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课程范例6篇

美术教育课程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众化

中国美术教育真正意义上是始于20世纪初。随着一批批留洋学子回国执教,一种所谓“科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被带入中国的课堂,替代了传统私塾教育教学方式。但运用的基本上是法国写实派和苏联革命现实主义这种洋人教育教学体系。教育在本质上不是中国的,脱离了中国古典教育的内涵。而走到今天,这种与中国历史国情不相符,且又是单纯培养美术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素质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进行必要而有力的课程改革。对于美术学科而言,改革的力度需要更大,改革的后产生的变化应该更多。

从事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师应该最为清楚,学生十二年寒窗中受到的关于美术方面的教育有多少。小学有一周几节的美术课,初中减少到一节,高中就是三年与美术绝缘了。当然,高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喜欢美术的同学选择了美术专业的学习,能够三年与绘画为伴。但是这些同学学习的是真正的美术么?不全是。他们接受的只是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教育的延续,或者说他们只是在学习一种技能,一种考试时需要的技能。多数人并不能从中陶冶情操,得到快乐。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就是要从无到有的建立新的学习、认知模式,把以前的小众化、单一式的教学模式改变成大众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从而真正达到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基础教育改革的既定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高中美术教学应该向着普及性、基础性、多样性三个方面发展。

普及性最能体现大众化的要求。美术鉴赏已在全市高中学校所有班级中全面开课,美术教育不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能够普遍性的在课堂上展示美术学科的魅力,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基础性是实现大众化的保证。高中美术教学应该是美术基础知识传播的平台。从现在的课堂反应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了解是极度匮乏的,无论是从曾经的课堂还是从家庭和社会上都没有获取到多少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艺术扫盲”任重而道远。但是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求知若渴。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教师必须注重教授的知识的基础性,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身边,即使是美术史方面的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就是国家的历史、是自己祖国的历史。一个例子很清楚的体现了注重利用身边事物教学的重要性。在讲美术鉴赏课《中古代陶器与瓷器》时,我带去了黑陶,学生一下子就兴奋了,纷纷讲述自家的黑陶,很自豪的说德州黑陶在全国都有名气。接着我从黑陶的“黑”引出黑陶的制作过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它是怎样从土变陶器,又是怎样变黑的。学生听过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讲瓷器时我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欣赏图片,虽然所讲到的瓷器都很精美也很昂贵,但是学生的兴奋劲却一直没上来。这让我明白,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自己能亲身感受的事物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感,用他们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体会到,教授美术鉴赏课的教师就是一个引领者,我们需要让学生对他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有所了解,而最重要的是,让这个了解的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他就自然而然的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了。在讲完《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一课后,我的很多学生就成了书店的常客,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史前美术的神秘产生了兴趣。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2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导向性 选择性 陶冶 教学方式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在这几方面应做出调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尤为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要有开拓的精神,淡化美术课程的知识目标,强化人的目标。从美术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学生,更关注人的精神、个性、感受,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等方面的东西。

3.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共同合作。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教育的学科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美术教育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美术”从字义上讲就是造型艺术,并不仅仅指绘画。“美”指美丽、好看,“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总的说来,“美术”涵盖了审美、形象思维、创造力、精神活动、行为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有些人把美术单纯解释为画画,我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美术的特性与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快性。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只有把素质教育寓美术教育过程中,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才能形成素质化的美术效应。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新新方式

1.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人最机敏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每一堂美术课,不论是欣赏课还是创作课,都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因为这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2.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 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

三、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改变教师的角色。

1. 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只看画得好不好、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画得都不好、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2. 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打了一剂“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美术课成为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

3.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懂得互相沟通和融合。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有发展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2]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资料.

[3]美术课国家新课程标准报告会.

[4]走进美术.

[5]对美术教学的建议.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幼儿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全面性教学工作推进,尤其是对美术艺术内容的知识融入,对提高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及儿童沟通能力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关键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学前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掌握美术课程教学关键性节点,从通俗易懂的美术表达形式塑造,到声情并茂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均应充分发挥学前专业美术教学的导向优势,使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意义得以进一步展现。

(一)通俗易懂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美术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幼儿美术教育能力,运用美术艺术图像传递,更好加强幼儿教育人才培养。因此,美术课程教学通俗易懂,不仅对高职院校提高其综合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同时亦是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实施的核心关键。图像信息的传递准确性相对较高,对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也便于理解,通俗易懂的美术课程教学运用,将直接对学前教育学生未来阶段的幼儿教学方式产生影响,使其更重视对幼儿教育知识理解能力的提高,采用美术绘画教学弥补幼儿教育信息沟通不足,一方面能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自我提升提供实际帮助,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未来的学前教育岗位工作做进一步铺垫。

(二)声情并茂幼儿阶段儿童对具象、抽象图画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学前教育,在学前专业教师培养阶段,要以意象美术艺术形式为主体,开展拓展性的美术课程教学,从而保障教学工作安排合理性,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对更深入的美术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以便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绘画与鉴赏能力。声情并茂,并不单指幼儿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同时也指在教学方面内容的设置,是否具备良好的多元性特征,以美术育儿方法提升教育信息传递能力,以此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性,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及学前教育能力稳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核心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学习,主要分为文化学习及艺术教育两个方面。文化学习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艺术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美术艺术内涵,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文化素养,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为学前专业学生未来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美术文化教学推进学前专业美术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计,必须围绕美术文化教学进行推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美术课程教学虽在短期内,即可有效掌握绘画要点内容,但如何运用美术绘画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方才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文化功底,将改变学生美术绘画文化内容表达不足,从根本上提高绘画的环境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美术绘画,与幼儿教育群体展开心灵沟通。第二,美术课程内容涉及多项教学标准,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美术表述能力要求不尽相同,对此,必须以文化推动教学的方式,将美术文化内涵充分在学前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面展现,在提升美术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美术文化底蕴夯实基础。

(二)以美术艺术教育为中心设计学前专业美术教学课程美术艺术不同于美术文化,文化的根本在于对内涵的展现,艺术的关键则是对意境的呈现。因而,美术艺术与美术文化应相辅相成,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美术艺术分析与欣赏水平的提高,弥补学前专业学生多元层次空间不足。传统意义上的学前专业美术课程,多以彩绘、素描画等为主,课程设置目的是由于幼儿儿童不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分析能力,对艺术的理解也受年龄的限制无法进行准确表达。但随着近年来儿童对知识内容的接触愈发丰富,学前教育也应不断做好教育革新。例如,对美术课程教学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将在不同层次与阶段,丰富学生意象空间,使其在未来的岗位工作方面,能充分地针对不同幼儿儿童教育需求,制定科学的工作策略,以此利用美术艺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想内涵的间接影响,提高幼儿阶段的儿童教育水平。

三、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美术课程教学虽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在教学工作推进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差异、教育针对性不足问题,是现阶段困扰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根本,也是美术课程教学推进的主要阻碍,需通过对问题成因的分析,逐步地制定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案,为学生更好地接触美术课程专业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一)高职院校学生美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生源问题,始终是困扰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由于受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个体美术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对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美术艺术专业招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其绘画水平自然相比于专业调剂学生而言基础更为扎实,在美术学习方面也更具有实际优势。而高职院校的本质,则是做好专业化人才教育培养,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教育工作。所以,对于统一美术教学工作的进行,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自然有所差异,使教学课程的设置更为困难,也不利于美术教师统一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美术教育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由于长期背负教育能力不足、教育专业化水平差的恶名,使其在开展针对性教育工作方面,容易造成一定的学生误解与家长曲解,并不利于专业教育沟通,周而复始,高职院校即便具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质,也难以被外界公众良好认知。受此影响,类似美术类教学科目,便长期无法得到充分重视,使美术教学工作常被其他专业课程所替代,无法从根本上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美术教育保障,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始终未能针对教育个体开展教学布局,导致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最终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用越发受到实际关注,为更好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必须从细节角度出发,做好教育细节优化,并积极地进行教学策略改进,适应多种美术教学环境,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解读能力培养为根本,不断拓展美术课程教育专业范围,实现多项教学内容的有效互通,为后续阶段的学前专业美术教育创新提供多层次教育帮助。

(一)加强学前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细节控制加强美术课程教学细节控制,使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更便于理解,通过教学知识的细致化分析,避免学生出现美术学习无从下手的情况。细节控制要求教师能从不同的维度、知识层次,对美术绘画进行进一步解析。例如,在对某幅画作的分析方面,教师应从绘画的细节上进行分析,讲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心理意境、画作的艺术内涵等,帮助学生从自己喜好的角度更深入地进行美术学习,一方面可有效地引起高职院校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美术课程教学更好地发挥实际教学意义,提供切实的教育保障。另外,加强专业教育细节,也是一种现代化教学应用形式,在美术绘画教学方面,长期的细致化教学工作开展,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充分学习细致化教学的精髓,为其未来岗位工作做有效助推。

(二)改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改变,一定意义是为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美术教学方法应用,学生对美术绘画知识兴趣偏低,不利于更深层次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改变教学策略,则是指美术教师,应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并充分地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针对美术知识匮乏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充分与当前美术学习环境融为一体,通过美术教学氛围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将有效改变高职院校教育针对性不足现状,实现高职院校学前美术教学的现代化推进,为学前教育的与时俱进,奠定良好根基。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解读能力美术艺术解读能力培养,是运用美术课程教学的便利,使学生能独立地进行美术艺术分析,并对关键性美术艺术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艺术解读能力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内容。首先,是确保学生对美术知识有正面理解,能充分将美术绘画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阐述,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正确的美术学习方向。其次,要重视对多元化美术元素的运用,从美术作品的构成方面展开分析,强化学生美术艺术的多元素整合能力。例如,在美术课程教学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选用内容色彩丰富,知识内涵充盈的画作进行分析,使学生与多元美术元素进行分析接触,继而提高学生美术艺术欣赏能力。最后,要采取导向教学策略,以学生学习导向为基础,布置具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美术学习爱好,从学习兴趣方面着手逐级递进的培养学生艺术解读能力,以此,使美术艺术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岗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新模块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育创新,是推进学前专业美术艺术学习的核心关键。从理论层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知识运用,实际上是更多维的知识表述,运用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岗位工作后,能全面地融入幼儿教育圈子,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人才,创造更好的主动性教学条件。而从实践方面进行分析,美术课程学习,综合周期较长,且多涉及专业性知识内容,知识结构环环相扣,如若未能积极地开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创新,则容易形成学生美术知识结构不完善,以及知识内容缺失的问题,不利于后续阶段开展实际的专业教育工作。因此,必须从教育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儿童培养需求等多个方面,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创新,并重视对单元性知识结构与系统化知识内容的整合,为高职院校学生营造更有利的美术课程教学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始终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更好地加强美术课程教育,利用美术课程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知识内涵尤为必要,是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细节不足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理解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更为全面地推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黎娜.浅谈高职院校电脑美术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40.

〔2〕佚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与管理研究〔J〕.林产工业,2019,(2):42.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4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5

当下,各高校的美术学院教学体系较完备,教学内容专业化、系统化,注重学生的造型基础和创新设计等能力的发展,为社会各界输出大量美术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但是,对于非美术类院系来说,美术作为辅修课程,其地位、重要性和目的均有所区别,则其教学方法、形式和内容设置等理当有所调整,不应全部照搬美院课程教学模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该专业现目前自身的优劣因素对美术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较之美术专业学生,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优势。学校资源充足,可接触各个专业背景并相互影响,为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专业教育知识种类繁多却也相得益彰,为跨学科应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并重,为较强的敏感发现和操作实践做好铺垫。

但不可否认,该专业学生在兼修美术时,也有必然的劣势。所招收的文化生没有美术基础,其课程的开展与实施相对薄弱;现代幼儿教育观念没有完全贯穿于美术课堂,且美学思路未有效跨学科应用,学生教育学经验较难融合;所修课程繁杂,美术行课时间不充裕,学生不能深入研究。

诸多劣势使该专业的美术教育处于相应矛盾之中,应有待强有力的突破。

概念化教学与感性认知

传统美术教学偏重于理性的观察和严谨的造型训练。例如素描课,通常采取的是前苏联学院派光影素描教学法。很多美术学院教师认为只要扎实于这些“基本功”,其它的创作问题会迎刃而解,才能有力进行情感的表达、对感觉的捕捉和材料的独特尝试。

但对于即将要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学生来说则侧重点有所偏移,恰恰是情感的唤起、媒介的反映和自我的认可应被视为首要点。理性地讲授造型技能易使学生感觉内容贫乏、方法陈旧,误以为创作是根据特定的技能技巧进行机械“翻模”的过程,是高级的知识领域而幼儿无法理解和运用。此填鸭式地灌输理性绘画技法,足以影响该专业学生在幼儿美术辅导中的教学态度和理念,无视幼儿美术创作时的原初体验。即这样的美术课不是非从感性捕获视觉审美经验出发,不是从学龄前儿童直观认知经验的研究出发,而是以强调造型逼真度的概念化教学出发,使该专业学生在绘画时易失去兴趣,与幼儿教育学理论时有脱节,两者未能相互印证,不利于一体化育儿知识谱系的建构。因此,该专业美术教师应向学生尽力引导美学的感性意识,激起学生对生命与自然的真实情感,从而日后感染幼儿去直观认知世界。

“分类”教学与跨学科“迁移”

教育领域中已公认,幼儿美术教育应与认知能力培养的研究步调一致,主张多元化教学,多种类别教学内容彼此辅助,综合性地启发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正如阿恩海姆在“语言与音乐”关系的解读中所表达的艺术观念一样,认为“对感受力和特性的注意,并不是教育的点缀,而是教育的核心。”然而,国内一般采用严格的分类教学模式,将美术学科的内容与其他科目分离开,跨学科教学联合得并不密切。“泾渭分明”的教学,使美术课容易“画地为牢”,忽视其它学科知识和感性经验在创作中的注入,而仅停留在技术教学的浅表层面。这对学生很不利,其获得的各科知识很难得到及时迁移与整合,不能全面地体现并发展学生的综合才能。殊不知美术学科包容性极强,可在创作过程中发散性并交互各类知识,培养如情感、思维和道德等多重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建构知识体系的最佳学科,其凝聚作用显然是其它学科取代不了的。再者,该专业学生以后将从事幼儿教学,其教学对象的认知方式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只实行美术技巧的训练也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

技能应用与社会关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若是没有经过频繁的教学和社会实践,将很难适应之后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也不能充分认识并发挥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各高校正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型技能。该专业学生也不乏大量美术应用案例,但无非是制作诸如活动道具或教学实践教具之类,或是教室布置和装饰等美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由此看出,审美教育的实践应用还并未与社会人文关怀的引导同步。这分裂的实践目的,没能凭借美术去打破知识与生活的界限塑造人格和作用社会文明。

结语

找到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首先当缕清自身的教育价值和角色定位,并与所处的学前教育大环境相协调、融合,真正探索出一条“专业化”的幼儿美术教育道路。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美术教育课程范文6

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美术的教学中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缺少足够的实践学习,每个周两节的技能课,难以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

二、缺少系统科学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堂中,欠缺系统化的教学大纲以及详细的教学计划,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达到怎么样的学习目标并没有详尽的评价方案和计划,仅仅是按照授课教师的个人喜爱来开展美术科学的教学活动,有些甚至置教科书于不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行的问题。

三、改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具体对策

1.不断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建立健全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不断修订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同时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的空余时间来指导学生的作业。当前,单一的两课时的美术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前专业的学生完成自己作业的需要。鉴于这个问题,在原本的两个课时的基础上,每个周可以再增加两个课时,适量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课时,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建立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和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时间,起到训练学前专业学生的基本的绘画技能的目的。可以将美术课程逐渐细分为以下三大块:《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与应用》。这三大块既能突出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起到提高动手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术课时的增加,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深化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认识和掌握。

2.合理的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繁多的理论课程,而当前解决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的调整以及合并同一类别的课程。对于那些具有必然联系的重复性的课程应该做出合理的删减或者是合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美术的技能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3.逐渐实施学前教育的美术课授课老师的专业化改革。首先对兼职的美术教师进行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知识的相对集中化得培训,强化这些教师对学前的美术教育特殊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美术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得程度。其次,应该向自己所在的学院申请专门的有关学前的美术课程,不断壮大美术技能课的师资队伍。最后,还应该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以及途径,逐渐解决美术技能课授课教师的“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对教师得教学进行监控,并通过监控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同时还要求美术技能课的授课教师应该密切的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动向,并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所在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科学合理的调整或修正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