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例6篇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1

西方财政理论的代表是“公共财政论”,该理论产生于市场经济环境,着重研究在确保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如何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对市场体系存在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克服与矫正,以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等问题。也即西方财政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把市场失灵作为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把提供公共产品作为财政活动的基本任务,把满足社会大众的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把公共财政作为财政运行的模式,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的政治过程,从而建立起来一套关于财政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可见,产生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财政论”与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其理论内容为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提供了思路,我国应吸收、借鉴“公共财政论”的合理因素,充实、发展我国的财政理论。具体来讲,“公共财政论”中以下内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借鉴“市场失效准则”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它都能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比如在公共产品、外溢性(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风险与不确定、分配不公等现象存在的领域,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就失去了作用,“市场失效”便产生了。市场失效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而产生和存在的,许多市场失效的领域对于市场领域的正常有效运行和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对市场失效进行弥补,通过非市场的手段,依靠公共活动,依靠政府力量的介入,才能纠正市场失效的状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需有公共财政的存在。

公共财政之所以能够解决上述市场失效的问题,在于它具有非市场性的本质特征。公共财政的非市场性是指:非市场价格性、非市场分配性、非市场失效性、非市场盈利性等。作为政权组织的政府与私人和企业等经济组织不同,它可以凭借政治权力,以非市场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活动,达到弥补市场失效的目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公共财政是以通过非市场的方式,按非市场的程序,在非市场的领域,基于非市场的目的来开展活动的。这样,当市场本身无能为力,只能依靠非市场的方式去克服市场失效时,具有非市场性的公共财政不仅必须存在,而且能够发挥强有力的弥补市场失效的作用。

所谓“市场失效准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公共财政只能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市场失效的领域才是公共财政可以介入的领域,只有市场所要求而其本身又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活动,才是公共财政必须开展的活动,公共财政不应进入市场有效运行的领域,或者即使存在市场失效状态,但对市场运行没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失效活动,公共财政也不应介入。这样,“市场失效准则”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市场要求公共财政为其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二是要避免公共财政活动对市场活动的侵犯和危害,公共财政不应超越市场的要求行事。因为,公共财政直接表现为是市场的对立物和异己力量,具有对市场的直接危害作用,这决定了公共财政只能活动于市场失效的领域内,这点对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讲特别重要。

遵循“市场失效准则”是解决财政“越位”与“缺位”问题的关键。“越位”是指相对于公共财政的要求来说,财政活动的范围太大了,不该政府做的事,政府做了,不该财政介入的事,财政介入了,从而干扰了市场的正常活动。“缺位”是指相对于公共财政的要求来说,财政在一些该活动的领域没有活动,造成公共产品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直接管理经济,政府配置全部社会资源,财政包揽了一切大小事物,国有经济遍及各种行业,许多本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财政也涉足了,造成国有经济占线拉得过长,有限的国有资本无法支撑的局面。加上国有企业亏损面大,反过来又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同时,在许多领域,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财政投入的力度还不够,使这些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要解决上述财政“越位”与“缺位”的问题,必须重新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明确公共财政的活动是以“市场失效”为界限,必须重新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明确公共财政的活动是以“市场失效”为界限,财政所要解决的是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财政才能提供奖金支持。为此,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其充分体现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强化财政宏观调控的职能,建立规范的政府公共预算管理体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借鉴政府及财政的法治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济,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是市场经济和财产私有化的根本要求。“市场”的一个基本内涵可理解为是一个由具有独立地位和平等权利的社会成员自愿活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财产的“私有化”和经济主体的独立化,为市场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并在社会成员拥有自己独立的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形成“公共性”的范畴。它直接要求和决定了“公共领域”的存在及其运作状态,决定了公共财政的形成、存在。市场活动是由社会公众进行的,而资本是归社会公众所有、支配和运作的,所以,社会公众以法治方式对政府及财政的制约,也就是市场和资本对于政府及财政的制约,政府及财政的活动必须以无数的私人所构成的全社会成员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处于社会成员的根本制约、监督和决定之下,而不能由少数人随心所欲地主宰。正是通过法律形式,依靠法律手段,社会公众才得以真正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及财政的活动,才确保了政府及财政的行为必须遵循市场和资本的根本要求,才确保了政府的公共活动符合私人的根本利益。

虽然,我国的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但在现实中,这些宪法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执行和落实,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实际上仍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忽视和蔑视法律权威的举动仍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至今并未取得根本性进展,这是有其经济根源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西方自然经济下自然因素无力阻碍和否定市场因素自发成长壮大相反,我国计划经济下的市场因素缺乏否定计划因素而自发成长壮大的根本能力。此时缺乏在原体制机体内自发成长的基本能力,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扩张成为社会性的制约力量。这说明了我国市场化改革反而需要依靠政府力量从外部来推动,市场因素需要政府以非市场的方式来人为扶植和培育。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创建过程中起着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作用,这是与西方政府所不同的,也是我国政府行为法治化的特殊性和根本困难所在。可喜的是,经过20年的改革已使我国的市场因素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谈论我国政府行为法制化的问题,已初步具备了所需的经济基础。我国既然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进行法治建设,以配合并确保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财政行为法治化是政府行为法治化的关键,而政府预算法治化又是财政行为" 法治化的基本途径。因为,具有法律权威的政府预算能直接规范、约束和控制政府的具体活动,把政府行为和财政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我国法治化进程必须遵循这样的思路来进行:通过政府预算法治化来促进财政行为法治化,通过财政行为的法治化来达到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强化政府预算的法律权威,实现政府预算的法治化。为此,必须对我国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进行较大的改革,使其获得相应的法治内容。

三、借鉴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现代西方财政学的核心理论。所谓的公共产品是相对于个人产品而言,具有消费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的产品。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职能、公共经济、公共产品的主观价值与公共供应、外溢性及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公共产品论可供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公共产品论从财政活动的终点来考察财政。公共产品论将财政分析的视野从单纯的财政收支拓展到支出所提供的服务上,使西方财政理论真正延伸到了财政活动的终点上。而我国的财政理论对财政的分析,都只集中在社会产品或剩余产品的分配研究上。这种研究固然必要,但却有其缺陷,因为,财政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主要是体现在政府通过产品分配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也就是财政活动最应受到重视的“产出”,是社会全体人们“消费”公共服务时所获得的利益大小。而我国财政理论将财政局限于分配领域,没能将财政获得的结果当成是一种“产品”看待,这为忽视财政活动的最终效益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便利。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中存在只管花钱不管效益的现象,与这种理论上的缺陷是有关系的。所以,借用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并赋予适合我国国情的内涵,将我国财政理论的分析拓展到财政活动的终点,使之能用以表达并评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活动的质与量,对于提高我国财政资金和经费的使用效益,将是大有裨益的。二是公共产品最佳供应规模的确定方法。公共产品理论通过林达尔模型和萨缪尔森模型,针对公共产品不同于个人产品的特点,将私人经济的市场效率准则运用到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的分析上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力求对财政收支进行数理分析。从我国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政府和财政活动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西方的公共产品最佳供应模型提供了一种依据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来确定财政收支活动的方法,对其加以借鉴之有利于我国财政工作改变几乎只有定性分析而无定量分析的缺陷,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是“税收价格”问题。林达尔模型分析了两个消费者共同分担一件公共产品的成本问题,即每人在总税额中应纳份额应与他从该公共产品消费中所享有的边际效用价值相等。这就从价值论上解决了公共产品供应与其费用来源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是个人为享用公共服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从而在财政理论中直接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劳动价值论下,我国财政理论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税收价格论遵循了效用-费用-收税的思路去分析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对于从财政活动终端来控制财政收支规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这就是安排财政活动首先应考虑的是社会对政府的公共服务需求,然后是安排相应的支出,最后才是征收相应的税收。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我国的财政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四是公共产品论的财政体制观。公共产品论为,按照受益区域的大小,公共产品可区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区性公共产品,并且地区性公共产品内部还可以继续细分,这就为西方财政体制划分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即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或联邦政府提供,范围大小不同的地区性公共产品由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几个地区共同受惠的公共产品主要由有关地区联合提供。这与我国财政体制按全国性和地区性事物来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做法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公共产品理论讨论跨地区的公共产品、地区性公共产品对邻区的外溢性影响,并将上下级和同级不同地区间的相互拨款和补助与这些分析联系起来,体现了尽可能将政府活动的受益范围与其成本承担范围统一起来的思路,这对于克服我国财政体制目前统收统支没能完全打破的状态是有所帮助的。

四、借鉴社会抉择论

社会抉择论是西方财政学中特有的内容,是由西方的政府预算决策过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以大量篇幅探讨选举原则和选举制度对社会抉择和公共决策的影响,指出法定多数、简单多数和一致决定等投票优胜原则对社会抉择结果的不同影响。另外,它还分析了利益集团、政党、官僚机构及其人员的行为和活动对政策决策的强有力的影响,探讨它们之间进行选票交易所可能产生的结果,等等,所有这些是我国财政学所没有探讨和研究的。我国几十年的经济与财政活动的实践表明,国家对财政经济活动所起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极为巨大的作用,国家行为是可能违背客观经济进程的要求的,而且一旦国家行为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发生,国家的主观意志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是能够得到强制贯彻执行的,这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破坏。所以,我们不能依靠事后纠正,而应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法制制度,如何从具体的政治运行过程入手,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决定、制约和监督政府活动的政治程序及制衡机制。这也是纠正“诸侯经济”、预算外及体制外存在大量违规资金等财政混乱行为,克服财政活动中各种浪费、腐败、失误、低效等现象的根本办法。还有,我国国家预算具体运作程序仍然处于不规范状态之中,从预算的编制、审议、修正、通过、执行、追加、追减到最后的决算,人为主观的因素还太强,法律性和制度性的规范约束作用还太弱,这也需要我们借鉴西方财政学的有关内容,开展自己的社会抉择问题的研究。目前,我们应从财政理论的角度重提财政的属性问题。把重点放在政府决策和政治程序如何影响财政活动的分析上,广泛地全面地深入研究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权结构和权力布局,以及我国政府负责人、财政工作人员和其它政政权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对我国财政活动的影响,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财政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借鉴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就是在不同的项目或同一项目的多种选择方案之间,通过对其可能的效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项目或各方案可能产生的净效益,以决定该项支出成立与否,并从技术上保证成立的项目具有最大的净效益,从而保证公共产品供应效率的一整套技术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公共财政学中安排财政支出的一种主要方法,它首先要求确保稀缺性资源在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能够得到有效配置,确保社会资源能够投入到更为有效的部门上去。其次是通过对公共部门内部不同项目或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案加以比较分析,防止公共支出对资源的无效或低效使用。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公共支出中的资本投资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利灌溉系统、市区改造等项目的分析计算。作为安排公共项目的一种分析方法,成本效益法不仅要考虑项目可能发生的所有直接成本和效益,而且还应考虑该项目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不仅要考虑该项目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还要考虑它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此外,它还必须对该项目建设和运转后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影响加以估计。这是一种以单个项目为单位来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分析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从而使西方财" 政学能对非物质性的外溢性影响进行定价,如公共项目对人们的健康、娱乐等影响,也从边际效用分析上去得出其价格。成本效益法还设计了若干方法去衡量由于公共设施的使用所产生的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闲暇娱乐的增加等的“货币‘”价格。相反,我国的财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财政对非物质生产性投资效果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不可能去分析非物质产品尤其是精神产品的“价格”。但为了更好地评估公共投资所可能产生的的综合社会效益,将这些无价之物折合成“价格”,在货币这一统一的标准下来加以分析比较,会比仅凭某个领导的主观臆断更有客观依据,从而保证我国的财政投资更为有效。西方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单个项目为单位,这是由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成本收益应在本项目内部实现,公共项目也必须对照私人项目来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公私项目之间效率的直接对比,才能避免公共项目的低效和浪费,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我国应大力提倡财政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这是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所有企业都应成为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的客观要求。

最后,西方财政学成本效益分析中的具体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折现率把不同年份的价值折算为现值进行分析比较,充分体现了时间价值的观念,使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更具科学性。成本效益分析采用影子价格来计算公共项目的社会成本效益。所谓影子价格,即在生产消耗、价格等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某种资源增加一单位所能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实际上是市场性的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反映了资源(生产要素)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引入风险及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使其分析更切合实际。我国的改革开放导致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不确定的因素大为增多,价格、利率、汇率等随着市场的作用而不断变化,借鉴成本效益法中的相应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我国财政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效益状况。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2

论文关键词:投资者行为;理性投资;均衡市场

一、投资者行为理论形成与发展

自从经济学诞生以来,“经济人”思想一直统治经济学界。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如同“无形之手”支配着“经济人”行为,市场价格能够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均衡理论自从亚当·斯密创立以来,经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瓦尔拉斯及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的卢卡斯等人的深人研究,日臻完善,成为描述市场运作方式最全面、系统的理论。均衡理论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HarryMarkowitz)发表了题为《资本选择》的论文,运用收益、方差的分析方法,确立了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形成了最优资产组合的思想。该理论被认为是运用均衡思想建立的最早的资产管理模型。20世纪60年代,夏普(william sharpe)和林特(Johnlinter)与莫西(Janmossion)以资产组合模型为基础创立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模型)。该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单个投资者理性选择而形成的整体市场均衡,用证券市场线来描述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即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关系。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化解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则是单个证券对系统风险的敏感度(B值)。投资者依据所承担的风险得到相应的风险溢价。投资收益的正态分布和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是CAPM模型所揭示的均衡股票市场的实质。CAPM模型把均衡分析、理性选择运用到证券市场,把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看成是风险证券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来决定的,把系统风险作为风险概念运用到资本市场分析中,被称之为证券市场理论的革命。但由于CAPM模型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罗斯(Ross1976)认为,在平均分散的竞争性市场中,风险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在实证中是不可能测定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罗斯创立了投资者套利定价理论(APT模型)。与CAPM相比,ATP放松了假设条件,认为影响证券收益的不是一个因子,而是多个因子,证券的收益同影响收益的多个因子有关(因子模型)。投资人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寻找相同因子对相同股票产生不同影响的投资机会。因子模型表明承担相同因素风险的证券应是有相同的收益,而当风险证券的价格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就产生了套利机会,套利活动将改变证券的收益,使证券市场达到均衡。

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又一个分析视角是有效市场理论。如果说资产组合理论解决了均衡证券市场中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问题,那么,作为均衡市场的又一支点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则解决了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问题。早在1900年法国经济学家巴歇利尔(I~uisbachelier)就提出了商品价格的随机波动原理,商品的当前价格是对其未来价格的无偏差估计,商品的现在价格等于其未来的期望价格。1938年,美国投资理论家威廉斯(williams)提出了证券的内在价值是由未来股利的折现所决定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完全信息及理性预期判断股票的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反映市场的信息。1959年英国统计学家坎达尔(kendal1)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变动呈随机游走规律,证券未来的价格独立于当前的价格,价格变化完全是随机的,不存在特定的规律。1970年法码(Fama)在对过去的有效市场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有效市场理论框架,法码(Fama)给有效市场的定义是,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总是可以体现可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托宾认为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包括:有效信息、有效组织、有效评价。即在公开信息、市场无障碍条件下,证券价格能够被市场充分反映。

资产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构成了现代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基石。“理性人”与信息充分是其共同的理论假设,均衡市场和有效市场是其理论的结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的积累,基于理性分析的均衡市场分析范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遇到了挑战。首先,均衡市场假设的投资者完全理性及公开信息在理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质疑。AndreiShleifer认为投资者的偏好和理念符合的是心理学规律并不是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投资者心态”是基于心理学的启发,而不是贝叶斯理性的概念。其次,在实证方面,席勒(Shiller1981)发现股票波动不是简单“价格由未来红利净现值决定”所能解释的。就连法马也承认,基于证券过去收益所做的预测‘与早期的研究结论不相一致。正因为股票市场存在着许多均衡理论所不能完全解释的现象,激起了非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并非存在完整的线性关系,股票市场并非总是均衡的市场。因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理性,人们的投资行为仅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而且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与资产定价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影响力。

二、投资者行为理论要点及现实意义

(一)投资者行为理论要点

均衡证券市场理论由其前提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就研究方法来讲,均衡股票市场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为基础。

第一,从经济人和理性人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在行为动机上,投资者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行为方式上,能够在环境和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所以,证券投资者总是在既定风险条件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既定收益条件下寻求最小的风险。

第二,以“市场出清”为依据,阐述信息的作用以及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反映。首先,市场的信息是公开和真实的,不存在“非对称信息”;其次,信息的传播渠道是畅通的,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市场信息;最后,投资者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判断所获得的信息,不存在对信息反映过度或者反映不足。

第三,同古典经济学一样,均衡证券市场理论是在既定的市场制度下,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或者说,均衡证券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下,理性人的竞争与选择以及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是均衡证券市场形成的动力。

在既定的理论前提下,投资者行为理论得出的结论是证券市场是均衡的市场,均衡市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者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投资者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在既定风险条件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既定收益条件下寻求最小的风险。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3

1 企业统计分析在现代企业的作用

现代企业统计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分析;企业投入要素与经营状况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统计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总评价。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千方百计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的经济改革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的经济改革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

2 企业经营环境统计分析

(1)公司一般环境分析:①公司一般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识别公司一般外部环境主要因素、评价公司一般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描述公司的经济前景、估计公司的主要市场、确定公司的主地机会和威胁;②公司一般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识别公司一般内部环境的主要因素、评价这些主要因素和确定公司的优势和劣势;③评价公司一般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口、技术和自然生态等5方面;④评价一般内部环境的主要因素:资源因素和能力因素

(2)公司经营环境分析:①行业环境:7因素:用户、供应厂家、竞争对手、进入障碍(潜在对手)、替代品、互补品和政府直接调控。②经营实力:行业引力和企业实力,反映行业引力的特性主要有5类:竞争特性、需求特性、技术特性、增长特性和盈利特性;反映企业实力的特性有6方面: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生产/服务、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和一般管理方面来评价。

3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从宏观上讲,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与之相关联的还有两个范畴: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用。经济效果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经济效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有用成果之比。经济效益则是经济过程取得的经济效果与其带来的经济效用的总称,即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之比。较微观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等于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比。所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生产宗旨和生产成本。想要提要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1 生产方面

人们需要的量是宏观的概念,也许我们无法决定其多少。但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总值。提高企业的生产总值可谓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有效的一方面。企业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提高。

3.2 劳动力方面

劳动力质量的偏低明显会导致产品的质量、技术,进而影响产品的销量销售,使企业的收入降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劳动力的成本降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管理方面

企业要在险象丛生的现代商品经济市场中幸存且壮大,就必须让各方面的要素都协调以发挥最大功效。而这,就要依靠科学管理,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科学的财务预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实践证明,以财务预算为财务管理前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通过编制预算来分析效益目标和财务指标,也可通过预算来对此检查实际的执行情况,还可通过预算分析来寻找挖掘潜力、降耗增效的途径。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经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也是企业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的重要条件。

3.4 市场营销方面

市场是企业的起点有是重点,每一个企业都应高重视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广告活动的天地,产品市场是十分宽广的,任何一种产品,不可能完全适合整个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效益的共有性和互盈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通过一个好的广告来传播疏导,是不可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一个良好的广告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市场销售的重要策略。

3.5 资本运作方面

企业能否发展壮大有三个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资本。资本是助力企业壮大的兴奋剂,管理可以使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盈利潜力,创新可以保证企业在起跑线就领先于竞争者,得先发优势。而资本,能让企业快速壮大,从而让企业财大气粗多财善贾,更方便地市场竞争中操作。通过资本的科学运动,可以使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4

1.外部环境分析影响特种养殖的成败之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①国家的政策环境(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投资政策、技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②养殖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海拔高度、地理位置、气候、饲料资源情况等。③养殖者所从事项目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④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形势。⑤养殖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信息流通程度。交通便利、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特种养殖发展就快一些。

2.自身条件分析主要从养殖者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实力、市场开拓能力及融资能力等方面着手。

3.技术分析特种养殖的技术主要包括苗种繁殖技术、饲料配方技术、疾病防治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等。养殖者必须首先确认技术是否真实可靠,技术是否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养殖者应对所上特种养殖项目的技术是否系统、配套,是否能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

4.市场分析养殖者在上马时必须认真分析市场,切实弄清特种养殖产品的市场前景,保证特种养殖项目的健康发展。①市场需求量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对特种养殖所提品现时与潜在需求量的分析。②市场竞争分析,即国内外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的生产规模及发展动向的分析。③寿命周期分析,对特种养殖的产品寿命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④市场信息进入时间与价格分析,特种养殖的产品往往是全新的产品,存在一个适应市场,为市场所了解,所接纳的过程。因而养殖者应根据市场竞争、潜在的市场容量、市场发展等情况确定市场进入时间。同时,还要根据特种养殖市场和特殊性及产业发展规律,进行价格分析与定位,确保既能开拓市场,又能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5

经济法,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其与经济学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一种调整和规范一国经济生活中经济关系的制度安排,其依据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的具体内容涉及很多经济学理论知识,而经济法学家在研究经济法时必须借助的一定的经济学工具,否则对于经济法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具体说来,经济学于经济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学是经济法的产生基础之一

经济法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哲学原因。其中,经济学的发展对经济法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经济法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法产生于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在资本主义自由时期,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流地位,该理论提倡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只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就好。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限制竞争、阻碍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日渐显现,尤其是1929年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情况充分暴露出来,这表明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很难维持国家经济均衡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广泛、大规模地干预和调节经济,以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缓和矛盾,保障就业等等。在此背景下,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成了该时期主流经济学说。他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观点和政策主张。他认为,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只凭市场自动调节机制无法使经济均衡发展,要解决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国家必须介入、干预经济活动,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刺激有效需求。由于政府介入经济生活,打破了传统的市民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划分界限,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单纯的公法和私法手段都不能解决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需要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来调整,于是经济法应运而生。

二、经济学理论较多成为经济法研究范围

经济法研究内容涉及众多经济学理论,以下从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两个领域进行分析:

1.宏观调控方面

经济法作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一种制度工具,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而经济法的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一国的经济政策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法的这一性质与目的决定了经济法的研究范围包括国家为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中所涉及的各种法律规范,而这些经济法法律规范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当局相关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在法律上层建筑中的反映。而后者正是经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

一般而言,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包括:刺激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保障国际收支平衡等。要实现这些宏观调控目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形制定正确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这些政策和发展战略都需根据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如经济低迷时政府应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增加政府采购、增发国债、降级基准利率等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而在经济发展过热时则应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提高基准利率等措施以矫治经济发展过快和通货膨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须做到调控公平、调控适度和调控绩效,若不熟知经济学理论,不熟知经济发展规律和本国经济状况,很难达成这一目标。

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常采用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金融政策等手段。而这些经济政策确定化和制度化后,往往会上升为法律,从属于相应的财政税收法、产业法、计划法、金融法等。这样,经济法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政策,能够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增加。

2.市场监管方面

市场监管法中主要内容是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就是经济学关于竞争优于垄断,千方百计维护自由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的理论与政策。反垄断是这种经济理论在法律上最显著的反映。按照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是构成市场的三个基本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着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集中的市场结构,必然导致削弱竞争的市场行为,从而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的配置效率,因而市场结构是最主要因素。这种以哈佛学派为代表所形成的产业组织理论被称为结构主义理论,至今仍然是分析垄断的重要依据。①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理论开始受到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非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质疑,他们认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中,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效率作为市场绩效的重要指标,对市场结构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因而,高集中度未必一定导致垄断,因为高集中度仅表明市场主体有了实施垄断的优势力量,而真正构成市场垄断、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是市场主体滥用市场控制地位、构筑市场进入壁垒的行为。②由于这种理论注重对市场行为的直接分析,又被称为行为主义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为国家对市场竞争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随着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和法律也开始从规制市场状态向规制滥用市场行为转变。

三、经济法研究常以经济学为工具

1.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波斯纳认为“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③我们可知,“理性人”就是指有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只要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④最大化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是经济学得以建立的基础。

经济法具有社会本位性,它的目标就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以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⑤经济法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法和市场监管法中,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生产组织内部结构,建立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创造更大财富,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法的立法基础就是追求社会财富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兼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实现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同时最大化。

2.均衡

所谓均衡,是指由于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所形成的最大的习惯就是渴望把每一种社会现象描述为个体或团体在追求最大化目标的相互作用中所达到的均衡。

经济学关于均衡的分析正暗合了经济法的社会性和整体性。社会是由其众多的个体和局部组成,维护社会经济总体利益涉及到全社会同其各个体和各局部的经济利益关系,但个体和局部利益常常同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国家予以协调,应当在维护和不妨害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利益前提下兼顾各自个体利益。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处处体现和贯彻着兼顾各自利益的原则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精神。例如,经济法中的预算法、转移支付法需考虑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与中西部发展的均衡;而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就需考虑经营者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均衡;还有防治污染以及保护生态的立法则反映了眼前的经济发展与长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均衡。

3.效率

经济学中,效率的涵义具有多层次的内容,其中基本的内容指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围绕着资源和产品的高效率配置和利用展开的,效率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主题。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法的价值追求亦包括了效率价值,并在立法中予以体现。例如从效率的观点来看,过度的集中和垄断会带来经营管理的低效率,并严重损害资源优化配置,因而国家要禁止垄断和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反垄断法的基本理由就在于此。但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因其规模经济性较明显,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若也实施多个企业竞争,容易导致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大量浪费。我国《反垄断法》第七条亦有类似规定。再例如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依据是“市场失灵”,但政府权力介入市场经济后亦会产生“政府失灵”现象,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故而经济法中财政、计划、税收、金融等相关法律应明确界定政府的经济管理职权以及管理程序,引导国家适度干预。

总之,效率是进行“蛋糕分配”的前提,如果没有效率这块蛋糕,也就无法对蛋糕进行分配,公正也就无法实现。因此,经济法应当引导和促进人们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

四、结语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基本理论与内在精神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研究经济法问题,应当从经济到法律,再从法律到经济,而不是从法律到法律,从法学概念到法学概念。”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应当重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学习,以更深刻地理解经济法律法规的理论渊源和实践运用。

注释:

①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②臧旭恒、林平等:《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克伍克、怀特:《反托拉斯革命》,林平、臧旭恒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⑤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蒋安:《经济法理论研究新视点》,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地方高校经济法学科的教学研究》(09YB44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段春霞(1978-),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现为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市场经济效益分析范文6

以六大工程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今后林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这些建设工程都必须按项目管理和实施,因此现代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是林业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基础,但林业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决定了林业项目与其它一般项目有很大的不同。林业经济学等学科是林业项目的学科基础,其方法构成了林业项目管理的专业方法体系。林业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学科知识有全面深人的理解,并将其用于林业项目管理实践,才能有效地管理和实施林业项目。森林资源是林业项目最直接的产出,即使是生态林业建设项目,其生态效益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所实现的。正确计量和评估林业项目的直接成果—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林业项目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林业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林业项目经济计量方法

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一般可分为以产出为主导方向和以投入为主导方向两类计算方法。一般来说,新造林项目(如退耕还林项目)的投入数据比较准确,但对森林将来产生的价值量大多是预估的。大多数林业项目都是按照这种方法体系来计算林业项目的经济效益的。但从造林到森林成熟这期间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样长的时期内,森林的生长量、林木价格变化极大,其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改造项目(如天然林保护项目)的计量时,森林资源的数量和林木价格倒是比较明确,但过去几十年的投入又很难准确计量,甚至不可能计量。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林业项目的经济计量都是相对的,都不可能像一般建设项目那样准确。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的基本方法有市场价格法、收益法和指标法等。这几类方法构成了完整的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方法体系。

(一)市场价格法

市场价格法是指根据林木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或类似的林木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来计量林木资产价值的方法,可分为市场价格倒算法和现行市场价格法两种。1.市场价倒算法市场价倒算法是对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的一种间接计量法。它是按林木资产采伐后所获得的总收人,扣除森林培育及销售所耗的有关成本费用和各种税、金、费,以及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木材采伐和销售阶段应该获得的合理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的经济价值。这种方法是通过木材的市场销售价格来倒算求活立木资产的价格,即市场价格倒算法。一般适合对现有林业项目(如天然林保护工程)计量和当森林培育成本难以确认时使用。其计算公式为:Vll二W一C一F上式中:Vn一第n年生林木资产的经济评价价值;W一木材销售总收人;C一木材采伐和销售阶段所耗费的有关成本、费用和各种税费;F一木材采伐和销售阶段应得的合理利润。市场价倒算法是在对成过熟林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它计算简单,通俗易懂,而且与市场实际情况较为接近,比较容易被项目各方所接受。加上这种方法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市场价倒算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林业项目管理方法,特别是当项目对象所涉及的是成过熟林时,采用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在具体运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要准确掌握评价基准期时木材市场销售价格方面的信息。因为木材市场销售价格的高低,是影响木材销售收入和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评价价值的最直接因素,木材销价高则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评价价也高,反之则低。(2)必须合理地估算木材采伐和销售阶段所耗费的有关成本、费用和各种税费。在木材销售收人一定的情况下,木材采伐和销售阶段的各项支出将成为决定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评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3)必须具备当地准确适用的待评价林分各材种的出材率表等基础资料。2.现行市场价格法现行市场价格法是指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在现行市场上选择若干与评价对象相同或类似的林木资产作为参照物,并将评价对象与参照物进行对比分析,对两者之间在林分质量、交易条件、交易价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价林业项目经济价值计量评价价值的一种评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从=K•Kb•G•M上式中:Vn一n年生林木资产的经济评价价值;K一-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由林木生长状况、地力等级、地位等级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K。一物价指数调整系数;G一参照物单位蓄积的市场交易价(元/m3);M一被评价林木资产的蓄积量。在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备的环境下,现行市场价格法适用于所有的评价对象。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交易案例的一般林业项目评价而言,其运用极为广泛。但其应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l)具有充分发育而且十分活跃的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交易市场,存在着众多(一般要求三个以上)具有可比胜的参照物;(2)被评价林木资产与参照物相比较时所需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而且可以量化。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其它林业项目经济计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也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被评价林木资产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造林时的现值,然后求出林木经济价值的计量评价方法。商品林建设项目的经济计量最适用这类方法。收益现值法根据不同的估算方式又可以分为收获现值法、收益净现值法两种。1.收获现值法收获现值法是指预测和估算林木资产在主伐时的收益加上间伐时纯收益折算到评价时的折现值,再扣除到主伐期间所支付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折现值后的差额,作为林木资产的评价价值。收获现值法主要是针对林龄为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商品用材林的特点而提出的,是中龄林和近熟林资产评价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从林木资产为其经营者创造收益的能力为出发点来评价林木资产的价值,与该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值较为接近,特别适用于中龄林和近熟林项目资产评价。当n二0时,上式的折现系数(卜P)”一”变为(卜P)“,这时计算出的结果就是新造林的收获现值。2.收益净现值法收益净现值法是指将林木资产在剩余寿命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林木资产的经济计量值。收益净现值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在未来寿命期内,每年的收支情况都较为稳定的林木资产的评价,比如那些已经进人产笋期的竹林和已经进人产果期的经济林等。至于一般的用材林资产,虽然在其经营期内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和各种相关费用,但它除了在抚育间伐和成熟采伐时有收益以外,其它时间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所以实际中较少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收益法计算的基点都是把将来的收益和支出按一定的利率折现到评价时的价值。这类方法又称为前价法。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种后价法,又称林木费用价。即根据林木培育所需费用的后价合计而计算的林木经济价值。也就是将林木培育经费(地租、造林费、管理费等)的后价与这个时期采伐等收益的后价之差计算而得。其原理与前价法相同,只是计算时期的基点不同。林业项目管理中主要采用前价法。#p#分页标题#e#

(三)指标法

在上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可衍生出许多经济和财务评价方法或指标,而这些方法和指标往往更易为非林业行业的人员所熟悉和接受,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指标法是林业项目经济计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如:收获现值法中能使vn=0的利率P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收获现值除以成本现值,即vn/I艺Ci(1+P)‘]就是净现值指数。如果A、是第i年的财务收人,则计算出的Vn称为财务净现值,P称为财务内部收益率(%);如果A,是第i年的经济收人,则计算出的V。称为经济净现值,P称为经济内部收益率(%)。这两个指标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林业项目评价时最常用的指标。而按产值计算的V。又称为项目总产值;按年或面积计算的V‘1又称为年平均产值或单位面积(亩或公顷)产值。这些指标还有许多种。在实际进行林业项目评价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需要特别指明的是,从经济本质看,项目经济效果指标分为相对经济效果指标和绝对经济效果指标两大类。前者主要有内部报酬率、净现值指数以及资金盈利率等指标,它们主要反映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林业项目的投人产出比率;后者主要有项目总产值、净现值、净收益等指标,它们主要说明项目的净产出量。这两类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项目的经济效果。而用不同种类指标所反映出的项目的经济效果往往是有很大差别的。在林业项目评价时究竟采用哪类指标或以哪类指标为主,必须根据项目目标来确定。在林业项目管理工作中,对不同林业项目经济计量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l)不同项目计量时必须采用同一种方法,这样才有可比胜;(2)计量所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是能够收集到的;(3)所采用的方法必须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二、林业项目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是指在经济计量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的经济分析,并以此作为项目决策实施的依据。林业项目经济评价一般可分为项目总体经济评估和个案经济分析。前者主要用于从整体上反映项目的经济效果,而后者则更多地用于对项目区内某一子项目(如某一树种、某一林种或某一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子项目)的经济分析。通过项目总体经济评估和子项目经济分析就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清晰而准确的科学依据。上面所介绍的林业项目经济计量方法都是针对某种单一的林分而言,它们只是项目经济评估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林业项目并不是由单一的林分构成的,项目区的情况都比较复杂。一个林业项目往往是由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不同树种乃至不同经营目的的子项目所组成。对具体林业项目还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经济评价,这样才能对项目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林业项目经济评估可采用指标法和动态分析法。指标法(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简单易行,但它只能反映林业项目某一时点上的经济效益;动态分析法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但所需资料多,计算比较繁杂,在某些项目区,特别是某些集体林区不大具有实际操作性。下面用一个实例说明林业项目综合经济评价的方法和计算过程。该项目是在南方某集体林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经济评价的目的是对该林区商品林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本案例数据均为当年数据。因此林木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偏低,经济效益评价值也偏低。但方法是可以通用的。

(一)项目区经济效益评估

林业项目经济评估是指在对项目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投人产出分析,以便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项目区整体经济价值计量经济价值计量就是采用上述经济计量方法对项目区整体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它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该项目区为集体林区,有林地面积为0.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立木蓄积77.13万m,。此处所指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或能通过市场实现的经济价值。由于当地市场发育较为完善,故对项目区的这一部分经济价值按现行市场价格法来计算。项目寿命周期为9年,项目区直接效益年均总价值为1177.88万元,年均每亩经济价值154.8元。2.项目区经济效益评估林业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就是对项目经济效益计量结果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分析。林业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经济活动过程。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该项目加以分析。

(l)项目区总体效益总评估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效益价值按市场价计量的总量为年均1177.88万元。项目寿命周期(9年)内总效益为10600.92万元。项目总投资1600.61万元(包括资金和投劳),总利润为9000.31万元,年均1000.03万元,资金利润率为56.2%。

(2)不同林种经济效果及生产力评价根据样地调查,项目区主要林种的生产力如下:样地调查表明,杉木蓄积量和年均生长量最高,松树最低。杉木年均生长量分别比阔叶树和松树高18%和46%。不同林种生产力和经济效果计算表明,经济林产值高、利润多、经济效果好,并且还有收效快、受益时间长、产品经济价值高的特点。(3)不同树种经济评估由于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产品经济价值的差异,其生产力和经济效果各不相同。通过分析计算可知,马尾松最小,杉木次之,阔叶林最大。各树种主要经济效果指标见下表。计算结果表明,杉木实物生产量最高,但阔叶树林价高,故其价值生产量最高;杉木每亩成本最多,但因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因此按蓄积计算的成本又最低;阔叶树单位面积利润最高,资金使用效果也最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松树适应性强,培育成本低;杉木生长量大,蓄积量高;阔叶树市场价格高,资金使用效果好,各有所长。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只有根据项目目标和林木经济特性正确选择树种,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项目区整体经济评价和对不同树种的经济效果分析可以为项目提供全面的评价决策依据。但为了进一步掌握项目的经济效果,还可以对具体树种的经济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更详尽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采用指标法(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和动态分析法进行计算分析。

1.指标法

该项目区杉木是目前造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树种。因为杉木大多为中龄林,目前还没有采伐,因此对杉木的经济评价采用了市场价倒算法。据几个乡村林场典型调查,15年生杉木林,平均每亩成本55.70元,其中投工费45.20元,占成本的81.巧%。造林成本每亩22.30元,占总成本的40%,而营林阶段成本33.40元,平均每亩每年才2.27元。根据样地调查材料,巧年生杉木每亩平均蓄积7.245m’,按国家规定的杉木山价390元/m’计算,活立木价值2825.5元/亩,亩获枝梗2530公斤,产值224.2元,其它副产品产值52.1元,每亩产值合计3101.8元,平均每年206.7元。(注:按当年价格计算)巧年生杉木经营净现值为242.70元,内部报酬率15%,大大高于国家中长期农业贷款年利率(3%),盈利率是较高的,这说明其相对经济效果是好的。但因当地杉木为粗放经营,单位面积的投人和产出都不高,且生长期长,为15年,因此虽然其相对经济效果较高,但绝对经济效果并不高。当地种植一亩水稻资金盈利率为23%,林业的相对经济效果好于农业,但如果从绝对经济效果来考察,杉木单位面积的产出和纯收益都低于水稻。就一般情况看,大多数林业项目都是相对经济效果高(主要反映在内部报酬率高),但绝对经济效果低(主要反映在单位面积纯收益和净现值低)。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林地质量低于农田,且林业单位面积投人少,林业生产周期长决定的。但林业生态效益却远非其直接经济效益所能比,在林业项目经济评估时绝不能忽略林业的这一基本特性。#p#分页标题#e#

2.动态分析法

按照经济学原理,应该根据生产函数理论的相关方法分析项目的动态经济效果。现用生产函数方法进行分析。按照生产函数理论,当生产函数(包括投人函数、产出函数等)的边际增长率为零时,函数有极值。因此可按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时求得其极大值。如果能够拟合出林业投人产出的生产函数模型,则可再求其一阶导数为零时函数的极值。但由于林业的投人并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统计项目区培育森林的过程中各年的准确投人,因此也很难拟合出其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故可用动态列表法寻求其生产函数的极值。下面用列表法分析该项目区杉木的经济效果,其投人产出曲线如下图所示。式中:投人(投资)函数C(x),产出(效益)函数F(x)。从上图可知,8年前C(x)>F(x),即投人大于产出。第8年时,c(x)=F(x),投资与产出相等,即投资回收期。第8年以后,F(x)>C(X),则开始赢利,其边际效益见下表。根据生产函数理论,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时该函数有极值。从杉木边际效益表可知,第21年时平均每元投资可获产值66.6元,即{F(x)/C(x)}’=0,此时投资产值率最高;第24年时,{CF(x)一C(x))/C(x)}’=0,此时投资利润率最高,平均每元投资可获51.6元;第18年时,dF(x)/d(x)一O,此时林地生产率最高,平均每亩林地每年林产品利润为274.65元。基于上述计算分析,就该项目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初步结论为:杉木培育期为21一24年时,资金使用效果最好;培育期为18年时,林地生产率最高。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周期。

三、结论

1.林业项目经济计量应根据林龄、森林培育投人历史资料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所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