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教育论文范例6篇

快速教育论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外语课程;课程设计;基于设计的研究;快速原型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81―05

引言

课程设计问题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与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内在机制密切相关,囊括了课程目标的制定、学习经验的设计、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课程结果的评价等诸多环节,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对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不敏感、课程开发过程不规范等,其中比较突出地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偏重于理论探讨和概念分析,而与真正实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距离较远;另一种是仅仅给出了过于具体、局限的经验描述,而不能提高到模式和规律的水平,因此难以应用和推广。

在外语课程设计领域,夏纪梅等将外语课程设计界定为以计划、实施和评价作为主要环节,并系统地解决外语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的一环扣一环的程序设计。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显示国内对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研究论文数量不多、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外语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外语课程大规模实践的要求。徐海铭对1976年至2004年近30年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的变革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设计不够重视社会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因应社会对“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如何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并使其对社会和学习者等需求保持敏感、解决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从而最终构建一个基于具体教育情境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语课程设计框架模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基于设计的研究

由Collins和Brown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又称设计研,是一种讲究实效的研究方法论,旨在促进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够真正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深感教育教学研究常常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一种能够直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就应运而生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沉寂了一段时期以后再次得到关注并开始逐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相关领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常被用于课程领域的革新,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基于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相关论述多见于教育技术领域。张建伟等在2005年的专著中曾较早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此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宄》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陆续刊登了杨开城等一批研究者的文章,从早期对相关基本概念的介绍逐渐深入到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视角下,实践层面上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与理论层面上对学习机制的理解是“连接的、同时的、交互的和整合的”。基于设计的研究主张理论的建树和设计原则的确立是对自然教育情境(非实验室情境)下教育研究的理论升华,要能够指导和提高各种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和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把对教学干预的设计活动作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强调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迭代循环、逐步改进的方式,把最初的设计成果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教育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理想而有效的设计,同时在设计活动和实际运行中获得相关的理论解释并阐明有效的设计原则。

Anderson和Shattuck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研究起源上,关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焦点上,强调有效教学干预的设计与检测;研究方式上,注重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为基础,使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成设计和分析设计,可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周期上,重视迭代的干预与修正过程,且对研究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因此研究周期一般较长;研究目的上,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一般理论的建构并重,强调研究的适度可推广性。

二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

1 设计流程的基础

外语课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外语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外语教学模式要求不断创新等特点决定了外语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从而加剧了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基于设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困扰外语课程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原型的设计和运行置身于真实情境,其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也符合外语课程设计的生成性的内在属性和建构性的认知方式。

乔治亚大学的设计研究网站总结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一般有下列实施步骤:

(1)发现具体教育情境中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2)研究者与实践者(课程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

(3)整合教学理论:在现有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实施和不断修正而获得理论的完善。

(4)通过文献调研与需求分析提出研究问题。

(5)设计教育干预,使教学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得以具体化。

(6)实施、检测和多轮修正干预。

(7)收集数据以评估干预的效果。

(8)迭代循环研究过程,形成适用的设计和可靠的理论。

(9)相关的研究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实施步骤并不完全是先后关系,有些步骤可以同步进行,有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结合外语课程的特点,对上述实施步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出了一个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整个流程由课程设计原则、需求与条件分析、课程(干预)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成果推广等模块组成(参见图1)。

2设计流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1)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原则强调可用性与实用性,主要来源于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对前一轮设计研究的归纳和提炼。这些原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Barab和Squire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的发展,以发现、探索和确认理论的适用性。Cobb等主张理论要为设计服务,而一般的教育哲学理念尽管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很重要,却常常无法对如何组织教学提供细节上的指导。由此可见,与其他的宏大教育理论相比,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更加讲究实效的理论。

一个设计周期的设计工作从现有的实用设计原则入手,最后又对原有的设计原则进行修正或扩展。发展后的设计原则又用来指导下一周期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这些设计原则并不是脱离具体教育情境而独立存在的原则或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大理论,而是反映当下教育情境的适用原则。这种实用导向的设计原则符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根植于现实的具体教育情境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原则运用时的盲目套用和绝对化倾向。

(2)需求与条件分析

回顾课程的发展史,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导向,即学科导向、学生导向和社会导向。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组织课程,主张学生适应课程,认为教育就是传递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学生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倾向,主张课程适应学生,认为教育是教师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本位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要以对社会的分析为基础,主张课程为学生适应或改造社会服务,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导向本身都各有其合理之处,在课程发展史的不同阶段都曾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通常是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则处于从属地位。现实中的课程编制往往也是以某种设计取向为主,同时吸收其他设计思想的合理元素,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本模型依据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取向,将需求分析相应设定为三个价值维度:社会、学科和学生。

技术因素是当代教育的基础。虽然传统教育中也有技术的存在,但在当代教育领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己得到大幅提升。陈坚林教授指出,外语课程的构成范式己从传统的“2+1”模式(理论、方法+课程或教材)转变为“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或教材),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外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促成了外语课程要素的重组,技术条件分析成为当代外语课程设计的必要步骤之一。分析以技术条件参数为主,综合考虑包含课程资源在内的各种教学支持系统。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以及条件因素四个维度的分析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先后顺序,可以同步开展。需求与条件分析模块既是整个设计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又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图1中用虚线框表示),因为需求与条件是历时变化的因素,对它们的分析一般在课程实施前、开始初和进行中实施。

(3)课程(干预)设计与实施

设计是目的性明确、创造性鲜明的活动,干预的设计应源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课程问题的识别应考虑最新的文献进展、现有可用的设计原则、需求分析以及对当前情境的考察等方面。这里的教育干预可以指学习活动、评测方式、教学管理活动和技术支持等,可表现为项目、产品、材料、程序和过程等,对干预的选择和确定应由研究者和教师一起完成。设计工作通常是随着在真实情境中教育干预的制造与检测、迭代精制和持续演进而不断进展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认为所设计的干预措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达到理想要求,也并不要求在运行中不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在设计和随后对之进行的多次评估及再设计过程中就有改进的空间。

课程干预完成初步设计后,下一步就进入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干预应用、评价和修正的迭代循环。如图1所示,课程实施阶段中的设计研究由研究者和教师合作,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从课程干预的实施开始,经历数据的记录分析与评价、干预的修正改进,到获取较精制的干预为止可以看作一个阶段内的微循环。一个微循环结束则进入下一个微循环。同时,整个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大循环,既包括阶段内的多个微循环,又涵盖各个研究阶段,形成大的迭代开发路径。

(4)课程评价与成果推广

从课程设计的启动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的意义在于“找出能够解释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够引起变革、改进、创新的行动的东西”。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评价则不仅要注意好的方法和好的效果,而且更要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干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导致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因素,从而为下一轮的改进提供证据。

基于设计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形成性研究,与形成性评价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关注过程,都是在真实自然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设计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做出评测和反馈,以便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而证据即来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客观详实的记录;同时,评价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规模小而数量多的决策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这些决策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师快速判断此前的干预设计是否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当前教学情境中遇到什么问题等,还可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清晰完整,在一个设计周期结束时为总结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证据。

最后,以各种形式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周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进一步提炼得到可用的课程设计原则,推动理论的建构;同时得到面向情境的可推广的课程设计方案,促进当前情境和新情境中课程革新的发展。设计研究成果的推广是基于情境的推广,需要考虑情境的独特性与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度。通常在推广时必须根据新的情境进行新干预的二次设计,也就意味着设计研究开始了新的循环。 三 快速原型法与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的构建

1 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最初出现于机械制造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在机械制造上,快速原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制造技术,可在无模具和刀具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产品设计数据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或模型,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在软件开发领域,快速原型法是开发者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开发过程启动后,对用户需求进行简单和初步的分析,尽快设定开发目标和方向,在最短时间内构造出一个原型系统并提供给用户试用,在试用过程中收集用户评价和反馈、不断对原型进行漏洞修补和功能完善,直到最后完成系统的成型。

Tfipp和Bichelmeyer的研究是有关快速原型法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方面最常引用的文献,一般认为是快速原型法在教育领域的发端。近年来,快速原型法在课程和教学设计领域受到一定关注,有望成为影响课程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法。快速原型法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在课程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快速开发课程原型产品、通过一系列在自然教育情境中的运行与修正的循环,直到最终制作出合格课程产品的过程。借鉴快速原型法进行的课程设计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有不少相通之处:一是原型的构念与制造通常都使用原型的设计方法;二是迭代性,二者都强调多轮迭代循环的方式:三是过程性,都主张设计者与用户即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程参与设计和使用过程,都选择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设计和使用进行记录、评测和反馈,摒弃只重输入输出与前测后测的黑箱模式,注重过程理解和改进设计;四是应用性,都主张设计的价值通过其对用户在真实情境中的适用性来检验。

上文的论述说明,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相似,在各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运用快速原型法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课程设计的诸多弊端,两种设计思想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多数设计者面临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高质量产品的压力,而快速原型法可以提供一个缓解这种压力的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迭代循环周期过长的弊端。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借鉴快速原型法对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进行了改造,得到一个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见图2)。

2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

原型的设计有助于设计者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初步确定产品的最佳可行模式。课程设计中采用快速原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缩短完成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时间周期。快速原型法加速设计进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通过对原型的及早评估使得对设计产品和程序的修正可以不必等到项目后期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开发工具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原型构造、提高了效率;以团队合作方式同步进行开展设计活动。其中前两项特征也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显著特征,第三项特征则对基于设计的研究形成了互补,为外语课程设计模型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融入快速原型法思想的设计框架模型仍然以研究者与教师的全程合作为基础涵盖整个设计周期,变化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三大模块以并行加工方式组织,以模块内和模块间的微循环和大循环为特征的迭代改进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本模型将课程设计工作、课程产品实施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并行处理的三个模块,以贯穿始终的形成性评价作为联系设计与实施的桥梁,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设计及实施提供修正的依据。由于持续进行的试用一反馈一修正成为整个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制造、使用和评测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既有传统的线性特征,又有同步并行的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复杂交互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课程原型的构建、审查与修订工作既可纳入设计阶段,视为问题与目标确定之后的步骤,原型中包含对内容、策略与支持系统的设计;也可纳入实施阶段(图2中用小虚线框表示),即在需求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和在现有可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参照已有的类似情境的设计方案直接建立一个课程原型,在后续的使用中再结合问题与目标等进入迭代改进的循环。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中职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实践

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要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于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的广大中职生群体,有别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如何让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教育主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中职生实施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和教育,在中职生原有个人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各个教育主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形成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职学生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地利用书本记忆和背诵,而是通过实践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外化为日常言行。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并分析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中职生作为未来技术型人才的储备军,自身的价值观还未系统形成,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一些中职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单一,流于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我们发现一些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教育方法单一、流于形式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开展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总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是在德育课上简单地讲授。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讲课、背诵。更有甚者,学校只重视专业学科的教育,不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只考虑学生的就业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流于形式。某些中职学校,不注重效果,对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做前期调查研究,难以掌握中职学生实际价值观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及自身难以处理的困难等,社会、学校、家庭不能切实地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各方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影响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现今中职学生普遍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在校园、家庭的时间最多。因此,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但一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学生实践。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中,某些中职学校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习惯以领导行政指令、会议讲话、红头文件要求等形式要求中职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式简单。某些学校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启动仪式,或是简单地在宣传栏上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往往是轰轰烈烈,看起来实践内容包罗万象,但活动形式简单,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常常浅尝辄止,活动呈现“虎头蛇尾”现象。没有深入中职学生群体充分调研分析学生的价值观动态,忽视当前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抓住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难以引起中职学生的共鸣,难以达到深度认同、主动践行的实践效果。同时,现行的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教育效果的信度和效度评估,使得家庭和学校对价值观实践教育模式的产生效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评价和反馈,难以对现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模式及时完善和修改,影响最终实践教育的效果。

3.新媒体及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带来的冲击。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然而,中职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张扬、善于思考,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是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近年来,手机微信、微博、QQ、BBS、MSN、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校园到处可见“低头族”,他们喜欢刷微信朋友圈,对新媒体产生心理依赖,甚至沉迷和上瘾。新媒体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入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在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带来负面影响,对中职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导向提出挑战。

4.中职生自身价值观差异,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中职生普遍是16岁-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但又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大学生和高中生群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品质较薄弱,思想和行为比较活跃,容易出现某些不良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不断碰撞、冲击、交融,部分中职学生难以分辨价值观的好坏和对自身的影响,容易受外来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出现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落后的价值观念,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和扭曲。由于一些中职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导致他们难以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能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方向,难以规范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二、中职生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措施

1.优化我国社会环境。

加强党风党纪建设,从严治党,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市场有序,社会稳定,有利于中职学生增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让其进一步快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中职学生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教育。在社会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信用教育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中职学生讲道德、守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氛围,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生活,让中职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使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最终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2.加强学校对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自身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及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落到实处。教师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融入课程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整体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二是要加强对中职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习,在加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开展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一系列的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协会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让中职学生发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例如,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对学生进行尊师爱校、团结友善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的实践精神;结合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忠孝和感恩教育。积极举办“读红色经典,谈人生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知识、汲取营养,弘扬美德新风。三是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素养教育平台。应定期邀请名人名家走进校园做讲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等。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开展教室文明、寝室文明、网络文明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促进中职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将“大道理”转化为“小行为”,引导中职学生将远大理想转变成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四是加强校园与社会互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中职学校师生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地区,以技术服务、文艺演出等多样化的形式,主动吸纳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丰富的营养,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营造有利于职业素养形成的良好的职业氛围,有针对性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了解企业的特点、性质和岗位要求,为将来更快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基础。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对地方的辐射,增强社会影响力。

3.正确利用新媒体信息,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如校园网、校园BBS论坛等,以寓理于情、寓理于人、寓理于事的方式柔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职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洗涤、灵魂的碰撞。积极利用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会网络资源,如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证明创新快速理解记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提高实践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4.中职生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中职学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知识,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记忆。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要注重培养高度的爱国热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实践,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

[2]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40-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采用游戏与比赛法进行教学,把愉快式教学融入田径教学中,使学生体育兴趣更加浓厚,说明只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项目,它的形成和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运动之母”的美称。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是积极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学生只有对体育有了兴趣,才能爱上体育课,有了爱,就会产生强烈求知欲,并以向往的心理去接受它,领会它和掌握它。通过五学时运用田径教材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了其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本身就是陕乐的,极具吸引力的。

1.实验对象的确定

随机对唐山对外经济贸易学校2007(3)班与2007(4)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两个班均是通过中考升学的学生,而且体重、身高、入学时50米成绩通过统计学验证均无明显差异,符合对比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都是由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块场地上进行试验的,并按唐山对外经济贸易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田径课教学进度规定,快速跑教学五学时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田径快速跑教学对比实验。

2007(3)班在练习内容上,运用设计好的游戏与比赛作为教学组织手段,在分组练习时贯穿于游戏性与竞争性的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学习途中跑时,采用追逐比赛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做原地摆臂、小步跑、高抬腿练习时,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增强学生练习兴趣。通过各种游戏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2007(4)班在快速跑教学中,主要以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技术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动作要领,达到教学目的。

2.实验班实验内容

2.1 跑的专门性练习

方法:将学生变成四列横队,前后两人一组。讲解动作要领和作用,注意在动作标准的同时加快频率,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动作。在练习时使用快速击掌来控制学生的频率。

2.2 途中跑练习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有一名同学站在50米的终点,当在起点的同学跑到终点时与终点的同学击掌,然后终点的同学跑回去与下一个同学击掌。先完成的组为优胜组。

2.3 掌握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

方法:在讲述动作要领之前,先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蹲踞式起跑,它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练习时把学生分成两排面对面站立,也可采用背对背站立方式。命名一队为“白队”,一队为“黑队”。当游戏开始时,教师喊:“黑”或“白”的口令,两队听到口令后互相追拍。

2.4 50米全程跑比赛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站在50米起跑线后,四人一起进行比赛。

规则:按名次得分,第一得4分,依次得3、2、1分,最后看哪一组累计分数最高。

2.5 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成绩测试。然后将每个班及格学生的人数除以该班的总人数再乘以100%,即为该班50米全程跑的及格率。

3.实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两个班50米成绩均有提高,但通过统计学验证实验班50米成绩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31,增长了0.22秒,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学生50米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41,增长了0.11秒,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基本上有了提高,但仅仅只完成了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其他三类目标完成得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在上课方面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各种动作都是为了及格而很机械地去练,体现不出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根本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心理反应方面,实验班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注意力集中,意志较顽强,对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气氛活跃,心情愉快。激烈的比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4.结论

4.1 用游戏与比赛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班50米技术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的对照班。说明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孙全洪,论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4(2):52-53.

[2]杨润辉,浅谈愉快式教学[J].体育师友2001(5):23-24.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电解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38

电解水实验是大学化学教学论实验和初中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3]。本实验成功标志有两点:(1)通直流电流能看到两个电极都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气体汇集在玻璃管或试管上部,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2)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明显复燃,检验氢气时应看到点燃的氢气火焰。但是,做到这两点难度较大。针对《化学教学论实验》(科学出版社)[1]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的实验装置比较烦琐不仅难以加工,而且快速且成功的实验条件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对实验装置进行了简化改进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电解液、电极材料及电压等因素对电解水实验的影响,以期找到实验现象明显且快速的较优化实验条件。

一、实验部分

1.实验用品

NaOH (5%)、H2SO4(10%)、Na2SO4 (10%)、电解水装置、学生电源(J1202-1)、碳棒、曲别针、铁钉、导线。

2.实验装置

3.实验方法

实验条件按表1进行。A1、A2、A3分别为NaOH (5%)、H2SO4(10%)、Na2SO4 (10%);B1、B2、B3分别为碳棒、铁钉、曲别针;C1、C2、C3分别为6V、8V、12V。仔细观察电解器两极产生气体情况。待收集的气体达到一定数量后,停止电解。挤压阴极端尖嘴上的玻璃珠,在尖嘴口点火,观察现象。然后检验另一管口中的气体,用带有余烬的细木条放在管口,观察现象。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般认为,影响电解实验的主要因素是电解液、电极材料和电解电压[1]。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缩短实验时间,在不影响水的电解本质前提下往往在水中加一定的电解质,如:Na2SO4、NaOH、H2SO4等[1]。考虑操作方便和安全,本文选用NaOH (5%)、H2SO4(10%)、Na2SO4 (10%)为电解液。电极材料可以用碳棒、曲别针、铁钉、保险丝及铂丝等。从价格、电解速率及电解效果这些方面综合考虑,本文选用碳棒、铁钉、曲别针为电极材料。一般地,电解电压为6V~12V[1]。本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电解液、电极材料和电压对电解水实验的影响规律。

利用自制水电解器如图1,依照表1试验方案进行电解水试验。记录两极收集已定体积气体所需的电解时间。实验结果及分析见表2。

三、研究结论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列极差R较大,第三列极差R次之,第二列极差R最小。表明影响水电解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电解液、电压、电极材料。

本文交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电解液为NaOH (5%)、H2SO4(10%)、Na2SO4 (10%)时,水电解速率依次减小;电极为曲别针、碳棒、铁钉时,水电解速率依次减小;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大。表明电解水试验的较优试验条件为:电解液为NaOH (5%)、电极为曲别针、电压为12V。

参考文献

[1] 李广洲,陆真. 化学教学论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6

快速作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一、 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写作实践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也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教学的“先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上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作文不再受老师指导的限制,思想活跃,思维展开,写作自由,有利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快速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快速作文教学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积极主动地作文,更是写作竞赛。它给学生提供的是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创造的是参赛取胜的氛围。这种氛围,既符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特点,又吸引着学生竞争取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主动作文,既增强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又锻炼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快速作文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有哪些呢?

一。读为基础积累材料

快速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积累、写作三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畅快淋漓地快速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用脑记。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快速作文训练把积累写作材料、语言材料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

1.积累写作材料

①利用语文阅读课,以黑板报、壁报为阵地,全班同学统一摘记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

②教师利用多年来的阅读经验,把在各种报刊物上发表的思想新锐前沿,影响深刻广泛,学生接触不到,能够开发学生思维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学生个人自由摘记。要求分类进行。例如:树立志向的、爱国主义的、珍惜时间的、自学成才的、勤奋钻研的等等。

③佳作摘要。如:《外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优秀作文选》、《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让一个学生朗读,其余的学生可边听边做摘要,或记论点、论据,或记人物的语言等描写。

在阅读中提倡“读书无限制”的做法,教师对阅读具体指导,举办读书研讨会、优秀摘抄展览、百字荐书等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更富有现代气息,吸收多元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一段时间后,每位学生的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窘态。

2.积累语言材料

①每日一名言。由一学生(轮流进行)将名言写在小黑板上,并简要地加以讲解,然后同学们记下来。

②阅读教材中的佳段妙语,要求学生不但要背诵下来,而且抄写与摘记本上。

③老师“补讲”的名言、成语等,学生也要做摘记。

④报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断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积累材料时要求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积累语言时还要注意多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⑤每星期开展一次“美文共赏”活动,请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看到的最优秀的文章。

二。创设环境放飞思想

语文教育的落脚点是要学生习以文悟道,以文化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人生追求、独立的人格思想与创造能力,是语文能力与文化人格平衡发展。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符合自身条件的最好发展。

1、思想自由

因此,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注重全面发展的环境。无论哪位学生都感觉自己是主人,绝对没有压抑感,使学生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有渠道让你发表意见,即使有点“叛逆”,也能得到允许。

2、行动自由

在给每位学生创设一种自由的思想和言论的环境下,同时还应在作文前,创设一种写作情境。若让学生以《秋》为题描写时,在秋的季节,和学生活动时间到田野去感受秋的特点,再到作文课时,学生就会从容写作,信手拈来了。

3、形式自由

由于学生阅历与写作风格的不同,因此强求学生的作文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在“大作文教学观”的指引下,提出了“思想无,读书无限制,作文无模式”的“三无”写作政策。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敢想;什么书都可以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思想;作文无模式,要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放开手脚,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坚持读写结合;解除束缚学生模仿例文写作的绳索。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体验、感悟,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去写作。要求学生每周写1、2篇随笔和读后感,两周一次作文。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变了,学生的作文具有了自己的血肉灵魂,从而使作文鲜活有生命力了。

三。快速思维创新求异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是快速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是一个人智慧的标志。在快速作文训练中,思维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习快速作文法,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快速思维的训练。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开发,进而写出佳作来。

1. 培养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对快速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效。

教师命题,既要注意与《大纲》写作要求同步,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同步,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有人、事、物可写,有理可言,有情可抒,进而写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一个人情感炽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丰富素材。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愈多,思维愈广。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每人均订阅报刊。班级可采取一日赏析一佳作的方法,选取力作,听后共同赏析,定期召开佳作欣赏交流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做摘记:①名人语录。②典型事例。上述做法既奠定了学生深厚的语文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设疑提问:

快速作文课上的讲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有利契机。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讲评须设疑。有疑却教无疑。师问生,生问生,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如此反复,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解疑,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索、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

3.求异求新:

求异,就是创新,求异作文就是求新、求巧、求好。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求异,即求异思维: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四。即时评改 鉴赏提高

《教学大纲》中规定,作文评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着重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也就是说,把传统的精批细改的阅卷方法改为教师粗略浏览,学生自己修改。原因有二:

一是教师本人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与学生往往有很大差异。

二是作文节奏加快后,按传统的精批细改的方法阅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

因此,快速作文训练,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可以大胆地采用《语文教学大纲》上提到的“浏览检查”和“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每次写完作文,教师立即抓紧时间把全班作文浏览一遍,目的在于掌握情况,发现学生中带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找出优劣典型,以便在全班讲评和个别指导。讲评之后让学生互相修改或自己修改,学生修改完以后教师再查一次。有时则采用“趁热打铁”的讲评方法,即在学生作文时,老师巡回观察,掌握典型材料,学生写完作文以后,立即收卷进行讲评。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然后再指导他们修改作文,实践证明,这种粗略浏览、及时讲评、自己修改的方法,不但能把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