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课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物流工程课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物流工程课程

物流工程课程有效教学初探

摘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目前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物流工程》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实施有效教学,从课前的有效准备;课上的有效组织;课后的有效练习以及实施有效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来提升《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效益。

关键词:物流工程;有效教学;教学效益

一、有效教学的认识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构建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即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二、《物流工程》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物流工程》课程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我校是吉林省较早创办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该专业自2004年本科招生以来,一直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物流工程》课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及物流运作过程的设计与控制等,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是有着积极地作用的。《企业物流工程》课程与其他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它的实践性、研究性和参与性较强,有利于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有效学习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另外,有效教学对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课程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物流工程》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过程

阅读全文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文中分析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模式,从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CDIO的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CDIO教育模式;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社会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将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物流工程专业教育必须契合国家和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1][2]。一般知识教育要求实验和实践相结合,但是物流工程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晚,知识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还很弱,在教学中更强调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3]。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表现得尤为突出。CDIO是一种国际教学模式,它包含了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构想、设计、实施和运作。它起始于麻省理工学院,在全球多个大学得到了实施,国内的清华大学和汕头大学已经实施过,取得了显著成绩[4]。这充分表明CDIO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和可行的。本文分析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CDIO的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利于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物流人才。

2CDIO教育模式

CDIO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4]。它继承和发展了欧美的工程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工程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高等院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强调理论知识和个人的学术能力,而很少注重实践和团队合作,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难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CDIO模式更注重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结合,通过教学循环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策略研究

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刻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根本路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有着重要意义。《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交通运输核心专业课,是对学生前三年所学知识的综合集成,是学生步入行业领域必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注重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既做到专业育人,又做到思想树人,实现“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有机统一。

已有较多学者探索交通运输和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侧重于从OBE理念、情景模拟法、案例式实践化教学、校企合作、混合式教学等方面。但是鲜有从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该课程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研讨,仅有东南大学何杰老师研究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思政专业建设重要前提和基础,探索《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方式对于交通运输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路径重构

将思政教育理念、目标融入《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合理利用多元教学平台和内容形式,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具体包含:确立教学和思政目标、挖掘思政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矩阵、细化教学案例设计、强化教学效果评估等内容。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通过全面梳理国家交通战略和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精准识别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的结合点和角度,有机统一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水平。确立教学和思政目标:强化“价值引领”教学目标,融入思政思想理念于交通运输专业课中,在教学中增加国家政策方针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国家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挖掘思政教学内容:以教学与思政目标为导向,对照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梳理国家战略方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教学大纲,寻找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角度。构建课程思政矩阵:梳理课程章节内容思政要素、对比不同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的结合度、典型性关系,排序思政要素重要性,确立不同教学章节重点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和结合点。细化教学案例设计:基于课程思政矩阵,针对各教学章节和内容,搜集思政教学资源和材料,细化设计教学内容、形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突出思政要素呈现,构建典型思政教学案例。强化教学效果评估:基于“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教学目标,构建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教学反馈,不断改进课程思政效果。

2课程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

(1)课程专业目标。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能针对特定需求,运用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组织、管理等理论解决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道路运输)工程实践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2)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建立高远的国家战略意识和担当使命感,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做贡献;树立学生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立志服务于我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阅读全文

谈OBE-CDIO理念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课程教学

摘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更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能力之一。结合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特点,基于OBE与CDIO相结合的理念,构建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理论框架;围绕用人单位的物流能力需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考核、教学改革总体方案、教改方案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探索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为高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CDIO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0引言

课程教学质量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进而提高高校专业竞争力和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更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能力之一。目前物流行业发展较快,市场对应用型物流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对具备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物流人才需求较大。而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目前高等院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侧重于管理类内容的教学,缺乏定量分析的设计型和工程型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较空洞,不具备工程与设计能力,无法更好地将理论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而课堂案例教学是弥补设计型和工程型教学内容缺失的重要途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最早起源于美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成果导向型的[1];而CDIO教育模式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的教育理念为载体,以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是过程导向型的。通过OBE理念与CDIO教育模式的结合,可更好吸纳两者的优势,更好发挥其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作用。因此,基于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效果相结合的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此种教学改革的实施可有效提高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严峻就业形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业需求,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1文献综述

围绕OBE教学理念的应用研究方面,牛佳等(2020)初步探索了OBE教学理念在工科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2];杜学领、张开智(2020)指出,数字化实验与OBE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能够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原理和实践案例[3];淳柳等(2021)研究发现,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英语教改模式与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双提升[4]。在CDIO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王保建等(2016)研究了双导师背景下,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课程教育改革及实践方案[5];张建军(2017)基于CDIO教育理念,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研究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路径[6];余发军等(2020)以物联网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课程教改和实践应用方式[7];严小燕等(2020)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具体路径[8]。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曹彩凤、曾东香(2020)研究指出,CDIO教育模式可较好地实现OBE的教育理念,因此两者的结合对于更好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9]。基于此,较多学者站在不同视角,研究了OBE与CDIO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应用场景和实践路径,如姚晓林等(2018)构建了基于OBE-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从而改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0];宫培松等(2020)指出,将OBE-CDIO教育理念引入BIM实践教学改革中,可以较好的提高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技能[11];崔洪振等(2021)基于OBE-CDIO教育理念,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设计了课程培养达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综合评价[12];刘爱群等(2019)初步探索了将OBE-CDIO理念融入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从而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13]。综上可得,目前相关学者分别基于OBE和CDIO教育模式研究工科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的较多,而研究实践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的相对较少,且学者们围绕以上两种教育理论主要研究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缺乏基于OBE与CDIO相结合的理论,以教学案例为突破口,实现对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拟结合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特点,基于OBE与CDIO相结合的理论深入研究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研究成果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进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可真正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与时俱进,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2基于OBE-CDIO理念的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理论框架

阅读全文

IEET国际认证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

本文在IEET国际认证背景下,充分分析认证目的及具体标准,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认真分析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精心挑选核心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开展核心课程的成果导向教学改革,重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基于IEET国际认证下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由于我国大陆地区没有参加《悉尼协议》,但我国台湾地区中华工程教育学会(简称IEET)于2007年加入华盛顿协议,于2014年加入悉尼协议[1]。IEET认证范围涵盖工程教育认证EAC、信息教育认证CAC和技术教育认证TAC等,从专科一直到研究生教育的各学历、学位层次[2]。IEET成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四大工程教育认证协议正式或准成员[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该专业在黑龙江省和本校率先开展IEET认证,本着“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成果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ered)和“以成果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4],主张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主张从知识教授为中心转移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表现和评价上,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实现培养过程中的全程跟踪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在院校IEET国际认证过程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对如何构建成果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2.以“成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

深入理解工程教育本质和专业认证精神,落实国际工程技术教育认证TAC-AD规范3内涵规定[5],结合物流产业特色和校、院、专业的教育目标,经专业咨询委员会充分讨论、质询,课程建设委员会确定了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符合学校发展愿景,切合企业界需求,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各方认同,能够支撑专业教育目标。依据IEET国际认证的要求,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3-5年的校友、应届毕业生的调研以及顶点课程考核等方式,掌握毕业生的核心能力的达成度,并通过这些方式确定哪些课程对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强力的支撑作用,进而确定核心课程。本专业围绕教育目标及核心能力,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做出了严谨、合理的规划,确定了《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快递运营》、《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为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同时新增核心能力考核课程《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

3.以“成果导向”进行核心课程建设

3.1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关联建设

阅读全文

高校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仓储管理》课程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普通本科高校《仓储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置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仓储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希望能为广大《仓储管理》课程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课程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或称《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亦称为《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是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1-2]。《仓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教学环节,其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仓储管理基本概念介绍、仓库选址和布局、仓储设施和设备管理、仓储作业流程管理、库存控制、仓储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等六个模块。《仓储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仓储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企业仓储部门从事有关岗位工作的创新性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要运用现代物流系统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将库存与仓储管理理论知识和库存与仓储业务实际相结合,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以库存与仓储作业管理为核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流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使学生得到一定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培养学生从事库存和仓储业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讲授《仓储管理》课程的一线教学经验及多次参加国内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与兄弟院校同仁深入交流的心得,来谈谈目前该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课程可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1现有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课时比重过大,部分课程内容重复设置

阅读全文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摘要】从物流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途径上进行研究,主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职业能力培养定位、构建适应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聘用和考核人才的关键指标。每年毕业季来临,一方面企业存在适合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物流管理岗位需求,而大批求职应聘的应届高职毕业生却无法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许多用人企业反馈,以往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无法胜任物流企业的需求,在人才的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都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匹配岗位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的发展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确

当前物流领域逐步细分,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物流人才也应该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但许多高职院校把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相混淆,单一强调学生的岗位技能,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仍然只是从事着叉车操作、托盘货物进出库等简单的物流系统中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受到了严重限制,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

1.2课程体系有待改善

阅读全文

国际物流管理教学的创新初探

1《国际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了从全球供应链或国际供应链的视角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其间又融入了国际物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企业实战经验,如:保税物流、供应链金融、物流管理咨询方法和方案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供应链方案设计与策划能力的国际物流人才,教学内容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国际物流管理的背景及框架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国际性产品设计、第三章国际企业原材料管理、第四章国际企业生产管理、第五章全球配送管理、第六章国际企业库存管理和第七章国际运输管理,主要从企业全球化物流运作的观点出发,涉及从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配送、库存和运输直到消费者手中国际物流的整体管理流程;第八章海关作业管理,主要是通关作业内容的介绍;第九章逆向物流管理,主要是涉及整个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原材料、产成品及其他物品的逆向物流运作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方法;第十章保税物流与国际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保税状态下的物流管理及运作方法,以及国际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资金流的管理等相关知识;第十一章国际物流整合规划,主要是利用前面章节的知识对国际物流管理进行整合规划;第十二章国际供应链的咨询方法和方案设计,主要是讲授将国际物流各个章节和之前所学的各种课程集成起来,针对企业供应链物流流程进行诊断咨询,从而提出一体化的国际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流程和方法。其中,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二章的内容,是根据国际物流的前沿知识和应用新增而成,同原章节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此项改革主要解决了目前国内该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统一且不科学的定位,实现了内容和体例的创新。

2《国际物流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课程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在整体课程上采用CDIO工程教育式的教学方法。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所创立的“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与学习”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

经过国内外几十所高校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证实了CDIO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项目应用与设计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国际物流管理》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包含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库存控制、海关业务、产品与包装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诸多知识,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供应链方案(项目)设计与策划能力的国际物流管理人才。

由于基于“理论+案例”的传统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无法实现上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CDIO国际工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07年起,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国际物流管理》课程上大胆且创新性地采用了CDIO国际工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即课程讲授伊始,首先提出一个国际供应链的项目设计要求和背景。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有效地集成此前所学的各门课程及本课程各章节的知识,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通过PPT演示汇报各自的项目设计方案。

通过该教学法的改革,使学生们切实掌握了物流的系统性,以及将以前所学的各个看似孤立的课程或单元集成起来,针对实际的国际物流项目,提出一体化的国际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解决了目前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法的难题和不足。学生真正掌握了国际物流的内涵和精髓,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实战和项目设计能力、创新与系统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