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论文范例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1

1.从国家方针政策中捕捉信息

在我国,学术期刊除了具有学术性之外还具有政治属性:其一是要把控好舆论关,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一定要与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吻合;其二,由于学术期刊的学术性,编辑在组稿时要重点关注能够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客观问题的文章。所以,这也意味着我国学术期刊的信息捕捉活动也具有政治属性,不可能超脱于政治活动之外。简而言之,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影响着学术期刊的政治动向和工作重点,学术期刊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基准点捕捉信息,不仅可以保证学术期刊的政治性,而且能确保期刊中所刊登的内容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由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会朝令夕改,所以这也保证了学术期刊今后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在融媒体语境下,编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快捷便利,可通过收看网络直播、关注政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渠道获得方针政策的关键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电视、纸媒等传统渠道获得信息。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创办的我国首个“一带一路”研究性刊物《丝绸之路研究》,所刊登的文章都是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最新也很具分量的成果。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丝绸之路研究》注入了巨大活力,同时《丝绸之路研究》也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基于国家政策策划选题,《丝绸之路研究》杂志赢得了大量的优质作者和稿源,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从社会热点新闻中捕捉信息

社会热点新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报道,一般与日常生活、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具有影响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融媒体语境下,社会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引导社会行为规范;或反映国家发展规划、指引各项工作进行;或反映某段时期内的社会矛盾,引发反思促使社会进步。简而言之,社会热点新闻所反映的都是在社会发展中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期刊通过捕捉社会热点信息,并深入探究热点新闻背后所蕴含的动因和涵义,据此来进行选题策划,有以下优势:首先,捕捉热点新闻可以使杂志紧跟时代潮流,以便于学术期刊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客观问题;其次,捕捉热点新闻还能使学术期刊时刻站在时展的前沿,保证学术期刊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借此来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再次,捕捉热点新闻能够将客观问题学术化,使客观问题与学术研究相互融合,更好地实现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例如,1998年创刊的《中国扶贫》杂志,一直致力于追踪扶贫热点问题,立足扶贫开发、传递致富信息。特别是2014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更是刊登了许多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另外,近年来,《贵州社会科学》杂志也准确抓住了我国扶贫工作的热点,刊登了许多关于扶贫工作的理论文章,其中还特别设立了“反贫困研究”栏目,为我国的脱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3.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信息

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必须以传播前沿学术信息、跟踪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并发表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研究成果为己任。而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选题能够完美契合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首先,我国重大立项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其发表的研究成果一般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前沿;其次,重大项目立项之前已经经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轮番论证,其先进性、科学性、前沿性毋庸置疑。所以,学术期刊通过捕捉重点项目信息来进行选题策划,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围绕重大项目进行选题策划,还能够提升稿件来源的宽度和深度。首先,学术期刊可以向项目负责人进行约稿,项目负责人所撰写的稿件一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内容深度;其次,可以向参加项目的成员进行约稿,他们在项目立项之后肯定会围绕这一项目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且肯定会有研究成果出现,而且由项目成员撰写的稿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在学术期刊发表之后能够被多次引用和转载,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我国重大项目一经立项便会通过电视、报纸、政府网站、政务公众号等渠道向民众告知。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知重大项目的立项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组稿。例如,2018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公布了10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项目,这其中包括机电液系统基础研究、新型微电子集成器件的基础研究、航空航天用超高温复合材料制备与服役的物理化学过程等,而且,这些项目的起止时间是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整整三年时间。如果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据此来进行相关的选题策划,不仅可以在长时间内获得优质的稿件,而且可以紧贴研究前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从学术会议中捕捉信息

学术会议一般聚集了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除此之外学术会议还涵盖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焦点问题,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术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汇报,迅速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信息,并据此提炼出选题策划方案。另外,学术会议丰富的学术资源为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了可能:首先,与会者一般会携带未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参加会议,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其他与会者共同交流讨论,最后这些未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修改完善之后必定会进行发表,这就为学术期刊提供了潜在的优质稿源;其次,学术会议尤其是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一般聚集了国内顶尖的研究人员和团队,他们在会议上的发言一般代表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未来必定会产生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也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有关学术会议信息的获取渠道众多,可通过公众号、网站、报刊等渠道获取会议信息。例如,“AEIC学术会议网”中就刊载了一些学术会议信息,在官网首页有检索栏供用户对会议进行筛选:首先是会议门类,分为理工科会议与人文社科会议;其次是时间,分为最近一周、最近一月、最近三月等。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网站内进行检索,通过参加会议、听取会议发言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此来进行选题策划。

5.从论文数据库中捕捉信息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巨量的信息经由各种渠道进行传播,我们时刻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在为学术期刊信息捕捉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甄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期刊编辑在融媒体时代必不可少的能力。随着论文数据库的问世,学术期刊编辑通过数据库进行精细化检索以获取信息成为可能。编辑通过论文数据库的检索功能,除了可以快速了解学术消息、前沿动态、发展方向等信息,还可以获取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学术期刊未来的选题策划提供精准信息。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论文数据库有知网、万方、龙源期刊网、维普等,这些论文数据库已成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庞大的资源。以知网为例,作为我国老牌论文数据库,目前其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并且对其中的文献做了详细的归类整理,凭借其强大精准的搜索功能,编辑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到许多不同来源的文献信息,而且通过“分组浏览”功能可以详细甄别出所需要的文献。另外,知网还提供各种专题知识库及期刊评价、论文评价等功能,这些都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2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基于研究的相关度及期刊的规范性、权威性情况,本文选取公共管理学科国内四本核心期刊《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选取,时间设置为2001-2017年,词频设置为“模糊”,按照篇名带有“治理”或“公共治理”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907篇。考虑到研究的精确性,人工剔除掉会议论文、书评、访谈、新闻报道、征稿启事、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文献,又去除掉重复文献,最终得到样本论文803篇。

(二)分析指标

基于研究需要,本研究拟选取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一是研究关键词。主要考察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用以分析得出研究的类别和研究的热点。二是研究群体。主要考察研究者的工作单位信息,以得出研究者的群体分布情况。三是研究类型。主要考察研究的论证信息,以得出研究的方法取向和逻辑思路。四是研究目的。主要考察研究的目标取向,研究是基于概念介绍还是为实践部门决策提供建议参考。五是研究获得的支持。主要考察研究中获得的各级别基金的资助信息,以得出研究获得的支持情况。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当前国内开展文献研究和学术评估的主流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基于CiteSpace软件操作简单、可视化效果好的特点,本文拟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803篇公共治理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借以考察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研究热点,得出当前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同时,本文运用Excel软件对研究类型、研究群体、研究目的、资料来源、研究资助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公共治理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议题,提出研究范式改进的基本思路。

二、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

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基于中国场景”的知识推进是学科继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13]。我国公共治理研究都包含哪些治理范畴?形成了哪些研究议题?为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得出研究的主要议题,本研究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选取的803篇论文所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一)公共治理研究的范畴

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治理研究的范围。按照各治理类别出现的频次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出图1,研究发现:所选论文累计使用公共治理类关键词697次,涉及环境治理、腐败治理、危机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乡村治理、城市治理、参与治理、公司治理、公共事务治理等高达111个治理类别,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关键词只出现过一次的治理类别有52个,出现过两次的治理类别有16个,两类合计68个,占治理类别总数(110个)的61.3%,低频关键词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印证了公共治理研究议题的广泛性,同时也表明在一些研究领域中存在研究的深入度有所欠缺的问题[14]。世纪之初(2001-2005年)公共治理主要的关注点是乡村治理、治理理论、城市治理,这三类主题的论文数量占比达到54%。发展到2017年,我国的公共治理研究的主题已达到111个。研究主题涵盖了治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极大拓宽了公共治理的研究范畴,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公共治理知识结构和研究内容,逐步形成了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

(二)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

我们设定出现频次达到10次(含)以上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我们借助CiteSpaceV软件制作了“高频关键词分布表”(见表1),分析发现:研究中共出现19个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累计出现次数(492次)占总量(697次)的70.6%,说明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公共治理的研究关注点较为集中。这些高频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十分活跃,共同构成了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

(三)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

为更深入探讨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借助CiteSpaceV软件对选取的803篇论文使用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生成“聚类标签视图”(图2)和“知识聚类信息表”。聚类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形成了五个研究聚类: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由此构成了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出现五大研究聚类的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对一些治理领域如精准扶贫、社区治理、城市治理等越来越重视,“扶贫攻坚、社区治理、城镇化建设”均成为国家层面的政策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文件,这也极大提升了学者们对于此类治理问题的关注度和研究热情,产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国的公共治理知识体系和理论内涵。公共治理五大研究议题的基本情况如下。1.聚类0:国家治理。聚类分析发现,国家治理是公共治理研究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国家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政府治理、大数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能力、行政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公共政策、互联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财政制度、大气污染、知识经济、包容性发展、市场调节、环境政策、多元治理、评估指标、区域治理、精准治理、网络危机治理、公共事务治理。可见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治理与行政改革研究;二是治理方式及手段研究;三是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2.聚类1: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已成为公共治理研究的第二大聚类。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精准扶贫”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公共治理、法治、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大数据时代、网络治理、村民自治、公共服务、政府公信力、农村治理、土地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乡政村治、村级治理、村干部、第一书记、网格化、民间商会、跨界水资源冲突、基本公共服务、治理转型、非营利组织、反贫困、现代国家、权责关系。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扶贫机构、组织及人员研究;二是扶贫方法与目标研究;三是扶贫内容研究;四是基本公共服务研究。3.聚类2:社区治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社区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地方治理、社会共治、新媒体、第三方监管、食品安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公民参与、政治性分权、环境区域、传统行政组织、生态化改造、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公民治理、和谐社区、社区发展协会、多元主体治理、基层治理、公共预算、性别失衡、环境治理、政府治理、网络治理。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基层治理与社会组织研究;二是权力下放与多元共治研究;三是网络治理研究。4.聚类3:社会管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社会管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协同治理、善治、社会建设、社会自治、利益相关者、政策工具、公众环境关注度、网络特性、合作参与、地方政府创新、环境污染、新兴群体事件、社会福利、社会组织、伙伴关系、水污染、整体性治理、社会信任、公-私伙伴关系、社会体制、国家治理、网络治理。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治理研究;二是协同治理与政策工具研究;三是社会自治与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四是群体性事件研究。5.聚类4:城市治理。根据Silhouette值高低排序,“城市治理”研究议题的热门关键词主要包括:城镇化、城市型社会、地级市、城镇型城市、城市群、协作式治理、广域型城市、城市二元结构、国家治理、治理能力、环境治理、网络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网络社会。该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治理体系与城市治理结构研究;二是城镇化与大都市治理研究;三是城市治理政策与治理方法研究。

(四)研究阶段分析

为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发展阶段,我们绘制了“关键词聚类时间线视图”。结合图3和表1、表2,我们可以得出,2001-2017年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经历了探索起步(2001-2005年)、繁荣发展(2006-2012年)、精细研究(2013年以来)三个发展阶段。1.探索起步。2001-2005年是公共治理研究的起步阶段,该时期研究关注点较少,研究主题侧重于治理理论、社会治理等偏抽象的选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1世纪初,我国公共治理改革与实践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学术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更多关注对治理理论的引进和介绍,该时期的研究均侧重于较为抽象的选题,研究体系性不强、研究精细化程度不够。2.繁荣发展。2006-2012年是公共治理研究繁荣发展的时期,研究基本涵盖了治理实践的所有领域,这一阶段公共治理研究形成了五大研究议题: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这一时期是我国治理改革进程逐步深入、治理实践范围逐步扩展的阶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极大丰富了研究内容,加速了知识积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公共治理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3.精细研究。2013年以来公共治理研究出现研究重点突出、研究内容趋于精细化的特征,图3显示这一时期五大研究议题中的社会管理和城市治理都出现了明显的研究衰退的情况,说明研究关涉的领域在缩减。此外,公共治理研究的关注点趋于微观,精准扶贫、村民自治、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网络社会等偏微观层面的选题更受研究者所偏爱。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013年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时期公共治理实践进入精准治理历史阶段,学术研究更加关注民生领域的重点议题。执政者当下最头疼的问题、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仍未注意但将来必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15]。

三、公共治理研究进展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在使用CiteSpaceV软件对研究的主题和热点分析之后,本文继续运用Excel软件对研究群体、研究类型、研究目的、资料来源、研究资助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现阶段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真实进展情况。

(一)年度发表情况

图4显示的是四本期刊2001-2017年刊发的公共治理研究论文的年度发表情况。可以看出,公共治理研究的成果数量增长较快。论文数目从2001年的5篇发展到2017年的98篇,增长了近20倍。出现了两个高峰阶段,即2004-2010年和2013-2017年,这期间论文数量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1世纪初,伴随着治理理论的逐步引入和治理实践的快速发展,国内治理研究的热情逐步高涨,各地各高校纷纷成立“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产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治理改革的加速推进为开展公共治理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研究素材和资料来源,最终带来成果数量的快速增长。

(二)研究支持情况

制度性支持是支撑学术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动力因素,那么公共治理研究的制度性支持情况如何?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获得的研究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43.7%(351篇)的论文没有获得资助,56.3%(452篇)的论文获得了资助。其中,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是研究资助的主体,而地方政府在研究资助方面表现的较为乏力。

(三)研究类型情况

通过对选取的803篇论文的研究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诠释性研究是研究的主要类型,且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实证研究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6%的比例;批判研究仅占3.7%,是研究中较少选取的研究类型(见表4)。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公共治理研究中越来越注重实证的经验研究方法的使用,图5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治理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势头。

(四)研究目的情况

研究目的反应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从研究目的的角度对上述803篇公共治理论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概念分析是当前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主要取向,超过半数的论文主要用于概念分析;研究中进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的论文只有16%,这一块的研究明显不足;此外,我们对治理政策建议的研究也较为缺乏,研究用来进行政策评价的论文还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五)研究方法情况

我们通过分析公共治理研究中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资料的情况来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公共治理研究中,在运用实证方法搜集资料时,调查研究方法通常是研究者的第一选择;同时,实地研究方法和非介入性方法在公共治理研究中的使用情况较为一般。

(六)研究群体情况

从研究单位来看,高校成为我国公共治理研究的第一方阵,高校贡献了85.2%的成果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单位;作为实务部门的最主要代表,政府部门则仅仅贡献了2.5%的研究成果(见表7)。同时我们选取“高校”和“政府及其下属研究机构”的年度发表数量作了比较,来了解理论部门与实务部门的年度发表走势,研究发现,高校群体研究者的发表数目呈现逐年曲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5篇上升到2017年的86篇;政府及其下属研究机构则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发表数目稳定在1-3篇这样较低的水平,甚至有5年发表数目为零,总体发展态势趋于一条直线。

四、反思与讨论

21世纪以来,我们的公共治理研究经历了三个研究发展阶段,形成了五大研究议题,大大拓宽了公共治理的研究范畴,丰富和完善了研究的知识体系。然而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公共治理研究工作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逐步改善。

(一)研究领域分化明显

公共治理研究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法学等多学科领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和知识融合,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中关键词定量分析发现,研究领域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与治理聚类形成的五大研究议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52项治理类别作为研究关键词只出现1次,表明我们对一些研究领域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热点问题研究多、非热点问题研究少,极易造成研究的两级分化,导致研究的碎片化,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整合,最终会导致研究领域的逐步缩减,对业已形成的公共治理研究体系也会造成冲击。

(二)实务部门研究缺位

公共治理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践资料作为研究的支撑,身处治理一线的实务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实务部门在公共治理学术研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研究缺位现象。一是地方政府对公共治理研究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仅有1.9%(15篇)的论文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资助,这与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治理实施主体的身份明显不符。二是实务部门的学术贡献率较低。表7显示政府及其下属部门贡献了2.9%的研究成果。政府治理是公共治理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政府在国家治理、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城市治理五大领域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共治理研究迫切需要实践部门的学术贡献,然而由于政府实务部门对治理实践缺乏理论思考和总结,存在研究缺位的现象。

(三)研究支持不足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治理实践迅速发展,我们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那么我们对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如何呢?恐怕情况不是很乐观,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的公共治理研究获得的制度性支持明显不足。总体上,我们的资助率刚过一半,有43.7%的论文没有获得任何资助。研究资助不足,会影响到研究者的研究积极性,导致研究的动力不足,并对公共治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四)研究类型发展不均衡

就研究类型而言,公共治理研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通过对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超过70%的研究属于诠释性研究,实证研究占26%,而批判研究仅占3.7%。诠释性研究比例过大,而批判研究和实证研究占比较少,造成研究类型的发展不均衡,无法形成研究的合力,不利于公共治理研究的知识积累。

(五)研究层次较低

就研究层次而言,公共治理研究存在研究层次较低的问题。一是超过半数的论文用于概念分析,说明我们的很多研究还处于问题界定、变量识别的研究起步阶段。二是关系分析较少。因果推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9]。研究用来进行变量间关系分析的论文只有16%,表明我们的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变量间关系的严格论证过程。如何鼓励研究者进行高层级的公共治理研究,引导研究迈向更高水平的研究阶段,这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着重改进的地方。

(六)经验研究缺乏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们的经验研究严重不足。一是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明显欠缺。表4显示通过实证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论文仅占到论文总数的26%,实证方法的运用不足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会导致行政理论对行政实践的指导是有限的[5]。二是研究方法运用不足。表6显示我们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方法上,实地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的使用较为一般。可见在公共治理研究中我们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还不是很充分。我们应坚持方法应用的多元化取向[11],推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向更为科学、规范、系统的方向迈进[9]。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1-2017年我国公共治理学术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试图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领域未来的关注重点,提出研究范式改进的基本思路。

(一)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

为探索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研究的重点,我们继续借助CiteSpaceV软件制作了公共治理研究的“关键词突变分布表”。根据公共治理研究的关键词突变情况(见表8),在研读样本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得出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领域。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研究自然受到研究者极大的青睐。薛澜[16]从治理体系演化的视角出发,指出党和国家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开启了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科发展的新契机。王浦劬[17]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关系出发,指出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和语境下,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治国理政。胡鞍钢[18]认为制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指出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近两年出现最多的突变词,未来几年将是该研究的爆发期,该研究是我国公共治理研究未来关注的重点之一。2.治理创新研究。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公共治理实践中,公共治理进入到治理创新时代。何增科[19]以广东省地方治理创新为例,提出了以治理技术现代化、电子政务升级换代为标志的智慧治理的地方治理新模式。苑琳、崔煊岳[20]从绿色治理创新的视角,指出绿色治理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治理行为的必然趋势。宋艳[21]以辽宁民心网为例,梳理了网络治理的这一政府治理创新的脉络和途径。治理创新是公共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考量,为我们开展公共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是未来公共治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3.公共服务研究。公共服务是政府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马雪松[22]从机制创新的视角指出协同治理是破解公共服务结构失衡问题的可行路径。李大宇[23]从治理范式演化的视角,指出“精准治理”是中国场景下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必然选择。陈伟[24]从法治体系、标准体系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路径和策略。贾晋[25]基于中国乡镇民主与治理调查(CRDGS)数据的定量研究,提出将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绩效进行考核评估的一项方法。新时期,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研究成为公共治理研究的热门话题。由此可见,随着治理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治理精细化情况越发凸显,未来公共治理研究将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研究议题:一是探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等治理理念的公共治理理论研究;二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公共治理实践的治理路径创新研究;三是基于民生领域热门话题的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精细化研究。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3

关键词:设计扶贫;成效和问题;必要性;路径策略

引言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而当下,正是脱贫攻坚阶段。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1]精准扶贫是一项国策系统工程,随着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达提质共建,提升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时机,艺术设计恰好能够起到“重塑”和“孵化”的作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方法论,通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和开发给予品牌赋能,帮助农民建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就必须融入社会,深入到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第一线。中国社会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体。据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约12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占到75%。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现在近14亿人口,依然有9亿农民,占到64%而且,这些农民,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际伦理结构,和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无本质区别。而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近代农民进城务工,或者考学、参军等途径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烙印。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大体上来说,农民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陋习严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贫困在所难免。高校艺术设计精准扶贫旨在从技术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给予农民的帮助。技术扶贫同文化产业扶贫是一种渐进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径,技术扶贫为文化产业扶贫提供条件。文化产业扶贫,从策划到品牌,从资本到产品,从商业到农业,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协作式社会创新体系。从修复乡村风貌、开发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始,到参与掌握其经济项目的运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生存)能力,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终。因此,文化产业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和根本,[2]最终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艺术设计扶贫一方面是“技术扶贫”,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可以通过培训、帮扶、传承和挖掘非遗技能,使贫非遗技能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往往是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保护手艺人的生存底线,促进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扶贫”通过文化资源IP的挖掘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继而开发文创产业,这样,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文旅产业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二、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自己生存发展方式的不断设计,社会得以进步。设计才终将成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为设计之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如集体组织、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经济关系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当前艺术设计扶贫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各地党政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下拨扶持资金,譬如通过文化活动、电子商务、企业、非遗传承等和农村农民农产相结合,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一定成绩。

三、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还严重滞后表现在:

(一)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精准扶贫体系建设滞后

高校设计艺术学科,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建成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的学科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号召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艺术设计学科在精准扶贫上行动缓慢甚至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所需求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精准扶贫要求设计学科面向社会、面向农村贫困地区解决有关文化教育、产业振兴、农民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的是学科资源整合设计服务,要将单一、封闭、狭窄的设计服务,变为多维度、复合性强的服务设计,因此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有些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对于精准扶贫知识储备不够,对乡村振兴认识不足。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教育部强调“双师型”但比例严重不足。产、学、研没有落到实处。师资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没下过企业也没到过农村,只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缺乏导致教学效果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投身于精准扶贫,高校艺术设计师资水平急需提高。

(三)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创新

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中国产业需求错位的状况日益严重,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更是缺乏具有创意设计的人才体系。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的集大成者。然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项目设计的能力有限,显然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对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重视不够,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使扶贫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忆。中国传统村落及贫困地区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分布广,其复合性、神秘性、特异性、原真性等特质明显,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优势。非遗项目或产品是可以作为特色文创品开发和打造的,做的好可以“点对点”精准扶贫。从目前活态传承角度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逐渐形成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要留住“老手艺”前提就是保护好传统工艺方法。还要保护中创新。没有创新的保护没有可持续性。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校要做非遗工艺保护和传承工作,构建“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传承人、培训农民纳入课程体系。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传承,协助农民主体走上产业化致富之路精准扶贫。

四、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做好精准扶贫的对策和途径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扶贫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对推动文化扶贫,尤其是文化事业扶贫起到了促进作用。高校艺术设计学科是重点培养文化产业设计人才的地方,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践探索艺术设计介入精准扶贫途径。

(一)在地文化资源转换成乡村旅游品牌IP

旅游品牌是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作为内容来源,从开发方式、营销手段到产业模式深度挖掘资源地的IP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基于一定的资源体系创造符号价值赋予新的价值的生产过程,形成以独特价值为核心的经济形态,这就是品牌经济的体现。如今是跨界融合的时代,品牌价值就等于市场价值,品牌价值将帮助农民致富。目前来看,农村急需开发和挖掘在地文化价值,文化遗产的有效应用,采用策划设计方法,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扩品种、创品牌,与相关产业实现跨界融合。提升在地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产业扶贫。

(二)文创产品驱动助推精准扶贫

艺术设计要研究如何激活农村手工艺活态化传承。在保护中开发文创产品,利用在的资源,重新设计改良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研发,让手工产品即有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又有大众的审美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地的文化精神。为此,艺术院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梳理保护原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乡土文化价值,塑造文化认同感,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产品赋能)将品牌力作为精准扶贫的发力点,重塑品牌关系将区域特色产品打造成精准扶贫的品牌亮点,带动区域脱贫。

(三)设计服务驱动助推精准扶贫

艺术设计学科可以利用互联网+和ar新技术的知识,协助搭建新的生产消费系统和实现体验生活方式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综合考量政策、商业及资本问题,以在地的实际问题与国家政策对接,赋予系统驱动力,通过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以及对文化资源IP的重塑和孵化,利用大数据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实现推广和营销,产生接地气的艺术设计营销解决方案。

(四)非遗保护和开发

用技术助力非遗老手艺传承。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时代需求,要激活这些手工艺,就需要重新改良传统工艺和材料体系,让手工产品与现代生活及日常审美产生新的连接。为此,艺术设计应当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保持原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继而帮助农民智力激活贫困人群的原生动力。吸引外出打工青年返乡一对一帮扶,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即非遗工作站,帮助农民打造“一村一品”,用艺术设计手法结合在地文化建设乡村景观节点、特色旅游线路,以及改造设计有思想、有文化、有人情味的乡居形态,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五)建立扶贫考核制度

将艺术设计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中,设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项考核指标体系。学校各级党委和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建立艺术设计精准扶贫的专门学术机构,注重田野调查及顶层设计,从精准扶贫工作的源头为艺术设计开辟服务空间。建立艺术设计学科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的考核制度,注重艺术设计学科课程设计的广泛性、长远性,让在地农民参与考核的精准扶贫体系。

五、结论

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精准扶贫关键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往往通过艺术设计得以实现。藉此,艺术设计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上融汇贯通,发挥着其他扶贫工作无法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艺术振兴乡村途经研究[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3

[2]廖恳,袁华,陈立华,张卫国,邓秋军.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7(09):23-27.

[3]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16-20.

[4]蒋好书.文化资源如何做成文化产业[J].商业文化,2017(10):24-29.

[5]于建嵘,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J].人民论坛一社会治理,2018.6;

[6]张军.深划改革,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能[J].东岳论丛,2018(06):133-139

[7]朱依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式思考[J].设计,2016,29(12):142-143.

[8]毛玉颍,郑欢,许熠莹*.艺术设计类作品数据库平台设计探索[J].设计,2016,29(13):86-87.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贫困资助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将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多角度抓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力争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然而,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具体表现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扶贫资助工作重物质扶贫轻视心理扶贫,权利义务不对等削弱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等。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场所,理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高校贫困生这一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然而,现在不少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方式、方法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例如,扶贫方式特别是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上容易引发矛盾,具体表现为为了公平而不顾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要么让学生自己上台当众讲述自己的家庭状况,要么将学生的申请资料公布于众。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容易导致部分贫困生因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放弃申请,也有可能让部分非贫困生出于经济动因积极争取,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另外,当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重物质扶贫轻视心理扶贫,只重视“授人以鱼”不重视“授人以渔”,忽视了贫困大学生想要通过自身的奋斗努力改变贫困现状的心理,同时,高校直接发放资助资金而不要求贫困生履行一定的义务的方式,又让部分非贫困学生觉得不公平,甚至出现帮贫困生投票索要好处等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

高校应当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在保障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同时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高校可以创新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这一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创新贫困生认定工作环境,通过校园网大数据抓取学生的餐卡刷卡记录,结合院系辅导员手中掌握的贫困生申请材料筛选资助对象,学院核实后不公开受资助学生的信息,直接将资助金汇入学生账号。但是,不公开资助学生的信息也会存在公平性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需要学院在公平与保护贫困生尊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既彰显公平又闪烁人文关怀的光芒。高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经济与心理并重,做到“助困”“育人”相结合。这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着重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资助工作中糅合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辅导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接纳现状。应该考虑在做好精准扶贫的同时,转变传统资助中只讲“权利”不提“义务”的做法,变“施与”为“开发”,变“权利”为“责任”,变“输血”为“造血”,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能力,习得一技之长,获得报酬,最终做到自我的心理脱贫。

三、结语

自高等教育逐年大众化后,贫困大学生群体成为党和国家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对象,无论是2007年开始的全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还是这几年的大学生精准扶贫,均表明了党和国家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高度关心。但是,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而言,除了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少牧.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教育救助管理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扶贫

一、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在该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有一点是说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自2019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10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中,就有一点是说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被认为是促进国家和组织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因素,也是劳动者不断丰富知识、更新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助于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增加社会资本,增进社会福利与公平,降低犯罪率,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的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本文就围绕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经费自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质量探索研究”的研究为基点针对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探索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1.“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实践性应用研究项目:

为发展建筑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落实学院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康乐县人民政府签定的康乐县教育扶贫三方协议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康乐县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协调和参与中建集团助力康乐县教育扶贫项目“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商定教学模式、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1)招生模式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用人需要,康乐县劳务办提供生源,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占人数的3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40周岁之间,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康乐籍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2)培训模式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为期三个月技能人才培训班,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负责全体学员在校期间食宿和人身安全。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根据教学计划,学员的实际操作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按照“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与中建集团共同组织实施。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使培训班学员们安心学习、乐于实践,降低就学成本,提升培训效果。加强学员在培训期间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进行严格的出勤和纪律考核,学员必须完成培训阶段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实习模式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学员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学员通过顶岗实习将自己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巩固和提升,以技能促进就业,争取部分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到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岗位工作,帮扶康乐县实现稳定脱贫。

2.“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项目:

积极组织并参与我院精准扶贫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近年来,在我院扶贫联系点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开展了精准扶贫的劳动力培训工作,有168人参加了焊工、电工、砌筑工、测量放线工等工种的培训。在教学上,派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并派出班主任进行全程管理,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了镇原县扶贫部门及孟坝镇受培训贫困户的高度评价。

(1)培训目标

旨在通过培训,使精准扶贫劳动力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脱贫致富本领。参加培训且通过测试的人员,取得建设行业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招生范围

以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兼顾贫困人口当中有培训需求、身体健康的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的有专业基础和相关从业经历的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大中专院校未就业毕业生。

(3)教学方式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资源,载着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采用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分别到庆阳市孟坝镇塔李村、王山村、东庄村开展培训工作,让学员以最便捷、最直观的方式进行理论及实操的学习,及时掌握消化培训内容,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技能促进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3.实践性应用项目创新论点

(1)改善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法职业学校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层次的差异性、要求的异质性和目标的可能性,明确了实践方案的问题性导向和对象性要求;针对在实践教学中的盲目性及形式化,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制方案。(2)企业和学校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让企业及劳动者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感和成就感。(3)将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企业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培训与使用结合的制度,实行“带薪培训”和经费保障制度,增强劳动者守望职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员工终身学习的需求。(4)建立学员及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档案。

三、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劳动者自身而言,还是存在多多少少的强迫性,那么,如何提高建筑业劳动者自身的培训积极性,让劳动者深切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是提高我们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工作的难题。建筑业劳动者主要是从建筑业劳动市场中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决定着个人能够获得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的多少和个人对继续教育的投资能力。只有将这种概念灌输到建筑业企业领导及每位建筑业技术工人思想上,才能从本质上调动企业及建筑业技术工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1.在培训中,开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劳动者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爱岗精神,树立个人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大力倡导员工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进行职业责任的反省、对照、检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责任感,进行职业责任修养和教育,培养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企业和学校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专业水平制定实践方案,研制出符让企合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等等一系列能帮助劳动者在该企业长期发展的实质性教学实践方案。

3.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

(1)企业重视程度,依赖于企业内部宣传,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转化为福利性质,而非应付政策的无奈之举,通过企业自身的重视,渲染到劳动者自身,提高劳动者自身重视程度,形成有序的循环机制。有效调动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提高教师参与度和岗位对接能力,确保实践成效。(2)完善培训体制,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强化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纳入到单位的发展规划。(3)企业建立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档案企业建立工人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档案,将劳动者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作为奖励机制、晋升机制、福利机制,劳动者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4.提高劳动者自身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于劳动者自身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学习是主动的,从培训到学习,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更新,是提高工作能力,获得更高劳动报酬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获得利益的敲门砖,从培训到学习的转换,不只是一个名词的转换,是企业对人才的投资,是企业获取更大利润的投资,只有利润大于投资,培训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变革总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在国外70%的组织变革以失败告终,组织变革三个阶段,一是高水平的做“错误”的事情;而是低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三是高水平的做正确的事情,引导培训变革创新可以试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蕊.影响成人参与继续教育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J].教育研究,2013-4.

[2]吴慧娟.《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R].中国建筑业协会,2017-8-22.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6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

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

《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

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

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

3.《装饰》设计的理性之美

作为艺术类学术期刊,《装饰》在用感性设计语言表达美学的同时,通过巧妙的立意和设计构图诠释了设计美学的理性之美。与其他期刊不同,《装饰》杂志的封面图像通常由多个具象组成,在图像元素的选择上,更青睐于形式感极强的图片。自2002年开始,《装饰》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设计理念,将几何图形融入设计之中,诠释了理性的美学内涵。几何图形是极其理性的设计语言,积极应用这一图形元素充分契合了《装饰》在理性之美的设计探索与尝试。《装饰》2018年第2期杂志中,由平面与点、实线、虚线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对称设计的蝴蝶图案,充分展示了理性之美的设计底蕴。“包装设计”作为本期特别策划主题,封面使用层次感极强的几何图形为底,与封面图片之间形成“三维”构图空间,有效突出“包装设计”的空间美感。

二、艺术类期刊《装饰》的社会效益分析

《装饰》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艺术设计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独特定位,展示精致办刊的风格,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装饰》充分彰显自身的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得多种荣誉:从1999年开始,连续四次(1999年、2003年、2005年、2011年)荣获“国家政府期刊奖”。在教育部所属社科类期刊中,仅有《装饰》是连续“四连冠”的期刊,也是我国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艺术类期刊;1999年,我国首次评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装饰》成功入选;2009年,《装饰》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并名列全国“百强期刊”推荐名单榜首,是唯一入选的艺术设计类期刊;从2014年起,《装饰》先后于2015年、2016年和2018年,连续四次年荣获中国最美期刊。新时期,《装饰》借助清华大学的科研和学术平台优势,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严格把控学术质量,坚持最美艺术追求,在国内外形成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作为社科类学术期刊,能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北大“双核心”收录,充分证明了该刊的学术价值。《装饰》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也是北大图书馆从1992版至2017版先后8次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根据2019年3月6日中国知网出版信息查询,《装饰》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0.669,综合影响因子0.452,其中数字文献15205篇,数字文献总下载量2985643次,总被引用次数50571次。作为双核心期刊,《装饰》坚持“立足当代,关注本土”的办刊理念,积极传播我国当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三、《装饰》成功办刊经验分析

“最美期刊”以突出中华民族特色、期刊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创意理念、艺术欣赏价值为评选标准,积极鼓励期刊装帧领域设计者不断创新,推动出版业广泛使用绿色印刷材料与工艺,促进我国期刊行业装帧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1.创意独特、新颖,打造最美期刊

《装饰》杂志的装帧设计,选择具有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色彩的造型作为设计图案,合理搭配文字,诠释独特、新颖的设计理念,成为我国最美期刊。为了确保期刊封面的创新性,《装饰》每一年都会邀请一位知名设计师负责期刊的整体设计,形成了新颖的设计风格,通过设置独特的美术字体和几何图形,诠释空间转化与内涵表达的层次美。《装饰》办刊诠释了高品格的文化定位,高雅致的艺术格调,在设计领域的多项探索都成功引领了艺术设计领域新风潮。

2.从纸媒平台向多媒体平台的发展

《装饰》在最美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实现纸质期刊与数字化平台的信息共建、资源共享,生动地展示了期刊内容,提升了期刊的传播影响力。《装饰》开通官方网站,读者可以在网站中阅读从2009年第1期至2018年第8期共116期的期刊内容。此外,该网站还是杂志社新闻传播的窗口、论文投稿编辑的平台,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空间。通过网站友情链接,实现了以官方网站为基础,包含新浪微博、豆瓣、博客、微信平台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多媒体平台。

3.从学术研究到实践应用——从装饰“理论”到装饰“实践”

无论是设计实践,还是设计理论探索,《装饰》将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有效结合,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检验”的全面延伸,提升了期刊的功能性价值。《装饰》始终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自2014年开始,《装饰》每一年都举办年度优秀投稿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活动,通过举办线下活动,汇聚作者资源,拓展文章的来源。2018年,《装饰》将传统的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升级为常态化、规范化的主题学术年会。2018年6月,“设计研究新范式”——2018首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广东开幕,该年会为《装饰》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中国装饰杂志社组织“面向未来的设计学——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收藏展”等一系列线下活动,延伸了《装饰》的研究空间,通过遴选优秀论文,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综合,实现线上办刊与线下交流的一体化融合。

四、《装饰》对其他艺术类期刊的借鉴

《装饰》杂志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守文化传递与艺术展示精神,秉承精致办刊的理念,实现了最美期刊的追求目标。《装饰》的最美办刊经验为其他艺术类期刊提供发展借鉴。

1.找准定位,明确期刊发展方向

艺术类期刊在办刊过程中,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艺术类期刊具有刊物数量相对较少,涉及内容丰富的优势,但是在办刊时,必须认清优势,不能盲目追求内容的“多”,而失去了品质的“精”。同时,艺术类期刊的读者群体相对小众化,多为艺术工作者与爱好者,因此,要以该群体为办刊核心,诠释用户战略,彰显独特美学,优化期刊视觉设计效果。要立足时代特征,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搭建期刊生产编辑、内容传播展示和用户交流互动的多类型平台,实现期刊办刊方向与读者需求、时代环境的全面融合。

2.融入CIS设计理念,塑造特色品牌,提升设计美感

创新是艺术类期刊发展的灵魂,特色品牌是期刊的符号,设计美感是影响期刊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在艺术类期刊办刊时,要融入CIS设计理念,打造包含传播期刊特点、形象的符号体系,塑造有特色的期刊品牌。设计美感是艺术设计期刊的“内在基因”,办刊时,应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在设计领域的优势,灵活使用各类设计风格、色彩及图案,有效搭配文字与图片,实现期刊设计感性美与理性美的融合。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2.2学科分布。2795篇论文按CNKI的分类体系进行大致归类,部分论文有学科交叉,但归类时一篇论文只归到其中一类。2795篇论文以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与自然科学略有交叉。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数排第一(1612篇),占了57.67%,其中又以农业经济为主(占90.55%),其他涉及的有经济理论与体制机制、财政金融、创业、电商、旅游餐饮服务等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论文数排第二(552篇),占19.75%,涉及的有农村人才与教育、法律法制、农村社会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风民俗、乡村历史发展、地理等。党政类的论文排第三(408篇),占了14.60%,主要涉及政党、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等。哲学与宗教类论文数排第四(101篇),占了3.61%。论文数排第五的为农村科技(95篇),占了3.40%。其余少量论文分布在基础科学(0.43%)、信息科技(0.29%)、医疗卫生(0.28%)等。

2.3研究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学术动向与学术热点。本文对一些相近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如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城镇化合并到城乡融合。除了与本研究主题高度重合的关键词“乡村振兴”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城乡融合与城镇化、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三农”问题、乡村文化、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建设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建设与改革、农村现代化、村民自治等。

2.4发文期刊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期刊进行分析可为研究人员阅读和选择投稿提供参考。2795篇在469种期刊上,发文量超过30篇的期刊有《人民论坛》(178篇)、《农业经济》(136篇)、《农村经济》(58篇)、《农业经济问题》(42篇)、《中国金融》(32篇)、《地理研究》(30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篇)。篇均被引较高的期刊是《中国农村经济》(24.50次)、《改革》(20.41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46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0次)、《农业经济问题》(11.17次)。

2.5发文作者分析。发文6篇(含6篇)的作者信息如表1所示。这19位作者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高产作者群。其中发文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文16篇,篇均被引高达25.69;其次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贺雪峰,发文10篇,篇均被引为21.70。其他较有影响力的高产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9.83;南宁师范大学的屠爽爽,发文10篇,篇均被引是13.5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陈秧分,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4.33。

2.6发文机构分析。21所机构中除3家研究所外其余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产出的主要机构。论文产出量及影响力较高的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篇,15.14次/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6篇,11.8次/篇)、北京师范大学(34篇,12.44次/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2篇,17.41次/篇)。表2列出了发文量超过30篇的前15所机构信息。

2.7高影响力论文分析。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表于《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上题名为《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320。该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3]被引次数排第二的论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叶兴庆发表于《改革》2018年第1期上题名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一文,被引次数为230。该文指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在内容上相比,前者内容更加深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②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③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④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该文提出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4]被引次数排第三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军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上的题名为《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186。该文全面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实践现状,探讨了乡村价值提升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等内容。不仅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乡村振兴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设置乡村振兴机构,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还提出在制度层面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5]从内容上看这三篇论文均涉及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内涵的理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城乡融合,以及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较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基础性论文,对后续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精准扶贫论文范文8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对策

1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审计工作对财政扶贫资金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质量。在当前扶贫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为保证我国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对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为“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落实带来有力的支持。

2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绩效审计工作对扶贫资金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的高效利用,就需要从国家金库到受益者流转的过程中,建立一套标准的资金流转流程。由于财政扶贫资金具体流程相对复杂,一旦任何一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对审计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扶贫资金去向不明、资金落实不清、资金霸占现象等。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所致,对扶贫资金的利用率低下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财政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具有监督扶贫资金流向的作用[1]。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好地掌握和满足我国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诉求,能够将各种“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到位,提升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此外,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认真做好审计结果的公布工作,让审计结果变得更加透明,群众可以及时掌握国家资源的利用情况。

3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审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审计人员对开展审计工作不够重视,这是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审计工作人员均为财务会计专业,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准确掌握各种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具体工作任务。很多工作人员对开展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够准确,这对扶贫资金收支和结余的准确性造成了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难以对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很好的把控,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使得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3.2审计制度不够健全

为进一步对扶贫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提升,就需要认真做好审计制度的完善工作。当前,我国很多财政工作的开展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但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不能以各种国际标准来要求政府开展各种审计工作,对扶贫资金审计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我国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工作模式仍相对单一,各种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于绩效审计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楚。各地方政府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导致扶贫资金审计优化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审计部门执法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对扶贫资金利用率的提升带来了阻碍。此外,不完善、不健全的审计制度还带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扶贫工作推进缓慢、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对政府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2]。

3.3审计标准有待完善

在我国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绩效审计的相关标准。我国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时间较晚,现有审计标准仍存在不清晰、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在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参考依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之间,审计工作内容差异比较大,如果没有科学的参照标准,就难以保证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实际数据采集工作量比较大,如果无法保证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就难以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审计质量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3]。

3.4审计实务操作存在问题

我国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公布的各种绩效审计评价准则或者文件仍存在不足之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也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当前,很多学者展开相应研究以期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但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项目开展也相对复杂,部分指标设计灵活性不足,各种数据收集成本也相对比较高。很多指标设置非常专业,但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数据采集和统计差异相对比较大,难以对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划,导致各地区审计工作不能开展有效的横向对比,审计实务操作仍存在问题。

3.5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为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判断专项扶贫资金使用优劣的标尺。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评价标准或体系,审计人员不能按照相关标准来评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很多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未给予高度关注。此外,在具体审计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定量分析工作仍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定性分析工作,审计人员的各种主观因素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4.1提升审计人员的重视程度

只有审计人员对开展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审计内容包含在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环节中,工作人员应该全程参与扶贫资金审计工作当中。为提升工作人员对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应该认真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阐述,让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层面对开展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按照相关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充分保证各方面工作的完成质量。为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工作结束之后,就应该及时开展培训考核工作,考核通过的人员允许上岗,否则就需要继续接受培训,直至通过培训。为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认真做好审计人员工作情况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工作完成质量不佳,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罚,考核成绩应该与工资挂钩[4]。

4.2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体系。我国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而且是建立在各种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各种绩效审计工作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保证各项审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针对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中的不足,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做好各种审计制度体系建设,对各种审计工作及时进行调整,对扶贫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公开,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此外,应该认真做好审计结果的公开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主动参与审计监督工作,了解扶贫资金使用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具体的审计工作内容。通过实施这种工作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私占、资金去向不明等情况的发生,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质量[5]。

4.3完善审计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质量,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参照标准。在审计参照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为依据,借助时间、公平性、数据分析和绩效审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通过构建出科学的审计参照标准,可以为各种审计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各种灵活的参照依据,为各项审计工作的良好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社会数据采集和微观审计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开展各种数据分析工作,为提升扶贫资金审计质量提供助力。

4.4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

通过不断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可以有效保证各项审计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结果的利用率。通过坚持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公开制度,可以让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结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为保证各种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建议得到有效的落实,还应该进一步做好与纪检监察部门、司法部门的沟通工作[6]。

4.5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在遵循财务审计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上,能够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之上,从而制定出统一的、全面的、灵活的财政扶持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不同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进行横向对比。由于绩效审计工作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工作过程也相对复杂。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大量的社会实践和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对地方的特色充分进行考虑,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政专项资金评价体系,为各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5.1从资金分配入手,检查分配的公平性

通过调阅项目计划安排、申报资料、批示等相关资料,审查是否存在违规向不符合条件的主体分配或发放扶贫资金,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或向下属单位、关系单位倾斜等问题。注意指标分配与资金到账数的核对,上级分配的指标、项目及用途与当地安排情况的核对,从而查找资金分配层次中的漏洞,查找并处理资金分配中的违规行为[7]。

5.2从账户管理入手,检查资金收支结余的合理性

审计人员应加强各种专项资金的核对工作。在开展扶贫资金专项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取得各种记账凭证和银行账单,及时掌握各种资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扶贫资金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对扶贫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取得各种扶贫资金指标文件,掌握各种拨付资金的到账情况,及时发现各种资金滞留、挪用问题,认真考虑资金拨付不到位可能对项目实施进度造成的影响。

5.3从支出票据入手,检查资金使用的正确性

资金主管人员可以通过将项目实际资金支出与计划资金支出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资金是否存在被挪用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单位是否存在将扶贫资金应用到了单位基础设施建设、职工福利、交通补助当中。另外,应该加大力度审查资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应用问题。为避免合同违规造成资金的意外损失,还应该认真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虚假合同问题。如果需要以现金方式来发放扶贫资金,应该关注资金名单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冒名顶替的现象。如果采用银行卡发放资金的方式,应该确定银行卡是否在被发放人手中,调查扶贫资金的具体落实情况,一旦发现违规的现象,应该及时开展调查工作,然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8]。

5.4从审核工程量入手,检查资金支付的真实性

及时做好扶贫工程实际施工量的审查工作,对施工单位工程决算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有无偷工减料问题进行审查。如果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存在故意多付工程款等问题,就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返还资金,避免出现套用资金等问题,确保资金支付的真实性。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