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例6篇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临沂市;农民增收;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临沂市牢牢抓住各种机遇,顺利推动着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工业强市的转变。但在快速发展中临沂市的经济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临沂市市区人均名义收入与农村人均名义收入差距在1999年为3036.34元,到2006年这种差距已经扩大到7531.16元。实际收入差距更大,若以1999年为基期计算,2006年临沂市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到7678.9元。这一情况可以在图1得到反映:

从图1中可以发现,临沂市城乡实际人均收入比率自1999年以来总体呈现先下降后递增的趋势,特别是2004年至今一直在递增,并且在2006年接近了2003年的最高点,这说明临沂市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农村和城市人均产值都递增的前提下,这种差距表明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差距存在着很多隐患:第一,由于农业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农业是否良性发展是整个社会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从临沂市城乡实际人均收入比率来看,近年来临沂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二,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业受到了较大的干扰,这时提高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村的人均收入对于扩大内需进而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由传统的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过渡的临沂市,更应该注重农民的增收问题,但实际上临沂市农民增收的速度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探索当前制约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因素。

二、制约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有农民本身的因素,也有制度、市场等因素,并且不同的地区影响因素也不一定相同。下面将通过对临沂市农民收入结构的考察来分析影响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临沂市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变动情况分析

临沂市自1998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

分析图2可知:

1、临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相同,都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历年的比重都超过了50%,虽然自2004年以后一直呈下跌趋势,但2006年仍高达57.24%。

2、除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据较大比重外,工资性收入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在最低年份1998年都没有低于30%,而且自2004年以来一直呈递增趋势,在2006年接近了40%。

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临沂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下跌趋势,在最低年份2006年,两者仅占整个收入的4.01%(其中财产性收入为1.97%,转移性收入为2.04%)。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临沂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因此,分析制约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因素应该首先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入手。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制约

分析临沂市农民最近几年的家庭经营性收入项目可以发现,农业收入在整个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以2006年为例,临沂市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为2337.34元,其中农业收入最多,为1381.03元,其次为牧业收入,为277.20元,其他大部分项目仅为100.00元左右。因此,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农业增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因素制约了临沂市农民的农业收入。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1、土地资源。目前临沂市每年新增土地的数量很小,2006年整个临沂市新开垦荒地仅为412公顷。由于荒废、集体占用等原因,耕地的数目甚至在缩减。

2、农民素质。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年轻力壮、有教育背景的农民进城打工的越来越多,剩下在村中务农的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科技兴农的推行。有关研究表明,农民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发展和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而农民知识、能力、素质不高又是由于农村教育制度落后所造成的。因此,农民素质是影响农业增收的重要因素。

3、土地与农产品市场。一方面,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致使土地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制约了部分有能力的农民规模性经营的愿望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另一方面,目前临沂市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比较严重,优质农产品特别是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较少,也限制了农民的增收。

4、支农的政策。2004~2008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它们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化肥、农药、农机和劳动力等价格的逐年提高,政策对种粮农民的激励作用有所减缓。

(三)工资性收入对临沂市农民增收的制约

根据已有的研究,城市化率和农民的收入正相关,城市化率与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为2.5,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影响将增加2.5倍。但根据资料,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8%,比发达国家低将近40个百分点。临沂市的城市化率更低,2006年仅为20.74%,严重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追寻临沂市城市化率较低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限制了农民工进城的自由,剥夺了农民工应该享有的种种权利,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进而影响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改革虽然已经展开,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三、构建临沂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是制约临沂市农民增收的两个关键方面。而农业是否增收主要取决于农民、土地市场、农产品市场和支农的政策;工资性收入是否增加主要取决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因此,构建临沂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为:

(一)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目前,通过调查研究,大多数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认识到农民素质低下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农民素质低是一个历史问题,并且在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教师待遇不同的情况下,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执教,所以新时期农村的教育水而有下降的迹象,这在传统农业大市临沂市更是明显。因此,要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做到:第一,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教育待遇体制,对于愿意去农村执教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并更新农民的观念;第二,充分利用地方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的资源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积极而有效的职业教育,为农村免费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为科技兴农提供人力资源积累,并为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打基础。

(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改革,放活农村经济

实践证明,自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收入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当1984年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往城市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率不再显著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应该采取新的措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在目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改革深入进行的条件下,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三)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强产业化经营

与其他地区不同,临沂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近年来,临沂市很多地方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特色农业开发已经逐渐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但另一方面,目前临沂市特色农业的发展大都各自为战,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模式。因此,临沂市农业的发展还应加强产业化经营。具体措施为:第一,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规模经营、一体化经营奠定土地基础;第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奠定农业向规模化集中经营的组织基础;第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实现农业资本的扩张,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第四,继续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机制以更新农民的观念,并为相关企业培养管理型人才从而实现专业化的生产与管理。

(四)继续加强政策支持

实践表明,自2000年以来,临沂市的农业产值呈逐渐下跌趋势,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2000年临沂市的农业产值为810127万元,2003年为719172万元,跌至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2003年后,临沂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从免交“三提五统”到免交种粮耕地农业税,从全面免除农业税到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5个一号文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业产值从2003年的719172万元连续上升至2006年的889113万元,这说明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刺激性很强。

另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虽在增加,但由图1可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也在加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一,要认真执行中央发展农业的各项政策;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利于临沂市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第三,要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前面的分析表明,2006年临沂市的城市化率只有20.74%,仅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的49.6%。因此,临沂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严重影响了临沂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目前,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措施有:制定相关制度,严防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的发生;完善相关法律,保证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改善农民工的教育状况,为劳动力的二次转移做准备;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的界限,确保农民工的相关权益,如医疗、保险、住房、子女教育问题等,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尽快提高临沂市的城市化率,从而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参考文献:

1、段秋阳.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J].生产力研究,2007(20).

2、张秀生,王军民,陈立兵.构建农民增长的长效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2

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四川城乡一体化中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如何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健康有序进行?四川党建网记者对四川大学杨明洪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在您看来,四川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杨明洪: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现象。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放在国家整个福利体系之外,使农民缺少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机会。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达到目前这个水平,仍然没有彻底地改革这种二元结构,从道义上说是不允许的。

从2003年10月开始,成都市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探索打破二元结构方面做出了艰难的努力,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国家将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希望成都继续出经验,也是希望在四川这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西部开发战略的“桥头堡”真正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后,四川省又选择自贡、德阳、广元等三市进行试点。应当说,成都以及其他三市的试验很有成效,从实践上探索出了很多新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只要沿着这个路线坚定不移走下去,城乡二元结构一定会被打破。

记者: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部分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等正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关爱力度,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健康有序?

杨明洪:失地农民群体最大的困难是就业问题很棘手,他们缺乏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主要技能,也缺乏从边远地区来到城市的农民工的吃苦精神以及战胜困难的毅力。稳定的就业是失地农民所希望的,但他们缺乏其中的必备要素,因此,帮助他们就业成为最大的关爱。怎样培训失地农民?我认为,倡导“手把手”、“心对心”、“脑对脑”的培训是不二的选择。我们并不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缺乏的是做好这一工作的耐心和细心。

失地农民的收入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征地拆迁安置政策是有差异的。越早拆迁的,拆迁安置标准越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物价水平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当年的安置补偿目前来看,就显得较低。又有部分失地农民缺乏理财意识或理财不当,致使他们的生活重新陷入艰难境地。因此,帮助这些失地农民增加收入成为当务之急。应当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及时将其纳入与城市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网。

记者:户籍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难点,您认为三中全会提出的户籍改革政策将对城乡一体化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杨明洪:户籍改革不是简单地把农民的户籍换成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本子,而是要更关注本子背后的权利与责任、公平与正义。户籍制度隐含的内容相当多,但归结到一点,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这两个群体享有同等权利,当然也承担同等责任。户籍改革政策首先涉及到农民要有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其次,包含在户籍中的社会福利等内容是市场经济中国家实现“次分配”的过程,体现国家对全体民众享有的社会福利的改进。由此,户籍制度改革将对城乡一体化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一是城乡发展格局将可能被重塑。户籍改革后,更多的农民将可能选择居住在城镇,这给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另一方面,市民也可以选择居住在乡村,城市资源也向乡村流动。三中全会提出将农房及宅基地与责任田分开,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某一个市民与某一个农民进行农房及宅基地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可以预见,这种双向交流持续发生,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最终会彻底消失。这可能是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影响。

二是农业发展将可能走出困境。大家都感受到,近几年的商品价格上涨很快,问题就出在农业发展方式上。家庭承包经营制,一家一户比较效益十分低下,即使有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均受到土地分配制度的限制,基本上无法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也无法大规模发展起来。总体上讲,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在下降,农产品供给事实上是下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众所关注。户籍改革,将能够排除这一限制,有农业经营能力和资本投入能力的农业或者市民将在日趋高涨的食品价格驱动下进入农业,农产品的总体供给能力将有大的提高。

三是城镇化将获得发展的极大驱动力。那么多农民等着进城,等着在城市购房,等着将自己的小孩送到城市上学,这样巨大的消费能力,无疑给城镇化带来巨大的驱动力。可以这样讲,在城市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的背景下,哪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能够吸引农民进城,这个城市就能够得到先人一步的发展。

记者:四川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注意调整,解决的重点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3

一、老年人口及老龄化的界定

关于老年人口的界定也是随着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它与社会平均预期寿命以及人口身体健康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国在最初的老年人划分中是将60岁作为老年人起点,但是随着经济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也在延长,因此,1956年联合国也试图将65岁作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但是这一标准在发达国家中使用得比较广泛。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进行研究时,通常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始年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时就很难准确的对比老龄化程度,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研究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目前允许将老年人起点年龄定为60岁或65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起点比例,根据联合国关于老年人口起点年龄的划分,世界上提出了一个老龄化的公认标准,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0%,或者65岁及以上比例为7%时便可以说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对人口老化标准的界定则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20%,或者65岁及以上比例为14%。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而言,我国的在划分老年人起点是基本上可以按照65岁为老年人的起点。但是由于我国存在城乡的二元差异,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口在生活条件和保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城乡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普遍情况下农村人口要比城市人口更早进入老年人口,而且我国的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我们在对比分析城乡老年人口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差异。

二、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0年,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按照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32%,接近人口老化标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为14.98%,超过人口老化标准。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72%的比例。

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可以知道:65岁以上的老龄人数全国一共是118927158人,其中城市31015486人,城镇21238740人,乡村66672932人。从这一直观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和城镇老年人口之和还要低于农村老年人口,我国城市和农村老龄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有学者专门研究了老龄城乡差距(朱宝树,2009),他认为这一差距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差距,同时根据地域的不同,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朱宝树通过对多次普查数据的分析认为:1982―1990年,1982―2000年全国老龄化率升幅大于城镇而小于农村,全国老龄化增速快于城镇而慢于农村;2000―2005年按城乡分的老龄化升幅已经转变为城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则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而按城乡分的老龄化增速则转变为城镇快于农村而全国平均水平介于城乡之间(朱宝树,2009)。这一研究体现出了现在城乡老龄率变化的一个趋势,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我国城乡老龄化问题的差异性。

总结: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问题;突破点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 2007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 44.9%。 到 2010 年城镇化率达到了 47.5% ,2012年2月2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例达到了51.3% 。但是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存在的众多问题。

一、中国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推进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必须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而创造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城乡经济融合度不高

城市与农村经济联而不合、合而不一,城乡功能双向辐射力度不足,城乡诸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尚不畅通,缺少相互间紧密的配合和支持。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低,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 3:1,而我国仅为 0.5:1;加工食品占饮食消费的比重发达国家为 90%,我国仅占 25%。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各产业之间关联度太低,农业产业链条短,这种情况既影响了城乡的商品交换,更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彼此孤立的经济体系。

(二)城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城乡统筹发展,有赖于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城乡社区更加开放的态势下,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城乡资源流速加快,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我国农业是个弱质产业,风险大、比较效益差,资金回报率低,因此城市资源要素缺乏向农村流动的内在动力,农村资源要素受市场利益机制的驱动,争向外流,向城市集聚,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三)农民土地缺失

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垄断性征用,导致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差和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导致大量无地失业农业人口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农民、农村和农业利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 30 余年以来,政府向农业征用土地所产生的城乡土地价格差累计达到2000亿元,这些资金又全部投入到了城镇。在某些地区,由政府垄断性征用所导致的土地市场价格差甚至成了政府推进城市化、维持政府运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四)农民工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增大,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也促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农民工进城后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外,难以实现市民化。农民工进城一方面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农民工进城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条路径,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性。但现实情况是,能够真正由农民变为市民的群体只是占了少数,大部分人很难在城市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不确定性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常态。具体来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上都有明显差距,农民工在劳资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享受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事故保险等待遇,在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都没有达到市民化的标准。

这就导致了农民工虽然在表面上进了城,但却没有享受到城里人该有的待遇,使我国的城镇化大打折扣。

二、改善中国城镇化建设现状,完善城镇化建设水平

(一)普及小城市,促进城镇化建设

小城市不仅与其周边的广大农村是密不可分,而且是我国城镇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小城市与大中城市相比,较易发展成规模。较之大中城市,小城市具有区位优势,即其所处地域与农村临近,其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与农村相差不大,农村劳动力较易融入其中,易产生人口集聚。特别是乡镇企业极易在小城市生存,农村劳动力较易转移到小城市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赢得了机会。这一切,都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积淀。

(二)建立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

土地不只是意味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还是农村赖以生活的根本。对于迁往城市定居的广大农民来说,放弃土地就意味着放弃生存烦人依靠。农民的土地产权分属不甚明了,其劳动力的迁移受到了极其严格的限制。转移农户土地收益权不仅体现对人口城镇化产生了粘效应,也造成了大量的“两栖”农民。因此,尽早建立农村土地要素的流转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三个群体:一是失地农民,主要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被征地农民。近年来城镇快速扩张,失地农民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计划,失地农民中老龄的、大龄的也没有养老保障。二是农民工和乡镇企业职工,就是非农就业。据农业部统计,大概有两亿左右。针对这部分人没有完善的失业、养老保险制度,恐怕大多数人要回农村养老。

(三)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城镇化战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上,更应该考虑城镇化的系统性。具体来说,就是指城镇化进程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城镇和农村的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发展并不代表着农村社区和农民群体的消失,在中国存在着巨大农村人口的形势下更是如此。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还包括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只有将这两个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望实现真正的城镇化战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一定作用,实现农村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从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

总结

文章主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既不能违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也不能完全照搬别国模式,必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林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J].绿叶,2011,( 3) .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5

一、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1.统筹层次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首先,省、直辖市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模式主要是“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对于各基层县(市、区)而言,个人缴费基金储存于财政专户之上,这就使得这部分基金难以实现统筹使用,也无法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而“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两部分支付方式,一方面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让政府面临巨大的风险,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长久化推进极为不利。其次,政府补贴主要源于三级政府(中央、省、市(县))的基金投入,但在省、市(县)级方面,财政出资相对较少,且对于县级政府的补贴采用“依据指标划拨”的方法。对于一些贫困县市,政府补贴的压力较大。财政吃紧,出现“寅吃卯粮”的问题。指标划拨”的方法。对于一些贫困县市,政府补贴的压力较大。财政吃紧,出现“寅吃卯粮”的问题。

2.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突出,制度激励作用欠缺。首先,在制度衔接的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如:一些被征地的农民,其不仅享受了“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而且也享受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其次,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中,一些试点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的制度模式,若与现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衔接,势必存在衔接的苦难。再次,制度的激励作用欠缺,并具体表现为:一是对于多缴费参保人的激励比较欠缺,尚未实行“多缴多补”的有效激励机制;二是对于缴费年限长的参保人员,制度激励作用不明显,各省市也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缴费年限长的参保人员给予更多补贴。

3.居民参保意识淡薄,制约统筹工作的稳步推进。从实际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发展仍存在较大阻力,这一方面就来源于城乡居民参保意识相对比较淡薄。首先,在传统养老方式的影响之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部分城乡居民对其不够重视;其次,一些城乡居民认为缴费时间长,且收益比较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居民参保的积极主动性。因此,社会诸多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之下,我国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发展仍是一个过程,需要进一步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的意识。

二、强化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策略

1.进一步明确财政补贴产权,维护好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中的个人缴费难以统筹使用,存入于个人账户之中。但对于政府补贴部分,是不能继承的。这就要求,对这部分不能继承的基金的归属权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审理专门的账户,并建立“分类补贴”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再分配。如,依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对其相关的养老保险福利进行延伸。诸如参保者在养老金的领取之前出现死亡,那么可以依据投保者的缴费年限所在的分类补贴标准进行补贴,确保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

2.逐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做到财政投入充沛。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面临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逐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做到财政投入充沛,实统筹发展的重点。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一方面要确保城乡居民保险基金做到“专项利用”;另一方面要 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遵循“弹性原则”,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撑。

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问题;完善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ermissi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we in the new economic form deep practice of sunshine government affairs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most basic means. However, our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law" i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e management work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hoping to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e management.

Keyword: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ve license; problem; perfec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整个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深刻把握并践行阳关政府的过程中,打造一种公众参与的城乡规划工作已势在必行。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时期,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城乡规划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应当接受公众参与的挑战。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就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来说,城乡规划工作中的行政许可工作多意指《城乡规划法》当中所明确指出的“一书三证”许可制度。虽然当前的“一书三证”许可制度较传统意义上的“一书两证”许可制度已有明显改善,但其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的缺陷仍然为其的实践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问题[1]。

不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许多由政府相关部门结构许可后展开工程施工的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或是竣工结算后,就施工临时用地的拆迁工作、建设项目的日照与通风等问题引发了一定的纠纷,这种纠纷所浪费的行政管理资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工作的缺陷,是不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让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当中,使整个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工作透明化、真实化,以此达到节育社会资源、强化行政空拳以及确保行政许可公平公正的最终目的。

二、当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在公众参与机制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其行政许可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法制保障存在问题。就我国现阶段所推行的《城乡规划法》而言,其规范内容只涉及到了对城乡规划项目在交由相关机构部门完成编制审批工作之后需要就其编制审批内容做规划公示的相关规定。现行《城乡规划法》当中并没有就公众参与作出任何解释与阐述。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存在必要的法律保障。

(二)组织职能存在问题。各地方政府机构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信息的填报申请环节表现出了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在相关部门机构所提供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交流平台当中,公众的参与并未得到任何形式的信息反馈,公众意见无法对城乡规划项目的审批与实施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职能方面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与缺陷。

(三)技术方法存在问题。一方面,从主导型技术方法角度上来说,相关政府在针对城乡规划项目所开展的民意调查与规划公示工作当中主动性发挥的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从各种辅技术的应用角度来说,一部分政府部门虽制作有相应城乡规划项目的三维虚拟图,但这种虚拟图多以项目关键地段为制作背景,整体性比较差且无法在公众参与网络平台中进行,公众的参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待我们解决。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

针对上文有关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笔者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进一步强化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法规的建设力度。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加大对《城乡规划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构建力度,将如意见征询、听证等多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方式纳入配套法律法规基本原则当中。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赋予公众一定的监督权,依法对各项城乡规划项目进行监督。相关政府部门机构还需要将公众参与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专项化,规范参与方的权益关系[4]。

(二)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政府在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服务性与主动性来强化政府作为主体参与者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将整个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透明化与高效化。与此同时,政府可创立有关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性机构组织,采取社会咨询的方式广纳民意,进而从组织职能方面确保公众参与机制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

(三)进一步强调传统性与信息性相融合的技术方式。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再如何完善其最终也只是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的辅助技术方式,公众参与的实现关键需要政府主导性技术为其提供保障。政府需要采取虚拟场景构建、城乡规划项目预览以及网络平台公式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拓宽与公众交流的渠道,获得公众参与的认可的支持,直至参与。

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工种的积极参与基于了政府最大的肯定,城乡的建设发展开发过程中积极响应中央的要求,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调研,调研课题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地方政府有关精神为主线,重点研究如何在城镇化建设基础上,结合当前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测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定位、空间结构、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新

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

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城乡规划工作也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方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迅速发展,然而,往往存在一些城乡的规划起步较晚,造成面向村镇的专业规划人员非常紧缺,而且许多村镇的基础数据资料,如地形图、土地结构现状资料等普遍缺乏,导致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严重脱节和滞后,使得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一些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4.1 贪大求全,城乡规划欠科学

城乡规划建设应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条件相适应。现阶段,部分地方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预过多,规划设计人员对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建筑、大马路、大广场等贪大求全的问题,规划建设只顾经济利益,阻碍了城乡总体规划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4.2 城乡规划理念滞后,定位模糊

对城乡的规划定位不清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道路不明确,产业支撑明显不足。在城乡的规划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开发性研究,从而未能对区域内具有特色性、品牌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开发。

4.3 盲目开发建设,城镇规划缺乏地方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是城乡发展的灵魂,但是在一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存在过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缺乏整体的文化氛围,各城镇的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雷同,既无传统民族表现力和地域特色,又不具真正意义的现代特征,缺乏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不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城乡也因此丧失了独特的魅力。

4.4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由于历史发展及地理区位等原因,区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纵深发展,昔日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

4.5 城乡规划中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观念不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规划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国家非常重视特色城乡建设。但是仍存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层和大规模建设,不注重城镇特色和文化,城镇规划中对于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还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分散性民族特色的建筑没有列入规划保护范围,一些有价值的民族特色民居没有得到妥善保护。

4.6 缺乏专业人员,人员的配置不齐全

城镇规划部门由于受人员编制、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造成专业人才缺乏,个人业务素质不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尤其是缺少具有专业水平和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些因素都威胁和制约着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阻碍城乡规划编制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城乡规划建设针对其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5.1 制定并完善城乡规划和建设的法律法规

强化民族特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制定强制性措施,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审批制度,分级负责,严格把关,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建筑物特别是标志性建筑要突出民族风格、民族个性。没有按规定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经批准,不符合民族建筑要求的在建项目,要严肃处理,把民族文化建筑建设引向法制化的轨道。

5.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城乡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全过程,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保持城乡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

5.3 加强民族地区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重点抓好民族地区城乡体系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加大编制和实施自治区重点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的力度,推进城乡规划整治示范和试点,组织开展部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性规划编制,以及开展传统建筑民族文化的挖掘保

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提出塑造一批特色城乡,包括民族文化名镇、特色农业强镇、特色旅游名镇,通过城乡的差异化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从而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5.4 做好城乡规划建设中民族建筑特色的建设

指导各地建设部门在实施城乡建设中应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的保护和指导。例如,柳州市三江、融水县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委托设计院重新对城乡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并给出了苗族、侗族风格的木楼建筑设计,提供给苗族、侗族群众作建房参考;来宾市在开展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突出瑶族、壮族民族元素在建筑立面上的表现;那坡县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提炼苗族建筑元素,在水弄苗族乡危房改造中设计并建造了苗族六角楼民居。

5.5 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建筑特色的研究

要着力凸显城乡建筑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形成建筑特色,必须做好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规划建设指导工作。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做好城乡总体规划,引导农民住宅建设,着力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城乡环境。

5.6 要大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观念的建筑人才

民族特色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因它的历史背景、民族风格,对建筑外立面的装修改造比现代建筑的要求更为复杂、具体。因此,要着力挖掘培养一批懂得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科技人才,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装饰的民族建筑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公众参与十分重要,现阶段,只有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加强努力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对其做到认真负责详细探索研究,并据此论证了强化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公众参与性在深入践行阳光政务,进一步维护整个经济社会安定和谐。另外,在城镇规划建设中,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提高城镇规划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进取创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着力突出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促进和推动我国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旺.茅海容.《城乡规划法》和《物权法》给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带来的影响. [J].北京规划建设.2008.(02).

[2] 刘锋.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与《行政许可法》的衔接. [J].工程与建设.2009.(23).

[3] 隋骊强.以推进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 [J].学理论.2010.(22).

[4] 李晓龙.门晓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J].规划师.2004.(20).

[5]乔卫芳;支光辉;;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编制研究[J];山西建筑;2007 年0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