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论文范例6篇

精准农业论文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政策论析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以此为契机,中国的扶贫政策开始从过去的粗放扶贫向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向发展。相关产业扶贫精准化理论政策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1. 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

中共十以来,结合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为促进新时期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标志着精准扶贫开始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提出的,两者在理论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精准扶贫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进村入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判断确定扶贫对象,同时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和他们的诉求,从而定性贫困性质,确定具体的扶贫政策。由此可见,精准扶贫是一种更加集约、高效、具体的扶贫模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2. 产业扶贫的概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这给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他们明白走产业化扶贫道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地区脱贫的关键。

产业扶贫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体系化、现代化的特点,因此一个地区要进行产业化扶贫必须对现有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结合专业化的生产团队,实现农作物产业化生产,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3.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政策论析

3.1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概念界定

产业扶贫精准化是借助于产业扶贫的手段,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贫困人口多、居住分散、贫困程度深入的特点使得我国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粗放扶贫注定被淘汰,将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将成为创新农村扶贫模式的最佳途径。

3.2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实施原则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实施不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料的总结上,而是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地方特色和群众诉求,结合产业发展、市场规律等相关理论,来进行路径的建设。具体需要坚持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目标精准化原则。要求相关政策内容必须具体到一个村,甚至一个贫困户,确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能够得到扶持。2)对象精准原则。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基层群众家中,精确识别困难群众,分析造成贫困的具体原因,并详细记录建立贫困对象档案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3)产业精准原则。每一个贫困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而不能盲目跟风,破坏市场规律。4)保障精准化。产业扶贫精准化的目的是使扶贫政策惠及每一个贫困人口,因此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实现对困难群众的全覆盖和帮扶到户。

3.3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3.3.1结合地方实际建立产业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精准”之一体现在具体产业的选择方面,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自然地理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探索特色基地联合扶贫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的产业链式的扶贫新模式,提高农户的参与力度,使每一位贫困群众感受到产业项目带来的优惠。首先,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地方优势,带动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其次,结合市场规律,实现扶贫龙头企业的重组、兼并、股份合作,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鼓励龙头企业同农民及农村生产合作社的联系,提高农户在企业生产中的参与度。

3.3.2开展贫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

在引进扶贫龙头企业时,政府要对企业进行筛选,选择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主要从事加工业的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增强企业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还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坚持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相结合的政策,提高农户的知识技能水平,为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推进奠定基础。为此,教育部门要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开展农民培养工程,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到两种专业技能,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就业能力的提高。

3.3.3建立产业扶贫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为促进产业扶贫精准化不断深入发展,需要将对扶贫成果的总结添加到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中,自上而下增加扶贫的力度。首先,要改革政府产业扶贫考核机制,以落实各级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将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和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作为考核政府工作人员政绩的重要参考数据,从而促进相关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避免腐败渎职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精准化工作机制,在整个农村开发扶贫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分析产业扶贫同地方贫困现状之间的联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最后,合理分配扶贫资金,根据各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政府工作完成情况,将扶贫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奖励补助,以促进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和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实施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是政府扶贫工作的必然趋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对产业化和精准化有透彻的了解和解读,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有效的保障激烈政策,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努力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参考文献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2

成人教育论文3200字(一):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论文

[摘要]通过科学可行的方式开展农村成人教育,能切实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秉承全局观、大局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握好精准扶贫总方向,建立多元化发展体系,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4-12-2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1]。教育是整个扶贫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加剧了农村的“教育贫困”[2]。立足实际,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切实提升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无论对于农村、农民群体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农村角度来看,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能提升农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打造良好的农村精神风尚;从农民群体角度来看,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推进智力扶贫,为农民群体提供更多便捷且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丰富群体知识储备,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工种等多层面的知识储备,使农民群体掌握更多实用的知识技能,能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升工作、创业竞争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地位;从社会角度来看,科学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加快精准扶贫的进度并优化其效果,优化人才资源储备,提升农民群体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其职业技能和脱贫致富能力,切实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学稳步推进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4]。立足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这一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教育扶贫机制不完善,共享协调机制欠缺

资源有效利用、合理共享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目前,虽然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整体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和整合程度仍较低,对资源的共享和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政策针对性弱,且未落实到位,与之相关的各管理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不够,职责划分不清晰,从而导致了诸如活动中心、文化站等多种资源未能完全开放,无法共享。资金层面也存在类似问题,对于财政拨款的利用不够充分,未形成多元化、体系化运作模式。

2.2培训项目设置不适切,知识供需不匹配

目前,在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中,在培训项目设置、课程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地区在设置农村成人教育课程时,未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未切实了解农村成人群体的需求,更未能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相关课程和培训内容。调研发现,多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课程多集中于家政服务、劳动力转移宣传等方面,针对农业种植养殖及技术性技能培训的课程较少,广度、深度均有所欠缺。这就使得农村成人教育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不适切,知识的供给与农村成人群体的知识需求匹配度较低,农村成人教育效果欠佳。

2.3宣传力度不够,参与率有待提升

对农村成人群体,特别是农村中贫困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持续的成人教育培训,提升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有助于提升我国精准扶贫效果、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多方面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宣传力度,出台了类似学费减免、提供生活补贴等多种措施,旨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实际效果,但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参与率并不乐观。原因在于,从宣传层面来看,宣传力度不够,宣传途径单一,很多农民群体对于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成人教育的相关政策并不了解;从参与积极性来看,持观望态度或拒绝态度的比例较高,多数人默认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或流于形式,因而参与积极性不高。

2.4师资力量匮乏,发展持续性不足

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这一领域对师资力量的需求与普通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精准扶贫下的农村成人教育需要一支熟悉农村、了解农民且具有丰富的农村生产经验和城镇化发展知识储备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当前此类教师十分匱乏,大部分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为主,缺乏农村农业实践经验,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相应教师资源缺乏导致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缺乏持续性。

3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宗旨是切实提升农民群体的专业就业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从而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5]。在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路径的过程中,要秉承多元化、实用性、适用性原则,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

3.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在政策支持层面,各地政府应联合相关教育部门,立足农村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切实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工作,采取多元化措施保障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监督、评估相关工作。在经费保障层面,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针对性的经费投入,严格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3.2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项目和课程设置要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进行课程设置之前,要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农村群体的教育需求,从农民脱贫致富的角度出发,设置能提升农民群体专业技能、综合技术的项目和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农民群体能真正掌握他们所需的、能助力他们脱贫致富的专业技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匹配和均衡。

3.3打牢群众基础,注重宣传实效

农村成人教育针对的对象是每一个农村劳动力,因而打牢群众基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热情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就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宣传效果,拓宽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宣传网络。多元化主体利用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如通过广播、微信群、QQ群等,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农民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教育培训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多项举措并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积极树立教育脱贫的典型和榜样,树立农村群体教育脱贫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热情。

3.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进程中,要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合力。政府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对精准扶贫指导下的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层面的把握,在资金保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发展进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多途径调动教育资源,切实增加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效供给;注重与高校合作,特别是与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合作,多举措重构文化价值观,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注重技术支持和保障,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设施,加大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和远程多媒体学习的开发力度,真正为农民群体提供更多、更科学、更便捷的学习资源。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关于VR技术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研究论文

摘要:虚拟空间的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中体验真实的“沉浸式”体验,还可以通过时间、空间等客观限制来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降低现实世界中某些训练方法的难度和风险,而且本文还着重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VR技术;成人教育;策略;虚拟

VirtualReality将相关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创造一个在视觉、听觉方面,触摸,因此它与一定范围的真实环境非常相似。用户可以使用必要的设备和影响与数字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这些设备和影响可以创造相应真实环境的感觉和体验。中国科技经济形势“关校”一般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和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营造沉浸式体验的体验幻觉,有虚拟现实系统和头盔显示系统的投影,体验虽好,但我国现在的推广程度却仍然让学生们大掉眼镜,本文就VR教学的运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1、虚拟仿真校园

教师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不能完全、有效的发挥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很难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达到最高水平,同时,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也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每个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速度不同,他们的理解也不同,部分学生很难接受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的却不能,这也很难适应,而且传统的教材都是教科书,它所涵盖的知识范围有限,对于学生的强大求知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虚拟教育可充分发挥并行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作用,使成人师生能够像正常的教学一样进行交互,体验平时无法体验的场景,利用并行虚拟现实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在成人教育中,成人生活的发展是以一定的辩证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逻辑思维的形式进行的,成人的思维能力取决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成年人的幻想是科学和实用的。由于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的不同,以及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无法将虚拟现实技术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一个正在改变的“真实”校园环境。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通过虚拟仿真,对学生問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成人学习者已经渗透到校园中,使成人学习者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教室、图书馆,他们可以从事实中寻找“真相”,实现师生互动;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大,教师应确保学生不被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所吸引,识别虚拟身份和真实身份,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虚拟教学中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可以在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随时使用的虚拟现实教材,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确定学习内容,提升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提高了成人教育的质量。

2、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社区还拥有着电子社区、在线社区等不同的名字,它们都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构建的虚拟在线通信平台。在这里,有不同兴趣和需求的人可以相互沟通,人际关系稳定。如果这个社区的创办者的核心创建目的是以教育和学习作为共同的目标,那么系统必然会百分之一百满足虚拟社区核心目标的要求和条件,那么虚拟学习就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它解决了个体学习形式和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由于成人学习者自身角色具有特别强的随机性,他们的学习时间不集中,学习地点不稳定,无法完全融入学习环境。创建虚拟学习社区更有利于成人学习者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与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者互动,并从中获取知识。以“虚拟角色”举例,虚拟现实的作用是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在成人教育和学习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况,例如,审计人员的培训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审计人员的办公室,模拟审计人员一天所做的工作,让学生进入办公室,体验审计人员的工作审计员自己。另外再以导游这个职业进行举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风景名胜,使学习者能够发挥向导的作用,解释风景名胜的历史变迁。它不仅可以提高成人的技能,而且可以提高成人的教育效率。

另外,虚拟VR学习还支持远程应用和管理访问服务器,这样,学生和老师都能从设备中学到东西,教给真人“面对面”什么比找导师更舒适、更高效。

3、虚拟实训基地

从成人学习的角度来看,他们倾向于为了记忆而拥有更有意义的记忆,而青少年则倾向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成人教育的内容上,及时与青年学生进行分工,成人学习的内容非常切合实际,与技术工作有关,加深专业知识。此外,要确保课程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成人教育传统内容统一,教学环节简单,因为在一些技术学科没有培训场所,成人学习者往往无法采取实际行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建立了一个适合教学任务的立体训练基地,彻底发现时空的局限,真正发现专业场景,重点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典型项目,开发虚拟教学系统中通用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将知识与娱乐融为一体,达到成人教育的目的。

另外,从教育和教材的运用度方面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现在有不止一个专业团队负责虚拟现实中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质量取决于规划开发组工作人员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理解,普通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开发教材。降低资源开发难度,另外,一个完善的虚拟现实教育系统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保护,目前我国针对虚拟现实的教育资源开发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数据库。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现状

1 精准农业产生的原因

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是由美国农业工作者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倡导并实施的。精准农业的兴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可持续农业为世人所接受。传统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但是由于化学物质的过量投入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在当今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急需精准农业这种新的生产模式来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民用化。前者给精准农业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准备,后者给精准农业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准备。

2 精准农业内涵及其关键技术

精准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连续数据采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DSS)、变量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其技术体系由信息数据采集、信息数据处理和决策生成、决策实施等3个环节组成的[1]。如图1所示:

图1 精准农业技术体框架

2.1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应用于农业领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应用在耕地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农业领域,和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主要用于采集、建立影响农田小区作物生产的地理环境数据、土壤数据、作物苗情数据、病虫害数据、作物产量等空间数据库。并且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处理和表达等,为分析空间和时间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决策方案。

2.2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快速准确的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的用于农田面积精准测量、农药化肥的精准喷洒,在作物收获时不仅可以精准收获还可以不断地记录下几乎每平方米的产量和其他信息。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还可以降低因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2.3 遥感(RS)

遥感是指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不与目标物体直接接触,通过传感器收集被测目标所发射出来的电磁波能量而加以记录并形成影响,以供有关专业进行信息识别、分类、和分析的一门技术学科[3]。因此遥感技术是未来精准农业主要采用的信息获取手段,是支持大面积快速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土壤数据采集、农业资源监测、作物产量预测、农情预报等方面。

2.4 专家系统(ES)

专家系统是一个能够利用某个领域人类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领域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一般是由知识获取、知识库、推理机和人机界面等几个部分组成的。20世纪70年代专家系统在农业领域初次应用,随着农业专家系统的不断发展,专家系统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由单一的施肥、灌溉、病虫害等服务扩展到播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全过程。

2.5 决策支持系统(DSS)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应用决策科学以及有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在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环境因素、结合经济分析以及作物生长相关的数据进行决策,并且根据专家知识,对不同的决策给出最优方案,从而指导田间操作。

2.6 作物模拟模型(CGSM)

作物模拟模型,是指能够定量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程序[4]。作物模拟技术是60年代初在欧洲及美国出现的[5],主要通过作物模拟模型研究不同播种时期、不同作物密度以及灌溉时间、灌溉次数、肥料使用量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下对作物布局和产量的影响。现在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与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等技术相结合使得作物模拟模型在生产力预测预警、品种设计与评价、时空尺度分析、环境效应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1994年就提出在我国进行精准农业研究应用的建议,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国家计委刘江副主任访美后,认为我们应该跟踪国际农业生产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精准农业”的研究应用。科技部徐冠华副部长在谈发展“数字地球”时认为,“精准农业”是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切入点之一。国家在863计划中已列入了精准农业的内容,国家计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在北京搞精准农业示范区。中科院也把精准农业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我国精准农业的思想已经为科技界和社会广为接受,并在实践上有一些应用。但是“精准农业”在理论上目前还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没有建立先进的体系,不足以对指导精准农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运作。且我国发展精准农业存在诸多限制因素:1)农田类型多种多样、分布零星、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不利于联合作业机械的实施。2)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精准农业技术一时很难推广。3)农民的信息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实用性不足高投入的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多大部分很难付诸实施。所以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徐国强,高献坤,田辉,侯瑞娟,余泳昌.精细农业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1,01.

[2]Kang-tsung Chang.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陈建飞,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3]张学检,李晓瑞.精准农业及其支撑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6.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无机农业;生态危机;精准;生态;中国进路

Abstract: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view on nat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as the watershed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aradigm shift. In the early years of Guangxu reign period, wester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was spread to China via Japan, and during the subsequent hundred years,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modern agriculture has formed gradual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re is both the spread of wester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western world, the place of origi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revolution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precision and ecology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contrast draws attention and introspe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Chinese philosophy in both the physiocrats and the new trend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history of expansion and maturity of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er of world technology center prove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culture and local technology is a recipe for avoiding the “inferiority in quality after having been replanted in another place”.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approach of Chinese style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consensuses worldwide.

Key words: inorganic agriculture; ecological crisis; precision; ecology; approach of Chinese style

一、 “o机农业”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不断发展的概念与进程,“农业现代化”的意涵丰富。概而言之,不外乎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工业化、科学化、组织化、集团化”2的过程。“无机农业”(又称“化学农业”),这一农业领域的“科技革命”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自然观的“改宗”作为逻辑起点,中经“范式”的确立、“常规”的积累与“反常”的出现等三个基本阶段。从时间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时期。

(一)明末清初时期

意大利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山海舆地图》(1584)的译绘、刊行与传播,了传统农业“风土”说、“分野”说等赖以存在的形上学根基――“天圆地方”观念。以“地圆―日心”体系为新形上学根基的“寒暖五带”说以及《泰西水法》(1612)、《药露说》(1618)、《远西奇器图说录最》(1627)等西学译著搭载的水利、药剂、机械学等西方农学新知1,正式开启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农业现代化”的征程,进而产生了以徐光启《农政全书》为代表、富含“泰西物理、化学”2新思想的系列农学专著(另文具论)。这一时期,基本处于自然观的“改宗”阶段。

(二)清末民国时期

明清鼎革之后,特别是康熙末年“中西礼仪之争”的不断激化、升级,最终导致了“雍正禁教”运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催生之“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即宗教,编者按]”的对外文化政策,基本阻断了西学入华的通道。西洋农业科技新知的输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连带影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维新时代方见转机。光绪初年至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中,搭载社会达尔文主义、新村主义等农业社会改造学说的西洋近现代农学新知,转道日本再次大举舶来中国。其中,农学总论、农业经济,农业化学、肥料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等农业基础学科,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林业、畜牧兽医、水产等有关西方近代农艺的译著、专著约达190余部。3这批西学新知在当时国内思想界的持续发酵以及在农业实践领域的转化应用,不仅引发了20世纪20~40年代由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农业抑或工业立国”大讨论,还直接助力了“乡村建设运动”等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开展。这一时期,基本处于“无机农业”范式的确立阶段。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

建国前后的“”运动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农村的生产力,并最终确立了“无机农业”这一20世纪通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国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前五十年,基本属于常规积累阶段;最近二十年,则陆续进入反常阶段。

二、逾淮为枳:危机四伏的“拿来主义”

不可否认,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预示“无机农业”4时代到来的技术发明,给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农业思想与农艺的西化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粗放型的施用模式,也让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付出了生态破坏(内涵环境与文化两方面)的惨痛代价。

(一)“环境生态”的破坏

除了在制备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并进而造成环境的一次污染之外,化肥在施用过程中据统计只有30%左右最终被作物吸收,其余部分不但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而且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生态失衡,加速土地的荒漠化、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恶果――这些现象远远超出了德国化学家Liebig发表“植物矿质营养学说”(1840)时农学界对其发现的乐观估量。就农药而言,其在靶标上的沉积有效利用率也不足30%,其余部分在进入土壤后会造成对非靶标生物的致命性伤害,并在生物体内富集,进而破坏整个食物链与整个生态系统。同样,这一结果必然也是瑞士科学家Paul Müller发现DDT杀虫作用时所未曾预料的。另外,集约化、机械化、单一化的大规模种养制度与农用化工药品的大面积施用、人类耕垦活动对森林草原等的强烈干预,导致生物物种、功能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的剧降,严重破坏了土壤―生物―大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加剧了全球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最显著表现形式是全球变暖。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P4,2007)指出:1906―2005一百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0.18)℃。预计2025年地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并保持每10年上升0.3 ℃的增速。在“全球变暖”的诸多诱因中,CO2、CH4、N2O、O2和水汽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罪魁祸首。1其中,农业生产排放的CO2、CH4和N2O分别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2.5%、50%和60%左右。“夂虮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气候变率”的不稳定性,即极端气候事件(极端高温、低温、水灾等)发生几率大幅度地提高。“气候变化”必然导致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籽粒灌浆过快造成产量、质量大幅下降)、动物物候变化(昆虫越冬区域扩大、r-对策农业害虫成灾等)以及全球水、氮循环的变化等连锁反应,进而危及包括土壤、森林、草原、水域等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联合国启动的首次对全球各类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多尺度评估的国际合作项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1―2005)研究中指出,全球60%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已经退化。2换句话说,地球这个生物唯一的生存机器已有60%的功能陷入瘫痪。在诸多诱因中,占全球可利用土地约50%的农业正日益成为全球生态系统泰否的主宰因子。这一问题在当前的中国尤为突出,在兹不赘。

(二)“文化生态”的破坏

化学农业科技的粗放型施用,不但让中国的农村、农业乃至国家社会的发展付出了“环境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而且更加超乎预料、难以估量的损失则是“文化生态”的破坏。与“内生型”的西方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则是在西方科技与制度文明冲击与影响下,伴随着社会制度变革而发生的“诱发型”社会激变。1与之相应,西方社会这一“从原型科学走向(近代)科学的文明只需要适应科学革命本身,而所有其他的文明则还必须适应对它们来说是属于外来文明的西方文明所固有的那些内容,所有这些越来越不像它们自己的或其他的农业文明,甚至也不像过去的欧洲的文明”2。因此,西方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对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逻辑地顺理成章。但是,“工业革命”的逻辑归根结底还是脱胎于西方“城邦文明”的逻辑。与以“城邦文明”为主体的西方文明不同,以“农耕文明”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困境则是迥异的。

三代以来,中国文明即崇尚农耕。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以《吕氏春秋》的“上农”篇最具代表性。篇中提到: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3

与西方不同,兼顾“地利”与“心志”的和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的稳定则是传统文化的根基。20世纪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不但没有真正取得保护中国“文化生态”之根的实效,相反,科技与工业主导的“城市”经济持续地繁荣,进一步加速了对传统村落与农业的破坏――“一是个体化、个人主义拔去了家庭之根;二是城市化和城市信仰拔去了乡村社会之根”4。“拔根”后的传统村落与农业,剩下最多的群体是留守妇女、儿童与老人(俗称386199部队)。一代代新生的青壮年农民与知识分子持续不断地被抽离出乡村,“失魂落魄”的传统村落社会及其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与真空化。

三、他山之石:欧美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生物、信息、工程、管理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缓解带来了福音。以“精准”“生态”为基本理念的农业新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与“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的概念,始于199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发表的由多学科著名专家评估审议通过的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National Academic Press,Washington,D. C.,1997)研究专著。这一专著全面阐释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为“精准农业”技术的整合、研发与推广奠定了基础。“化石农业”发展导致的资源匮乏与环境恶化压力,迫使人们展开对“粗放农作”的反思与“精细农作”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个别科学家开始注意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N、P、K、SOM等含量与pH值)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关系。1929年,Illinois大学C. M. Linsley和F. C.Bauer提出农户应绘制田区土壤酸度分布图,进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微电子技术带动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与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在农机装备领域的应用,直接催生了80年代初期“处方农作”的兴起。120世纪末,“处方农作”更是整合集成了DGPS(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等3S空间信息技术与DSS(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技术),发展成为面向大田作物生产、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分支领域的精准经营管理系统。

(二)现代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1970年,美国的William Albrecht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又称有机农业)的概念。2然而,对农业的“生态学”研究却可以上溯到20世纪初。1904年,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首次提出“根际”概念(即由根系活动影响的根表土壤区域),开始注意“根际互作”过程及其对作物、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1935年,英国著名生态学家A. G. Tansley在其所著《植物生态学导论》书中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们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因为它是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为基础的。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以维持。”1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Molish第一次提出“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Molish发现作物自身或在与周围生物(包括微生物)发生种间互作的过程中,会持续向周围环境释放气态或液态代谢物,进而影响附近生物群落的物质与能量循环。1948年,Korner等学者进一步提出应将土壤、作物与大气作为一个“连续体”(即生态有机体)进行研究的理念。近年来,生态学界热议的“胁迫梯度假说”(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及其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因环境引致对光、热、水、肥等生活要素的种间资源竞争关系外,复合生物群落内的种间还具有协作控制病虫害、提高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的种间互补关系。2“多样性―稳定性假说”(Diversity-Stability Hypothesis)及其相关实验研究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动态平衡与稳定的种群结构体系,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

四、回溯与反思:“生态”农业的中国式进路

世纪之交的新趋向,预示着新一轮农I科技与现代化发展模式“范式转换”时代的到来。目前来看,新的范式仍处于艰难的探索期,而且与旧的农业现代化范式之间的博弈远未结束。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智慧是否应该、是否能够具有它应有的担当与独特性呢?

(一)追根溯源:农业现代化思潮中的中国线索

以史为鉴,可以观兴替。数百年来的世界农业思想发展史并非一个完全西化的过程,其中内涵的中国元素源远流长。18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兴盛于法国的重农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同步),是西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这一派农学思想“除了作为理论遗产被保留在斯密学说体系内,并随着斯密学说的扩展而得以间接流传之外,还对后代若干重要经济理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贡献”4,并最终内化为西方农业现代化征途中的基本准则。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季德与利斯特曾在《经济学说史》(1909)书中论述其与中国的思想渊源。20世纪末,中国经济学家谈敏“将此学派所有的各种独特贡献,如自然秩序、《经济表》、自由放任、重农主义、纯产品、土地单一税及其他观点等,与相应的中国古代经济观点一一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指出前者受到后者思想影响的痕迹”5;此外,即便是目前欧美世界以“精准”“生态”为基本理念的最新农业科技思想,也都可以追溯它们的中国渊源。“精准农业”的理念与在中国农业史上传承数千年的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之“精耕细作”技术,可谓一脉相承。1作为“生态农业”的前身,“有机农业”2理念最早由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ranklin・H. King在《四千年的农民》(1911)书中提出。然而溯其本源,这一思想的形成可以说完全归功于Franklin・H. King20世纪初在中国等东亚国家游历中学到的传统农业思想与农耕技艺。

由此推知,在“中西交通”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西化历程,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现代科技文化内涵的拓展、成熟以及世界科学中心在意、英、法、德、美等国转移的经验”,同样雄辩地证明:寻找现代农业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最佳的契合点与契合模式,才是其落地生根的关键法宝。3

(二)不约而同:学界反思的殊途同归

西欧科技的产生是否存在中国的影响这个谜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史家开始关注中西交流史上“丢失的环节”――暂且不论,一个更加诱人深思的焦点在于科技之西欧模式本身的正当性问题。在科技发展的未来进路设想中,“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提法屡见不鲜。其中,日本科学史家伊东俊太郎曾提请我们:“必须从整体上重新认识西欧所产生的所谓近代科学。现在的自然科学是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性以及限制的。比如由此产生的公害或由此导致的资源枯竭等等。”4在西方学界,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与道教的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农业间存在着“幸运地互补”5,甚至有的学者更是确信二者之间在基本观念上也“存在着某种历史的渊源关系”6。比如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R. A.尤里达曾指出:“当今科学所选择的某些方向,统一整体世界观的某些方面具有中国的(而非别国的)特点。中国自然哲学和中国科学求索千年的主旨在于把有机的统一性、自发性、有序性、和谐相关性作一完整的理解。”7对于这一渊源关系论证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生物学家、化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先生。在《朱熹、莱布尼兹和有机论哲学》(1956)一文中,李约瑟指出:

“知识的发展需要这么一个时代,它采用的哲学是比原子论唯物论高明的自然论,但又有更多的有机论成分;这个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达尔文、弗雷泽(Frazer)、巴斯德、弗洛伊德、施佩曼(Hans Spemann,1869-1941)、普朗克、爱因斯坦的时代。当这个时代到来时,人们发现一大批哲学思想家已准备了道路,从怀特海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从黑格尔到莱布尼茨,再往后灵感就毕竟不是欧洲的了。或许最现代的‘欧洲’自然科学要更多地受惠于像庄周、周敦颐和朱熹这些人,比世界所认识的还要多。”1

从逻辑上分析,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主张将“科学精神和黄金法则一致起来”,科学精神即西方,黄金法则即马太福音7:12和路德福音6:31所谓的“你们愿意人们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即道德精神,亦指东方。在萨顿看来,东方与西方的差异不过就像同一个人的“两种面貌”、“两种姿势”,又或者“不同神态”而已。因此,他说:

“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以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该傲慢,不应该气势汹汹,因为和全部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圆满的。人类的统一包括东方和西方。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若不同时考虑对立的双方(东方与西方,科学与学术),都同样意味着精神智力的畸形和缺陷。”2

同样,精神分析学家荣格也指出,“意识心理具有集中于相对少数的内容并将其提升至最高透明度的性质。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前提是排除意识的其他潜在内容。这种排除注定会引起意识内容的某些片面性”,也就是说科技“可能带来诸多令人愉悦的意愿实现,但是它也会积聚起同样巨大的一宗普罗米修斯式罪过,而这宗罪过必须以骇人听闻的大灾难的形式一次又一次地偿还”。因此,榱吮苊饪萍嘉笥么来的生态破坏,我们需要唤醒人类沉睡的“集体无意识”中那些符合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的部分――其中荣格特别提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思考”,进而在其“原型”的投射过程中“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平衡或者矫正意识心理的不可避免的片面性与过度”3。

五、结语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5

一、成人教育是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

根据研究贫困地区的现实和总结经验,文化水平偏低是造成地区民众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一些地方开办了“农村淘宝”项目,将本地山果作为商品进行线上销售,但是由于地方果农文化水平較低,不熟悉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不了解淘宝规则,在电商运作、客户沟通、产品调价、商品管理等方面容易出现失误、错误,既影响了商品的展现,又影响了顾客的采购体验,这正体现了文化水平不高对扶贫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展成人教育,是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以保证农民在对接政府精准扶贫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配合,发挥扶贫项目的优势。

二、成人教育要以服务精准扶贫为目标

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体系发展日渐成熟,成人教育涉及的科目内容、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多。考虑到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现实需要,以及农民本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在规划成人教育内容时必须做到精准对接扶贫项目。

如在开发农村淘宝项目时,应当侧重对农民电商技能的培训和网络营销的培训。而对于一些侧重实体经济扶贫的地区,在开发“生态养殖”项目时,应当侧重养殖技术培养、国家养殖政策或生态环保政策培训,以及对牛、羊、鸭等养殖品种的防病治病和安全检疫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市场形势、国家政策的把控和响应能力,确保养殖的规范化、专业化、生态化和产业化。

第一,实现成人教育和精准扶贫的组织协同。根据各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实际经验来看,精准扶贫项目和农民的成人教育活动不能孤立存在,要在精准扶贫项目正式落地实施之前,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成人教育,加深农民对扶贫项目、国家政策等的理解,提高农民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注意精准扶贫活动和成人教育活动的相辅相成。如在开展特色养殖产业,涉及养殖场地选建规划、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和抗病防病、养殖品种的宰杀处理、养殖品种,以及物产的线上线下销售等方面时,要合理安排扶贫项目的进度,把握“理论联系实践”和“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成人教育活动,实现成人教育课程编排、内容编排与精准扶贫活动的有效对接。

三、成人教育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

除了迎合精准扶贫的实际需要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将成人教育和地区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第一,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时间安排。如农村日常生产生活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农民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的课程安排、课时设计要合理、灵活,避免农民因故缺席,影响成人教育的秩序和安排。

第二,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村的风俗习惯。如一些贫困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迥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多加注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体现出对农民的尊重,避免引起农民的误会和反感。

第三,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文化水平。成人教育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深度,如果品的栽种培育或者养殖品种的病情防疫等。鉴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知识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成人教育活动中,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教材选用,都应该注意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第四,成人教育要符合农民的经济状况。有些地区财政紧张,无法支撑专业机构提供系统性成人教育的全部经费开支,农民需要自行负担一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定价安排,或者实行灵活的付费策略,降低农民付费听课的学习负担。对需要收费的项目,要与农民多沟通,避免农民因付费而打消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成人教育如期开展。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区域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3-0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农业科技也得到大力的发展。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在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不断实现农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

在新时期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发展,农业在新时期发展受到工业、第三产业的冲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2 农业发展自身的要求

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也是如此,其自身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针对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问题,要求农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进步。同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科技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2 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虽然说受到工业等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冲击,但是就整体上来看,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是农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整个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断提高。对于农业扶贫工作来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此过程中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十分光明。

2.2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虽然发展前景光明,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根深蒂固。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扶贫工作中,不少人仍然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畏手畏脚,没有大的作为,导致在新时期农业扶贫工作仍然处于落后状态,长此以往制约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2.2.2 缺乏创新的基础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发展历史悠久,而且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落后,对于科技创新来件,无论是创新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农业仍然无法提供合适的条件,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对于扶贫工作来讲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限制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

2.2.3 缺乏人才支持

人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也是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科技创新缺乏专业素质的人才,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一方面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为农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落后的现象。

3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发展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相关部门要充分使用新时期的媒体设备,从思想入手,将科技创新与扶贫工作全面的进行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使一些相关人才可以扫清思想障碍,从而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农业的长久发展。

3.2 提供政策倾斜,提高自身实力

在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政策倾斜,在实践中不断的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同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于农业自身而言,要紧握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才可以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之中,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促使农业实现在新时期的新辉煌。

小结

扶贫工作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关乎社会公平。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实践出发,追求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扶贫工作的健康运行,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宇文;基于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吴科举;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索及经验[D];东北师范大W;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