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例6篇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服务质量;职业

1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铁路行业发展迅速,铁路线路的增多,高铁的开设,给人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行业的发展,使得公路、航空、水运等发生巨大变化,运输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得到解决,新的技术不断研发,使得我国的铁路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对于铁路职工的要求提高,需要铁路部门通过教育培训去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铁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铁路建设对于国家、社会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神华铁路(包神、神朔、朔黄、大准)的建设,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内蒙古东胜煤田和陕西省神府煤田外运而建设的一条铁路专线,运营里程达2150多公里,构成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例如,神华铁路充分利用开发与人力资源的铁路建设,是现代铁路行业的新突破,并且推行效果良好,推动了铁路人力资源开发的热潮。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能够促进铁路行业的发展。例如,煤炭铁路运输岗位的职工,需要通过技术考核之后才能上岗,并且需要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拥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确保煤炭铁路运输工作的效率。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普遍存在人与事分离的情况,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进行动态的管理。铁路职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注重对职工的心里培养,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调节、开发的能力。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侧重人性化管理,从而去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铁路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共赢。我国铁路行业中的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偏低,职业技能参差不齐的情况。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只注重职能管理,忽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偏低。铁路职工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从人员素质的角度入手,涉及的对象是每一位职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提高人员的管理质量[1]。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仔细研究慎重思考,从而去进行人才的有效安置。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侧重技术人员的潜能开发与培训,从而去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4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现状

4.1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

铁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而培训的质量是关键。我国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专业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培训师资力量短缺,专职的培训教师较少,而且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很难聘请到。为促进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沟通与工作机制之间的交流,需要加强对铁路职工的培训力度,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对职工进行培训,从而去提高铁路员工的整体素质。铁路部门需要将职工培训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力度,将培养专业的高素质职工为主要目的。铁路行业的培训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教学与工作的任务繁重,使得培训教师难以在职工培训上面坚持到底。因此,影响培训的质量,容易使得教师在培训与工作上面同时出现问题,导致铁路职工的整体培训质量下降。

4.2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表面上是一种形式,但却具有实际意义,其对于铁路服务业具有促进作用。教育培训是铁路职工专业技能的保障,由于我国铁路行业的局限性,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也没有整体的把握分析铁路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使得对于职工培训教育不重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铁路对于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等,重大的开销使得诸多铁路部门,仅是在需要时进行培训,而没有真正实现教育培训长期发展。例如,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缺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仅是依靠工作经验处理问题,导致工作的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下降。此时的职工培训教育,只是存在于形式。我国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普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进行开展,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的不重视,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从而使得教育培训形同虚设。

4.3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影响培训教育的质量。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需要全天候运行,铁路行业职工工作比较繁忙,空余时间较少,很少有时间进行培训,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并且铁路部门并不认为,培训能够解决职工的技能问题,思想观念的偏差,使得教育培训无法顺利开展。传统的铁路职工培训模式落后,培训内容比较单一,老旧的讲解、“师带徒”等方式,使得职工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对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的需求,并且培训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偏差,无法进行实际应用,从而导致教育培训失去其作用。

5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策略

5.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于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认识。诸多人认为,教育培训的实施主要在于铁路部门的管理层,尤其是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部门。实际上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整体职工加强重视,真正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铁路部门的领导,需要将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职工服务水平的核心内容,铁路职工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从而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育培训,铁路部门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长期可行的计划,重视培训,大力进行宣传,从而去提高铁路职工对于教育培训的重视。

5.2细化基础培训工作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细化基础培训工作。注重培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从而去提高培训质量。可以通过开展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大会的形式,去加强职工对培训的重视,使得职工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铁路部门的管理层,需要深入对职工的调查,了解职工比较薄弱的文化结构,需要培训哪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去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积极的开展铁路职工座谈会,加强职工之间的信息共享,为职工提供外地学习的机会,为职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进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去提供培训效率[2]。铁路职工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进行沟通,建立教育培训微信群,加强职工之间培训内容的交流,从而去深化培训内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更新,教育内容要新颖,选择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与真实性。教育培训需要根据职工的知识水平进行划分,编写不同的培训方案,从而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5.3强化师资力量

为确保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需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从而去提高培训质量。铁路部门需要聘请,行业内部的知名人士作为培训讲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不仅要深化职工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培训工作的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去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丰富职工的工作经验。铁路部门可以聘请国外的教育培训专家,学习其优势,弥补自身行业的不足,从而促进我国铁路教育培训的发展。

5.4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

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根据现代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创新教育培训的模式,从而去提高职工培训的效率。对于职工教育培训,需要根据职工的水平进行分级,对于不同层次的职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对铁路一、二线的职工进行了解,准确掌握其知识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可以通过高级职工带动中级职工学习的方式去开展培训,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高级别的人员可以指导培训低级别的员工,从而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需要创新培训结构,加强对教育培训的管理力度,将铁路职工培训落实到实处。对于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重视职工培训积极性的培养,侧重文化技术的学习,通过现代化技术,培养专业技能强大的铁路服务队伍,从而去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为保证教育培训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奖励制度,对于铁路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职工进行批评,从而去促进职工积极参加培训。铁路职工教育培训,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加强部门内的培训学习。职工之间加强经验的交流,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相互帮助解决,实现职工整体的提升。优化职工教育培训结构,提高员工对教育培训的兴趣,打造良好的培训气氛,从而去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5.5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

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能够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铁路职工之间的交流,准确掌握职工的知识水平,根据职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并且将培训结果形成报告,反馈给上级部门。②确定培训师资,确定培训的重点,编写不同层级的培训方案。③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加强对铁路职工的培训,并且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评估,形成报告反馈给上级。建立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公众号,定期进行内容,从而去提高教育培训的效率。加强对铁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从而去正面的影响职工。对参加培训的职工技能进行测试,对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可以通过情景考评的方式进行测试。

5.6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需要根据职工的需求,培训对象的不同,明确教育培训的范围,确定教育培训的模式,从而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铁路教育培训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将培训过程的工作职责落实的个人,从而确保教育培训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地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去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教育培训的内容,需要与职工工作良好的衔接,使得培训的内容,能够直接应用到工作,体现出教育培训的作用。铁路行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进行的业务,需要制订长期发展的计划,从而去加强铁路人才的培养。

6结论

综上所述,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现状,主要有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落后,未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以及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策略,主要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规划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创新培训结构、建立新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强化师资力量、细化基础培训工作以及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提高铁路职工培训质量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7):177.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公路职工教育 培训

公路职工由于分散性的工作特点,长期奔波在施工一线,技术人员业务及理论知识都迫切需要更新,而公路桥梁新理论与新技术又层出不穷。举办高新技术培训班既是提高公路职工素质的需要,也是公路事业发展建设的需要。职工教育培训是开发人才资源的基础,而人才资源则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目前公路系统教育培训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善公路职教培训工作对策。

一、目前公路系统教育培训的基本现状

虽然大多数公路事业单位从未间断过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履行职能的需要。但只是被动式、强制式、浅标式的教育培训,职工培训工作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它表现为以下几点:

1、职工培训仍受传统培训观念的束缚。

一是培训工作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时,不问需求,不挑对象,不计成本,不讲效果,缺少挑战意识,只求完成培训任务就行。总体上讲,是形式的东西大于实际的收效。二是受训人处于“要我学”的被动地位。很多职工还没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作用,加之不学习的反比学习的收入多,致使很多人不愿学,学起来也没劲。一心只想应付。三是培训仍以沉闷单向的课堂传授方式为主。培训内容以空泛的理论居多,又没有必要的激励措施,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都不很高。培训考核大多是抄抄答案,有的甚至直接将参考答案剪下来贴上便了事。

2、对职工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表现之一,培训是“软任务”,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二次改革精简机构,培训受到冲击;表现之二,培训是“唐僧肉”。有的把培训当福利,职工人人有份。有的巧立名目,变着法儿乱开支。表现之三,培训是“挡箭牌”。不得罪领导,又不得罪群众。结果使“培训”成为“应付”的代名词,把好端端的一部经给念歪了。

3、在职培训与学历教育混淆。

在职培训着眼于获得更高的工作技能,学历教育着眼于获得更高的学历文凭,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有的却将两者混为一谈。一方面,导致在职培训缺乏需求分析,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没有证书的培训便没人愿意去的现象。另一方面,不少培训班所讲授的内容,没有多大实用性,只是迎合了某些人想“镀金”的心态。

4、职教载体缺乏,教育培训内容单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职教培训工作力不从心。

由于公路建养任务重,职工教育培训在形式上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加上职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大小不一,没有建立良好的职工自学激励机制,学与不学一个样。在职教培训内容上,主要是政治形势,应付式的学学文件,念念报纸,公路建养业务培训很少开展,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同时,由于内设机构受编制部门的限制,职工教育培训职能划归政工部门或办公室,并由其他同志兼职,而兼职人员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加强和改善公路职教培训工作对策

1、切实转变重任务轻职教观念,不断创新职工教育培训理念,使职教培训真正成为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智力支持。

职教培训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战略性任务,是潜在的生产力,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有道德、有理想、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抓好职教培训对建立公路系统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建设学习型公路行业,培养公路系统职工团队精神,增强公路部门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职教培训对公路行业不是可有可无,相反他是公路行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体现,是公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作为公路部门的领导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职教培训也是发展,而且是成本最低的发展”的理念和“创新型学习”理念以及“职教培训政治责任”理念,切实转变重任务轻职教的观念。作为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也要树立“终生学习”和“学习为本”的理念,以观念的创新、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更新来增强公路系统发展的驱动力、新形势的适应力。紧密结合本公路系统发展实际需求,确立一个理念(理实一体化)、营造一种氛围(要学习爱学习)、创新一个机制(科学职教培训)、建设一套载体(职工教育培训)、实现一个目标(素质全面提高),使职教培训真正成为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智力支持。

2、贴近实际,办好培训,是搞好职教工作的关键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职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使职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应对不同层次上的职工施以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育培训。

(1)抓领导干部培训,提高决策管理素质。按照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狠抓公路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把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把重点放在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上,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水平,推动干部普遍实现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公路建设和公路改革的需要。培训采取和尝试一些新的授课培训方式。一是内容求新,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就一些新视点问题进行研究,开展专题讲座,以对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理论层次;二是手段求新,打破传统培训模式,聘请先进单位的领导介绍成功经验,对于公路各项专业管理工作,请上级专业科室的负责人担任讲课任务;三是在培训教学形式上创新,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手段进行授课,使培训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提高授课质量。

(2)抓技术骨干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随着公路建设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培养一批能覆盖公路行业重点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坚持每年举办高新技术培训班。在实施高新技术人才培训工作中,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根据公路行业改革的特点和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使培训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能胜任关键性技术岗位,而且能及时解决生产技术、工艺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超前性。为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跨世纪人才,应注重职工教育工作的超前性,为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培训门类、科目、内容、技术等方面要考虑到公路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需要进行超前培训。三是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实用性。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三维动画演示、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等先进的方法授课,聘请公路桥梁方面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进行授课。并且组织参观一些著名工程建设,做到学用结合。

(3)抓一线人员培训,提高工人队伍技能。公路系统一线工人有很多,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公路的建设质量和养护质量的提高,影响公路经济的发展。为抓好一线工人的培训,一方面,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以县站为主开展各种岗位培训班,另一方面,积极举办岗位能手培训班。并注意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举办公路养护专业知识竞赛,印发学习资料,组织集中学习,在公路职工中掀起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全面提高公路职工的综合素质。

(4)抓新进职工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对刚进入公路行业的新职工,重点应向他们灌输“公路行业精神”,培养对公路行业感情和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的作风。新职工就职后,首先要学习公路行业历史传统,前人的创业精神、经营方针以及行业概况和业绩。现今流行的“企业文化”之类的字眼,实际上就是行业经营思想和工作作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文化”,如果不正确理解和继承它,就不能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很好的理解经营政策和方针,也不可能与同事之间默契配合。新职工教育的另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传授基本劳动技能和对劳动组织、管理体系的认识。

3、改进方式,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职教培训机制,创建学习型公路系统,为全面提高公路系统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根据公路发展目标对人员能力的需求、各部门工作对人员能力的需求以及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提前作出周密细致的计划、安排,包括培训对象、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培训效果及考核标准等,坚持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作为教学、培训工作的龙头,使职工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稳步进行。

(3)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成人教学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员台下听的做法,加强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在培训中增加互动式的教学,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增加交流研讨内容。学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每个人通过听取别人的发言,拓宽思路,提高认识,使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

(3)合理选择培训模式。在培训组织上,坚持以内培为主、外培为辅。内培主要挖掘内部潜力,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外培是指选送部分人员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教育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坚持短期培训为主,长期培训为辅。短期培训是利用业余时间和施工淡季,见缝插针实施培训,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在培训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的原则,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短期培训中,突出以岗位培训为主。

4、建立职教培训资金保障机制,为公路系统职教培训工作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人力资源是其他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其投资虽是有限,但所产生的投资效益却是无限的。公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职教培训,而职教培训却需要以资金作保障。

公路系统各单位的职教培训寓于各公路部门的发展之中,并服务于各公路部门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新型的职工教育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按照五年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上级公路主管部门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地市州职教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根据公路发展实际的需要以及人才紧缺的实际程度,支持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各地市州公路部门根据上级公路主管部门安排的职教培训资金计划,按照职教培训工作实际,每年配套一定的职教培训经费,用于职教培训工作的开展和相应的软硬件建设及其他的职教培训活动安排等。同时,各地市州公路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极引导和推动交通公路企业、其他民营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加大对交通公路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创立有交通公路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基金和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为交通公路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开发 基层管理人员 培训课程体系

一、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未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计划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按照基层单位申报、人力资源部门汇总的方式进行。并未深入到基层做充分的培训需求调研、访谈、缺口分析等,造成培训需求信息并非企业真正需要培训的信息,从而导致培训频频,效果却不好。

2.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基层管理人员分布在不同的管理专业岗位,而目前培训计划的制定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部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只是罗列一些与岗位相关的知识进行培训,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同时也缺乏系统性。

3.未考虑到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来说,除应考虑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外,更要将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设计部分提升类培训,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也为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4.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若使用的是灌输式或简单的现场演练式培训,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5.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很多企业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是缺乏方向性的,培训的主题不明确,无相应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或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构建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设计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岗位为基础,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其设计思路和方法是:

1.设计的思路。根据基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发展中的定位和职责,将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基层管理人员必备的通用管理课程模块,二是基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专业管理知识模块,三是基层管理人员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模块。每个模块按照管理分类和专业的分类再进行细化。

2.设计的方法。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资料收集法、工作问题分析法、专家讨论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及以上各种方法的运用确定培训课程的主题,根据主题培训意向对其内容充实。通用管理类及技术类课程运用外部资料引用法,先进管理及技术类课程运用外部考察法与内部开发结合的方法,本企业特有或保密类的技术课程运用内部开发法,主要依靠本企业内部技术专家、技术骨干进行开发。

三、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基层管理人员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重在培训需求调查,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所涉及的人员应包括基层管理人员、直属上级、下级、专家,将各类人员的意见、建议、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分类。

2.培训课题的确立。培训需求分析完后,就要确定培训课题。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题的确立可分为通用管理、专业管理、专业技术三大类,在确定培训课题时最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培训目标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结合起来。

3.培训内容的确立。培训课题确定后,关键的步骤是确定培训内容,按照外部资料充实与内部开发结合的方式进行确立。通用管理、专业管理可参考外部培训资料、咨询公司课程大纲等外部资源进行填充;内部管理、技术类课程由本企业内部专家进行分析、讨论,最终通过审核后确定。

4.培训师资及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主题和内容确立后,就要考虑培训的方式和师资了。主要考虑内训还是外训,在外训方面考虑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培训的方式无外乎讲课式、互动式、训练式、操作式等类型的选择。考虑到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差异特点,在培训时尽可能选择灵活多样、气氛轻松、有针对性的形式。对于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师资的选择应以培训课程体系中的类别来进行区分,通用管理类课程采取外部聘请专家法、专业管理类采用参加外部专业学习法、专业技术类采用外部考察法、内部专家讨论法。培训师资方面可建立外部培训机构库、内部培训师库,根据不同的类别和专业选择不用的培训师资。

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个系统且动态的工作,各培训类别中的培训模块及具体课题随着各企业的发展及人力资源状况应及时修订,使其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及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4

一、强化观念转变,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化职工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培养企业人才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企业领导干部与全体职工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与职工教育人员,一定要从战略思想上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开展相关的工作。并且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不断强化职工的教育与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强调培训重点,明确培训计划

随着铁路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大提速、安全、技术、设备、服务等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结合实际实用、服务现场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培训的针对性,还要保证培训的前瞻性与系统性。对职工进行培训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现阶段的需要,更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一定要加强对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的结合,对部门岗位进行充分的考虑,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按照不同的部门、层次、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同时在培训内容中充分体现培训深度,保证培训计划的经常性与持续性。

三、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

在确定培训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在确定培训目标之后,才可以对培训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明确,实现培训的目的。在对培训内容进行编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融入一些新知识。在铁路企业发展过程中,职工培训内容均是动态的,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所以,一定要保证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职工培训质量。除此之外,在编制培训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效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水平,保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职工培训质量,促进铁路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培训人员的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工作热情。首先,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会直接决定培训内容的质量,培训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专业理论知识;其二,具备授课经验与技巧,可以有效活跃培训气氛;其三,对于培训内容涉及的问题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其四,具备一定的培训经验与资料,可以及时发现培训中的问题。其次,培训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工作热情,其主要就是一种态度。通常情况下,培训人员不是铁路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就是外聘人员。从企业内部选择培训人员,不仅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培训缺陷,主要就是缺乏相应的培训技巧,无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外聘人员可以有效活跃培训氛围,让职工可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但是相应的培训成本却很高。由此可以看出,铁路企业一定要重视内部培训人员的培养,有效提高培训人员的培训技巧,增加培训经验,这样在开展培训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由企业内部人员开展,不仅可以保证职工的培训质量,还可以有效节省培训费用,促进了铁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培养;铁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17―04

近年来,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铁路快速发展与人才制约的矛盾尤为突出,迫切需要从铁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抓起。加强大学生毕业生早期培养对于提升铁路人才队伍素质,改善铁路人才队伍结构,适应铁路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实施持续深化培养,进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管理相关学科等教育培训,其目的是要适应铁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对岗位人才提出的较高要求,为铁路现代化培养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学科具有鲜明轨道交通特色的重点大学,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高度,积极为铁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自2010年以来积极承担铁路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试点培训工作。学校采取研究一培训应用一总结研究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几个关键问题

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是铁路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对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培养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学校结合这个培训项目,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项目如何开展与落实,如何使培训达到目标与预期效果,如何体现培训的示范作用以及如何使该培训系统化与制度化。

首先,进行目标定位研究,从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素质特点、人才成长规律、个性化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培训对象与学习内容匹配;其次,对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探讨教学如何深入、典型案例选择与教学、学习兴趣如何得到激发,使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相协调;再次,进行教学保障研究,研究教学成果如何提升与推广,教学内容如何丰富,学员与培训教师如何交流与互动,自主学习如何体现,等等。

二、培训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优秀大学毕业生是铁路企业的基石,是铁路和谐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同铁路大部分职工相比,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活跃,开拓进取精神比较强。但由于从业时间不长,知识能力与现场实践的融合明显不足。主要是不同程度地缺少对铁路行业优良传统和我国铁路历史的深刻理解,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工作经验几乎没有,协调能力欠缺,缺少做群众工作的基础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因此,对有发展潜力、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校进修学习,把他们尽快培养成为具有献身铁路事业的精神和水平高、能力强、知识面广、德才兼备的青年业务骨干和干部后备人选。

1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特点

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特点及知识结构特征,对他们的培训必须做到起点高,针对性强,突出实用性,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是带着大量的现场实际问题来参加培训的,他们期望在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因此,学员参加培训的目的性强。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培训没有针对性,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标。

2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优秀大学毕业生在现场经过三到五年的基层锻炼后,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增强,其职业发展方向也初见端倪。此时,如果经过适当的培训与引导,其能力结构可以较快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能力型转变,素质结构也会由传统经验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因此,培训要结合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需要进行。

3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与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铁路职工队伍的现状,将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基层领导干部与业务骨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铁路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

铁路业务骨干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一般来讲,人才的成长递进过程包括知识准备期、积累磨炼期、调整融合期、优势展现期、成熟稳定期等,其轨迹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突变的过程。因此,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培训是长期的、持续性的,要形成一种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匹配的机制。

4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要适应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些优秀大学毕业生来自全国18个铁路局,尽管培训班按专业进行了划分,但由于他们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尽一致,工作岗位有差别,个性特征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培训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要根据学员的上述特点和因素,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要多下工夫,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方法研究与应用

随着培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培训形式和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要把培训中新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学习与解决铁路现场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学习带研究,以研究促学习,把研究铁路建设、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工作难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学员研究问题为主,教师讲授知识为辅,使学习和研究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这就需要对培训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找出适应这种培训的方法。对于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时采取哪种教育培训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选用。

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培训、问题研讨、专题讲座、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内容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纵观已有的教育培训方法,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与接受能力,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类别,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1 讲授法

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通过教师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它在说明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启发自觉学习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讲授教学,学员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学习,了解本岗位专业领域较为全面的知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目标等。我们在一般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2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员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实施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探索过程等),并且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学员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进行与现场紧密的专业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3 研讨法

研讨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员实际,给出相应的讨论题目,由学员根据所学理论与亲身实践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研讨式教学,学员可以把自己的职业经验和社会经历带入课堂,使得教与学处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中,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开拓学员思路,增加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专题讲座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借助案例创设一种情景,让学员通过参与,获得一种认识或提高某方面能力,是一种“在干中学”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如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实施(提前准备背景、相关知识,包括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鼓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等。它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专业应用背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训前应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认真的选聘。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适合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我们在进行与学员工作关联密切的专业知识培训中使用该方法,深受学员的欢迎。

5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积极倡导让学员学会自觉地思考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够和其他人配合完成某一项任务。它总的原则是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内容,按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适培训过程。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员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员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四、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保障措施研究

1 积极研发泛在教育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的研究,准备在铁路继续教育培训中通过建立泛在教育平台,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运用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的机会。

由于现代网络和通信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在职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该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教学内容预告。包括培训专家、研讨主题、教学重点等信息,方便学员进行预习。

(2)网络课堂。通过这个平台,网络课程,实现全员共同学习的目的。而学习者也可以以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相关课程。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人学习空间。

(3)博客论坛。论坛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实践应用以及情感交流等子模块。

(4)交流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建立学术沙龙和校园茶座两个模块。这两个学习模式下,还设有好书推荐、个人学习历程等子模块。

2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资源库,实施资源共享与传播

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成员之间资源的共享,可以设置动态前沿、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目录,包括铁路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实践研究、应用案例等。网络资源库保存有各个培训阶段中专家的教学课件、视频材料等,可以十分方便地提供给培训学员使用。

3 培训单位建立铁路信息跟踪与调研机制,开展培训需求研究

培训单位通过建立铁路发展信息的跟踪和调研机制,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铁路相关专业领域新技术新装备的最新动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技术装备的应用,以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现状。

(1)确立信息收集的重点。信息收集工作对于培训工作而言是首要条件,而且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效率。应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信息收集重点。收集的信息包括铁路行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改革、战略目标、岗位需求等。

(2)收集、整理和研究培训需求

培训班开办之前,应根据送培单位的要求和培训对象的需要,对培训需求分析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对象的状况来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授课。

4 建立稳定的培训师资库

行业培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极强,只聘用一个学校的师资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的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国内外大学教授、企业工程师在内的较为稳定培训师资库。多元化的师资,将给培训增添新气息,带来新理念。既开阔了新视野,又提高了培训效果。而建立专家库,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收集教师信息等基础工作,建立数据库结构,然后才能逐步地完成。

五、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的研究

为了使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并起到示范作用,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长效机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在行业内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铁路行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权宜之事,它关系到铁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成为铁路行业内部的一项系统工程。

(1)正确定位。把培训放在铁路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大系统中来考虑,进行定位。做到高起点、远规划。对待此项培训,必须杜绝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

(2)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对培训机构要精心挑选,优中选优;对培训内容要统筹考虑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对培训经费要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3)近期与长远结合,培训与使用结合。要考虑当前培训与长远的学习计划相结合,当前的培训与未来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训主管部门要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机构要认真做好服务,学员要明确培训目标。

2 建立和谐的培训管理机制

(1)实行优秀大学毕业生培训的零距离管理,即信息反馈灵敏、工作运转灵活、调控及时有力、制度严谨规范,充分体现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基地、用人单位、参培学员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2)形成良好的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即对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等环节,要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管理局面。

(3)坚持与完善学员、培训基地、培训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培训质量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培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建立严格的培训评估与选拔任用机制

考核的对象是培训机构和学员。对培训机构的考核通过评估来进行。包括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以及学员通过培训后所取得成效的评估。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前),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科学、合适进行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学员离开培训机构前),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学员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单位后),评价学员在参加培训后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内容。

要把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与使用选拔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先培训后选拔,不培训缓提拔的制度。要把学员学习考评结果作为使用与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要让学员充分看到培训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从而扩大培训影响,产生马太效应。

六、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既要构建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体系,研究在较短培训时间段内,如何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优化,又要完成培训目标,所以在项目的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持续培养培训学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学习基础差异大,使得教学难度加大;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培训系统性不足;三是如何实现从培训到培养的转变、由素质高向能力强的转变,这里存在很大的难度。

2 应对措施

(1)成立覆盖本项目所涉及各专业的培训专家团队,使培训力量得到保障。考虑到学员知识背景的不同,部分教学内容可考虑分小组进行差异化教学。

(2)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今后在泛在教育平善后,可考虑充分利用该平台实施大学生持续教育培养。‘

(3)加强与铁路行业培训主管部门和铁路企业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强化学员的学习能动性和成才意识培养。

七、结束语

2010年,受铁道部人事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共举办了13期铁道部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班,培训学员800多人。总结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全过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认识到了不足。为不断完善该培训项目,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能力建设,重点积极研究开发泛在教育平台;不断开发符合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的培训课程和教材、课件,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有铁路特色的培训体系,并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把握培训工作的发展节奏,及时总结培训经验,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以满足铁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为己任,为我国铁路的和谐发展和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重天,等.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铁路,20ll,(3):1―5.

[2]李云红.多措并举搞好铁路职工适应性培训[J].成人教育,2010,(1):55―5 6.

[3]于子涵,郭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09,(8):59―61.

[4]王晓棉.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49―51.

[5]刘剑锐.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5):57―58.

[6]金建兴,叶仁荪,徐晨燕.欧洲铁路人才培养使用情况及其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06,(4):加一43.

[7]宋修德.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J].中国劳动,2006,(4):57-58.

培训专员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教学;能力;“三能型”;教师;措施

作为培训基地的教师,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应与铁路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从建设、运营以及到管理,都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管理理念,这就更要求教师应大量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干部职工的培训要求。由于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还不太成熟,现场仍有大量的课题、项目亟待解决,这也需要广大铁路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开发中来。对此,基地应积极实施各项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立足现场,深入探究从“双师型”向“三能型”跨越的教师培养策略。

一、培训基地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学培训理念不适应现代培训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培训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制约着培训质量的提高。由于教师大多来自于铁路专业院校,接受师范类课程培训较少,不少教师在培训理念、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等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上。表现为授课方法单一,培训内容不能根据学员的不同及时做适当调整,培训内容的展现死板,课堂上教师缺乏足够的激情和热情、气氛沉闷等,教师的教学培训理念不能满足现代培训的要求。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基地专职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从精力、体力等方面已明显感到不足,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现场调研的热情有所减退,在培训工作中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惰性。基地亟需在专职教师队伍中补充新鲜血液,增加年轻教师的数量,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激发教师接受再教育、再培训、再调研的学习热情,激发教师“比”、“赶”、“超”工作热情。

(三)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教师长期与现场实践脱节,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严重滞后于现场一线,尤其是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这种师资水平滞后于生产现场的现象更为突出。虽然基地一直大力支持教师下现场,但由于教师现场调研的次数较少,时间短,下现场只是蜻蜓点水,所以也只能学到点皮毛。因此,还应增加教师现场调研的次数,延长调研时间。

(四)科研水平不高

基地一直非常重视教师的教研、科研工作,也不断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论文、课题、教案、课件评比等活动,对教师的教研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水平,如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研发专业课题、项目等,如果感觉自身能力有限,还可以与现场合作共同开发,这样不仅为现场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很好地实现了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的目的,而目前基地教师在科研方面还显得薄弱。

二、“三能型”教师的内涵

“三能”是指教学培训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铁路服务能力;教学培训能力是基础,专业实践能力是保障,铁路服务能力是关键;具有“三能”的教师,即为“三能型”教师。

(一)教学培训能力

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是教师在培训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员、培训时间、培训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培训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

(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培训手段演示等的能力。

(3)教学培训组织管理能力。如课堂管理能力、组织学员现场演练管理能力、组织学员现场观摩管理能力等。

(4)教学培训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

(5)教学培训应变能力。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6)总结反思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培训有一个总结反思,正确评价的能力。

(7)教学培训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员、对教学培训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创新能力。如创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模式等能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是培训基地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即专业技术应用和技能水平应达到铁路职业资格高级工以上标准;熟悉标准化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具有新规章的解读能力和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运输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对设备或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并具有一定的铁路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

(三)铁路服务能力

铁路服务能力就是指教师积极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现场编写实用的文字教材,制作标准化作业的音像教材,开发能为现场作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作业效率的软件,与现场站段或厂家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为现场技术比武、技能集训、技能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另外,在培训过程中立足现场,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动为铁路服务能力的提升,满足铁路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等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三能型”教师的培养措施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合格培训教师的重要条件,是基地吸引生源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地应当立足现场,将教师的现场调研与培训教学同步进行,同等重视,促进“双师型”教师向“三能型”教师的跨越。

(一)走进现场,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1.走出去,有计划安排教师到铁路现场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根本保证。基地以教研组为单位安排教师到现场站段、设备厂家、施工现场等地进行调研或跟班学习;并积极与路局相关处室、现场站段、技能鉴定站等单位联系,安排教师参与现场的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实践活动,观摩现场的技能演练、设备操作、维修施工、厂家技能培训等,实现教师自身理论与现场实践的动态结合,确保教师的技能与现场同步。

2.多途径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根据路局干部培训计划,基地积极与路局干培办及业务处室联系沟通,掌握各系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信息,积极选派对口教师参加大专院校、设备厂家及路局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提高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培训内容包括:

(1)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2)有关职工培训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或讲座。

(3)职业技能训练法的课程和实践。

(4)有关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及其训练的课程和内容。

(5)有关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的课程和内容。

(6)有关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提高品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内容。

通过学习,让教师不断跟踪铁路技术的发展前沿,掌握培训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培训理念,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3.充分发挥专业协作组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教师现场调研提供更多机会。由于专业协作组的组长来自路局专业处室、副组长来自现场站段,这不仅为教师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渠道,而且也为教师现场调研带来了最大程度的便捷。对于现场的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技能集训、维修施工等各种实践活动,路局和站段共同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会及时地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现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二)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培训教学能力

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一方面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对培训教学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基地每年开展一次“教学骨干”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教师为基地教学骨干。通过此项活动,在全体教师中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

2.基地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规定每名教师提供一门不少于4个课时课程参评,经基地评审委员会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课件、说课进行初评,然后再聘请路内外知名专家担任评委,确定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这项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自信,而且提升了基地的声誉。

3.基地每年在全体专兼职教师队中开展教案、课件评比以及教学、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使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历练中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面向现场,提升教师为铁路服务的能力

1.编写培训教材,制作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

由于现有的培训教材与现场的培训需求不匹配,尤其是现场大量缺少高速铁路方面的教材,因此,基地鼓励教师积极编写适应性培训教材或讲义,制作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等。一方面,基地积极与路局或站段联系,有教材编写需求的,为教师创造机会参与,并为教师购买参考资料、提供电脑、优盘等;另一方面,基地教研室及时路局征集的课题、项目研发信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如教师制作的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等课题项目,不仅为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提供了依据,也为现场解决了工学矛盾,使现场职工的学习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2.积极参与现场各种技能活动

基地积极与路局专业处室、现场站段、技能鉴定站联系,安排对口专业教师参加现场的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技能集训、技能鉴定等活动,一方面为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时间深入现场,搜集现场第一手资料,积累现场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根据现场作业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规范,让学员学有成效。

3.与站段合作开发项目

由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还不太成熟,现场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基地可与站段进行课题研究、项目开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在拓展现场服务领域的同时,使教师处于专业实用技术的前沿,促进专业课教师在学与用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项目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创新适应铁路发展的培养机制

1.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地的课时津贴、职称等分配应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三能型”教师倾斜,形成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