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例6篇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1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

(College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3,China)

摘要: 《结构设计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紧密结合的设计师培训项目。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了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包括教师理论培训、实验室参观见学、工程专家案例培训、参训者团队研讨等的多元化培训方法(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DTM)。论文通过参训者团队的评价,指出DTM有利于参训者多种能力的培养,适合应用于其它工程应用型培训项目中。

Abstract: Designing Method of Structure is an engineering training item, in which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ombined tightly.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DTM), which is constructed with teacher lecturing theoretically, visiting lab, engineering export case-teaching and postgraduate team discussing training, is propos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course. The training effect is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students’ sentiment. It is pointed that DTM is helpful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multiple abilities and fitful for other postgraduate engineering courses.

关键词 : 结构设计方法;多元化培训方法;工程应用型培训项目;能力培养

Key words: Designing Method of Structure;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DTM);engineering training item;cultivation of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45-02

0 引言

结构设计方法是一门工程应用性较强的培训项目,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参训者能够对航天结构中的基本构件和典型航天结构部件的力学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为参训者未来走向结构设计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在2012年初,我们在对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方法[1-4]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参训者已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的学习能力,针对培训项目的不同内容,提出了教师理论培训、实验室参观见学、工程专家案例培训、参训者团队研讨等多元化的培训方法(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DTM),并在今年春季学期进行了授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内容的分类

内容的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2 DTM的实施

结构设计方法培训项目共36学时,12次课,每周一次课,每次课3学时,本年度共有19个参训者选课。每次课的具体安排如下。

在第一次课上,教师主要介绍航天结构的概念、研制流程、常用的材料、常用的构型等,概要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在最后介绍培训项目内容分类和所采用的培训方法,同时布置参训者课下自行组成3个团队,并选出队长。

第二次课将开展实验室参观见学,到国防科技大学导弹陈列室和导弹工程实验室参观各类导弹的构型、各种典型部件结构形式、常用的材料、常用的连接方式等,由实验室专职的实验员讲解,中间不断穿插一些结构设计小故事和提问互动,使参训者对导弹这一飞行器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第三至第六次课,将由教师讲解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杆系、梁、板、壳、连接件等的设计与分析,复杂结构的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在此期间教师将需要参训者团队讲授的专题,提供原来自己讲课时制作的各专题课件,并与团队队长们协商后选定每个团队的讲授专题。

第七至第九次课,教师将利用两次课时间讲解两个典型航天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条件、设计要求、约束条件、构型选择与优化、材料设计、尺寸设计等,还有一次课将由工程专家以某一具体航天结构设计进行案例授课,如今年我们邀请了卫星结构专家讲解卫星结构设计与试验,以及未来卫星结构形式与材料的发展趋势。在这三次课中,教师的讲解将主要注重理论、方法和设计需求,而工程专家案例授课则更注重工程中怎么解决问题,将会讲解到大量的工程实例,这样参训者的思维不至于局限于书本上和教师讲解的理论与方法,而可以将它们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同时,在这三周中,团队成员将查阅相关书籍和调研文献,并在一起协商讨论专题中涉及的问题,每个成员重点关注所负责的子专题,但也不能不了解本专题中的其它子专题,因为在以后研讨课中主要由本团队成员和老师提问讨论。在团队讨论的基础上,每个成员针对所负责的子专题编写教案和制作PPT课件,其中PPT课件可以参考老师的进行修改,也可以重新制作,但队长需协调各成员课件内容的衔接和形式的统一。

第十至第十二次课,将进行参训者团队研讨。参训者团队讲课时,团队队长将按照分工,安排每个参训者的上台顺序,每名参训者讲完后将由其它所有参训者提问和质疑,讲课参训者需尽量根据课前准备,团队其它成员也可以补充,全班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参与研讨。同时,其它同学对该团队每个成员的讲课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取平均分,即为该成员课堂讲课的得分,老师记录其它参训者的提问情况,并在培训项目结束后根据提问情况对参训者成绩进行适当修正。每次课的最后10分钟,老师将将针对每个团队成员课件制作质量、专题内容理解程度、课堂讲课水平、时间掌控、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讲评总结,让同学们知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己。

3 结论

参训者对本年度的培训效果都给予高度认可。同时笔者也充分认识到:对于《结构设计方法》这门工程应用性较强的培训项目,传统的满堂灌的培训方式的局限性很大,很难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参训者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而DTM中,不仅可以从不同培训手段中锻炼参训者的文献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从《结构设计方法》的授课实施过程来看,DTM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工程应用性较强的培训项目中。

参考文献:

[1]高峰.习明纳在中外高等教育中的比较性研究[J].石油教育,2010(1):83-85.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2

关键词:技能应用;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29-01

一、引言

《包装设计》作为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岗位技能实践课,是一门融艺术与技能应用一体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支撑专业技能的骨架, 但由于传统的教学已无法再适应电脑艺术设计的专业需要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并取得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我院包装设计实训课的现状

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至开课以来历经8个年头,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实训课时和师资不足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职业应用型的人才。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从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的教学大纲来看,虽然包装设计安排了包装实训课,但课时却严重不足,导致教与学均未达到满意效果。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又精通包装实训制作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实训教学目标的直接保障。但目前的师资现状是,缺乏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加入。

(二)缺乏适合本专业的包装设计实训教材和专业教学实训室、实训基地

专业教材对教学至关重要。实训教材包括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文字材料、实训教学软件、实训教学音像材料等。但市面上缺乏此类实训课教材,因此在教授包装实训课时只能选择一些包装教程为教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工学结合、产学研开展有限

在实训教学中,工学结合、产学研是教―学―做中的重要环节,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包装设计课的工学结合、产学研开展还极为有限。

(四)教学方式陈旧,不利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张理论先行,教学按教材按部就班。最后学生只要完成教师拟定的作业即可。学生完成作业的随意性较大,这种“被动式”的学习造成学生的作业大多抄袭或者模仿完成,形式味重,设计感不强,创新意识较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我院包装设计实训课的教改和实践

本着职教“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实践应用”的课程改革方针和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该课程采取一系列教改措施。

(一)改革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时,培养适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决定了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实训课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改革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时,加强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们用科学的头脑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原则和方法,掌握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结合实际,设计出体现商品本身真正内涵的包装。同时,做好包装实训课的师资培训工作;培养适用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阶段性派出专业老师下工场下公司下车间进行专业实战培训。

(二)配合改革认真实施实训教材开发

在确保了师资和实践课时的前提下,重视专业教材的制定和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们参与到教学文件的制定和实训教材建设的中来。并邀请从事包装设计工作的企业人士提出宝贵参考意见。确保开发出的教材能有效配合教改适用实训教学。

(三)重视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务必重视包装设计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3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永涛

摘 要

幼儿教师部级培训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培训的质量,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当前课程设置存在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课程设置导致培训形式不够丰富的问题。基于此,建议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和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

关键词

幼儿教师 部级培训 课程设置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开始实施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随着计划的开展和深入,它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影响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培训的水平。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了“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该标准针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了“提升参训教师的保教能力”的总目标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转变教育行为,引领教师培训”四项具体目标;根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为承担培训计划的单位提出了建议课程内容,规定了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结构分别为10%,40%和50%;鼓励有条件的培训机构为学员创造自主选学机会。课程标准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指出了方向,为规范国培计划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又是怎样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一、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以课程设置的文本为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课程文本形成过程、课程目的、内容、结构等,从而揭示出一些问题。笔者以幼儿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为例,分别在湖北、江西和四川各选取一个培训单位,以三个培训单位培训课程的文本为例,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结构不够合理

从课程设置的文本资料来看,培训单位普遍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超出了国家课程标准,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虽然各培训单位均按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课程安排,但是课程的结构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均有不同,专业知识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设置失衡。另外,三个培训单位均未为学员设置选修课程,虽然国家并未对选修课程的设置做出硬性规定,但是选修课程的缺失必然使课程计划失去灵活性,也减少了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的机会。

(二)课程间缺乏共享的教学观

大量证据表明,有着一致观念的各门课程和整合的课程计划与互不联系的各门课程机械的组合相比,对学习者的影响更大,教学效果更佳。

课程标准虽然对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规定,但是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经常根据本单位的力量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各专家往往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讲座,对国培课程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更不太可能形成共享的观念。幼儿教师的培训如果简单依靠“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这一公式的组合,很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形成的知识零碎而不连贯,各种理论和观念不能互相强化,也不符合课程设置的持续和整合,不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

(三)课程设置影响培训形式不够丰富

国家的课程标准赋予了培训单位课程设置很大的自主权,各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把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作为培训教师作为首要选择,然后依据他们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高校的专家教授在整个培训教师队伍中占到了极大的比例,这些专家学者也更习惯采用讲座和报告的形式进行讲授。虽然各培训单位都采用了讲座、报告、观摩和自由交流形式教学,但是前两种方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相对而言,在这几种培训形式中,讲座和报告也更容易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教师获得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途径7.6%利益于专家讲座,11.8%来自到高等院校进修,19.7%是自己学习的结果,60.9%则靠在实践中的学习和体会。这一数据表明,很多知识的学习不能以形式化的方式进行,只能由学习者本人在特定的实践中去体验和建构。

二、优化课程设置对策探析

完善课程设置是实现幼儿教师部级培训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对策,优化课程设置。

(一)改善课程结构和内容

在培训计划开展前,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应对参训学员的兴趣和需求调研,再以此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构比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满足参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激发内在动机。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应该使参训学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互支撑、相互作用,防止课程形式的过度理论化与过度实践化。另外,国家应对培训单位加强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参训学员数量较多,培训师资雄厚等有条件的地区设置选修课程,为参训学员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增强课程计划的弹性。

(二)加强培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培训单位的领导小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在使其符合培训的目标的同时树立全局意识,将各课程内容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依据课程的难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组织原则,注意各门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平衡。通过网络、电话或者会议等方式为各培训教师之间,培训教师与参训学员搭建交流平台,便于各位培训教师对课程设置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形成共享的教学观,使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课程整合。同时,各培训教师也能借助交流平台了解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各自负责的课程,使培训教师的教学观与参训学员的学习观达成一致。

(三)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课程标准要求培训应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以参训教师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作用”。现在针对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课程设置并非主要以参训学员的需求为导向,而是以聘请专家教授的便利性为出发点。各培训单位的课程设置的方式应当符合泰勒课程设置的步骤,从所要寻求的目的出发提供学习经验。简单说来,就是要以参训学员“需要什么”为主,再结合“能提供什么”进行课程设置。这种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倡导减少讲座、报告培训方式的比例,增加观摩、交流、研讨的机会,充分发掘参训学员自身的智慧,加强师生互动,重视生成性资源,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陈时见,教师教育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3]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4

关键词:转岗教师;培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83-02

为了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但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促进其专业化成长,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10年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启动了“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加大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并于2011年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成为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转岗教师培训课程建构的基础

国家要发展学前教育,首先应从改善和提高幼儿教师素养着手,“国培计划”和各级各类培训抓住了幼儿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幼儿教师,通过对教师实施全面、专业的培训,来改善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并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不管哪种类型的培训,都应以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立足当地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满足参训教师的发展需求。

1.立足国家的政策与法规。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在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等若干问题。针对幼儿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应以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并与其保持一致。通过培训,帮助参训教师解读政策法规,并遵守幼儿园工作规范和要求,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贯穿于培训之中。

2.立足当地及幼儿园实际情况。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域、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造就了我国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地的文化、历史背景及特点来设计培训课程,使课程具有实用性与独特性,易于参训者接受,并能学以致用,因地制宜。

3.立足幼儿园转岗教师的需求。转岗教师中,部分教师为未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且新入岗;部分教师为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但不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的教师,在培训之前,应做好参训需求调查,明确每一位教师的学习及发展需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安排。

二、培训课程目标的建构

培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起点,在课程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培训目标应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依照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中各项目具体目标任务,制定符合转岗教师发展需求的目标。目标的制定可以从师德和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师德和理念,通过培训深化转岗教师对幼儿教师角色、职能以及角色专业化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二是专业知识,帮助参训教师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共性和差异等。三是专业能力,初步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高游戏活动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能力,具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

三、培训课程内容的建构

1.围绕两个《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依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进行架构和设计,将建议课程内容和自主设置课程内容相结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通识课程和特色课程相结合,通过几大模块内容的整合,循序渐进地、全面系统地为参训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2.增加选修课程,注重因人施教。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关注教师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前的需求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转岗教师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是很强,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又特别需要这样的技能来做支撑,为此,我们开设了部分的选修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从中选择部分课程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考核任务。

3.突出地方特色,引导教师关注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任何课程都根植于一定的地区,并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丽江是一个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城市,为了帮助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参训教师,进一步关注幼儿生活,掌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提高其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中,增设了具有丽江特色的五大领域教育实践与研讨活动。

4.增加实践学时,注重理实结合。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特别关注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为了帮助转岗教师尽快将所学的专业理念、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课程加大了实践学时的比例,将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除了安排大量的技能实践与分组实践活动外,还专门开设了8个学时的跟岗实践活动,要求参训教师在幼儿园优秀教师和高校教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培训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力图做到方法的有效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强调“参与式”、开放性和创造性,做到“四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在培训方法上尽量采用交流研讨、实地考察、课例观摩、案例分析、跟岗实践、技能训练等,让教师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得发展。同时,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让参训教师在学习中、学习后仍然能与专家、教师及同行交流,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5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知识建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119―05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迅猛增长,并由此带动了培训市场的持续升温,但是培训效果却常常不理想。无论是E-learning形式还是面授形式,课程都是培训的主要依托,但却日渐成为培训的“软肋”。培训课程常存在课程目标模糊、知识组织凌乱、课程内容难于分解和组合、可移植性差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课程资源积压浪费以及培训成本居高不下。引进国外课程和培训方法、复制与效仿学校教育的尝试并没带来多少改观。问题的关键不是培训观念落后或者使用了不恰当的课程开发模式,而是缺少适于企业培训情境的课程开发技术的指导。

一 国内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培训中的课程开发常遵循一定的过程模式,比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供的ADDIE(Analysis Assessment、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Evaluation)模式,以及纳德勒[1]提出的短期培训课程开发的重要事件模式(包括确认组织需求、指明工作绩效等八个重要事件)。这些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为培训课程开发提供了合理的实践操作模式,但是实践表明这些模式未能保证课程的质量。因为它们只是描述课程开发流程的整体性框架。夯实每个课程开发环节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基于数据的逻辑联系,让前一环节的输出作为后一环节的输入,才是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关键。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当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这也是探索新思路的必要前提。

1 开发需求常常因缺少恰当的分析技术而含糊不清

需求分析是课程与实践要求对接的先决条件,然而培训课程开发中基于经验的分析往往不能把握需求的实质、无法获取真实的需求信息。需求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是确定目标状况和学习者当前状态的差距。理想状态和员工当前现状的分析是需求分析的核心内容。在对需求进行评估时应从个人发展、企业当前需要和战略发展需求等方面开展,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分析法、认知任务分析法等,收集数据的手段有问卷、访谈、观察等。一些企业内部的培训组织者,不能说不重视员工的培训需求,比如也进行受训者的培训需求调查,但只是停留在泛泛地填写一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诸如希望得到哪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等等);而一些接受企业委托的培训机构,似乎更不能说不重视客户,但他们往往重视的只是培训组织者或企业领导对培训内容和员工培训需求的基本判断。[2]可见,由于时间、资金等原因,需求分析大多流于形式。也有观点认为当今企业领域工作经历着“从预示(prefigured)到配置(configured)的转变”[3],而基于经验的任务分析方法未能胜任这一要求。

不论采用何种获得数据的方法和手段,当前需求分析实质上常停留在数据收集阶段,尚未深入到对需求进行分析的层次,简单的问卷调研和归纳统计只能获得一些宽泛的结论,很难指导后续的课程设计。我们要知道,即使通过结构化调查能够获得较多的信息,它们也必然是零散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如何促使它们形成某种知识结构以作为目标制定和内容选择的依据,还需要对照特定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显然,这已经不是凭借简单的问卷数据的统计处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2 课程目标的制定缺少知识维度的依据

需求分析结论的宽泛性导致开发人员无法准确地制定课程目标,因此只能根据宽泛的结论含混地表述课程目标,或根据课程开发参与者的经验从培训目标中抽取演绎。培训目标指向的是课程开发项目的需求,它只是课程目标的约束条件,而课程目标是对学员在能力与价值观领域表现的预期。课程目标在本质上表现为能力体系和所需的态度、价值观。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和肢体特性,是应对特定情境时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技能的临时组合,无需独立存储或记忆。而那些能够被储存、提取的知识与技能构成了整个课程知识的实体。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不能仅依赖于培训目标和需求评估,更需要领域知识和学科知识体系作为基础。课程目标的表征必须超越自然语言描述,需以结构化的能力体系解析抽象的能力目标。

3 课程本体的开发过于简化

为了区分抽象的课程概念和具体的课程实体,我们将具体的课程实体称为课程本体,它是课程的知识内容、资源组织以及学习方式的内在统一体。当前的课程开发中,存在着多种过度简化操作。一种常见的简化是将课程本体的建构简化为知识的选择和组织,滑入学科中心课程的陷阱。由于企业培训强调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意在将学员导入工作系统,相应的,另一种简化就是将工作分析结论直接映射为课程本体。这种针对外显行为的工作过程分析只能涵盖取样人群在特定阶段、特定工作环节中所能表现出的一些离散的知识技能,难以挖掘问题解决、决策制定背后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因此,不适用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协作的工作领域。即使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方法[4]尽力挖掘领域专家的知识总体,把这类任务分析结果直接作为课程内容仍然是不妥当的,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工作胜任能力需要特定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家水平只是新手成长的预期结果而不是合理的学习过程等系列问题。另外,把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映射为课程内容极有可能限定了学员所能从事的岗位,增加了学员在各种岗位之间流动的障碍,限定了员工的发展空间。因为在学习情境与运用情境存在差距的前提下,知识的非系统性增加了学员在现实情境中迁移的难度。

总之,回顾培训课程开发实践中的课程开发流程就会发现,需求分析缺少恰当的分析工具,一方面调查不充分,另一方面缺少调查之后的深度分析,从而不能有力指导和约束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本体的制定和开发,最终导致表面上环环相扣的课程开发过程实际上却各自为政,只能依赖课程开发者的经验把它们联系起来。再加上,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训课程的实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讲师的作用很容易占主导作用,不同讲师教授同样的课程,收到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导致课程的价值大跌,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也受到质疑。

二 改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多种视角与思考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改造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方法,以期有效解决培训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将学校情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向企业培训领域移植,比如有研究者将“双主”教学设计理论引入企业培训的课程开发[5]。我国课堂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制定、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等工作都是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阶段大大弱化,不再需要针对特定社会职业领域进行需求分析和内容选择,因此学校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制定通常先于内容分析,这使得人们误以为培训课程目标制定也要先于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这与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不符。二是借鉴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职业教育领域所提倡的“宽基础、活模块”已被一些研究者关注并引入培训中。“宽基础、活模块”是课程结构的设计,并不是门类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法,无法直接解决上述问题。不过课程模块化的思想值得借鉴,可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降低课程开发的成本。三是参考一些学习理论设计企业培训课程,如考虑到培训对象群体,有研究者基于成人学习特质[6]或成人学习理论[7]改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以情境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论[8]。事实上,学习理论描述了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能告知人们该如何学习,更不能直接演绎出人们该如何教学。

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确有利于推进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但这些理论上的探讨未能指向培训课程开发中问题产生的根源――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未能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三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技术化解决方案

1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框架与知识建模技术

基于对企业培训课程开发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笔者尝试提出一种新型企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技术框架(如图1),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评估、培训内容分析、目标体系制定、课程本体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估六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此框架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本框架有别于其他课程开发模式的关键。

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能力发展,能力是头脑中知识的累积并形成了适于知识应用的内在结构,因此课程开发不能脱离知识而空谈能力目标,知识应成为课程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策略选择的坚实基础,而需求分析的实质也即获得工作、社会、自身发展对个体的知识要求,因此在需求分析阶段,此框架采用以知识网络作为操作对象和成果的知识建模技术,知识网络展现了课程中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规则创建、扩展、压缩知识网络的过程即为知识建模,图2展示了有关企业市场调研的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绘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规范:

(1) 以节点表示知识,节点的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类型的知识。

(2) 以带箭头的连线表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箭头的指向和关系类型均有特定规则。这些关系所形成的结构不是语义结构,而是知识之间的隶属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对于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知识网络为课程开发各阶段提供了决策基础并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了联系。通过绩效评估等方法确定了培训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合理且可行的方案之后,就进入培训内容分析阶段。培训内容分析阶段由知识分析技术、角色分析技术组成,二者相互参照、相互影响,最终产生的知识网络是课程内容的一个超集,在此阶段还包括学习者分析,主要是确定学习者当前的知识状态,其分析结果表现为知识网络的边界和课程本体设计的依据。然后,就可以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的内容纲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中,课程开发者根据课程目标,依据知识网络选择并设计课程本体,确定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并提出学习方式的约束。为了保证课程质量,有必要请领域专家或目标受训者就设计状态的课程方案或课程原型进行初步评估。这样就完成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进入了实施阶段,课程方案转换成为培训者和受训者交互的教学活动。课程评估是改进课程方案、检验并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融于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通常包括学员满意度、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学员行为是否发生变化、培训是否提高了部门或企业的绩效等多层次评估,其中学习目标层次的评估与课程目标、知识网络相对应,而后两者则关注学习的迁移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2 基于知识建模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的特点

明确了基本流程后,我们再深入分析技术框架具有的鲜明特点。

(1) 知识分析、学习者分析与角色分析相互促进

角色分析作为一种社会需求分析方法,它将社会看成是角色及其关系的集合。在培训中我们将培训的目标群体看作是各种角色的集合,经过角色分析获得他们在工作中参与的典型活动或者关键活动的特征以及代表某岗位形象的角色属性特征,包括某角色应具备的关键知识、关键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等。[9]角色分析的特点在于分析工作岗位关键技能的同时,兼顾角色文化,综合考虑与技能相关的上位知识,更全面地认识某个岗位,保证课程满足现实需求的前提下,为未来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角色分析方法进行课程需求分析的实质是分析内容从“物”的规格转变为“人”的规格。

为了增强需求分析阶段的可操作性和效率,本框架把知识分析、学习者分析与角色分析并行实施,相互补充,即知识建模角色分析|学习者分析知识建模的过程循环往复,直至分析结果不再有修改为止。如果是领域专家做需求分析,在角色分析之前他们可以通过知识网络图显性化自身掌握的领域知识,而如果是对工作领域不太熟悉的培训专家,在深入调查和分析之前,他们需要通过阅览工作标准、分析已有课程、访谈等获得任务领域所需知识的初始网络。参考初始网络,领域专家和培训专家可以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手段进行角色分析、学习者分析,依据角色属性特征不断修正初始的知识网络图。通过需求分析获得知识必然是有限的、零散的,为此可以根据相应学科的知识体系补充知识网络,使得知识网络显示出受训者达到期望水平的知识路径,为课程提供一个知识选择的超集。

(2) 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制定课程目标能力体系

培训目标在此框架中仅是从宏观上指导培训课程开发的方向,为课程开发者提供培训的目标群以及对目标群知识技能的期望水平等信息,无法由此直接演绎推导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对人的规定,我们将社会中的人看作各种角色,角色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价值观是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元素。而能力维度的课程目标不能以条目式简单含混的自然语言描述,要代以清晰的能力结构体系表征,并与能力背后的知识体系建立明晰的联系。图3为市场营销能力目标体系的简略示意图,目标表征的最底层将与知识分析结果对应。

(3) 知识网络为课程组件化打下基础

知识网络展现了课程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将具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组织在一起,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多个知识模块,图1中虚线框代表一个知识模块。在知识模块的基础上设计知识组件,就是对知识模块的学习方式和所需学习资源进行规定,而知识组件是课程本体的基本单元。知识模块可以有多种划分,这取决于知识网络自身的结构,只要联系密切而又相对独立的子图都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模块。设计者可以根据知识特点、学习者特点、教学条件等决定知识模块的划分,并为知识模块规定学习方式、配置相应的学习资源。知识组件是实现课程模块化思想的有实质教学意义的训练单元,而不只是知识单元甚至几门课程组合成的泛化的宏观课程模块。有了知识组件,课程的构建便可以实现组件化,即利用知识组件作为基本单元来构建课程本体以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知识组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可以相互交叉,这样课程内在结构开始有别于课程的知识结构,这为打破学科中心提供了条件。根据知识网络设计知识组件、构建课程本体,会使得门类课程不再局限于某单一形态,比如单纯的基于案例或者以讲授为主或者活动课程等。此外,知识组件对课程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提出约束,能够防止教师的行动失控,降低培训效果对讲师的依赖程度,保障培训至少获得一个较优的最低效果。基于知识组件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不仅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而且当需要维护、更新课程时,可直接对相应模块进行操作,不同名称或不同形式的课程之间也可以相互引用,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也为建立起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四 新框架中的新技术――知识网络压缩/扩展技术

新技术框架从总体上是能解决企业培训中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的,但是采用这个框架进行课程开发所带来的理性是以处理大量信息为代价的。从图 1所示的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网络起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其作用贯穿于课程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而经由角色分析和知识分析获得的知识网络将非常庞大。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的功能性需求,知识网络图必须能被压缩和扩展,以提供不同颗粒度、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信息的网络图。为此知识网络拓扑结构的压缩和扩展技术成为课程开发技术框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包含了一整套操作规则以保证压缩和扩展知识网络规模的同时保留知识之间的隶属关系。所谓压缩,是指隐藏网络图中下位的、相对较为微观的知识,保留上位的、较为宏观的知识,扩展则是将压缩过的网络图恢复原状。扩展的实质是恢复隐藏的知识点,所以不需要规则,但是压缩需要按照规则来进行,这种规则规定了何种模式的网络子图需要隐藏哪些知识点变成何种样子的子图,比如,对于表征事物属性或概念隶属关系的“具有属性”、“是一种”等关系类型,可以通过“隐藏下位”规则隐藏属性描述和下位概念节点。知识网络压缩过程即利用“隐藏下位”等系列压缩规则,对知识网络图进行多次遍历,直至获得的网络图规模能够满足决策需要。图 4展示了运用2条压缩规则经一次遍历后将图1压缩后的形态,由原来的60个节点压缩为21个节点,更便于观察和宏观的课程决策。

五 结语

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开发技术框架以知识网络为基础,以角色分析技术、知识建模技术、知识网络压缩/扩展技术为分析工具,把需求分析、目标制定、内容和策略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联系起来,使得每一环节的输出成为下一环节的输入,在保证课程开发理性的同时,还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其中,需求分析阶段和课程评估阶段都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为其提供了实操性技术,而设计则表现为在约束条件下的创造,为此课程开发技术框架只为设计开发阶段规定设计对象的结构和明确的目标约束。另一方面,可视化的知识网络及其绘制与压缩规则也即课程开发的技术语言规范,抛开条目、表格等方式,为开发者们建立了共同的话语体系和技术规范,减少了歧义性,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总的来说,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开发技术为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联结提供可能,不再仅仅追求开发过程表面上的完整性,而是赋予每一环节以真正的意义,在保证课程产品的高质量和较优效果的同时,为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并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再度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郜岭,高勇.现代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19):31-34.

[2] 中国企管网.最有效的培训模式[EB/OL].

[3] Gordon Jack, Zemke Ron.The Attack on ISD [J].Training, 2000, 37 (4):42-53.

[4] Jonassen David H, Hannum Wallace H, Tessme Martin.Task Analysis Method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M].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107.

[5] 胡兵.基于双主教学设计理论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与实践[D].湖南:湖南大学,2008.

[6] 乐传永,曾宪群.基于成人学习特质下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1):20-21.

[7] 赖晓云.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系统化培训课程的开发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03,(10):18-20.

[8] 侯锷.以情境为中心: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新趋势[J].中国培训,2008,(11):14-15.

[9] 杨开城.社会角色分析与课程开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4-37.

The Technological Framework Based on Curriculum Knowledge Modeling for Enterprise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N Shuang ZHANG Xiao-ying YANG Kai-cheng

(R&D Center for Knowledge Engineer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 China)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范文6

关键词: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26-02

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应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情景为场所,职业实践为途径;以行业标准为指导,以获取双证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框架。《财务审计》、《审计综合实训》是审计专业特色及主干课程,以下将以这两门课程为例,探讨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

审计专业课程建设内容应紧跟审计行业的改革,不断调整审计教学思路,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审计领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能有效地服务行业、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突出工学结合。

一、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的目标

《财务审计》课程以培养高技能审计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审计工作的精髓在于立足职业道德之上的职业判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了了二十多年,真正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很不容易。审计人员既要懂会计实践工作,又要熟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还要善于将会计与审计专业知识在具体情况下的灵活运用。本课程建设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包括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和校外实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审计实践与国内外众多审计案例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真实的素材,用具体的审计任务引入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等审计理论知识,使学生除了掌握财务审计基本理论知识,还重点强调了实践性教学,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综合实训》课程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务应用的紧密结合,为加强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审计的认知及感悟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及专业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提供的仿真的审计工作环境中,学生必须通过紧密的团队合作与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采取不同的审计程序进行取证形成审计结论。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度思考,审时度势做出恰当的判断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本实训通过审计全过程的实战演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再现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学生可将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取得的一个个知识点,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串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在仿真实践中转化成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和培养其在审计执业环境中的沟通、组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实现提高其综合执业能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的思路

要根据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有针对性地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点抓主干课程的建设,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1.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

理论课程体系应符合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以目前社会对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适用与面宽,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按照专业设计方案,建立以体现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培养目标和基本教学规律的理论课程体系。

(1)建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综合实训课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结构。

(2)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重组和增减。

(3)教学内容更新。随着审计改革的深化及审计发展的日益完善,对有些课程进行内容更新,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税制的不断修订完善及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最前沿的。

(4)改变理论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注重利用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5)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6)举办学术讲座,增强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

2.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在社会对审计人才实际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的,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建设思路体现在:

(1)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要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

(2)增加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

(3)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教学能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进行设置和组织。

(4)按照“教、学、做”思路安排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安排。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毕业实习及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践性教学体系由课程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第二课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组成。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主干课程创新建设措施

1.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从形式和方法入手,进一步深化模块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体系模块化,课程也模块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审计业务处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税制的改革等不断颁布实施,市场经济法则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不断规范化,计算机在经济领域中大量运用等,都对审计职业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审计人才。在此基础上,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具体如《财务审计》课程,我们把课程划分为九个项目,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建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突出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实验-课程实训-岗位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五位一体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把创造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做合一。以审计专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与相关对口单位联系,多建校外实训基地。并对各实习点的实习生作精心组织安排,做到严格检查和考核,要求各实习生写出实习报告,并进行评比,将评比情况列入考核记载。以审计专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1)充分利用高职校内实训条件,增加学生相关审计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时间。

(2)模拟企业会计业务,使学生在进行“企业”各项会计核算活动的训练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强化所学相关会计知识。

(3)模拟企业审计业务。学生通过仿真企业审计过程,可以掌握审计的流程与方法,并出具审计报告。

3.将专业考核与职业技能考试相结合,实现“一课多考”、“一课多证”

以审计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能力、技能考核为主。采用双测评机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按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两部分进行,分别命题,分项计分。改变原来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根据不同课程的情况分别采用课业评价,论文考核或者现场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等多种方法,并且尝试引入学生自评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利用学院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选取1~2门专业课程试点实行无纸化的考试。进一步加强“课证融合”,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学习管理制度,毕业时,要求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一级,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4.构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体系

(1)各门课程尽量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职高专教材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和公认水平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

(2)没有统编教材的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和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编写校本有专业特色教材、教参和讲义。

(3)与企业沟通和联系,聘请企业行家里手到院校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适时调整教材,增加其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

5.加大专业条件建设力度

教学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是确保专业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必须进一步规范财经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活动。

6.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系部和教研室的规范管理,做到活动有规划和记载,加强“备、教、辅、改、考、析”的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质量。规范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包括以系主任、督导小组、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形成学院督导组、系教学检查组、专业教师等多层次的相互听课制度,在这个体系的约束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