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例6篇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流通领域;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F0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3-0042--06

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商业技术,包括在流通领域应用的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是流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流通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业技术进步的推动。研究表明,商业技术进步对商业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已成为提升我国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战略。而在推进物联网建设的过程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在流通领域运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按照全产业链、供应链的理念构建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文献回顾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但直到90年代,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兴起,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Paul Timmers(1998)从价值理论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体系结构,同时描述了各参与者及其角色、体系、结构的收入来源以及各参与者的潜在利益。Ami和zott(2001)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们从产业链角度考察商业模式,认为商业模式是整个产业链中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Rappa(2001)和Dubosson(2002)等则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赢利的一种商业方式。其中,Dubosson(2002)把商业模式看做是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价值和传播价值的网络体系,企业和其合作伙伴可以在这一网络体系中实现共赢。我国学者王阅(2009)等人也从价值链的角度,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把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以获取收益的盈利模式。不难看出,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实际上都是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模式。

由于物联网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实践发展快于理论研究,现有关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现有运营商发展模式的总结和未来发展模式的设想。例如,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从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角度,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系统集成商主导、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运营商提供数据流量、运营商为客户开发相关服务和运营商提供定制服务五大类商业模式。张云霞(2010)、陶冶(2010)等通过对AT&T、Verizon、韩国SK电讯、中国移动等中外运营商运作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通道型、合作型、自营型、定制型等几种类型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其中。通道型和合作型模式由于由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配合完成,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式。而自营型和定制型模式,由于受开发、应用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限制,目前实际应用还较少。根据中国移动现有业务发展,周晓琼(2010)总结了七种物联网商业模式,即企业投资自建型、企业自建运营型、定位平台型、免费开放型、全租赁佣金型、运营商系统集成型、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型、运营商产品库型模式。同时根据现有模式的特点和物联网发展趋势,还提出了未来可能形成的平台租赁运营型、平台广告运营型和项目型三种新模式。李卓贤(2011)通过对现有物联网模式的梳理,认为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通道服务、平台运营、应用服务、合作开发推广和产业联盟五种模式,其中前三种模式主要是以运营商为主体,为企业客户或大众开发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后两种模式则是从产业链的角度,通过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以及客户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整个产业链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共赢。

上述研究基本上对国内外现有物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现有商业模式的价值缺陷。范鹏飞等(2010)则通过对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结构分析,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政府BOT模式、通道兼合作模式、广告模式和自营模式,并认为政府BOT模式应当是现阶段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首选模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物联网应用的“孤岛”状态和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李卓贤(2011)提出了一种“云聚合”商业模式,即根据用户服务需求,企业利用云计算网络,整合内外部资源,最终形成运营商、商家、用户以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网络模式。郑欣(2011)则从广义角度,提出了系统集成商核心型、运营商运营型、运营商合作推广型、移动金融型、用户自建体系型、公共事业应用型、广告平台型等模式。

相对于原来微观层面企业角度的研究,现有的对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研究突出了物联网作为公共物品的特性,从企业角度的盈利模式拓展到产业链盈利模式乃至政府与企业合作的盈利模式,这对于我们今后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到研究中提出的不同的商业模式,其适用性还有待于实践检验。当然,现有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对不同物联网商业模式的适用条件、发展前景缺乏深入研究,尤其针对物联网不同应用领域的商业模式研究十分缺乏。例如,在流通领域,在物联网概念还没有提出前,RFID、GPS、GIS等物联网技术就已在发达国家流通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沃尔玛在2004年就已向自己最大的100家供应商提出必须在2007年在货品包装上设置RFID芯片。德国麦德龙集团基于IBM的先进中间件和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集成服务,2006推出的“Smart Helves”未来商店中所有货物都贴有RFID或“智能标签”。但时至今日,关于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少数研究基本上集中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零售领域的应用情况。本研究根据流通业的特点,借鉴现有和正在形成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拟主要从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探讨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商业模式。

二、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商业模式设计

根据流通领域物联网技术的特征和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物流、零售业发展状况,我国流通领域应用物联网发展可选择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共赢商业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已经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SCM)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是指围绕核心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平台,构建生产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顺畅流动,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在流通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变流通企业传统的业务模式,而且可以使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对经营网点(或卖场)的销售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并把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馈给供应商或生产企业,促使零售企业参与上下游供应商的管理,提升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流通领域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共赢商业模式(见图1),能够更有效地整合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促进位于供应链核心地位的流通企业转型发展。

这种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大型零售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物流企业、供货商合作,大型零售企业处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地位,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和业务推广等,系统集成商负责开发商业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物流企业、供货商是零售企业的战略伙伴。在这一模式中,完整的流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供应链、商品分销渠道与企业内部供应链,这一链条的整合决定了流通的效率和物流现代化的进程。采用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减轻零售企业物联网平台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使其专注于企业经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让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从中收益,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从而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这种模式的实施条件,一是要求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是实力雄厚、信息化程度高、供应链管理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型商贸企业,如物美集团、国美、苏宁等。大型零售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具有话语权,能够很好地协调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相关企业,同时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能够根据零售企业的建议对物联网应用系统进行改进,有利于整个供应链中价值链的提升。二是要有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信息化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础。要实现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供应链中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等广泛采用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和标志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而且零售企业与物流企业、生产企业能够通过共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是要求零供双方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目前,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多采取代销或联营模式,自营比率很低,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推行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零供双方根据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特点和状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提高供应链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适用于大型零售企业、物流企业,而且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意识非常强。如果供应链中任何一个企业出现不合作态度,则可能造成整个供应链的不稳定。从当前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流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要在整个行业推行物联网应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太现实,而应主要鼓励大型流通企业或物流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通过构建物联网应用的商业模式,实行供应链管理,最终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

(二)基于行业共性平台的商业模式

针对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缓慢,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以及流通领域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现状,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搭建行业共性平台,为广大的中小流通企业创造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平台的机会。因此,基于行业共性平台的商业模式(见图2),是流通领域推动物联网应用的最急需、也是最可能得到广泛应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有条件的项目运营商建立传感终端、标志及开发业务应用,并由电信运营商负责相应的平台及推广业务应用。广大的中小流通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的担保,参与到物联网平台应用中来,通过这种共性平台的建设,能够使物联网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得到很快的推广。由于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重要的主导力量,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能够起到担保作用,因此,能够较好地保障共性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模式的实施条件:一是要求政府主导行业共性平台建设,政府要非常重视流通业的发展,而且在整个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能够很好地协调项目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流通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求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积极参与行业共性平台的建设。由于该模式主要针对中小流通企业,流通企业的实力不强,缺乏话语权,需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把这些中小流通企业组织起来,代表它们和电信运营商以及政府进行谈判和协商,形成物联网应用的良好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各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把行业共性平台作为公共服务来抓,推动基于行业共性平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一个城市或地区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由于是“政府主导”,如何协调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对这种商业模式的推动作用,是其实施的一大难题。如果政府在整个商业模式运作过程中参与过多、管得太多,则可能导致项目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流通企业发展受限制,进而可能使中小流通企业不愿意参与这种模式的运营。同时,由于流通企业的商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业信用评价标准缺失、企业普遍缺乏诚信的情况下,政府作为担保方,如何对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行业共性平台模式实施的难点。

(三)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定制化商业模式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尤其是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的形成,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将成为主流,并催生了网络购物、手机支付等新兴消费模式。这意味着对零售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零售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定制服务是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将其划分为更小的消费群体,提供更为符合其需求的特殊产品。定制服务以其个性化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需要我们运用物联网技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化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电信运营商处于主导地位,他们自建平台,根据物流或零售企业的具体需求特殊制定M2M业务,并应用到物流或零售企业的商业管理系统中(见图3)。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灵活性大,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与前两种物联网应用的商业模式相比,其实施条件比较苛刻。首先,要求整个产业链或价值链中的运营主体,包括电信运营商、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都要树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思维,通过竭尽所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新的价值。其次,要求电信运营商和物流企业或零售企业具有较好的协商机制,并且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在M2M业务开发中,要参与进去,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于系统更好地改进,满足物流企业或零售企业的需求。第三,要求零售终端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实施需求链管理(DCM),通过多种渠道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信息传输,将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信息反馈给物流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以便物流企业、电信运营商尽可能作出最快的反应和决策,利用物联网运营平台,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服务。第四,要求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尤其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和发展,云支付平台将成为其形成要素之一,消费者可以利用交互电视、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云终端,方便地采用一切既便捷又安全的支付手段完成交易。换句话说,云消费应是定制化商业模式的必备要件之一。

在当前阶段,定制化商业模式相当于“奢侈品”的开发,其初期投入大、应用成本较高,推进起来较为困难。同时,由于这种模式是自发的市场化行为,又涉及包括消费者在内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如何建立稳定的价值链协同机制是关键。如果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处理得不好,某一环节出现短板,则可能导致整个价值链无法运行,进而使这种定制化商业模式失败。尽管从当前物联网和流通业在中国发展阶段来看,推行定制化的商业模式还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电信运营商所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开发适应零售业发展的定制化商业模式必然成为物联网行业的重要趋势。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从行业自身发展角度,只有以实力雄厚的大型零售企业为核心,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与电信运营商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行供应链管理,才能形成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最为有效的商业模式。从政府扶持流通业发展的角度,针对众多的中小流通企业,可以以政府为担保人,通过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共性平台的商业模式,把区域内或地方上的中小流通企业集中起来,为它们提供信息和服务,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业发展水平。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在未来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定制化服务将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定制化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把更多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实现促进消费的目的。同时,研究也表明,要推动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行业共性平台模式和定制化模式的形成,协同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

(二)促进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商业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推进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商业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应从政策上进行鼓励和支持。

1 加快推进流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是物联网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从当前我国流通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加快推进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的供应链管理、行业共性平台和定制化模式,必须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重要手段,加大支持公益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物联网在流通领域应用商业模式的形成构建良好的运营平台。

2 把鼓励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发展与培育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实施路径尚不明确,致使中国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任重道远。可以把培育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联网应用商业模式作为一个切入点,从少数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人手,鼓励大型流通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紧密的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并充分利用和整合大型零售企业、行业协会、供货商的资源,加快供应链管理的政策研究,鼓励批发商、物流商、零售商、生产商通过并购、组建战略联盟、签订供应合同等方式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从供应链整合和优化角度,培育一批掌控全球供应链运营、具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提升流通业国际竞争力。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2

商业企业泛指自身不进行货物加工,或仅进行浅加工的企业。商业企业主要以货物的购、运、存、销四大环节为基本业务,在货物的流通和销售中获取利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商业企业物流管理也在逐渐发展完善,并且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一套物流体系。对于商业企业来说,物流管理是企业更加合理地对资源进行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利润率的活动过程。在新时期,全面探索商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了解其应用范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 商业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1.1 我国商业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商业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商业企业受传统“重商流、轻物流”经营理念的影响,不能接受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没有专项资金进行物流市场的开拓,缺乏产品“供应链”理论,商业企业与上级批发商缺乏相互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取长补短的长效物流管理链条,企业间对于物流成本,出于自身考虑相互推托,都试图把物流成本转嫁给对方,没有形成合作机制。由于流通不畅增加物流成本。二是不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物流模式,许多商业企业仍然采取自营的物流方式,且供产品的供应链繁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商业企业从产品的生产、仓储、到配送运输,全部由企业自已承担,这种自营物流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一些商业企业由于模式的选择不当,明显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自营物流成为了额外负担,削弱了核心竞争力。三是物流人才稀缺。在目前商业企业的物流人才中,专业的物流规划、管理、研究人员,尤其是掌握产品供应链优化、整合等物流先进理论的管理经营型人才、物流宏观管理人才非常紧缺。

2 商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索

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我国企业将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SCM(自营物流)、TPL(第三方物流)、FPL(第四方物流)、5PL(第五方物流),将是商业企业主要面临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是SCM自营物流模式。传统的自营物流模式,其目标仅为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利润的最大化。而现代SCM自营物流模式,则以产品供应链为标尺来衡量企业的物流管理效果。企业通过设置专业的物流部门,购买先进的物流设备,自行招聘、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对供应商、销售商的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设计,最大限度拓展企业的物流资源。二是TPL第三方物流模式。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给出的第三方物流定义——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又被称为“合同物流”“、外包物流”等。商业企业基于自身物流基础条件考虑,将物流管理全权委托给其他外部的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活动的运作等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物流企业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整合物流资源,将具有相同运送时间、地点要求的运输需求的货物搭配在一起,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例如:我国上海的华联超市利用自身运力资源优势,成立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其他超市提供物流服务,已初具规模。三是FPL第四方物流模式。相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资源整合、供就链优化方面的局限性,第四方物流从宏观的角度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基础上随之产生。商业企业可以通过第四方物流对自己的物流系统进行更加全面的宏观规划,弥补不同物流企业间的缺陷,实现物流资源、能力与技术的互补,推动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供应链组合方案。第四方物流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发展起来的,依赖于强大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有别于传统第三方外包物流的运营模式,全面提高商业企业的竞争力。例如:目前我国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电子商务领域的B2B、B2C(京东商城)、C2C(如:淘宝网)大多在使用自营与FPL相结合的物流模式,用来最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系统。四是5PL第五方物流模式。目前第五方物流模式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概念较为模糊,还属于探索阶段,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指基于7P(人员、有形展示、过程、产品、价格、渠道、沟通策略)基础上的,集物流与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PL其基本功能在于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3 商业企业选择物流管理模式的对策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3

关键词:大宗商品;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物流金融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在国内外物流业与金融业应运而生,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供了解决方式。对于融资企业,物流金融可以解决其经营融资问题;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增加放贷机会,培育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通过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吸收周边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其协作企业,使自身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的供应链之中,增加其业务收入。因此,物流金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国际上,Fenmore对一种新兴的物流金融业务――订单融资业务进行了分析;Leora Klapper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机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Allen N Berger等人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Gonzalo Guillen等人研究了集生产与企业融资计划于一体的短期供应链管理,提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运作和资金融通,从而增加整体收益。在国内,罗齐、朱道立等提出了融通仓模式;胡愈、柳思维通过对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现状的审视,指出我国需要加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陈祥锋、汪华通过分析物流金融创新的需求和物流金融创新环境,总结了基于权利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和基于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模式,进而提出商品货权和库存混合融资模式、厂商银融资模式、融通仓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经销商集中融资模式等几种新模式;李毅学、汪寿阳和冯耕中概括了现阶段物流金融业务的内涵和基本结构,构建了物流金融学科的理论研究框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总结。

目前,大宗商品交易额不断增长,在货币紧缩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大宗商品贸易提供资金支持,势必开启一个巨大的新利润源泉,成为物流企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本文旨在分析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为实践提供指导。

二、大宗商品物流金融的特点

大宗商品(Bulk Stock)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它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大宗商品作为大宗商品物流金融的质押物,其特殊性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供需量大,交易量大;二是价格波动大;三是易于储存、运输。

物流金融是指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顾客提供融资、配套结算及保险等服务的业务,核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创新,以客户交易项下的担保物为标的进行融资放贷、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过程。狭义上讲,物流金融业务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三方共赢,需要物流企业参与而开展的企业融资业务。

从广义上讲,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服务是指银行向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业务;狭义上讲,是指银行为大宗商品贸易商或生产企业提供贸易融资,银行需以货物或货权为核心,物流企业承担运输、监管、担保等任务,融资款能够基于贸易本身得以偿还的增值服务。大宗商品物流金融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质押物价格波动大;二是大多发生在供应链上;三是大宗商品的运输、监管需要专业技术。

三、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随着金融业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大宗商品物流金融的形式越来越多。目前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代收货款模式

代收货款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帮助大宗商品提供方向买方客户收取货款,再将货款交给大宗商品提供方并从中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代收货款模式下,物流企业除提供大宗商品运输等传统物流服务获得物流费用外,还可以延迟支付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提供其他服务,从而获取额外的资金收益。

(二)垫付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模式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垫付货款模式1

垫付货款模式1是指物流企业在收到大宗商品的同时为买方垫付货款,将大宗商品给买方是再收回货款,具体流程见图2。

该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大宗商品提供方的资金积压问题,物流企业预先垫付货款,增加了大宗商品提供方的流动资金,提高了其运营效率,同时买方只需提货时结清货款,减少资金压力,物流企业也因提供该业务增强了对购销双方的吸引力,从而增加业务量,进而获得更多的传统物流服务收益和增值服务收益。

2.垫付货款模式2

如果物流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来垫付货款,完成交易就要采取模式二,引入银行为其提供资金,具体流程见图3。

(三)仓单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模式是指大宗商品提供方将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大宗商品存放在银行指定物流公司,以物流公司出具的仓单在银行进行质押,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大宗商品提供方提供用于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具体流程如图4。

仓单质押模式下,大宗商品提供方可以利用仓单质押向银行贷款,解决经营融资问题,达到实现经营规模扩大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增加放贷机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因为有仓单代表的货物作为抵押,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能够为大宗商品提供方办理仓单质押贷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促进物流企业发展,获得更多收益,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四)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模式是仓单质押模式的延伸。当银行给大宗商品生产商开具承兑汇票后,生产商向物流企业(保兑仓)交货,此时保兑仓转为仓单质押,具体流程如图5。

保兑仓模式利用银行信誉促成贸易,有效保障大宗商品生产商回笼资金,同时为大宗商品经销商提供融资便利,解决全额购货的资金困难。保兑仓业务大大缓解了交易双方的资金压力,提高了资金周转,实现了多方共赢。

(五)统一授信模式

统一授信模式是指银行根据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的规模、管理水平、运营情况把贷款额度直接授信给物流企业,大宗商品提供方将大宗商品质押在物流企业获得贷款,银行基本不参与质押贷款的具体运行,具体流程如图6。

统一授信模式下,大宗商品提供方便捷的获得融资,减少了一些繁琐的手续和环节,提高运营效率;银行直接授信于物流企业,提高了对质押贷款整个过程监控的能力,降低贷款的风险,同时也节省评估成本,通过物流企业获得对大宗商品提供方融资市场的占有,扩大业务量。统一授信使物流企业获得资本性的收入,提高了总体业务的利润率。统一授信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一定的资质,且授信金额有一定限制。

四、结论

通过大宗商品物流金融业务,大宗商品企业能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和企业的运营效率;银行通过提供贷款获得放贷收益,同时有物流企业的参与使其风险降低;物流企业通过提供物流金融增值服务,扩大了业务范围,加强了与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增加了企业利益,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使大宗商品企业、物流企业和银行三方共赢。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的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情形,在实际运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式,平衡多方利益,达到共赢。

随着客户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大宗商品物流金融的模式也要有所变化。大宗商品物流金融模式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是在创新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有待克服。

参考文献:

[1]Fenmore E. Making Purchase-order financing work for you[J].The Secured Lender,2004(02).

[2]Klapper L.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11).

[3]Berger A N, Udell G F.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ome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11).

[4]Guill G, Badell M,Puigianer L.A H

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eonomics,2007(01).

[5]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02).

[6]胡愈,柳思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组织形式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l) .

[7]汪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8.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物流系统 C2B

现代企业物流之间的竞争,已经离不开对资源的竞争、对信息的竞争,海尔集团作为大型企业,近几年融合了电子商务技术率先做出了物流系统改进,拓宽了商品销售范围,实现了海尔集团实体经济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产业的C2B模式融合,以日日顺物流系统综合业务的开展,开放性地创新产品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信息的高度融合。

一、C2B商务模式

马云曾经说过,未来企业的发展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是C2B模式的发展,传统企业的物流发展模式必将被电子技术所淘汰,所谓C2B商业模式主要指的是一种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网络环境下新兴的企业商务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出现转变了传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原有商品的供需方式发生了转变,现有的C2B商务发展模式是通过消费者的商品需求然后再进行工业生产的,并且按照需求量的要求和数量进行商品价格定位,而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自己去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让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独一无二的商品特色,而深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二、海尔集团传统物流发展模式

所谓自营物流,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企业自己负责经营的物流发展模式,海尔集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样自营物流的生产模式,这种自营物流的生产模式获得利润的方式并非取决于物流项目,而是海尔在发展物流活动项目中通过运输、销售商品来获得企业发展利润,自营物流的生产模式也是企业物流发展模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正因为海尔集团拥有着雄厚的经营实力和资产规模,因此海尔可以自主选择发展自营物流模式,也就是说自营物流是企业发展能力的一种象征,一般没有经营实力的企业就会选择外包物流的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自营物流发展模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也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不能相应地作出企业调整和改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企业商品物流发展模式上,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不能够很好地在商品上面表现出来,这样的自营物流模式缺少人性化和市场化,而且自营物流的受众范围比较固定单一,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尔集团物流系统的发展变化

(一)海尔―淘宝C2B物流模式

新时代背景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海尔集团的物流发展系统当中,转变着海尔集团的物流发展结构体系,构建出了一种新型的海尔集团和电子商务共同组成的物流发展模式,运用了强大的互联网功能,大大提高了海尔企业物流的发展水平。通过海尔集团与马云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融合,共同发展了二者的优势,对于这两企业来说,对于商品信息以及项目资金的管理是重要发展模块,而且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有着最为强大的线上交易能力,消费者在淘宝上完成了商品交易以后,就可以通过海尔集团自营的物流进行运输传递,大大提高了海尔集团商品物流的效率,实现了两家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创设性地构建了e海尔购物平台,在e海尔购物平台中还有日日顺乐家、日日顺健康等服务系统,让消费者可以自由地进行商品选购,再通过订单的编号在网络上查询到商品所在的物流位置,做到让消费者放心,让消费者满意的良心物流发展,这也正是e海尔物流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通过海尔―淘宝C2B物流模式的开展,使得消费者逐渐转变了购物思维,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能到商场上去进行产品购买,而是可以足不出户就在家中完成商品的交易,电子商务手段的出现,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竞争能力,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创新发展了市场经济新格局,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完善了海尔集团的物流服务系统,为海尔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消费者基础,并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其他企业的物流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二)海尔―淘宝C2B物流系统发展前景优势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海尔集团大力发展的日日顺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物流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了“四网融合”的高质享受体验,海尔日日顺物流中的四网具体指的是虚拟互联网、产品营销网、产品物流网络以及消费者服务系统,并且在2013年打造成为了我国第一家超过百亿的物联网发展企业。马云认为,新时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海尔集团作为我国实际经济中的领先企业,率先做出了同阿里巴巴企业的物流系统融合,通过淘宝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物流产业融合,海尔集团的领导者张瑞敏同马云之间的合作,实现了海尔集团物流系统的转型,使两家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得到了提高,形成了海尔家电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享有着我国最为先进的物流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这些优势是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同类型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同时这也是阿里巴巴淘宝物流同海尔进行合作共同创建C2B商务物流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尔集团不断进行了物流系统创新与改进,实现了从自营物流到C2B物流发展模式的转型,未来的海尔发展一定更加具有竞争优势,当代社会对于海尔物流系统的发展拭目以待,开启了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物流模式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唐艳.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管理模式优化策略[J].商业时代,2014.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5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云物流;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in the size of B2C E-business, logistics bottleneck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cloud-based E-busines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l through which integrat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raditional IT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s, consolidate the logistics services demand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apabilities,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cloud logistic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will facilitate solving our B2C E-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blems and promote E-business economy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 B2C; E-business; cloud logistic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近年来,B2C电子商务发展呈现突飞猛进之势。据艾瑞咨询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数据,2013年中国B2C交易规模达6 500亿元,比 2012年增长了5.5个百分点。B2C市场将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2013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7.8%,促使传统企业产生更迫切的触电需求,在自建平台行不通的情况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入驻到开放的B2C平台。但必须认识到,物流配送环节依然是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针对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服务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各物流企业各自为政、缺乏服务的合作意识,物流公司和B2C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搭建存在信息传递不顺畅和信息失灵的问题。商品配送周转次数多,物流环节冗余,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大量的盲点存在,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已无法满足高速、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服务要求。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市场上物流服务越来越多,物流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快捷、低代价地建立B2C电子商务供需双方的联系已经成为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云物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即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平台的支持下,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把分散的、由不同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多项物流服务,通过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集群化的物流服务,以创造新的客户价值和客户体验。

1 云物流的概念

2010年9月,我国《物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智慧物流将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之一,而智慧云物流系统建设将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其中主要包括二维码技术、BDS与GIS技术、物联网与RFID技术、云计算与云服务技术等[1]。随着物流配送服务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日益重要,B2C电子商务平台纷纷深入对物流配送端的控制与管理,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这也预示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正在进行物流平台的整合,也正在步入“云物流”的新时代。

“云物流”也被称为“云快递”,是星辰急便董事长陈平先生首先提出来。“云物流”是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它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中引入“云计算”的理念,依靠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能力、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精确的环节控制、灵活的业务覆盖能力、智能的决策支持和深入的信息共享,建立“云计算”服务平台,完成物流配送行业的各个环节活动。这种模式是一种介于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探索性模式,以自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集成平台,让商家和各电子商务企业能加盟入该平台以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

2 基于云物流的物流配送模式框架

面对B2C商务订单碎片化,快递行业数量多、规模小的供需矛盾,一直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阿里巴巴开始涉足物流配送行业,入股民营快递星辰急便,双方开始在电子商务配送服务方面进行合作。这种模式被概括为“云物流”模式,星辰急便作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平台,连接电子商务的买家、卖家和服务商,使三方能够安全、高效、低成本地进行交易。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应用于B2C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可规划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针对的是客户服务层,拥有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物流管理平台针对的是用户作业层,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物流及其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甚至可以拓展出更大范围的业务领域,如图1所示。云物流信息平台将需求端的客户订单信息汇总起来,并对订单信息进行整合,在供给一端物流管理平台将小物流公司的分散运送能力整合起来,中小快递公司通过访问云物流管理平台获得客户,并通过这个平台取货、送货。

“云物流”主要是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物流配送需求,由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承运商/加盟商和客户共同参与构建,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其模式主要包括:①整合:通过“云物流”管理模式,建立“云物流”信息平台,整合B2C电子商务交易海量的订单信息,集成物流资源,建立规模效应;②标准:通过对“云物流”信息平台建立物流管理统一标准,保证物流配送流程透明化、标准化。该平台也会制约着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使其配送中心、物流承运商(快递公司)、分拨点和加盟商的所有操作更加规范有效,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而且还能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 基于云物流的物流配送模式应用现状

基于云物流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一种智能化、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其核心是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快速响应、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云物流模式满足了电子商务时代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类物流信息、装备、人员与服务的协同运作。

目前我国云物流配送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规划、制度设计与信息协同,因此各种类型的云物流配送平台并存,按其运作流程与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B2C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云物流配送模式

目前,国内大型的B2C电子商务购物平台网站是云物流配送模式的推动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云物流配送模式的核心。如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网站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客户需求,同时具备在技术上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为了解决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获得更多的用户群体,都在积极筹建云物流配送平台。

3.2 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云物流配送模式

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的业务核心是物流配送服务,因此迫切需要利用云物流配送模式来增强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沟通,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实现资源同享和共同配送。目前,国内的申通、圆通以及中国邮政等快递企业都尝试搭建基于云物流的物流配送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配送服务的需求。

3.3 供应链核心企业云物流模式

在汽车、家电、化工等行业,品牌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供应链物流管理又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海尔集团通过建立海尔网上商城、海尔物流配送企业,逐渐向海尔云制造、云物流方向发展。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云物流平台将会强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实现供应、生产、采购、销售的一体化的云物流管理模式。

4 云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于云物流的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云物流的物流模式及相关服务还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因此对于如何发展云物流模式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态势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总体来说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并且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制约云物流配送模式的实现和发展。

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随着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不断完善和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物流功能的重组、物流流程的整合和物流环节的协调,来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

4.2 云物流产业的基础平台薄弱

由于云计算与云服务产业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基础建设条件较差,公共云与基础云平台建设滞后。云物流平台集成性不强,存在大量运营管理与服务问题。法律法规缺失,客户商业数据保护与系统安全问题较严重。

4.3 物流网络建设滞后

由于在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初期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建设,所以造成物流网络的不完善,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过高,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多,商品的周转速过慢,物流的库存费用过高。物流的总体水平明显偏低,达不到云物流模式的要求。

4.4 云物流平台企业利润分配和责任划分还不明确

云物流的配送模式是一个整合与共同配送的模式,其中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参与企业通过参与项目提成获取,如何在提成比例情况下保证各个物流企业的利润分配,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现实案例。

与此同时,在协同配送的模式下,如果交易平台中发生问题,如何来界定责任企业和进行责任划分,目前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5 云物流的发展前景

云物流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物流方案,基于云物流的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业务作为整合仓储业、运输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型的服务行业,涉及领域广,作为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物流瓶颈问题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把物联网运用于物流领域,全面提高货物仓储、运输、配送水平,实现物流业的高效、快捷、集约、透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永贵. 电子商务时代云物流技术探讨[J]. 商业时代,2012(8):45-46.

[2] 王琦峰,吕红波,江瑜. 云物流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研究[J]. 电信科学,2012(3):126-131.

[3] 张明,张秀芬. 基于“云仓储”和“云物流”的电子商务大物流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17):36.

[4] 林云,田帅辉. 物流云服务――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新模式[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226.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6

【关键词】 协同物流 商务信息系统 开发模式

物流行业中,物流系统包括了运输系统、储存保管系统、物流的流通加工系统以及物流的信息系统等。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基础物流信息系统等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物流的发展需要了。而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的基本内涵与传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将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

一、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

1.1 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商业模型

协同物流商务系统具有两个关键的属性,其中一个是数据以及松散集合的应用,也就是说这个系统是一个不需要依赖任何一个具体的数据源的统一的数据模型。协同物流商务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商务神经系统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这个商务系统能够将多种离散的相互连接起来,在商业领域,协同物流信息系统又被称为E-Hub。

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第二个关键属性指的是物流企业中的所有信息仓库都具有互联网的可视性,并且能够被全局存取。可视性的特点增强了物流商务流程的透明度。通过建立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物流企业对货物信息的全方位管理,并通过互联网与合作伙伴、货物的供应商、客户等进行信息的共享[1]。

1.2 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结构模型

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协同物流商务协同体系的结构主要可以分成底层平台层、核心服务层、应用组件层、集成应用层等。

底层平台层主要包括了计算机硬件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唔落和通信协议、数据库等。目前在物流商务系统体系结构中较为常用的是微软。核心服务层主要指的是一组对象模型,核心服务层的主要职能在于向下连接和操纵数据库;向上为协同物流商务系统提供基本的服务;为应用软件形成集成应用软件提供应用的编程接口。应用组件层主要是由协同商务中的一组界面或者程序组成,是一层能够完成一定应用功能的模块。集成应用层包括了物流企业中的各种财务领域软件、以Word等为代表的办公运用软件以及其他在协同物流商务系统之外的各种应用软件。实施应用层指的是协同物流商务系统要在先进的企业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够运行的一种软件工具。

二、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的优势

把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应用到物流企业的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某物流企业将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应用到本企业先进的企业运作模式当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物流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了该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企业的货运和存储成本。二是该企业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率和高素质的服务。三是打破了这个企业原有的绩效界线,有效的提高了该企业对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打破了该企业传统物流条的分散状态[2]。

三、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开发模式

经过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之后,该企业又对基于.NET框架基础的的协同物流商务系统进行了开发。基于.NET框架基础的开发模式是众多协同物流商务系统中的一个开发模式。这个新的协同物流商务系统开发模式是建立在微软公司的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之上的。该企业经研究发现,这种基于.NET框架基础的的开发模式能够支持Web Service,其运用程序实现了跨平台和跨语言的运行。.NET的框架主要包括通用语言运行库、同一类库和三个部分组成。基于.NET框架的开发模式这一框架结构中包含了表示层、应用逻辑层、数据层这个层逻辑层结构,通过这三层结构将分布式的应用程序按照不同的方面清晰的划分开来。这一基于.NET框架基础的开发模式在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存储过程中,只会对该开发模式的基本查询进行封装,有效的提高了协同物流商务系统的应用水平[3]。

四、结语

一方面,随着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需要构建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并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具体的发展情况不断开发出新的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才能不断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协同物流商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马建军. 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才智. 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