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例6篇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肢体语言;声乐舞台表演;作用

对于声乐舞台表演而言,为了提高整体的表演质量,彰显独特的声乐魅力,表演者不能够只依靠多种声音技巧,只是关注演唱水平的提升,还应该积极搭配恰当的肢体语言,让声音艺术和肢体语言有效协调以及相互促进,进而保证整个舞台的魅力与呈现效果。声乐表演者在对肢体语言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从声乐表演实际出发,对肢体动作进行巧妙设计,使得肢体语言的使用能够对演唱者内在情感的抒发起到促进作用,让舞台肢体艺术和表演感染力的展现相辅相成,带动声乐表演艺术长效发展。

一、肢体语言概述

步入新世纪之后,国家的艺术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先进科技的带动之下,音乐也朝着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声乐是典型的以演唱为中心的音乐艺术形式,同时也是高雅表演艺术。伴随声乐表演者登台演出机会的增加,声乐舞台表演不单单成为了一种听觉与情感的熏陶,还让受众在视觉层面得到了情感碰撞。因此,如今受众的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听觉享受层次,还特别注意观察表演者在演唱当中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与表达。只有让演唱和表演共同发挥作用,才可以完整全面地呈现音乐作品的情感。简单来说,声乐表演者既要不断磨练演唱技巧,又必须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从而碰撞出情感火花。声乐表演是对人的思想情感进行升华、创造从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彰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声乐表演是基于歌声与肢体语言创造而来的,把音乐作品的内容与主题进行综合呈现的艺术。完整的声乐表演势必要涵盖两个部分,分别是唱与演。声乐舞台表演具备很强的技术性,演唱者不单单需要有优质的嗓音条件,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并且可以深层次地感知音乐当中的情感。表演者如果只是凭借好的声音条件和各种各样的演唱技巧演唱歌曲,会使歌曲呈现不完整。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作品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受众在听觉与视觉层面上获得综合享受。因此声乐表演者必须具备极强的二度创作能力,既要对作品原本的曲调旋律与歌词进行准确把握,又要以此为基础开展二度创作和加工,特别是要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使其能够和歌曲的内容情感高度一致,满足审美层面上形、神、韵的要求。

二、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一)完整呈现声乐作品

在声乐舞台表演当中,肢体语言涵盖诸多和音乐作品相关的信息。表演者灵活应用各种演唱技巧,恰当引入肢体语言,不单单能够让受众在听觉上获得享受,也能够使他们深层次掌握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情感。在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应该始终处在积极状态,保持稳定的气息,控制打开每个共鸣腔体,这样不单单能够优化声音,还可以增强肢体动作的表现效果。肢体可随音乐节拍小幅度律动,从而增强音乐作品的动感,让观众随之产生律动的欲望,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让整体的演唱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声乐是一门将情感宣泄作为重点的艺术,而要表达情感,就必须要运用肢体语言。针对风格和情绪不同的音乐作品,演唱者利用肢体语言以及演唱技巧呈现出作品的内容与意境,就能够在视听层面打造立体化体验,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完整呈现,实现声乐和表演的高度统一。

(二)辅助声音情感表达

在现代摄影技术日益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眼神的细微变化或是脚部的小幅度移动均能够被放大,也能够让受众在情感上发生变化。肢体语言当中的体态变化、表情变化、舞台移动等等均能够让观众对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与人物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演唱当中的声音有心理暗示的作用,但是如果只用声音塑造人物,往往显得非常抽象,在辅助运用了肢体语言后,能够让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更加直观生动。另外,舞台肢体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使其表演活动更加自信并稳定声音状态,提高演唱效果。声乐表演者常常会在演唱当中出现气息不稳定的问题,此时运用简单的手势或是体态变化就可以解决问题。表演者除了可以利用歌词旋律表达情感之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比如说通过面部表情进行情感的表现,用脸上的喜怒哀乐展现音乐作品的整体基调,并和观众进行多角度交流。

(三)塑造歌者良好形象

肢体语言应用于声乐表演能够对演唱者的形象进行良好的塑造。肢体语言必须基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实际体验来呈现。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发出非语言信号,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不过在声乐舞台表演当中,艺术形象的塑造均是演唱者基于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加上个人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联想而开展的二度创作。塑造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可以检验表演者的自身形象。表演者在日常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对个人肢体协调性以及肢体动作的美感进行练习。只有确保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优美,才能够让作品当中的人物塑造更加准确到位。因此,表演者需要积极参与到肢体训练当中,保证举止端庄大方,身体线条均匀,建立良好的外部肢体姿态,从而给观众的视觉带来有效冲击,让艺术形象更加完善,也让演唱者的形象更加完美,使歌曲的展现尽善尽美。

三、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应用

(一)双脚姿态

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应该调整好双脚姿态,通常情况下,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前脚尖指向前方,双脚脚掌完全着地,把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后脚掌虚放,保持双腿直立。这样的站姿适用于绝大多数声乐表演者,而女性男性表演者受到体型和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可以运用不同的姿势。声乐表演者的情感表达在登台前就已然开始了。在现代演出当中,会有主持人提前报出音乐作品,而听众在听到作品名称之后就会对作品产生一定的情感联想。在步入舞台时,演唱者就应该带着音乐作品的情绪,站立在舞台中央,且要站稳。在演唱歌曲和传达情感时,表演者应该以唱为主,不过为了辅助情感的有效传递,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走动,步伐节奏应该和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情感保持一致,比如在演唱欢快的歌曲时应该加快步伐,演唱悲伤的歌曲时应该放慢步伐,不过步伐不能过多,以免不稳重。

(二)手部姿态

手势在情绪表达当中非常重要,在声乐表演当中对手势进行有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存在固定化的动作模式,可以结合演唱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控制。但是这里所说的自主控制和调整动作模式也并非是毫无目的地随意做出动作,而是要根据音乐作品歌词含义以及情感表达的要求进行恰当的应用。手势的使用不仅能够传递音乐作品的内容,还可以宣泄情感,塑造良好演唱形象。手势在声乐表演当中的使用应该具备灵活性,要演唱唯美的歌曲,就应该用比较轻盈柔美的手势来呈现情感;要演唱气势磅礴的歌曲,就应该放大手势动作,并伴随着作品情绪的高涨而提升手部张开的幅度以及力度,到达情绪最高点时应做出有力的动作,让歌曲有结束感。歌声、手势和情感应该实现自然融合。

(三)头部姿态

头部姿态指的是头部摆出的各类动作。头部动作拥有多样化的信息与含义。在声乐表演活动当中,头部最为常见的姿态是面向正前方抬头,可表示遐想与憧憬,或是随着眼神做出其他动作。低头往往表示悲伤或思考、忧郁或叹息等。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可结合歌词内容进行头部姿态的调整,让歌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大大增强,不过头部的动作不能过大,否则很容易造成气息不稳的情况。

(四)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主要包括面部与眼神这两个部分。人的内在情感变化往往会在面部表情上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内在情绪和外部表情是有紧密关系的,真实的表情与情感高度统一。比较常见的面部表情有喜怒哀乐。声乐表演当中运用的面部表情必须和作品的内容旋律与情感内涵高度一致。在表演活动当中,表演者与听众均在传达各自的情绪,进行情感层面上的双向交流,当然双方也在关注着对方的肢体动作。声乐表演者应该提高对面部表情的控制能力,使面部表情发挥良好的气氛调节作用。在眼神的控制方面,应该把眼睛作为传递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并对观众的情感进行一定的牵引。表演者在投入演唱前,要借助音乐作品酝酿个人情感,并通过对眼神的巧妙应用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

四、结语

声乐舞台表演具备综合性,是融入了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而肢体语言就是表演者舞台呈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各种各样肢体动作的变化调整,形成了视觉符号系统,使得表演者能够用肢体动作辅助声音情感的表达,彰显声乐作品的魅力。所以声乐表演者应该建立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进行调整,认清真正优质的声乐舞台表演是肢体动作和声音技巧有效配合的结果,只是关注声音技巧的运用和提升是无法让表演内涵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更加出色和生动的。

参考文献:

[1]张宣.略论声乐演唱中的肢体语言[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3-64.

[2]李姿霖.论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J].通俗歌曲,2019,(04):58-59.

[3]刘彩云.歌唱艺术的形体表演[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02):33-34.

[4]袁媛.浅谈肢体语言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8,(10):97-98.

[5]高月霞.形体语言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19,(18):8-10.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形体语言;戏剧表演;运用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33-01

一、形w语言综述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分为空间语言、肢体语言和情感语言三种。空间语言是指人们利用某些零件来向观众表达情感。在生活中,每个人对空间都有一定的感知,例如,大的空间会让人感到空虚;小的空间会让人感到恐惧。因此,空间语言的正确运用是保持良好空间距离的重要因素,恰当的空间距离能保证情感的良好传达。在戏剧表演中,空间语言的正确使用能够使戏剧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从而获得观众的共鸣和认可。

肢体语言是指戏剧表演中演员通过四肢来表达情感、展现剧情。在戏剧表演中,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各种肢体动作来分析和揣摩其要表达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继而加深对戏剧人物和情节的认识理解。有效地发挥出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对展现表演者的艺术水平和戏剧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情感语言是指演员通过眼神、面部表情等的变化来传递情感,例如,表演者炯炯有神的双眼传达出一种喜悦之情;而面无表情则代表的是难过或愤怒。

二、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

在通常的戏剧表演中,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都是缺一不可的。口头语言是戏剧内容得到完整表述的前提,而形体语言则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对表演者塑造戏剧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具有较大帮助,同时在增强艺术感染力、引发观众共鸣等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利用形体语言实现戏剧表演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人与人之间因为年龄、职业和经历等差异,造成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特别在形体语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其形体语言也有极大的不同,因此,人们往往会通过一个人的形体语言去发现其性格特征。在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张力和感染力较之日常生活中要强烈得多,戏剧演员通过对形体动作的创新和运用,将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体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完美。

(二)利用形体语言突出戏剧表演中人物的心理。戏剧表演成功与否,除了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之外,还需要表演者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形体语言表达给观众。一般而言,人物的言行举止都与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在心理活动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动作,所以在戏剧表演中,演员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捕捉和分析,指导自己在表演过程中通过细微的形体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心境,使抽象的心理内容通过具体的形体语言表达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观众对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感知和了解,从而引起共鸣。

(三)利用形体语言增强戏剧表演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是增强戏剧人物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起到了强化台词的效果,并通过恰到好处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让观众在观看戏剧的同时能够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戏剧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给予充分认可。

三、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

形体语言作为戏剧表演的重要手段,需要表演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戏剧表演中,肢体动作是形体语言的基本要素,运用次数也最多,表演者对四肢的正确运用是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在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并不是无规律随意使用,它需要表演者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表演时对某些常见的肢体动作加以创新改变,从而使这些肢体动作在表演时形成有用的形体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另外,表演者的神情在戏剧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的神情,不仅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让人物形象变得可爱。表演者通过与肢体动作和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正确地运用神情来传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思想,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掌声。

参考文献:

[1]石杨.试析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5(04).

[2]宋媛媛.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0).

[3]扈笛.无声的语言――关注戏剧形体的语言运用[J].大众文艺,2016(21).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导演 肢体语言 作用 构成 情感

肢体语言指人体的四肢与躯干的动作语言,属于形体语言范畴。肢体语言既是戏剧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戏剧表演艺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戏剧导演创作中艺术运用的重要手段与构成要素。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戏剧导演的工作实践与思考,对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运用这一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细致地研究与论述,希望能为戏剧导演艺术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运用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的方面广、触及的层面深。具体而言,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

一、肢体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理性上充分认识并意识到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具体的戏剧导演创作中对其予以特别的关注与运用。所谓“思想认识对行动的导向作用与决定作用”,也正在于此。

众所周知,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动作性是一切戏剧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及各种戏曲等)的核心特征与本体属性。西方戏剧的英文为“Drama”,意为“动作”或“行动”。而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主要是动作,又分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两种。在具体的戏剧表演中,这两种动作是完美结合、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也就是说,形体动作是心理动作的外化,而心理动作又是形体动作的根基与动因。作为形体动作的主要构成要素与核心要素的肢体语言,在整个戏剧表演中,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具有自身独有的直观、鲜明、引人入胜等重要作用。因此,戏剧导演创作中必须充分重视肢体语言的运用。这种肢体语言运用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演员在剧中肢体语言的运用;二是导演在排戏、说戏过程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二、肢体语言的构成要素

要很好地在戏剧导演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就必须弄清弄懂弄透肢体语言的构成要素,否则就容易陷入盲目与随意的状态。肢体语言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种: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

肢体语言的形式有手势、步法、四肢动作等外在形式。在戏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中,做、打两种都是肢体语言;“五法(手、眼、身、法、步)”中,手、身、步三种也都是肢体语言。

(二)肢体语言运用的方式

从戏剧导演学的角度来看肢体语言,其运用的方式有三种:

1.直接运用。即由演员自身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例如招手、摆手、点头、哈腰、跑跳、跪、蹲、趴、爬、跌倒等。这些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非常普遍。

2.舞台调度。“舞台上人物位置的移动、调整,称之为舞台调度,它的依据来源于真实生活,但它又不等同于真实生活,舞台调度是导演对人物精神世界、人物之间关系、规定情境、冲突性质进行揭示的有力手段。”例如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中,徐九经第一次出场的舞台调度就十分精彩:“只见他撩袍、执扇、背朝观众,在急切的‘撕钹’声中,急步行走,一个大弧线调度走至台中,就像一管牙膏被外力猛地挤压后,一下子冲了出来似的,快速直达左前台口,后转身‘亮相’。在‘歪脖树’的映衬下,一个其貌不扬、肩负重任而心情急迫的徐九经形象突兀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3.停顿。肢体语言的停顿属于整个舞台停顿范畴,舞台停顿即“静止动作”。这种停顿,表面上是静止动作,实际上都是激烈的心理动作,是内心翻腾着思想感情的浪涛,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戏剧效果。例如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徐晓钟导演的话剧《浮士德》中,浮士德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进入监狱,想救出狱中已怀孕的情人甘蕾青,可是甘蕾青拒绝了浮士德的要求,宁愿去死,因为她感受到浮士德冒险劫狱的真实动机并不是忠贞的爱情,而仅仅是同情。对此,浮士德受到巨大的冲击,梅菲斯特也爱莫能助,只有向浮士德伸出双手。此时三人的心里都掀起惊涛骇浪。为了表现这种舞台情境,徐晓钟导演运用了长达89秒钟的停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肢体语言的情感含量

如前所述,肢体语言作为形体(身体)动作的核心要素,只是人物心理(内部)动作的外化,是为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所以,好的肢体语言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含量,情感含量愈高,肢体语言也就愈有意味,愈有戏剧性,愈能收到好的演出效果。例如话剧《北京人》中,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中的愫方,与表兄曾文清青梅竹马,真诚相爱。但曾文清却与思懿结了婚。愫方与文清天天见面,却不得不把真爱埋藏在心底,苦不堪言。奶妈陈妈从乡下带回来两只鸽子送给文清,但路中却飞走了一只。当愫方独自一人面对鸽笼时,做出了这样的肢体动作:“不觉伸手把它举起,凝望着那里面的白鸽子。”这一肢体语言的情感含量就极为丰富,她既感叹笼中的鸽子与自己相同的处境,又好像挂念着另一只飞走的鸽子和离家外出的文清,其情感的复杂性远非语言能道出。

结语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肢体语言的应用容易产生肢体和心灵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激发演员的表演激情,进而感染观众。肢体语言的恰当使用可以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其独特之处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刻画。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编导创作思维拓展――肢体能量与语言的运用”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4B057)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戏剧导演别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74.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4

教师要正确使用眼语,眼睛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目光和眼神,应该是自然亲切的,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用亲切含笑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望望每个孩子,我想这是上好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哪位学生开小差了,教师可以望一望,表示提醒,违规严重,用严厉的目光表示批评,给回答有困难的学生送去鼓励的目光,给困境中的学生送去亲切关怀的目光。教师亲切自然的目光表示心情的愉悦和欢快,学生也会在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借助眼神“说话”的教育方式,比起言语表达更令学生难以忘怀。

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微笑是人的一种肢体语言,它也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教师的脸庞,是放大了的晴雨表,是情绪变化的特征,教师要做到端庄中有微笑,严肃中有柔和,切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不愉快形之于色,如板起面孔,拉长脸。记得那次由于家庭琐事,我心情一直不好,总是唉声叹气,一改往日课堂上的谈笑风生。结果那段时间课堂气氛就非常沉闷,就连以往喜欢在课间问问题的学生也不问了,这多么可怕!一时的心烦而忘记了微笑,立刻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回应,他们的内心纯洁得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喜欢笑,也希望周围的人们尤其是老师对他们报以微笑。我想,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彼此信任的桥梁,是微笑让孩子们受到老师人格魅力与博怀的熏陶和感染。

手是会说话的工具,教师应充分发挥手势的表达功能,做到自然、舒展,节制活动的频率,注意摆动的幅度,切不可手舞足蹈,或插入衣袋,或双手撑在讲台上,甚至整个上身就趴在讲台上。教师的躯体动作,应当稳重大方,轻松自如,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初中生面前,不能用像对待小学生那样摸摸他们的头和脸蛋的动作,这会引起他们的害羞与反感。在与学生交谈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搂搂他们的双肩,通过手传递给在困境中的学生以自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对初中的孩子我们以成人的方式握手致敬,以示对他取得成绩的肯定赏识,通过手激励他更加积极奋进。

“请给他一些掌声!”“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某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吧!”“掌声响起来!”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语言,并且带头鼓掌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文艺演出观众的掌声能给演员以激励,能渲染一种热烈的气氛,让演员在热烈的气氛中更有激情的表演。课堂也如此,学生是主体,对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带头鼓掌是喝彩,对困顿的学生鼓掌,是激发他潜在的激情,给他自信,一个充满掌声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洋溢着人文关怀的,具有强烈肯定、赞扬意味的掌声可以唤醒一个孩子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给予他人生中一个崭新的起点。

课堂教学是一种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和肢体的和谐运用。教师进入教学时,应当用稳健、镇定、自信的步伐,速度适中,服装整洁,发式雅致,面带微笑,这样的体态,会给学生带来自然稳重的风度,给他们留下亲切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使学生的心里安定。在充满灵性和稚气的孩子面前,教师是长者,是朋友,是慈母严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以身体前倾侧首的姿势和学生展开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师有多么重视他、关注他,这种平等的精神力量会激励着学生更加热情地学习。

当然,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恰如其分,动作幅度不能过分夸张,否则就喧宾夺主,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你的肢体动作上了,而忽视了对文意的理解。如有的教师上课太像演员表演,手舞足蹈,教室里穿梭不停,这都是过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肢体动作。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意义空间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036-05

王 宇(1979―),女,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上海 200234)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所具备的叙事功能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用自己的方式叙述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如果说节目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直接通过文字符号的有声传播表现为语言叙事方式,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而言,则掌握着无法比拟的信息传播优势。电视是视听艺术,表现在画面、声音等诸多方面。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机,听到主持人的播报和评论,通过主持人的语言叙事来揣测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可以通过画面看见主持人的神态和动作,通过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丰富自己对语言叙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产生全方位、立体的叙述感受。海登•怀特在《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认为:“每一种叙述话语都包括不止一个单独使用的符码,而是包括一组复杂的符码,作者把他们相互交织起来,从而生产出富于无限启示意义和多重影响的故事。”[1](P28)电视这种视听的形式,不仅要求主持人在镜头前控制其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精彩,更要求主持人控制其自身的肢体语言,因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都可以泄漏主持人内心的秘密,都是一个潜台词的表达。无论是新闻类节目、娱乐类节目,还是专题类节目,只要是主持人参与的电视节目,口头语言叙事和肢体语言叙事这两种叙事方式的使用对主持人节目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以《鲁豫有约》、《实话实说》、《面对面》、《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等访谈节目为例,观众看到的是主持人作为一个谈话者与被访对象交流,就像他们自己在生活当中与人交谈一样,观众可以看到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通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渠道来分析主持人所传递的信息。电视节目主持人这种一言一行都放大到镜头前的工作状态,决定了其工作的巨大压力。不过,这种高压的工作状态也赋予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较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多的创作工具。在电视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其自身是同时具有两种语言叙事系统的,一种是口头语言叙事系统;另一种是肢体语言叙事系统。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一样具有叙事功能。在中国电视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们对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两者的关系做出了不少探索。但专业人士也好,普通大众也好,甚至包括主持人自身,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与误区。一般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只要做到在镜头前仪态端庄、秀美靓丽、自然优雅就足够了,就可以称其为一名合格的,或者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但是,无论是一个简单的播报,还是一档大型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身体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此时主持人的肢体动作不仅是表现的对象,更变成了表现的手段。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功能的独特性在于表达媒介的独特,肢体动作在表达自身的美感之外,更上升为一种语言,它不仅表现自身,还可解释或传递其他更多的内容和含义,与口头语言一样具备叙事的功能。

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蕴藏着巨大的叙事能量,如果主持人驾驭好这种能量,在主持事业上将会跃上更高的层楼。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靠口头语言系统进行叙事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摆脱肢体语言叙事系统的影响,但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却可以在口头语言叙事系统缺席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叙事的任务。“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下台时发表电视讲话,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沉重。他讲完话,接下来是主持人串联。此刻,主持人对尼克松的下台发表任何评论都不恰当。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看了看观众,叹了口气,耸了耸肩膀,停顿片刻,然后介绍下一个节目。这个主持人完全没有使用口头语言,只是用沉默和体态语来处理这一重要的政治场面。可以说,这是表达他自己及电视观众复杂情绪的最佳方式。”[2]肢体语言的独立叙事功能在此时演绎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意境,也佐证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作为主持人非常重要的叙事工具,具有强大的可塑空间和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叙事功能。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的叙事功能存在双重属性

“观看电影和电视,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看到的是和现实相一致的时空,实际上,影视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剧作家和影视艺术家创造的另外一个时空,它自有其自身的逻辑,正像人们常说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一样,影视艺术是关于时空的艺术。”[3](P129)电视节目也是关于时空的艺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同样要配合电视节目的需要,在完成节目信息的叙事过程中,兼有叙事的时间艺术和空间塑造的双重功能。首先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的时间叙事功能。在电视节目的叙事文本中,无论是连贯的叙事时间,还是错乱的叙事时间,时间的转换都是电视节目情节推进的重要手段,电视节目正是利用这种对时间叙事的处理,来完成某种审美意蕴的暗示和传达。而参与其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配合节目的需要,进一步将这种审美意蕴明确的传递和表达出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可以配合主持人的口头语言和电视节目的其他声画手段进一步强化节目最终的目标和追求。例如,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丧钟为谁敲响――南非首次非种族大选在即》的节目。“主持人讲完开场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南非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里我们不用去说南非的黄金以及钻石的储量占世界的多少,我们还是先请看一组南非的镜头……’时,主持人转过身去,镜头便从他的肩头迅速推到大屏幕上,音乐声中,山鹰在翱翔,越过高山,飞临乡村、城市……然后主持人转过身来,再次面对镜头说:南非的确很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却经历了一段种族歧视的黑暗年代……所幸的是,从今天开始算起,再过整整二十天,南非将消灭种族隔离制度。”[4](P54)以大屏幕画面为主体的一个转过身去,一个转过身来,代表着南非历史的冰火两重天。这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主持人口头语言和大屏幕的完美结合,达成了节目整体的时间叙事目的,给节目内容创造出更多的意境。说明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能够在节目中描画出神来之笔,参与时间叙事任务,具备时间叙事的功能。

其次,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还具备空间叙事的功能。这相对于口头语言的叙事能力,更加有力、鲜活和有效。“体态语言对情感做出反应,而有声语言则注重分析,注重细节。”[5](P23)肢体语言叙事更多承载的是情感的态度和立场,而口头语言叙事则重在分析和细节的描述。因此,口头语言的叙事能力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制约了自身的叙事空间,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却在先天上就具备叙事的空间优势。空间叙事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事件信息的获取要求,更大程度上产生完美的信息接收感受。在这个信息输送的处理过程中,视觉资料给叙事的空间性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接收信息的观众会启动自己的编排和创作系统,依据获取的视觉资料对事件进行整合和处理,得出被其认可的叙事。“人类这种动物往往对自身的活动并不自觉,这使得这些活动更具观察价值。”[6](P9)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正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呼唤人类潜在意识的直接对话,苏醒人类内心世界更多的空间领域。“例如:《艺术人生――秦怡专辑》那期节目,按照栏目组的策划方案是节目最后给嘉宾过80岁的生日,先把蜡烛点起来,然后把蛋糕分给大家,吃完就结束。当节目进行到这个环节时,朱军总觉得心中有一种情感没有表达出来,于是,他没有受预定方案的约束,而是根据现场气氛非常真情地对秦怡说:‘秦妈妈,我能代表所有爱你的观众拥抱你吗?’得到秦怡的同意后,朱军和秦怡有了长达半分钟的感人拥抱。这个拥抱既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抚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的心,又把节目推向了高潮,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灵回响。”[7]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在视觉的范围内作三维的展现,必然在空间里留下痕迹和印象,动是其主要任务,作是其追求的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以视觉活动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上,表现着最为丰富、鲜明、流动着的画面,展示了观众难以感受和体会的内心世界,它不是用文字,不是用口头语言,而是用一种特有的体验和感受传递并升华主题和思想。

“时空结是巴赫金在研究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时间与空间相互交叉的区域,他把这一时空关系界定为时空结。”[1](P13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涉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感受,是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紧密结合的视觉叙事艺术。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对自身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同时起到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的双重功能,交叉出无数有价值的“时空结”,为观众编织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国达人秀》节目中,非常可爱的七岁小女孩唱完参赛歌曲《忐忑》后,未获得晋级。当周立波说出“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时,小女孩情绪失控,当场哭了起来,伊能静坐在主席台上安慰小女孩说:“笑一个,好不好?芽”这时,,主持人程雷走上台来,单膝跪下拥抱小女孩,并用手帕帮她擦拭泪花。不再孤立无助的小女孩终于大声地对评委和场下观众喊出“再见”,程雷温和的给了小女孩一个鼓励的亲吻后抱起小女孩走下台。主持人此时此刻几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在时间叙事上连接两位参赛选手的演出,在空间叙事上表现出了一名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举手投足间化解了小女孩的痛苦,弱化了比赛的残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能够同时具备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即可以并存、又可以互动。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主要的两种叙事手段,肢体语言叙事功能与口头语言叙事功能也是一对互补与互动的关系。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叙事过程中,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经常相辅相成,为达到最好的收视效果,最大化的信息传递而配合无间。有时候肢体语言在口头语言之前出现。比如,电视观众对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张丹丹的评价很高。每次节目开始前,张丹丹总是先跟观众笑一笑,打个招呼,一个简单的体态语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语言沟通开了好头儿。有时候肢体语言在口头语言符号之后出现。一般这种情况都起到强调和总结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这档节目曾经在午夜播出,又经常是发生了一段时间后的冷新闻,但观众的收视热情不减,吸引了一批白领精英。可以说,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阿丘在吸引着观众。虽然他的形象不美、不帅,但他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却能博得大家的认可。他经常在一段评论之后辅之以手指敲打桌面,如同语言中的一个段落结束,清晰流畅的肢体语言在时间叙事上起到了强调和总结的作用,在空间叙事上达到了态度的表达。更多时候,肢体语言是和口头语言同时表现出来的,它随时随地都在辅助着口头语言。

但是,也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处于矛盾状态的情况发生。“同时发出两种相互对立的信号就是矛盾信号。”[6](P124)有时,主持人的肢体语言本身释放出矛盾信号,比如,微笑的面孔说着“欢迎大家收看本期节目”,而手势却是向外推开的动作。电视观众面对主持人这种充斥着矛盾信号的时空叙事往往会无所适从。有时,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配合不恰当、不和谐,叙事的过程就会中断,因为观众对两种对立的叙事形式无从选择。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功能与口头语言叙事功能只有在互补与互动的关系下才能共同发展。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叙事功能的空间意义与意义空间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处在三维的时空里,与口头语言叙事搭配使用,与演播空间建立关系,就会产生一定的内在情绪和语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在演播空间的低、中、高、远近、大小分割中对比形成空间意义;同时,肢体语言又在这些客观形式的空间层次中尽情地游动并产生无穷尽的意义空间。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8](P142)电视节目主持是镜头前、话筒前的演播艺术。话筒前要会说,镜头前要会动。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掌握了演播空间处理能力,也就获取了叙事过程中意义呈现的魔力,将有助于主持人整体形象的提升和完美。

电视画面的空间景别在客观上制约着主持人肢体语言的运用。景别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几种,这些景别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各类主持人节目中都可能出现,但使用频率最高,与主持人关系最密切的是中景和近景。近景一般用来表现主持人表情或手势的细节,取胸部以上镜头。主持人鲁豫在其主持的访谈类节目中常有一个用手托着下巴神情专注的近景镜头,这种肢体语言呈现出主持人和访谈对象同悲同喜的情感共鸣意义,很能激发被访者的倾诉欲望。同样这个近景镜头所呈现的情感共鸣,也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的心理感受。中景用来表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动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交流的方向和情感状态比较多,取主持人膝盖或腰部以上镜头进入画面,主持人或站、或坐、或走动。中景空间里,在确立与他人关系、交流方向的时候要注意膝盖和脚尖的方向。以《鲁豫有约》节目为例,主持人鲁豫处于坐姿,我们可以观察到她的膝盖永远指向被访嘉宾。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的这种空间处理,呈现出主持人尊重被访对象,主持人乐于与被访对象交谈的空间意义。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处理和空间距离也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则。首先应根据社会对身体空间和距离的习俗来正确灵活地运用空间距离语言。同时需要特别考虑到电视机前观众的存在以及他们潜在的参与心理。还要依据电视画面的屏幕效果进行调节,让观众从屏幕上看起来合乎情理,构图巧妙。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处理单档、双档、多人档主持人节目的现场空间。以单人独立主持为例,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独自完成主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意与镜头之间的空间感。通过眼睛看镜头中心圆点、眼神光深入到镜头里面、目光停留在镜头前面,这三种不同的注视方式与观众就行交流。深入到镜头里面的目光交流方式可以产生强调重点的效果;目光停留在镜头前面的方式可以起到划分口语内容段落的作用,多在两个内容之间进行衔接与转换的时候使用;眼神光看镜头的中心圆点,是主持人镜头前创作的常态,在单档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对镜头的空间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空间叙事的展开和呈现。

演播空间主要分为演播室内主持与外景主持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细分演播室主持还可以分为通用性演播室、开放式演播室、虚拟演播室、大型晚会演播室以及设置在普通的客厅或书房甚至户外等其他场所的临时演播室,等等。不同的演播空间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开放式演播室的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入节目中进行参与,也让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例如,《实话实说》节目,演播室为圆形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可以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这种空间处理为主持人肢体语言的空间叙事的意义呈现提供了张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的举手投足都备受关注,因此,对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意识的空间塑造是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演播空间的完美演绎,所呈现出的意义空间和意蕴内涵,不仅是主持人气质和形象的表现,更是主持人对自身叙事手段的掌控体现。

电视节目主持人加强对自身肢体语言叙事的掌控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肢体语言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可能潜藏着微妙的意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炉火纯青的肢体语言可以变幻出多重想象与意义空间。思维的多样性和表达的单一性决定了口头语言在意义空间方面的局限性。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现场,受到现场环境的某些刺激,同时迸发出几种精彩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也只能快速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表述。而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手段却不存在这种表达的瓶颈,恰恰相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时空叙事方面具备无限想象的可能性,由此产生多重的意义空间。试想一位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真诚对话的过程中,频繁的用手触摸他自己的鼻子,观众会作何感想呢?一部分观众会忽略这个动作继续收看节目,也有观众会注意到这个动作但是不知道主持人到底是怎么了,还有观众会觉得主持人可能是鼻炎发作了、感冒了、鼻子不适了,更有敏感的观众会认为节目主持人在对嘉宾说谎话,或是主持人此刻不能很好的控制谈话进程。主持人的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动作,不同的收视群体会做出迥然的阐释,生发出多重的意义空间。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在主持《开心辞典》节目的时候,有很多经典的手势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可以说,手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肢体语言,“手语是符号化语言的一种遗存”[9](P66)。深入研究王小丫的手势,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在社交场合做介绍和指引的手势一般为四指并拢,拇指微张,介绍或指引结束后手势收回,但是王小丫的介绍手势结束后,恢复成翘大拇指的手势搁置于胸前,而后指引选手进入答题桌时,她只需在翘大拇指的动作基础上,将四指伸开即可。翘大拇指这个肢体动作成为王小丫在《开心辞典》中的基本动作,王小丫以这个基本手势为时空叙事的出发点,演绎出更多具有多重意义空间的肢体动作。例如,王小丫请参赛选手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时,配合的肢体动作就是,她用左手捏着一直翘起的大拇指说A选项,继而捏起食指说B选项,然后捏起中指说C选项…读题完毕后,微笑着看向参赛选手的同时,手部动作又恢复为翘大拇指这一基本肢体动作。可以说,翘大拇指这一肢体动作具有明确的正面的叙事信息,但肢体语言的时空叙事又使得观众即可以把这理解成为王小丫对参赛选手的赞扬,也可以想象成是对选手的鼓励的多重意义阐释。同样,对待这一系列肢体语言,观众既可以认为这是主持人的有意创作,又可以理解成是主持人发自内心的下意识行为;既可以把这认为是主持人的一个无意义动作,也可以理解成匠心独具的点睛之笔。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叙事为观众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同时也创造了多重的空间意义,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经过慎重选择和运用,不仅和口头语言一样具有叙事功能,更因其能够将空间由画面内部延伸到画面以外,兼备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的双重功能,能够独立进行叙事,又能够与口头语言搭配叙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在多变的演播空间里演绎出多重的空间意义,从电视节目主持人肢体语言有限的视觉形象拓展出无限的意义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陈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语言传播[EB/OL]. http://www.100xwcb.com/HP/20100209/OTD77339. shtml.

[3]赵孝思,沈亮.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4]水均益.前沿故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

[5](奥)赛弥•莫尔肖.体态语言大全[M]. 贾慧蝶,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英)戴斯蒙德•莫里斯.男人女人行为观察[M].刘文荣,今夫,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7]徐文静.成也朱军,败也朱军――解读朱军主持艺术[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 28/337566 5.html..

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范文6

1.音乐环境音乐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是教师在演奏,讲述,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不提问不思考,这种状况很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学习音乐知识的基本技能。在当今多媒体盛行的时代,音乐授课也应该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电视等音频、视频增加相关的音乐知识、文化素养,学校应该多添置音乐教学器材,布置专门的舞台,不定时举办音乐晚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演出机会、演奏环境,同时也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演能力。

2.教学氛围目前大多数的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严重忽略了文化课的培养,许多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课时都被相应的删减,学生的这些课程得不到相应的知识讲解,文化练习,对于这些课程的兴趣和爱好也无从谈起。同时,学校聘请的教师有的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艺术生,有的老师掌握的知识比较古老,不会演奏现代的流行音乐,不能跟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和交流,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自身的语言艺术,在上课时运用大白话、方言,这既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文化认知,也不能讲音乐的自身魅力展现出来。

二、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1.声音语言语言的种类有很多,其中讲解性语言主要是指音乐教师在授课时要准确讲解理论知识,从而表达音乐中所传达的思想,对于一门艺术性的课程来讲,注重艺术语言的使用,对加深艺术课程的理解很有益处。专业性语言不言而喻是指针对不同的专业,授课时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词汇等,比如在讲解科学知识时,要态度端正,不能嬉皮笑脸;在讲音乐知识时,要注重文字优美,感染性强,遇到音乐专业词汇时,要详尽地进行解释,不能以偏概全,草草了事。趣味性语言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学习音乐就是为了获得乐趣,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在授课时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收获知识,也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注重语言的文艺性在音乐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是一门文化审美的课程,运用文艺性的语言对于增加音乐课程的感染力有很大作用。在语言表达上要做到能够简练、准确,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使音乐知识完整地表达出来,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诱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语言上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感觉,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使学生排斥对音乐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的未来。

2.肢体语言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字语言之外,肢体语言对于音乐教学也很重要。肢体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我们通常都在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眼神的交流,比有声的交流更有力。比如在学生演奏音乐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很大的鼓舞,促使他们在表演中更加投入、更加卖力。在讲课时,注重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进而时刻准备着改变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教师的手势动作等也展现了肢体语言的艺术作用,例如在进行音乐指挥时,强有力的音乐指挥对于激发演奏以及演唱热情都有很大的作用,平时上课中的肢体语言也能缓和师生关系,起到沟通交流的意义。面部表情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课时候的声音来展开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太过严肃,面部表情凝重,教室氛围十分压抑,那么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注重自身的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做出不同的反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音乐课堂的质量,增强音乐文化知识的艺术感染力。

3.音乐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知识的传播者,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教学,对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还是循规蹈矩地照本宣科,不加创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不会主动提问题,也不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课时,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无法得到提高。音乐教师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当教师用低沉无力的嗓音授课时,学生的情绪也比较低落,严重影响了课堂气氛,倘若教师热情洋溢、声音充满魔力,那么教室的学习气氛也会热情高涨,相应的学习劲头也比较充足。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搭配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提问、角色扮演,课堂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设计情景剧,让学生进行角色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音乐演出,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展现了个人魅力,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音乐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艺术,争取做到每节课都生动、吸引人,音乐老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音乐是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也是触动心灵的最有效的门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自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看法,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刚开始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放一首舒缓的音乐平复学生的紧张心理,帮助学生调整气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其在后来的学习中跟上教学进度,充分理解课程内容。

4.学生自身对于学生自身来讲,由于学校、家庭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对于音乐艺术的应用就少之又少,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教学环境、教学理念,学生只注重数理化的学习,不注重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放弃了音乐、绘画等能力的培养,更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艺术,课下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根本无暇去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修养。学生应该加强个人爱好的培养,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音乐兴趣的培养,感受音乐演奏的魅力,音乐的深厚文化底蕴,针对自己的声音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形式,比如民歌,流行歌曲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社团组织的音乐活动,比如校园歌曲大赛,金曲演奏,红歌演唱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注意多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演唱经验、表演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积累舞台经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