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例6篇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任务分析 工作描述 用学转置

1 引言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早进入信息化时代,使用的手机、电脑、笔记本、平板,哪一个也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无论是企业老总,还是政府单位,大家都很重视单位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网站建完,建博客,建完博客,建微信,网络信息已经无处不在。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培养出符合信息化井喷的时代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将其定位自己的专业课题加以研究。

2 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

现在我国的职业院校一般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技能加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要能够独立建网站、微信群等虚拟网络平台,能够灵活地使用网络上的资源,配置完善自己维护的虚拟网络平台。

该专业有网络工程、网站建设与管理和网络管理三个方向,培养的就业生要能够依据企业老总为单位建设符合需要的网页平台,完成其硬件的配置,以及单位虚拟网络的建设等等,能够对单位的网站安全进行分析;根据企业需求完成网站的维护,内容更新,网络营销等工作,掌握网络信息获取途径,当网站出现问题或网络中断之后,可以及时恢复网站页面。[1]

3 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般的教育课程系统伦理知识的课程体系和应用理论的技能培训体系,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理论必须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理论指导实习,实习过程的结论验证理论知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将一个专业以后就业的工作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分解成一个一个要素,然后指向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然后从事的职业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在教学课程中都能找的对应的内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以毕业生的就业为目标,以后可能从事的行业的工作过程系统的开发毕业生的潜在就业技能,工作过程的特征有:综合性、运动性和固定性。[2]

4 职业教育中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调整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一门综合性专业,任何单位都需要网络维护等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职业院校的有关课程的安排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很多课程缺少实践环节,缺少应用的步骤,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就是最终评价系统,严重与社会脱节,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毕业生很难胜任岗位需求,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事业单位培训,才能真正上手工作。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现在单位所需要的网络方面的人才有网站建设和网站维护两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想胜任以上两种岗位职责的需求,就要进一步改革以前的填鸭式加一张试卷的教学评价方法,该专业的课程调整的方向就是按照岗位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反复练习,灵活掌握技能。[3]

5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调整网络技术专业有关课程的思路 [4]

构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步骤有:行业任务分析,主要的工作描述、用学转置。

第一步,行业任务分析,就是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就业行业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分析,主动接触有关企事业单位,了解他们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哪里,听取他们对本单位从事网络工作人员的描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行业任务主要有:网页美化、网络布线、网站建设及相关硬件配置、网站维护及单位网络安全维护等几十项任务。[4]

第二步,主要的工作描述,通过上一步的行业任务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具体需求,针对每一个需求进行有关工作描述,然后确定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应的课程设置。例如,网页美化,就是针对某一个单位的网站现状,根据单位进一步改进的需求,收集单位需求的网络资源,利用PhotoShop等软件有效改善网页的背景、结构等相关要素,这是一种具体的定向工作任务[5];像网站建设及相关硬件配置的工作描述就是针对单位的性质、文化、项目资金等情况,开始网站后台开发及数据库的建立,由此为基础,完成服务平台的设计和研发任务,再然后就是测试网站的运行能力。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调整网络技术专业有关课程的具体要求 [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课程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研究才有可能。同时加大对精品课程的评选,刺激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开展精品专业技术课程的设计和讲授。在此基础上,职业学院还要加强校外的实习地点的建设,职业学院可以与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的方式走出校园,找实习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不断的接触社会,在“工作”中学习,把企业真正的请进校园教学生,让学生零距离“工作”,比学校的实训场所更现实、更贴近社会,同时在企业里,学生不光学习到专业技能,而且将学到如何做到团队合作,与人交际等东西,企业里还有一些成熟的技术路线,但没有为什么,这一点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经验中反推专业理论;校企合作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地培训企业的在职员工,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5]。

7结语

构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只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缩影之一。搞好体系构建工作,将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有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有效缩短其融入企业、融入社会的速度。

参考文献: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2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3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 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 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差异教育;特色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1普及教育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因为PC的普及,全国的中专、职高、技校纷纷开办计算机专业,该时期,中专的定位没有特色,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版,偏重理论,导致了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理论不如本科,应用操作不如职高技校,到90年代初期基本上“寿终正寝”,绝大多数停止招生。相反,职高、技校定位准确,就是应用操作,就是打字排版,适应了社会需求,那时我国的银行、证券等金融系统的操作人员大都来自职高技校。

1.2提高阶段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猛增,掀起了全国大办计算机专业的第二次高潮。期间,大多数职高、技校未把握住机会,教学改革力度不大,由于经过了普及教育阶段,迎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都会,社会不再大量需要低层次的操作人员。因此,职高、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直接在社会上就业的机会相应减少,很多学校也就停止了招生。在这一阶段中,有的中专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职升格为了高职,他们都再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不过有的学校吸取了中职阶段失败的教训,适时根据的社会需求,重新定位,获得了成功,而有的学校仍然采用本科压缩版,导致毕业的学生没有出路,最后不得不停止招生。

总体看来,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更专业,不再局限于需求只会基本操作计算机的毕业生,而是大量需要能解决计算机范畴内常见问题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能型毕业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岗位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人员。因此,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应该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网络交换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internet服务器架设与管理、网络维护、网络安全与防护、数据管理与恢复等。

1.3特色教育阶段

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分三年在全国1100多所高职院校中,遴选100所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并且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二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依托行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立校之本,也是办学的主要职能。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入,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不断涌现,并在近两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

在90年代中后期到2005年左右第二阶段中,由于高校扩招,各校大办计算机专业,造成了计算机专业泛滥成灾,很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呼吁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校也逐步退出了招生行列,在不得不面对的新一轮“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各校制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决策者,应本着严谨的态度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到历史责任。

目前,虽然许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但笔者认为不是社会需求量不足,关键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客观上为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改造,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通信业、交通业、制造业、医疗业、教育行业、电力、石油、冶金、化工等各行各业,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从一般性转变为具有某些行业特性,计算机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技术工具的特性,从社会需求的岗位分析来看,纯粹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应用的企业占少数,大多数企业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因此在这些行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除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外,还需要具有熟练的行业业务操作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工艺流程比较熟悉。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络交换、ATM设备等。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等。今天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融合。在计算机网络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无线呼叫服务器、无线媒体网关配置与管理;增加宏蜂窝基站、紧凑型基站、微蜂窝基站等控制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增加无线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等技能的培养,应该能胜任通信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说与计算机网络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通信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通信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

由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工业企业对供电系统可靠性及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供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已成为保证企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因素。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时监测电力数据,改善电网质量,在整个电网范围内实现能源消耗管理和优化需求结构已成为供电系统自动化与自动监控的主要任务。可以说从发电到输配电,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

选煤厂大都采用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各类机电设备要实现顺序开/停集中控制,对定压水箱液位、跳汰用水流量、缓冲池出水阀门和过滤机入料阀门等辅助设备需要进行数字调节。这些都需要大量动手能力较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现在的监测、监控仪器仪表都是智能化,都提供智能接口,高职学生不需要搞开发,只要把它们集成起来,会编接口程序,会对整个网络安装、调试和维护管理就行。

总之,社会大量需要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开设具有计算机技能与行业技能相互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或者拓展现有计算机专业的应用领域,形成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差异教育和特色教育,依托行业,借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之机,开拓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新路。

3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煤炭生产为例,因为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且做到监控有效。事实上,煤矿安全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同时需要熟悉煤矿的采煤、掘进、通风、运输等系统的工艺流程,了解煤矿生产规律,掌握煤炭生产中存在危险的环节和灾害防治技术,才能有效的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由于煤矿人才奇缺,特别是众多的小煤矿,监控系统形同虚设,离开了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就无法正常运行,在上级机关突击检查时,再想办法启动、运行。加之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井下监控的各项参数需要及时的调整,这样的系统没有懂得煤矿安全生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维护,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从高校专业目录看,全国没有一所学校开设有这样的专业,我院从2007年开始,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等专业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增设一个专业方向,将煤矿安全监控网络与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尽管国家不断压缩小煤矿数量,到2010年,各类煤矿总数也接近2万,如果愿意到小煤矿就业的话,按我们的培养规模永远也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对在职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工作,2008、2009两年来已对重庆市所属小煤矿在职人员培训了1000余人以解燃眉之急。

从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结构上看,井下部分采用了环网冗余技术,将不同交换机的多个端口设置为Trunking主干端口,并建立连接,这些交换机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高速的骨干链接。不但成倍的提高了骨干链接的网络带宽,增强了网络吞吐量,而且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功能,即冗余功能。如果网络中的骨干链接产生断线等问题,那么网络中的数据会通过剩下的链接进行传递,保证网络的通讯正常。同时通过交换机的出错继电连接、状态显示灯和SNMP设置等方法来提醒用户出现了断网现象,并可帮助诊断环网什么地方出现了断开。也支持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环网,使网络拓朴更为灵活多样。多个环通过双通道连接,这些连接可以是冗余的,避免单个线缆出错带来的问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掌握煤矿安全监控网络安装、调试与维护技能,需要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数据库管理、internet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管理与灾难恢复、网络综合布线(特别是井下光纤熔接)、网络交换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这是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性课程,在此基础上,必须开设采煤方法与机电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监控网络安装与维护(重点是分站设置、各类传感器参数设置、故障处理等),这些是我院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是根据我院50多年来,致力于煤炭行业教育事业的历史决定的,也是技术上的需要,因为随着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井下网络拓朴结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分站、传感器的位置也同时发生变化,监控的对象不同,监控参数就不同,需要重新设定,不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和通风安全知识是肯定不行的。

4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做的教育,必须与工作、与职业融为一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因此,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特色表现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否则就会成为普通教育的“压缩饼干”,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地位。要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前面列举的各类监测监控系统,少则需要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的设备投入,对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讲,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只能望而止步,但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能使学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通过调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充实和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为此,必须加强与重点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特定企业的合作,开办适应特定企业需要的特色专业,针对某些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行业定点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采取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与企业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在企业创建实习基地,使企业提前介入对学生的管理,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统一。

从2002年开始,我院计算机专业采用了“2+1”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组织教育教学,主要以学习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第三年到企业组织教育教学,以顶岗实习为主,结合生产学习专业课,毕业设计课题全部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收集到的实际课题,专业课教师和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教育、实训与就业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动力是希望学校为其提供优质的、与其自身特色相吻合的毕业生。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到真正的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

5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到今天,必须走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高技能型人才,正是目前计算机教育的缺失,各个学校都愿意走老路,培养通识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与其他行业、专业相结合的边缘性专业领域,不愿去探索,势必造成目前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再不能仅仅是通识性计算机教育,应该与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结合,开设具有计算机技能与行业技能相互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形成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差异教育和特色教育,推动各行各业的现代化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蒋斌,袁继敏. 关于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本科教学的思考[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6).

[2] 于明远. 居安思危――职教计算机专业处境不容乐观[J]. 计算机教育,2005(3).

[3] 谢伟增. 高职层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索[J]. 福建电脑,2006(11):191-192.

[4] 于珊珊. 高校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反思与对策研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61-63.

[5] 朱宝生. 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计算机专业的研究[J]. 黑河学刊,2007(6):114-115.

[6] 孟涛,岳恒,柴天佑. 大型火力发电厂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控制工程,2002(7).

[7] 鲍雅萍,顾德英. 基于EtherNet/IP的电网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J]. 电工技术,2007(8).

[8] 郝榕,刘晓强,窦巍,等. 矿区焦化厂生产过程微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1999(5).

[9] 杨永. 选煤厂全厂监控系统的研究[J]. 选煤技术,2000(1).

[10] 石娟,归伟夏,苏一丹. 借鉴清华IT“井字”教学体系, 培养高校T 型人才[J]. 广西大学学报,2007(5).

Strengthening Specialty Features and Relying on Industry for Mutu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CHEN Guang-hai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7, China)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 企业活动; 实验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6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103- 02

1 引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长期以来对该课程实验的设置是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的一个主题。笔者在多年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实验课程的多方面的尝试。本文首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定位进行介绍,然后对信管专业的就业趋势以及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最后以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导向,以“应用驱动”的方式设计、更新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2 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

2.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之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育是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监理、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方法,熟悉相关政策与法规,有较强的信息获取、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中信息管理实际问题和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基本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与计算机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但又不同于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点培养复合型信息人才。复合型信息人才既要懂技术,更要懂管理,思路开阔,长于创新,理解与表达、协调应变能力强,善于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是针对这种复合型信息人才的培养需求而建设和发展的。毕业生应具备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事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各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为走上工作岗位参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计算机网络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0门核心专业课之一, 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量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技能。同时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其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而且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管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 要充分体现课程理论性与实际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让学生走向社会后, 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用到实验课、实践操作课所学的内容, 而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学习。

如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上体现上述应用型的特点, 内容的应用性、合理性、充实性、拓展性尤为重要。实验内容的设计既要围绕理论课程教学, 又能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同时还要及时追踪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2.3 计算机网络实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设置实验课程,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 信管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硬件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由于很多高校的信管专业是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以北京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该专业在2010年以前是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大一、大二主要是工商管理类公共课程的学习,大三开始分专业后才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前续课程只有计算机原理一门。另外,信管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为导向,对网络体系结构和分层协议等理论内容相对弱化,因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硬件和复杂协议等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薄弱。

(2) 网络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严重不足, 因为一套完整的网络试验设备包括各种型号的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各种相关配套器材和专业管理软件, 价格非常昂贵。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所针对的硬件设备的实验, 如局域网的建立、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各种路由协议的实现、网络安全等实验很难开设。

(3) 缺少合适的实验教材。网络实验教材千差万别, 没有适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教材。实验内容要么过于简单、陈旧。要么包含大量的编程实验, 并且实验内容要求的实验环境过于复杂, 对硬件条件要求很高。

3 职业活动导向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设计

3.1 信管专业就业趋势分析与社会对信管专业的需求

目前信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是3大出路:

(1) 继续深造(进入硕士、博士学习)。以北京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为例,该专业接近1/3的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了研究生学习。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64人,其中22人进入硕士学习;2010年该专业毕业生58人,其中17人进入硕士学习;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51人,其中19人进入硕士学习。

(2) 从事信息系统应用和管理工作。以北京科技大学信管专业毕业生为例,约有1/3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硬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

(3) 从事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与应用实施等相关的工作。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维护等。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某种开发语言,而且要有所专长,例如熟悉J2EE架构及Web应用; 精通一种应用服务器部署(WebSphere, WebLogic或Tomcat);熟悉ORACLE或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等。

综上可以看出,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呈多元化特点:一方面是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IT基础设施建设、IT管理、电子商务等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研究人才。

基于网上招聘的内容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也表明,网络技术已成为信管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技能:在针对网络架构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网站开发与管理、TCP/IP 协议、DNS等技术的调研中,其中有56.6%的企业要求有网络架构与维护技能,有52.83%的企业要求有网络设备管理技能。这些比例相当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相关的组网技术和网络维护能力已成为信息系统与技术类人才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3.2 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设置

针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中,实验内容设置主要基于以下3方面:

(1)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快速发展的趋势,基于计算机网络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结合当前网络技术领域新的概念、应用和研究的发展,更新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 针对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导向,以“应用驱动”的方式设计、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3) 针对经管学院大类招生中信管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特点,针对性地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上述考虑,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主要设置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实验, 如Web服务器安装使用,各种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动态网页编程等。本课程的具体实验名称为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内容包括:

(1) 用IIS 配置和管理Web 服务器;

(2) 用Frontpage 做一个静态主页和一个动态主页;

(3) 用Apache 配置和管理Web 服务器;

(4) 用Dreamweaver 做一个动态网站。

第二部分是通过网络监控、管理和分析,以直观的方式实现对抽象的网络协议的理解。

通过常用的网络监测工具,如Sniffer,Ethereal、IP tools等对截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TCP/IP、HTTP、FTP、POP3、SMTP、DNS、ARP等协议进行深入了解。实际应用中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网络管理者深入了解网络当前的运行状况,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本实验具体内容可包括:

(1) 在IE中输入,分析相应TCP连接的前10个报文的TCP头、IP头,分析其工作过程;

(2) 抓取WWW服务的HTTP包,找到HTTP协议的典型数据请求和接收包,截取抓包结果,分析关键字段如标志字段的值;

(3) 通过IE登录邮箱收发邮件,截取抓包结果,分析SMTP/POP3协议交互过程;

(4) 抓取一个FTP或者其他网络服务的TCP包,找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包,截取抓包结果,分析关键字段如序列号、标志字段的变化规律;

(5) 抓取一个DNS或者其他网络服务的UDP包,读取其包信息,截取抓包结果,分析包结构;

(6) 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

(7) 发PING检测报文,捕获ICMP请求数据包和应答数据包,截取抓包结果,分析各字段的含义。

第三部分是常用网络测试命令与局域网构建。

网络测试命令是网络管理员最常用的工具,通过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可以了解网络状态,快速定位网络故障。因此,掌握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要求。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的功能和作用,能够熟练地使用ping,ipconfig,tracert,netstat,route等网络命令,从而能够快速地检测网络状态以及判断网络故障所在。

针对局域网构建和操作部分,鉴于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快、购置成本昂贵的特点,本课程在具体的实验中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模拟软件来模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原来所有在真正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才能完成的实验。 目前,国外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各种实验模拟环境,例如思科网络学院的FLASH版模拟实验器、Routersim、Boson实验模拟器等。本实验将以Boson实验模拟器为例进行相关的实验。具体的实验内容包括:

(1) 用Boson实验模拟器进行网络设计及配置;

(2) 对交换机的设置以及VLAN划分;

(3) 对路由器的设置以及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验。

上述3部分实验内容,不仅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而且实用性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更重要的是这些实验不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硬件只需一网的计算机,软件全部采用开源软件,而且可供参考的资料非常丰富,非常易于实现。通过在北京科技大学信管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总 结

本文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从信管专业的就业趋势、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针对经管大类招生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适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宝文. 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特点及其相关专业方向的比较[J]. 计算机教育,2005(11):3-7.

[2] 武森,高学东,喻斌,等. 复合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C] // 2006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2006.

[3] 马楠, 张 姝, 沈辉,等. 在应用型大学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

[4] 刘爱华, 曾立庆, 肖俊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

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毕业生调研;市场需求

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是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课题中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1] (以下简称“规范”)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校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信息服务工程师”为目标,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较大幅度地调整了教学计划,以增量的过程模型探索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课程体系向“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的转移。

1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

国务院于2009年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教育等服务事业。信息服务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必将是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服务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2]:

1) 一是IT相关性。即I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传统服务领域,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后,由此产生现代服务的新需求、研究和实践。以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普适计算等为代表,强调计算无处不在。

2) 二是以服务为中心。即使用“面向服务”的范型来分析、设计各类商务与产业问题,识别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和服务中介,将彼此之间的经济和信息交换关系转型为信息服务供需关系,并加以运作、管理。以IT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等为代表,强调以服务的视角看待一切。

服务计算领域跨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商业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商务(Business)和技术(Technology)的传统认识[3]。“信息服务工程”可以看作为服务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基于IT的信息、服务和工程的有机统一,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系统工程、人文、社会、心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要求信息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懂、评、建、管、服”的明显特征。“懂”即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即具有对技术、系统、工程、产品的评价能力;“建”即具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实施和建设能力;“管”即具有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管理与优化能力;“服”即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业务目标的能力。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满足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课程需求分析

我们根据“规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对近10年间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40份,其中多数是毕业5年以上的毕业生。问卷设计了7个问题,汇总如下。

2.1工作岗位职责

47.5%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各类学校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其他一大类毕业生从事了网络维护与安全保障、应用软件维护、项目管理IT服务类工作,数量约占30%。而新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的群体中,因此他们都从事着信息服务工程领域的工作。这也说明,信息服务工程已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现代服务业形势下的发展方向。表1说明了被调查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分布。

2.2帮助较大的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对当前毕业生的职业影响较大,选择这4门课的毕业生均在12%以上。可能由于就业岗位的原因,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则根本未被毕业生提及。这说明,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进一步压缩,因为他们好像与“信息服务工程”没有直接联系。表2说明了被调查者认为对职业影响较大的课程。

2.3没有益处的课程

第3个问题则直接询问哪些课程没有用。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被3位以上的毕业生提及。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图形学,仅由一、两个毕业生提及。因此我们应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逐步压缩为一门课程。表3说明了被调查认为没有益处的课程。

2.4数学课程

之所以设计本问题,是因为历届新生总是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来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让我学数学?从表4中可以看出,42.5%的毕业生认为离散数学和高等数学是必修的,30%的毕业生则提及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个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数学对其目前的工作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这个群体则是来自服务领域职业的毕业生群体。表4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应学习的数学课程。

2.5师范特色课程

35%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学习的师范特色课程是“心理学”,还有13%的毕业生认为是“教育学”。

2.6核心课程

该问题所列课程来自“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示例课程[1]及传统课程的并集。虽然没有给出课程介绍,但课程名字也能大致反映课程内容。超过50%的毕业生均认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软件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为核心课程。这样的一个统计结果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在“信息技术方向”的规范中,分配给这些课程的学时很少,例如分配给操作系统的学时仅为10。表5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的核心课程。

2.7能力

该问题所列出的能力目标来自于“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能力目标描述[1]。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终身专业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论文写作、技术报告等)、识别和定义需求、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仅19%的毕业生强调了“应用学科中计算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表6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应具备的能力。

2.8资格认证

这个问题的4个选项如图1所示。从图1看出,较多的毕业生认为应该获得几个公司的证书,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大,仅为35%。值得注意的是,7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取得证书,而不管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产品”类课程,因为证书是与产品相关的,虽然我们强调“类运算”而不是“实例运算”。

3课程体系设计

经过以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及毕业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应满足如下培训目标:除了跨学科交叉的素养外,学生要掌握与计算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信息服务工程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知识,对计算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工程,并能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能胜任信息工程服务工作、IT教育与培训工作;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系统、工程、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对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而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则普遍设置了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能够提供经济、管理、人文和社会方面的课程。因此,师范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独有的优势,培养信息服务型人才。

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系统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应作为核心课程。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时,必须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和技术发展,能够通过例题等形式反映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比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解释Page Ranking算法;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解释Web服务器对大规模并发访问的处理等。

数学素养是一名学士的基本素养之一。从学生进一步深造以及培养“类运算”能力方面考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和概率统计仍然是必修课程。其中,离散数学应作为我们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专业适配性”,即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本学科中有什么用。

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类课程是本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试图为学生建立起服务的概念及服务工程化等基本思想。基于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面向信息服务工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作为奠基性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讨论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求解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地方院校特点,解决新生的基本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技能问题,如文件管理、打字录入、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网页制作等。本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入门导引。离散数学介绍形式描述、变换、推理和证明方法,离散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实际离散系统模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等课程提供基础。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通过介绍一种具体的过程型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技术,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理解本学科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调试技巧,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在实践环节,应从“夯实基础、综合设计”两个层次完成实践,侧重于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并注重与后续课程信息系统工程、操作系统的联系。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等是课程体系中的支柱性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建立起算法评价的基本思想。计算机系统平台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硬件的角度讲授如何设计计算机系统、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中运行;操作系统课程从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思维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建立起系统的总体模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从整体上粗线条地勾画出计算机网络的概貌,介绍协议、分组、统计复用、数据包、虚电路等重要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层次模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是信息服务工程工作的平台,对这些课程原理的理解直接影响其上的应用、工程和服务。

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数据库维护能力、数据库设计、实现和调试能力等。信息系统工程包含了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让学生理解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了人、硬件、网络、过程、软件等要素,理解将需求和功能分配到各个要素中去,理解方案的形成和合同的制定,理解工程管理的作用,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和常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Web系统与技术使学生理解与Web相关的概念和架构,掌握客户端的呈现、程序技术及服务器端的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介绍人机接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信息安全保障介绍信息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及相应的方法对策。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懂、评、建、管”的知识基础。

IT服务管理、系统管理与维护、Java和Windows两个平台下的程序设计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的一般理论方法,则作为目标性课程。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如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课程,增加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服务”的知识基础。

4结语

信息服务工程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例如,刘宇等介绍了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所需的11门课程[4]。IBM介绍了面向本科生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5]。本文在分析服务型社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依据高师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对课程的需求,提出了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市场需求的一种新目标:培养信息服务工程师,并提出了信息服务工程的系列课程。在“规范”的指导下,作为“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我们正在实践开展以上课程改革工作。未来将进一步调研毕业生对这些课程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2-428.

[2] 徐晓飞,王忠杰. 论服务计算与服务工程的发展及影响[C]//中国计算机学会. 2008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0-126.

[3] J M Tien, D Berg. Towards Service Systems Engineering[J].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2003,5(5):4890-4895.

[4] 刘宇,徐秀娟,马瑞新. 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模式探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18(6):143-147.

[5]Wendy Murphy. Introduction to 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Course Overview[EB/OL]. [2010-03-08]. /developerworks/wikis/display/ssme/Introductory+module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Engineering

DONG Dong, SUN Zhao-hao, WANG Zhi-wei, TIAN Lia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