便性

交通:住宅或小区所处位置,小区内部道路布局和区域标识。

各种配套设施。

小区内部商店、文娱等服务设施。周边的商店、医院、餐厅、学校等等。

通信:电话、电视、计算机通信。

由此看来,智能化系统是满足现代住宅小区功能需求不可缺少的。它是现代住宅小区提高居住质量的手段之一,并将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的基本配套设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完善的今天,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认为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应尽可能选择功能全面、技术水平高的智能化系统,并可适度超前;而低档次的住宅小区也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投资情况选择造价低廉、功能适用的智能化系统。

三、智能住宅小区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状况

智能住宅、小区在国外历经了80年代初的住宅电子化、80年代中的住宅自动化到90年代美国的“智慧屋”(WISEHOME)、欧洲的“聪明屋”(SMARTHOME)的住宅智能化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表明了智能住宅与智能大楼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住宅电子化使采用大量电子技术的产品进入家庭;住宅自动化使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等设备在家庭中的功能综合一体化;而住宅智能化使家庭中的家电、安保防灾和各种通信(语音、数据、图像)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其中,家庭总线技术是住宅智能化技术的核心。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总线标准。美国、日本、新加坡都有根据这些标准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区的示范工程。

中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是借助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并借鉴国外家庭总线技术。趁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之机而兴起的。1997年,我国在《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的编制中对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以及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理想目标、普及目标和最低目标等三级设计标准,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开始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期间,全国许多大城市纷纷将房地产业与IT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具有一定智能化特征的住宅,成为房地产业的一大热点。1999年底,建设部信息产业中心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规定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的目标和原则,并拟从2000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这项导则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普及和建设。2000年上半年,国家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以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结束了多年来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无章可循、无标准可依的状况,这无疑为我国智能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8月,国家经贸委又组织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11家在家用电器和相关产品领域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企业和单位成立了家庭信息网络的联合体,重点研究家庭网络的技术标准、基本框架和终端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这一举措使得我国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为智能化小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保障。2001年底,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又着手对《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进行了修改。一系列法律性文件的制定与修订,为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推动了智能化小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示范工程遍布全国;用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也方兴未艾。

纵观目前国内外智能化小区的设计和建设,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内部具备综合安防、防灾措施,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区内部具备比较完善的安防措施、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社区服务管理。

3、小区内住户可以享受多种信息服务。

一个完整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如图所示。

总的来讲,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小区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实施了智能化系统工程,并真正发挥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效用的住宅小区才是成功的智能小区。

四、小区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思考

1、以人为本,注重实际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应如此。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的系统,我们不能因此而使以人为本的目标有所减弱,即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也唯如此,技术才有市场。小区内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人的职业特点、教育程度、业余爱好、生活习惯均不相同,他们对于智能化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者应首先对小区内住户做必要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再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相应系统的设计实施,一般可分为如下三类:

A、属于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技术条件成熟且性能价格比合适的,应列入实施的必选项目,一般有:防盗报警、紧急求助、出入口控制、煤气防泄漏、语音通信、有线电视、三表远程计量、公共场所监控、边界防范、保安巡更管理。

B、技术条件成熟,但费用较贵,操作也较复杂,有相当部分住户不愿使用或短期内不具备使用条件的,作为可选项目,一般有:对家电的远程控制、网上炒股、视频点播(VOD)、Internet服务等。

C、技术条件复杂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环境尚不具备者,或投资成本太高者,则暂不实施。如:远程急救诊疗,这在我国涉及法律责任和社会环境条件目前尚不具备。又如:网上购物、网上教育,国内大多数地区社会大环境上不具备。又如:集中空调系统,涉及投资太高,冷量分摊计费复杂和住户的观念等问题。

据此情况,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首先满足住户基本和可选项目的要求,并考虑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界大环境的改善,逐步将暂不实施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项目予以实施。以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虽考虑智能化的技术较多,但忽视了住户需求而交了不少学费,而今就应较周到考虑,使住户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真实的物超所值的智能化服务,自身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

2、标准规范、统一管理

目前,国际、国内种种关于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纷繁复杂,各行其道,有些甚至互不兼容。这种状况已经成为智能化小区规划建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标准规范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智能化小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可行的标准规范,才能使智能化小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国家信息标准的指导下,本着“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扩充性”的原则,建立小区智能化系统和相关技术产品的标准规范,解决标准化接口和通讯协议等方面的难题,实现智能化小区技术产品的规范统一和良好的兼容扩充性。同时,也要不断细化、及时修订智能化小区在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为智能化小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法律保障,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化小区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智能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保障智能化小区的顺利实施,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专家咨询机构和技术创新机构,统一负责编撰和修订各种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全面的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关系,管理规范行业内部的行为。使智能化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真正走上有章可循,规范发展的轨道。

3、人才培养,专业服务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

小区智能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在这个集成过程中,有关的技术、设备、材料最终构成了具体的符合住宅小区需要的智能化系统,人在集成过程中起着组织者、管理、设计者和执行者的重大作用。由于小区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短,大多数人都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更缺乏设计实施智能化工程的人才。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不仅要培养规划设计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施工组织和管理人才,具体实施和安装调试人才以及未来的运行维护人才。建筑行业向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科技性的工种是弱项;系统集成商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并且很多都是有集成之名,却缺乏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实践的各方面经验;而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由于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限制,要他们有效的使用和维护好智能化系统也确实存在困难,专业从事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公司可能是解决智能小区良好运行的一个途径,但他们也同样受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

智能化人才的获得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靠教育培养。既可以从高校培养,相关高等院校应密切跟踪信息产业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国内智能化小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可用专才;也可以给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更好地为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二是靠引进。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留学或国外信息技术领域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人才。此外,可以采取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锻炼培养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实际分析了智能化小区建设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希望以往“智能小区”只见技术、只见设备的覆辙不要重蹈,更希望未来智能小区的开发、设计、建设和管理者们能把系统做好,用出效益——在给住户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享受的同时,获得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收益,为推动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实施》程大章同济大学出版社

《智能建筑技术与思考》温伯银出自《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程大章同济大学出版社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4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高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覆盖率,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技水平,经研究,现就我区今后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对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统一规划

(一)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道路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主要用于监控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实行道路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道路车辆通行效率,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具体由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信息采集及诱导系统等各类智能交通子系统组成。

(二)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主体为区交通运输局,并负责区本级投入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工作。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大队(以下简称:交巡警大队),负责协助区交通运输局形成全区统一的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并报区政府同意,逐步加以实施,以实现对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监管全覆盖。

(三)交巡警大队要将以下情形,纳入区智能交通系统管理范围:

1.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但未纳入区智能交通系统管理的;

2.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或路口;

3.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情况严重的路口或路段;

4.限制车辆通行、单向行驶等实施交通管制措施的路段;

5.其它有潜在需要智能交通设施的路口或路段。

二、统一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规范

(一)区范围内的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技术标准,要严格按照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相关国家标准和公安行业标准,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技术标准》执行。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等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力量的单位实施。

“三同时”,是指道路智能交通设施必须与新建、改建、扩建的主体道路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二)区交通运输局、镇(街道)、开发区、园区(站区)、村(社区)在建设智能交通(监控)设施和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要充分听取交巡警大队的意见,统一道路智能交通(监控)设施的技术规范,按照“三同时”要求,确保全区所有道路、路口的设施和信息接入到交通指挥分中心,不断提高区交通管理科技水平。

三、推进道路交通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

市公安局分局、交巡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按照“监管平台统(同)一、技术规范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统一”的要求,加强全区范围内技术监控设施、道路智能交通设施的整合利用,努力实施智能交通设施与治安监控、校车管理、客运车辆管理、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工程运输车辆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并利用监管平成信息交换、共享,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一个能够融合多种设备技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道路交通、治安监控、车辆运输等管理功能的智能化联网监控系统。

四、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职责分工

(一)区交通运输局职责:会同交巡警大队统筹协调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管理工作,编制和汇总年度建设计划,上报区政府同意后实施。同时负责区本级投入的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交巡警大队职责:会同区交通运输局制定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制定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年度需求方案。会同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区道路智能交通系统验收和使用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把好智能交通设施建设的质量关和技术关。负责已接管的道路智能交通设施的使用管理,编制年度维护资金预算,并报区政府同意实施。

(三)道路建设单位职责:按“三同时”要求,积极听取交巡警大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道路智能交通设施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以及接入工作,资金纳入工程预算。通过验收后,及时向交巡警大队移交本单位所建设的道路智能交通设施,并向区交通运输局备案,负责设施移交前的管养维护工作。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5

(郸城县实验中学语言文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办公室 河南 郸城 477150)

【摘要】中学阶段是孩子们语言成长与积累的重要阶段,这使得一些事物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在现代社会,语言的多样化使得他们有时会迷失方向,就此,我们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语言的规范,通过各种活动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关键词 规范的重要;利用网站;优化训练环境

The Analects speech literalness norm

Wang Yu-ting

【Abstract】The high school stage is the language growth of children and backlog of importance stage, this make some thing direct influence they later of life.At modern society, language of diversification make them sometimes lose bearing, now, we think that the school have necessity carry on language of norm, pass various activity with the exaltation all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anguage norm consciousness.

【Key words】The importance of norm;Make use of a website;Excellent turn to train environment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逐渐盛行,这对我们的传统语言形成了一种冲击,对我们学生语言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就此我 们谈一谈自己的个人意见。

1. 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交通和信息的挑战、劳动和就业的挑战无不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充分表现出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视为参与 世纪竞争的基础条件。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的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2.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强大功能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服务 学校网站设有“语言文字专栏”,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供师生学习;学校创建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和安排,宣传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等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过这一栏目,师生可以从校园网上及时查阅国家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模拟练习、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达标情况等信息,了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为进一步开拓语言文字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

3. 充分利用广播、幻灯、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环境。

3.1 学校广播站定时播放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3.2 学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幻灯、投影、录音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3.3 微机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4 语文教师进行字音教学要求尽量使用多媒体制做课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要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等进行字音教学。课文朗诵尽量使用教学录音,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诵示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4.1 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对网络、广播、电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等多媒体使用的不规范语言和不规范汉字进行挑错。

4.2 利用录像课对师生的语言和文字使用的规范程度进行比较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师生,以便加以纠正、改进。

4.3 提供影像情境,老师为学生设计影视方面的场景,让学生开展配音、影视评说、话剧表演等口语实践,让他们的多种才艺得到展示,同时又普及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

通信技术规范范文6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成果是互联网和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而网络和手机作为新的通信手段,对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阔眼界、提供服务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使道德教育焕发了无限生机。

(一)新的通信技术提供了高校德育发展的全新环境。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它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不仅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更是结合进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实践操作的一种真正“交互性”的新的教育空间,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改革教学方法、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创造的全新的通信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大学生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和创造,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二)新的通信技术加快了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更新。德育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信息的多、快、新显得尤为重要。先进的技术能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构成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从而在及时传播信息、连续流动报道、广为收集资料、提供多种信息形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来源。

(三)新的通信技术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的通信手段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学生可以对一些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门话题,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一)新的通信技术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严重冲击。现代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它必然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内容。一些不健康信息大肆横行和蔓延,时刻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并且对道德教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1.无政府主义有在大学生中蔓延的迹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开放和自由,迎合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心理。同时,由于在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体系,现实生活中对于通信道德失范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这就为无政府主义在校园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2.高校中人际情感渐渐疏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直接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会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导致人与人交往的障碍,使人们交往能力下降,不容易相互理解。对于现代通信手段的依赖,使大学生们缺乏与现实本身交流,从而产生紧张、孤僻、冷傲等心理和社会化方面的问题,形成人际情感的萎缩、淡化,并最终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

(二)新的通信技术减弱了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具体表现在:

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可控性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特点,教师可以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向学生持续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新的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在这个没有完整道德规范体系的现代通信网络里,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新的通信手段充分地展示出来,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杜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环境,而约束力明显下降。

2.使道德规范的导向功能减弱。在现代通信手段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随着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下降,它对人的导向力也在下降。比如有些大学生在网上互相漫骂、攻击,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等。

(三)新的通信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无限广阔前景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现代通信技术具有隐蔽性,使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由于失去了它所附着的客体,而变得黯然无色;另一方面,在新的通信社会里还没有形成新的规范体系,从而使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的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以规范的真空状态。这就导致了大量失范行为、特别是网络犯罪等严重失范行为的产生。比如,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散布有害信息,盗版侵权,窃密,电脑盯梢等等。并且,这种现象大有上升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

三、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现代通信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覆盖面广等优势,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面对通信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探索,帮助大学生获得对于媒体信息独立自主的批评能力和辨别能力,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

(一)完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管理制度。现代通信技术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深和传播速度快捷等优势,所以,一旦传播了有毒有害信息,就会在社会上迅速波及蔓延,对青年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因此,在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向社会传递信息时,应遵循我国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过滤和筛选。可以考虑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直观性优势,在相关媒体开辟德育教育专栏,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并附之以案例,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