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论文范例

艺术摄影论文

艺术摄影论文范文1

摄影艺术和平面设计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影像是平面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摄影艺术对平面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它能够有效弥补平面设计语言的不足,摄影是通过微妙的光影增加画面层次感,通过对比色彩的饱和与冷暖形成较完美的画面,通过对比各种点、线、面构成画面。对平面设计人员来说,摄影元素所构成真实图像的光影变化及其真实感有效弥补了平面设计语言的不足,给平面设计带来较大创作空间。摄影艺术能够帮助平面设计人员实现其设计创意。当设计人员有较好的构思及创意时,如果仅用计算机技术或手绘方式还不能实现预期效果,但通过运用摄影图像语言、精心组织图像语言、合理进行取舍或变形,就会收到良好视觉效果。当设计人员可以灵活利用摄影工具,并制定如何运用图像语言进行表达时,就会使设计作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广告中,特别是平面广告中出现了很多摄影构成要求,摄影利用其真实视觉艺术及强大的图像表现力,给平面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创意空间。

二、摄影和平面设计之间的交互关系

摄影和设计的共同点是能够互相补充,摄影讲究布局与构成,平面设计讲究抽象、精炼。作为一名摄影师,一定要努力掌握每一个影、每一束光和每一个布局。平面设计师也一样,需要把握好每一个板、面,每一根线,每一个点。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创作都是十分谨慎的,摄影与平面设计的灵魂均在创意上,均需要经过高精度的分析与高层次思维。摄影与平面设计都属于平面造型艺术,摄影中的布局和构成是平面设计的灵魂,专业摄影一定要借鉴平面设计构成方面的规范与严密。创作新的平面设计重在构思,而构思常常来自于认知、概念或形象,构思能够凭设计师自由发挥想象力。摄影创作则没有平面设计师的这种自由度,和平面设计不同,摄影师创作时要面对现实空间,把积累在受触动或感悟里的情结发泄出来,把三维空间变成二维空间作品,摄影师把压缩三维空间的过程也叫提炼或是转换。摄影师所拍摄的作品之所以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和人们用肉眼能够看到的不同。摄影师要用二维空间很好地表达三维空间,必须运用构成,构成是设计语言,也是摄影语言。设计师设计作品过程中需要了解摄影的局限性与潜力,从而把摄影融进设计作品中。摄影师则要清楚平面设计的元素与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摄影变成设计作品的灵魂。

三、摄影艺术在平面设计的运用

(一)摄影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及作用

对摄影来说,摄影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占有重要位置。在图形、色彩及版面编排方面,摄影给平面带来创新与思路。如果不把摄影当成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平面设计就会暗淡无色。虽然摄影不是由于平面设计而出现的,但它对平面设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平面广告设计都是以图片作为主要元素,无论是以明星为主体的摄影应用,还是海报广告、产品包装等,都和摄影有紧密联系。

(二)摄影创新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常见的摄影表现手法有突出特征法、运用联想法、合理夸张法、对比衬托法、富于幽默法。突出特征法是抓住所表现商品和其他商品的不同特征,突显其特点,商品生产厂家、外部形象都是表现其特征的形式,它是突出设计主题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设计葡萄酒酒瓶时可以把重点放在酒的果香上,可以直接把饱满的葡萄实物样放在瓶身上,瓶身为黑色,增加图像葡萄的神秘感。所谓联想就是触景生情,充分运用事物间的联系,间接表现另一种事物,审美过程中,运用联想方式,能够极强的、跨越式的表达事物,并间接向人们传递好的感受。如伏特加酒广告就充分运用联想法,利用广告画面强调各处都有伏特加酒,乃至利用城市文化联想伏特加酒的文化。合理夸张法是十分常见的摄影手法,颠覆传统过程中,要运用合理夸张技巧反映事情的发展,能够反映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望。再如雷诺汽车广告利用显示仪表指针快速转动,甚至指针倾斜,以此表达汽车的卓越动力。

四、结语

艺术摄影论文范文2

论文从设计研究的角度阐述摄影艺术对于平面设计以及造型训练的作用,从技术手段和目标功能等几个角度阐述两者的差异与关联;从教学情趣出发,研究运用各种可行的图像设计处理实践手段,快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能更好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以及综合艺术设计中去。

关键词:

影像;平面;设计;共生

0引言

年轻的时候因为经济能力所限很少深入接触摄影,大学期间学的摄影知识也都束之高阁了;当年聂宁老师指导我们拍摄人像和静物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黑白人像的拍摄,当时就很感兴趣;虽然处于胶片时代,暗房条件也有限,主要是课程实践的时间长度并没能将我们带入到“痴迷”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工作内容的多样化,接触了一些摄影人才发现,摄影其实是一项非常广泛和迷人的群众活动,参与的程度和热度可以说超出了想象,尤其现在有了手机,我可以说,未来的手机摄影必将纳入摄影专业的范畴,只是现在手机摄影还缺少一些软、硬件条件而已,但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条件。拍照作为一个通用的名词并不能与专业的摄影划等号,普通人的拍照仅仅是为了记录内容,直白地说是条件反射式的动作过程,所以图片的价值仅仅是信息内容的传递而已,对于摄影而言,它需要传递超越内容的精神信息,这点与设计的精髓和目的高度的一致;我们今天欣赏美国摄影家“亚当斯”和加拿大华裔摄影家“段岳衡”的作品,震撼的程度依旧不减当年。记得摄影圈内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买回菜后需要烹饪后才能好吃,这点很好地反映了摄影的创作过程。当年胶片摄影可能条件没有今天软件处理那么省事,但内容其实一点也少,当年亚当斯就被称为“暗房大师”,他对于图片的再处理非常精细,处理手段也不同寻常,这些都是二次创作的过程。而今天我们有了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省去终日处于不见阳光和药水味道的环境,在明亮的办公环境中进行图片加工处理;至今也还有少数的专业人士还在坚持传统的胶片拍摄和暗房处理手段。

1拍照解决什么

拍照虽然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一个记录生活内容片段的手法,它的作用是记录图像信息,但同时也需要对于构图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对于曝光和快门等技术的掌握。这些当然也是专业摄影的共同的入门基础。但由于题材大都是被动采集的,仅仅符合留念或者存档用,几乎也没有再处理和再创作的意义。

2摄影解决什么

摄影与拍照表面现象一样,但目的截然不同,它是根据题材的不同和摄影师的主题追求而分不同的图片类型。风光和人物类的居多一些,也有体育和新闻类的摄影,这类作品偏重纪实内容,与普通拍照也有本质区别,它解决的核心是通过实事内容传递媒体信息,审美元素也需同时兼顾的。

3摄影的新特色有哪些

前面提到了摄影的目的,那么它的新特色和新功能其实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甚至可以与动画结合起来,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图片效果,这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上有了很多共通之处;纸面上的信息传递是传统的平面信息接收方式,而电子信息的的接受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拐棍,而微动态影像的介入,大大丰富了这一效果,例如:摄像是表现全动画的过程,而摄影常被认为单帧呈现的静态画面,而让一幅静止的画面中局部微动,如同看到一个静态的人物一只手在舞动,就是静中有动的独特效果,它也介于摄影与摄像之间,能很好地为信息设计服务。同时摄影的高超的光影记录能力也能极大地丰富了后期作为平面设计的余地,作为平面设计背景或者主题都很常见。单纯的主题性摄影借力后期矢量造型和滤镜效果处理,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手工平面设计的效果。

4艺术摄影是指什么

当你把自然中的美记录下来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喜上心头呢,这与创作出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区别无二,广大的摄影爱好着在闲暇时光都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时间和尝试。而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其实更有这样的优势;摄影在基础阶段,最常用的其一是“构图”,那么从事绘画的朋友们,这一关应该经过了千锤百炼了吧;其二是色彩,这在大家静物和风景写生时,色彩知识也没有少讲;第三个就是黑白关系,如果光线基调运用不对,可能就会出现‘立体缺失’的作品。而这些美学基础知识从开始其实就是判断你按下快门那一霎那后的图像效果了,至于硬件设备,一般很快就会掌握的,熟练后,起作用的是作者对于对象内容的选择和审美判断,这也决定了你作品的品味和取向。艺术摄影则恰恰是这一原则的最好注解。从事设计方向的设计师应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它可以提升本专业的审美修养和专业知识饱和度。

5艺术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摄影是作者主观映射美学元素与平面影像创作过程,一般均尽力创作出‘大美’的作品,很多艺摄风格实际上也在沿用绘画中的美学元素,如水墨画,南方古村落绘画等作品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知白守黑的风格的运用;运用虚实效果的夸张,主题往往追求手工描绘的细腻风格。黑白线描的滤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钢笔素描的表现,肌理质感的真实,甚至超越超级写实主义的细节,有时也成为画家再次创作的素材。应该说现代摄影的表现能力随着软硬件的升级功能确实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同时它也具备了批量复制的特点,符合设计到市场的规律,当然由于可以复制的原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的降低,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能等同,这也由作品的定位所决定。再谈谈平面设计的训练,平面设计也需要以上的基础,美学基础要素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绘画开始的,从这几年的行摄实践发现,即使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人通过摄影训练一样可以掌握构图色彩等美学基础,笔者发现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穿插在设计学习中进行,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过去画素描单纯在一张纸上反复推敲,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枯燥的情绪,包括色彩和黑白关系的训练,尝试用摄影方式与传统方式交叉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项技术是不能取代的,就是造型的训练,在这点上,素描手绘更直接和具体,因为初学者对于外观轮廓的把握在“自然风景”中可能是无法掌控的,风光是那样的自然,即便取舍也会有很多局限存在,那么只有手绘更加直接和简练,同时连带进行构图,色彩与黑白色调的训练。在局部细节描绘上,传统手工绘画方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训练方法上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作品和产品效果的表达上技术共生。

6影像与图像处理的特点和关联

谈到图像处理,从设计专业而言,一般都开设平面图像处理的课程,因为即使产品设计,也需要从平面的角度认识立体的,脱离平面的立体也是不实用的。那么纯粹的平面处理一般都避不开PS软件,而该软件对于影像调整有其专用的外挂软件CameraRaw,这两个在工作中可以交替使用的;平面设计的图像处理是对于调入其画面中的影像图片进行前期处理,用CameraRaw进行影调处理再转入主软件PS进行二次设计处理,尤其对于光线的处理,必须在影像挂件CammraRaw中完成的,这样完成的图片质量会更高。作为现代摄影来讲,不做后期的作品是自然的,没有感染力的,不是艺术作品,这已经称为圈内的共识;摄影后期操作过程与平面设计处理有时很难分清,摄影师如果对于矢量图,滤镜,蒙版,图层等技术融会贯通的话,后期将会如虎添翼。对于设计师来讲掌握影像软件,将会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动性。所以说,图像处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那就是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的设计已很难分清造型与图像编辑处理的界限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摄影后期图像处理对于摄影则是再创作的过程,分量甚至占到70%;平面设计大都也建立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了,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摄影和平面设计对于技术的共通点。但两种软件技术因目标的不同而不能互相取代,而在各自发展中是可以共享对方的优点的。

7分享各自的优势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艺术摄影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伪满时期;殖民统治;哈尔滨地区;美术形态

一、伪满时期东北殖民美术的组织形态

(一)总务厅弘报处———伪满官方管理机构

1932年3月1日伪满政权建立。日伪政府马上开始对东北人民的思想进行管理与统治,设立了资政局弘法处。1933年,日本侵略者为进一步加强对东北殖民地区思想和文化的统治,废除了资政局设立了情报处。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对内部机构进行全面改革,以达到进一步控制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逐步的将总务厅情报处扩大为伪满的思想文化统治中枢———总务厅弘报处。

(二)满洲艺文联盟———伪满官方组织机构

《艺文指导要纲》发表之后,为适应“国策”的需要,日伪政府于1941年8月25日在新京正式成立“满洲艺文联盟”。“满洲艺文联盟”由伪满各艺文协会以及各地文化会组成,是以“求得艺文的综合发展”为宗旨,在“满洲艺文联盟”协会构成中,“以进行艺文谘议会,并加盟各艺文协会以及各地文化会之间的联系事宜”为目的而结成的官方文艺团体。“满洲艺文联盟”的建立,从政策上、组织上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民众思想文化的控制。“满洲艺文联盟”在成立之初,由“满洲美术家协会”“满洲剧团协会”“满洲文艺家协会”及“满洲乐团协会”四个文化团体组成。在“满洲艺文联盟”的协会构成中,美术方面的艺术团体主要有“满洲美术家协会”“满洲书法家协会”“满洲工艺家协会”三个协会构成。

(三)新京美术院———伪满官方教育机构

1940年,日伪当局在新京创办了美术方面的官方教育机构———新京美术院,以“培养伪满美术的后进力量”为目的。新京美术院在伪满统制本地招收研究生。学生在学习期满毕业回国后,“不仅为全满美术家之先驱者,且可担后辈之指导”,目的是研究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伪满美术界的中坚力量。留日学习的研究生可以成为新京美术学校的助教。

(四)满日文化协会与美术研究所———伪满官方研究机构

1.“满日文化协会”

1933年,日伪当局在新京成立了“满日文化协会”。倡导“满日学界合作保存振兴东方文化”“维护发展满洲文化”。除此之外,“满日文化协会”还着手于美术展览会的策划工作。日伪时期的东北地区,还有“满洲协会”“满洲民族学会”“开拓文化会”等包含了美术研究、美术考古等方面的官方文化团体。

2.“美术研究所”

《艺文指导要纲》出台以后,日伪政府渐渐加快了文艺界殖民活动的步伐。在新京、哈尔滨、齐齐哈尔、四平和吉林等地设立了美术研究所,主要针对美术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政治统制。1941年12月1日,新京美术研究所成立于永乐盯的艺文会馆内。后期又移址到新京市的大同公园内。美术研究所的教学内容分为石膏部和人体部两部分。教学管理实行定员制度,约为150名上限。其中,包括在新京居住的满洲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和一些志愿从事美术研究的人员。

二、哈尔滨地区伪满统治下的文艺概况综述

“伪满”是“伪满洲国”的简称。1932年3月1日建立,定都新京(今长春),国号为大同(后改为康德),殖民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全境(不包括旅顺、大连)。伪满时期“美术”这种艺术活动被赋予了更复杂的意义。在伪满统治的近14年里,关于哈尔滨地区殖民化的研究仅限于文学方面为主,就目前搜集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仅有对《哈尔滨五日画报》的研究、对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大范围美术研究、或在美术展览等事件上的简单记载。并没有学者以伪满统治下哈尔滨地区美术文化为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关于“伪满洲国史、抗日战争史”等历史问题研究中简单涉及到。在对伪满洲国统治时期的美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被各方学者略过或少提及的部分,对于这个时期的哈尔滨地区殖民文艺中的美术研究更少之又少。针对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美术的发展状况就更没有系统完整的资料整理,仅仅在《满洲国.研究》一书中将美术活动作为伪满洲国史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有所提及。更多关于美术元素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图案、颜色、空间规划设计等建筑设计方面。介于伪满时期的政治原因,“美术”在当时的政治作用和社会影响要远远大于这些对于视觉表面的设计研究。

三、伪满时期哈尔滨本埠的画家群体梳理

1932-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哈尔滨本埠出现的美术形式和画家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分类梳理。以求在相对宽泛的文化语境下,能够客观地陈述这段特殊历史环境中,美术文化的发展形态。根据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内容,以及作家身份等进行按专题归类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市井民生专题

主要是针对刊登在报纸、报刊上的商业广告海报;关注市民生活的摩登漫画;摄影照片(包括反映社会事件的照片、社会的各界名人肖像,名胜美景等艺术摄影作品);电影的情节画报,这类关于市井民生、休闲逸趣的美术图片。

(二)名家名作专题

针对名家名作专题,十分注重古人古画、中国画坛大师及作品的普及。主要是针对古代名家的名人字画;当代名家的书画创作;本埠优秀青年书画家的绘画作品。

(三)古迹描摹专题

包含了篆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书法体系,大多数临摹作品都完整地延续了清末民初推崇的汉魏南北朝碑学思想体系,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精髓理念延续继承。以伊墨卿、吴昌硕两位清代文人最受推崇。

(四)国外名家专题

伪满期间为了迎合日本侵略者,经常会有日本较为著名画家作品。因为受洋画运动影响,西方绘画方法与西方美术教育理念开始在中国多元化发展。日伪时期的哈尔滨当时汇集了大量的俄国人,在经济边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文化艺术方面也会形成必要的融合性影像。

(五)伪满政要专题

在伪满洲国政要中,以郑海藏原名郑孝胥,曾在伪满时期担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文教部总长等重要职务;伪满洲国开原县城街长马小秋;张燕卿,曾担任伪满洲国外交部大臣三人为代表。

四、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的美术特点

伪满政府在中国东北地区执政的近十四年里,对中国本土教育一再实行文化限制和压迫政治,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迫于生存压力,在绘画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不配合”“简单敷衍”“积极配合”等情况。因此,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大多都将这一时期的美术研究简单概括忽略。伪满统治时期的画家并未进入我国主流美术史论研究之中,导致关于伪满时期的美术相关详细介绍很少。所以,伪满统治时期的美术资料留存也比较零散,有的甚至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些画家作为20世纪30-40年代殖民文化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会涉及当时哈尔滨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地域风情,这对哈尔滨地区的艺术文化发展研究有重要影响。

(一)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受制于日本傀儡政权的伪满美术,已经成为日伪主要的思想统治手段。伪满时期哈尔滨本埠的美术表现形式相对比较集中,主要以中国画、书法为主,也包含了一些工艺美术作品。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市民生活或社会百态的记叙性漫画作品,通过漫画批判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引导民众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思考。

(二)美术作品的主题内容

在伪满时期的殖民统治下,哈尔滨地区的美术也严格受到了“奴化”思想的控制。为了能够在严重的政治高压下生存,当时所有的美术作品都避免了政治敏感题材的涉及。西洋画中表现自然或街道的风景、静物等;中国画中表现花、鸟、虫、鱼的借物言志等等,还有一些日本画家带来的日本绘画,这都是在受制于日本黑色的殖民文化圈中传统绘画艺术的存在特点。除此之外,以在报纸上刊登的商业插画海报为主的商业美术。

(三)美术文化中总体的社会性征

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压迫下,各位美术家表面上受文化压制随声应和,但都以自己的抵抗方式间接地表达作为中国人的坚决态度和高尚气节。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社会变迁等社会因素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书法家高澄鲜曾说道:“我在伪满时期所有的书画作品款识中,一般不写伪满的年号,有的作品只用天干地支农历纪年,有的作品干脆不写年代。其他书画家也有如此者。”

五、伪满时期哈尔滨地区美术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伪满洲国是“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现象。”1932-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地区实施了残酷的武力镇压。除此之外,又给东北人民带上了殖民思想的沉重枷锁。伪满统治时期的文化属于“官制文化”。美术在当时文化普及不高的社会情况下,已经成为文化侵蚀与侵略的“最佳手段”。对于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研究,不能仅仅关注于社会表象,更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它的文化再现形式,如文学、艺术、社论等。因此,对于伪满时期美术形态的深度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哈尔滨是伪满统治时期东北的重要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积淀,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发展超越其它的东北城市。对于哈尔滨伪满时期的美术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对于了解伪满时期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一,美术作品可以反映一个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伪满统治时期,哈尔滨地区的美术发展必然受到东北本土文化的深远影响。哈尔滨人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和外来先进文化,诗人冯至曾在诗中用“不东不西”来概括三十年代的哈尔滨,而哈尔滨伪满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也必然受其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以某种形态反映于美术作品之中。其二,在中国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深入研究伪满统治时期的美术形态,不仅揭开日本侵略者利用美术手段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无耻行径,而且也能更加清晰地评述日寇统治下美术形态的扭曲。哈尔滨作为当时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中的北方城市,属于伪满洲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时期的美术发展状况,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不可忽视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时代意义。总体看来,对于伪满时期哈尔滨殖民统治下的美术研究也比较零散、不够系统。从而导致我们对这一特殊语境下,哈尔滨地区的美术整体发展状况缺乏细致的、深入的、全面的研究。因此,正视这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是美术史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钤坤.《哈尔滨五日画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路岩.伪满洲国美术研究———以第一、第二回“满洲国美术展览会”为例[A].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届申请硕士学位论文[C].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艺术摄影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出导向;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多数国内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面授为主要形式,强调通过记忆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要由教师为其确定学习进度和要求,而学习要求也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由教师提出,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方向性和参与性,教学效果往往由期末试卷的得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产出导向(OBE),是英文outcome-basededucation的缩写,即“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该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教学实施持续改进”的闭环。学习成果的描述是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的真实需求,不是教学大纲的条目。它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而不是教育者的投入,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这一理念近年来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运用这一模式开展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对OBE理念的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方面成果较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应用尚有不足。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产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备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社会层面。随着新商业形态的变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对10余家合作单位的调研发现,在智能互联、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应用、新媒体融媒体流媒体时代,社会出现了消费者洞察总监、互联网运营经理等新的营销岗位。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要积极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新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条件等方面对接并满足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例如开设大数据应用、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运营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及能力,注重培育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

(三)高校层面。本校在推行OBE教学模式改革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不足以支撑毕业要求;实践课程比重不够,且课程逻辑性有待梳理;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的作用有待提高;实训课课程目标单一,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利于教师实训教学过程的控制,不利于学生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等。通过调研多所同类高校,发现部分高校依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优化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更新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但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创新不足。

三、产出导向的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及实施

(一)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出目标。通过调研反馈,毕业生期望在大学期间开设以下相关课程或培训,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新媒体运营;数字媒体智能营销;专项项目拓展、项目投标及项目实施过程整体设计;关于商务谈判或者营销推广实际场景的话语话术的培训;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ps,vi,PPT制作与演讲;办公技能和分析软件如表格串联公式编辑、PS、视频拍摄编辑、用各种软件制表制图等;就业方向指导、考证相关的培训等。根据“国家标准、社会需求、同行借鉴、本校实际”的思路,通过深入研究国家高等教育标准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规定,结合对雇主单位、高校同行和专业学生调研结果,满足国家要求和人才需求,确定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产出总目标:“三能一素”。“三能”是指“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全渠道运营与营销管理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与执行能力”,“一素”是指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等。

(二)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围绕“三能一素”的产出总目标,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1.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以市场营销学为出发点,以消费者行为学为中心、通过理论课———市场营销调研,实践课———营销调研实训、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应用、消费者洞察能力。2.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以营销渠道管理为中心,通过理论课———零售管理、电子商务、推销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商务礼仪、服务营销,实践课———营销渠道管理实训、零售管理实训、电子商务上机、跨境电商实训、企业营销管理调查、ERP沙盘模拟实训、推销实训、现代企业与服务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商务礼仪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渠道设计运营和管理、营销团队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3.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以新媒体概论为出发点,通过理论课—互联网运营管理、互联网产品策划、互联网运营经典案例、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品牌管理,实践课———营销策划课程设计、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新媒体艺术摄影实训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营销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设计与传播能力。4.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导师制,开展管理经典著作阅读、经济信息资源检索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市营专业学年论文、市营专业毕业论文、市营专业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梳理课程逻辑关系,分析学生不同年级学习规律和特点,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体系:二年级重点培养“市场洞察与用户行为分析能力”,三年级重点培养“全渠道运营与管理能力”,四年级重点培养“新媒体策划与执行能力”,“综合素质”贯穿始终。如图1所示。

(三)OBE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各实践课程组根据毕业要求的分指标点,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由课程负责人确定每门实训课的课程目标,撰写OBE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实施教学改革。主要改革成效有:1.市场营销调研实训课程。根据“营销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要求设置了3个课程目标:分析、发现现实营销管理问题,利用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技术开展营销调研,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PPT并进行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开展问卷调查,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实施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湖北省营销策划挑战赛”和“正大杯营销策划大赛”的调研主题展开实训。2.商务礼仪实训课程。根据“国际视野”的毕业要求增加了课程目标:了解国际商务交往规范,理解中西方文化及中国亚文化的差异,分析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社交问题,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围绕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国际视野三个课程目标。改革了课程考核形式,取消了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期末成绩的单一考核标准,而注重实训过程中的阶段性业务考核,以学生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三种业务技能计入平时成绩1,平时成绩2和平时成绩3。期末考核包括业务考核1、业务考核2、业务考核3个环节。3.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根据“营销职业素养”的毕业要求调整了课程目标:弘扬优秀商业文化,培养营销职业道德,加强学生对企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对商业文化及企业营销管理的基本认知。根据课程目标增加了实习内容:参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了解并学习优秀商业文化,了解近现代中国工商业、武汉工商业发展的情况;邀请业界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主要讲解本企业营销管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4.管理经典著作阅读、营销管理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课程。围绕“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此类课程设置了相关课程目标: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一定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进步发展。为了实现“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毕业要求,结合这几门课程的特点,实行本科生导师培养制等。

四、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实施了OBE导向的课程体系,主要成效体现在: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产出目标更明确,更符合新时期新商业环境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二)课程逻辑更清晰,课程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明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形成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逻辑清晰的实践课程群。

(三)实践教学平台长效稳定。构建了一个以食品制造型企业为主体,覆盖采购、生产、零售、电商、仓储、展销等环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四)教学效果提高。教师通过课程达成度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在下一轮进行教学改进。从学生的评教信息可以看出,经过不断改进,学生对实训教学更为认可,认为实训教师指导认真,教学方法较好,实训教学意义较大。绝大多数实训课程得分为90分以上,且院内评教得分排名均在前20,全校排名在前50。

(五)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融合。如营销策划课程设计课程调整至第6学期,与每年春季举行的的省级营销策划大赛对接,开展真场景实训。市场调研实训、推销实训、零售管理实训》课程将课内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对接各类学科竞赛展开实训。学生的营销实践实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两年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性高,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如表2所示。

五、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产出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使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经检验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成果导向的商务礼仪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高教学刊,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