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感想范例6篇

民俗文化感想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引导思想行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民俗源于俗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俗民习得、传承和累积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社会群体建构组织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最先通过民俗的新旧流变呈现出来,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俗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民俗一经形成、扩散和接受,便成为规范俗民思想行为的一种基本力量。一些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将个体引导到合规范的德目和仪轨上来,一些陈规陋习因其传统的惰性而成为移风易俗、除旧革新的对象。2.规范个体行动。民俗形成于俗民的日常生活,在世代承继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和许多程式化的规矩。这些规矩往往作为通行的规则支配着俗民的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社会暗示、、个人理想、人生礼仪、文化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日常生活中,习俗规则和习俗惯制以隐喻、规约、惩戒、诉讼的方式对俗民的思想行为实施防范、监督和评判。任何俗民越轨、违规、失范、破俗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制裁和惩罚,付出相应的社会代价。3.塑造社会人格。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和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群体认同性和权威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从“习惯”到“风俗”、从“仪式”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采风俗,定制作。”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以其鲜明的服务性、规范性在人类的经验和信仰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经过社会风尚和组织习俗的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们习以为常地遵从着习俗惯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建构意识形态。“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世界观、生活观、是非曲直、权利与道德起初都孕生在民俗之中。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正是民俗整合的结果。民俗文化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建构主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民俗是权力结构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民俗表达了不同场域中社会行动者的处境和利益,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权力和意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社会整体发现、接受和传播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3]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俗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反复确证了民俗的社会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建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发挥了民俗文化在思想启蒙与社会解放当中的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年画转换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党的政治宣传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双重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文化,发挥了一些重大的民间礼仪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2.优化社会环境。人的生活包括由习俗惯例、血缘关系、生存本能、天然情感等调节的日常生活,以及由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个人首先要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民俗活动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熏陶等方式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本能,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发挥着内化社会规范、协调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创造社会风尚,减少社会摩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4]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形成和创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和渠道。3.增进文化认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民间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俗民的社会认知,提供了理解国家与民众的需要及其权利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交互发展的基础。民俗事项、民俗物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歌谣史诗等民俗文化资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文化传承增强了俗民的文化感受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这种以习俗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力量,创设了“融洽与契合、团结和秩序”的文化氛围,加大了社会群体组合的强度和广度。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们拥有了文化自觉,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介体,通过诠释人们的生活世界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趋势和要求。精神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指出,人类的精神现象包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直观的生活。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一味地将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将使人遗忘或质疑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欲望与需要、严肃与轻浮、自然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的接合点和冲突点”。引导日常生活的主体同自身的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5(]P18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类的发展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建构教育内容,凝练教育智慧,才能描绘出日常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2.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民俗是生活的海洋,“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形成的基础。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本质上是俗民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达成的某种文化共识。民俗文化凝结着俗民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反映出俗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公共场域。民俗中的俗民并不专指底层民众,而是指共享着某一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任何群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流变、民俗主体的分化发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群体的认知冲突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紧张。民俗事项、民俗符号和民俗象征物的产生促进了民俗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就是要通过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受教育者在“辩风正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观察、体验与创造社会生活的思想行为能力。3.充分认识民俗文化“日用而不知”的资源特性。民俗文化包括口头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游艺民俗、人生礼仪、民间科学技术、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等丰富的形态和内容。然而,正如美国的民俗学家邓迪斯认为,民俗书写着人类的象征性自传,展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社会观”。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寻找“意义的程式”,将民俗生活的无意识表征转化为民众有意识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在生活里的,不坐正堂的文化”,却又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特性。英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指出:“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要洞悉民俗文化传承所具有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在民俗教育、民俗体验、民俗传承、民俗采风、民俗调查等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4.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把握民俗文化传承“日用而不知”的鲜明特性,开发和实现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正如邓迪斯指出的,民俗学对于“促进种族自豪,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只有不断增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才能够自觉地走进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处去发现、体验和传播民俗,运用田野调查、民俗志等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并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孙朝晖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杰文“.阿尔及利亚影像”中的民俗与政治——布迪厄民俗知识体系资本化与其学术创业的内在关联[J].民俗研究,2014,(5).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2

一、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审美价值探寻

(一)审美价值强化

与民俗艺术相比,电影显然是一门年轻得多的艺术门类。因此,民俗文化中的民俗图景相对于电影艺术的拟真而言也就更具文化性、社会性、真实性,民俗文化中的某些内涵,甚至是民俗文化中的俚趣等都能为电影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效果。例如,在电影《鲜花》一片中,即以繁琐的中国哈萨克民族的葬仪这一民俗文化,对影片的主旨进行不断深化,同时,也收到了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艺术效果。自电影发明之后,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形诸于视觉影像,使得影视艺术能够借助于民俗文化价值中所蕴含着的更深层次的原生审美,为影视艺术实现更具深度的文化刻划,这就不仅释放了民俗文化价值中的文化审美性,同时,也一并释发出了经过强化的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然,这种多重审美价值必然能够为影片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1]

(二)审美价值建构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强化,为审美价值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石,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记忆与价值载体,对审美的强化既有具象化的表象一面,同时更有抽象化的内涵一面。民俗文化中的内涵是对于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强有力且不可或缺的支撑。当然,任何民俗的形成在其具有唯一性的同时,首先必然是自然因素的结晶,然后才会发展成为一种泛社会化的社会隐性契约的显性表现形式,进而成为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一种人文烙印。从这种观点来看,民俗文化审美本身即对电影等其他艺术具有着一种自然且强大的诱惑力,在民俗文化驱策之下的民俗镜语叙事,显然既能够为影视艺术增添艺术审美,同时,又能够为影视艺术增添民俗文化审美所建构的艺术魅力。例如《黄飞鸿》一片,即围绕市井英雄进行着由民俗文化所支撑着的艺术建构,从这部影片来看,其在艺术上已经由市井民俗出现了由具象而抽象,由市井民俗而民族主义的意识渐进式建构。[2]

(三)审美价值自觉

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汉民族传统的农耕文明基底,又有由此生发而来的匠作、兵戎、儒家、道教等形形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以其精神活性,而成为中华文明中积极活跃且具有多姿多彩的因子。民俗文化又是一种可持续地积累与沉淀的过程,同时,更具有一种自身变化的自觉理性规律,这种自觉理性规律犹如一条条民俗文化脉络,既能够令民俗文化永葆青春,又能够令民俗文化在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微观作用之下,形成一种更具理性化的微观扬弃,从而保证民俗文能既能够源远流长地可持续地继承发扬下去,又能够保证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与人类现代文明和人类未来发展相协调。以《红高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电影在世界电影节中的获奖,为中国电影带来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同时,也为当代电影中民俗表现的艺术自觉性进行了最佳的印证,并为当代电影中审美价值带来了一次进阶式的升华。[3][4]

二、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民族意识价值探寻

(一)民族象征价值

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为电影带来了审美呈现,中国有着南北东西均迥异的地域特质与民族众多的多民族特质,这些地域特质与多民族特质为中国带来数十个民族及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电影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新兴艺术,在发展的短短百年间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从简单的表象到深刻的表意。《阿诗玛》既是一部由我国彝族叙事长诗改编而成的早期艺术电影,同时,亦是一部深刻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艺术杰作。这部影片以彝族同胞民俗文化作为艺术基质,在彝族民俗文化的依托之下,以特定民族的民俗文化叙事,从影像视角书写了撒尼人追求爱情幸福自由的民族精神,同时,阿诗玛石像所凝结的已经超越了阿诗玛本身的故事性,而成为一种民族象征。这部艺术电影以特定民族叙事进行了更加形而上的理性化的民俗叙事,从而为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意识价值树立了最初的民族象征。

(二)民族情感价值

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为民族意识的价值寻探,带来了由具象化审美向抽象化意识进阶的民族象征,这标志着中国当代电影对于民俗文化的镜语叙事已经由理性而象征,实现了第一步的影视艺术跨越。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将由象征而情感,由情感而意识,最终完形为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电影艺术表现的可持续演进与嬗变。例如,《五朵金花》就是一部以爱情为民族情感织体的影片,这部影片以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为典型,以民俗文化及其场景为依托,由最质朴的文学性视角,表达了远高于旁观式审美的民族情感。事实上,《五朵金花》这部影片自其问世以来,已经以其所蕴含着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均给予了极具正能量的影响。即便是现在,每当我们回忆起这部影片时,仍然会为其中所饱含着的浓浓的民俗文化与民族情感所感染,这部经典的民俗文化影片已经成为电影与民俗深度融合的极佳示范。

(三)民族意识价值

民族象征与民族情感分别为民族意识在民俗文化中的产生提供了抽象化的图腾准备与意象化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抽象化与意象化的水融过程中,民俗文化中的民族意识油然而生。例如《红河谷》一片即表现了谜一样的青藏高原,以及青藏高原上古朴的少数民族民俗,比如藏族的娱乐、舞蹈、祭仪、天葬台、藏族古堡等。同时,《红河谷》更在表现少数民族民俗的过程中,更将民族情感交织于其中,并且在中华民族与殖民侵略者的民族情感比对的过程中,更由少数民族民俗的人文表现展现了我中华民族民族情感的优越性,同时,更表现了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激昂觉醒,同时,也是民族不屈意识的一种弘扬。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红河谷》不啻是一曲藏民族壮美的民族之歌。事实上,仅从民俗文化价值观而言,从《红河谷》这部影片来看,哪怕是超越了工业文明的任何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取代由民俗文化所建构起来的,更加充分体现民俗文化价值的这种骨子里的民族意识。

三、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民族精神价值探寻

(一)民族精神支撑

中国的民俗文化既有集群社会性,又有集体文化性,同时,向更深层次挖掘亦更有民族精神性。并且,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中的许多基因其实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之中已经深层次地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怀、民族道德基准、民族心理意识等几乎一切形而上的精神,这些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显然是民俗文化之中积淀萃取所造就的精华。从这种意义上观察,也可以将民俗文化价值,抽象化为一种灵性符号。事实上,中国民俗的这种能够归结为灵性符号的事物比较多,例如,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节庆,以及节庆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习俗等都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价值显然是一种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精神支柱,同时,民俗文化价值更是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最易引人注目且发人深省的精神元素,民俗文化以@种精神元素为观众带来精神生活愉悦的同时,也对观众的意识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民族精神衣钵

民俗文化研究重在观事取象,当我们深刻透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就能够看到,其实由更贴近生活化的民俗文化之中,所渗透出来的恰是一种形而上于审美价值、意识价值所凝聚而成的精神价值。任何种类的民俗文化都不可能表现为一种纯粹的个体现象,任何种类的民俗文化都是一种集体现象的共同反映,因此,研究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必须以一种个体融会于群体的意识加以考量,而电影中所反映的中国民俗文化价值,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相对独立的承载与继承系统。从更加深刻的意义而言,电影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反观自身行为的梦呓、愉悦、审美、意识、反思等的最佳途径,因此,民俗在电影艺术中的植入,为这种反观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性,同时,民俗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也在反观、反思、揣摩的过程中,被观众扬弃地继承下来,发扬下去。

(三)民族精神根性

由民俗文化升华为民族精神,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地域一体化深度融合与发展的必然性趋同,由民俗文化所升华而来的民族精神也是一种基于审美价值与意识价值的必然性趋同,同时,更是一种基于审美呈现、意识呈现的形而上的精神建构。例如,电影《活着》中的纯粹民俗文化缩影的皮影中,就隐性地植入了一种民族精神的根性灵魂,皮影在这部影片中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统治阶段、解放战争阶段、新中国诞生之后的阶段,贯穿这三个阶段的皮影,既见证了封建三座大山的分崩离析,又见证了战争时期与新中国诞生后的不断获得新生的“活着”。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恰在于其不仅是一种生命集群的心灵观照,而且更是一种拥有民族精神底蕴的根性灵魂。由浅表的愉悦感而深部的兴奋感,由深部的兴奋感而形而上的沉浸感,民俗中的民族精神正是这样一种能够令人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其中的精神元素。

结语

电影既是民俗文化的一扇窗口,又是民俗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为电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拟真原型,而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则能够为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质感。纵观中国当代电影,不乏民俗文化审美之作,但观众更需要的,其实是高于审美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感染与探寻。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智慧承托起来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在影视艺术的艺术拟真生活、还原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大银幕上留下一些光影印记。电影这一现代产物与民俗文化这一古老产物在当代的风云际会,成为了民俗文化的变幻光影与斑驳色彩在银幕世界上的一种投射,同时,也成为了人类社会中透过影视艺术烛照人伦的一脉尚存的斯文。

参考文献:

[1]吴玉霞.民俗文化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的价值体现[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1):58-61.

[2]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民俗元素在黄飞鸿电影中的记忆建构作用[J].民俗研究,2015(6):57-67.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3

文化表现力与综合修养有关,与文化积淀相联,从这个大视觉来看,对油画的文化表现力的关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可充分利用赣南客家的民俗文化传统资源,找准某个切入点,找到与当代的民俗文化的契合点便会有新的创造,外来优秀文化是人类共有文化,在不丢失自主传统民俗文化的情况下,融合吸收,增强油画的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力,从而高扬赣南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和理想,从内因上加强绘画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和审美功能,所谓“笔当随时代”,应成为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序列。

油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传承”。“传承”包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油画自身所具有文化特征、特别是油画语言特性的继承。“融合”内容应是借助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定,在被认识的过程中完成重建的目的。艺术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一个成功画家的艺术灵魂就是要有一种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力量,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应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但是其主体文化精神是不变的,是根。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何对传统民俗文化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创造更具民俗特征的赣南油画,更好的促进赣南油画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民俗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他是站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立场上用自信的眼光平等地看待西方艺术的。所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以及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赣南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要在融合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赣南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试图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以来在西方油画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受当代艺术观念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区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于当代油画创作者来说形成“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是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他就必须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并按照个人的真实性情,最为纯真地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赣南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来强化油画作品的民俗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要做到深扎根,首先要对本民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做真切的现实感受,从而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由于现实生活既是民俗性的,又渗透着现代性,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艺术源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强化真切的体验,才会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显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要下大功夫学习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清醒地认识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熟悉、领悟民俗生活中的艺术精神,这是在艺术变革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血脉,不丧失民俗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保留着属于我们文化遗传基因的特性,那是本民系先人审美文化创造成果。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许多东西已不适用,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完全可能唤醒民族气质共有的特殊敏感性。每一种文化既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抛弃属于自己优长的东西,而试图通过完全摹仿别人的优长来与其比高低,他注定是个失败者。明智的对策自然是扬己所长,补己所短。

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油画语言创新的着眼点应是首先确立自己的主题精神,强化自己的话语方式。从油画语言所固有的表现力与张力,切入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层面,树立一个传承与发展,成为人类传统民俗文化共有的一部分,而不是依附,以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方式行事,做出对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的自主性反应。

当然,民俗意识、民俗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外加进去的什么“佐料”,只要民俗精神不泯灭,油画及一切外来艺术样式总归要渗入民俗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都应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相连而呈现鲜明的民俗气派,民俗性应是一种必然的,无须改正的品质。油画语言所呼吁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俗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文化表现力是画家对传统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吸收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在赣南传统民俗文化中创造新形式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本土化改造”,将西方近现代油画表现形式,通过自己的感悟、转化、发展和独特创造,努力建立起有赣南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以民俗化的绘画立场,致力于在绘画中追求赣南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觉和成熟,以富于智慧性的民俗化思考。充分认识到失去民俗传统文化品位、品性的绘画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绘画。因此,我们以在民俗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不脱离传统民俗审美意识形态下发展内在的、恒久的精神“生产力”。

赣南民俗传统油画创作的代表之一,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锋教授,自幼受赣南民俗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对赣南地区民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擅长油画,在业务上始终专注于欧洲传统油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勤于创作实践,其作品主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客家民俗风情,尤其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光色变化及鲜活的人和物状态等生活原始素材,并在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方面有所拓展。代表作品有《客乡女》、《围屋情》、《山乡细路》等。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4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5

[关键词]《城南旧事》;老北平;民俗

电影《城南旧事》堪称是中国影坛上反映老北平民俗的优秀典范,影片中处处透着对老北平民俗的深情回望和刻骨怀恋。影片在对小说进行删减的基础上做了有创造性的集中,在成功地将令人挚爱和同情的几个人物呈现出来的同时,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北平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民俗学意义。

一、 体现浓郁“京味”的民俗

影片中民俗的形式主要反映在社会民俗方面。北平是一个老城,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着厚实丰富的北平民俗文化,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透过它,可以洞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具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北平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排出现在冬季北平的骆驼队,而这样的骆驼队在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平,特别是冬季的北平城里是最常见的民俗典型了。门头沟区虽然是一个远郊区, 但它为京城供煤。所以门头沟区的居民有着特有的生活方式:用骆驼作为运输工具,把远在门头沟的煤拉进北平城里。走街串巷换旧物是北平故都草根百姓最普通的一种行业形式。电影《城南旧事》中,和宋妈换洋火、换头油的老年妇人,用老旧灯泡交换新灯泡的中年男人,包括用老废破锅换盆子和小凳子的人,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许地山《春桃》中的春桃和刘向高也是做的类似这样的职业。抽大烟的行为在北平也相当盛行,如英子的爸爸也抽大烟,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良嗜好而加以排斥,而是图个“乐子”。英子父亲关心国事,结交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青年,这样的性格明显受到北平文化中任侠使气、豪义尚武的熏陶。

饮食方面,老北平市民早饭以稀粥作为主食,佐以烧饼、油条一类的面点。在大街上,有各种特色小吃出售,冰糖葫芦和八珍梅更是当时儿童喜食的食物,影片中,英子就曾经因为吃多了八珍梅的缘故而不想吃晚饭。汽水在当时也已经较为常见。

语言方面,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说过: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 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①影片中,在出红差的路上,一位犯人喊道:“各位老少爷们儿们,给咱来个好儿!”妞儿和英子告别时常说:“赶明儿见。”这些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北平土语方言。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平的一大文化特色。“北平过去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②影片的主要发生地为北平厂甸一带的胡同、四合院、坛墙根儿, 妞儿和英子第一次对话聊的就是胡同,“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恩,第四个弯儿”。小桂子一出生即被当作私生子,送到齐化门儿城墙底下。而四合院特有的“正院儿”“跨院儿”在影片中也一再被提及。

综上所述,《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所蕴涵的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丰满厚重的民俗事象及生活场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日益式微的民俗文化和旧光阴的生活气息。其民俗不仅仅是表现在对民俗物质的表层形式上,而且对民俗的物质表现形式和民俗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在电影当中不但焕发了本身原有的活力,而且构成了完整的叙事结构,活现了一个老北平的面貌。

二、独特的“老北平城南”生成机制:

儿童视角的民俗审视回忆具有意识形态性,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一种观念、态度和思维方式。影片对“老北平城南”的展现就是林海音对“不思量,自难忘”的老北平民俗文化的一种观照方式。正如林海音所言:“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③

对于电影艺术来说,不管讲的是什么故事,儿童的参与都给电影带来了一种别致的,对观众有很多诱惑力的艺术元素。为了达到影片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本片的“视角”或“视点”归结为一个:小英子的“眼睛”。影片的镜头几乎全是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只要合乎小英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可以展现在银幕上。为了使这一“视角”既符合生活逻辑又符合情感逻辑,本片在具体拍摄中多用小英子的低视角拍摄,也就是多拍小英子“眼睛”视野可及的生活,小英子看不到或不可能想到的尽量不拍。“视角”及“视角”表现的独特,也是影片《城南旧事》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独立于成人世界之外而又通过日渐的成长靠近成人世界的生命特征,使他们游离在了成人世界的边缘,只能用一种窥探的旁观者的眼光去观察远远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透过这样的儿童眼光,自然就清除了覆盖在现实生活表层的谎言和虚伪,呈现出了生活本身毛茸茸的原生态情境。”④影片中,英子以超越单纯的道德眼光区分善恶,从而表现出对于人生、人性更为开阔、通脱的见识。

别人都怕疯子,可是英子不怕。当她想靠近疯子时,宋妈拉走了她:“英子,走,回家,你不知道她是疯子啊?”当她想和宋妈去上街买菜时,宋妈警告她:“你不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每回见着我都冲着我笑,若不是刚才你拉我,说不定,跟她搭上话了。”和秀贞见面后第一句话就是说:“我喜欢你。” 英子有着孩童天真般的好奇心,她有着怀疑精神,凡事都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她问自己的父亲:“贼为什么要偷东西?”她问宋妈:“为什么孩子不由自己带?为什么到我家当老妈子?”她不明白自己的小伙伴妞儿为什么说她的父母不是妞儿的亲生父母,于是,她去问妈妈:“妈妈,我是您亲生的吗?”当确定自己是母亲亲生的后,又问:“那么您是怎么生出我的呢?” 结果惹得母亲和宋妈哈哈大笑。

正是由于英子的事事参与,不谙世事又强作小大人,使得老北平的民俗在电影中变得异常生动和鲜活。可以说,英子就是一步步浸染着老北平民俗而成长的,这里的民俗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成长中的英子,而我们也正是通过英子独特的儿童感受形式去重新诠释和图解老北平的“城南旧事”。

三、 民俗叙述的功能

电影《城南旧事》对于老北平各种民俗文化的书写,并非随意性的增删之笔,而是导演对电影表达的重要处理方法。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平生活场景和时间空间的有机组合, 影片中的民俗事象就带有了某种文学的、文化的功能。就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民俗书写来看,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寄托怀乡之情。电影《城南旧事》抓住了北平文化中日益流失的民俗残韵,不同于以邓友梅、汪曾祺、刘心武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8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京味小说所表现的文化挽歌意味,反而是和老舍有几分相似,表现更多的都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对老北平民俗的深情回望和刻骨怀恋。

为了体现20世纪20年代旧北平的风情,影片主创人员搭设了井窝子、卢沟桥等场景。影片中藤箱里毛茸茸的小油鸡、秋千、指甲草、白矾、毛驴、水车等既来自小说原著,又进行了二度创造,使之与场景、特别是与片中人物的活动、情感、思索、情绪等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能够借以想象、联想,唤起每个人的岁月记忆,将一种浓郁的思念、追忆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另外,影片选择了著名的《骊歌》作为全片背景音乐并反复吟唱。这首充满了离别感伤的歌词与悠扬舒缓的曲调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离愁”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小英子朗读背诵课文《我们看海去》,在片中多次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在船头。”朗朗的童声蓄积了创作者们多少对于过去、对于童年、对于往事的遐想与追忆,这浓浓的情感记忆当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造就出“岁月流逝感”和“世事沧桑感”,唤起人们各自亲切的童年的回忆,造就出“往事追忆感”。

二是对老北平民俗文化中负面因子的批判功能。北平传统民俗既有优秀的、值得继承发扬的部分,但同时也挟裹着很多与现代性思潮相违背的负面因子。所以,对北平民俗文化进行分类挑拣,筛选出其中隐含着的负面因子,是电影《城南旧事》的重要话题。影片中,既有对北平民俗中积极部分的肯定,也有很多对旧时落后民俗的否定,而这种对峙所形成的张力,就共同熔铸成了第三种审美取向,恰如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概念。尽管吴贻弓和林海音并非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导演和学者,影片的主要题旨也不是对“五四”启蒙主题的当代延续,不过,通过对北平民俗文化中合情但不合理的负面民俗的冷眼展示,同样达到了文化批判的这一功效。例如,在影片对于儿童学戏的展现中,批判的就是老北平传统民俗中畸形、陈腐的一面。

重男轻女是老北平民众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因此,伴随着这种不良思想而来的就是普遍发生在老北平城里遗弃儿童、尤其是遗弃女孩儿的现象。秀贞和思康的私生女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家人瞒着秀贞,悲惨地遗弃在齐化门儿墙根儿下,而保姆宋妈的亲生女儿也被自己的丈夫狠心地卖掉。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这种普遍存在的随意遗弃儿童的行为不仅是在道德允许范围之内的,而且丝毫不违反法律规定。在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之下,小桂子被逼迫学戏并遭到父亲用掸子毒打。未老先衰的宋妈,四五年都不能见自己的亲生儿子一面,让人们从那多个场景中反复出现的“皱纹”中读出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宽厚,又读出了那个年代下层人物的辛酸、悲惨、苦难和不幸。

吴贻弓和林海音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各自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北平民俗文化很深的熏陶,身上还镌刻着相似的民俗文化的影子。从这个角度上说, 电影中的民俗书写既是一种必需的塑造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更是导演和作者自身民俗体验的文学表达。民俗化倾向不仅有准确击中民俗文化命脉的便利,而且具有提高电影人文思考的能力。电影《城南旧事》的成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俗文化对于影视创作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② 刘宁波、常人春:《古都北平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 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民俗文化感想范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民俗文化;可能性

民俗文化的学习是我国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以及民俗知识,强化中学生的民族素质,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变化、中西文化的差异等方面影响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继承,现代许多学生热衷于过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而对我国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重阳节”兴致不高。

一、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可能性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时代特点以及现代意识进行重点规划,并提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重视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输出自身的文化与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国家的思想也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受到影响,对于我国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在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认同感,热爱祖国,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随着现代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媒体的出现导致了社会语言生活产生较大的变化,为汉字的运用以及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重视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并且新课程对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中学语文课程中倡导:自然景色、名胜古迹、地区特色、时政要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家庭生活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其中重点强调了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学的现状

虽然现代语文教学中注重民俗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限制,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民俗文化的渗透。其中主要有三点:第一,现代教材以及课程存在缺陷,在人教版教材中有包含礼仪民俗的《边城》《阿Q正传》《背影》等内容,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但教师若对其中的民俗文化不了解,很难表达文章所想要阐述的思想情感。第二,教师队伍的民俗素质比较薄弱。中学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诗、词、歌、赋、书法等国粹上,并不重视其中比较基础的民俗文化的教学。第三,学生对于民俗文化不感兴趣。随着现代社会对于西方节日的盲目追捧,导致许多学生认为民俗文化是过时的,将其当做不需要重视的文化内容。

三、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措施

1.完善中学语文教材内容

以新课程作为教材内容编制的指导原则,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尊重文化多样化发展,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制中要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风俗习惯、地方特色以及生活习惯等教材资源的开发。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具有相关民俗风情教学内容的安排。人教版教材可以参照苏教版的内容设置,进行民俗文化的教学安排,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开发水平,结合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当地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音乐等方面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积极性,例如江西可以结合其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等优势,对南昌的滕王阁、景德镇的瓷窑展开讨论。

2.提高教师的民俗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因此,提高教师团队的民俗素养对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科研活动的开展,应用职称培训、网络课程等方式,提高中学教师的民俗素养,加强对民俗文化、非物质遗产的学习,从而加深自身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3.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讲解一些关于民俗习惯的故事,以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可以由讲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等成语的意思,从而延伸至教材内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此外,可以通过分析汉字书法结构与其内涵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其也是社会生活中最普及的知识,语文作为一门反映社会生活的科学,其也是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