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例6篇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1

【关键词】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日常优化长期优化发展方向

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是建设移动无线网络的重要工作,也是移动无线网络规划和移动无线网络建设过程后,日常的重要工作内容,网络优化是移动无线网络稳定运行、提供高品质网络服务的质量保障。移动无线网络优化贯穿于移动无线网络的运行周期之中,在移动无线网络用户日益增多,移动无线网络容量逐步增大,移动无线网络压力渐渐增强的背景下,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以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为主导的技术内容就成为电信工作的主体,要提高对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科学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思想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形成对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更好地指导。做好实际的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要以具体的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出发,在全面、科学掌握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主要构成和,形成系统、科学的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日常工作和技术体系,牢牢把握未来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中技术运用和管理强化,达到提升移动无线网络优化质量的目的,使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更能适应各种问题和变化,以便在新时期为移动无线网络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

一、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概述

1.1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

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是电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完善,由于当前移动无线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阔,用户数量日益增加,所以客观上形成了对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内在需要。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是指:指对当前移动无线网络进行检查和测量,通过数据采集、用户反馈展开对移动无线网络的故障和隐患分析,找出影响移动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因素和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调整方法和处理措施,使移动无线网络达到更好地运行状态,更好地为各类用户提供移动无线网络服务,达到挖掘移动无线网络资源,提高移动无线网络合理利用效率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动态的变化,传统的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优化工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阔,优化工作的概念外延越来越扩大,随着网络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1.2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移动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是对现有移动无线网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补充,是促进移动无线网络合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适应电信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提高移动无线网络整体功能和质量的必然过程。

1.3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构成

科学合理地运用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就必须对移动无线网络和优化工作涉及的技术进行彻底研究,要掌握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结构和内涵,在提高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人员责任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技术提升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水平。当前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主要的技术构成有:移动无线网络拓扑技术、频率优化技术、干扰控制技术、覆盖优化技术、话务均衡技术、切换性能优化技术等几个方面。科学合理优化移动无线网络必须掌握上述技术,进而改善和优化移动无线网络的效果和目的。

二、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内容

根据电信工作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一般有三种主要内容和类型,即:日常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和维护、中短期移动无线网络优化、长期移动无线网络优化。

2.1移动无线网络的日常优化

日常优化工作是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主体,网络系统在日常是需要进行维护的,移动无线网络的日常性的优化维护主要包括数据的统计和配置数据的提取与保存、道路的测试、处理断站、处理用户申告、监测基站性能指标和告警、新开站入网测试和性能跟踪等,对网络的日常性优化维护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

2.2移动无线网络的中短期优化

中短期的优化工作主要包括对问题较为集中的地方采取整体的解决方案,对网络数据做定期的核查,对新出的话务问题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在小范围内调整网络结构划分不合理的部分,评估整体网络的测试性能等。

2.3移动无线网络的长期优化

长期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包括:相关人员综合预测网络规模、建设及收益等,作为决策部门的依据。为新业务的开发、实验和开展提供网络材料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对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策略进行指导。给网络的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保证工作能有序而且高效的开展,就必须要有合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为其提供保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对工作流程进行总结和完善,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网络优化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性能指标分析、覆盖调整、参数修改、道路测试、频率调整、新站入网、断站处理、数据采集、告警处理、用户申告处理以及应急通信保障流程等。

三、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随着移动无线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将来4G、5G技术的逐步应用,移动无线网优化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应该在以往的优化移动无线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使用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新的方法,通过更多的手段收集更多的材料和信息,不断拓展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空间,提高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未来的网络优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智能优化技术、资源利用率优化技术、海量测试方法、数据业务端到端的优化方案、优化专家系统平台等方法提高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质量。这些技术是参考目前网络优化的工作现状,对网络优化工作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优化的发展空间较大,未来可以加大网络优化工作的研究和投入,进而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把握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方向,形成移动无线网络优化顺应时展的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无线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分为移动无线网络规划、移动无线网络工程建设、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三个主要环节,这三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循环往复形成电信的螺旋式上升的进程。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移动无线网络基础稳定、提高移动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看到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长期性,应该在掌握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概念,了解移动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构成的基础上,形成移动无线网络优化的有效方法,在把握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更好地为移动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实际的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的要点,要在重视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同时,形成新时期移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新方法,更有效地促进电信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切实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翼.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10)

[2]王鸿艳.浅议W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

[3]李维鹏.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流程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2

一、并机入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增添了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2001年秋季,在镇党委政府和镇教体办的鼎力支持下,学校率先启动了“教育网络组建工程”,争取各方面的协助,教师集一部分,学校拿一部分,多方筹备资金,购置了90余台电脑;实现前勤一线教师人手一机,初步组建起了校内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并且一并接入Internet,实现校园间的网络沟通、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的联系。教师积极学习、使用网络技术,结合学科教学,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应用。在学校教务处引导下,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先后建立自己的备课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网络备课、科内教研等网络教研活动,纷纷建设了网络备课资源库,各科教师及时上传电子备课、多媒体课件、作业、单元测试、教研信息等教育资源。许多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主题教育网站,与学校教育平台互通有无;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平台,又充实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学科教学网络化,实现了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迅速整合;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全面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推动了学校教育网络化发展。2002年春,学校又购置30余台电脑,实现了全年级电脑进教室,组建了“网络教育班班通”,推动学校教学网络发展更进一步;实现了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同步发展,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与课堂学习资源共享化,方便了课堂教学,方便了任课教师的教育管理。同科教师之间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不同学科之间实现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共享,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也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使用,共同撑起全县城域教育管理网络。2003年春,学校领导审时度势,精明决策,开拓创新,组设了沂源县最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用微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至此,学校教育网络建设再上新台阶,走在全市的前列,先后创建了县、市级信息技术先进学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

二、网络研修,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

教育网络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推陈出新,教育网络促成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促成专业发展信息化。2008年秋,学校开始组织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远程网络研修,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课程整合和多媒体教学,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网络研修陆续展开,各科教师分批次、分层次逐级参加远程网络研修。通过网络研修,利用互联网组建网络学习新班级,不用出校门就学到了新的教育知识,领会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教师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网络研修省时省力省心,方便快捷新颖。在研修平台上,倾听专家讲座,领略教育大家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教育同行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抒己见,探寻教育规律,推荐教育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化教育建议,相互学习,互学互帮,互相借鉴。借用网络研修这种学习形式,自2009年始,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也在改进,全部实施网络研修学习,采用网络报名,教师在线网络学习、看视频、网络作业、网络评论、在线考试检测,不出门就可以完成教育培训,既给学校教师培训节省了开支经费,又促成教师培训走向程序化、规范化,走向信息化的管理范畴。网络研修,把教师队伍发展建设领进快车道,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记录着教师专业成长足迹,承载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在网络研修的鼓励下,教师争先恐后地建立了网络教育博客、班级教育管理论坛(BBS)、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等优秀教育网站。教师们辛勤耕耘,务实求真,精益求精,编织着一流教育网站。充分借用网站,开展课堂教学,深入教育科研,反思教学过程,记录班级管理日志,编写教育反思,整理教育札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迅速发展为反思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朝着反思型轨道前进,开始走向规范化发展,走向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网络研修,就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网络研修开辟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纪元。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33-02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网或者各种无线网作为接入网络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终端和接入网络以及由于终端和接入网络的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应用。[1]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技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兴产业。以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迅速兴起,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移动互联网领域课程的学校非常少,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当中。传统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普及率增长幅度与2012年情况基本一致,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较高的手机上网比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市场加速“重塑、培育、共建”的一年,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让出租车市场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端网站的日均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人次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均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3]4G的商用,虚拟运营商的进入,无不显示着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行业变革。移动硬件普及、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张将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内源动力,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加也将为市场竞争注入鲜活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市场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与培养情况

1.人才需求情况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硬件,一类偏向软件开发。从目前的招聘需求来看,后者的需求更大。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包括手机终端游戏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和其他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等。移动互联网人才通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最大特征和基本要求。第二,复合型人才。移动互联网本身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行业,并且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多样化的应用,因此移动互联网人才复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三,学习适应能力强。移动互联网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一个新的应用可能很快得到普及,也可能很快走向没落,所以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2.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移动互联网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供需失衡状态,缺口比较大。高校的培养机制、专业设置和市场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并没有“移动互联网”专业,目前国内一些学校都是依托相关专业开设移动互联网方向。就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国内高校都偏向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向。

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紧跟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和尝试。

三、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网具有自己特有的行业特征,所需求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移动通信技术,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对最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骨干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采取向社会问卷调查,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与历届毕业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弄清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及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根据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对专业课按不同的方向实行分专业培养并设了专业方向类课程,重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模块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专业方向上将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分为通信网络和通信软件两个方向。

(2)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平台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国防与安全教育模块、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块和通用基础教育模块组成。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教育平台,是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教育平台,分为两个方向,即:通信网络方向和通信软件方向。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4%。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近几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了引进、培养、访问交流等几个环节,并且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有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100%。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我校属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擅于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来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已有5名教师到深圳NC中兴通讯学院进行课程培训,实现了教学内容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步更新,保证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效性培养。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4]我校在2007年投资200多万元与中兴通信和H3C公司联合建设了通信工程实践基地。[5]整个通信工程实践基地包括程控交换平台、智能网平台、光网络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数据通信平台五大系统,并提供包括中兴通信的NC程控交换、网络通信工程师认证,以及H3C的数据通信工程师认证。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建设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业界,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具备了针对此类系统设备的上岗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链接。今年我校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签订了大学计划项目,共同建立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实验室,还将建设“Android平台仿真开发实验室”,可以给通信软件方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

四、总结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本文从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10):30-36.

[2]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2004.

[3]杨.2013年移动互联网回顾与展望[J].电信技术,2014(1):7-9.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4

1 网络优化基本概念

1.1 网络优化目标

所谓网络优化,一方面是要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覆盖不好、通话质量差、呼叫困难、无法接通、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以及数据业务性能不佳等问题予以解决,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状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网络整体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以适应需求和发展的情况,最大地发挥设备潜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所以,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投入运行的无限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WWw.lw881.com因此,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2 网络优化内容

网络优化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网络发展全过程的长期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作,包含一系列优化方式,包括覆盖优化、话务量优化、设备优化、干扰信号分析和资金的优化使用等。网络优化要解决的是改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优化”主要包括天线优化和设备故障优化等工作。“软件优化”主要指频率优化、无线参数调整和配置参数核查等内容。

2 网络优化分析

网络优化分析是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路测、系统采集等各方面获取来的网络测试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测算,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从而为进一步制定网络优化措施提供基础。以下列举一些日常维护中主要的网络优化的分析内容:

2.1 掉话分析

掉话是指移动台通信发生中断,它是一种严重的网络故障现象,掉话率是评估cdma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通过信令分析判断导致掉话的直接原因并不困难,但要确定造成掉话的深层原因还必须对测试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

按照协议规定,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台和基站之间需要有闭合的信令交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信令交换失败,移动台就不能正确调整它的发射机,结果或者是重新初始化或者是返回空闲状态,移动台中维持着一个计时器,以限制允许诸如接收到坏帧这样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当计时器到期时,移动台会关闭发射机,并返回到初始状态,这样即发生了掉话。

2.1.1 移动台掉话机制

移动台坏帧:移动台接收到12个坏帧后会关闭发射,在连续收到两个好帧后会重新激活发射机。

移动台衰落计时器:t5衰落定时器到时,移动台关闭发射,并宣告前向业务信道丢失。

移动台证实失败:移动台在传送了min次消息后仍未收到证实,则移动台重新初始化。

2.1.2 基站掉话机制

无线设备制造商可能会制定与移动台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类似的基站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这些机制由各制造商执行决定,在协议中未作详细规定。cdma2000协议规定,基站需要持续地监听每一个反向业务信道,以确定呼叫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如果基站检测到呼叫不在激活状态,则基站将断定反向业务信道丢失,基站向移动台发送释放指令,一旦基站发送了释放指令,则向所有的呼叫控制实例发送释放指令,并进入释放子状态。

2.2 接入失败分析

当移动台拨打一个电话号码时即为发起一次呼叫;由无线网络用户发起的呼叫分为移动台到固定网络的呼叫和移动台到移动台的呼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呼叫建立过程不能在主叫方与被叫方建立连接,这种情况就成为一次接人失败。移动台发送起呼消息之后,经过以下5个关键步骤完成业务连接。

第1步:基站必须对收到的起呼消息进行证实,即在寻呼信道发送确认消息。

第2步:基站必须在给移动台分配业务信道后,在寻呼信道上发送信道指配消息,同时在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

第3步:移动台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开始识别前向业务信道,通常移动台应在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200 ms内识别前向业务信道。

第4步:在成功识别前向业务信道后,移动台开始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基站在识别反向业务信道后必须发送证实消息。

第5步:基站发送业务连接消息给移动台。

以上5个步骤中每一步的完成可以被称为一个关键点,无论哪一步出错都会造成接入失败。而每个步骤出错的可能原因都很多,这就要求对各种可能原因进行一定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掌握这个过程还是不难的。还有一个有效的分析接人失败的方式就是从分析信令人手,通过其中的一些关键信令将问题迅速定位到上述的5个关键点中的某一个,然后再结合其他测试数据找出问题所在。除信令流外,我们还需要观察其他测试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需要观察的测试指标主要包括: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和导频强度。

2.3 软切换失败分析

软切换过程:

(1)当邻集或剩余集的某一个导频的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并且把该导频列入候选集。

(2)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者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3)移动台将该导频列入激活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4)当激活集中某一个导频的强度低于t_drop时,它所对应的切换去掉计时器开始启动。

(5)当切换去掉计时器期满时(即t_tdrop超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6)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7)移动台将该导频引入候选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软切换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移动台发出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却没有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

(2)移动台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却没有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对软切换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仔细观察路测数据中服务小区导频强度的变化情况。因为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服务小区的ec/io太低,而别的导频则很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在一个新的导频上重新初始化:当移动台在导频a上发生系统丢失,然后很快在导频b上重新初始化,可能说明导频b足够强,应该在此之前进行切换。

(2)从邻集的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3)从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4)如果以上的方法都看不出可用的导频,那么对所有导频进行扫描就是最后一种方法。

引起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资源分配问题。系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软切换,但可能所有的资源都用尽了,这时就会发生切换失败。可能的原因有:t_drop太低;t_tdrop太大;切换允许算法的有效性太差。

(2)切换信令问题。假设系统有可用资源而切换允许算法没有对切换造成干扰,那么软切换是否成功还依赖于切换信令消息是否及时地发送和接受。

2.4 高误帧率分析

当移动台或基站接收到一个数据帧以后,要进行crc校验,得到帧速率并检测帧是否错误。所谓误帧是指检测到比特错误或无法检测出帧速率的数据帧。误帧率就是指误帧的数目占总帧数的比例,是衡量语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语音质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量,很难进行客观评估。然而语音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误帧率有关的,而误帧率则可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当系统的误帧率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细致地分析以查明原因。

3  网络 优化的分类

3.1 覆盖优化

网络覆盖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势的关键,为了全面提升网络的覆盖水平,达到在最少的投资条件下实现无线网络设计目标,即最合理的基站布局、最佳的参数设置、最大的网络容量、最小的干扰水平以及最高的网络质量,应进行完善的覆盖规划设计和优化,认真考虑系统的用户分布情况,合理地设置基站数,对cdma网络的前反向覆盖、导频ec/io和切换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2 容量优化

随着网络内用户的不断增加,系统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某些局部地区可能会频繁发生话务量拥塞。容量优化的目的就是解决网络内的话务量不均衡的问题,使得整个网络内的业务负荷保持均匀。尤其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要考虑人口的流动特点,而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又会在某些时段出现突发性的话务量。进行容量优化需要对基站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于既存在容量问题又存在覆盖问题的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基站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网络内的某个基站话务负荷很重,经常出现话务拥塞,而周围基站的话务量又相对较低,就说明明显存在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解决由于软切换对系统信道资源的浪费问题。通过调整软切换参数降低软切换比例。如果软切换比例并不高,那么就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和方向角,使该基站的话务量能够分担到周围其他话务量较低的基站上。在调整时要特别注意兼顾对覆盖的影响,需要反复进行测试和调整的过程。

3.3 导频污染和干扰优化

导频污染具体可分为导频相位污染和导频强度污染两种情况。导频相位污染是指一个小区的导频相位偏移经过传输时延后落入当前移动台激活集内某导频的搜索窗内,且该导频超过一定强度,致使移动台误认为是服务导频,从而对解调形成干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比较少见。实际网络中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导频强度污染,它是指当移动台收到超过3个以上ec/lo强度大于t_add的导频,而由于移动台的rake接收机最多可以解调3路信号,所以多余的强度导频就对移动台的信号解调形成干扰,工程上所说的导频污染通常是指这种情况。导频污染可以认为是来自cdma系统内的下行干扰,会严重影响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解调,情况严重时常常会引起掉话,因此是cdma无线网络优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除导频污染这种来自cdma系统内的干扰外,可能还存在一些来自系统外的干扰,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实地测试,对干扰源仔细查找定位和排除。

导频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1)以路测数据为依据来优化系统运行以减少导频的数目,或在导频污染区域调出一个主导频来。

(2)对于导频相位的污染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改善pn偏置分配,如选择合适的pilot_inc和有效集搜索窗口大小,以及将相同偏置指数的导频置于尽可能远的位置,以使干扰主导频位于有效集中的导频搜索窗口之外。

3.4 切换优化

切换性能优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切换失败的网络故障和对切换比例过高等性能不佳的状况进行优化。

在对软切换失败故障进行优化时,首先应先按照对造成软切换失败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如果由于覆盖问题和导频污染造成的,那么应按照覆盖或导频污染来进行优化,如果不是这两方面的问题,那么切换失败多半与切换参数的设置、邻区列表的设置以及搜索窗的大小有关。对软切换参数的调整和软切换性能的优化,应根据网络负载变化情况周期性地进行。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5

关键词:移动通信;IP节点;技术分析;探讨;节点处理

一、移动 IP的工作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固定的场所通过固定的线路进行网络通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象使用手机那样,在移动中实现对网络的不间断访问、在移动中享受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各种服务,毕竟手机提供给我们的服务还是太少了。本文所要讲到的移动IP技术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简单的说,移动IP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它能够保证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在不改变现有网络IP地址、不中断正在进行的网络通信及不中断正在执行的网络应用的情况下实现对网络的不间断访问。

移动IP的这一特性特别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因为只有无线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很难想象在有线网络中计算机怎样才能在既不改变自身IP地址又不影响正在执行的网络应用的情况下从一个网络链路移动到另外一个网络链路。可以说,无线网络技术与移动IP技术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无线网络为移动IP的实现提供了适合的环境;另一方面,移动IP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无线网络中的漫游功能。

另外,移动IP的目的在于实现移动过程中的不间断网络访问,而不单纯是可移动设备对网络的访问。为了方便下面的介绍,有必要先将移动IP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概念描述一下,这几个概念包括移动节点(Mobile Node)、本地链路(Home Link)、移动节点的本地IP地址(Home Address)、本地(Home Agent)、外部链路(Foreign Link)、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外部(Foreign Agent)、隧道(tunnel)。

二、 移动IP节点在移动过程中通信的实现

在介绍移动IP的工作原理之前,要为外部链路上的移动节点分配一个转交地址,使用隧道进行IP数据包的再次封装。因为经过再封装后的IP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为外部链路上的IP地址,因此有利于该数据包通过正常的路由途径从本地传递给位于外部链路上的移动节点,这样就不需要对本地与外部之间的路由器做改动了。

发现(Agent Discovery);转交地址注册/取消注册(Registration/Deregistration);数据的收发。判断移动节点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本地链路,还是外部链路;检测移动节点是否从一个链路移动到了另外一个链路;当移动节点确定它位于外部链路上时,获取一个转交地址。

1.移动节点的工作方式

搜索:搜索是移动节点能维持正常通信的前期工作,通过搜索移动节点首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注册:移动节点确定自己在外地链路的时候,循环给家乡带理发送一个 UDP 包,通知它自己当前的 IP 地址,即外地链路取得的转交地址,直到收到服务器的应答消息。

注销:移动节点重新回到家乡链路的时候,循环给家乡带理发送一个 UDP 包,直到收到家乡的应答消息。

接收数据包: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接收数据包和固定节点的工作机制完全一样。

发送数据包:如果移动节点确定自己在家乡链路上,它象固定节点一样,使用 TCP/IP 协议,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额外处理,直接发送;否则,移动节点会发现要发送的数据包的源地址是当前链路的转交地址,因此,它先将发送包源地址修改为家乡地址,然后再发送。

2.注册、注销机制

移动IP的注册过程在搜索之后。此时,移动节点已经可以判断出自己的位置,是处于家乡链路还是处于外地链路。当移动节点发现它的网络接入点从一条链路切换到另一条链路上时,它就要进行注册。另外,由于这些注册也有一定的生存时间,所以有些时候,移动节点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它也要在现有注册过期时进行重新注册。

移动IP的注册过程是:通知家乡它在外地链路取得的转交地址;使一个要过期的注册重新生效;在回到家乡链路上时要进行注销操作。

3.传递数据包的选路

根据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进行数据包选路的技术,这是移动IP的最主要技术之一。我们必须考虑两种情况:移动节点连接在家乡链路上时和移动节点连接在外地链路上时。后一种情况还有两种情形:移动节点采用的是转交地址还是配置转交地址。由于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事实上的标准协议,并且IPv6不存在地址空间问题,因此,在IPv6下,移动IP将没有外地。

当注册工作完成之后,移动节点无论漫游到Internet的任何地方,都会通过注册机制通知它的家乡它目前所取得的IP地址,使得家乡能够转发那些试图与它通信的网络节点给它发送的数据包,这里,我们不关心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是如何取得配置转交地址的,我们假定移动节点已经通过某种办法得到了一个外地链路上的配置转交地址,然后将这个地址通知给它的家乡。我们这里不考虑家乡如何将送往移动节点的数据包通过隧道路由给移动节点,这部分工作是另一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内容,我们仅仅考虑移动节点需要做的处理。由于数据的通信是双向的,因此,处于外地链路上的移动节点涉及的工作就分为接收数据包和发送数据包两大部分。

4.搜索

移动节点利用搜索过程主要完成三个功能,即判定自身当前是连在家乡链路上还是外地链路上;检测自身是否已经切换了链路;如果已经处于外地链路,则取得外地链路上的转交地址。

搜索由两条简单的消息构成。

第一条消息是广播消息,家乡利用这个消息向移动节点宣布它们的功能。当一个节点在一条链路上被配置成家乡服务器的时候,它就在这条链路上广播或组播广播消息,这使得连到这条链路上的移动节点可以判定该链路上是否有存在。如果有,可以从广播消息中取得服务器的IP地址,并且判定的功能是什么。

第二条消息是请求消息,当移动节点没有耐心等待下一个周期发送的广播消息时,它可以发送请求消息。这个消息的唯一目的就是让链路上的所有立即发送一个广播消息。有些时候,移动节点快速地切换链路,而发送广播消息的频率相比而言就太慢了,这时请求消息就非常有用了。由于密钥管理上的困难,移动IP不要求对这两种消息进行确认。

5.快速切换

快速切换通过与第二层的协调耦合,预测MH的移动,向将移动到潜在的临近FA发送消息的多份备份,因此可以达到低时延。与HMIP类似,快速切换采用分级隧道机制,网络中的FA采用分布方式保存位置信息数据库。每个FA读取包的原目的地址,在条目列表中搜寻相应的条目,这些条目由MH发送的注册消息产生和保持。如果这条目在它的列表中,它就包含下一级的FA地址。

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范文6

关键词:网络优化,高职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N915.0-4;G712

《通信网络优化》这门课主要是围绕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理论与工程技术展开,使学生获得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及网络规划、优化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及优化的基本概念及工程实施方法。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通信网络优化》课程开发

按照最新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通信网络优化》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岗位需求调研为起点,通过开展“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记录、分析知识、技能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平台推演、设计”等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其基本方法如图1所示。

对于《通信网络优化》这门核心课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网络规划,资源管理,数据分析,网络优化,新技术测试,工程勘测以及核心网软件管理等多个代表性工作内容,对应不同的通信工作岗位,对其课程内容以及实训平台方案需更针对性的设计与开发,以满足网络优化技术岗位对通信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分析,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通信网络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学生职业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素质融合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理论知识,分解真实岗位任务,科学设计出学习性工作任务。

2.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具体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从整体上分为五个教学阶段:

3G网络优化与规划的概述(入门);

3G网络关键信令流程分析(基础知识);

3G网络测试方法与流程(网络测试技能)

3G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网络分析技能);

3G网络优化的实践与优化报告的编写(测试,分析,文档处理等综合技能)。

2.2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因此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主要是以习题测试的形式,通过大量习题以及一些小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三个阶段的教学以及任务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主要是由岗位工作过程分解的若干个实际小型工作任务,以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素质的培养。

第五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综合技能培养为主,总结实际网络优化的整个工作流程,网络测试(采集数据),网络分析(调整网络的手段),优化方案的形成并编写报告等工作任务,以分组的形式,使学生们完成工程网络优化中的每个工作步骤,并最终形成网优报告,以检验学生们对于网络优化内容的掌握程度。

针对上述归纳的不同职业技能,总结教学中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下按学习顺序列出几项主要的大任务,而每个大任务还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

熟练路测相关流程――任务一:熟悉路测的数据采集过程

熟练专业测试软件和工具――任务二:熟悉各种测试方法,掌握测试中所需工具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任务三:对实际网络故障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文档编辑处理能力――任务四:将制定的网络优化方案,形成规范的文档资料

网络优化是一种实际经验为主的工程流程,而该课程《通信网络优化》引导学生对网络优化规划的理解与入门,而后续的继续学习与实际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从工程案例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独特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3.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目前,本课程主要用“以案例教W为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辅”的模式讲授,结合大量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在课堂环境上就可以体验到实际网络优化工程的案例流程与工作步骤;同时在每个学习小阶段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学习驱动,协助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实际网优等相关工作岗位所具备的职业技能;最终使若干学习性工作任务集合为一个整体,导向为一个项目,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轻松完成实际工程中的小项目的每个环节。

这种“案例教学为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辅”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体验网优工程”。该课程的讲授是面向学生未来将从事于移动通信网规网优工程师的职业定位,而网规网优工程师是需要丰富的网优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一不可。如果仅从理论讲解移动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以及网络优化方法等理论知识,会令学生感觉知识难以实用化,没有目的,会令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采用该学习模式,使学生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出网络故障问题所在,并得出可行性方案,养成一个良好的网络优化思路,提前体验网优的工程过程,利于日后尽早进入工作状态,成为出色的网规网优工程师。

4. 结束语

《通信网络优化》课程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无论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是职业素养的养成,都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培养目标是为学生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积累理论经验,为学生毕业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及维护测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蔷薇.“ 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13-115.

2. 王辉静,耿壮,秦文. “教、学、做、用、鉴”一体化课程设计探讨[J].信息技术, 2010, (3).

3. 张雪梅. 3G 无线网络优化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93-95.

作者简介:

郭丽丽(1981-),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