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护理论文范例6篇

快速护理论文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1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癌手术患者共计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FTS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和恢复情况。

结果:

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02.3±9.8)d,手术出血量(432.5±24.9)mL,术后引流量为(1234.5±778.2)mL,拔出引流管的时间为(8.5±2.5)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3±2.8)d,首次排便时间为(14.5±2.9)d,体重减轻了(4.5±2.2)kg;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2.7±0.4)d,手术出血量(164.0±10.2)mL,术后引流量为(587.5±278.5)mL,拔出引流管的时间为(4.3±1.4)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7±1.4)d,首次排便时间为(6.2±1.2)d,体重减轻了(3.1±1.5)kg,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论:FTS在护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且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没有出现其他异常,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关键词:胃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0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3-01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探讨越来越热烈,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理念被运用于手术前对患者的教育、优化麻醉方式、疼痛控制、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术后的康复等等,与其他相关临床护理模式相结合,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化解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本文选取了68例胃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时间等指标,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癌手术患者共计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7例,女性患者共计31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5)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身体消瘦等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经过详细的检查,根据相关胃癌确诊标准进行检查,均确诊为胃癌,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一切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和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①术前护理:在手术之前对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和手术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比如提醒患者在手术前12小时禁食,在手术当天为患者置入尿管等辅助手术的相关器械。术前一天给予患者适量含量为10%糖水,帮助患者的肠道正常运作;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的训练,增加患者体质,提高手术的效率 [2]。②术中护理:在手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发现有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手术的正常和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帮助并鼓励患者下床运动,且每天适当增加运动量,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尽早康复;手术3天后拔出相关插管,给予静脉注射给予营养支持,定期给予患者增加肠内营养,在手术一周左右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恢复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出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体重减轻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意义。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上述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注:P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注: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时,采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其进行优化,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3]。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探讨,证明了该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予以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康静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82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胃肠术患者;临床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R4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95-01

快速康复护理(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是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1]。临床实践显示,为胃肠手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胃肠术患者9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6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27~73岁不等,平均年龄50.5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5~75岁不等,平均年龄52.5岁。确定98例患者无精神疾患,无语言沟通障碍,无其他严重合并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为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麻醉及手术方式,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放置胃肠减压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后禁食禁饮,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2d引导患者小幅度进行四肢活动,5~10min/次。定时为患者翻身,术后4d,协助患者下床行走[2]。实验组: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给予支持,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消除其恐惧、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引导其进行早期活动。鼓励患者保持半坐卧位的体态,促进切口愈合,缓解患者疼痛,定时按摩患者腹部,提高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增加腹肌部位的血流量,改善患者肠胃功能。

1.3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确定其是否存在切口感染、恶心呕吐、咽喉疼痛等并发症,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三个角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与98例胃肠术后患者相关的数据,借助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3])处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用正负标准差表达,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用比率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若P

2 结果

2.1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分析 46例实验组患者中,5例出现咽喉疼痛,1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切口感染;52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咽喉疼痛,3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做好对胃肠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帮助其恢复快速恢复肠胃功能,给予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干预,需要在手术前后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反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协助患者翻身,使其经常保持半坐卧位,此举可顺利将腹腔内渗出液流入盆腔,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此外,半坐卧位的体态还能降低手术切口部位的张力,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可将肠道内的残留气体排出,改善其肠肌蠕动功能。根据患者耐受能力按摩其腹部,可增加腹肌部位的血流量,加强肠胃分泌功能,改善淋巴系统的功能[,4],帮助患者消化、吸收食物,帮助患者排泄。

本文研究了为胃肠术后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角度看,实验组(进行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从并发症角度看,实验组切口感染、恶心呕吐、咽喉疼痛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为胃肠术后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馨仁,曾晓英,梁美玉.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6(03):2658-2659.

[2] 李秀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1,05(23):54-55.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妇科;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护理干预

doi:10.14033/ki.cfmr.2016.36.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067-03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合理选择麻醉方法,进行微创手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镇痛程度,给予患者术后早进食、早拔管、早下床等护理,给予患者积极康复锻炼等[1]。为了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258例妇科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自愿原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258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129例)与对照组(129例)。观察组年龄40~66岁,平均(50.41±6.54)岁,均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年龄39~68岁,平均(51.03±5.67)岁,均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明确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时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术前3 d开始给予患者口服缓泻剂及肠道制菌剂,并在术前1 d按腹部手术进行备皮,在手术前1 d下午口服50%硫酸镁溶液80 ml导泄,术前1 d及术晨给予阴道擦洗消毒各1次,晚10∶00及次日晨6∶00分别给予患者清洁灌肠处理并在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采用气静复合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术后6 h给予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及术后24~48 h给予患者下床活动,48 h拔出尿管,术后6 h进行流质饮食,排气后给予软食适应后改普食并进行补液治疗[2-3]。

观察组患者护理时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由麻醉科、患者、家属及主刀医生、责任组长进行术前讨论,具体讨论内容是:手术方法、手术流程、术后康复等。(1)给予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宣教及风险评估,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尽早下床及尽早进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康复进程各个阶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性建议,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有效防治。(2)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在术前1 d下午及术晨给予患者阴道擦洗消毒及手术前晚50%硫酸镁溶液80 ml口服导泄,术前6 h禁食及2 h禁饮,并在术前2 h时给予患者口服碳水化合物处理;术前进行常规备皮。常规采用气静复合麻醉,术中保证患者体温在24 ℃~26 ℃,并保证室内湿度在50%,可利用镇静药物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术后静脉留置镇痛泵微量泵入给予患者充分镇痛;增加舒适度,减轻对疼痛的恐惧[4]。(3)术后责任组长用心个体指导,加强健康宣教,再告知早进食、早下床及早拔尿管的好处,增强信心。术后6 h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术后18~24 h拔尿管并主动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进食,患者术后清醒后可以饮少量温水,术后2 h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在排气后给予软食并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指导协助下床自解小便并给予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r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输液治疗时间以及尿路膀胱刺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治疗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8048,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组合和优化以达到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身体康复进程,并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新型护理理念[6]。该护理理念对良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同样存在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该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7]。

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需要在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充分疏导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以及患者战胜疾病信心[8]。在患者术前2 h给予患者进水或者口服碳水化合物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发生并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9]。保证患者术中体温避免出现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感染情况,良好维护患者脏器功能以及良好提升预后效果[10]。

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输液治疗时间、分别为(3±1)d、(2±0.8)h、

(20±0.2)h、(12.2±3.2)h、(22±5.5)min、(24±10.1)min,

(48±0.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3.8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效果最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储燕,吴金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7(6):59-61.

[2]周维艳,孙冲,周旭红,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经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219-220.

[3]林志斌,陈治川,王世琴,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5):303-305.

[4]安旭菁,李明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0(30):138-139.

[5]陶凝,陈昌贤,李力,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12(8):632-636.

[6]郁海蓉.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I养,2015,25(15):228.

[7]赵永恒.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10):739-741.

[8]邓选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3,19(5):764-766.

[9]成汉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护理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9(8):148-149.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94-02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极力推广的一种全新的康复理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它可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1]。围术期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快速康复。鉴此,笔者在心胸外科手术治疗中遵循这一理念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9月在本科住院适合外科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156例,男107例,女49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62.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改进。①术前患者教育。详细告知康复各阶段可能的时间,如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早期进食及可能提前出院的建议等,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②术前饮食支持。③体温保护。术中及术后使用输液加热器对液体及鼻饲液进行加温,保持输入液体接近人体温度。④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主张“适当输液”,并控制输液速度,术中补液量≤1 500 ml,术后每日控制静脉补液量1 000~2 000 ml。⑤术后镇痛强调“有效镇痛”。应用硬膜外导管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48 h(10%罗派卡因15 ml、舒芬太尼0.05 mg及生理盐水85 ml配泵,泵速2 ml/h)。⑥各种引流管的护理。⑦术后饮食护理。术后6 h鼻饲糖盐水500 ml;术后第1天鼻饲糖盐水和肠内营养混悬液各500 ml;第2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混悬液用量,同时减少静脉补液量;术后第5天经口进流质饮食;第7天改半流质饮食,酌情出院。为了促进肠蠕动的早期恢复,术后前2 d,将番泻叶10 g泡水后鼻饲,每次50 ml,每日3次。⑧早期活动。术后4 h若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床上坐起1~2次,给予叩背、协助排痰,并按摩及活动四肢;术后第1天增加床上活动量,机械排痰2~3次,拔除胸管后下床活动1~2次;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次数。

1.2.2 评价方法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及再入院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 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其他并发症2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 例(吻合口瘘2 例,肺部感染6 例,心律失常5例,其他并发症2 例)。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好地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笔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心胸外科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缓解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显著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P均

心理护理贯穿于围术期各个阶段。护士根据治疗方案,在术前即制订出详细的快速康复计划,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指导患者在各个阶段认真配合执行。

减少各种手术应激,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是快速康复护理的核心。①术前取消饮食限制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低血糖反应及术后呕吐的发生[2]。②疼痛是影响胸外科术后患者舒适的主要原因。疼痛不仅可以导致患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恶心等,还可以引起机体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3]。③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低,开胸手术使胸腔脏器大血管暴露、散热量大。麻醉时交感神经受抑制,外周血管扩张,导致体内热量丧失,不仅使患者感到不舒适,且易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4]。④各类导管的使用不但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且明显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增加患者术后康复的心理障碍。应合理使用各种引流管,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拔管,以减少管道刺激。

表1显示,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Wilmore DW,Kehl E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J].BMJ,2001,322(7284):473-476.

[2]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3]Kehl ETH,Wilmore DW.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 Am J Surg,2002,183(6):630-641.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六步洗手法;手消毒液;效果

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洗手是提高个人卫生,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肠病毒及SARS流行期间,专家们都大力提倡洗手的重要性[1],一致认为控制传染病要从洗手做起,因此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够达到有效预防疾病传染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六步洗手法与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的不同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参加医疗护理工作的8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将2013年2月~2014年7月的80例医护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20岁~30岁,平均年龄(21.8±3.1)岁;洗手次数5次~16次,平均洗手次数(7.2±3.5)次;洗手时间5min~10min,平均洗手时间(4.3±3.2)min;两组医护人员在年龄、洗手次数、洗手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医护人员基线资料分析

注:两组医护人员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六步洗手法,取2ml洗手液进行手部卫生处理,用无菌纱块擦干后进行检测;观察组取2ml快速手消毒液均匀涂擦于手部,待其自然干燥,大约2min后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处理前手部带菌量、处理后手部带菌量(手部带菌量≥50cfu/cm2, 手部带菌量<50cfu/cm2)、皮肤反应、合格率、除菌率(处理后菌落数-处理前菌落数/处理前菌落数×100%)。

1.4 数据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Excel进行逻辑校对与清洁,导出清洁数据后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洗手方法效果分析,观察组采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处理后手部带菌量低于对照组采用六步洗手法处理后手部带菌量;两种方法均能减少手部带菌量,观察组手部除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洗手方法效果对比

注:两种洗手方法效果对比,P<0.05

2.1 两组医护人员手部带菌量≥50cfu/cm2和手部带菌量<50cfu/cm2卫生效果分析,观察组手部带菌量≥50cfu/cm2的除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带菌量≥50cfu/cm2的卫生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带菌量<50cfu/cm2的除菌率、卫生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效果对比

注:两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效果对比,P<0.05

2.3 两组医护人员皮肤反应情况,手部均有气味刺鼻、粘滞、粗糙等现象,未发现皮肤发红、骚痒、皮疹等不适现象。

3 讨论

手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疾病感染通常是间接或直接借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害性[3]。在医疗护理作业中,洗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能预防疾病感染,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洗手的重要性。六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大拇指旋转揉搓。(6)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在进行六步洗手法前,要将手淋湿并抹上洗手液,洗手完毕后,用无菌纱块或纸巾把手擦干。六步洗手法是正确的洗手方法,它可以除去手部的绝大多数细菌,对保持手部清洁和保证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4]。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频繁洗手,而传统的六步洗手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洗手方法掌握不完整、皮肤不适、费时、水龙头及擦手巾的污染、冬季温度低冻手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医护人员洗手的合格率和执行率[5]。快速手消毒液是以异丙醇为主要成分的复合醇类制剂,可杀灭致病性酵母菌、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具有消毒速度快、易挥发、效果明显等功能,同时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因素的影响[6]。本研究显示,快速手消毒液除菌率达到90%以上,便于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使用,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医护人员手部带菌量≥50cfu/cm2时,六步洗手法的卫生合格率高于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的卫生合格率;当医护人员手部带菌量<50cfu/cm2时,六步洗手法的卫生合格率低于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的卫生合格率。

综上所述,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具有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作用快速等优点,在手没有受到病人体液、血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消毒来代替洗手。

参考文献:

[1] 范文,黄娥,段六生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5-1846.

[2] 刘学丽.免洗消毒液快速洗手法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79-4079.

[3] 闫俊凤,姚冬杰,韩莹等.三种手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8):755-756.

[4] 杨巧玲,刘永丽,肖文霞等.体检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80-81.

快速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

为了减小术中创伤、方便术中操作,临床已经将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中。微创技术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患的痛苦,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为了使病患更好、更快的康复,临床提出并制定了快速康复护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化护理,使创伤降至最低,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减少康复时间[1,2]。本文将对70例近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病患进行护理观察,以评价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70例近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病患进行护理观察,均龄51.6岁(37—77岁),31例女,39例男。合并病症:2.9%(2/70)乙状结肠腺瘤,5.7%(4/70)右半结肠癌。前期手术的30例为一般组,均龄50.8岁,16例女,14例男;后期手术的40例为康复组,均龄52.1岁,15例女,25例男。两组可为效果对照组。

1.2方法一般组采取一般护理,给予心里护理、禁食、留置引流管及体征监测等措施;康复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准备护理,此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情况评估,分析相关资料,评估治疗风险,根据病患的体质、年龄等的不同估计手术时间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与麻醉师等术中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分析病患情绪,给予心里疏导,介绍术中流程及病患采取的配合操作;②肠道准备,病患可在术前3小时左右的时间段内适量饮食,但必须选择清流质的食物[1]。此操作虽与常规不符,但有研究显示,这种做法可减小肠胃不适反应,并无治疗影响,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3]。手术前一夜,病患应选择可提供能量的流食,如糖水等,但温度不宜过低。(2)术后护理,此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体征监测,这与常规护理组相同,监测的指标主要是血压、呼吸等,同时给予补液、吸氧,注意体重的变化。②镇痛护理,为了减小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术后通常会为病患进行镇痛护理,以使病患尽早的开始康复锻炼,增加食欲,有助于其休息[1]。同时可降低出现脏器并发症。③康复锻炼,这是病患尽早康复的关键,一般可在术后第二日开始锻炼,但应注意强度。可采取慢走的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胃肠恢复功能性,同时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导致的症状[2]。

1.3数据统计以(%)统计并发症,并经卡方检验,以(x±s)统计康复出院用时,并经t检验,P<0.05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康复组较一般组术后效果理想(P<0.05,X2=3.31;t=18.827),一般组中有6例(20%)出现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用时为(9.4±1.6)天,康复组中有2例(5%)出现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用时为(6.8±1.5)天。

3 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有助于病患康复的护理方式,一方面可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使病患更快的康复,缩短修养时间,使其尽早的恢复正常生活[2]。此方式采取的是一系列的优化护理措施,如在实施术前准备护理中给予情况评估,可在增加病患信心的同时与麻醉师等术中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给予特殊的肠道准备可减小肠胃不适反应。而在术后护理中给予镇痛护理,可减小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给予康复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导致的症状。本文康复组较一般组术后效果理想,有2例(5%)出现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用时为(6.8±1.5)天,均低于一般组的统计数据,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可使创伤降低,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兰跃福,屈统红,陈光,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研究[A]. 浙江省大肠病学术交流会暨肛肠外科新技术培训资料汇编,2009,17(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